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07-30 10:12:3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合集【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合集【3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把彩纸撕小块状纸片和并粘贴蘑菇宝宝上的纹路。

  2.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发展幼儿的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3.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蘑菇宝宝实物图一张,音乐磁带。

  2.学具:西瓜操作纸若干、记号笔若干。

  活动重难点:

  给蘑菇宝宝配上好看的颜色,能用撕贴和添画的方式丰富画面。

  撕小块状的纸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蘑菇宝宝,师引导幼儿观察蘑菇宝宝。

  1.教师:宝宝们,你们喜欢吃蘑菇吗?(出示蘑菇)蘑菇长什么样子的?

  幼儿交流,教师小结。

  [通过提问“蘑菇长什么样子?”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充分让幼儿说一说,并通过交流总结出蘑菇的外形特征。]

  二、探索断点式撕纸的方法。

  1.教师示范撕小块状纸片的方法:

  .师:看,这里有一片蘑菇地,蘑菇地里有许多蘑菇,谁来找找看,蘑菇在哪里?

  【情节创设,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蘑菇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说说蘑菇的特征)

  师:怎样把蘑菇取下来呢?

  幼儿交流,尝试取蘑菇。教师总结并示范。

  [通过教师的肢体和语言引导幼儿观察,蘑菇藏在纸里,需要撕下来。让幼儿尝试撕纸]

  师:(一边撕纸,一边撕念儿歌)“大拇哥,二拇弟,变成小夹夹,轻轻撕开小口子,沿着小孔慢慢撕。” “撕小孔的时候,前后撕一撕,夹一夹,前后撕一撕……。”

  [在幼儿已经经验的基础上,示范总结撕蘑菇的方法]

  2.幼儿尝试断点式撕蘑菇。

  师:刚才老师是怎样把蘑菇取出来的?我们把小手拿出来边念儿歌边来学一学。“大拇哥,二拇弟,变成小夹夹,轻轻撕开小口子,沿着小孔慢慢撕。” “撕小孔的时候,前后撕一撕,夹一夹,前后撕一撕……。”(师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集体学习断点式撕蘑菇的技能]

  师:谁也想在蘑菇地里摘一个蘑菇?(幼儿尝试断点式撕蘑菇)

  师:我们其他小朋友一起帮她念一念儿歌,好不好?“大拇哥,二拇弟,变成小夹夹,轻轻撕开小口子,沿着小孔慢慢撕。” “撕小孔的时候,前后撕一撕,夹一夹,前后撕一撕……。”[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师:又取出一个蘑菇了,我们发现这个蘑菇上面还少了点什么?(花纹)花纹是怎么样的'?(圆圆的)那你把花纹填上去吧。[引导幼儿添画蘑菇上的花纹]

  师:那你把做好的蘑菇送到蔬菜店去吧。

  三、幼儿撕贴:蘑菇宝宝

  1.师:后面桌子上还有很多蘑菇,我们把它取下来,放到蔬菜店里去吧。

  2.师:想一想蘑菇是怎样取下来的?(复习儿歌)取下来了以后,还要纸片给蘑菇装饰漂亮的花纹。撕下来的废纸扔在垃圾筒里。[教师展示操作材料,提出作画要求;鼓励幼儿运用彩纸把蘑菇的花纹也粘贴出来]

  3.幼儿撕贴,教师巡回指导

  了解幼儿撕纸的情况,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指导幼儿撕出圆形的蘑菇宝宝。

  (1)提醒幼儿先撕开一个小口子,再沿着小孔慢慢撕;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把撕下来的废纸扔在垃圾筒;

  (3)取完蘑菇后,把蘑菇放到蔬菜店里去。

  四、评价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让大家相互欣赏。

  请幼儿说说:你最喜欢哪只蘑菇?为什么?

  [通过相互评价欣赏,深深的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活动的乐趣。]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照照、看看、玩玩中认识自己和同伴,并愿意在集体中交流。

  2、有编唱歌的兴趣。

  3、学唱歌曲,感知歌曲的节奏形式。

  重难点分析:学唱歌曲,感知歌曲的节奏形式。有编唱歌的兴趣。

  活动准备:镜子一面 电钢琴活动过程:

  1、导入

  2、展开

  3、结束一、导入部分:

  组织幼儿一起唱对唱,老师问小朋友答。"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李老师我的鼻子在这里。"用唱歌对答的形式做五官游戏,引入课题。

  二、展开部分

  1、照镜子认识自己。

  1)请幼儿照镜子,观看自己的笑脸。--"你觉得自己的脸上哪些地方长的最有趣。"

  2)引导幼儿在镜中做各种可爱滑稽的表情。--"有的小朋友的眼睛大大的,有的小朋友的鼻子高高的,你能让它们变一变,做一些有趣的怪脸吗?"(幼儿做鬼脸时,教师及时的拍摄下来。)

  2、看看录像认识同伴。

  1)教师逐一在电视上放出孩子的脸,并将画面定格引发讨论。"这是谁他叫什么名字?他的脸上怎么样?"(请录像中的本人也说说自己。)

  2)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及集体讨论情况,即兴编唱歌曲,"这是我的嘴巴小小的,这是我的`眼睛圆圆的,这是我的头发长长的,这是我呀,我叫xxx"3)根据录像中不同幼儿的脸部特征,师生共同演唱和编唱歌曲,熟悉同伴的名字。

  3、编唱歌曲。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根据镜子中自己的小脸,编唱"我自己"的歌。"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张可爱的小脸,每张小脸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请你把自己最有趣的地方编进歌里唱唱吧。"三、结束部分:在愉悦的氛围中,幼儿将自编的"我自己" 的歌,唱给好朋友听。

小班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歌曲和表演歌曲,使幼儿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争取别人的帮助和合作是很重要的。

  准备:

  预备若干个较大的.球当豆子,若干个蚂蚁头饰,"蚂蚁"歌曲磁带。

  活动与指导:

  1. 讨论:教师请幼儿欣赏歌曲"蚂蚁"后,提问:"一个蚂蚁在洞口看见了什么?那只蚂蚁为什么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幼儿说出小小蚂蚁在自己搬不动豆子的时候回洞请来了好朋友,抬着一起走了。

  2. 解释:在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可以请人帮忙,合作,这样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能得到解决。

  表演:幼儿学唱歌曲"蚂蚁"后,请幼儿戴上蚂蚁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小班教案合集【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11-07

小班的教案11-06

小班教案01-12

小班教案01-10

小班教案01-10

小班教案01-10

小班教案01-09

小班教案01-11

小班教案01-14

小班教案合集【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合集【3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把彩纸撕小块状纸片和并粘贴蘑菇宝宝上的纹路。

  2.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发展幼儿的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3.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蘑菇宝宝实物图一张,音乐磁带。

  2.学具:西瓜操作纸若干、记号笔若干。

  活动重难点:

  给蘑菇宝宝配上好看的颜色,能用撕贴和添画的方式丰富画面。

  撕小块状的纸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蘑菇宝宝,师引导幼儿观察蘑菇宝宝。

  1.教师:宝宝们,你们喜欢吃蘑菇吗?(出示蘑菇)蘑菇长什么样子的?

  幼儿交流,教师小结。

  [通过提问“蘑菇长什么样子?”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充分让幼儿说一说,并通过交流总结出蘑菇的外形特征。]

  二、探索断点式撕纸的方法。

  1.教师示范撕小块状纸片的方法:

  .师:看,这里有一片蘑菇地,蘑菇地里有许多蘑菇,谁来找找看,蘑菇在哪里?

  【情节创设,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蘑菇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说说蘑菇的特征)

  师:怎样把蘑菇取下来呢?

  幼儿交流,尝试取蘑菇。教师总结并示范。

  [通过教师的肢体和语言引导幼儿观察,蘑菇藏在纸里,需要撕下来。让幼儿尝试撕纸]

  师:(一边撕纸,一边撕念儿歌)“大拇哥,二拇弟,变成小夹夹,轻轻撕开小口子,沿着小孔慢慢撕。” “撕小孔的时候,前后撕一撕,夹一夹,前后撕一撕……。”

  [在幼儿已经经验的基础上,示范总结撕蘑菇的方法]

  2.幼儿尝试断点式撕蘑菇。

  师:刚才老师是怎样把蘑菇取出来的?我们把小手拿出来边念儿歌边来学一学。“大拇哥,二拇弟,变成小夹夹,轻轻撕开小口子,沿着小孔慢慢撕。” “撕小孔的时候,前后撕一撕,夹一夹,前后撕一撕……。”(师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集体学习断点式撕蘑菇的技能]

  师:谁也想在蘑菇地里摘一个蘑菇?(幼儿尝试断点式撕蘑菇)

  师:我们其他小朋友一起帮她念一念儿歌,好不好?“大拇哥,二拇弟,变成小夹夹,轻轻撕开小口子,沿着小孔慢慢撕。” “撕小孔的时候,前后撕一撕,夹一夹,前后撕一撕……。”[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师:又取出一个蘑菇了,我们发现这个蘑菇上面还少了点什么?(花纹)花纹是怎么样的'?(圆圆的)那你把花纹填上去吧。[引导幼儿添画蘑菇上的花纹]

  师:那你把做好的蘑菇送到蔬菜店去吧。

  三、幼儿撕贴:蘑菇宝宝

  1.师:后面桌子上还有很多蘑菇,我们把它取下来,放到蔬菜店里去吧。

  2.师:想一想蘑菇是怎样取下来的?(复习儿歌)取下来了以后,还要纸片给蘑菇装饰漂亮的花纹。撕下来的废纸扔在垃圾筒里。[教师展示操作材料,提出作画要求;鼓励幼儿运用彩纸把蘑菇的花纹也粘贴出来]

  3.幼儿撕贴,教师巡回指导

  了解幼儿撕纸的情况,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指导幼儿撕出圆形的蘑菇宝宝。

  (1)提醒幼儿先撕开一个小口子,再沿着小孔慢慢撕;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把撕下来的废纸扔在垃圾筒;

  (3)取完蘑菇后,把蘑菇放到蔬菜店里去。

  四、评价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让大家相互欣赏。

  请幼儿说说:你最喜欢哪只蘑菇?为什么?

  [通过相互评价欣赏,深深的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活动的乐趣。]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照照、看看、玩玩中认识自己和同伴,并愿意在集体中交流。

  2、有编唱歌的兴趣。

  3、学唱歌曲,感知歌曲的节奏形式。

  重难点分析:学唱歌曲,感知歌曲的节奏形式。有编唱歌的兴趣。

  活动准备:镜子一面 电钢琴活动过程:

  1、导入

  2、展开

  3、结束一、导入部分:

  组织幼儿一起唱对唱,老师问小朋友答。"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李老师我的鼻子在这里。"用唱歌对答的形式做五官游戏,引入课题。

  二、展开部分

  1、照镜子认识自己。

  1)请幼儿照镜子,观看自己的笑脸。--"你觉得自己的脸上哪些地方长的最有趣。"

  2)引导幼儿在镜中做各种可爱滑稽的表情。--"有的小朋友的眼睛大大的,有的小朋友的鼻子高高的,你能让它们变一变,做一些有趣的怪脸吗?"(幼儿做鬼脸时,教师及时的拍摄下来。)

  2、看看录像认识同伴。

  1)教师逐一在电视上放出孩子的脸,并将画面定格引发讨论。"这是谁他叫什么名字?他的脸上怎么样?"(请录像中的本人也说说自己。)

  2)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及集体讨论情况,即兴编唱歌曲,"这是我的嘴巴小小的,这是我的`眼睛圆圆的,这是我的头发长长的,这是我呀,我叫xxx"3)根据录像中不同幼儿的脸部特征,师生共同演唱和编唱歌曲,熟悉同伴的名字。

  3、编唱歌曲。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根据镜子中自己的小脸,编唱"我自己"的歌。"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张可爱的小脸,每张小脸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请你把自己最有趣的地方编进歌里唱唱吧。"三、结束部分:在愉悦的氛围中,幼儿将自编的"我自己" 的歌,唱给好朋友听。

小班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歌曲和表演歌曲,使幼儿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争取别人的帮助和合作是很重要的。

  准备:

  预备若干个较大的.球当豆子,若干个蚂蚁头饰,"蚂蚁"歌曲磁带。

  活动与指导:

  1. 讨论:教师请幼儿欣赏歌曲"蚂蚁"后,提问:"一个蚂蚁在洞口看见了什么?那只蚂蚁为什么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幼儿说出小小蚂蚁在自己搬不动豆子的时候回洞请来了好朋友,抬着一起走了。

  2. 解释:在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可以请人帮忙,合作,这样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能得到解决。

  表演:幼儿学唱歌曲"蚂蚁"后,请幼儿戴上蚂蚁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