
中班音乐教案优选(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课程介绍】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二、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录音带: 大鼓和小鼓音乐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三、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
四、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
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一步一步走啊走
【专辑介绍】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了解各小动物的走路特点,感受绘本的情趣。
2、在绘本的情景中尝试有序地排列,积累相应的数经验。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小动物图片和蓝色卡纸制作的“小路”。
活动目标: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1.在观察画面、动作模仿的过程中了解不同角色走路的特点。
2.在情景中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尝试有序地排列。
活动准备:
1.PPT、音乐
2.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以“羊村”吸引幼儿注意,导入活动。
1.感知数量1,模仿小弟弟神气地走路。
(1)看谁来了?小弟弟是怎么去的?
(2)模仿小弟弟走路神气的样子
2.感知数量2,模仿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1)现在去羊村的路上有几个朋友?
(2)模仿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3.模仿小兔子走路的动作,感知数量3。
(1)(观察画面)这个朋友是谁?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
【观摩体会】
应彩云老师的新课程主题背景下的小班绘本活动《一步一步走啊走》。
应彩云老师抓住了小班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转移的特点,安排了适宜的教学内容,创设了课程需要的教学情境,运用了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幼儿始终沉浸在所设计的情境中。
尝试了以儿歌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小动物走路特点,使幼儿充分体验了活动的快乐,并使得幼儿从中积累了相应的数经验,理解了所学数“1~5”的实际意义,且初步尝试了有序排列。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获得了预期的效果,且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指导策略:在结尾时用老虎的吼声吸引孩子,但为了消除小班恐惧心理,马上用“好老虎”下定义,并充分调动幼儿从想说到会说,并模仿动作。
我的思考: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能够说出“虎年吉祥”“虎虎生威”这样的成语很不容易,应老师还在现场让孩子们模仿“虎年吉祥”的动作和笑容,应景,又自然推向高潮。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游戏音乐的变化,学唱游戏歌曲。
2、学会两人一组模仿袋鼠,随音乐合拍地向前蹦跳。
3、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袋鼠和大灰狼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沉重和轻快的音乐入场。
二、教师将游戏情节编成有趣的故事,讲给幼儿听,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三、反复感受游戏音乐。
1、欣赏第一遍后,让幼儿猜猜游戏名称。
2、再次欣赏时,引导幼儿听辨:这首曲子有几段?哪段表现袋鼠?哪段表现大灰狼?为什么?
3、启发幼儿随音乐分别用拍手和跺脚的声音姿势来表现袋鼠和大灰狼的不同音乐节奏。
四、幼儿边演唱歌曲边模仿动作。幼儿自由结伴分别扮演袋鼠或大灰狼听音乐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行歌唱。
2、激发参与兴趣,体验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乐。
教学重点:
《小黄鸭合唱队》分为AB两个乐段。在A乐段中幼儿对"呷.呷呷.呷|叫-|"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
在B乐段中引导幼儿进行分组唱,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
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感知;了解幼儿有关分组的经验。
环境准备:
1、可站立的立体分组标志(游泳队、唱歌队、泡泡队)
2、ppt课件、《小黄鸭》音乐、吉他
教学课时:25分钟
教学理论依据:
在当前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以主题内容、主题形式呈现的背景下,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应重新思考并形成的观念、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更新、教与学关系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等作了大量的实践研究。音乐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技术课程,而是旨在提高学生音乐和人文素养的人文课程。在教学上,我们要用音乐熏陶幼儿,让幼儿沉浸其中,将教学的知识点渗透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和融合到音乐世界之中。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要突现幼儿的学习过程,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本活动创设了"小黄鸭合唱队"的情境,激发孩子们和小黄鸭合唱队一同到沙滩上去演出的情感,在与小黄鸭的一同歌唱和游戏中学习分组歌唱,并在歌唱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歌唱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引入和体验
(一)、看看猜猜。(媒体出现大浴缸)
1、今天我请来的是一位喜欢水的朋友,猜猜可能会是谁?
(引导幼儿联想,如:鱼、乌龟、螃蟹、鸭子等)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感受和游戏
(一)、听听说说(媒体出现小黄鸭)重点提问:
1、你们喜欢小黄鸭吗?为什么?
(观察媒体,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外形、颜色等方面说说喜欢的原因)
2、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吗?请你来听一听。
(教师弹奏吉他歌唱A段第一遍,引导幼儿倾听歌词)
3、追问:你听到了吗?我为什么喜欢这只小黄鸭?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并随机带领幼儿摘句练唱"它陪我洗澡""呷呷呷呷叫")
4、小结:是呀。我一个人洗澡真没劲,有了小黄鸭做伴和我一起玩水,真高兴。请你们来做小黄鸭,把这里当成一个大浴缸,一起来做游戏吧。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歌曲A段一同做"玩水"的游戏1-2次,让幼儿充分感受附点节奏)
5、你们是怎么玩水的?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玩水的不同方法,如:踩水、划水、拍水、滴水、洒水等等)
6、小结:教师用合适的节奏语言进行总结。
(教师带领幼儿在玩水游戏中尝试念出语言节奏,如:拍.呀拍.呀|拍-|、划.呀划.呀|划-|,帮助幼儿熟悉和掌握附点节奏)
7、我的小黄鸭连叫声都特别动听,你们知道它是怎样叫的吗?
(听听幼儿随意学学小黄鸭的叫声,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用附点节奏来模仿小黄鸭的叫声)
8、教师追问:请你来听一听,找一找,这两种叫声中哪一种是我的小黄鸭的?
(教师此时放慢速度用吉他弹唱单句(1)呷呷呷呷|叫-|(2)呷.呷呷.呷|叫-|,请幼儿进行分辨,以检验和巩固幼儿对附点节奏的掌握)
9、教师追问:小黄鸭可能在说什么?
(教师在此时引导幼儿加入情景,尝试轻声或大声地歌唱单句呷.呷呷.呷|叫-|。如:小黄鸭要过生日,要小声许愿;小黄鸭要跟远方的朋友打招呼,声音响一点等等)
10、师生合唱A段2遍。
(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歌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随时指导,如:节奏不稳,歌唱1-2遍歌曲A段。)
(二)、玩玩唱唱重点提问:
1、我的`小黄鸭不仅叫声好听,还有三个本领呢?
(引导幼儿说说小黄鸭可能有什么本领)
2、请你来听一听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领?
(教师吉他完整弹唱歌曲AB第一遍同时播放ppt,ppt画面呈现的内容必须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3、追问: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领?
(引导幼儿将听到的歌词"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许多泡泡"说出来,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摘句练唱)
4、可不可以加上一些有趣的声音呢?
(教师引导幼儿在"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后根据适当节奏添加象声词"哗哗""嘎嘎""bobobo")
5、你听出来小黄鸭吹的泡泡时往哪儿飞的吗?
(在"它会吹许多泡泡"后添加象声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加上象声词上行和下行的练习,增强幼儿的参与性和游戏性,同时也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歌曲的乐曲终止感觉)
6、这样一来这首歌更有趣了,一齐来唱唱吧!
(师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一遍,同时可以播放PPT,用画面来提醒歌词)
7、你们的歌声把一群小黄鸭都吸引来了,瞧瞧来了几只?
(引导幼儿观察媒体,出现许多小黄鸭,引导幼儿数一数)
三、小小黄鸭合唱队---分组歌唱
(一)、齐唱练习重点提问:
1、这是一个小黄鸭合唱队,想邀请你们参加他们的合唱队,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师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二遍,点击ppt,提示幼儿跟着多媒体合唱)
2、小黄鸭合唱队今天要去沙滩上演出了,瞧!他们还打扮了一下,他们怎么打扮的呀!
(媒体出现6只小黄鸭,有1只戴着泳帽、2只戴着领带、3只戴着墨镜)
3、沙滩到了,可是观众提要求了,要请小黄鸭合唱队分成泡泡队、游泳队和嘎嘎队三组来唱这首歌。这可怎么分呢?
(引导幼儿说说不同的分组方法,如可以按照泳帽、墨镜、领带或颜色的方法来分三组;可以按照装饰物的颜色来分组。同时教师出示可站立的立体分组标志)
4、谢谢你们帮忙,他们总算分好了!
(ppt媒体出现分组完毕的小黄鸭合唱队)
5、这下可以演出了。可是问题又出现了,分成三组以后每一组的人都太少了,声音不够亮,后面的观众听不见,你们能去帮助他们吗?
(从情感上激发幼儿帮助小黄鸭,参加合唱队的愿望)
6、那么赶快让我们去参加吧!请赶快站到你想去的队伍中。
(幼儿自由选择参加的泡泡队、游泳队和歌唱队来进行分组唱)
7、小黄鸭合唱队准备好了,我们来排练一下吧!怎么唱呢?"它会游"哪组唱?"它会唱"哪组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哪组唱?前面一段谁来唱?
(师生共同讨论分组唱的规则,听伴奏变换形式完整歌唱2遍AB)
8、正式表演的时间到了,我们快来表演吧!
(师生共同听伴奏分组歌唱AB第三遍)专家点评(王莉娟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上海市十佳中青年教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小黄鸭》是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是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A段歌曲以小黄鸭附点节奏的叫声为主要歌词内容。B段歌曲的歌词反复两遍,旋律稍有变化,第一遍的结尾由上行旋律推进,第二遍的结尾由下行旋律结束。
教师在活动中紧紧抓住了歌曲的这些特点,将AB两个乐段分别创设为"我喜欢的小黄鸭"和"小黄鸭本领大"的两个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进行学唱。教师将活动环节设定为AB两个乐段分开学习的方式。
A段歌曲的学习中,教师将歌曲中附点节奏的学唱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先通过反复倾听音乐并模仿小鸭的动作让幼儿熟悉旋律。再通过两只小鸭不同叫声(平均的四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听辩来进行模仿学习小黄鸭的叫声(附点节奏)。最后通过边唱边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反复练习,让孩子们尽情、快乐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小黄鸭拍水、玩水、翘尾巴、泼水的动作,加强幼儿对附点节奏的掌握。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B段歌曲的歌词以小黄鸭的本领为主,学唱时教师加入了媒体的演绎,让幼儿能快速的理解和记忆歌词。并且通过小黄鸭朝不同方向吹泡泡的方式示范了两段结尾处旋律上行和下行的不同,让幼儿在学小黄鸭吹泡泡的过程中很快解决了歌曲演唱的难点。就分组唱的形式来说,教师让幼儿参加到"小黄鸭合唱队"之中,利用可以站立的分组标志,让幼儿自由选择想加入的队伍,经过师生共同的规则讨论,得出了歌唱的规则:A段由大家来歌唱,B段分组唱,即游泳队唱"它会游,哗哗",歌唱队唱"它会唱,嘎嘎",泡泡队唱"它会吹许多泡泡,Bo~bo~bo~bo~"。为了让三组幼儿能够衔接得更加好,教师充当了指挥的角色,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在轻松、自然地歌唱中,孩子快乐地掌握了歌唱的要领。
整个活动设计巧妙,演绎流畅,不愧为一个歌唱教学的好范例。
教学反思:
这次我选择了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非常富有感染力,整个歌曲它不由自主地就可以吸引孩子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据音乐想象嫩芽初锭和生长新叶的情状。
2、结合音乐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活动重点:用肢体动作表现嫩芽初锭情状。
活动难点:结合音乐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象征嫩芽的手饰。用嫩绿的皱纸栓在手上。
活动过程:
一、芽怎样长。
1、春天来了,树枝上的嫩芽长出来了,你们知道树枝上的嫩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吗?它是怎样长成绿叶的?
2、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是一个芽苞苞,用动作表现发芽的过程。教师以肢体和充满活力的神情,引导幼儿表现。
二、绿绿的嫩芽长出来。
幼儿听教师弹奏一遍音乐,告诉幼儿这段音乐讲的就是嫩芽长出来的事情。
我们再仔细地听一遍音乐,想一想芽苞苞怎样长成嫩芽,又怎样长成一片新的绿叶?
听了音乐,我们好象看见:芽苞苞长出来,一点一点长成了嫩芽。嫩芽抬起头,太阳照着它,暖阳阳的。嫩芽又仰起头喝雨水。就这样嫩芽慢慢长成了一片绿绿的新叶子。
我们再仔细听一遍音乐,想想嫩芽生长的样子。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注意乐曲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教师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音乐的变化。
引导幼儿带手饰,根据音乐的变化表现嫩芽的生长过程。
请一些表现力较强的幼儿商定用哪些动作进行表现,并进行表演。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表情歌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PPT、表现小鱼游姿态的各种音乐、鳄鱼不倒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感知小鱼的`形象。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来,跟上喽!(播放音乐:我的小汽车)
2、美丽的海滩到啦!听听谁在海里游来游去?(播放音乐:小鱼游)
3、我们一起来瞧一瞧,谁游来啦!
4、观察动画中的小鱼,说说学学小鱼在干什么呢?
两只小手碰碰拢,变成小鱼游游游;
两只小手背后甩,摇摇尾巴小鱼游;
一前一后摆摆手,一条小鱼游来了;
小结:大海里各种各样的小鱼游来游去,我们也来跟着音乐一起游一游。(播放音乐:小鱼游)聪明的小鱼还会跟着音乐的节奏游一游哦!
二、听一听猜一猜,模仿小鱼的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6-16
中班音乐教案06-16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7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9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22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8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5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8-02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的音乐教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