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大班语言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愿意当众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学会用书签记录自己在阅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
1.图书大书,大字卡(干净、运动、身体)。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爱的萌发
教师出示图画大书引导入活动。
(1) 出示图画大书第2页,请幼儿仔细观察。
(2) 引导幼儿大胆猜测,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画面上是谁?她是什么样的.表情?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二、爱的体验
1. 幼儿阅读故事图书。
(1) 幼儿按顺序取书。
(2) 幼儿自由阅读图画书,老师进行指导并提示幼儿在有疑问的一页夹上小书签。
(3)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
2. 出示ppt课件,老师讲述故事,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 老师完整的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2) 老师:谁能说一说故事中都讲了些什么?老师提醒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话说完整。
(3) 教师逐一出示字卡“干净、运动、身体”。
老师:这些字在故事中的哪里出现了?我们一起找一找吧!
3. 再次出示ppt课件,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1) 教师:故事中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老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教师请幼儿把自己有疑问的一页翻开,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疑问,并请其他幼儿为他做出解答。教师注意提醒幼儿认真倾听他人的疑问。
(3) 幼儿学习治理书本,并按小组顺序收书。
三、 爱的表达
游戏活动:翻牌找字。
游戏过程:
(1) 教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今天我们玩一个翻牌游戏,比一比大家的记忆力。
(3) 老师出示大字卡请幼儿认识,并把字卡从左到右依次贴在黑板上。教师将字卡交换位置后,说出一个汉字,请幼儿指出这个字。玩几次后教师将字卡扣在黑板上,然后说出一个汉字,请幼儿猜一猜是哪张字卡。又问猜完后,教师翻开字卡进行验证,也可让其他幼儿进行验证,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一、选材的依据:
1、源自"新教材"的创新实施
大班《学习》教材中"我们的城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中涉及到的一些有关"体会城市建设的变化,感受家乡越来越美丽"等内容与要求均是十分有价值且对于大班孩子来讲必须获得的经验。由此,结合松江城市的实际情况,将教材进行本土化的实施,既新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又结合地区实际进行改编与创新,本次活动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2、源自本班幼儿发展实际的需要
在近期的主题展开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两个孩子们关注的问题:
其一,在寻找松江最美丽地方的低结构活动中,孩子们对松江新城与老城发生了兴趣,有的孩子认为新城区最美丽,而有的孩子认为老城区美丽,与此相关的争论也在孩子中经常发生;
其二,近期不少孩子开始关注人的美丽,所有的孩子都觉得穿着时尚、漂亮的人就是美丽,而对于一些着装朴素(破旧)的人(如外来打工者)产生了歧视或者是厌恶的情绪。
分析上述两个问题发现有一些共性之处,如:孩子对美丽的认识只停留于表面,而缺少对内在美的发现。同时,两个问题之间又有一些关联,如:那些孩子们认为不美丽的人正是为松江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于是,基于对上述两个问题,意识到这正是帮助孩子建立对事物正确认识与态度的好时机,抓住契机开展次活动一定会给孩子的发展有益的帮助。
二、活动价值的分析: 感受松江的美丽,增进爱家乡的情感。引发对"美丽松江"背后--为松江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的关注,尊重各行各业的人,并积累相关的经验。有利于孩子对"美丽"的人形成正确的认识与态度,不仅关注外表美更了解心灵美的人才更美丽。
三、活动目标的内涵: 情感与态度:在讲述松江最美丽的.地方的过程中增进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关注为家乡变化做出贡献的人,尊重各行各业的人。
社会与语言:运用收集到的资料大胆与同伴对话,认真倾听后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力与认知:了解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一些专门的职业,感受这些职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四、活动环节与教学法设计: 本次活动环节的设计力图体现层次感、逻辑性。主要预设以下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环节一:交流分享、达成共识。对前期低结构活动中关于松江最美丽地方个人调查与记录进行交流与对话--达成共识:老城、新城都美丽,松江越来越美丽
环节二:问题讨论、引发关注。围绕"是谁让松江变得越来越美丽?"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发关注:美丽城市的背后有许多人为之付出努力
环节三:重点交流、讨论辨析。采用观看录像、讨论辨析的方式对建筑工人、环卫工人进行重点交流--讨论辨析:谁更美丽?(感受心灵美的人才更美)
环节四:活动延伸。将活动过渡到地结构活动中"寻找美丽的松江人"--活动延伸:通过调查、记录关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生活服务的各行各业的人,并激发尊敬情感。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对话、交流中表达松江老城、新城美丽的地方,进一步感受松江越来越美丽。
2、了解为松江建设做出贡献的人,尊重并引发对周围生活中各行各业人的关心。
重点:能用较为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达松江新城、老城的美丽。
难点:理解"谁是最美丽的人",尊重为松江建设做出贡献的人。
活动准备: 1、孩子前期经验:
用各种方式收集信息与调查记录松江最美丽的地方,了解松江的一些变化。
在前期活动中,对各行各业的人有初步的了解。
2、环境材料创设:多媒体设备以及课件"松江真美丽"、"谁最美丽";展示板、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达成共识
1、请孩子根据自己认为松江最美丽的地方在新城区、老城区、新老城区均有的方式分组入座。
(说明:应事先了解孩子的分组意向并在座位安排上考虑三组的位置;
分组入座有利于对话氛围的形成,便于孩子倾听对方(组)的意见。)
2、运用信息资料或调查记录以三组对话的方式介绍"我认为松江最美丽的地方"。
(说明:边介绍边将资料归类贴于展示板上;
在孩子的交流对话过程中预设关注点:
观察孩子是否注意倾听对方的发言而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有意识将孩子的介绍内容进行归类,如"这些都是关于松江美丽的公园";
孩子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有初步的逻辑。
关注孩子信息途径与记录的方式。)
3、梳理:松江的老城、新城都美丽。
(说明:配乐课件"松江真美丽"作为第一环节的,让孩子更直观感受松江越来越美丽,并在情绪上作渲染。)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有序地讲述故事情节,并通过对角色对话、心理活动的描述,丰富故事情节。
2.在讲述活动中能耐心倾听、细心观察、大胆想象,主动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能体会理解故事中鳄鱼的狡猾和小猴子的机智,知道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活动准备:
1.教具:猴子和鳄鱼的图片各一幅,背景图一张(背景图上有小河、草地、桃树、小花、小鱼、白云等),故事录音。
2.学具:字卡"五颜六色"、"清澈"、"狡猾"、"机智"、"聪明的猴子",猴子和鳄鱼的指偶若干。
3.场地:小椅子后有插袋。
活动过程:
一、背景图导入,创编句子。
1.出示背景图:看,这幅图漂亮吗?谁会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这些美丽的风景?
2.出示字卡"五颜六色"、"清澈":你们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
二、出示猴子,讲述故事第一段。
1.出示猴子图片:这么美丽的风景,引来了谁呀?你觉得猴子是一只什么样的动物?
2.提问:猴子喜欢吃什么呀?它有什么本领?
3.教师:谁会看着图讲一讲?
三、出示鳄鱼,讲述故事第二段。
1.教师:从小河里冒出一条鳄鱼来,鳄鱼是一只什么样的动物?
2.教师:你们怕不怕鳄鱼?
3.教师:小朋友都害怕鳄鱼,那你觉得小猴子会害怕吗?
4.提问:猴子为什么会坐在鳄鱼的背上?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
5.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
(1)提问:鳄鱼看见了猴子,说了什么话?
(2)提问:如果你是猴子,你会相信吗?为什么?
四、讲述故事第四段,理解"狡猾"的含义。
教师讲述故事第四段。
1.提问:鳄鱼对猴子说了什么?
2.提问:鳄鱼刚游出水面时对猴子说的话很友好,很温柔,你觉得那是真心话吗?鳄鱼其实心里在想些什么呀?
3.提问:那你觉得这只鳄鱼怎么样?(出示字卡"狡猾")你知道狡猾是什么意思吗?
五、讲述故事第五段,理解"机智"的含义。
1.教师讲述故事第五段。
(1)提问:猴子想了个什么好办法?他对鳄鱼说了什么?
(2)提问:你觉得这只猴子怎么样?(贴字卡"机智")你知道机智是什么意思?
2.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看图完整讲述故事。
1.给故事取名字。
2.完整欣赏故事录音。
3.看图完整讲述。
七、角色扮演,合作讲述。
幼儿拿指偶合作表演故事。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指偶投放在语言区里,供幼儿讲述。
2.日常活动:利用空余时间给小班的弟弟妹妹讲故事。
附故事:聪明的`猴子
一天,一只猴子来到小公园,这里的风景可美啦,蓝蓝的天空飘着像棉花糖一样的白云,高高的树上结着红彤彤的桃子,绿绿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许多可爱的小鱼在清澈的小河里自由自在地游着……猴子在小河边玩得正开心时,突然,一条鳄鱼从小河里游出了水面,他看见猴子说:"喂,朋友,河对岸有很多桃子,你骑在我的身上,我驮你过去摘。"猴子相信了,他跳到鳄鱼背上。
鳄鱼游到河中间时对猴子说:"我最喜欢吃猴子的心了。"说着身体就慢慢慢慢地往下沉。猴子吓坏了。
猴子对鳄鱼说:"你怎么不早说,我的心忘在岸边的树上了,我们回去拿。"鳄鱼驮着猴子游到了岸边,猴子跳上岸对鳄鱼说:"喂,朋友,你永远吃不到猴子的心了。"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这个绘本阅读故事生动幽默地描述了一只小猪临危不惧,运用自己的智慧“狐”口脱险获得幸运的过程。绘本的封面让幼儿直接了当的知道两个主角,而绘本正文则是以一个个色彩丰富、动态鲜活的画面来组成,给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较符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特点,能很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大班幼儿已具备了初步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他们对故事情节的大胆猜测和主动交流,体验语言学习的乐趣。
本故事的核心教育价值在于:让大班孩子懂得通过努力是可以将不幸转化为幸运的道理,从而学会当自己在生活中面对危险和困难的时候,要积极想办法去解决,就会转危为安。
当小猪遇上狐狸,这会是谁的幸运一天呢?在导入环节,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推测,对两个故事人物贴幸运贴进行投票;在结束环节,请幼儿根据对故事的理解再次粘贴幸运贴,验证自己的判断。为了更清晰呈现的故事脉络,我用PPT演示法来辅助教学,引导幼儿采用分段阅读、回顾故事来欣赏PPT和理解绘本内容,围绕三个主要情节层层铺展,以游戏形式让幼儿与绘本、与同伴、与教师三者之间充分互动,使幼儿带着问题和悬念积极探究故事情节的.发展,这种质疑阅读故事内容的经验有助于他们养成主动性、创新性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事件发生、发展的某种原因,有效锻炼思维能力的聚合与发散。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猜测故事情节,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2.感受小猪由不幸转变为幸运的画面内容。
3.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办法。
活动重难点:
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知道想办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活动准备:
将文学作品制作成教学PPT、自制展板、小猪、狐狸形象各一只、自制幸运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设问导入
教师演示ppt1,揭示书名(我的幸运一天),谁理解“幸运”的意思?
问:请小朋友观察比较:小猪和狐狸的身体大小(狐狸强壮,凶猛;小猪弱小,温柔)
当小猪今天遇上狐狸的时候,你认为会是谁的幸运一天呢?
请你按照自己的猜想,给他贴上一颗幸运星,说说理由。
二、分段阅读,想象讲述
1.演示ppt:从开始部分直到小猪被狐狸抓起来停。
问:狐狸会吃掉小猪吗?小猪会害怕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猪吓得嘴巴长大、眼睛瞪大,声音发抖)它会说些什么?
小猪想出了什么主意?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狐狸为什么要给他洗澡?
小狐狸们,快来帮小猪洗澡:刷刷刷,刷了肚子刷后背,刷了肩膀刷两腿…
2.小猪洗干净后,会被狐狸吃掉吗?说说你的想法。
3.当小猪吃饱喝足以后,会心甘情愿让狐狸吃掉自己吗?他又有什么妙招?(按摩)
师生互动听音乐体验按摩游戏:
左敲敲右敲敲,上敲敲下敲敲,脖子捏捏;肩膀捏捏,腿儿敲敲;抖抖手指,甩甩尾巴;小狐狸们使点儿劲啊,我的肉很硬不好吃啊!往上边,往下边…
小狐狸们感觉怎样?小猪感觉怎样?
4.问:狐狸最终有没有吃到小猪?你觉得最后是谁的“幸运一天?为什么?”
请你根据自己的推测再次为他们贴上幸运星。
三、回顾故事,梳理情节(体会小猪通过智慧获得幸运的快乐)
师:刚刚小猪因为记性不好,老师来考考我们小朋友的记忆力,走错了朋友家的门,请小朋友回忆刚才故事情节。小猪在面对狐狸要被狐狸吃掉的危险时,它都想出了哪些办法战胜狐狸?第一个办法是什么?第二个办法呢?第三个办法呢?
问:狐狸为了尽快吃掉小猪,分别做了哪些事情?(教师引导幼儿回忆,逐张出示图片)
第一次:给小猪洗澡
第二次:给小猪做饭
第三次:给小猪按摩
四、提升迁移解决困难
问:如果狐狸还没有累倒,如果你是小猪,你还会想出什么妙招来帮助自己逃脱危险呢?
师小结:小猪在遇到危险时,一点也不惊慌,冷静下来,想出了那么多可以说服狐狸的办法,真是一个既勇敢又聪明的小猪!我们小朋友在生活中遇到危险和困难,也要向小猪一样聪明、勇敢、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化险为安,解决困难。
五、延伸活动回归生活
问:小猪后来有怎么样了呢?他是怎样逃脱的?小猪回到了自己温暖的家里,安详地坐在松软的沙发上一边,一边吃着从狐狸家带回来的小甜饼,手里看着什么?桌子上是什么?(地图和铅笔)经过这次危险,小猪回家后想做什么事情?它这样做会对自己有什么帮助?请小朋友到绘本书中去完整阅读吧。
教学建议:
1.提升经验,续编故事,培养大胆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幼儿思考:如果狐狸还没有累倒,假如你是这只小猪,你还能想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帮助自己逃脱危险呢?
2.课后展开角色表演、想象画故事主要情节等区域游戏,感受快乐,获取经验。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图画书中赞美妈妈的形象在现实中的意义,能鼓励幼儿认真的去观察日常中妈妈的行为并且能大胆的想象用语言描述出来;
2、感受母爱,知道妈妈爱自己,自己也爱妈妈,并乐意表达对妈妈的爱。
二.活动准备
《我的妈妈真神奇》绘本,小黑板,能粘贴的词和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说说妈妈”引出话题
1.小朋友们,你们有妈妈吗?你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呀?她在家做些什么呢?能告诉老师吗?老师请举手的小朋友回答。(之间的互动:哟,你的妈妈真漂亮!你观察得真仔细!你妈妈真能干!你妈妈对你真好!等等)
2.今天陆老师带了一本书,叫做《我的妈妈真神奇》,我们来看一下书里的妈妈为什么神奇?
3.出示书的封面,说:你们看,这就是神奇的妈妈,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她为什么神奇吧!
(二)结合绘本进行阅读,理解图书中说要表达的东西
1.幼儿听故事了解我的妈妈的本领
①翻开绘本给幼儿们讲故事
②提问“我的妈妈像一个……”帮助幼儿理解形容妈妈的词,从而感受到妈妈的本领很大。
③小结:我们的妈妈心灵手巧、勤劳能干、真的很棒!
2.与幼儿互动,让幼儿感知形容妈妈的形象
①老师翻开绘本,提问:这个厨师是谁呀?(如果有幼儿回答出来,接着问:为什么妈妈像一个厨师?幼儿可以回答:因为妈妈要做早点午餐和晚餐)
②小结:我们的妈妈很温柔,对我们很关心,很照顾我们,真的很棒!
3.了解妈妈会什么
①阅读绘本,让小朋友知道绘本里的妈妈会会做早餐,会打扫房子,会记得很多词语,会算算术题,会跑步,会画画,会游泳……
②提问小朋友: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的妈妈会做什么?
(三)整体感知我的妈妈真神奇,感受妈妈的'爱
1.老师从一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引导阅读,与幼儿以问答接话的方式来了解这个故事
2.阅读完这个故事提问幼儿:喜欢自己的妈妈吗?并引导他们回家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3.通过小黑板的教具“我的妈妈真神奇,她像一个……”“我的妈妈真神奇,她会……(给幼儿选择要写有能够形容的贴纸粘在上面,并让他们会说一句完整句)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一、设计理念: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顽皮的风嘟嘟》是充满了儿童情趣,和生命力的童话故事。我将故事与白板课件巧妙地结合起来,把“风嘟嘟”顽皮的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幼儿,白板不仅可以把抽象的东西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还可以把各种声音和动作结合在一起,使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课件里鲜明、生动的形象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的视觉与听觉并用,进而最大程度上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预设了情感、认知、能力这三方面的目标。旨在通过让幼儿理解故事,了解自然界风的变化,感受风与人们密切的关系,进而知道用植树造林来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二、设计思路:
故事《顽皮的风嘟嘟》,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熟悉并喜欢的。幼儿对于风并不陌生,也喜欢风。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么,风的特点是什么?风与人们有怎样密切的关系呢?这些问题幼儿的理解都是片面的。为了让幼儿进一步认识风,故事里,幼儿在认识“风嘟嘟”这个虚拟形象的前提下,通过老师提供的一个个画面中,仔细观察并用语言完整的表达出来,并通过模仿来体验风大风小的特点。在分段欣赏故事中,让幼儿了解风在自然界中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在观看短片中,感受风与人们密切的关系,哪些是风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希望,进而知道用植树造林来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三、目标预设:
1、理解作品内容,并能大胆、完整的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2、通过了解自然界风的变化,体验风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3、知道用植树造林,来保护自然我们的大自然。
四、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难点:
了解风能帮助人们做很多好事,也知道过大的风带来的危害。
六、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风车、风力发电,海啸、龙卷风的初步了解。
(二)物质准备:
1、白板课件《顽皮的风嘟嘟》;
2、白板、投影仪、电脑;
3、风嘟嘟胸饰一个。
4、视频短片《风》
七、活动过程:
(一)导入动画形象“风嘟嘟”,激发幼儿的兴趣。
点击出现画面一:风嘟嘟
1、提问:它是谁呢?(教师为幼儿介绍新朋友:风嘟嘟)
(1)师:风嘟嘟会变魔术!可厉害了,猜猜它会怎么变魔术呢?(幼儿猜测、讨论。)
(2)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风嘟嘟的魔术是怎么变的.。
2、欣赏,分析理解故事
(1)讨论:你看到风嘟嘟是怎样变魔术的?
①师:瞧仔细了,风嘟嘟是怎样变魔术的。
点击画面二:出现五个风嘟嘟的形象,幼儿观察讲述并模仿。
提问:它的动作有哪些?请你模仿一下。
②师:你还看到了风嘟嘟有哪些不一样的动作?请你说一说,并模仿出来。(幼儿仔细观察风嘟嘟的表情和动作,能大胆、完整的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并试着模仿)
教师引导幼儿共同模仿风嘟嘟微妙夸张的动作,来体验风大风小的特点。
(2)分段欣赏,理解故事。
师:你们知道吗?风嘟嘟以前可顽皮了,还惹出些麻烦事儿,想知道它的故事吗?
A、逐幅出现画面三至八,幼儿欣赏故事。
B、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风嘟嘟带来的不同影响。
C、提问:
a、风嘟嘟的小手轻轻挥动,草地上的花、树有什么变化?
b、风嘟嘟在半空中笑嘻嘻的吹了一口气,人们怎么了?
c、风嘟嘟鼓起腮帮,加了点力气吹,大地又怎么了?
d、风嘟嘟使出全身力气吹,大树、房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e、清洁工人为什么要重新打扫卫生?
f、风嘟嘟使出全身力气吹向大海,又发生了什么事?
g、人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风嘟嘟?它做了哪些事?
(在分段欣赏故事中,让幼儿感知风在自然界中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三)讨论、了解风对人类的影响。
1、比较讨论风与人类的关系。
(1)提问:你喜欢故事里风嘟嘟的哪个魔术呢?为什么?(幼儿讨论后回答)
你不喜欢风嘟嘟的哪个魔术呢?为什么?(幼儿讨论后回答)(风可以带来好处也能带来危害。)
(2)小结:
虽然风嘟嘟顽皮时会伤害人们,但它也能带给人们帮助。许多科学家在研究风嘟嘟,让它帮助人们做更多的好事。
2、体验风与人们的密切关系,点击出现画面九,出现画面八(蒲公英旅行、风力发电),幼儿欣赏,感受风带给人们的帮助。
(1)提问:人们是怎样利用风的?
(2)引导幼儿了解人们利用风进行发明创造,体验风与人们密切的关系。
3、欣赏短片《风》,了解植树造林
(1)师:风帮助人类做了许多的好事,但也带给人们很大的危害,风对人们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2)提问: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3)提问:人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植树造林?
(4)小结:为了减轻风对人们的危害,人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保护自然。
(四)游戏:变魔术。
1、请一名幼儿扮演风嘟嘟,其余幼儿表演被风吹过的动作。
2、扮演风嘟嘟的幼儿可轮换。
附编故事:顽皮的风嘟嘟
风嘟嘟是个顽皮的孩子,总喜欢跟大家开玩笑。瞧!它用手轻轻地一挥,柳树就挥起她长长的手臂,跳起了优美的舞。草地上五颜六色的花朵妹妹们轻轻地摇晃着身子好像在给柳树打节拍。风嘟嘟笑嘻嘻地吹了一口气,吹跑了人们头顶上的帽子,吹得人们猫着腰匆匆地行走。风嘟嘟又加了点力气,吹向了大地,顿时,漫天飞沙,人们吓得躲在屋里不敢出去。风嘟嘟继续用力吹,把垃圾吹得到处都是,清洁工人又要重新打扫了。风嘟嘟使出了全身力气,哇!不好了,一棵棵大树连根拔起,一幢幢房子倒塌下来。风嘟嘟又用力吹向了大海,海里立刻掀起汹涌的波涛,滚滚的波涛像千军万马般冲向了陆地,陆地上的人们拼命地叫喊着、奔跑着:“不好了,海啸来了。”风嘟嘟一看,这才知道闯了祸,连忙收住。从此,风嘟嘟再也不敢乱开玩笑了。它变得懂事多了,它帮助人们净化空气,还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夏天,风嘟嘟还帮人们吹凉风呢,顽皮的风嘟嘟不见了。人们越来越喜欢风嘟嘟了!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玩玩、想想、讲讲中学习儿歌,用明快的节奏朗诵儿歌。
2、理解儿歌中的动词“荡、跳、吐、滚、啄”,并尝试创编出带有恰当动词的新儿歌。
3、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反映儿歌内容的五张图。
3、小猴、青蛙、小鱼、刺猬、啄木鸟的头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老师伸手在胸前画一个圆,提问幼儿:“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你们会画圆吗?除了用手,你们还会用身体的哪些部位去画圆?怎样画圆?(引导幼儿表演手腕绕圆、头部转圆、腰部扭圆、肩膀耸圆)
3、老师重点引导幼儿理解表演过程中所运用的动词“绕、扭、耸、转”等。
二、学习儿歌
1、小猴子看到小朋友会这么画圆,说:“我画圆的方法和你们是不一样的,请你们猜猜我是怎样画圆的.?”
2、小猴子说:“你们真聪明,现在请小朋友看一下我是怎样画圆的。”(观看课件)
3、提问:小猴是怎样画圆的?(抓住树枝一荡)让幼儿表演动作,它把圆画在了什么地方?再次出示课件幼儿观看,老师小结小猴子画圆的儿歌。
4、小猴子画圆有几句话?第一句谁画圆?第二句怎样画圆?第三句在哪里画圆?
5、这时,青蛙、小鱼、刺猬、啄木鸟看到小猴画圆,它们也想试一试,小朋友看看它们是用什么方法画圆的,出示课件,幼儿观看。
6、请幼儿讲述其余四个小动物的画圆方法(重点强调动词“跳、吐、滚、啄”)
7、老师用三句儿歌分别总结另外四段儿歌内容。
8、老师有表情完整朗诵儿歌,请幼儿小声跟读。
9、幼儿带上头饰根据角色朗诵,表演儿歌内容。
三、创编儿歌
1、小朋友会画圆,小动物也会画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朋友仔细观察还有哪些物品也能画圆?
2、下面老师先创编一首诗歌请小朋友听一听。
月亮画圆,围着地球绕一圈,太空中有个圆。
3、老师帮助幼儿把想象出来的内容编成三句诗歌。
4、小结幼儿编出的诗歌内容。
活动延伸:
指导幼儿将创编儿歌内容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附:诗歌
《画圆》
小猴画圆,
抓住树枝荡一圈,
空中画个圆。
青蛙画圆,
扑通一声跳下水,
水面画个圆。
小鱼画圆,
吐出水泡一串串,
水中画个圆。
刺猬画圆,
团起身子滚一滚,
草地上画个圆。
啄木鸟画圆,
抓住树枝啄啄啄,
树上画个圆。
教学效果分析:
分析教材:这首儿歌富有童趣,渲染力强,能引发幼儿的兴趣,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分析教法: 采用了提问法、引导法、创编法教幼儿学习。
分析幼儿: 幼儿对儿歌很感兴趣,富有想象力,上课注意力集中,大多数幼儿都能完整的朗诵儿歌和创编儿歌。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水娃娃漫游记》,知道水的不同存在状态。
2、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水娃娃漫游时变化的顺序。
活动准备:
1、冰块、纸杯、笔、纸。
2、材料操作包《水娃娃漫游记》人手一份。
3、童易软件——天气与自然想象一——小水滴旅行记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水娃娃漫游记》
1、教师介绍故事名称(见P。60)。谈论:什么是漫游?
2、安静地听教师朗诵故事(见操作材料包"水娃娃漫游"),边听边想:水娃娃去哪里漫游了,
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3、教师轻声重复故事以提示幼儿,注意不打扰已有想法的幼儿。
二、介绍、谈论
1、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水娃娃去哪里漫游了。
2、比较各自采用的不同的记录方式。
3、将一些片段的记录按照水娃娃漫游的`顺序加以排列。
4、谈论:水娃娃的漫游经过哪些地方?水娃娃把自己变成哪几种模样?水娃娃为什么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模样?
三、水的小游戏
2、瀑布(几个纸杯倒放摞高,把水从顶部倒下,形成"瀑布")。
3、喷泉(在盛满水的纸杯的不同高度戳洞,水从洞里溢出,形成"喷泉")。
4、玩冰块。
5、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的有趣发现。
活动延伸:
将以上游戏内容放在区域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玩,让他们在玩中不断获得新的发现。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并参与讨论,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2、大胆创编小狗战胜老虎的情节,并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3、通过对比、感知老虎与小狗的强弱之差,从小学会关心弱小。
活动准备:四张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第一张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图上有些什么?
2、师:花轿里会坐着谁呢?(掀开帘子)喔!原来是只大老虎。它想坐着花轿到山里去看风景,于是请来了8只小狗来抬它。老虎为什么要让8只小狗来抬花轿呢?
教师放音乐,让幼儿初步体验抬轿子的.节奏感,体验大老虎座得很舒服。为下文小狗为何挨打做铺垫。
3、我们来学学老虎是怎么叫的。老虎连叫声都这么响,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老虎啊?
4、这只凶猛的老虎坐在花轿里看上去怎么样?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5、老虎这么舒服,抬轿子的小狗看上去是什么样的呀?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讨论、创编故事情节。
1、小狗吃力地抬着轿子往山上走,只听见“哎呦”一声,发生了什么事?(找个小朋友来说说,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
2、究竟是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往下看(出示图二)图片上面讲了什么呢?
3、小狗忍受老虎的欺负吗?怎么办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小狗吧!
4、幼儿讨论小狗战胜大老虎的办法,老师参与幼儿的活动,聆听幼儿的讲述,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完成讲述。
5、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情节(2"3)
6、像你们说的一样吗?我们接着往下看(出示图三、图四)(体验“抛”的感觉)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语言的教案02-28
语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语言教案:字宝宝 大班语言教案09-21
大班语言教案:走近澳门_大班语言教案07-01
大班语言教案:春雨的色彩_大班语言教案07-0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04
大班语言聚宝盆教案03-20
大班语言花教案11-27
大班语言翅膀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