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会“乖、扔、鼠”的正确发音。
2、培养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小猪、小老鼠吃香蕉的图片各一张;实物香蕉一个;纸篓。
活动过程:
一、进行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吃水果”游戏:请你跟我吃××!
2、刚才我们把香蕉吃完了,香蕉皮扔在哪里呢?
3、出示香蕉,小猪和小老鼠刚才也吃了香蕉,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样吃香蕉的。
二、学习儿歌。
1、(出示图一)图片上有谁?它在干什么?
2、小猪把香蕉皮扔到哪里去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认识垃圾筒标记)
我们把小猪吃香蕉的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幼儿学念儿歌,老师注意帮助幼儿正音(乖、扔)。
3、(出示图二)小老鼠和乖小猪吃香蕉的方法一样吗?它做得对吗?为什么?(幼儿泛讲)
教师小结:对,把香蕉皮扔在地上很不安全,也不卫生。
4、我们再编一段小老鼠吃香蕉的儿歌,鼓励发准“鼠”的音。
小结:我们要学乖小猪,在公共场所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三、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除了香蕉皮可以扔在垃圾筒里,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扔进垃圾筒里?(幼儿泛讲)
活动结束:
今天大家的表现真棒,等一下请你们吃香蕉好吗?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能在图谱的帮助下熟练地朗诵绕口令。
2.喜欢朗诵绕口令,提高语言表达技巧,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教学图谱、摆放图谱的底板。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1. 教师逐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猫和包",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挂图)2.师:故事中有谁?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幼儿回答)3.师:对了,故事里有小宝、包、小猫,讲的是小宝拿包追小猫,小猫叼走了包,小宝追猫去要包,小猫叼着包和小宝猫猫的故事。(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摆放图谱,当幼儿说到"故事里有小宝和小猫"时,就在底板上摆出小宝和小猫的图谱。)
二、教师朗诵绕口令"猫和包",了解绕口令的主要特点。
1.师:"猫和包"的故事还可以用一种叫做绕口令的方法来念,接下来请小朋友听老师来念念绕口令"猫和包"。(教师示范绕口令)
2.教师示范朗读绕口令1-2遍后加速,让幼儿初步感受绕口令的特点和趣味性。
师:现在老师把这首绕口令念快一点,你们听一听,有什么感觉。
三、组织幼儿练习朗诵绕口令,充分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1.幼儿练习绕口令。
师: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念绕口令"猫和包",我看看谁念得最好听。
2.引导幼儿重点练习易读错的字、词、句。
(1)师:小朋友们念的.很好听,绕口令是把一些发音相近的字和词放在一起,帮助你们练习发音,你们刚才念绕口令的时候觉得那些字容易念错?(幼儿回答)
(2)师:老师也发现小朋友容易把猫和包念错,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3.引导幼儿反复练习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指出来,教幼儿反复地练习,感知这些字、词、句的发音特点。
师:我们一起再念念绕口令"猫和包"。
4.鼓励幼儿加快朗读速度。
师:接下来,速度要加快了,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念的最好听。
四、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进一步练习朗诵绕口令。
1.引导幼儿边拍手边按节奏念绕口令,进行节奏练习。
师: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边拍手边按节奏念绕口令,这样念出来的绕口令更好听。
2.组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绕口令比赛,看谁念得又快又好。
师:现在老师想请这边的小朋友和这边的小朋友比赛念绕口令,看看哪组的小朋友念得又快又好。
3.请个别幼儿表演朗诵"猫和包"。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坐得最棒的小朋友上来朗诵"猫和包"下面的小朋友听一听谁念得好?哪里念得好?
4.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念的很棒,接下来我们一起再念一遍。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学习了绕口令"猫和包",你们回去可以念给爸爸妈妈听。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节奏,学习演唱歌曲。
2.通过学习帮助幼儿了解各种菜的特点。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学会歌曲并了解各种菜的特征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或CD。
2.幼儿有过买菜的经历。
3.蔬菜卡片。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师提问:你们去买过菜吗?和谁一起去的?
2.那小朋友你们看见菜市场都有些什么菜?(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所看过的菜)
3.有一个小朋友,今天也去了菜市场买菜,她看见了什么菜呢?
4.介绍歌曲名字
你们说了那么多的菜,那这个小朋友看到的是不是和你们一样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5.完整欣赏歌曲。介绍歌曲名字。
二、倾听范唱,理解歌词
1.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好)小朋友和谁一起去买菜?(奶奶)
②他们买了哪些菜?(萝卜、青菜、鱼、鸡蛋等)
③听录音第二遍
提问:这些蔬菜是怎么样的?(鸡蛋圆溜溜、青菜绿油油等)
④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展现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⑤再次倾听教师的范唱,找出歌曲中的念白。
三、学唱歌曲
1.借助图谱,幼儿放慢速度跟唱。
2.老师请幼儿带上图卡扮演各种蔬菜,站到前面,唱到哪种蔬菜相应的幼儿出来啦成圆圈。游戏可以根据幼儿兴趣,反复2~3遍。
3.以游戏形式结束活动
①小朋友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也认识了很多的蔬菜,那现在呢老师就扮演“奶奶”我们一起去买菜吧。
②师幼齐唱歌曲出活动室
活动分析:
买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事,放学回家后大人去菜场买菜都会带着孩子,孩子们对买菜这种活动已经耳濡目染,耳熟能详了,平时在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也会扮演成人进行买菜活动。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让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对幼儿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们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学习新的音乐技能,何乐而不为呢?选择的内容来既自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又为生活所服务。
《买菜》这首歌曲歌词虽然简单,但是很多菜名连在一起说,幼儿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这些菜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要每个幼儿清楚地按规定的节奏来唱,却存在困难。于是我把这些菜做成图片,使幼儿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视觉的参与帮助了幼儿清晰地分解了节奏,而且这张图谱又成功地为创编歌词打下了基础。
活动反思:
1.孩子在唱歌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我没有及时地采取有效地措施,如用一些生动的动作等来激起孩子的兴趣。
2.游戏时间太长了,并且形式不够丰富,所以看起来很枯燥。
3.没有充分地利用图谱。
4.可以设计买菜的情景,老师扮演“奶奶”和小朋友一起去买菜。
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教学中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这就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去完善,多多吸取别人的好的教学方法,并且将日常教学工作做得更扎实。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看看、送送、玩玩中,感知9以内的数,并会正确的点数、匹配实物;
2、在欢快、轻松的游戏氛围中体验收到礼物的愉悦之情,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头饰1个,“兔宝宝”头饰20个;
2、瓶子20个(贴有9以内实物的图片),记号笔20支;
3、各种颜色的珠子若干,漂亮的礼包一个;
4、《郊游》、《健康歌》的磁带,录音机。
5、幼儿已知道“门牌号码是什么?”。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兔妈妈”,以游戏的口吻导入:
“宝宝们,再过几个月就是“六一”节了,妈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礼物,想要吗?我们出去找找吧!”
“兔妈妈”和“兔宝宝”们在《郊游》的音乐中入场。
2、幼儿看看、送送、玩玩,感知9以内的数。
(1)点数
“瞧,草地上有什么?过去看看吧!”
“宝宝们每人拿一个瓶子玩一玩吧!”
幼儿玩,并说说是怎么玩的?
“你玩的时候发现瓶子上有什么?”幼儿回答。
“数一数,有几个呢?”
幼儿自由数,互相检查。并请个别幼儿说说“我的瓶子上有﹡只﹡﹡﹡”老师注意强调幼儿话要讲完整。
“喜欢这只可爱的瓶子吗?这是妈妈送给你们的第一件礼物。怎样感谢妈妈呢?”
“宝宝们真懂事,妈妈这儿还有礼物呢!”
(2)实物匹配
通过‘变变变’游戏,出示第二件礼物,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这么漂亮的礼包里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扩展幼儿思维。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哇,原来是各种各样的魔珠,好漂亮啊,想要吗?”
“魔珠刚好想找朋友帮它们找个家,你愿意吗?找个什么样的家呢?”幼儿自由说。
“用瓶子做家的主意真不错!可兔妈妈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瓶子上贴了几个动物就得住几个魔珠,不能多也不能少,明白吗?”
幼儿看图片送魔珠,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的瓶子屋里住了几个魔珠”,然后跟老师一起检查其余幼儿。(提醒幼儿
关上魔珠房子的大门)
(3)做点卡
“这么多的魔珠房子,我们兔宝宝实在是很难分清楚哪个是自己的,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说出给魔珠房子做门牌号码,并试着做。兔妈妈检查。
3、与魔珠跳舞,体验收到礼物的愉悦之情。
(1)通过“你的门牌号码是多少”的游戏,巩固幼儿对9以内数的认识。
“你的门牌号码是多少?(幼儿说)请门牌号码比9小的
宝宝带着魔珠房子到妈妈这儿来”
幼儿游戏。
(2)与魔珠跳‘瓶子舞’(《健康歌》)
4、“兔宝宝”跟“兔妈妈”回家玩。
“魔珠跳得可兴奋啦!宝宝们高兴吗?为什么?”
“你怎么谢谢妈妈呢?”
“我们带着魔珠回家和别的小动物一起去玩吧!”在《郊游》的音乐中下场。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语句表达的关爱、互助,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学习用“我愿意……”句形,练习说话。
3、知道助人的快乐,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孩子们,我们已经长大了,是中班的小朋友了,那我们能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小朋友做些什么事呢?(幼儿自由回答)对了,这样一种帮助、这样一种行为就叫爱心,出示(心形) 齐说“爱心”。
2、听说呀,森林王国里的狮子大王,要给动物们颁发最佳爱心奖,你们想去参加吗?(想)好,让我们坐上飞船、闭上眼睛,一起去看一下吧。
二、欣赏图片、认真倾听、大胆表述。
1.听,狮子大王大声的说:“颁奖大会现在开始!”第一位走上奖台的是“小鸟”,小鸟为什么可以得到最佳爱心奖?(幼儿大胆表述)小鸟为什么可以得到最佳爱心奖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师朗诵)小鸟怎么说的?(个别说)(齐说)
2.第二位是谁呢?(大象)大象有什么本领呢?他可以为朋友做什么事呢?(幼儿大胆表述)大象究竟是怎么说的?(师朗诵)大象是怎么说的?小兔是怎么说的.?(幼儿个别说、齐说)
3.第三位是谁呢?(小兔)小兔有什么本领?他可以为朋友做什么事呢?幼儿大胆表述)小兔究竟是怎么说的?(师朗诵)小兔是怎么说的?(幼儿个别说、齐说)
4.一只小动物可着急了,但它只能慢悠慢悠的爬过来,谁呀?(小蜗牛)小蜗牛也登上了领奖台,得到了最佳爱心奖,那他可以为朋友做些什么事呢?(迁移经验、大胆表述)学做小蜗牛,练习说话“我愿意……”
三、发散思维、自由表述
1、 还有哪些动物,也能得到最佳爱心奖呢?
2、现在,就让我们学一学有爱心的动物们,把心里想说的话说给客人老师听,你将会得到一颗最佳爱心奖。来,有爱心的朋友们,伸出我们的小手,去帮助更多更多的朋友吧!
中班教案 篇6
课前准备
1.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生字卡片。(教师)
3.练读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课件,谈感受。(课件:配乐出现动态荷花池画面。)
师:同学们,瞧,这是个美丽的荷花池。(学生欣赏荷花池的美景。)
看画面说说你知道的写荷花或荷叶的诗句和词语。
学生回答完,教师多媒体展示,让孩子们欣赏有关荷叶的美丽画面,朗读、感悟优美词句。
课件出示古诗:杨万里的《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生说欣赏后的感受。
2.学习生字引入课文。(画面定格为荷叶特写)
师:(指着荷叶)这满湖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荷叶”)
3.荷叶多美啊!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师:这又圆又绿的荷叶吸引了很多小伙伴,他们还在说悄悄话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画面导入,让学生感受荷之美,营造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学习情境。学生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教学导入中,感受荷叶之美。
二、初读感知,激趣识字
1.荷花和荷叶很美,写荷花和荷叶的诗文和词语也很美,我们要学的课文更美,让我们一起欣赏吧!(课文情境朗读)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里,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吧!现在大家就美美地读读课文吧,要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3.说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用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注意圈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4.认读生字。
(1)字宝宝真顽皮,他们都跳到荷叶上了,你们认识他们吗?快去读读吧!(学生自由拼读生字)
(2)课文中这么多生字,你们认识了几个?都是怎样认识的?
①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认识的生字。
②学生上讲台带领大家认生字。
③教师提问:为什么还没有学习课文,大家就已经认识这些字了?
(3)一些字有的小朋友可能还不认识,这些字藏到课文中了,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找出来,借助拼音拼读几遍。指名领拼,教师教读易错字音。
(4)开火车读准字音。(若发现学生读错字音,请其他同学帮忙纠正。)
(5)小老师领读生字。
(6)给字宝宝找朋友。
5.这些淘气的字宝宝又跑回课文中了,他们想考考大家,你们可一定要努力认准他们啊!把生字宝宝带到课文中多读一读,大家慢慢就会认识他们了。
6.逐段指名读文正音,读每段后出示生词,让学生标画。
设计意图:如何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而有实效呢?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突破点。鼓励学生在自主识字的前提下,互动交流,互动启发,丰富学习伙伴间的识字方法,检测识字效果,让孩子们学会相互欣赏,相互激励,培养学生识字的信心,发展识字能力。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脉
赶快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一边读一边找出荷叶的小伙伴。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男女生比赛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想想课文主要讲了谁,他吸引来了哪些小伙伴。
学生汇报找到的荷叶的小伙伴。(贴图: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3.同桌轮读课文,画出小伙伴说的话。学生汇报读。教师相机出示画好的话让学生对照。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精选]07-29
【经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选】07-24
(精选)中班教案07-25
[精选]中班教案08-01
中班教案[经典]08-19
中班教案(经典)08-27
(精选)中班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