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大班社会教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合作,看似很容易的一件事,但在生活中很多孩子不会合作,也不知道合作的方法,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例如:一起搭建一、一起做游戏、一起绘画等等,孩子们大多都会争来争去。针对这种现象,结合大班社会《太阳公公的忠告》,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通过故事和游戏,让孩子理解与别人一起做事时,愿意接受他人的合理意见,并尝试学会与别人合作完成意见事情。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愿意接纳他人的合理意见及不同观点。
2、尝试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件事情。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师熟记故事《太阳公公的忠告》。
2、体验活动中所需要的材料,方便面桶若干,放材料所需要的筐。
3、多媒体课件,串铃,音乐。
(三)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太阳公公的忠告》,提问:小羊和小兔为什么不到房子里过冬天?他们在盖房子时争论什么?
故事结束时:太阳公公的.忠告是什么?
小羊和小兔后来为什么能住上又暖和又明亮的房子?
教师小结:和别人一起做事时,要认真听别人的意见,要学会协商。如果都认为自己对,比人不对,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2、讨论怎样与人协商合作。
教师:小动物都知道和别人一起做事时要协商合作,那小朋友和别人一起做事时,怎么做才能让事情做好呢?
小结:与别人合作时应该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不能只认为自己对,让别人听自己的。
3、体验合作
教师:小朋友都知道了怎样与别人合作,但会不会合作呢?今天我们就来试一试,一起垒高墙。
活动一:两人一组合作垒墙,时间为三分钟。
第一次检验:是不是有分工有合作,是不是垒一座高墙。
活动二:维修高墙。
第二次检验:是不是垒的很坚固、美观。
活动三:集体合作垒一座长长的高墙。
请幼儿讨论:这么多的小朋友,怎样合作才能垒一座整齐又结实的高墙呢?
小朋友合作垒墙,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次检验:
请幼儿说一说如何分工、做了什么、有什么成果。
教师小结:现在大家垒的这座高墙又整齐又结实、美观,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垒高墙的任务,全靠大家的相互合作。小朋友真是团结合作力量大呀!来一起和高墙合影留念吧!
4、活动延伸:除了老师给大家提供的材料可以搭建,还有哪些材料可以来搭建呢?(请幼儿讨论,教师小结)。
(四)结束部分:请幼儿一起合作收拾材料放进筐里,活动结束!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也有与人交往欲望。然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孩子们为丁点小事的争吵、为玩玩具而争抢甚或相互间的打斗现象,引发了我的深思。于是,《好朋友握握手》这个活动应运而生。我试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游戏"猜朋友"等环节设计,引导幼儿初步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
活动目标
1.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合作及协调能力。
3.幼儿初步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熟悉并会表演《拉拉勾》。
2. 场地准备:布置一个表演舞台。
3. 物质准备:电脑、投影仪、课件《小猴找朋友》、《找朋友》音乐各一。
活动过程
1.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找朋友》,体验交朋友的快乐。
(在熟悉的音乐背景下,幼儿与老师轻松游戏,消除了幼儿交往的胆怯心理,胆子大的幼儿带动胆子小的幼儿,有些比较内向的幼儿如黄佳玲、旭、刘曜都被热闹的气氛带动了起来,参与到游戏中,体验到了与朋友游戏的快乐。)
2.播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教师结合课件,通过学习故事《小猴找朋友》,让幼儿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好朋友。
(1)讲述后提问:小猴子为什么前三次没有找到朋友?妈妈是怎么对小猴说的?第四次小猴子为什么很快找到了朋友?
(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找到更多的朋友?
(幼儿通过看自己感兴趣的课件,边看边思考,在参与小猴子找朋友的过程,明白了要想交到朋友,首先要有礼貌、会分享、懂谦让、守规则。通过幼儿间的讨论,让幼儿回忆、讲述自己的找朋友过程,从而使幼儿们获得更多的交友经验。)
3.游戏《猜朋友》,在合作中增进彼此友谊。
(1)一名幼儿上台说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如:她是个女孩子,有长长的'辫子,会弹钢琴,眼睛大大的。
(2)其他幼儿根据描述特征猜出这位朋友是谁。
(《猜朋友》这个游戏环节很受幼儿的喜欢。每个孩子都有好朋友,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欲望。而且这些孩子相处快一年了,谁是谁的好朋友幼儿一般都知道,所以当幼儿上台说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时,下面幼儿猜测的准确很高,几乎没有错的,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非常好。在这个环节中,一方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了幼儿拥有好朋友的自豪感,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4.谈话活动《说优点》,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分组开展谈话活动:说出朋友的优点,并说说自己应该向好朋友学什么?
(幼儿先分组讨论,再归纳总结,幼儿不再局限于自己好朋友的优点,而是从众多幼儿口中认知到不同好朋友的优点,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规范了幼儿的行为标准。)
5.歌表演《拉拉勾》,幼儿学习与朋友闹矛盾的处理方法。
(1)幼儿随音乐进行表演。
(2)表演后启发幼儿讨论:如果你和朋友闹矛盾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拉拉勾》是幼儿比较喜欢的音乐律动,歌词讲述的是幼儿由生气到和解的过程。幼儿与好朋友共同表演律动后,再来讨论怎样解决朋友间的矛盾,让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中打开了话匣子,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如:惹朋友生气了赶紧说"对不起";讲笑话给朋友听;和好朋友握握手和好等。)6.教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组织本次活动后,班上幼儿的行为习惯好了许多,为丁点小事争吵、打斗的现象少了,幼儿社会交往技能有所提高,如玩玩具时不会争抢了,学会了合作拼搭;想进人多的区角玩时要学会等待,遵守区角规则;有好东西会和朋友一起分享;借东西时,会用礼貌语言,如果没有得到允许,还会寻求老师的帮忙;和好朋友发生矛盾时,能用自己学会的方法解决,不再像以前只知道哭鼻子。每个幼儿都很珍惜现在的朋友。
组织完这次活动后,我也有一些感想:
1.把幼儿一日生活看作是一个教育整体《纲要》社会领域目标中提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本次活动的生成来源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为了引导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积累正确的交往经验,我采用了游戏、故事、讨论、歌表演等组织形式,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自主学习,创设了一个幼儿容易接纳的环境,避免了单一的言语说教。当然,幼儿良好社会交往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养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教育,使幼儿的一日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整体。
2.有效发挥幼幼互动的教育优势在新型的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是相互促进的合作伙伴,但这并非表示,教师在智力和能力上完全等同于幼儿,幼儿有幼儿的认知角度和认知方式。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是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师幼互动的教育优势。如音乐游戏《找朋友》环节中,胆子大的幼儿带着胆子小的幼儿游戏;在故事提问环节中,教师只是抛出问题,让幼儿在相互讨论中找出原因;在游戏《猜朋友》环节中,幼儿的讲述激发了幼儿的积极参与;在谈话环节《说优点》中,幼儿的讨论结果,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规范了幼儿的行为标准。在歌表演《拉拉勾》环节,幼儿间的合作表演,让幼儿体验到了与朋友合作的快乐等。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特殊的阅读体验切实了解盲人朋友认识世界的独特方法。
2.积极参与观察、体验和交流活动,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
1. 眼罩、图书《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和背袋人手一套。
2. 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封面,引起幼儿阅读兴趣。
1.出示绘本封面,介绍书名。
2.提问:听了书名,你有什么感觉奇怪的地方?书里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组织幼儿进行特殊的“阅读”,了解盲人朋友认识世界的方法。
(一)组织幼儿自由“阅读”图书。
1.讲解阅读的方法与要求
2.幼儿自由操作阅读
(二)组织谈话和集体阅读,帮助幼儿了解盲人朋友认识世界的方法。
1.组织谈话,给幼儿自由表述触摸阅读后的感受和发现。
2.组织集体阅读,揭晓盲人朋友认识世界的独特方法。
(1)出示幼儿触摸的四个页面图片。
(2)提问:这些小点点是什么?这是一本关于颜色的书,你们觉得羽毛、树叶和风筝可能代表了什么颜色?
(3)集体阅读绘本,呈现盲人朋友认识颜色的独特方法。
小结:是呀,托马斯虽然是盲人,但是他喜欢所有的颜色,因为他可以尝到颜色、摸到颜色、听到颜色,还可以闻到颜色。
(4)幼儿再次自由阅读图书
小结:虽然托马斯看不到,但是坚强、细腻又热爱生活的他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世界,理解颜色,盲人的世界也可以是五彩缤纷的。
三、通过感受体验与课件呈现,和幼儿一同关注盲人的生活、设施与成就,引导幼儿用有爱的心去关爱盲人。
(一)操作感受,体验盲人的不便。
1.组织幼儿分组为图书重新套上书封(戴眼罩和不戴眼罩)。
2.提问:那一组速度快?那一组套的更好?为什么?
3.小结:是呀,眼睛看不见,很多事情做起来就更困难了。
(二)结合课件,了解生活中的.用来帮助盲人朋友们的设施设备
1.提问:盲人做很多事情都不方便,那我们该怎么办?
2.播放课件,依次介绍盲道等帮助盲人的设施设备。
(三)介绍了不起的盲人书画家,体会盲人的五彩世界
1.介绍盲人书画家沈冰山。
2.欣赏画作。
3.小结:盲人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能感受还能用自己的方法表现我们五彩的世界,真好!
活动延伸:
自由深入阅读《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黑木耳的营养价值与烹调方法,体验亲手调制食物的乐趣。
2.品尝木耳,尝试接受平时不爱吃的食物。
活动准备
1.洗净的黑木耳,调味品(盐、酱油、胡椒粉、咖喱粉、洗净切断的香菜、碾成颗粒的熟花生等)。
2.电饭煲等炊具,幼儿用的碗勺等。
活动过程
一、知道黑木耳的食用价值。
1、自由交谈。
--教师:谁知道吃黑木耳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吗?(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生活经验。)
2、介绍黑木耳的食用价值。
--教师:黑木耳被营养学家誉为"素中之荤"和"素中之王",它是各种荤素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多吃黑木耳可以让人少生病,让我们的身体长的棒棒的。平时我们应该多吃一些对身体有益的'食物。在潮湿、腐烂的树木上能长出这么有用的东西,大自然真是神奇呀!
二、讨论木耳的吃法。
--教师:黑木耳可真是个好东西呀!你吃过黑木耳吗?你觉得味道如何?
--教师:你喜欢吃黑木耳吗?是怎么烧制的?(引导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生活经验。)三、尝试凉拌黑木耳,品尝点心。
1、教师煮黑木耳。
--教师: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份木耳的点心吧!木耳要先在开水里煮一下。水是烫的,我要轻轻地放进去。(教师用电饭煲烫煮黑木耳。)
2、了解各种调料。
--教师:我们来看看,桌上有些什么调料?是什么味道的?(幼儿辨别,也可请个别幼儿品尝辨别。)--教师:你喜欢在黑木耳里放些什么调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合理选择调味品。)
3、尝试凉拌黑木耳。
--教师:请你来试一试,为自己凉拌一份好吃的黑木耳吧!(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注意不同口味的同伴的需要。)--教师:谁来说说自己这份凉拌黑木耳的味道如何,放了哪些调料?(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与品尝。)
四、讨论白木耳的吃法。
--教师:说到黑木耳,我们就常常会想起白木耳。白木耳可以这么吃呢?(引导幼儿交流经验和大胆猜测。)--教师:请你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试试,然后和好朋友说说,你们家是怎么做白木耳点心的?味道怎样?吃白木耳有什么好处?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投币机是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孩子们对它既熟悉又陌生。主题活动“路边投币机”旨在引导幼儿从关注“投币机”开始,通过寻找、探究、采访和交流,与社会生活资源及周围人的互动,产生了解各种新事物、搜索新信息的兴趣,初步感受现代智能机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一“咕隆――咚”
目标:
1.倾听故事,体验“咕隆――咚”机器的神奇。
2.了解周围生活中的投币机,主动搜集相关信息。
准备:
相关食物的图片。
过程:
一、引起兴趣
引导幼儿倾听故事。
二、提出问题
1.小老鼠碰到了一台什么机器?它会发生什么事情?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咕隆――咚”机器吗?你看到过哪些?
延伸活动:
1.请家长带领孩子在周围生活环境中寻找投币机并尝试使用,启发孩子把看到的和亲身经历的情况用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展示幼儿的记录。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录象、展示妈妈的作品,知道妈妈关心爱护自己,妈妈本领大。
2、尝试用语言等多种方法,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爱自己的妈妈,并为自己的妈妈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录像(妈妈在家中为宝宝做的一系列事情)。
2、收集妈妈的作品,如织的毛衣等
3、联系妈妈来园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一、布置“妈妈的作品展”,请幼儿一起来参观,引起兴趣。
“你们看,这里放了些什么呀?”“你们知道这些都是谁的作品吗?”“妈妈的本领大不大呀?”
二、组织幼儿谈论:我的妈妈真能干。
“谁来夸夸你的妈妈,告诉大家你的妈妈的本领。”
请幼儿用语言介绍自己的妈妈的姓名,让幼儿夸奖自己的妈妈,说说妈妈的本领,引发自豪感。
三、幼儿看录像并听妈妈介绍,初步了解妈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
“我们来看一看妈妈是怎样来关心我们小朋友的。”
1、看完录像后提问:
①早晨妈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
②妈妈下班回来后,还要做些什么事?
③晚上妈妈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
2、请个别幼儿的妈妈说说自己是怎样照顾孩子的让孩子感知妈妈的关爱和辛苦。“那现在我们欢迎妈妈来说说她是怎样来关心你们的'?她为你们做了些什么事?”
3、小结:妈妈们都很关心自己的孩子,除了努力工作以外,还要照顾你们,非常辛苦。
四、尝试用多种方法表达对妈妈的爱。
1、“妈妈这么关心我们,我们应该怎样来谢谢妈妈呢?”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例如:说说感谢的话;亲一亲妈妈;为妈妈做一些事;送给妈妈礼物等。
2、实践活动:请幼儿将大红化送给自己的妈妈,并说上一句感谢的话。
3、集体给妈妈送上一首歌曲《好妈妈》,表达爱妈妈的感情。
“我们来唱一首歌给妈妈听吧。“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玩玩、看看、说说的过程中感受线游戏的乐趣和线制品中所包含的情谊。
2.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各种线带给人们的便利和精彩。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课件、奶奶织毛衣视频。
2.经验准备:有意识的让孩子关注生活里不同的线,并邀请阿姨参与活动的第二环节。
【活动过程】
1.好玩的线——激趣
(1)(出示一根棉纱线)提问:看,这是什么?你会用这线来玩什么游戏?想不想现在来玩一玩翻花绳的游戏?两个小朋友一组,请你拿出椅子下面的线和旁边的小朋友玩一玩。
(2)请个别幼儿上来和老师合作示范游戏。
(3)师:和好朋友一起玩线真开心,那如果是一个人,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幼儿缺乏一个人玩的经验,教师可示范。)
(4)教师表演介绍“降落伞、铁塔”等不同花样的玩法。(引起孩子强烈的兴趣,体会到一个人也能玩出很多花样。)玩线真是一件快乐的事。
2.温暖的线——感“情”
(1)出示毛线,引发幼儿关注到自己着装上隐藏了线。
(2)现场演示织毛衣,进行互动。
师:你们身上的毛衣真漂亮,那你们知道这样漂亮的毛衣是怎么织出来的吗?我们现在就请阿姨现场为我们展示一下织毛衣的本领吧。
(3)阿姨边织毛衣边简单介绍,帮助幼儿感知织毛衣的辛苦。
(4)观看视频,感受线的温暖,体会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感恩。
(5)用毛线制作爱心礼物。
师:你想把爱心礼物送给谁?你想对她说什么?(展示个别幼儿的爱心礼物)你们用毛线制作的爱心礼物真漂亮,那今天放学回家的.时候,我们把它送给妈妈或者奶奶,好吗?
3.有用的线——迁移
(1)观看ppt,感受各种线带给人们的便利和精彩。
师:毛线可以带给我们温暖,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线,你还知道什么线?老师也准备了一些线,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一看。
(2)延伸迁移。
——人们在做什么?人们把线织成渔网捕鱼,收获美味的食物。很多时候,人们把线作为工具,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工人叔叔安装电缆、电线,让我们的家里、幼儿园里通上电,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这是什么线?连接电话,相隔很远的人通过电话就可以方便的联系。
——人们可以用麻线来包扎、装饰、悬挂东西。
——你找到线了吗?乐器上也有线,人们可以弹奏出好听的音乐,给我们美的享受。
——人们用线绣出美丽的十字绣,装扮我们的客厅、房间,给我们的生活增添精彩。
——马上要过年了,人们还会挂一些什么样的线制工艺品呢?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你知道这些中国结有什么含义和祝福吗?
——你找到线了吗?马路上的斑马线、地铁上的警戒线可以起到提示、警告的作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起提示作用的线呢?
【小结】
原来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的线,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便利和精彩。回去以后你可以再找找,除了今天活动中提到的线,还有哪些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大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实践等活动,初步了解合作的重要。
2.尝试协商、分工,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3.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带来的快乐,增强进一步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
2.四只布袋,气球若干。
3.每桌一张记录表,黑色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自由组合,4个好朋友做为一组。
一、情境导入,感受合作
引导幼儿观看视频,提问题引出合作。
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
(有些事情,一个人做很难,几个人或很多人一起合作就变得轻松了。)
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合作并体验合作
(一)讨论、交流
平日里有哪些事情余姚合作才能完成?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合作统计泡泡的数量
1.观看图片讨论,感知单独统计的困难
(1)你看到了哪几种颜色的泡泡?
(2)你能自己统计出来吗?
2.小组尝试合作统计
(1)一个人数一种颜色的泡泡,请小组内部商量并将具体的分工告诉大家。
(2)幼儿统计。
3.发现受干扰原因,协商避免干扰的办法,统计并记录
(1)提问四个组蓝色泡泡数了多少个,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2)我们有什么办法不受干扰呢?让我们再来试一试。
4.对照正确答案,理解合作中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1)你们都统计出来了?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2)到底哪一组合作得最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答案就知道了。
引导大家看看没有合作成功的小组,并提问:为什么他们没有成功?什么颜色的没数对?
尽管其他颜色的泡泡都数对了,因为X颜色没有数对,整个团队合作没有成功,看来大家合作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三、引导幼儿在装气球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小朋友们数泡泡数的不错,我送给大家一件礼物,在规定时间内,装到袋子里的气球就都归你们了。
(一)让幼儿单独装气球,发现并协商解决问题
请每组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数十个数字后结束,让小朋友拎起来看看袋子有没有装满,当孩子们发现袋子破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找朋友商量办法。
(二)小组尝试分工合作,引导幼儿帮忙解决问题
1.有什么办法让袋子不漏球呢?四人一组商量一下,一起合作试一试。
2.看看哪个组装的最多,并请这个组的幼儿为大家介绍经验。
(三)小组再次协商,第二次合作装球
1.给你们一点时间,赶快商量一下这一次准备怎么合作。
2.幼儿合作装球。
经过我们的合作,四个袋子全部装满了,祝贺大家合作成功!咱们把气球带到班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吧!
大班社会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对未来有美好的向往,能大胆地、连贯地讲述自己的愿望。
2、愿意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付出努力。
3、增加自我意识。
活动准备:
1、认识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知道各种职业的工作都需要。
2、各种职业的人物图片若干。
3、绘画纸笔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谈谈自己父母的职业,激发幼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朗读诗歌《长大了做什么》,启发幼儿谈谈自己的`理想。
1、让幼儿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你最喜欢谁?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对我们大家有什么帮助?对社会有什么用?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各种职业的人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不同人物的服装,工作环境,使用的工具等特点。
三、讨论:如何实现美好的愿望。
1、我们都有自己的愿望,远大的理想,现在我们年纪还小,不能去做大人做的事情,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2、教师小结:现在我们要从小学好本领,懂得许多的知识和道理,长大后才能为大家做许多许多有用的事情。
四、教师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美好向往。
教师:你们把长大以后想干什么画下来,然后再讲讲你画的是什么好吗?
活动反思:
可取之处:
1、通过活动,幼儿们学会了念唱儿歌,能够积极参与理想的讨论并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志愿,不仅锻炼了言语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每个小朋友的自信心。
2、能够对社会上的部分职业有了一定的理解,增强了小朋友的社会理解力。
不足及优化后方案:
1、教学活动中,小朋友的语言虽然得到了锻炼,但是如果能让大家穿上不同行业的服装将每个角色表演出来,那样小朋友对职业的理解会更加直观形象。或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小朋友亲自去参观不同的岗位。
2、活动结尾,都是老师在活动了,其实这个环节可以可以让小朋友将各自的职业理想画出来或写出来,通过集体欣赏和评价,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_大班社会教案07-06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_大班社会教案07-06
大班社会教案:各行各业_大班社会教案07-06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3-24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3-22
大班社会《毕业》教案03-31
大班社会感恩教案04-02
大班社会树教案04-01
大班社会《龙》教案02-22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