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对“爱心”的理解协商并讨论出评选“爱心天使”的标准。
2、能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爱心事例。
3、善于发现身边的爱心事例并积极向同伴介绍。
【活动准备】
1、家长根据幼儿在家表现,将爱心事例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2、“爱心天使”奖状及标志。
3、爱心标志,各种人物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爱心天使标志:这像什么?
(爱心上面有一对翅膀)教师介绍爱心天使的含义:爱心天使不但会爱自己,爱身边的人,还会把自己的爱心插上飞翔的翅膀,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二、幼儿讲述自己对爱心的理解。
师: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我们班里的爱心天使?
幼儿讲述自己的理解,教师将幼儿的讲述以围绕爱心为中心的展开式图标进行记录。
教师根据幼儿的评价标准进行小结:爱心天使就是愿意主动去帮助别人,是一个善良、富有爱心的人。
三、结合生活经验,讲述自己身边的爱心事件。
师:在你的`生活中,或者在教室里,你接收过别人的帮助吗?
幼儿讲述生活中自己的小故事。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进行评价: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帮助他人的小朋友也是爱心小天使。
四、幼儿自评或他评。
师:你觉得我们班里谁是爱心天使?为什么?
幼儿根据刚才的讨论结果进行自评或者他评。
五、教师评价并颁奖。
1、教师将幼儿名字记录在黑板上,大家举手表决,得到大部分小朋友认可的就可以成为“爱心天使”。
2、为当选的爱心天使颁发奖状。
3、教师小结:让我们以掌声祝贺这些爱心小天使,老师相信其他小朋友们以后也会学着爱身边的人,做很多有爱心的事情,成为真正的爱心天使。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意图:
亲子之间有一种朴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动中表达这种情感往往显得表层和单薄,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平凡的东西同样耐人寻味。
在活动中,教师以幼儿身边的爸爸妈妈为切口,试图通过欣赏照片、制作和讲述记录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实在,使潜在的亲情自然流露,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活动目标:
1、体验亲子的甜蜜和默契。
2、尝试用符号记录自己对爸爸妈妈的了解,并大胆讲述记录内容。
活动准备:
一组亲子的照片,视频转换仪,记录卡,笔等。
活动过程:
一、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1、听录音引出爸爸妈妈。(内容见反面)
2、欣赏照片。照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二、我的爸爸妈妈。
1、教师记录自己的爸爸,主要内容是身高、属相、工作以及一起玩时最开心的事情。
2、教师和幼儿讨论记录妈妈的符号并加以记录。
谁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长得高吗?爸爸(妈妈)的属相是什么?爸爸(妈妈)干什么工作?爸爸(妈妈)最喜欢的人是谁?
3、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画下来的爸爸和妈妈。
4、个别幼儿根据记录卡有顺序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三、我爱爸爸妈妈。
1、大胆地将自己的甜蜜与他人分享。
2、倾听录音,体验温馨的亲子情感。
附:
我的爸爸妈妈是一棵棵高高的大树
我总是象小动物一样趴在他们的`身上
我的爸爸是只老虎我的妈妈是只老鼠
嘿嘿别怕别怕这是他们的属相
我的爸爸是篮球教练还是个灌篮高手呢
我的妈妈是警察专门抓小偷
……
要说我爸爸喜欢谁当然是我和妈妈喽
我爱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爱我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
1、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排练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
2、录制有关轻信陌生人上当受骗的内容。如:自己在家时随便给陌生人开门,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在公共场所迷路了随便跟陌生人走等造成不良后果,选择适合幼儿看的`有关打击儿童的记录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二、讨论,提升经验1、引导幼儿讨论:小红如果轻信了陌生人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
2、观看并讲述录象内容,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动脑筋,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3、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记录,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4、开展"有奖竟猜"游戏,可将幼儿分为男女两方,提出问题,幼儿迅速且较完整的说出想法,答对的一方可奖一朵小红花。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时,你该怎么办?
(2)在家门口玩,有不认识的人要带你去玩或去买东西吃,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人强迫你走,你该怎么办?
(3)你一个人在家时,若有人敲门或门铃响了,你该怎么办?
(4)在幼儿园里玩,有不认识的人来接你,你跟他走吗?你该怎么办?
三、活动结束请幼儿说说活动中的感受。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进入中班后我班开展了水墨画的教学,儿童一般都习惯硬笔在较硬的材料上涂邪,水墨画无论从笔、纸、还是颜料上的习惯完全不同,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朋友已有良好的执笔、洗笔习惯,对水墨画产生兴趣。但孩子的表现力与成人不同,因而在活动中一方面让家长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展示孩子画画方面的真实情况,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让家长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在家进行有效指导或有一个正确的观点不要打击孩子的绘画积极性。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水墨颜料、毛笔画出牵牛花,继续学习侧锋的笔法。
2、有良好的执笔、洗笔习惯,
3、能较仔细的`观察画面,对水墨画产生兴趣。
二、活动准备:
1、观察过各种美丽的花
2、每人一张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幼儿执笔、洗笔的姿势与方法以及笔法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
中班教案 篇5
目的:
1. 锻炼幼儿听辨的能力
2. 培养幼儿正确地运用词汇和正确的发音
准备:
1. 各种图片和音乐
2. 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概括的能力
3. 幼儿对于颜色、形状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游戏
规则:第一个幼儿看图并概括为一句话,要求传到最后一个幼儿时的语句与原来的意思最接近。游戏中音乐干扰,别人不能提醒,否则为犯规。
注意:
1. 给幼儿出示的`图片要易于概括, 教师可以适当的帮助第一个传话的幼儿,简洁地组织、概括图片的内容。
2. 当幼儿出现词句、语音错误时,教师可面向全体提示,让更多幼儿注意、学习。
教学反思:
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知道了只要幼儿感兴趣地东西,他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地惊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幼儿地兴趣出发,来提高活动地质量,因为兴趣是幼儿最好地老师。
中班教案 篇6
一、 活动目标:
1、 能围绕故事情节的发展,开展讨论,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让幼儿了解一些城市空气净化的初浅知识,并初步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重点与难点:
1、 引导幼儿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 了解净化空气的初浅知识,激发环保意识。
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 大森林与城市的背景图。
2、 插入教具一套。
四、 设计思路: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环境教育”已走进中小学的课堂。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幼儿教育,也有必要尽早让幼儿——21世纪的主人从小接受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故事“空气变新鲜了”通过形象地描述了一只猴子从森林来到大城市,由于大城市的空气污染,而出现了身体上的一系列的不舒服,从而让幼儿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一些原因,更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从小懂得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纲要》中也指出,要让幼儿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五、 流程设计: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讲述故事,启发设问,讨论——>完整欣赏故事——>迁移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城市背景图)有一只猴子,从森林来到大城市,小猴非常开心,它为什么很开心?)
(二)、讲述故事、启发设问、讨论:
1、师讲述第一、二段。
提问:(1)、小猴为什么会得这种病?(辅:小猴在大森林里从来不生这种病)
(2)、医生说最好的药是什么?
2、继续讲述。
提问:(1)、小猴会想什么办法让城市里的那些人也吸到森林的空气?
(2)、生病的那些人想怎么样让城里的空气也变新鲜?
(启发幼儿讨论,想各种办法)
(辅:大咽囱冒烟怎么办?汽车后面排出的尾气有毒怎么办?城里的人还是这么拥挤怎么办?)
(三)、完整讲述:
师:城里的人到底怎样让空气变新鲜呢?让我们来完整听一遍。
(四)、迁移:
师:大家让城里的空气变得清清的、香香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生活愉快,身体一定也会更好。
现在,我们一起到幼儿园找找,看看哪些地方还可以添些什么?怎样使我们幼儿园的空气更新鲜、更美丽。
评析:
《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空气变新鲜了”这个故事。
从环保的角度向幼儿展示了当今大城市中存在的问题,取材现实,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经典)09-19
中班教案02-04
中班教案02-04
中班教案02-04
中班教案02-04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