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2 07:55:5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数学教案[实用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数学教案[实用4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拔萝卜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总数。

  2.准确感知3以内的数量,学习按量归类。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并体验其乐趣。

  活动准备:

  三个箩筐(上面分别有1只、2只、3只兔子)、萝卜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萝卜,感知3以内的数量。

  1.出示小白兔。

  看看,谁也来到我们教室啦,和小白兔打个招呼。

  小朋友们好,我叫小白兔,我们家的萝卜吃完了,想请大家帮忙拔萝卜,你们愿意帮我吗?让我们开着小汽车出发吧。

  2.目测萝卜数量。

  二、拔萝卜,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

  1.自由挑选萝卜,并说出萝卜数量。

  萝卜地到了,请你拔一张萝卜卡片,准备好了吗?拔萝卜,拔萝卜,嘿呦嘿呦拔萝卜,拔出来啦!

  请你数一数你拔了几个萝卜,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谁来告诉大家你拔了几个萝卜?

  2.听指令取萝卜,并说出萝卜数量。

  请你把你拔的萝卜放到椅子底下,看小白兔拔了几个萝卜?

  这一次要和小白兔拔一样多的萝卜,要拔数量是3的.萝卜。

  三、装萝卜,学习3以内数的按量归类。

  1.出示箩筐子。

  萝卜多得都拿不了了,让我们把它装进筐里。这里有3只箩筐,请看看箩筐上有什么?

  它们都一样吗?这个箩筐里应该装几个萝卜呢?

  2.装萝卜。

  请你看看你的萝卜应该送到那个筐里,边装边说:"三只兔子我送你三个萝卜"。

  四、运萝卜,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今天小白兔特别高兴,大家帮我拔了这么多的萝卜,谢谢大家,让我们一起抬着萝卜回家吧,我大家吃红烧大萝卜。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用眼看一看、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幼儿小朋友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幼儿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实物若干。图片、天平秤

  教学重点:

  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师:星期天,动物乐园可热闹了,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1、动物乐园来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噢,有马、大象、小兔,还有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呢!)

  2、你知道小熊和小猴谁轻谁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轻重。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比一比

  (1)在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你还知道谁轻谁重呢?课件出示几种动物比轻重?

  (2)你们又是怎么知道它们的轻重的呢?

  2、掂一掂,比一比

  (1)数学书和文具盒你们能看出它们谁轻谁重吗?(你们都认为不能用眼睛看出来)那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轻重呢?

  (2)幼儿操作,掂一掂。(现在请一幼儿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数学书和文具盒的'轻重,以及其它你感兴趣的物体的轻重)

  (4)有幼儿说,他反复掂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它们的轻重不是很明确,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呢?(对了,我们可以借助秤这种工具称一称,现在,我们用

  天平这种秤称一称。

  3、称一称,比一比

  (1)教师示范称一称,课件出示称苹果和梨的图画。问:谁轻谁重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很多同学都看出来了,放苹果的这边矮,说明苹果重,放梨的这边高,说明梨轻。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天平秤的指针会偏向重的那边呢,可见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啊!)

  (2)幼儿操作,秤物体,比轻重。(现在你们可以自己来称一称,比一比轻重。

  三、总结:

  师:小朋友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比较物体的轻重一般用哪些方法?在哪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的办法,一眼就能看出轻重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当看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当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学插板,让幼儿初步了解插板的外形特征、内部构件。

  2.学习正确使用插板,对进行常规训练。

  3.培养幼儿操作数学插板的兴趣。

  【活动准备】 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课前把上课用的小棋子摆在插板上)

  儿歌挂图《排队走》。

  【活动过程】 1.教师边说儿歌《来做客》,边出示插板,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插板。(说出儿歌的内容)

  2.教师提问:“小朋友盒子是什么形状?(引导幼儿说出长方形的)盒盖上面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啊有许多小洞洞)它像什么?”

  3.教师“摇一摇,哗啦啦,你们想知道里面住着谁吗?我们现在就把它们请出来!首先我们要学会打开小插板。”

  4.游戏一:学习使用小插板

  (1)教师边说儿歌《喜欢它》,边示范使用方法。(说出儿歌的.内容)

  (2)引导幼儿练习使用方法。

  5.游戏二:学习插棋子

  (1)教师示范插棋子,要一个一个往上插。(将各种图案的妻子展示在演示板)

  (2)教师引导幼儿练习插棋子。

  6.游戏三:整理学具

  (1)教师示范收棋子,将棋子翻到图案面,两字手收棋子,把一样颜色的棋子插摞在一起。

  (2)请幼儿练习收棋子,要求吧一样颜色的棋子插摞在一起。

  7.教师出示挂图,教师幼儿一边共同朗诵儿歌《排好队》,边收棋子。

  8.复习一下这节活动的内容,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练习插摞棋子,复习活动中的小儿歌。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一、活动背景: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关系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本周我上了节排序的课,是以穿糖果(穿木珠)的方式开展的。让孩子要能说出分辨事物的规律,既糖果是按什么规律穿的,颜色?大小?形状?同时希望他们可以自己按规律排列出来。

  当时我想这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需要他们用有限的知识来找出规律。但值得肯定的是排序活动不但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同时对他的思维也很有好处。事实也的确证明了这点。

  二、活动评析

  孩子们对于我安排的红糖果、绿糖果、圆糖果、方糖果等很喜欢。我先让他们看看每种糖果间有什么不同,孩子一下子就看出颜色、形状、大小不一样了,接着我在黑板上挂出排列好的糖果项链,和孩子一起找找规律。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说出规律。在让孩子根据范例自己排列时,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大部分都会排列出。只要少数的孩子不太会。

  总的来说孩子对这样动手的课还是很喜欢的,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按规律进行简单的排序,只有少数能力稍弱的孩子似乎还没会按规律排序,没能达到这次目标。我准备再进行补一次。

  三、活动反思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得注意让孩子在生活中懂得观察,发现事物见的简单的不同,逐渐让他们知道些规律,毕竟我们的课堂还是要来源于生活的,这样的结合才会更好。

《小班数学教案[实用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9-30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6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7-28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27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8-15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8-05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09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08

小班数学教案12-11

小班数学教案[实用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数学教案[实用4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拔萝卜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总数。

  2.准确感知3以内的数量,学习按量归类。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并体验其乐趣。

  活动准备:

  三个箩筐(上面分别有1只、2只、3只兔子)、萝卜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萝卜,感知3以内的数量。

  1.出示小白兔。

  看看,谁也来到我们教室啦,和小白兔打个招呼。

  小朋友们好,我叫小白兔,我们家的萝卜吃完了,想请大家帮忙拔萝卜,你们愿意帮我吗?让我们开着小汽车出发吧。

  2.目测萝卜数量。

  二、拔萝卜,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

  1.自由挑选萝卜,并说出萝卜数量。

  萝卜地到了,请你拔一张萝卜卡片,准备好了吗?拔萝卜,拔萝卜,嘿呦嘿呦拔萝卜,拔出来啦!

  请你数一数你拔了几个萝卜,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谁来告诉大家你拔了几个萝卜?

  2.听指令取萝卜,并说出萝卜数量。

  请你把你拔的萝卜放到椅子底下,看小白兔拔了几个萝卜?

  这一次要和小白兔拔一样多的萝卜,要拔数量是3的.萝卜。

  三、装萝卜,学习3以内数的按量归类。

  1.出示箩筐子。

  萝卜多得都拿不了了,让我们把它装进筐里。这里有3只箩筐,请看看箩筐上有什么?

  它们都一样吗?这个箩筐里应该装几个萝卜呢?

  2.装萝卜。

  请你看看你的萝卜应该送到那个筐里,边装边说:"三只兔子我送你三个萝卜"。

  四、运萝卜,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今天小白兔特别高兴,大家帮我拔了这么多的萝卜,谢谢大家,让我们一起抬着萝卜回家吧,我大家吃红烧大萝卜。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用眼看一看、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幼儿小朋友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幼儿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实物若干。图片、天平秤

  教学重点:

  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师:星期天,动物乐园可热闹了,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1、动物乐园来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噢,有马、大象、小兔,还有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呢!)

  2、你知道小熊和小猴谁轻谁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轻重。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比一比

  (1)在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你还知道谁轻谁重呢?课件出示几种动物比轻重?

  (2)你们又是怎么知道它们的轻重的呢?

  2、掂一掂,比一比

  (1)数学书和文具盒你们能看出它们谁轻谁重吗?(你们都认为不能用眼睛看出来)那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轻重呢?

  (2)幼儿操作,掂一掂。(现在请一幼儿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数学书和文具盒的'轻重,以及其它你感兴趣的物体的轻重)

  (4)有幼儿说,他反复掂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它们的轻重不是很明确,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呢?(对了,我们可以借助秤这种工具称一称,现在,我们用

  天平这种秤称一称。

  3、称一称,比一比

  (1)教师示范称一称,课件出示称苹果和梨的图画。问:谁轻谁重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很多同学都看出来了,放苹果的这边矮,说明苹果重,放梨的这边高,说明梨轻。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天平秤的指针会偏向重的那边呢,可见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啊!)

  (2)幼儿操作,秤物体,比轻重。(现在你们可以自己来称一称,比一比轻重。

  三、总结:

  师:小朋友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比较物体的轻重一般用哪些方法?在哪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的办法,一眼就能看出轻重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当看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当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学插板,让幼儿初步了解插板的外形特征、内部构件。

  2.学习正确使用插板,对进行常规训练。

  3.培养幼儿操作数学插板的兴趣。

  【活动准备】 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课前把上课用的小棋子摆在插板上)

  儿歌挂图《排队走》。

  【活动过程】 1.教师边说儿歌《来做客》,边出示插板,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插板。(说出儿歌的内容)

  2.教师提问:“小朋友盒子是什么形状?(引导幼儿说出长方形的)盒盖上面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啊有许多小洞洞)它像什么?”

  3.教师“摇一摇,哗啦啦,你们想知道里面住着谁吗?我们现在就把它们请出来!首先我们要学会打开小插板。”

  4.游戏一:学习使用小插板

  (1)教师边说儿歌《喜欢它》,边示范使用方法。(说出儿歌的.内容)

  (2)引导幼儿练习使用方法。

  5.游戏二:学习插棋子

  (1)教师示范插棋子,要一个一个往上插。(将各种图案的妻子展示在演示板)

  (2)教师引导幼儿练习插棋子。

  6.游戏三:整理学具

  (1)教师示范收棋子,将棋子翻到图案面,两字手收棋子,把一样颜色的棋子插摞在一起。

  (2)请幼儿练习收棋子,要求吧一样颜色的棋子插摞在一起。

  7.教师出示挂图,教师幼儿一边共同朗诵儿歌《排好队》,边收棋子。

  8.复习一下这节活动的内容,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练习插摞棋子,复习活动中的小儿歌。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一、活动背景: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关系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本周我上了节排序的课,是以穿糖果(穿木珠)的方式开展的。让孩子要能说出分辨事物的规律,既糖果是按什么规律穿的,颜色?大小?形状?同时希望他们可以自己按规律排列出来。

  当时我想这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需要他们用有限的知识来找出规律。但值得肯定的是排序活动不但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同时对他的思维也很有好处。事实也的确证明了这点。

  二、活动评析

  孩子们对于我安排的红糖果、绿糖果、圆糖果、方糖果等很喜欢。我先让他们看看每种糖果间有什么不同,孩子一下子就看出颜色、形状、大小不一样了,接着我在黑板上挂出排列好的糖果项链,和孩子一起找找规律。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说出规律。在让孩子根据范例自己排列时,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大部分都会排列出。只要少数的孩子不太会。

  总的来说孩子对这样动手的课还是很喜欢的,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按规律进行简单的排序,只有少数能力稍弱的孩子似乎还没会按规律排序,没能达到这次目标。我准备再进行补一次。

  三、活动反思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得注意让孩子在生活中懂得观察,发现事物见的简单的不同,逐渐让他们知道些规律,毕竟我们的课堂还是要来源于生活的,这样的结合才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