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美术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10 08:33:2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5篇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会用水、墨、宣纸进行拓印。

  2、会根据拓印的影象,大胆想象并进行合适的添画。

  3、积极参与活动,乐于表现,体验新方法作画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毛笔、墨汁、颜料、棉签、盆子、水及宣纸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材料,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东西,请你们去看一看,认一认,都有哪些东西?

  2、幼儿自由观察,讲讲看到的东西。(宣纸、盆、水、墨汁)

  3、小结:桌上有水、墨汁、宣纸(介绍与平时不同,吸水性强),这些东西在一起还可以画画哦,猜一猜怎么画?

  [自由观察,一下子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到了作画工具上,让幼儿乐意讲述怎样用这些工具作画。]

  (二)介绍方法,训练技能。

  1、介绍水墨拓印步骤:

  在水中很快地滴一些墨汁;

  看到变化后,拿起宣纸盖在盆子上,让水墨充分的吸附在宣纸上;

  拎起宣纸,呈现一定的影象。(水墨吸到了纸上,看看像什么?)

  [由于墨汁滴入水中马上就变化了,而且宣纸很快地把影象吸附在纸上,幼儿感到很神奇,为投入到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2、幼儿拓印。

  (1)你想不想试一试水墨拓印?

  (2)拓印要求:

  适当的滴一些墨汁在水中;拿起宣纸,轻轻盖在盆子上;最后轻轻拿起宣纸。

  (3)幼儿操作。

  [水墨拓印的演示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很想动一动,亲手实践,感受水墨变化——吸附变化的过程]

  (4)幼儿讲讲,拓印影像象什么?有没有觉得这些图象缺什么?

  [在水墨拓印成功后,幼儿活动的热情更高了,都能围绕问题大胆想象,并且积极地讲述自己的拓印作品]

  (三)大胆想象,适当添画。

  1、出示准备的一些材料——颜料盒、颜料、棉签,“呆会可以用上这些东西,把画打扮得更漂亮”。

  2、添画要求:

  需要什么颜色,就用棉签蘸上颜料添画;

  用过的棉签放在相同颜色的边上,让同伴共享;

  还需要另外的颜色,可以再另挤颜料;

  注意操作卫生。

  3、幼儿根据自己拓印的影象进行大胆地添画,教师巡导。

  [在自由想象表述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运用颜料添画,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

  (四)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给大家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孩子进一步获得成功感,积极地体验到“水墨拓印添画”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1、布置画展,体验水墨拓印添画的乐趣。

  2、区域活动中,继续拓印添画,增强幼儿的表现力。

  [让幼儿在宽松的时空上继续体验到新作画方式的快乐,增强水墨拓印添画的技能等。]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我设计的古陶

  活动目标:

  1.欣赏古陶造型美和图案的装饰美.

  2.了解古陶的制作过程和作用.

  3.尝试自己设计古陶.

  活动准备:

  各种造型的陶器图片﹑自己设计的古陶图片﹑有关陶器方面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各样的古陶

  1.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些都叫古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古陶的形状有哪些?(小结:古陶的形状各种各样,有细长的﹑敦实的﹑带棱角的……)

  2.欣赏古陶图案。古陶的图案很简单,但是却古朴漂亮。而且在瓶口和瓶底还装饰了花边。

  二.了解古陶

  古陶是古人通过劳动积累经验发明的,用土和水活成泥,再捏成各种古陶形状,然后晾干刻上美丽的花纹,最后在经过大火烧成的。最早人们用古陶来访东西,现在古陶是装饰家庭的装饰品。

  三.欣赏我设计的'古陶

  1.出示各种古陶范画。提问:你最喜欢哪个古陶,它身上的图案是什么?

  2.和幼儿一同欣赏各种古陶上美丽的花纹。

  3.介绍对称图形的画法,让幼儿在空中和老师一起练习对称图形和古朴的花边装饰。

  四.尝试自己设计古陶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了各种形状的古陶,还学习了怎样画各种装饰花纹的画法。现在请小朋友动起我们的小手,自己设计一个漂亮的古陶。

  五.活动结束

  欣赏小朋友设计的古陶,对每个小朋友都作出肯定的评价,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法。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熊猫的可爱,学习用各种美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欲望。

  2.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熊猫的基本特征及不同的动态。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图片、邮票、明信片及有关记录熊猫生活的.VCD等。

  2、与家长一起到动物园参观,观看熊猫表演,感知熊猫的外形特征和不同的动态特点。

  3、收集各种美工材料。

  指导要点:

  1、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对熊猫的认识,分享有关熊猫的已有知识经验。

  2、根据各种美工材料,引导幼儿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熊猫?会遇到什么困难?鼓励幼儿共同解决难点。

  3、幼儿分组活动,鼓励幼儿用各种美工材料,用绘画、剪纸、拼帖、泥塑等不同方法,大胆表现熊猫的不同动态。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而早春三月,孩子们总会发现很多花都开始陆续开放了,比如桃花、梨花、种植区的萝卜花等。同时,我们的自然角中也多了很多孩子带来的开花植物,比如:水仙花、杜鹃花、四季海棠等,孩子们就会三三两两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感,特别是对花的形状、颜色的美大加感叹,这些不正体现了“乐于收集美的物品或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的目标吗?另外,在此过程中,还有孩子发现了这些花的花瓣个数的不同,并有进一步深入了解的愿望,且在《指南》中也指出“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且大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合作能力、看示意图制作的能力,对于剪刀等工具的使用也比较熟练,那么我们何不以此为契机,采用独特的折剪方式,让孩子在欣赏花、观察花、讨论花、制作不同花瓣数量的花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春天开放的花独特的美呢?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春天花在开》,并定位在大班。

  二、活动目标

  ⒈了解春天开的一些花卉,能用折剪的方式表现三种不同花瓣数量的花。

  ⒉感受春天花卉的美,体验合作完成画作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⒈花的制作示意图、剪刀、笔、胶水、框子、抹布。

  ⒉和幼儿一起将宣纸染色,画有萝卜、桃花、迎春花花枝的画作《春天花在开》一幅,并在左上角写上“春天花在开”,右下角印上闲章“春”。

  ⒊课件:四片、五片和六片花瓣的花、花的制作示意图、背景音乐。

  ⒋欣赏过油画作品《春天的花》,对春天开的花有一定的了解。

  四、活动过程

  (一)通过回忆,说说我知道的春天的花

  师:昨天我们欣赏过一幅外国画家莫奈的油画作品,叫:《春天的花》,除了画中的花,我们想想还有哪些春天开的花?

  (二)感受不同花瓣数量的花的美

  师:春天开的花可真多呀,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花,它们的花瓣一样多吗?

  (1)先出现四片花瓣的花:油菜花、萝卜花、四季海棠

  师:这些是什么花?它们都有几片花瓣?

  (2)师:桃花我们都看到过,它有几片花瓣?(看课件:桃花)看看什么花也是5片花瓣?(看课件:梨花、紫荆花)

  (3)师:老师还知道有6片花瓣的花,猜猜什么花是六片花瓣的?

  出现六片花瓣的花:迎春花、风信子、百合花

  (三)用折剪的方法表现春天的花

  1.出示宣纸

  师:看看这是什么?(这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染的宣纸)今天我们就用宣纸来变出(什么颜色的宣纸就与什么花相对应)四片花瓣的萝卜花(紫色)、五片花瓣的桃花(粉红色),还有六片花瓣的迎春花(黄色),好吗?

  2.讨论制作方法

  (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做?

  (2)出示课件(制作示意图):一张是四片花瓣的,一张是五片花瓣的,还有一张是六片花瓣的。

  师:折的`方法一样吗?请你再仔细看看步骤,你觉得做几片花瓣的花有困难,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3)重点介绍五片花瓣的制作方法,请个别幼儿尝试制作,发现问题,共同解决。

  (五片花瓣的第四步时两面是一样大小的,而六片花瓣的第三步两面是一样大小的。)

  3.出示画有枝叶的画作《春天花在开》,了解粘贴的注意点

  (1)师: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合作完成这幅《春天花在开》的画吗?(出示画纸)那这些分别是什么花的花枝?

  (2)师:现在请你想一想你想做什么花,等会呀,做完一朵花后到画上来摆一摆、放一放,看看它应该开在哪个花枝上,并把它贴的最美。准备好了吗,我们6个人一组,想做什么花就走到什么花前面吧!

  5.幼儿自由选择、制作,老师重点观察指导五片花瓣的桃花。

  (四)展示、交流

  1.师:哇!我们做的花可真漂亮啊!看着这些花,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美、丰富词汇:千姿百态、百花齐放、春意盎然)

  2.师:我们再来仔细看看,这些花都开对地方了吗?

  3.师:同样的一种花,你有发现什么不同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花朵呢?

  (根据幼儿实际的情况来交流,如怎么样剪出大花或者是小花)

  4师:我们刚才在做花的时候还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五)延伸活动

  师:现在问题解决了,那回去以后我们再试着找一找还有哪些四片、五片、六片花瓣的花,然后在游戏区中做一做、贴一贴,也把它变成一幅幅漂亮的画,好吗?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颜色渐变作品中的色彩变化美。

  2.尝试用颜色渐变的技法表现秋天的树林,并注意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画纸、油画棒等。

  活动重点:

  能够感受颜色渐变作品中的色彩变化。

  活动难点:

  能够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

  活动过程:

  一、欣赏秋天的树林,感受景色的美丽。

  播放PPT: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对,这里是一片树林。)你觉得它是什么季节的树林?(秋天)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树叶?(绿的、黄的、红的)

  二、向幼儿介绍颜色渐变的范画,学习渐变画的画法。

  1.秋天的树林真美啊!你们喜欢吗?老师也很喜欢,老师还把它画出来了。(PPT)你们看这幅画上画了什么?。跟我们平常看到的画面颜色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哪里不一样呢?(幼儿自由回答)小结:秋天到了,树叶由青转黄,还有的变红了,这种画画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颜色渐变,我们以前没有学过这种颜色渐变的画法,今天,我们来学一学吧!

  2.你们猜猜看这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请你上来试一试。(引导幼儿大胆猜测,鼓励幼儿验证自己猜测。)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讲解颜色渐变画的技法。

  先将树叶的轮廓画好,涂上一层颜色,再用另一种颜色涂上去。(比如:画树叶的时候可以先涂上绿色,再涂上黄色或者红色。)

  4.引导幼儿观察范画上树林的布局。

  师:小朋友,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树一样吗?(幼儿发现这些树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树枝相互交叉,有的树只能看见半棵。)

  三、幼儿动手画,教师巡视,及时给予合理的建议。

  1.幼儿构思自己要表现的树林的布局,要求使用颜色美观丰富。

  2.提示幼儿主线条要注意画粗,注意整体画面的疏密安排。

  3.幼儿作画时,教师提醒幼儿保持桌面、衣服的清洁。

  四、作品展示。

  1.展示幼儿作品。

  2.互相欣赏并评价。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11-15

美术大班教案02-27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07-24

大班美术教案(经典)07-29

大班美术教案[精选]07-29

大班美术教案【经典】07-23

大班美术教案[经典]07-22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07-27

大班美术教案(精选)08-18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08-18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5篇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会用水、墨、宣纸进行拓印。

  2、会根据拓印的影象,大胆想象并进行合适的添画。

  3、积极参与活动,乐于表现,体验新方法作画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毛笔、墨汁、颜料、棉签、盆子、水及宣纸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材料,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东西,请你们去看一看,认一认,都有哪些东西?

  2、幼儿自由观察,讲讲看到的东西。(宣纸、盆、水、墨汁)

  3、小结:桌上有水、墨汁、宣纸(介绍与平时不同,吸水性强),这些东西在一起还可以画画哦,猜一猜怎么画?

  [自由观察,一下子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到了作画工具上,让幼儿乐意讲述怎样用这些工具作画。]

  (二)介绍方法,训练技能。

  1、介绍水墨拓印步骤:

  在水中很快地滴一些墨汁;

  看到变化后,拿起宣纸盖在盆子上,让水墨充分的吸附在宣纸上;

  拎起宣纸,呈现一定的影象。(水墨吸到了纸上,看看像什么?)

  [由于墨汁滴入水中马上就变化了,而且宣纸很快地把影象吸附在纸上,幼儿感到很神奇,为投入到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2、幼儿拓印。

  (1)你想不想试一试水墨拓印?

  (2)拓印要求:

  适当的滴一些墨汁在水中;拿起宣纸,轻轻盖在盆子上;最后轻轻拿起宣纸。

  (3)幼儿操作。

  [水墨拓印的演示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很想动一动,亲手实践,感受水墨变化——吸附变化的过程]

  (4)幼儿讲讲,拓印影像象什么?有没有觉得这些图象缺什么?

  [在水墨拓印成功后,幼儿活动的热情更高了,都能围绕问题大胆想象,并且积极地讲述自己的拓印作品]

  (三)大胆想象,适当添画。

  1、出示准备的一些材料——颜料盒、颜料、棉签,“呆会可以用上这些东西,把画打扮得更漂亮”。

  2、添画要求:

  需要什么颜色,就用棉签蘸上颜料添画;

  用过的棉签放在相同颜色的边上,让同伴共享;

  还需要另外的颜色,可以再另挤颜料;

  注意操作卫生。

  3、幼儿根据自己拓印的影象进行大胆地添画,教师巡导。

  [在自由想象表述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运用颜料添画,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

  (四)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给大家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孩子进一步获得成功感,积极地体验到“水墨拓印添画”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1、布置画展,体验水墨拓印添画的乐趣。

  2、区域活动中,继续拓印添画,增强幼儿的表现力。

  [让幼儿在宽松的时空上继续体验到新作画方式的快乐,增强水墨拓印添画的技能等。]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我设计的古陶

  活动目标:

  1.欣赏古陶造型美和图案的装饰美.

  2.了解古陶的制作过程和作用.

  3.尝试自己设计古陶.

  活动准备:

  各种造型的陶器图片﹑自己设计的古陶图片﹑有关陶器方面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各样的古陶

  1.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些都叫古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古陶的形状有哪些?(小结:古陶的形状各种各样,有细长的﹑敦实的﹑带棱角的……)

  2.欣赏古陶图案。古陶的图案很简单,但是却古朴漂亮。而且在瓶口和瓶底还装饰了花边。

  二.了解古陶

  古陶是古人通过劳动积累经验发明的,用土和水活成泥,再捏成各种古陶形状,然后晾干刻上美丽的花纹,最后在经过大火烧成的。最早人们用古陶来访东西,现在古陶是装饰家庭的装饰品。

  三.欣赏我设计的'古陶

  1.出示各种古陶范画。提问:你最喜欢哪个古陶,它身上的图案是什么?

  2.和幼儿一同欣赏各种古陶上美丽的花纹。

  3.介绍对称图形的画法,让幼儿在空中和老师一起练习对称图形和古朴的花边装饰。

  四.尝试自己设计古陶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了各种形状的古陶,还学习了怎样画各种装饰花纹的画法。现在请小朋友动起我们的小手,自己设计一个漂亮的古陶。

  五.活动结束

  欣赏小朋友设计的古陶,对每个小朋友都作出肯定的评价,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法。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熊猫的可爱,学习用各种美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欲望。

  2.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熊猫的基本特征及不同的动态。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图片、邮票、明信片及有关记录熊猫生活的.VCD等。

  2、与家长一起到动物园参观,观看熊猫表演,感知熊猫的外形特征和不同的动态特点。

  3、收集各种美工材料。

  指导要点:

  1、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对熊猫的认识,分享有关熊猫的已有知识经验。

  2、根据各种美工材料,引导幼儿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熊猫?会遇到什么困难?鼓励幼儿共同解决难点。

  3、幼儿分组活动,鼓励幼儿用各种美工材料,用绘画、剪纸、拼帖、泥塑等不同方法,大胆表现熊猫的不同动态。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而早春三月,孩子们总会发现很多花都开始陆续开放了,比如桃花、梨花、种植区的萝卜花等。同时,我们的自然角中也多了很多孩子带来的开花植物,比如:水仙花、杜鹃花、四季海棠等,孩子们就会三三两两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感,特别是对花的形状、颜色的美大加感叹,这些不正体现了“乐于收集美的物品或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的目标吗?另外,在此过程中,还有孩子发现了这些花的花瓣个数的不同,并有进一步深入了解的愿望,且在《指南》中也指出“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且大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合作能力、看示意图制作的能力,对于剪刀等工具的使用也比较熟练,那么我们何不以此为契机,采用独特的折剪方式,让孩子在欣赏花、观察花、讨论花、制作不同花瓣数量的花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春天开放的花独特的美呢?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春天花在开》,并定位在大班。

  二、活动目标

  ⒈了解春天开的一些花卉,能用折剪的方式表现三种不同花瓣数量的花。

  ⒉感受春天花卉的美,体验合作完成画作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⒈花的制作示意图、剪刀、笔、胶水、框子、抹布。

  ⒉和幼儿一起将宣纸染色,画有萝卜、桃花、迎春花花枝的画作《春天花在开》一幅,并在左上角写上“春天花在开”,右下角印上闲章“春”。

  ⒊课件:四片、五片和六片花瓣的花、花的制作示意图、背景音乐。

  ⒋欣赏过油画作品《春天的花》,对春天开的花有一定的了解。

  四、活动过程

  (一)通过回忆,说说我知道的春天的花

  师:昨天我们欣赏过一幅外国画家莫奈的油画作品,叫:《春天的花》,除了画中的花,我们想想还有哪些春天开的花?

  (二)感受不同花瓣数量的花的美

  师:春天开的花可真多呀,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花,它们的花瓣一样多吗?

  (1)先出现四片花瓣的花:油菜花、萝卜花、四季海棠

  师:这些是什么花?它们都有几片花瓣?

  (2)师:桃花我们都看到过,它有几片花瓣?(看课件:桃花)看看什么花也是5片花瓣?(看课件:梨花、紫荆花)

  (3)师:老师还知道有6片花瓣的花,猜猜什么花是六片花瓣的?

  出现六片花瓣的花:迎春花、风信子、百合花

  (三)用折剪的方法表现春天的花

  1.出示宣纸

  师:看看这是什么?(这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染的宣纸)今天我们就用宣纸来变出(什么颜色的宣纸就与什么花相对应)四片花瓣的萝卜花(紫色)、五片花瓣的桃花(粉红色),还有六片花瓣的迎春花(黄色),好吗?

  2.讨论制作方法

  (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做?

  (2)出示课件(制作示意图):一张是四片花瓣的,一张是五片花瓣的,还有一张是六片花瓣的。

  师:折的`方法一样吗?请你再仔细看看步骤,你觉得做几片花瓣的花有困难,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3)重点介绍五片花瓣的制作方法,请个别幼儿尝试制作,发现问题,共同解决。

  (五片花瓣的第四步时两面是一样大小的,而六片花瓣的第三步两面是一样大小的。)

  3.出示画有枝叶的画作《春天花在开》,了解粘贴的注意点

  (1)师: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合作完成这幅《春天花在开》的画吗?(出示画纸)那这些分别是什么花的花枝?

  (2)师:现在请你想一想你想做什么花,等会呀,做完一朵花后到画上来摆一摆、放一放,看看它应该开在哪个花枝上,并把它贴的最美。准备好了吗,我们6个人一组,想做什么花就走到什么花前面吧!

  5.幼儿自由选择、制作,老师重点观察指导五片花瓣的桃花。

  (四)展示、交流

  1.师:哇!我们做的花可真漂亮啊!看着这些花,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美、丰富词汇:千姿百态、百花齐放、春意盎然)

  2.师:我们再来仔细看看,这些花都开对地方了吗?

  3.师:同样的一种花,你有发现什么不同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花朵呢?

  (根据幼儿实际的情况来交流,如怎么样剪出大花或者是小花)

  4师:我们刚才在做花的时候还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五)延伸活动

  师:现在问题解决了,那回去以后我们再试着找一找还有哪些四片、五片、六片花瓣的花,然后在游戏区中做一做、贴一贴,也把它变成一幅幅漂亮的画,好吗?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颜色渐变作品中的色彩变化美。

  2.尝试用颜色渐变的技法表现秋天的树林,并注意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画纸、油画棒等。

  活动重点:

  能够感受颜色渐变作品中的色彩变化。

  活动难点:

  能够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

  活动过程:

  一、欣赏秋天的树林,感受景色的美丽。

  播放PPT: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对,这里是一片树林。)你觉得它是什么季节的树林?(秋天)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树叶?(绿的、黄的、红的)

  二、向幼儿介绍颜色渐变的范画,学习渐变画的画法。

  1.秋天的树林真美啊!你们喜欢吗?老师也很喜欢,老师还把它画出来了。(PPT)你们看这幅画上画了什么?。跟我们平常看到的画面颜色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哪里不一样呢?(幼儿自由回答)小结:秋天到了,树叶由青转黄,还有的变红了,这种画画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颜色渐变,我们以前没有学过这种颜色渐变的画法,今天,我们来学一学吧!

  2.你们猜猜看这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请你上来试一试。(引导幼儿大胆猜测,鼓励幼儿验证自己猜测。)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讲解颜色渐变画的技法。

  先将树叶的轮廓画好,涂上一层颜色,再用另一种颜色涂上去。(比如:画树叶的时候可以先涂上绿色,再涂上黄色或者红色。)

  4.引导幼儿观察范画上树林的布局。

  师:小朋友,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树一样吗?(幼儿发现这些树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树枝相互交叉,有的树只能看见半棵。)

  三、幼儿动手画,教师巡视,及时给予合理的建议。

  1.幼儿构思自己要表现的树林的布局,要求使用颜色美观丰富。

  2.提示幼儿主线条要注意画粗,注意整体画面的疏密安排。

  3.幼儿作画时,教师提醒幼儿保持桌面、衣服的清洁。

  四、作品展示。

  1.展示幼儿作品。

  2.互相欣赏并评价。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