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8-01 09:12:3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社会教案(精华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社会教案(精华10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目标

  引导幼儿理解他人,学习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幼儿学会正确处理同伴关系。

  准备

  歌曲《山羊踩痛了小公鸡》磁带。

  过程

  1、举出一组假定的社会情境,让幼儿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并就此展开讨论。

  比如,有一天,你在幼儿园表现得特别好,老师给你一朵小红花。可是有位小朋友却说,“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希罕小红花呢!”你听了,心里觉得怎样?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成绩?

  又有一次,你看到几个小朋友在玩台球,你觉得很好玩,也想和他们一起玩,就对他们说:“带我玩好吗?”可是他们却说:“不行,我们不想和你一起玩。”你从心里觉得怎样?当别的小朋友想和我们一起玩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想到同伴?”“如何给其他小朋友带来快乐?”讨论前可讲几个故事的情境开头,启发幼儿想出办法,并选取其中几种进行表演。

  如菲菲在走路,不小心把扬扬刚搭好的高楼碰坏了,扬扬……他心里怎样想的?他应该怎样做?

  如红红和明明在玩一个有趣的新玩具,兰兰走过来说:“带我玩可以吗?”红红心里怎么想的?她应该怎么做?

  启发幼儿多角度设想情境,进行新的表演。

  3、欣赏歌曲《山羊踩痛小公鸡》。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爱鸟周"的含义。

  2、感受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3、产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室和幼儿收集鸟类的图片及其于人类关系的'资料。

  2、操作材料:画纸、画笔、稻草、纸盒等。

  3、幼儿用书:《爱鸟周》。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讨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欣赏鸟类图片,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认识的鸟。

  看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小结:有的鸟专吃害虫,保护庄稼和树木;有的鸟可以送信;有的鸟很大,有的鸟可以观赏;还有的鸟可以为人们提供有营养的蛋。

  2、讨论、了解爱鸟周的含义。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没有鸟类世界会怎样?人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鸟和人类共同生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鸟类。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督促人们爱护鸟类,保护鸟类。

  3、引导幼儿开展爱鸟行动。

  讨论:小朋友应该怎样爱护、保护鸟类?

  教师和幼儿总结:小朋友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鸟类的事情:做个"小小宣传员",向大家宣传爱护鸟类;不伤害小鸟:不抓、不打小鸟;为小鸟做窝……

  幼儿分组活动:绘制保护鸟类的宣传画,制作"小鸟的家"等。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玩水的乐趣。

  2.激发幼儿的合作和创新意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的特征。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心里准备:幼儿在以前玩水过程中初步了解水的特征。

  2.物质准备:水盆、水桶、杯子、空矿泉水瓶子、海绵、注射器、塑料袋、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交流不同信息,教师梳理归纳。老师请来了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好朋友(水宝宝),出示一盆水,通过观察和感知,鼓励幼儿说说水的特性。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水的特性:无味、无色。

  2.玩水活动。 水宝宝在盆里玩累了,很想到那边的水桶里去玩一玩,可是他们自己去不了,小朋友能不能帮助水宝宝呢?请小朋友说一说可以用哪些方法和工具帮助水宝宝,然后尝试用这些方法和工具和水宝宝玩一会。

  3.帮水宝宝搬家: 采取比赛形式,教师巡回指导。

  (1)将幼儿分成两队进行比赛,看哪组小朋友最先把水宝宝运到水桶里,哪组小朋友用到的方法最多。

  (2)介绍比赛规则:水盆和水桶不能离开原地;把所有水宝宝都运到水桶里,不能落到半路;记住自己所用的工具和方法。

  4.小朋友向评委老师介绍自己队所用的工具和方法,评委老师帮助记录,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

  浇花:水宝宝说:“今天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可开心了,可是不能只知道玩,还有帮助妈妈干活(外面的花草都渴了,他们要去让花草喝水),我们一起帮助水宝宝,拿着我们的工具去给花娃娃喝水吧!

  活动反思

  活动以幼儿亲自感知、操作、摆弄为主。以帮水宝宝搬家等,了解水的特性。由于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他们很难自觉发现水会流动的特性。所以活动中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借助这些材料设法使水的这一特性显露出来,使幼儿亲眼目睹这一现象,这样幼儿才容易理解。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内容。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寄信,了解寄信的过程。

  2、能够根据已有的加法口算经验,计算出邮资。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制邮票,面值分别为1元、2元、4元、6元、8元、10元若干。

  2、地图一张。动物图片大熊猫、麋鹿、马、骆驼、金丝猴、藏羚羊等。

  3、邮编、邮资表格一张。

  4、信封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的幼儿园为什么打扮的很漂亮?

  2、对新年快到了,我们邀请动物们一起来参加我们的新年舞会吧!

  3、请了谁?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出示地图)

  (1)谜语:四腿长长脖子弯,背上驮着两座山,吃饱水和草,几天不饿口不干,驮着重担走沙漠,不怕烈日和风寒。——骆驼

  (2)的国宝是谁?

  (3)谜语:身披一件金丝绒,美丽聪明蹦跳跳。手是脚脚是手,爬山攀树称英豪——金丝猴

  (4)出示图片藏羚羊,他是谁?他的家乡在哪里?请孩子把藏羚羊放到他的家乡。

  (5)哪个动物的家乡在内蒙古的?

  (6)鹿马驴牛它不像,人称它四不像。他是谁?(麋鹿)麋鹿的家乡在哪里?

  4、这些动物住在全国各地。有的动物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

  价值分析:通过邀请动物来参加新年舞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信的特点

  1、提问:我们要把邀请卡寄到动物的家怎么寄呢?

  2、出示邮编、邮资表格

  (1)邮编:不同的地方邮编是不同的',但它们都有6位数字。

  (2)邮资:为什么有的地方邮资高有的地方邮资底?

  3、原来寄信要有信的内容,有邮票,有邮编,还要有信封。

  4、出示信封,了解信封

  (1)信封上有些什么?

  (2)左上角的方格内写上收件人的邮政编码。右上角贴邮票。信封的中间写收件人的地址和姓名。在信封的右下角写寄信人和寄信人的邮编

  价值分析:通过师生互动了解信的基本常识。

  三、寄信

  1、出示骆驼图片,教师示范寄信

  如果我要给骆驼寄邀请卡,把邀请卡放入信封内,看看骆驼的家乡在哪里,写上骆驼的家乡的邮编,收件人地址里贴上“新疆”把骆驼图片贴在收件人里。下面写上我的姓名,和我的邮编。贴上邮票。

  2、集体操作

  重点指导贴邮票,邮票的面值和张数可以不同,但邮资总价必须相同。

  3、交流验证:寄给谁的信,邮编对吗,地址对吗,邮资对不对。重点验证邮资,算一算邮资的总价是否准确。

  4、互相检查。和朋友交换检查。

  5、小朋友的本领真大,既细心有会动脑,真是聪明的孩子。

  6、现在我们一起去给动物们寄信吧!将信投入邮箱。

  价值分析:尝试寄信获得寄信的基本经验,提高口算的能力。

  四、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投放寄信的材料,复习巩固寄信。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什么是挫折,并能够正确面对。

  2、学习掌握承受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尝试进行自我调节。

  活动过程记录: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请在30秒内夹弹珠,胜利的小朋友有奖品。请得到奖品的小朋友做表情动作(高兴),没有得到奖品的.小朋友(不高兴)

  (评析:游戏中引出课题,为下面的活动作铺垫)

  二、师幼共同分析图片中的不同情绪(挫折后)

  1、观看PPT,师幼共同讨论,不同的情绪。

  2、挫折:不被认可,难过,伤心

  3、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挫折?幼儿自由讨论,教师轻声指导。

  师小结:我们都会遇到挫折,我们要解决掉,找到正确的方法,正确面对。

  (评析:教师通过图片、PPT直观地让幼儿正确认识挫折,理解挫折)

  三、帮助幼儿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1、观看手偶戏(吸引幼儿的眼球)并提问。

  2、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挫折,你想学它们什么?

  师小结: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我们要微笑面对,赞扬鼓励自己,加油坚持,动动脑筋。

  (评析:手偶戏为本次活动的亮点,建议教师讲故事时再绘声绘色些)

  四、结束

  师幼共同分享经验。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伴随我园教育科研课题《加强幼儿安全教育策略的研究》的实施,幼儿的安全意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在幼儿身边还是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当看到川流不息的车流幼儿不知道该如何过马路,当看到林立的高楼不知道方向的时候,当看到一些标志不明白其中含义的时候┉怎样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我们幼儿园教育和老师的责任,因此结合幼儿的现实生活情况,整合我园环境资源,我设计了大班社会活动《神奇的花瓣》,在花瓣带小男孩回家的情境中认识常见的标志,初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技能和安全意识。并通过交流讨论,制作爱心卡,懂得从小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标志,初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技能和安全意识。(重点)

  2、让幼儿实现“小小心愿”时,从小懂得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难点)

  教学准备

  物品准备:课件、爱心卡、勾线笔、展板。

  经验准备:初步认识一些简单常见的标志。

  教学过程

  (一)出示“五彩花”图片,激发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1、出示图片花朵,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幼儿答:五彩花)

  师:对这是一朵五彩花。真真有这样的一朵五彩花,它有五片神奇的花瓣,每一片花瓣都可以实现一个愿望,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只要扯下一片花瓣告诉它你的想法就可以了。

  真真到公园里面玩耍。听,什么声音,“呜呜呜,呜呜呜”(幼儿回答:哭的声音)播放音频,原来是一个小男孩在哭。为什么他会哭?(幼儿猜测)原来他迷路了。迷路了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你们的办法都很棒。

  神奇的五彩花会怎么帮助小男孩呢?

  2、真真拿出五彩花,扯下第一片花瓣说道:“花瓣花瓣请告诉我怎样去小男孩的家”。出示地图,“咦这是什么?地图,我们一看怎样才能帮助小男孩回家?”(幼儿大胆猜测)

  (二)在情境中认识标志,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1、感受情境,初步感受示意图。

  讲解地图内容:走到公园门口——穿过路口——找到小男孩的家。我们一一看,首先要走到公园的门口,然后会来到一个有红绿灯的路口,走过了路口就能找到小男孩的家了。

  2、播放课件,认识标志,学看简单的示意图,选择正确的路线走到公园门口。

  (1)首先我们要走到公园门口,走哪条路才能安全的到达公园门口?为什么?出示路径示意图。我们一看第一条路上有哪些标志?第三条路呢?了解相关标识:当心落水、禁止行人通过、注意施工、直行标志、出口标志。

  (2)神奇的花瓣会走哪条路带小男孩到公园门口呢?真真扯下第二片花瓣,“花瓣花瓣请把小男孩安全的带到公园门口”。

  3、认识标志,学习安全过马路的知识,穿过路口。

  (1)小男孩到达公园门口后,现在来到了哪里?(来到了路口)播放相应的课件,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红绿灯、标志)怎样才能安全通过路口呢?(要看红绿灯,要绿灯亮了才能走)教师:

  ①了解斑马线的相关知识:我们过马路的时候要从斑马线走,走之前还要左右看一看。

  ②了解红绿灯的相关知识:我们过红绿灯的时候一定要记住红灯停,绿灯走,黄灯亮了要注意。

  ③了解相关标志:小朋友们刚刚还发现了一些标志,我们一一看。注意走斑马线、注意红绿灯、当心车辆。

  (2)神奇的花瓣会怎样帮助小男孩安全的走过马路呢?真真扯下第三片花瓣,“花瓣花瓣请带小男孩安全的走过路口”。

  4、进一步学看示意图,找到小男孩的家。

  (1)神奇的花瓣帮助小男孩安全的走过了路口,现在来到了哪里?(小区)在小区门口你看到了什么?我们一一看有哪些标志,这是什么?认识标志:禁止攀爬、禁止拍照、禁止按喇叭、注意行人。

  (2)出示小区平面示意图,小男孩住几号楼?现在小男孩站在小区大门,这里有两条路,你会走哪一条呢?谁来画一画?谁有不同的想法。

  (3)到底应该怎么走呢?标志会告诉我们!这是什么标志?认标志:直行、右转、左转、环岛。你知道环岛是什么意思吗?重点理解环岛。

  (3)神奇的花瓣会怎样找到小男孩的家呢?真真扯下第四片花瓣,“花瓣花瓣请把小男孩安全的送回家”。

  (三)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制作“我的爱心卡”,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1、真真用她神奇的花瓣帮助迷路的小男孩安全回到了家,虽然还剩下一片花瓣了,但是珍珍感到很开心,因为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会遇到一些危险的事情,像地震、烫伤、交通意外等,出示图片,这些小朋友因为火灾、地震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爸爸妈妈、失去了心爱的学习用品。如果你有一片这样的神奇的花瓣,你会怎样去帮助他们呢?(幼儿大胆想象)

  2、讲解操作要求: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花瓣笔”,请你将自己的想法用“花瓣笔”画出来,画好的爱心卡贴到展板上,让神奇的花瓣实现我们的心愿。

  3、作品:随机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4、活动结束:小朋友,帮助别人是开心的事,是快乐的事。所以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帮助别人的爱心,我们的生活会充满快乐。现在我们把爱心卡拿好,到教室和其它小朋友一起分享吧!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专心做事,知道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2.体验认真做事带来的自信和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小黄猫学本领》,分辨对错图片、图画纸和笔。活动过程:

  1.分享故事,知道做事要一心一意。

  (1)分享故事《小黄猫学本领》。

  (2)理解故事寓意,知道什么是一心一意。

  提问:

  小黄猫和小花狗在学什么?小花猫为什么感到惭愧?它是怎么说的?小结:

  小黄猫下决心以后做事不再三心二意,要一心一意专注认真地做事。

  2.分辨对错,强化对“一心一意”的理解。

  提问:请你从下列图中找找,小朋友是不是一心一意做事,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学习时,有同伴来邀请游戏。(一同游戏;婉言谢绝。)

  (2)面对许多新图书。(选择一本认真翻阅;胡乱翻看。)

  (3)画画时,周围有许多小朋友玩》(一心一意完成;边看边画。)

  (4)教师讲课。(专心听讲;与周围人说话。)

  3.经验分享,认真做事带给自己的自信和快乐,愿意一心一意做事的情节,进行分享,引导幼儿养成专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

  生活中,发现幼儿不专心的情形及时纠正,鼓励幼儿要一心一意做事。

大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激发幼儿自由交往的愿望。

  2、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尝试设计名片。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4、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彩色卡纸、手工纸若干张,绘画工具、胶水、废旧材料、记号笔,小粘贴,照片每人一张

  2、课件、磁带、电视

  活动难点:

  初步尝试设计名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找朋友的乐曲,带领幼儿做律动入场

  二、1、观看课件

  (1),引出主题,请幼儿观察大人们是如何交往?

  2、观看课件(2),

  ①讨论名片的用处、样式(相同处和不同处)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②并在每一幅图片出示时,讨论所持名片的职业。

  ③讨论名片的内容。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介绍自己。

  3、总结大人的名片特点,(形状单一、格式相同)。

  引出课件3,(神奇王国的名片)鼓励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

大班社会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汽车主要特征及用途。

  3、使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知道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带幼儿观察马路上的汽车。

  2、用积木或插塑玩具搭建立交桥,师生共同的'汽车玩具,布置一个“汽车城”。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班里的“汽车城”,借此来培养幼儿对不同类型的车的兴趣。

  二、基础部分:

  1、教师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车型,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2、幼儿自由的摆弄各种车辆,熟悉车辆的名称和用途。

  3、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熟悉的汽车。

  4、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汽车的外型或功能进行分类,在分类活动中融合加减的数学教育内容。

  5、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新型的汽车。

  三、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在音乐游戏《让座》的歌声中,教育小朋友要有秩序的乘坐公共汽车。

大班社会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分享困难的心情,并主动分担别人的困难。

  2、使幼儿懂得替朋友分担困难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活动准备】

  图片,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提供情境,引发讨论;

  教师结合幼儿园发生过的一个真实的.事例,向幼儿讲述:小朋友天天身患白血病,心里很痛苦,天天哭泣,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他,分担他的痛苦呢?

  2、分小组讨论;

  3、大家发言:(去家里看望他、做红花送给他、每人送一句激励他的话、把幼儿园发生的事讲给他,打电话问候他,画张画给他、带鲜花看望他、把我的新玩具送给他、我们给他捐钱让他看病……)

  二、看图片:

  1、小红在操场上拍皮球,不小心脚上摔痛出血了。

  2、小珍的手帕丢了,他难过地哭了。

  3、小勇有一道算术做不出,他着急地哇哇大叫。

  4、刚刚心爱的小鸟死了,他很难过。

  5、小朋友在公园里迷了路,找不到家了。

  讨论:当你看到好朋友遇到这些困难,你心里怎样想,又应该去怎么做呢?请幼儿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到图片中的情景时的心情,学习为别人分担困难和忧愁。

  活动延伸:教师安排时间带幼儿到医院看望天天,让幼儿实际体验分享困难的心情。

  【教学反思】

  通过“学会分享”这四个系列教学活动实施,使幼儿在活动中深刻体验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同时,孩子们也在快乐的体验中理解并感受到了分享的意义,从而使幼儿相信分享能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快乐,进一步培养了幼儿分享意识,掌握了分享的技能,学会了分享。

《大班社会教案(精华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_大班社会教案07-06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_大班社会教案07-06

大班社会教案:各行各业_大班社会教案07-06

大班社会教案01-02

大班社会小雪教案12-01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01-24

大班社会《龙》教案02-22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7-30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7-22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8-23

大班社会教案(精华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社会教案(精华10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目标

  引导幼儿理解他人,学习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幼儿学会正确处理同伴关系。

  准备

  歌曲《山羊踩痛了小公鸡》磁带。

  过程

  1、举出一组假定的社会情境,让幼儿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并就此展开讨论。

  比如,有一天,你在幼儿园表现得特别好,老师给你一朵小红花。可是有位小朋友却说,“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希罕小红花呢!”你听了,心里觉得怎样?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成绩?

  又有一次,你看到几个小朋友在玩台球,你觉得很好玩,也想和他们一起玩,就对他们说:“带我玩好吗?”可是他们却说:“不行,我们不想和你一起玩。”你从心里觉得怎样?当别的小朋友想和我们一起玩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想到同伴?”“如何给其他小朋友带来快乐?”讨论前可讲几个故事的情境开头,启发幼儿想出办法,并选取其中几种进行表演。

  如菲菲在走路,不小心把扬扬刚搭好的高楼碰坏了,扬扬……他心里怎样想的?他应该怎样做?

  如红红和明明在玩一个有趣的新玩具,兰兰走过来说:“带我玩可以吗?”红红心里怎么想的?她应该怎么做?

  启发幼儿多角度设想情境,进行新的表演。

  3、欣赏歌曲《山羊踩痛小公鸡》。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爱鸟周"的含义。

  2、感受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3、产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室和幼儿收集鸟类的图片及其于人类关系的'资料。

  2、操作材料:画纸、画笔、稻草、纸盒等。

  3、幼儿用书:《爱鸟周》。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讨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欣赏鸟类图片,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认识的鸟。

  看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小结:有的鸟专吃害虫,保护庄稼和树木;有的鸟可以送信;有的鸟很大,有的鸟可以观赏;还有的鸟可以为人们提供有营养的蛋。

  2、讨论、了解爱鸟周的含义。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没有鸟类世界会怎样?人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鸟和人类共同生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鸟类。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督促人们爱护鸟类,保护鸟类。

  3、引导幼儿开展爱鸟行动。

  讨论:小朋友应该怎样爱护、保护鸟类?

  教师和幼儿总结:小朋友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鸟类的事情:做个"小小宣传员",向大家宣传爱护鸟类;不伤害小鸟:不抓、不打小鸟;为小鸟做窝……

  幼儿分组活动:绘制保护鸟类的宣传画,制作"小鸟的家"等。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玩水的乐趣。

  2.激发幼儿的合作和创新意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的特征。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心里准备:幼儿在以前玩水过程中初步了解水的特征。

  2.物质准备:水盆、水桶、杯子、空矿泉水瓶子、海绵、注射器、塑料袋、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交流不同信息,教师梳理归纳。老师请来了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好朋友(水宝宝),出示一盆水,通过观察和感知,鼓励幼儿说说水的特性。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水的特性:无味、无色。

  2.玩水活动。 水宝宝在盆里玩累了,很想到那边的水桶里去玩一玩,可是他们自己去不了,小朋友能不能帮助水宝宝呢?请小朋友说一说可以用哪些方法和工具帮助水宝宝,然后尝试用这些方法和工具和水宝宝玩一会。

  3.帮水宝宝搬家: 采取比赛形式,教师巡回指导。

  (1)将幼儿分成两队进行比赛,看哪组小朋友最先把水宝宝运到水桶里,哪组小朋友用到的方法最多。

  (2)介绍比赛规则:水盆和水桶不能离开原地;把所有水宝宝都运到水桶里,不能落到半路;记住自己所用的工具和方法。

  4.小朋友向评委老师介绍自己队所用的工具和方法,评委老师帮助记录,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

  浇花:水宝宝说:“今天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可开心了,可是不能只知道玩,还有帮助妈妈干活(外面的花草都渴了,他们要去让花草喝水),我们一起帮助水宝宝,拿着我们的工具去给花娃娃喝水吧!

  活动反思

  活动以幼儿亲自感知、操作、摆弄为主。以帮水宝宝搬家等,了解水的特性。由于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他们很难自觉发现水会流动的特性。所以活动中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借助这些材料设法使水的这一特性显露出来,使幼儿亲眼目睹这一现象,这样幼儿才容易理解。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内容。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寄信,了解寄信的过程。

  2、能够根据已有的加法口算经验,计算出邮资。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制邮票,面值分别为1元、2元、4元、6元、8元、10元若干。

  2、地图一张。动物图片大熊猫、麋鹿、马、骆驼、金丝猴、藏羚羊等。

  3、邮编、邮资表格一张。

  4、信封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的幼儿园为什么打扮的很漂亮?

  2、对新年快到了,我们邀请动物们一起来参加我们的新年舞会吧!

  3、请了谁?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出示地图)

  (1)谜语:四腿长长脖子弯,背上驮着两座山,吃饱水和草,几天不饿口不干,驮着重担走沙漠,不怕烈日和风寒。——骆驼

  (2)的国宝是谁?

  (3)谜语:身披一件金丝绒,美丽聪明蹦跳跳。手是脚脚是手,爬山攀树称英豪——金丝猴

  (4)出示图片藏羚羊,他是谁?他的家乡在哪里?请孩子把藏羚羊放到他的家乡。

  (5)哪个动物的家乡在内蒙古的?

  (6)鹿马驴牛它不像,人称它四不像。他是谁?(麋鹿)麋鹿的家乡在哪里?

  4、这些动物住在全国各地。有的动物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

  价值分析:通过邀请动物来参加新年舞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信的特点

  1、提问:我们要把邀请卡寄到动物的家怎么寄呢?

  2、出示邮编、邮资表格

  (1)邮编:不同的地方邮编是不同的',但它们都有6位数字。

  (2)邮资:为什么有的地方邮资高有的地方邮资底?

  3、原来寄信要有信的内容,有邮票,有邮编,还要有信封。

  4、出示信封,了解信封

  (1)信封上有些什么?

  (2)左上角的方格内写上收件人的邮政编码。右上角贴邮票。信封的中间写收件人的地址和姓名。在信封的右下角写寄信人和寄信人的邮编

  价值分析:通过师生互动了解信的基本常识。

  三、寄信

  1、出示骆驼图片,教师示范寄信

  如果我要给骆驼寄邀请卡,把邀请卡放入信封内,看看骆驼的家乡在哪里,写上骆驼的家乡的邮编,收件人地址里贴上“新疆”把骆驼图片贴在收件人里。下面写上我的姓名,和我的邮编。贴上邮票。

  2、集体操作

  重点指导贴邮票,邮票的面值和张数可以不同,但邮资总价必须相同。

  3、交流验证:寄给谁的信,邮编对吗,地址对吗,邮资对不对。重点验证邮资,算一算邮资的总价是否准确。

  4、互相检查。和朋友交换检查。

  5、小朋友的本领真大,既细心有会动脑,真是聪明的孩子。

  6、现在我们一起去给动物们寄信吧!将信投入邮箱。

  价值分析:尝试寄信获得寄信的基本经验,提高口算的能力。

  四、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投放寄信的材料,复习巩固寄信。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什么是挫折,并能够正确面对。

  2、学习掌握承受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尝试进行自我调节。

  活动过程记录: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请在30秒内夹弹珠,胜利的小朋友有奖品。请得到奖品的小朋友做表情动作(高兴),没有得到奖品的.小朋友(不高兴)

  (评析:游戏中引出课题,为下面的活动作铺垫)

  二、师幼共同分析图片中的不同情绪(挫折后)

  1、观看PPT,师幼共同讨论,不同的情绪。

  2、挫折:不被认可,难过,伤心

  3、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挫折?幼儿自由讨论,教师轻声指导。

  师小结:我们都会遇到挫折,我们要解决掉,找到正确的方法,正确面对。

  (评析:教师通过图片、PPT直观地让幼儿正确认识挫折,理解挫折)

  三、帮助幼儿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1、观看手偶戏(吸引幼儿的眼球)并提问。

  2、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挫折,你想学它们什么?

  师小结: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我们要微笑面对,赞扬鼓励自己,加油坚持,动动脑筋。

  (评析:手偶戏为本次活动的亮点,建议教师讲故事时再绘声绘色些)

  四、结束

  师幼共同分享经验。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伴随我园教育科研课题《加强幼儿安全教育策略的研究》的实施,幼儿的安全意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在幼儿身边还是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当看到川流不息的车流幼儿不知道该如何过马路,当看到林立的高楼不知道方向的时候,当看到一些标志不明白其中含义的时候┉怎样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我们幼儿园教育和老师的责任,因此结合幼儿的现实生活情况,整合我园环境资源,我设计了大班社会活动《神奇的花瓣》,在花瓣带小男孩回家的情境中认识常见的标志,初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技能和安全意识。并通过交流讨论,制作爱心卡,懂得从小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标志,初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技能和安全意识。(重点)

  2、让幼儿实现“小小心愿”时,从小懂得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难点)

  教学准备

  物品准备:课件、爱心卡、勾线笔、展板。

  经验准备:初步认识一些简单常见的标志。

  教学过程

  (一)出示“五彩花”图片,激发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1、出示图片花朵,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幼儿答:五彩花)

  师:对这是一朵五彩花。真真有这样的一朵五彩花,它有五片神奇的花瓣,每一片花瓣都可以实现一个愿望,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只要扯下一片花瓣告诉它你的想法就可以了。

  真真到公园里面玩耍。听,什么声音,“呜呜呜,呜呜呜”(幼儿回答:哭的声音)播放音频,原来是一个小男孩在哭。为什么他会哭?(幼儿猜测)原来他迷路了。迷路了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你们的办法都很棒。

  神奇的五彩花会怎么帮助小男孩呢?

  2、真真拿出五彩花,扯下第一片花瓣说道:“花瓣花瓣请告诉我怎样去小男孩的家”。出示地图,“咦这是什么?地图,我们一看怎样才能帮助小男孩回家?”(幼儿大胆猜测)

  (二)在情境中认识标志,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1、感受情境,初步感受示意图。

  讲解地图内容:走到公园门口——穿过路口——找到小男孩的家。我们一一看,首先要走到公园的门口,然后会来到一个有红绿灯的路口,走过了路口就能找到小男孩的家了。

  2、播放课件,认识标志,学看简单的示意图,选择正确的路线走到公园门口。

  (1)首先我们要走到公园门口,走哪条路才能安全的到达公园门口?为什么?出示路径示意图。我们一看第一条路上有哪些标志?第三条路呢?了解相关标识:当心落水、禁止行人通过、注意施工、直行标志、出口标志。

  (2)神奇的花瓣会走哪条路带小男孩到公园门口呢?真真扯下第二片花瓣,“花瓣花瓣请把小男孩安全的带到公园门口”。

  3、认识标志,学习安全过马路的知识,穿过路口。

  (1)小男孩到达公园门口后,现在来到了哪里?(来到了路口)播放相应的课件,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红绿灯、标志)怎样才能安全通过路口呢?(要看红绿灯,要绿灯亮了才能走)教师:

  ①了解斑马线的相关知识:我们过马路的时候要从斑马线走,走之前还要左右看一看。

  ②了解红绿灯的相关知识:我们过红绿灯的时候一定要记住红灯停,绿灯走,黄灯亮了要注意。

  ③了解相关标志:小朋友们刚刚还发现了一些标志,我们一一看。注意走斑马线、注意红绿灯、当心车辆。

  (2)神奇的花瓣会怎样帮助小男孩安全的走过马路呢?真真扯下第三片花瓣,“花瓣花瓣请带小男孩安全的走过路口”。

  4、进一步学看示意图,找到小男孩的家。

  (1)神奇的花瓣帮助小男孩安全的走过了路口,现在来到了哪里?(小区)在小区门口你看到了什么?我们一一看有哪些标志,这是什么?认识标志:禁止攀爬、禁止拍照、禁止按喇叭、注意行人。

  (2)出示小区平面示意图,小男孩住几号楼?现在小男孩站在小区大门,这里有两条路,你会走哪一条呢?谁来画一画?谁有不同的想法。

  (3)到底应该怎么走呢?标志会告诉我们!这是什么标志?认标志:直行、右转、左转、环岛。你知道环岛是什么意思吗?重点理解环岛。

  (3)神奇的花瓣会怎样找到小男孩的家呢?真真扯下第四片花瓣,“花瓣花瓣请把小男孩安全的送回家”。

  (三)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制作“我的爱心卡”,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1、真真用她神奇的花瓣帮助迷路的小男孩安全回到了家,虽然还剩下一片花瓣了,但是珍珍感到很开心,因为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会遇到一些危险的事情,像地震、烫伤、交通意外等,出示图片,这些小朋友因为火灾、地震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爸爸妈妈、失去了心爱的学习用品。如果你有一片这样的神奇的花瓣,你会怎样去帮助他们呢?(幼儿大胆想象)

  2、讲解操作要求: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花瓣笔”,请你将自己的想法用“花瓣笔”画出来,画好的爱心卡贴到展板上,让神奇的花瓣实现我们的心愿。

  3、作品:随机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4、活动结束:小朋友,帮助别人是开心的事,是快乐的事。所以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帮助别人的爱心,我们的生活会充满快乐。现在我们把爱心卡拿好,到教室和其它小朋友一起分享吧!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专心做事,知道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2.体验认真做事带来的自信和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小黄猫学本领》,分辨对错图片、图画纸和笔。活动过程:

  1.分享故事,知道做事要一心一意。

  (1)分享故事《小黄猫学本领》。

  (2)理解故事寓意,知道什么是一心一意。

  提问:

  小黄猫和小花狗在学什么?小花猫为什么感到惭愧?它是怎么说的?小结:

  小黄猫下决心以后做事不再三心二意,要一心一意专注认真地做事。

  2.分辨对错,强化对“一心一意”的理解。

  提问:请你从下列图中找找,小朋友是不是一心一意做事,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学习时,有同伴来邀请游戏。(一同游戏;婉言谢绝。)

  (2)面对许多新图书。(选择一本认真翻阅;胡乱翻看。)

  (3)画画时,周围有许多小朋友玩》(一心一意完成;边看边画。)

  (4)教师讲课。(专心听讲;与周围人说话。)

  3.经验分享,认真做事带给自己的自信和快乐,愿意一心一意做事的情节,进行分享,引导幼儿养成专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

  生活中,发现幼儿不专心的情形及时纠正,鼓励幼儿要一心一意做事。

大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激发幼儿自由交往的愿望。

  2、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尝试设计名片。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4、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彩色卡纸、手工纸若干张,绘画工具、胶水、废旧材料、记号笔,小粘贴,照片每人一张

  2、课件、磁带、电视

  活动难点:

  初步尝试设计名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找朋友的乐曲,带领幼儿做律动入场

  二、1、观看课件

  (1),引出主题,请幼儿观察大人们是如何交往?

  2、观看课件(2),

  ①讨论名片的用处、样式(相同处和不同处)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②并在每一幅图片出示时,讨论所持名片的职业。

  ③讨论名片的内容。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介绍自己。

  3、总结大人的名片特点,(形状单一、格式相同)。

  引出课件3,(神奇王国的名片)鼓励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

大班社会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汽车主要特征及用途。

  3、使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知道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带幼儿观察马路上的汽车。

  2、用积木或插塑玩具搭建立交桥,师生共同的'汽车玩具,布置一个“汽车城”。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班里的“汽车城”,借此来培养幼儿对不同类型的车的兴趣。

  二、基础部分:

  1、教师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车型,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2、幼儿自由的摆弄各种车辆,熟悉车辆的名称和用途。

  3、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熟悉的汽车。

  4、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汽车的外型或功能进行分类,在分类活动中融合加减的数学教育内容。

  5、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新型的汽车。

  三、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在音乐游戏《让座》的歌声中,教育小朋友要有秩序的乘坐公共汽车。

大班社会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分享困难的心情,并主动分担别人的困难。

  2、使幼儿懂得替朋友分担困难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活动准备】

  图片,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提供情境,引发讨论;

  教师结合幼儿园发生过的一个真实的.事例,向幼儿讲述:小朋友天天身患白血病,心里很痛苦,天天哭泣,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他,分担他的痛苦呢?

  2、分小组讨论;

  3、大家发言:(去家里看望他、做红花送给他、每人送一句激励他的话、把幼儿园发生的事讲给他,打电话问候他,画张画给他、带鲜花看望他、把我的新玩具送给他、我们给他捐钱让他看病……)

  二、看图片:

  1、小红在操场上拍皮球,不小心脚上摔痛出血了。

  2、小珍的手帕丢了,他难过地哭了。

  3、小勇有一道算术做不出,他着急地哇哇大叫。

  4、刚刚心爱的小鸟死了,他很难过。

  5、小朋友在公园里迷了路,找不到家了。

  讨论:当你看到好朋友遇到这些困难,你心里怎样想,又应该去怎么做呢?请幼儿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到图片中的情景时的心情,学习为别人分担困难和忧愁。

  活动延伸:教师安排时间带幼儿到医院看望天天,让幼儿实际体验分享困难的心情。

  【教学反思】

  通过“学会分享”这四个系列教学活动实施,使幼儿在活动中深刻体验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同时,孩子们也在快乐的体验中理解并感受到了分享的意义,从而使幼儿相信分享能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快乐,进一步培养了幼儿分享意识,掌握了分享的技能,学会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