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11 10:21:0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小学语文教案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小学语文教案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有关心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初步认识四个的.特点,学写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3.巩固运用所学的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说话应用:用绳子自己编一段话,用上生字。

  1.指导写字。

  三、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教师范读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神笔”在诗中出现几次?

  2.每一次出现都是为了画什么?

  3.“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读?

  4.教师范读、学生复读、背诵课文。

  2.朗诵比赛

  四、 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字。认识2种笔画竖弯钩和横折弯钩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和练习朗读。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课前准备:

  1.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收集一些描绘四季景色的图片。

  2.字词卡片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出示课件--四季的景色,学生欣赏。

  2.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季节,说说这个季节的景色特点。

  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景色特点,都很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吧!

  3.出示课题--四季,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爱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谁的耳朵最灵,能够发现这个小朋友哪个字音读得最准,你要向他学;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要提醒他。

  3.开展朗读竞赛 。

  4.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大转盘,转到哪个词语就认读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读课文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互相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准。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小节,说说自己读了这一小节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同学感受这个季节的美丽。

  3.全班交流。

  (1)春天到了,大地还有哪些变化?

  学生一起唱歌:《春天在哪里》

  指导朗读。

  (2)说说夏天里有趣的事。

  播放课件夏天多美,进一步感受夏天的美丽。

  请学生朗读后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

  (3)让学上模仿弯弯的谷穗,鞠一个躬。问:谷穗为什么会弯弯的?想一想,谷穗弯弯的,它还像什么?

  说说你可以在哪些地方找到秋天?

  播放课件金色的秋天,让学生再次感受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请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大家感受秋天的美丽。

  (4)让学生模仿雪人挺肚子的动作,感受雪人的顽皮可爱。

  说说冬天里有趣的事。

  播放课件可爱的冬天。

  请学生朗读,说说一挺为什么要重读。

  4.实践活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喜爱的小节进行朗读表演。

  四、巩固识字

  1.课件出示生字,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2.过桥游戏:学生选择生字进行组词、说话的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抽读生字新词。

  2.背诵第一句课文。

  二、创设情景,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1.播发乐曲,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

  2.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利用挂图理解密的意思,并能举例说明。

  (2)认识禾苗,知道绿油油是表示颜色的词。并能用ABB的格式说词语,比比看谁说得多。

  (3)指导朗读、背诵。

  3.学习第三句。

  (1)出示挂图(录象带),教师讲述:江南一

  带小河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

  以把江南一带叫做鱼米乡。

  (2)教师演示课件,一边结合挂图,一边说,江南鱼米乡多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小小竹

  排就像在画中游。

  (3)指导朗读、背诵。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1)播发乐曲,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2)看图,背诵全文。

  三、放松操时间。

  四、指导写字。

  1.正确认读生字新词。(多种形式)

  2.认识两种笔画。

  3.指导写3个生字。

  (1)读字卡。(多种形式)

  (2)学生书空。

  (3)字开花。

  (4)老师范写,边写边讲重要的笔画,并讲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和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自由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尝试,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力字旁和字旁。会用“马上”“连忙”“立刻”说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别人,做事要有主见,凡事都要三思而行。

  重点难点:

  重点:1、认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懂得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

  难点: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别人,做事要有主见,凡事都要三思而行。

  课型:新授课

  方法:自主讨论、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具:图片、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老师知道,小猪也很喜欢画画,而且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但是,后来却变成了一只大怪物,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想办法解决。

  2、听课文录音带或老师范读,边听边标出生字词。

  3、借助拼音自己读,同桌互读生字词,看谁读得准。

  4、小组合作读,要求读的时候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后互评。

  5、自由读,标出课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

  6、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读。

  7、检查掌握生字新词情况。

  三、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时,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2、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老师范写。

  4、学生描红、书写。

  5、选评作业。

  四、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提出问题:说说小猪为什么把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

  3、带着问题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与讨论。

  五、同步练习

  2、读拼音,写汉字。

  jǐcìyánɡjiǎohuàhuàhāhāxiào

  ()&n

  bsp;()()()

  jiāfǎlìzhènɡshuōhuà

  ()()()

  3、给下面的字写出不同的读音,再分别组词。

  ()()

  结漂

  ()()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做课后练习第2题教师。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初步了解了课文,从中知道小猪原来画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可后来听了小松鼠等动物的建议,却使小花猫变成了一只怪物,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后记:

  朱红英:这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记忆字形,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和积极性,并能用自己组的词说一句话,从这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但是,学生在书写“力”字旁第一笔多加注意铺导。

  肖丽英:教学这节课的生字之前,学生已把生字预习好,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说出组词,并能用自己组的词说一句话,从这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但学生的书写还要多练习。

  胡梅影:这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记忆字形,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和积极性。但是,学生在书写“力”字旁第一笔多注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叫大家讨论了小猪为什么把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找到答案了吗?

  二、读中感悟

  1、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词语

  小松鼠连忙

  小山羊马上

  小白鹅立刻

  课件随机点击出小猫的变化,边看边想:你们看到什么?

  2、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3、你最喜欢哪一段,找出来读一读,想想怎样读更好。

  4、小组交流。

  5、教师检查。(有选择地学习2—7自然段,同时结合理解“好看、漂亮、神气、马上、立刻”等词语,练习“马上、连忙、立刻”说话,并重点指导表情朗读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说的话。

  6、分角色表情朗读

  7、教师小结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你有什么话要对小猪说?

  2、你能帮小猪把这个大怪物变回可爱的小猫吗?

  四、延伸课文

  1、开展小组带头饰表演,进行竞赛,争取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课前学生准备头饰,教师准备音乐)。

  2、教师忠结

  五、布置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词语采摘到词语花蓝。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六、同步练习:

  1、用下面的词写一句话。

  立刻

  马上

  连忙

  2、把下面的词语排成句子。

  (1)、小猪小花猫画了的身上翅膀在一对

  (2)、天天跟着妈妈小青蛙去害虫捉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童话故事,知道小猪因为自己没主见,轻信小松鼠、小山羊和小白鹅的`话,将原本可爱的小花猫画成一只大怪物。大家可不要学小猪,对于别人的建议,我们要先思考,对的接纳,不对的绝不能盲目接纳。

  板书:

  19小猪画画

  小松鼠把猫的尾巴画粗大

  小山羊把猫的头画角大怪物

  小白鹅把猫的身子画翅

  后记:

  这节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和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自由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尝试,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时特别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朗读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练习。

  《小猪画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中让学生演一演、朗读,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时特别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语气朗读今后注意培养。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4个。

  2、 积累一些形容大雨等自然现象的词语。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

  4、 题回“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的人文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排演课本剧练习复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故事中的情景,感受那一份深深的、浓浓的真情,体会小萨拉的优质言行所表现的善良品质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师:小朋友,在你们家中谁是最弱小的?

  2、出示课题 12、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3、读题质疑

  可能出现这几个问题:1)这句话是谁说的`?2)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3)在课文中到底谁是最弱小的?

  二、 自学

  1、分学习小组进行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2)读通课文3)解决问题

  2、交流反馈

  1) 出示词语,学生互教互学音形义。

  2) 根据喜好分小节读课文,相互评议。

  三、 新授

  1、指名交流解答问题,指导朗读。

  1)回答“这句话是谁说的”

  出示:现在……萨拉问道。

  指导朗读

  2)回答“谁是最弱小的”

  出示:滂沱大雨……毫无自卫能力。

  指导朗读

  3)回答“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联系风雨来时一家人的表现,体会一家人互相关怀、互相爱护、和睦美满的真挚感情。

  出示:萨拉朝蔷薇花丛走去……盖在……

  指导朗读

  2、师小结:对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更弱小的人。

  3、齐读课文

  四、 表演

  1、语言直播厅:找找好朋友,准备表演课本剧。

  2、小组表演,师生评议。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

  2、进行有关形声字的字词训练。

  3、熟记成语与儿歌。

  4、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且框口朝下的字。

  5、口语交际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认清笔顺,按笔顺写字)

  二、指导

  1、出示所有生字。

  指名认读,注意学生读音是否正确。

  2、小朋友们能正确认识这些本单元的生字真不错,你们能把每个字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吗?

  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回忆一下每个字的笔顺,遇到自己记得不熟的字,画上一个五角星,多练习几次。

  学生自己学习,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请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检查一下画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记牢了。

  以同桌为单位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监督。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画星的字是否会了,并小结检查结果。

  5、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用心去记这些字,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是不是真正掌握了。

  2、出示:数笔画填空。

  瓜:第四笔是()

  桃:第八笔是()

  爷:第三笔是()

  奶:第:四笔是()

  坐:第五笔是()

  指名学生填空,集体订正。

  3、出示:按笔顺写字。

  指名学生按笔顺写字,集体评议。

  4、小游戏:对口令。

  游戏规则:(1)生甲:斗怎么写?

  生乙:斗这样写:点,点,横,竖。

  (2)由学生任意抽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这次字词句学习分三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4、师:读了小题目以后,我们知道每部分学习都是围绕“丁“的他的伙伴们展开的。

  二、指导

  1、同学们你们先自己读一读题目。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转盘,谁会读这个字?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丁和谁交上了朋友?谁会读?

  3、依次转动字盘,分别让学生说出丁和谁交上朋友?指名认读“灯、盯、钉“。

  4、出示词语:丁丁、电灯、盯着、钉子、叮叮当,认读词语。

  5、师: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由这组字编的儿歌。

  学生自由读儿歌。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要求读正确。

  6、指导学生看书上插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师:看懂了图画,小朋友们你们再去读读儿歌,想想儿歌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些词语的意思又是什么。

  指名回答。

  7、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你就会觉得这些汉字很有趣。

  讨论:“电灯“的”灯“为什么用火字旁?

  “盯着”的“盯”为什么用目字旁?

  “钉子”的“盯”为什么用金字旁?

  指名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丁在这些字里表示读音,它和不同的部首组合以后就表示不同的意思,像这样的有规律的汉字,我们把它称作形声字。

  三、拓展练习

  1、师:在汉字中类似的形声字还有不少。

  出示:包子水泡饱满跑步怀抱

  肚皮披风疲劳山坡破坏

  少年沙子吵闹炒菜抄写

  小朋友你们先自己读一读,想想每个字的意思。

  讨论:它们分别用哪个字作基础字,与不同的部首组合而成?

  2、提问:你能找到以“青“作基础字的形声字吗?

  3、自己用这个方法再认识一组字,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这次读读背背学习分两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2、指导。

  (1)学习成语歌。

  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这个小朋友从小就学写毛笔字,你看他已经能写二年级才学的一些复杂的字了,他可是从练习写基本笔画开始的呀!

  (2)出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师:你怎么看出他很认真?

  师:这个小朋友他今天练习一个类型的字,明天再练习一个类型的字,还不忘记复习前几天写过的字。

  3、出示:日积月累温故知新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2)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练习:学生练读,同桌练习背诵。

  (5)检查背诵情况。

  4、学习儿歌。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生借助拼音试着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指名朗读,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回答教师问题:

  “花儿”指什么?

  “风雨”指什么?

  (3)同学们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应带着什么样的心情读呢?

  (4)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好象小一个下雨的早晨,打着小伞去上学,谁来读一读?

  (5)练习朗读、背诵。

  (6)检查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2、指导。

  (1)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今天,我们学写“同、问、网”3个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且框口朝下的字应按什么顺序书写。

  (3)出示:同

  3、练习。

  (1)练习描写“同”3个,仿影1个。

  (2)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

  (1)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指出问题。

  (2)进行纠正性练习。

  其余两个字教学方法相同。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图一:图上的王洪是怎样看书的?

  3、出示图三:图上的张海是怎样看书的?

  4、出示图四:图上的韩小是怎样看书的?

  5、分成四人小组讨论:谁的姿势正确呢?

  汇报讨论结果。

  三、拓展训练

  1、请三人按图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如果你看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2、组织学生发言。

  3、小结:在生活之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好的读书姿势呢?组织学生发言。

  四、练笔

  你想对这些有不良看书习惯的同学说什么呢?用一句话写下来。

  教后记: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书写较美观。

  2、能够熟记成语与儿歌。

  3、嫩够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且框口朝下的字。书写美观。

  4、通过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明白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但较难付之于行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的魅力,理解对联的意思,体会对联的巧妙之处,积累对联。

  2、进一步品味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懂得同一个意思因为表达的句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领悟文化的精深,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远大抱负。

  4、了解成语的来历,理解成语的意思,积累成语,从成语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5、通过诵读感悟对联的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节奏美的特点。

  6、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7、训练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初步学习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手法的结合运用。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懂得同一个意思因为表达的句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领悟文化的精深,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远大抱负。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4、写清引发愿望的原因,和如何实现这个愿望。不说空话,写出真情实感,注意合乎逻辑、合理布局。

  教学准备:搜集有趣的对联、搜集表现报效祖国或者民族气节的名句、收集你喜欢的对联。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我们过春节,家家户户门口贴了什么?(对联、春联)谁能向大家说说你喜欢的对联?

  2、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大家的记性可真好呀!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两副对联,请翻开书语文乐园二,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指名学生读每副对联,想想能发现什么?

  2、小组讨论。

  3、交流与提示:

  ①第一副里有好多相同的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第二副里的字虽然不一样,但是字音却有很多相同的,它们是什么意思?(结论:这两副对联非常巧妙地运用了相同的字或者同音字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②对联是讲求对仗的,仔细看看它们是不是对仗的?(结论:的语言文字具有独特的魅力,也只有才有对对子的语言交流活动,古代文人精湛的文字功底值得我们自豪。)

  4、多种形式朗读背诵。

  5、拓展:你还能搜集到哪些有趣的对联?

  6、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对联。

  三、学习“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

  1、多种形式读这三句话,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体会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

  ①出示用第一句话改编的陈述句“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并将两句话进行对比,看看哪一句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更肯定。(结论:看来,反问句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

  ②以此方法,要学生自己体会后面两句,看看它们是什么句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论:同一个意思因为表达的句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在过程中也可

  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情达意。)

  3、进一步朗读,体会。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请同学们读读本题的两个句子,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结合注释或字典,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名垂竹帛,功标青史”即一个人如果能给国家做出贡献,就能将自己的名字和功绩永远记在史册上,这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就是国家的兴衰成败,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只有每一个人都积极努力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3、可联系课前搜集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4、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背得快。

  5、小组交流搜集表现报效祖国或者民族气节的名句。

  二、学习“成语故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故事,看看这个故事写了什么?

  2、指名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谁能结合故事内容说说“奉公守法”的意思?

  4、小组讨论:赵奢的做法对不对、好不好?你觉得赵奢是个怎样的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5、指名回答。

  6、讲故事比赛:《奉公守法》

  要求:讲故事的时候,运用文中特别能表达赵奢品质的词句,如“依法惩治”“毫不畏惧”“奉公守法”等。

  7、学生评。

  第三课时(探究与实践:了解对联)

  一、引“联”导入,营造活动氛围。

  (出示几副对联)同学们,这些对联写得多好呀!对联是汉语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对联。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探究把!

  二、明确探究的内容。

  1、你在那些地方看到过对联?

  2、对联有哪些特点?

  3、从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到有关对联的知识?

  三、自主合作,完成探究。

  1、自由组合形成探究小组,选出组长。

  2、分配探究任务:整个小组研究一个主题,或者小组成员各自研究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一起交流。

  3、讨论探究途径。

  师指导:《四库全书》,通过络搜索,百度、谷歌,键入你的主题。

  4、展开探究活动,各小组成员注重合作,小组间保持联系,互通信息。

  师适时指导。

  四、交流探究成果。

  1、小组内部交流,准备好在全班交流的发言稿。

  2、小组间相互交流,彼此借鉴。

  3、全班集体交流,师从内容、方法上进行。

  五、拓展延伸。

  开展“接对联比赛”“互赠对联增友谊”活动,让这朵奇葩开在学生心里,深入人心。

  第四课时(习作:心愿)

  一、引生入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桃李满天下。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心愿呢?那是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充满了爱心的好老师,使很多顽皮的孩子有了进步,所以我也想像我的老师那样,于是我就认真学习,终于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现在我还在为自己”当优秀教师“这个心愿而努力呢!同学们,你们有怎样的心愿?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又怎样为它而努力着呢?

  二、自由交谈,开阔思路。

  1、结合“想一想“的环节,思考里面提出的问题。

  2、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3、指名交流,要求:心愿的由来要合乎逻辑,纠正牵强附会引导学生要言之有理;实现愿望的过程要说得真实,具体,可行,要切合实际做到言之有物;“心愿“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达到某种美好、有意义的目的。

  引导学生区别“心愿”和“梦想”,二者都有“希望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这层意思,但梦想的程度深,梦想是对更高更远目标的期待,一个人会有一个或两个梦想,而“心愿”可能只是对一个小小的目的的期待,你可以拥有许许多多的心愿。注重引导学生对“心愿”和“梦想”的区别目的是启发学生从小处着手,从生活中的小事,小现象,遗憾中去思考材料,避免学生一味选取大、假、空的素材。

  4、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结合学生生成相机启发,拓展学生思维。

  三、明确要求,片断引路。

  1、学生就三个问题写片断。

  A、你有怎样的心愿?

  B、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C、怎样为它努力?

  2、学生写片断,教师巡视。留意写得好的,备于讲评有针对性和示范性。

  3、赏析片断。

  第五课时(习作赏析)

  一、写法指导,整合成。

  1、做到言之有序,可开门见山表达自己的心愿,再谈心愿的由来;可先叙述引发心愿的事情再表达自己的心愿。

  2、应把引发心愿的事情作为重点写详细、具体,注意写好自己的内心活动,流露真情。

  3、在叙述中适当穿插议论、抒情的语句。

  二、自评自改,完善习作。

  修改要求:

  1、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详略得当,语言表达是否清楚具体。

  2、是否具有真情实感。

  三、指导品赏,成就激励。

  1、小组评析。同学们,习作稿已初步形成,愿不愿意和伙伴交流交流,倾听一下好的建议?请自由组成四人小组,一人读,三人评,看看是否达到本次习作要求。

  2、抽样导评。展示学生的习作(好、中、差各一份),引导全班同学评议,欣赏成功之处,提出建议,修改不足之处,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修改完善。同学们,一习作的成功还有待于反复地修改。课后,你可以找信得过的伙伴评一评,也可以让爸爸妈妈给你提提意见,然后自己认真地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精)小学语文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教案03-29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10-17

小学语文教案11-06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10-11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2-2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9-11

(精)小学语文教案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小学语文教案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有关心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初步认识四个的.特点,学写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3.巩固运用所学的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说话应用:用绳子自己编一段话,用上生字。

  1.指导写字。

  三、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教师范读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神笔”在诗中出现几次?

  2.每一次出现都是为了画什么?

  3.“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读?

  4.教师范读、学生复读、背诵课文。

  2.朗诵比赛

  四、 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字。认识2种笔画竖弯钩和横折弯钩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和练习朗读。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课前准备:

  1.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收集一些描绘四季景色的图片。

  2.字词卡片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出示课件--四季的景色,学生欣赏。

  2.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季节,说说这个季节的景色特点。

  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景色特点,都很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吧!

  3.出示课题--四季,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爱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谁的耳朵最灵,能够发现这个小朋友哪个字音读得最准,你要向他学;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要提醒他。

  3.开展朗读竞赛 。

  4.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大转盘,转到哪个词语就认读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读课文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互相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准。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小节,说说自己读了这一小节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同学感受这个季节的美丽。

  3.全班交流。

  (1)春天到了,大地还有哪些变化?

  学生一起唱歌:《春天在哪里》

  指导朗读。

  (2)说说夏天里有趣的事。

  播放课件夏天多美,进一步感受夏天的美丽。

  请学生朗读后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

  (3)让学上模仿弯弯的谷穗,鞠一个躬。问:谷穗为什么会弯弯的?想一想,谷穗弯弯的,它还像什么?

  说说你可以在哪些地方找到秋天?

  播放课件金色的秋天,让学生再次感受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请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大家感受秋天的美丽。

  (4)让学生模仿雪人挺肚子的动作,感受雪人的顽皮可爱。

  说说冬天里有趣的事。

  播放课件可爱的冬天。

  请学生朗读,说说一挺为什么要重读。

  4.实践活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喜爱的小节进行朗读表演。

  四、巩固识字

  1.课件出示生字,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2.过桥游戏:学生选择生字进行组词、说话的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抽读生字新词。

  2.背诵第一句课文。

  二、创设情景,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1.播发乐曲,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

  2.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利用挂图理解密的意思,并能举例说明。

  (2)认识禾苗,知道绿油油是表示颜色的词。并能用ABB的格式说词语,比比看谁说得多。

  (3)指导朗读、背诵。

  3.学习第三句。

  (1)出示挂图(录象带),教师讲述:江南一

  带小河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

  以把江南一带叫做鱼米乡。

  (2)教师演示课件,一边结合挂图,一边说,江南鱼米乡多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小小竹

  排就像在画中游。

  (3)指导朗读、背诵。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1)播发乐曲,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2)看图,背诵全文。

  三、放松操时间。

  四、指导写字。

  1.正确认读生字新词。(多种形式)

  2.认识两种笔画。

  3.指导写3个生字。

  (1)读字卡。(多种形式)

  (2)学生书空。

  (3)字开花。

  (4)老师范写,边写边讲重要的笔画,并讲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和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自由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尝试,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力字旁和字旁。会用“马上”“连忙”“立刻”说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别人,做事要有主见,凡事都要三思而行。

  重点难点:

  重点:1、认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懂得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

  难点: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别人,做事要有主见,凡事都要三思而行。

  课型:新授课

  方法:自主讨论、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具:图片、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老师知道,小猪也很喜欢画画,而且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但是,后来却变成了一只大怪物,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想办法解决。

  2、听课文录音带或老师范读,边听边标出生字词。

  3、借助拼音自己读,同桌互读生字词,看谁读得准。

  4、小组合作读,要求读的时候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后互评。

  5、自由读,标出课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

  6、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读。

  7、检查掌握生字新词情况。

  三、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时,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2、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老师范写。

  4、学生描红、书写。

  5、选评作业。

  四、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提出问题:说说小猪为什么把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

  3、带着问题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与讨论。

  五、同步练习

  2、读拼音,写汉字。

  jǐcìyánɡjiǎohuàhuàhāhāxiào

  ()&n

  bsp;()()()

  jiāfǎlìzhènɡshuōhuà

  ()()()

  3、给下面的字写出不同的读音,再分别组词。

  ()()

  结漂

  ()()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做课后练习第2题教师。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初步了解了课文,从中知道小猪原来画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可后来听了小松鼠等动物的建议,却使小花猫变成了一只怪物,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后记:

  朱红英:这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记忆字形,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和积极性,并能用自己组的词说一句话,从这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但是,学生在书写“力”字旁第一笔多加注意铺导。

  肖丽英:教学这节课的生字之前,学生已把生字预习好,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说出组词,并能用自己组的词说一句话,从这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但学生的书写还要多练习。

  胡梅影:这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记忆字形,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和积极性。但是,学生在书写“力”字旁第一笔多注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叫大家讨论了小猪为什么把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找到答案了吗?

  二、读中感悟

  1、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词语

  小松鼠连忙

  小山羊马上

  小白鹅立刻

  课件随机点击出小猫的变化,边看边想:你们看到什么?

  2、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3、你最喜欢哪一段,找出来读一读,想想怎样读更好。

  4、小组交流。

  5、教师检查。(有选择地学习2—7自然段,同时结合理解“好看、漂亮、神气、马上、立刻”等词语,练习“马上、连忙、立刻”说话,并重点指导表情朗读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说的话。

  6、分角色表情朗读

  7、教师小结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你有什么话要对小猪说?

  2、你能帮小猪把这个大怪物变回可爱的小猫吗?

  四、延伸课文

  1、开展小组带头饰表演,进行竞赛,争取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课前学生准备头饰,教师准备音乐)。

  2、教师忠结

  五、布置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词语采摘到词语花蓝。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六、同步练习:

  1、用下面的词写一句话。

  立刻

  马上

  连忙

  2、把下面的词语排成句子。

  (1)、小猪小花猫画了的身上翅膀在一对

  (2)、天天跟着妈妈小青蛙去害虫捉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童话故事,知道小猪因为自己没主见,轻信小松鼠、小山羊和小白鹅的`话,将原本可爱的小花猫画成一只大怪物。大家可不要学小猪,对于别人的建议,我们要先思考,对的接纳,不对的绝不能盲目接纳。

  板书:

  19小猪画画

  小松鼠把猫的尾巴画粗大

  小山羊把猫的头画角大怪物

  小白鹅把猫的身子画翅

  后记:

  这节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和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自由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尝试,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时特别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朗读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练习。

  《小猪画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中让学生演一演、朗读,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时特别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语气朗读今后注意培养。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4个。

  2、 积累一些形容大雨等自然现象的词语。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

  4、 题回“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的人文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排演课本剧练习复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故事中的情景,感受那一份深深的、浓浓的真情,体会小萨拉的优质言行所表现的善良品质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师:小朋友,在你们家中谁是最弱小的?

  2、出示课题 12、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3、读题质疑

  可能出现这几个问题:1)这句话是谁说的`?2)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3)在课文中到底谁是最弱小的?

  二、 自学

  1、分学习小组进行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2)读通课文3)解决问题

  2、交流反馈

  1) 出示词语,学生互教互学音形义。

  2) 根据喜好分小节读课文,相互评议。

  三、 新授

  1、指名交流解答问题,指导朗读。

  1)回答“这句话是谁说的”

  出示:现在……萨拉问道。

  指导朗读

  2)回答“谁是最弱小的”

  出示:滂沱大雨……毫无自卫能力。

  指导朗读

  3)回答“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联系风雨来时一家人的表现,体会一家人互相关怀、互相爱护、和睦美满的真挚感情。

  出示:萨拉朝蔷薇花丛走去……盖在……

  指导朗读

  2、师小结:对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更弱小的人。

  3、齐读课文

  四、 表演

  1、语言直播厅:找找好朋友,准备表演课本剧。

  2、小组表演,师生评议。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

  2、进行有关形声字的字词训练。

  3、熟记成语与儿歌。

  4、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且框口朝下的字。

  5、口语交际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认清笔顺,按笔顺写字)

  二、指导

  1、出示所有生字。

  指名认读,注意学生读音是否正确。

  2、小朋友们能正确认识这些本单元的生字真不错,你们能把每个字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吗?

  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回忆一下每个字的笔顺,遇到自己记得不熟的字,画上一个五角星,多练习几次。

  学生自己学习,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请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检查一下画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记牢了。

  以同桌为单位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监督。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画星的字是否会了,并小结检查结果。

  5、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用心去记这些字,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是不是真正掌握了。

  2、出示:数笔画填空。

  瓜:第四笔是()

  桃:第八笔是()

  爷:第三笔是()

  奶:第:四笔是()

  坐:第五笔是()

  指名学生填空,集体订正。

  3、出示:按笔顺写字。

  指名学生按笔顺写字,集体评议。

  4、小游戏:对口令。

  游戏规则:(1)生甲:斗怎么写?

  生乙:斗这样写:点,点,横,竖。

  (2)由学生任意抽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这次字词句学习分三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4、师:读了小题目以后,我们知道每部分学习都是围绕“丁“的他的伙伴们展开的。

  二、指导

  1、同学们你们先自己读一读题目。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转盘,谁会读这个字?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丁和谁交上了朋友?谁会读?

  3、依次转动字盘,分别让学生说出丁和谁交上朋友?指名认读“灯、盯、钉“。

  4、出示词语:丁丁、电灯、盯着、钉子、叮叮当,认读词语。

  5、师: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由这组字编的儿歌。

  学生自由读儿歌。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要求读正确。

  6、指导学生看书上插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师:看懂了图画,小朋友们你们再去读读儿歌,想想儿歌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些词语的意思又是什么。

  指名回答。

  7、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你就会觉得这些汉字很有趣。

  讨论:“电灯“的”灯“为什么用火字旁?

  “盯着”的“盯”为什么用目字旁?

  “钉子”的“盯”为什么用金字旁?

  指名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丁在这些字里表示读音,它和不同的部首组合以后就表示不同的意思,像这样的有规律的汉字,我们把它称作形声字。

  三、拓展练习

  1、师:在汉字中类似的形声字还有不少。

  出示:包子水泡饱满跑步怀抱

  肚皮披风疲劳山坡破坏

  少年沙子吵闹炒菜抄写

  小朋友你们先自己读一读,想想每个字的意思。

  讨论:它们分别用哪个字作基础字,与不同的部首组合而成?

  2、提问:你能找到以“青“作基础字的形声字吗?

  3、自己用这个方法再认识一组字,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这次读读背背学习分两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2、指导。

  (1)学习成语歌。

  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这个小朋友从小就学写毛笔字,你看他已经能写二年级才学的一些复杂的字了,他可是从练习写基本笔画开始的呀!

  (2)出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师:你怎么看出他很认真?

  师:这个小朋友他今天练习一个类型的字,明天再练习一个类型的字,还不忘记复习前几天写过的字。

  3、出示:日积月累温故知新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2)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练习:学生练读,同桌练习背诵。

  (5)检查背诵情况。

  4、学习儿歌。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生借助拼音试着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指名朗读,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回答教师问题:

  “花儿”指什么?

  “风雨”指什么?

  (3)同学们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应带着什么样的心情读呢?

  (4)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好象小一个下雨的早晨,打着小伞去上学,谁来读一读?

  (5)练习朗读、背诵。

  (6)检查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2、指导。

  (1)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今天,我们学写“同、问、网”3个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且框口朝下的字应按什么顺序书写。

  (3)出示:同

  3、练习。

  (1)练习描写“同”3个,仿影1个。

  (2)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

  (1)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指出问题。

  (2)进行纠正性练习。

  其余两个字教学方法相同。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图一:图上的王洪是怎样看书的?

  3、出示图三:图上的张海是怎样看书的?

  4、出示图四:图上的韩小是怎样看书的?

  5、分成四人小组讨论:谁的姿势正确呢?

  汇报讨论结果。

  三、拓展训练

  1、请三人按图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如果你看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2、组织学生发言。

  3、小结:在生活之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好的读书姿势呢?组织学生发言。

  四、练笔

  你想对这些有不良看书习惯的同学说什么呢?用一句话写下来。

  教后记: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书写较美观。

  2、能够熟记成语与儿歌。

  3、嫩够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且框口朝下的字。书写美观。

  4、通过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明白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但较难付之于行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的魅力,理解对联的意思,体会对联的巧妙之处,积累对联。

  2、进一步品味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懂得同一个意思因为表达的句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领悟文化的精深,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远大抱负。

  4、了解成语的来历,理解成语的意思,积累成语,从成语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5、通过诵读感悟对联的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节奏美的特点。

  6、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7、训练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初步学习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手法的结合运用。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懂得同一个意思因为表达的句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领悟文化的精深,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远大抱负。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4、写清引发愿望的原因,和如何实现这个愿望。不说空话,写出真情实感,注意合乎逻辑、合理布局。

  教学准备:搜集有趣的对联、搜集表现报效祖国或者民族气节的名句、收集你喜欢的对联。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我们过春节,家家户户门口贴了什么?(对联、春联)谁能向大家说说你喜欢的对联?

  2、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大家的记性可真好呀!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两副对联,请翻开书语文乐园二,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指名学生读每副对联,想想能发现什么?

  2、小组讨论。

  3、交流与提示:

  ①第一副里有好多相同的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第二副里的字虽然不一样,但是字音却有很多相同的,它们是什么意思?(结论:这两副对联非常巧妙地运用了相同的字或者同音字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②对联是讲求对仗的,仔细看看它们是不是对仗的?(结论:的语言文字具有独特的魅力,也只有才有对对子的语言交流活动,古代文人精湛的文字功底值得我们自豪。)

  4、多种形式朗读背诵。

  5、拓展:你还能搜集到哪些有趣的对联?

  6、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对联。

  三、学习“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

  1、多种形式读这三句话,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体会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

  ①出示用第一句话改编的陈述句“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并将两句话进行对比,看看哪一句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更肯定。(结论:看来,反问句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

  ②以此方法,要学生自己体会后面两句,看看它们是什么句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论:同一个意思因为表达的句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在过程中也可

  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情达意。)

  3、进一步朗读,体会。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请同学们读读本题的两个句子,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结合注释或字典,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名垂竹帛,功标青史”即一个人如果能给国家做出贡献,就能将自己的名字和功绩永远记在史册上,这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就是国家的兴衰成败,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只有每一个人都积极努力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3、可联系课前搜集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4、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背得快。

  5、小组交流搜集表现报效祖国或者民族气节的名句。

  二、学习“成语故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故事,看看这个故事写了什么?

  2、指名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谁能结合故事内容说说“奉公守法”的意思?

  4、小组讨论:赵奢的做法对不对、好不好?你觉得赵奢是个怎样的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5、指名回答。

  6、讲故事比赛:《奉公守法》

  要求:讲故事的时候,运用文中特别能表达赵奢品质的词句,如“依法惩治”“毫不畏惧”“奉公守法”等。

  7、学生评。

  第三课时(探究与实践:了解对联)

  一、引“联”导入,营造活动氛围。

  (出示几副对联)同学们,这些对联写得多好呀!对联是汉语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对联。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探究把!

  二、明确探究的内容。

  1、你在那些地方看到过对联?

  2、对联有哪些特点?

  3、从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到有关对联的知识?

  三、自主合作,完成探究。

  1、自由组合形成探究小组,选出组长。

  2、分配探究任务:整个小组研究一个主题,或者小组成员各自研究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一起交流。

  3、讨论探究途径。

  师指导:《四库全书》,通过络搜索,百度、谷歌,键入你的主题。

  4、展开探究活动,各小组成员注重合作,小组间保持联系,互通信息。

  师适时指导。

  四、交流探究成果。

  1、小组内部交流,准备好在全班交流的发言稿。

  2、小组间相互交流,彼此借鉴。

  3、全班集体交流,师从内容、方法上进行。

  五、拓展延伸。

  开展“接对联比赛”“互赠对联增友谊”活动,让这朵奇葩开在学生心里,深入人心。

  第四课时(习作:心愿)

  一、引生入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桃李满天下。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心愿呢?那是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充满了爱心的好老师,使很多顽皮的孩子有了进步,所以我也想像我的老师那样,于是我就认真学习,终于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现在我还在为自己”当优秀教师“这个心愿而努力呢!同学们,你们有怎样的心愿?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又怎样为它而努力着呢?

  二、自由交谈,开阔思路。

  1、结合“想一想“的环节,思考里面提出的问题。

  2、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3、指名交流,要求:心愿的由来要合乎逻辑,纠正牵强附会引导学生要言之有理;实现愿望的过程要说得真实,具体,可行,要切合实际做到言之有物;“心愿“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达到某种美好、有意义的目的。

  引导学生区别“心愿”和“梦想”,二者都有“希望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这层意思,但梦想的程度深,梦想是对更高更远目标的期待,一个人会有一个或两个梦想,而“心愿”可能只是对一个小小的目的的期待,你可以拥有许许多多的心愿。注重引导学生对“心愿”和“梦想”的区别目的是启发学生从小处着手,从生活中的小事,小现象,遗憾中去思考材料,避免学生一味选取大、假、空的素材。

  4、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结合学生生成相机启发,拓展学生思维。

  三、明确要求,片断引路。

  1、学生就三个问题写片断。

  A、你有怎样的心愿?

  B、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C、怎样为它努力?

  2、学生写片断,教师巡视。留意写得好的,备于讲评有针对性和示范性。

  3、赏析片断。

  第五课时(习作赏析)

  一、写法指导,整合成。

  1、做到言之有序,可开门见山表达自己的心愿,再谈心愿的由来;可先叙述引发心愿的事情再表达自己的心愿。

  2、应把引发心愿的事情作为重点写详细、具体,注意写好自己的内心活动,流露真情。

  3、在叙述中适当穿插议论、抒情的语句。

  二、自评自改,完善习作。

  修改要求:

  1、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详略得当,语言表达是否清楚具体。

  2、是否具有真情实感。

  三、指导品赏,成就激励。

  1、小组评析。同学们,习作稿已初步形成,愿不愿意和伙伴交流交流,倾听一下好的建议?请自由组成四人小组,一人读,三人评,看看是否达到本次习作要求。

  2、抽样导评。展示学生的习作(好、中、差各一份),引导全班同学评议,欣赏成功之处,提出建议,修改不足之处,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修改完善。同学们,一习作的成功还有待于反复地修改。课后,你可以找信得过的伙伴评一评,也可以让爸爸妈妈给你提提意见,然后自己认真地修改,直到满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