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8-12 09:50:33 教案 我要投稿

[热]大班社会教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大班社会教案5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练习使用筷子,做到持筷姿势正确,能挑、拨夹

  2、发展小朋友手和腕的协调能力

  3、学打二拍子的节奏

  活动准备:

  1、筷子每人一双,小篮、花生、蚕豆、纸条

  2、玩具奥特曼面具一个

  3、音乐磁带(录有明快的两拍子音乐)

  活动过程:

  1、请大二班一幼儿以扮演“奥特曼”形象出现,幼儿互学正确持筷姿势

  我是奥特曼宝宝,我已经学会了很多的本领,可是我还没学会拿筷子吃饭,真难为情!我想请大一班小朋友教教我好吗?

  鼓励个别会拿筷子的幼儿来演示持筷姿势,并说说是怎样使用,五个手指是怎样分工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解,对于孩子的不同讲法都给予适当的肯定)

  奥特曼宝宝,你学会了吗?

  原来拿筷子不简单啊,我会回家好好练习的,谢谢小朋友们!(“奥特曼”与小朋友再见)

  教师再次强调讲解正确持筷姿势

  请会拿筷子的个别

  幼儿,与老师一起巡回指导并及时纠正不正确动作。

  2、筷子做运动

  小朋友们真能干,可是只学会拿筷子还不够,我们要让筷子动起来。

  出示桌面上准备好的材料:一盘花生,一盘蚕豆,一盘纸条。请幼儿用筷子想各种办法,把盘子里的东西用筷子弄到篮子里。

  待盘子物品取完,请幼儿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物品弄到篮子里的。出示备用的材料,请幼儿演示自己的'方法。演示过程中强调挑、拨、夹动作要领,同时肯定幼儿的创新的动作。

  3、分类活动

  请幼儿将篮子里混合的三种物品再用筷子挑、拨、夹等动作将它们分开至三个盘子里。

  4、筷子唱歌

  我们的筷子还会唱歌呢。请拿起你的筷子敲一敲。

  师幼一起有节奏地敲击筷子,感受筷子被敲击的声音。

  播放音乐,听音乐有节奏地敲击筷子,也可互相敲击,也可敲击桌子等其他物品,感受不同声音带来的乐趣。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关注一些国家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增进对世界的了解。

  2.萌发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和尊重的情感。

  活动准备

  “妈妈”(英文、日文、韩文、中文)及各国的国旗,节日视频(春节、圣诞节、感恩节),圣诞树、手工纸、剪刀、绘画纸、油画棒、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一些国家的文字。

  1.出示汉字“妈妈”

  提问:小朋友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字?

  2.观察比较外国的文字“妈妈”

  小结:外国的文字在发音和形象上都是与汉字不同的,而且很多节日也和我们国家是不同的。

  二、了解几个世界上的'著名节日。

  1.(播放春节视频)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这是什么节日?

  除了春节,中国还有那些节日?

  2.(播放圣诞节视频)

  幼儿观看,了解圣诞节。

  倾听故事——圣诞节的礼物。

  3.(播放视频)了解韩国的感恩节。

  4.小朋友还知道那些国家的节日?

  5.教师总结。

  三、模仿过不同的节日

  增进对世界的了解,感受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绘画“世界各国的节日”。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初步了解目前科学解决这种污染的方法。

  2.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请一名专家作有关介绍。

  2.有关解决塑料袋污染的VCD片。

  活动过程:

  一、进一步了解塑料袋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1.请幼儿把各自带来的塑料袋集中起来,感受塑料袋数量之多。

  2.我们整个生活小区、杭州市、浙江省、全国、全世界那么多人都在不停地使用塑料袋,这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二、尝试运用绘画方式表现自己对塑料袋污染的担忧。(如塑料袋堆积如山的情形,地球被废弃的.塑料袋“淹没”的景象,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等。)

  三、讨论减少塑料袋污染的方法。

  1.塑料袋污染这么严重,有没有可以解决的办法?

  2.当幼儿提出用篮子、纸袋、布袋来代替塑料袋时,请幼儿说说使用这些袋子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篮子结实耐用,且可清洗;纸袋携带方便,无污染,可回收再利用;布袋可清洗,可反复使用。)

  3.目前我们无法做到禁止使用塑料袋,这些不易腐烂的塑料袋该怎样处理呢?

  4.教师小结:现在,环保部门主要采用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把塑料袋埋在土里,但它会慢慢分解出一种有毒物质,破坏土壤和植物生长;另一种是把塑料袋烧掉,但与此同时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这两种方法都不理想。

  四、向专家请教有关问题。

  1.请幼儿大胆地向专家提问,请教有关塑料袋污染及其处理问题。

  2.请专家结合VCD 片介绍目前科学解决塑料袋污染的方法:替代法和回收法。

  3.教师小结:塑料袋会带来严重的污染,所以我们应推广用布袋、纸袋代替塑料袋。还有一种方法是把废旧塑料袋送到工厂炼油,有的废旧塑料袋经过加工可以再生成油漆和新的塑料原料,但这一工作较难进行。

  活动反思:

  本节课课堂效果较好,预设目标基本达成。幼儿兴趣浓厚,跟我的配合很默契。幼儿对塑料袋的危害有了基本认识,并树立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乱倒垃圾等。

  2.让幼儿懂得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物等。

  活动准备:

  1.录好随地吐痰、乱倒垃圾的录像带,拍一些乱涂乱画的场面

  2.教室里的提示标语。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关注。

  1.今天老师先请大家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带)

  2.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这样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吗?为什么?

  二、指导幼儿要做文明的小孩子。

  1.看乱涂乱画的`照片,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请幼儿说说,教师加以补充:不随手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等。

  2.请幼儿找找教室里的文明。

  三、引导幼儿交流不讲文明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班上的椅子倒了没人扶,大家都没椅子坐;洗手时不关水龙头,是浪费水的行为;我们还要爱护花草树木和节约用水用电。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理解和感受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

  2.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3.让幼儿知道每月的11日是"自觉排队日",并了解数字"11"在排队日中的含义。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过程:

  一、分组游戏《瓶中的小球》初步感受秩序的重要性。

  预测结果:A.所有小组都失败B.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1.针对预测:A.引导幼儿讨论: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小球不能顺利的拉出来?

  B.鼓励幼儿说出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归纳好办法。

  2.再次进行游戏,体会秩序的`重要性。

  二、出示排队幻灯片。

  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说一说不遵守秩序不排队会出现什么后果?

  三、观看flash《汽车站的故事》

  1.观看flash动画(上)说一说flash宝宝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一起想出好办法来帮助flash宝宝。

  2.观看flash动画(下)通过成功帮助flash宝宝使幼儿感受排队的重要性。

  四、知道11日是"自觉排队日"并

  1.提问幼儿为什么11日定为排队日,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观看课件了解数字"11"在排队日中的含义和排队日标志。

  五、游戏《找错改错》

  指出并改正图中小朋友的错误做法,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深化排队的重要性。

  六、争当排队日小志愿者。

  情景体验:在领取排队日徽章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自觉的去进行排队,内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七、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排队的要点和规则教师进行单一的说教,幼儿不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把它们放在故事情境和游戏中,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他们的各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体验了排队飞行和集体排队运食物的乐趣,游戏中孩子们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没有一个违反规则的,游戏结束时,孩子们个个意犹未尽的感觉,可见游戏的魅力所在,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很容易达到活动目标。活动中应该让幼儿自主性发挥的更充分些,但小班幼儿相对来说有点儿难。

  小百科:排队,指呈现整齐的线形排列。如:排队等待检查。

《[热]大班社会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_大班社会教案07-06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_大班社会教案07-06

大班社会教案:各行各业_大班社会教案07-06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3-24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3-22

大班社会《毕业》教案03-31

大班社会感恩教案04-02

大班社会树教案04-01

大班社会《龙》教案02-22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7-22

[热]大班社会教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大班社会教案5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练习使用筷子,做到持筷姿势正确,能挑、拨夹

  2、发展小朋友手和腕的协调能力

  3、学打二拍子的节奏

  活动准备:

  1、筷子每人一双,小篮、花生、蚕豆、纸条

  2、玩具奥特曼面具一个

  3、音乐磁带(录有明快的两拍子音乐)

  活动过程:

  1、请大二班一幼儿以扮演“奥特曼”形象出现,幼儿互学正确持筷姿势

  我是奥特曼宝宝,我已经学会了很多的本领,可是我还没学会拿筷子吃饭,真难为情!我想请大一班小朋友教教我好吗?

  鼓励个别会拿筷子的幼儿来演示持筷姿势,并说说是怎样使用,五个手指是怎样分工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解,对于孩子的不同讲法都给予适当的肯定)

  奥特曼宝宝,你学会了吗?

  原来拿筷子不简单啊,我会回家好好练习的,谢谢小朋友们!(“奥特曼”与小朋友再见)

  教师再次强调讲解正确持筷姿势

  请会拿筷子的个别

  幼儿,与老师一起巡回指导并及时纠正不正确动作。

  2、筷子做运动

  小朋友们真能干,可是只学会拿筷子还不够,我们要让筷子动起来。

  出示桌面上准备好的材料:一盘花生,一盘蚕豆,一盘纸条。请幼儿用筷子想各种办法,把盘子里的东西用筷子弄到篮子里。

  待盘子物品取完,请幼儿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物品弄到篮子里的。出示备用的材料,请幼儿演示自己的'方法。演示过程中强调挑、拨、夹动作要领,同时肯定幼儿的创新的动作。

  3、分类活动

  请幼儿将篮子里混合的三种物品再用筷子挑、拨、夹等动作将它们分开至三个盘子里。

  4、筷子唱歌

  我们的筷子还会唱歌呢。请拿起你的筷子敲一敲。

  师幼一起有节奏地敲击筷子,感受筷子被敲击的声音。

  播放音乐,听音乐有节奏地敲击筷子,也可互相敲击,也可敲击桌子等其他物品,感受不同声音带来的乐趣。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关注一些国家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增进对世界的了解。

  2.萌发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和尊重的情感。

  活动准备

  “妈妈”(英文、日文、韩文、中文)及各国的国旗,节日视频(春节、圣诞节、感恩节),圣诞树、手工纸、剪刀、绘画纸、油画棒、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一些国家的文字。

  1.出示汉字“妈妈”

  提问:小朋友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字?

  2.观察比较外国的文字“妈妈”

  小结:外国的文字在发音和形象上都是与汉字不同的,而且很多节日也和我们国家是不同的。

  二、了解几个世界上的'著名节日。

  1.(播放春节视频)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这是什么节日?

  除了春节,中国还有那些节日?

  2.(播放圣诞节视频)

  幼儿观看,了解圣诞节。

  倾听故事——圣诞节的礼物。

  3.(播放视频)了解韩国的感恩节。

  4.小朋友还知道那些国家的节日?

  5.教师总结。

  三、模仿过不同的节日

  增进对世界的了解,感受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绘画“世界各国的节日”。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初步了解目前科学解决这种污染的方法。

  2.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请一名专家作有关介绍。

  2.有关解决塑料袋污染的VCD片。

  活动过程:

  一、进一步了解塑料袋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1.请幼儿把各自带来的塑料袋集中起来,感受塑料袋数量之多。

  2.我们整个生活小区、杭州市、浙江省、全国、全世界那么多人都在不停地使用塑料袋,这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二、尝试运用绘画方式表现自己对塑料袋污染的担忧。(如塑料袋堆积如山的情形,地球被废弃的.塑料袋“淹没”的景象,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等。)

  三、讨论减少塑料袋污染的方法。

  1.塑料袋污染这么严重,有没有可以解决的办法?

  2.当幼儿提出用篮子、纸袋、布袋来代替塑料袋时,请幼儿说说使用这些袋子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篮子结实耐用,且可清洗;纸袋携带方便,无污染,可回收再利用;布袋可清洗,可反复使用。)

  3.目前我们无法做到禁止使用塑料袋,这些不易腐烂的塑料袋该怎样处理呢?

  4.教师小结:现在,环保部门主要采用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把塑料袋埋在土里,但它会慢慢分解出一种有毒物质,破坏土壤和植物生长;另一种是把塑料袋烧掉,但与此同时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这两种方法都不理想。

  四、向专家请教有关问题。

  1.请幼儿大胆地向专家提问,请教有关塑料袋污染及其处理问题。

  2.请专家结合VCD 片介绍目前科学解决塑料袋污染的方法:替代法和回收法。

  3.教师小结:塑料袋会带来严重的污染,所以我们应推广用布袋、纸袋代替塑料袋。还有一种方法是把废旧塑料袋送到工厂炼油,有的废旧塑料袋经过加工可以再生成油漆和新的塑料原料,但这一工作较难进行。

  活动反思:

  本节课课堂效果较好,预设目标基本达成。幼儿兴趣浓厚,跟我的配合很默契。幼儿对塑料袋的危害有了基本认识,并树立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乱倒垃圾等。

  2.让幼儿懂得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物等。

  活动准备:

  1.录好随地吐痰、乱倒垃圾的录像带,拍一些乱涂乱画的场面

  2.教室里的提示标语。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关注。

  1.今天老师先请大家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带)

  2.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这样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吗?为什么?

  二、指导幼儿要做文明的小孩子。

  1.看乱涂乱画的`照片,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请幼儿说说,教师加以补充:不随手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等。

  2.请幼儿找找教室里的文明。

  三、引导幼儿交流不讲文明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班上的椅子倒了没人扶,大家都没椅子坐;洗手时不关水龙头,是浪费水的行为;我们还要爱护花草树木和节约用水用电。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理解和感受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

  2.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3.让幼儿知道每月的11日是"自觉排队日",并了解数字"11"在排队日中的含义。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过程:

  一、分组游戏《瓶中的小球》初步感受秩序的重要性。

  预测结果:A.所有小组都失败B.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1.针对预测:A.引导幼儿讨论: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小球不能顺利的拉出来?

  B.鼓励幼儿说出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归纳好办法。

  2.再次进行游戏,体会秩序的`重要性。

  二、出示排队幻灯片。

  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说一说不遵守秩序不排队会出现什么后果?

  三、观看flash《汽车站的故事》

  1.观看flash动画(上)说一说flash宝宝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一起想出好办法来帮助flash宝宝。

  2.观看flash动画(下)通过成功帮助flash宝宝使幼儿感受排队的重要性。

  四、知道11日是"自觉排队日"并

  1.提问幼儿为什么11日定为排队日,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观看课件了解数字"11"在排队日中的含义和排队日标志。

  五、游戏《找错改错》

  指出并改正图中小朋友的错误做法,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深化排队的重要性。

  六、争当排队日小志愿者。

  情景体验:在领取排队日徽章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自觉的去进行排队,内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七、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排队的要点和规则教师进行单一的说教,幼儿不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把它们放在故事情境和游戏中,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他们的各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体验了排队飞行和集体排队运食物的乐趣,游戏中孩子们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没有一个违反规则的,游戏结束时,孩子们个个意犹未尽的感觉,可见游戏的魅力所在,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很容易达到活动目标。活动中应该让幼儿自主性发挥的更充分些,但小班幼儿相对来说有点儿难。

  小百科:排队,指呈现整齐的线形排列。如:排队等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