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07 09:03:21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大班教案【合集6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耳朵、鼻子的用处,知道耳朵能分辨不同的声音,鼻子能呼吸和闻气味。

  2.掌握一些保护耳朵、鼻子的方法,培养幼儿积极运用感官的习惯。

  活动准备:

  耳朵、鼻子剖面图。

  活动重点:

  让幼儿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鼻子。

  活动难点:

  掌握止鼻血的方法。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的情绪,通过谈话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听这是什么声音?(放音乐)你用什么来听到声音呢?耳朵出了来听声音还有什么作用呢?

  2、结合鼻子、耳朵剖面图了解耳朵、鼻子的用处。

  耳朵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1)请幼儿观察耳朵的基本构造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说说耳朵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幼儿小组讨论)

  (2)教师小结耳朵的基本作用和构造

  耳朵可以帮助人们听到各种声音,耳朵里有鼓膜,鼓膜破了就听不到声音了。

  (3)请幼儿观察鼻子的基本构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说说鼻子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幼儿小组讨论)

  (4)教师小结鼻子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鼻子可以呼吸和嗅出各种气味。鼻腔内有许多细细的血管,如常挖鼻子或被碰撞,鼻子会出血。鼻腔里还有一些小孔与颅腔相连,因此,患鼻炎时头会疼痛。

  3、对耳朵、鼻子的保护。

  既然耳朵鼻子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呢?(引导幼儿自由讨论,通过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鼻子的常识和具体方法。)

  教师小结耳朵鼻子的保护方法:

  (1)教育幼儿不随便挖耳朵、鼻子。不把异物塞入耳朵、鼻子。

  (2)患感冒和鼻炎时应及时治疗。

  (3)洗头、洗澡或游泳后要用于毛巾擦干耳朵。遇到很响的`声音如:打雷、火车鸣笛、爆米花、飞机起飞等要捂起耳朵,张开嘴巴,以保护耳膜。如小虫进入耳朵可用香味、灯光等引它出来。

  (4)教幼儿学会正确的止血方法。教育幼儿鼻出血时不要慌张,不要害怕,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约10分钟,同时用冷毛巾敷前额、鼻部,用药棉塞住鼻腔,必要时请家长或老师处理,严重的要到医院治疗。止血后2~3小时内不做剧烈、活动。

  4、游戏:《听一听,闻一闻》采用听声音、嗅气味的方法让幼儿知道耳朵、鼻子的重要作用。

  (1)听听是什么声音:教师在遮布后面,先后敲小铃、积木,及吹哨子、倒水等发出声音,让幼儿辨别是什么声音。

  (2)请一个幼儿到活动室门外,再请一个幼儿站到教师身旁闭上眼睛。教师拿着手表让身旁孩子听。收起表,请他睁开眼睛。再请室外的幼儿进来,问他刚才听见什么声音,再问身边的孩子听见什么声音。又请第一个幼儿到室外,教师敲鼓,然后请他进来,问他听见什么声音。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听不见表的声音而听见鼓的声音?让大家来试一试。

  (3)闻一闻是什么气味:教师出示不同的气味,请幼儿闻一闻

  5、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小朋友,你学会了那些保护耳朵鼻子的方法?请你在生活中继续发现保护耳朵鼻子的方法好吗,并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

  活动结束

  组织幼儿做“听听是谁小游戏。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认读汉字“游”、“跳”、“爬”、“钻”,了解汉字组成的基本规律。

  2、通过身体动作表演儿歌中动物出洞的'姿态。

  3、在“捉迷藏”中对汉字游戏感兴趣,并积极地参与识字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 图片:雷公公、青蛙、水蛇、小熊、蚯蚓、太阳;字卡:跳、游、爬、钻。

  2、 请6个幼儿带上雷公公、太阳头饰和动物头饰(青蛙、水蛇、小熊、蚯蚓)表演儿歌。

  3、 在幼儿的椅子下面分别放置动物头饰(青蛙、水蛇、小熊、蚯蚓)。语言音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播放雷声音频,师:听!什么声音?

  2、师:原来是雷公公来了,那小动物们听到会怎么样呢?

  二、引导幼儿学习儿歌《雷公公敲门》

  1、师:轰隆隆,轰隆隆,看看雷公公在干什么,听到雷公公的话,哪些小动物会来呢?

  2、师与个别幼儿表演情景(边念儿歌边表演)

  3、师:你听到了什么?谁来了?

  4、幼儿学念儿歌

  (1)教师年儿歌前半句,幼儿年儿歌后半句

  (2)完整念儿歌

  三、引导幼儿阅读图夹文儿歌,初步感知动词“跳”、“游”、“爬”、“钻”。

  1、“跳”(青蛙旁边)

  (1)师:猜猜这是什么字?

  (2)幼儿学做跳的动作

  2、“游”3、“爬”4、“钻”

  四、引导幼儿开展猜字游戏

  1、师:我们来玩一个猜字游戏吧。

  2、介绍规则: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老师拿走一张动物卡片或字卡藏起来,再请小朋友们睁开眼睛,看看是哪个动物、汉字藏起来了。

  3、师幼游戏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黑色食品营养丰富,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喜欢探索新事物的创造性情感特征。

  3、形成幼儿喜欢接受新事物、喜欢多样性的高灵活性人格特征。

  二、活动准备

  黑木耳、黑米、黑豆、紫菜、海带、黑芝麻、黑枣及其他食品,并布置一个食品展。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挂图内容如下:

  华华在家吃早餐,妈妈拿出一碗热气腾腾的芝麻糊和鸡蛋,华华看了看芝麻糊,皱了皱眉头说:"我不吃这黑糊糊的东西,我要吃鸡蛋。"2、老师问:"小朋友,华华不喜欢吃芝麻糊,你们喜欢吃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探索黑色食品的营养价值,知道芝麻糊属于黑色食品。

  3、分组讨论:吃过哪些黑色食物?这些黑色食物可以制成什么点心和菜肴?

  4、让幼儿参观食品展,并分别把属于黑色类的食品挑选出来。

  5、引导幼儿互相探讨"我的黑色食品",谈谈自己篮子中黑色食品的名称,看谁说得又对又多。

  6、游戏:学做小厨师。发挥幼儿的独创性,鼓励幼儿把黑色食品配成菜肴。

  7、评选搭配得营养丰富的'菜肴。

  四、各领域渗透美术:

  学习创造性地画黑色食品及食品搭配。

  社会:参观农贸市场。

  五、生活中

  渗透鼓励幼儿不挑食、不偏食,黑色食品及其他食品都要吃。

  六、环境中

  渗透在活动室内外粘贴各类黑色食品的图片。

  七、家庭中

  渗透要求家长多带幼儿到超市认识各类黑色食品,在家中多煮黑米粥、紫菜蛋花汤、黑芝麻糊等营养丰富的黑色食品给孩子品尝。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大班的孩子特别喜欢跨跳、跑等动作,每当他们看到教室里面放着中班做操用过的金箍棒器械时,都想去玩一玩、跳一跳等,看到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可爱样,引发我设计了"小猴玩棒"这一体育游戏,让孩子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身体运动的乐趣。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不同方法,并随着情节的不断丰富与深入,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和运动的.负荷程度,使肌体协调、灵活。

  过程实录活动目标:

  1、探索金箍棒的多种玩法,发现并分享成功的方法。

  2、学习利用器械练习助跑跨跳动作,发展跨、跳、跑等综合能力,锻炼腿部力量,发展身体协调性。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培养勇于挑战的精神。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用个别、小组合作等形式探索金箍棒的多种玩法。

  活动难点:

  学习利用器械练习助跑跨跳动作,发展跳跃、奔跑等综合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人数相等的金箍棒、纸球、录音机、音乐三段。

  2、空间准备: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安全,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热身运动教师:天气真好,今天我们要变成一只小猴子,带着金箍棒一起出去玩喽(音乐律动)

  2、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金箍棒的玩法教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玩法?

  (2)合作玩金箍棒教师:合作玩金箍棒进一步探索玩法,结伴说说合作玩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3)小猴练习本领"助跑跨跳"小结助跑跨跳:两手放两边,距小河5—8步,跑到小河前,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条腿跨跳过小河,单脚落地,保持平衡。

  (4)小猴运果子,练习向指定方向助跑跨跳教师:小猴们真能干,都认真地练了助跑跨跳的新本领,现在要带你们去运果子,让我们一起用刚才练的本领出发吧!

  (5)比赛:看谁运得快(交代游戏规则)

  3、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的小猴本领真大,真为你们高兴。"听——,你听到了什么?(舒缓音乐)坐下互相捶捶腿,放松自己。(舒缓音乐)

  4、活动延伸:

  金箍棒不但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还可以变出很多的数字呢!我们一起和好朋友合作拼数字。

  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体验、观察、理解人物表情的基础上创造性表出人物的面部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用色,并用不同的线、形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3、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将本班幼儿日常生活照片(有笑、哭等表情)制作成电子像册。

  2、白糖、柠檬、黄莲、辣椒末、花椒末、盘、牙签、餐巾纸。

  3、笔、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观看电脑像册,激发幼儿兴趣

  (将电脑和投影仪连接,通过POWERPIONT软件直接将像册幻灯投射到屏幕上。)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我们班小朋友的像册,你们想看吗?”老师操作电脑,幼儿观看像片。

  2、镜头拉近,请幼儿观察,回忆,谈一谈当时心情怎样,脸上表情怎样?引导幼儿说出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象什么?

  3、请幼儿品尝食物,互相观察面部的表情变化,想一想,小朋友分别尝到了什么味道,你是怎样猜到的'?(幼儿分组操作,体验表情的变化)老师以照相师的身份指导幼儿有序感知。

  4、游戏,“猜表情”:

  老师通过电脑出示“照片”提问:他是谁,他吃了什么,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看到这个表情你还回想到哪些事?

  如果让你给他画一张照片,你会怎样表现?

  A他吃的是辣椒,因为他的舌头伸出来,还在吸凉气,脸都变红了,手还在不停的扇。我会用红色,汗水等给他画像。

  B他吃的是苦的,因为他咧着嘴,皱着眉。看到他我们很难过,想到了生病、下雨天等。我用灰色、黑色来画他。

  C他手捂着腮帮子,嘴撮在一起,眼眉全都团的象包子,他吃的是酸的。我用绿色、黄色来画。

  5、幼儿讨论各种表情,各用什么来表现。

  例如:笑脸的周围添画“百花齐放”、“世界和平”等,哭脸的周围画“阴雨绵绵”“战火纷飞”,酸脸上嘴都歪了,辣脸上头发都竖了起来。

  6、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制定主题,鼓励幼儿大胆用色。

  师:你们的表情有趣吗,快把它画下来吧,画自己、画别人,画一种、画几种都可以。

  7、老师与幼儿共同欣赏作品,请幼儿向客人介绍自己的画。

  8、律动:“表情歌”,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收集幼儿作品,制作有趣的像册,挂在美术角。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将自己的发现说给他人听。

  2、能通过对物品形状的比较,初步区分圆形和三角形。

  3、会简单地运用对应方法来完成操作。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1《给瓶娃娃喂食》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为瓶娃娃找吃的。

  (1)提示语: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可爱的瓶娃娃,它们在和小朋友打招呼,瓶娃娃肚子饿了,小朋友快给他们找找吃的吧。咦~~这里有很多饼干,你们看看有些什么样的饼干呀?

  (2)引导幼儿观察瓶娃娃的嘴,请幼儿为圆形嘴的瓶娃娃找圆形圆形饼干,认识圆形。

  2、通过为三角形的嘴的瓶娃娃找相对的饼干,认识三角形。

  (1)出示三角形瓶娃娃,这个瓶娃娃也饿了,它们吃什么呢?

  (2)引导幼儿找到三角形饼干,认识三角形。

  3、给瓶娃娃喂饼干。

  (1)提示语:有那么多瓶娃娃,我们一起来给它们喂饼干吧!小朋友先把饼干放到盘子里,在运回去给瓶娃娃吃。

  (2)按要求给瓶娃娃喂食。

  4、复习巩固认识圆形和三角形。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情境导入很感兴趣,要给瓶娃娃找东西吃的积极性很高,由于活动中一整个情境贯穿始终,所以课堂气氛很活跃。能够仔细观察三角形和圆形的不同也能通过对物品形状的比较,初步区分圆形和三角形的同时还学会了简单地运用对应方法来完成操作。

《实用的大班教案【合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3-27

(经典)大班教案08-05

大班教案[精选]09-27

【精选】大班教案07-22

[经典]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经典)07-30

(经典)大班教案07-31

大班教案(精选)08-28

【经典】大班教案08-16

实用的大班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大班教案【合集6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耳朵、鼻子的用处,知道耳朵能分辨不同的声音,鼻子能呼吸和闻气味。

  2.掌握一些保护耳朵、鼻子的方法,培养幼儿积极运用感官的习惯。

  活动准备:

  耳朵、鼻子剖面图。

  活动重点:

  让幼儿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鼻子。

  活动难点:

  掌握止鼻血的方法。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的情绪,通过谈话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听这是什么声音?(放音乐)你用什么来听到声音呢?耳朵出了来听声音还有什么作用呢?

  2、结合鼻子、耳朵剖面图了解耳朵、鼻子的用处。

  耳朵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1)请幼儿观察耳朵的基本构造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说说耳朵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幼儿小组讨论)

  (2)教师小结耳朵的基本作用和构造

  耳朵可以帮助人们听到各种声音,耳朵里有鼓膜,鼓膜破了就听不到声音了。

  (3)请幼儿观察鼻子的基本构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说说鼻子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幼儿小组讨论)

  (4)教师小结鼻子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鼻子可以呼吸和嗅出各种气味。鼻腔内有许多细细的血管,如常挖鼻子或被碰撞,鼻子会出血。鼻腔里还有一些小孔与颅腔相连,因此,患鼻炎时头会疼痛。

  3、对耳朵、鼻子的保护。

  既然耳朵鼻子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呢?(引导幼儿自由讨论,通过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鼻子的常识和具体方法。)

  教师小结耳朵鼻子的保护方法:

  (1)教育幼儿不随便挖耳朵、鼻子。不把异物塞入耳朵、鼻子。

  (2)患感冒和鼻炎时应及时治疗。

  (3)洗头、洗澡或游泳后要用于毛巾擦干耳朵。遇到很响的`声音如:打雷、火车鸣笛、爆米花、飞机起飞等要捂起耳朵,张开嘴巴,以保护耳膜。如小虫进入耳朵可用香味、灯光等引它出来。

  (4)教幼儿学会正确的止血方法。教育幼儿鼻出血时不要慌张,不要害怕,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约10分钟,同时用冷毛巾敷前额、鼻部,用药棉塞住鼻腔,必要时请家长或老师处理,严重的要到医院治疗。止血后2~3小时内不做剧烈、活动。

  4、游戏:《听一听,闻一闻》采用听声音、嗅气味的方法让幼儿知道耳朵、鼻子的重要作用。

  (1)听听是什么声音:教师在遮布后面,先后敲小铃、积木,及吹哨子、倒水等发出声音,让幼儿辨别是什么声音。

  (2)请一个幼儿到活动室门外,再请一个幼儿站到教师身旁闭上眼睛。教师拿着手表让身旁孩子听。收起表,请他睁开眼睛。再请室外的幼儿进来,问他刚才听见什么声音,再问身边的孩子听见什么声音。又请第一个幼儿到室外,教师敲鼓,然后请他进来,问他听见什么声音。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听不见表的声音而听见鼓的声音?让大家来试一试。

  (3)闻一闻是什么气味:教师出示不同的气味,请幼儿闻一闻

  5、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小朋友,你学会了那些保护耳朵鼻子的方法?请你在生活中继续发现保护耳朵鼻子的方法好吗,并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

  活动结束

  组织幼儿做“听听是谁小游戏。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认读汉字“游”、“跳”、“爬”、“钻”,了解汉字组成的基本规律。

  2、通过身体动作表演儿歌中动物出洞的'姿态。

  3、在“捉迷藏”中对汉字游戏感兴趣,并积极地参与识字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 图片:雷公公、青蛙、水蛇、小熊、蚯蚓、太阳;字卡:跳、游、爬、钻。

  2、 请6个幼儿带上雷公公、太阳头饰和动物头饰(青蛙、水蛇、小熊、蚯蚓)表演儿歌。

  3、 在幼儿的椅子下面分别放置动物头饰(青蛙、水蛇、小熊、蚯蚓)。语言音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播放雷声音频,师:听!什么声音?

  2、师:原来是雷公公来了,那小动物们听到会怎么样呢?

  二、引导幼儿学习儿歌《雷公公敲门》

  1、师:轰隆隆,轰隆隆,看看雷公公在干什么,听到雷公公的话,哪些小动物会来呢?

  2、师与个别幼儿表演情景(边念儿歌边表演)

  3、师:你听到了什么?谁来了?

  4、幼儿学念儿歌

  (1)教师年儿歌前半句,幼儿年儿歌后半句

  (2)完整念儿歌

  三、引导幼儿阅读图夹文儿歌,初步感知动词“跳”、“游”、“爬”、“钻”。

  1、“跳”(青蛙旁边)

  (1)师:猜猜这是什么字?

  (2)幼儿学做跳的动作

  2、“游”3、“爬”4、“钻”

  四、引导幼儿开展猜字游戏

  1、师:我们来玩一个猜字游戏吧。

  2、介绍规则: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老师拿走一张动物卡片或字卡藏起来,再请小朋友们睁开眼睛,看看是哪个动物、汉字藏起来了。

  3、师幼游戏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黑色食品营养丰富,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喜欢探索新事物的创造性情感特征。

  3、形成幼儿喜欢接受新事物、喜欢多样性的高灵活性人格特征。

  二、活动准备

  黑木耳、黑米、黑豆、紫菜、海带、黑芝麻、黑枣及其他食品,并布置一个食品展。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挂图内容如下:

  华华在家吃早餐,妈妈拿出一碗热气腾腾的芝麻糊和鸡蛋,华华看了看芝麻糊,皱了皱眉头说:"我不吃这黑糊糊的东西,我要吃鸡蛋。"2、老师问:"小朋友,华华不喜欢吃芝麻糊,你们喜欢吃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探索黑色食品的营养价值,知道芝麻糊属于黑色食品。

  3、分组讨论:吃过哪些黑色食物?这些黑色食物可以制成什么点心和菜肴?

  4、让幼儿参观食品展,并分别把属于黑色类的食品挑选出来。

  5、引导幼儿互相探讨"我的黑色食品",谈谈自己篮子中黑色食品的名称,看谁说得又对又多。

  6、游戏:学做小厨师。发挥幼儿的独创性,鼓励幼儿把黑色食品配成菜肴。

  7、评选搭配得营养丰富的'菜肴。

  四、各领域渗透美术:

  学习创造性地画黑色食品及食品搭配。

  社会:参观农贸市场。

  五、生活中

  渗透鼓励幼儿不挑食、不偏食,黑色食品及其他食品都要吃。

  六、环境中

  渗透在活动室内外粘贴各类黑色食品的图片。

  七、家庭中

  渗透要求家长多带幼儿到超市认识各类黑色食品,在家中多煮黑米粥、紫菜蛋花汤、黑芝麻糊等营养丰富的黑色食品给孩子品尝。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大班的孩子特别喜欢跨跳、跑等动作,每当他们看到教室里面放着中班做操用过的金箍棒器械时,都想去玩一玩、跳一跳等,看到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可爱样,引发我设计了"小猴玩棒"这一体育游戏,让孩子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身体运动的乐趣。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不同方法,并随着情节的不断丰富与深入,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和运动的.负荷程度,使肌体协调、灵活。

  过程实录活动目标:

  1、探索金箍棒的多种玩法,发现并分享成功的方法。

  2、学习利用器械练习助跑跨跳动作,发展跨、跳、跑等综合能力,锻炼腿部力量,发展身体协调性。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培养勇于挑战的精神。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用个别、小组合作等形式探索金箍棒的多种玩法。

  活动难点:

  学习利用器械练习助跑跨跳动作,发展跳跃、奔跑等综合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人数相等的金箍棒、纸球、录音机、音乐三段。

  2、空间准备: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安全,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热身运动教师:天气真好,今天我们要变成一只小猴子,带着金箍棒一起出去玩喽(音乐律动)

  2、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金箍棒的玩法教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玩法?

  (2)合作玩金箍棒教师:合作玩金箍棒进一步探索玩法,结伴说说合作玩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3)小猴练习本领"助跑跨跳"小结助跑跨跳:两手放两边,距小河5—8步,跑到小河前,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条腿跨跳过小河,单脚落地,保持平衡。

  (4)小猴运果子,练习向指定方向助跑跨跳教师:小猴们真能干,都认真地练了助跑跨跳的新本领,现在要带你们去运果子,让我们一起用刚才练的本领出发吧!

  (5)比赛:看谁运得快(交代游戏规则)

  3、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的小猴本领真大,真为你们高兴。"听——,你听到了什么?(舒缓音乐)坐下互相捶捶腿,放松自己。(舒缓音乐)

  4、活动延伸:

  金箍棒不但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还可以变出很多的数字呢!我们一起和好朋友合作拼数字。

  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体验、观察、理解人物表情的基础上创造性表出人物的面部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用色,并用不同的线、形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3、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将本班幼儿日常生活照片(有笑、哭等表情)制作成电子像册。

  2、白糖、柠檬、黄莲、辣椒末、花椒末、盘、牙签、餐巾纸。

  3、笔、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观看电脑像册,激发幼儿兴趣

  (将电脑和投影仪连接,通过POWERPIONT软件直接将像册幻灯投射到屏幕上。)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我们班小朋友的像册,你们想看吗?”老师操作电脑,幼儿观看像片。

  2、镜头拉近,请幼儿观察,回忆,谈一谈当时心情怎样,脸上表情怎样?引导幼儿说出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象什么?

  3、请幼儿品尝食物,互相观察面部的表情变化,想一想,小朋友分别尝到了什么味道,你是怎样猜到的'?(幼儿分组操作,体验表情的变化)老师以照相师的身份指导幼儿有序感知。

  4、游戏,“猜表情”:

  老师通过电脑出示“照片”提问:他是谁,他吃了什么,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看到这个表情你还回想到哪些事?

  如果让你给他画一张照片,你会怎样表现?

  A他吃的是辣椒,因为他的舌头伸出来,还在吸凉气,脸都变红了,手还在不停的扇。我会用红色,汗水等给他画像。

  B他吃的是苦的,因为他咧着嘴,皱着眉。看到他我们很难过,想到了生病、下雨天等。我用灰色、黑色来画他。

  C他手捂着腮帮子,嘴撮在一起,眼眉全都团的象包子,他吃的是酸的。我用绿色、黄色来画。

  5、幼儿讨论各种表情,各用什么来表现。

  例如:笑脸的周围添画“百花齐放”、“世界和平”等,哭脸的周围画“阴雨绵绵”“战火纷飞”,酸脸上嘴都歪了,辣脸上头发都竖了起来。

  6、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制定主题,鼓励幼儿大胆用色。

  师:你们的表情有趣吗,快把它画下来吧,画自己、画别人,画一种、画几种都可以。

  7、老师与幼儿共同欣赏作品,请幼儿向客人介绍自己的画。

  8、律动:“表情歌”,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收集幼儿作品,制作有趣的像册,挂在美术角。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将自己的发现说给他人听。

  2、能通过对物品形状的比较,初步区分圆形和三角形。

  3、会简单地运用对应方法来完成操作。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1《给瓶娃娃喂食》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为瓶娃娃找吃的。

  (1)提示语: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可爱的瓶娃娃,它们在和小朋友打招呼,瓶娃娃肚子饿了,小朋友快给他们找找吃的吧。咦~~这里有很多饼干,你们看看有些什么样的饼干呀?

  (2)引导幼儿观察瓶娃娃的嘴,请幼儿为圆形嘴的瓶娃娃找圆形圆形饼干,认识圆形。

  2、通过为三角形的嘴的瓶娃娃找相对的饼干,认识三角形。

  (1)出示三角形瓶娃娃,这个瓶娃娃也饿了,它们吃什么呢?

  (2)引导幼儿找到三角形饼干,认识三角形。

  3、给瓶娃娃喂饼干。

  (1)提示语:有那么多瓶娃娃,我们一起来给它们喂饼干吧!小朋友先把饼干放到盘子里,在运回去给瓶娃娃吃。

  (2)按要求给瓶娃娃喂食。

  4、复习巩固认识圆形和三角形。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情境导入很感兴趣,要给瓶娃娃找东西吃的积极性很高,由于活动中一整个情境贯穿始终,所以课堂气氛很活跃。能够仔细观察三角形和圆形的不同也能通过对物品形状的比较,初步区分圆形和三角形的同时还学会了简单地运用对应方法来完成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