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8-12 09:30:2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社会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社会教案(汇编6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探究感知不同类型的洞洞。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对洞洞的认知。

  3.能积极参与洞洞问题的讨论,感受体验探究创作洞洞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洞洞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准备:前期幼儿收集带洞洞的玩具及物品;课件:洞的形成;人手洞洞图片一张;统计表;实物投影仪

  活动重点:感知不同类型的`洞洞

  活动难点:创作各种各样的、自己能表达出来的洞

  活动过程

  一、 参观洞洞展览会

  幼儿欣赏自己收集的有关洞的物品

  二、交流收集的洞洞,了解生活中洞洞的特征将洞洞图片进行分类

  1.幼儿交流“洞洞”,了解各种洞洞。

  2.感受各种洞的特征基础上,对生活中不同洞的形成进行分析。

  3.幼儿操作,洞洞游戏

  三、引导幼儿探索洞的形成

  1.洞从哪里来?

  2.分辨洞的好坏。

  三、我和洞洞做游戏,幼儿尝试设计“洞”

  1.幼儿创设自己的洞洞

  2.同伴合作创设洞洞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

  2、通过与同伴交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喜欢自己,并学习用"我喜欢我自己……"的句式讲述。

  3、参与击鼓传花活动,努力展示自己的长处,树立自我意识和信心。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青蛙玩具或图片。

  2、红花一朵。

  重难点:

  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

  通过与同伴交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喜欢自己,并学习用"我喜欢我自己……"的句式讲述。

  活动过程:

  1、出示青蛙玩具(或图片),欣赏故事《我喜欢我自己》。

  教师:你喜欢青蛙吗?喜欢它什么地方?

  教师:有一只青蛙本来以为自己最能干、最漂亮,可是有一天,它突然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始……它忍不住哭了出来)。

  教师:青蛙为什么会难受?

  教师:别人会的本领它不会,所以它难过,那么它有没有别人不会的本领呢?

  教师讲述故事的结尾。

  教师:朋友们对青蛙说什么?后来,青蛙还难过吗?

  2、围绕重点讨论,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青蛙有什么本领?野鸭、小松鼠、山羊有什么本领?

  教师:故事中的青蛙为什么哭?后来又为什么高兴呢?

  教师;最后,青蛙对自己说什么呢?你喜欢青蛙吗?

  3、引导幼儿找找自己的长处。

  教师:小青蛙明白自己也有本领,朋友们也很喜欢自己后,它也喜欢自己了。小朋友,你有什么本领呢?你有什么地方很特别?在家里、在幼儿园,你会为别人做什么?你会为自己做什么?

  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长处。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小朋友不仅会做许多自己的事情,还能为别人做许多事情,所以我们每个孩子都是很棒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知道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努力改进,这样我们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

  4、击鼓传花:"我喜欢我自己,……"教师:你喜欢你自己吗?你能用"我喜欢我自己,……"讲述喜欢自己的理由吗?

  介绍游戏规则:大家击鼓传花,当鼓声停时,红花在谁的手上,谁就在集体面前用"我喜欢我自己,……"的句型夸奖自己的长处,然后,继续听鼓声传花。

  反思:

  活动中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优点、同伴的优点,尊重儿童的社会性认识、情感和行为的发生发展,是通过和同伴及成人交往而来的,通过外界对自己的信息,如让孩子给同伴找优点和给自己找优点,帮助幼儿体验到赞美和被赞美的快乐,学会用欣赏看别人,看自己。这样慢慢一层层深入,再回到主观的意识中来,有助于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育,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又将反过来激励他们形成自我喜欢的.态度,鼓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和充满信心地与外界交往。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其应渗透在多种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让我思考的是,像这样《我喜欢我自己》的社会活动,应与孩子真实的生活相联系,从孩子的生活切入,有一系列为这个活动做准备的主题活动,而不是单一把它当成一堂课去教授孩子,社会学习也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作为教师因很好的将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去理解孩子去相信孩子,真正的将社会情感渗透在孩子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让孩子真正从内心喜欢他人,喜欢自己。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轮船码头的简单结构和主要作用。

  2、知道轮船码头与人们的关系。

  3、知道乘坐船时要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1、事先与轮船码头联系好,确定参观路线。

  2、检查幼儿的服装。

  3、幼儿用书人手册。

  活动过程:

  一、交代参观的去向,提出参观的要求。

  二、组织幼儿参观轮船码头。

  1、参观售票处,观察人们的活动,了解售票处的作用。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人们到这里干什么?

  2、参观问讯处,告诉他们旅客在这里可以询问各种问题,了解轮船的有关情况。

  3、观察行李检查处,启发幼儿思考。

  提问:(1)、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旅客的行李要接受检查?

  (2)、有哪些东西是危险品?为什么不能带危险品上船?

  4、参观休息厅,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他是干什么的?旅客在这里干什么?

  5、参观检票口和船坞,引导幼儿思考。

  提问:(1)、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为什么旅客要检票?

  (3)、人们上船时要走到什么地方?要注意什么?

  三、参观后谈话

  1、启发幼儿回忆参观的地方和参观到的`内容。

  提问:我们参观了什么地方?你看到轮船码头里有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式干什么的?码头上有哪些人为大家服务?他们做什么事情?

  2、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知道停靠轮船的地方叫码头。启发幼儿讲述轮船码头的作用。

  3、组织幼儿讨论:你乘过船吗?乘船要注意什么?教育幼儿乘船时要注意安全,遵守秩序。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使幼儿懂得身边的人曾为自己的成长默默奉献,应该把他们铭记在心。

  2、引导幼儿运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他人的谢意,萌生感恩情怀,激发感恩行动。

  活动准备:

  拍摄一些身边的人劳动的相片;幼儿制作礼品的用具。

  活动过程:

  一、播放相片,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感知身边的人为自己的成长默默奉献。

  问:相片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相片中的人以及他们的劳动,知道都是为小朋友服务)。

  二、通过谈话,使幼儿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人的劳动。

  问:阿姨、老师、门卫爷爷除了为小朋友做了这些事情外,还帮助过你们什

  么?(引导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身边的人为自己的付出)。

  三、激发幼儿感恩的情怀。

  1、引导幼儿给身边的'人说一句感恩的话。

  幼儿园的园长、老师、阿姨、门卫爷爷像亲人一样关心、照顾着你们,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引导幼儿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2、给要感恩的人“表心意”。

  1)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你要感谢谁?你准备怎样感谢他?(让幼儿自由说说——尽量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用不同的方式去表意)

  2)集中交流。

  3)幼儿制作礼品。

  4)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礼物。(引导幼儿把自己的心意表达清楚)。

  5)展示幼儿的礼物。

  四、收拾用具,结束本次活动。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愿意与朋友合作,体验绳子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2、能大胆积极尝试,想出各种绳子的创意游戏。

  3、认识各种各样的绳子,并知道它在生活中的功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绳子,想出各种绳子的创意游戏。

  难点:想出各种绳子的创意游戏。

  三、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绳子:麻绳、跳绳、鞋带、包装带、松紧带、扭扭绳、毛线等。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绳子,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功用。

  ——这些绳子你们都认识吗?它们哪里不一样?(长短、粗细、颜色、材质等)

  ——这些绳子有什么作用呢?

  ——除了绑东西、拖东西、吊东西外,它们还可以做什么?(引导幼儿想出游戏方面的功能)

  (二)幼儿自由探索各种绳子游戏。

  1、单人进行游戏。

  (1)幼儿尝试单人玩绳子的游戏方法。

  (2)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引导。

  (3)教师小结幼儿游戏玩法。

  (4)交换绳子再次探索绳子的玩法。

  (5)教师梳理小结绳子的新玩法。

  2、双人合作游戏。

  (1)两人一组一根绳子,尝试不同的游戏方式。

  (2)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组的玩法。

  (4)请各组交换绳子再次探索两人玩绳子的方法。

  (三)利用绳子,进行各种造型。

  1、引导幼儿单独利用绳子摆出各种造型。

  2、引导幼儿与朋友多人合作摆造型。

  3、教师小结幼儿造型情况,幼儿参观分享。

  (四)延伸活动。

  ——请你们找找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绳子,它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不乱穿马路,增强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过马路要看看灯》

  2、红绿灯指示牌,布置有人行道和横道线等的马路背景。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手拉手”歌舞入座培养幼儿欢快有表情地进行。

  二、欣赏歌曲《过马路要看看灯》并熟悉歌曲内容。

  1、老师弹奏乐曲一遍,让幼儿熟悉并感受乐曲。

  2、老师自弹自唱一遍,让幼儿说说歌曲的内容,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及歌曲。

  3、鼓励幼儿说说并动态表现歌曲的内容。

  4、幼儿跟着老师唱一遍。

  三、组织游戏。

  1、出示红绿灯的牌子,让幼儿说说它们的用处等。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3、教师和能力强的`幼儿示范游戏

  4、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幼儿形象性地进行游戏,

  从中让幼儿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

  四、鼓励幼儿自由结伴游戏。

  活动反思

  有趣的音乐游戏孩子们很喜欢,因此活动中他们的情绪一直很高,特别是第四环节“幼儿结伴游戏”时,个别幼儿在活动场地兴奋地奔跑。我及时介入转移其行为,让他看清交警的指挥手势及红绿灯。整个活动始终充满着自然流畅、轻松温馨的情感氛围。

《大班社会教案(汇编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_大班社会教案07-06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_大班社会教案07-06

大班社会教案:各行各业_大班社会教案07-06

大班社会教案01-02

大班社会小雪教案12-01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01-24

大班社会《龙》教案02-22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7-30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7-22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8-23

大班社会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社会教案(汇编6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探究感知不同类型的洞洞。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对洞洞的认知。

  3.能积极参与洞洞问题的讨论,感受体验探究创作洞洞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洞洞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准备:前期幼儿收集带洞洞的玩具及物品;课件:洞的形成;人手洞洞图片一张;统计表;实物投影仪

  活动重点:感知不同类型的`洞洞

  活动难点:创作各种各样的、自己能表达出来的洞

  活动过程

  一、 参观洞洞展览会

  幼儿欣赏自己收集的有关洞的物品

  二、交流收集的洞洞,了解生活中洞洞的特征将洞洞图片进行分类

  1.幼儿交流“洞洞”,了解各种洞洞。

  2.感受各种洞的特征基础上,对生活中不同洞的形成进行分析。

  3.幼儿操作,洞洞游戏

  三、引导幼儿探索洞的形成

  1.洞从哪里来?

  2.分辨洞的好坏。

  三、我和洞洞做游戏,幼儿尝试设计“洞”

  1.幼儿创设自己的洞洞

  2.同伴合作创设洞洞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

  2、通过与同伴交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喜欢自己,并学习用"我喜欢我自己……"的句式讲述。

  3、参与击鼓传花活动,努力展示自己的长处,树立自我意识和信心。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青蛙玩具或图片。

  2、红花一朵。

  重难点:

  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

  通过与同伴交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喜欢自己,并学习用"我喜欢我自己……"的句式讲述。

  活动过程:

  1、出示青蛙玩具(或图片),欣赏故事《我喜欢我自己》。

  教师:你喜欢青蛙吗?喜欢它什么地方?

  教师:有一只青蛙本来以为自己最能干、最漂亮,可是有一天,它突然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始……它忍不住哭了出来)。

  教师:青蛙为什么会难受?

  教师:别人会的本领它不会,所以它难过,那么它有没有别人不会的本领呢?

  教师讲述故事的结尾。

  教师:朋友们对青蛙说什么?后来,青蛙还难过吗?

  2、围绕重点讨论,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青蛙有什么本领?野鸭、小松鼠、山羊有什么本领?

  教师:故事中的青蛙为什么哭?后来又为什么高兴呢?

  教师;最后,青蛙对自己说什么呢?你喜欢青蛙吗?

  3、引导幼儿找找自己的长处。

  教师:小青蛙明白自己也有本领,朋友们也很喜欢自己后,它也喜欢自己了。小朋友,你有什么本领呢?你有什么地方很特别?在家里、在幼儿园,你会为别人做什么?你会为自己做什么?

  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长处。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小朋友不仅会做许多自己的事情,还能为别人做许多事情,所以我们每个孩子都是很棒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知道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努力改进,这样我们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

  4、击鼓传花:"我喜欢我自己,……"教师:你喜欢你自己吗?你能用"我喜欢我自己,……"讲述喜欢自己的理由吗?

  介绍游戏规则:大家击鼓传花,当鼓声停时,红花在谁的手上,谁就在集体面前用"我喜欢我自己,……"的句型夸奖自己的长处,然后,继续听鼓声传花。

  反思:

  活动中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优点、同伴的优点,尊重儿童的社会性认识、情感和行为的发生发展,是通过和同伴及成人交往而来的,通过外界对自己的信息,如让孩子给同伴找优点和给自己找优点,帮助幼儿体验到赞美和被赞美的快乐,学会用欣赏看别人,看自己。这样慢慢一层层深入,再回到主观的意识中来,有助于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育,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又将反过来激励他们形成自我喜欢的.态度,鼓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和充满信心地与外界交往。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其应渗透在多种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让我思考的是,像这样《我喜欢我自己》的社会活动,应与孩子真实的生活相联系,从孩子的生活切入,有一系列为这个活动做准备的主题活动,而不是单一把它当成一堂课去教授孩子,社会学习也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作为教师因很好的将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去理解孩子去相信孩子,真正的将社会情感渗透在孩子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让孩子真正从内心喜欢他人,喜欢自己。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轮船码头的简单结构和主要作用。

  2、知道轮船码头与人们的关系。

  3、知道乘坐船时要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1、事先与轮船码头联系好,确定参观路线。

  2、检查幼儿的服装。

  3、幼儿用书人手册。

  活动过程:

  一、交代参观的去向,提出参观的要求。

  二、组织幼儿参观轮船码头。

  1、参观售票处,观察人们的活动,了解售票处的作用。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人们到这里干什么?

  2、参观问讯处,告诉他们旅客在这里可以询问各种问题,了解轮船的有关情况。

  3、观察行李检查处,启发幼儿思考。

  提问:(1)、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旅客的行李要接受检查?

  (2)、有哪些东西是危险品?为什么不能带危险品上船?

  4、参观休息厅,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他是干什么的?旅客在这里干什么?

  5、参观检票口和船坞,引导幼儿思考。

  提问:(1)、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为什么旅客要检票?

  (3)、人们上船时要走到什么地方?要注意什么?

  三、参观后谈话

  1、启发幼儿回忆参观的地方和参观到的`内容。

  提问:我们参观了什么地方?你看到轮船码头里有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式干什么的?码头上有哪些人为大家服务?他们做什么事情?

  2、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知道停靠轮船的地方叫码头。启发幼儿讲述轮船码头的作用。

  3、组织幼儿讨论:你乘过船吗?乘船要注意什么?教育幼儿乘船时要注意安全,遵守秩序。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使幼儿懂得身边的人曾为自己的成长默默奉献,应该把他们铭记在心。

  2、引导幼儿运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他人的谢意,萌生感恩情怀,激发感恩行动。

  活动准备:

  拍摄一些身边的人劳动的相片;幼儿制作礼品的用具。

  活动过程:

  一、播放相片,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感知身边的人为自己的成长默默奉献。

  问:相片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相片中的人以及他们的劳动,知道都是为小朋友服务)。

  二、通过谈话,使幼儿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人的劳动。

  问:阿姨、老师、门卫爷爷除了为小朋友做了这些事情外,还帮助过你们什

  么?(引导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身边的人为自己的付出)。

  三、激发幼儿感恩的情怀。

  1、引导幼儿给身边的'人说一句感恩的话。

  幼儿园的园长、老师、阿姨、门卫爷爷像亲人一样关心、照顾着你们,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引导幼儿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2、给要感恩的人“表心意”。

  1)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你要感谢谁?你准备怎样感谢他?(让幼儿自由说说——尽量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用不同的方式去表意)

  2)集中交流。

  3)幼儿制作礼品。

  4)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礼物。(引导幼儿把自己的心意表达清楚)。

  5)展示幼儿的礼物。

  四、收拾用具,结束本次活动。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愿意与朋友合作,体验绳子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2、能大胆积极尝试,想出各种绳子的创意游戏。

  3、认识各种各样的绳子,并知道它在生活中的功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绳子,想出各种绳子的创意游戏。

  难点:想出各种绳子的创意游戏。

  三、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绳子:麻绳、跳绳、鞋带、包装带、松紧带、扭扭绳、毛线等。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绳子,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功用。

  ——这些绳子你们都认识吗?它们哪里不一样?(长短、粗细、颜色、材质等)

  ——这些绳子有什么作用呢?

  ——除了绑东西、拖东西、吊东西外,它们还可以做什么?(引导幼儿想出游戏方面的功能)

  (二)幼儿自由探索各种绳子游戏。

  1、单人进行游戏。

  (1)幼儿尝试单人玩绳子的游戏方法。

  (2)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引导。

  (3)教师小结幼儿游戏玩法。

  (4)交换绳子再次探索绳子的玩法。

  (5)教师梳理小结绳子的新玩法。

  2、双人合作游戏。

  (1)两人一组一根绳子,尝试不同的游戏方式。

  (2)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组的玩法。

  (4)请各组交换绳子再次探索两人玩绳子的方法。

  (三)利用绳子,进行各种造型。

  1、引导幼儿单独利用绳子摆出各种造型。

  2、引导幼儿与朋友多人合作摆造型。

  3、教师小结幼儿造型情况,幼儿参观分享。

  (四)延伸活动。

  ——请你们找找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绳子,它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不乱穿马路,增强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过马路要看看灯》

  2、红绿灯指示牌,布置有人行道和横道线等的马路背景。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手拉手”歌舞入座培养幼儿欢快有表情地进行。

  二、欣赏歌曲《过马路要看看灯》并熟悉歌曲内容。

  1、老师弹奏乐曲一遍,让幼儿熟悉并感受乐曲。

  2、老师自弹自唱一遍,让幼儿说说歌曲的内容,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及歌曲。

  3、鼓励幼儿说说并动态表现歌曲的内容。

  4、幼儿跟着老师唱一遍。

  三、组织游戏。

  1、出示红绿灯的牌子,让幼儿说说它们的用处等。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3、教师和能力强的`幼儿示范游戏

  4、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幼儿形象性地进行游戏,

  从中让幼儿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

  四、鼓励幼儿自由结伴游戏。

  活动反思

  有趣的音乐游戏孩子们很喜欢,因此活动中他们的情绪一直很高,特别是第四环节“幼儿结伴游戏”时,个别幼儿在活动场地兴奋地奔跑。我及时介入转移其行为,让他看清交警的指挥手势及红绿灯。整个活动始终充满着自然流畅、轻松温馨的情感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