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2 10:55:3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6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教案目的】:

  1、学习用数字记录撒花片的结果。

  2、发现多次记录的异同,体验将八个花片分成两分,会有不同的答案。

  【教案准备】:

  幼儿人手八个花片(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空白记录单若干,笔若干。

  过程:

  1、变魔术。

  教师询问幼儿平时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通常都是在哪里看到的.?

  教师表演魔术,将纸盒打开给幼儿看,请幼儿确认里面是空的,然后将纸盒的另一个口子打开,竟然掉出来了八朵花片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引出主题“花片”

  2、看花片。

  看一看盆中的花片,和我们平常玩的有什么不同。(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

  数一数,盘中有几个花片。

  3、撒花片。

  教师示范并交代要求:把八个花片握在手里,然后轻轻撒在桌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的,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录单上;撒一次记一次,记录的结果和撒出的结果要一样。

  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要撒八个花片,并按要求记录。

  4、相互交流。

  请个别幼儿(2-3人)介绍记录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幼儿对照自己的分合结果。找一找,自己记录单上有没有相同的记录,相同的记录出现了几次。

  5、寻找规律。

  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上面的数字有没有规律,该怎样排列。

  幼儿重新排列,左边从小到大排列,右边从大到小,数数一共有几种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感知2与3前后两数的相邻关系,探索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分别取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中间一排的瓶盖不动,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讨论如何才能做到。

  2、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左边,讨论:比3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3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

  3、引导幼儿归纳:3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3少1的2,排在3的`前面,一个是比3多1的4,排在3的后面。

  4、组织幼儿讨论2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根据前面的方法与经验,引导幼儿借助瓶盖、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5、玩找朋友竞赛的游戏:幼儿分成5个人一组,排成三排,当教师说到4是,幼儿马上排成2、3、4三排,中间一排人不要动。看看哪组小朋友排得又快又对,这一组就是胜利者。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瓶盖若干个,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的各数的相邻数。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大骰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活动流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

  2、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

  1、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

  2、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3、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4、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5、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6、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戏:掷骰抱团

  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

  2、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重难点:

  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延伸:

  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活动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探究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学生有必要通过讨论来互相交流想法,获得新知。为了避免一些学生只当听众,我要求每个人先自己动手,在思考出一种方法后,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既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分享了其他同学的经验。

  学生在进行“凑十法”的演算时,同时找到了拆大数和拆小数两种方法,基于这种情况,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我忽略了课本上“看大数,拆小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对两种拆数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对于这样选择式的教学,我在练习设计时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以及课堂气氛较好。但是作为教师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得到发展,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为教师,我将不断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演示教具,教师与幼儿的活动,进行口头加法练习,理解8的加法的意义。

  2、培养幼儿计算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

  3、理解8的加法的'互换、互不规律。

  【教学重点】让幼儿加强练习8的加法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雪花片、作业纸、贴图。

  2、8以内的数字头饰、音乐游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老师戴8的数字头饰走进教室,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数字娃娃8跟我们一起学习,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以对歌的形式来复习8的分成,先按互补关系,再按互换关系。

  师:小朋友我问你8可以分成1和几?

  幼:刘老师告诉你8可以分成1和7……

  师:小朋友我问你8有几种分合法?

  幼:刘老师告诉你8有7种分合法。

  (二)学习8的加法

  1、老师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按花的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边观察边列出加法算式:

  图上有1朵黄花7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1+7=8

  图上有2朵小花,6朵大花,一共有几朵花?2+6=8

  图上有3朵圆形的花,5朵椭圆形的花,一共有几朵花?3+5=8

  图上有4朵兰花,4朵紫花,一共有几朵花?4+4=8

  2、实物练习

  分给幼儿每人8个雪花片,让幼儿边数雪花片,边填写上作业纸上相应的数字。

  3、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对表现好的幼儿奖励贴图,差的幼儿加强指导。

  4、游戏:找朋友

  老师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数字头饰,音乐想起来,小朋友们去找和自己合起来是8的数字成为好朋友。游戏可交换头饰进行。

  5、引导幼儿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及教室里有什么物品合起来是数字8,回家后也可练习运算,如:糖、苹果、饼干、玩具等等。

  三、结束部分:

  老师讲评上课情况,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差的幼儿进行指导鼓励,结束本节课。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学习1-50的按群计数,会两个两个的数。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群概念,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演示板幼儿人手一套操作盒、盘子、小碗、勺子、花生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数数游戏

  1、手指指棋盘点数1-5。(注意点数常规)

  2、接数练习。(1-50)

  二、基本部分:按群计数1-50

  1、讲述故事吸引幼儿。

  师:今天是对对国五十年的国庆大典,全国上下都很高兴。国王邀请50位客人参加国庆大典,对对国有个规定,进出人员必须两个两个的,要不就要受到惩罚,所以守成门卫兵都很小心,今天更不能出错,出错会掉脑袋的.,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数。

  2、天还早着那,客人们已经开始来了,教师边讲述边在演示板同时放上两个红棋子,再放两个绿棋子。问:客人来了几个?他们是怎么来的?

  3、教师边摆棋子边两个两个的数数,要求幼儿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直到摆够五十个棋子。请幼儿按要求两个两个数到五十,可变换几种方法强化记忆。

  4、请小客人到你的棋盘上坐一坐。教师敲一下鼓,幼儿摆两个棋子,边摆边数,中间停下再让幼儿从头数,直到摆够五十个,再让幼儿从头两个两个数到五十。

  5、客人走了很远的路,走累了,我们请他们到客厅里休息一下。教师敲一下鼓,幼儿拿走两个棋子,边拿边两个两个数,直到全部拿完。

  6、送客人回房间休息。(送操作盒)

  7、请客人吃聪明豆。幼儿扮演服务员,两个两个舀豆豆,边舀边数,数到五十。

  三、结束部分:参加庆典大会

  师:国王非常高兴,也请我们参加庆典大会,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拉起手,两个两个一起去参加,放音乐,幼儿手拉手自由舞蹈。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11-16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24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1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2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8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1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6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教案目的】:

  1、学习用数字记录撒花片的结果。

  2、发现多次记录的异同,体验将八个花片分成两分,会有不同的答案。

  【教案准备】:

  幼儿人手八个花片(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空白记录单若干,笔若干。

  过程:

  1、变魔术。

  教师询问幼儿平时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通常都是在哪里看到的.?

  教师表演魔术,将纸盒打开给幼儿看,请幼儿确认里面是空的,然后将纸盒的另一个口子打开,竟然掉出来了八朵花片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引出主题“花片”

  2、看花片。

  看一看盆中的花片,和我们平常玩的有什么不同。(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

  数一数,盘中有几个花片。

  3、撒花片。

  教师示范并交代要求:把八个花片握在手里,然后轻轻撒在桌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的,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录单上;撒一次记一次,记录的结果和撒出的结果要一样。

  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要撒八个花片,并按要求记录。

  4、相互交流。

  请个别幼儿(2-3人)介绍记录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幼儿对照自己的分合结果。找一找,自己记录单上有没有相同的记录,相同的记录出现了几次。

  5、寻找规律。

  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上面的数字有没有规律,该怎样排列。

  幼儿重新排列,左边从小到大排列,右边从大到小,数数一共有几种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感知2与3前后两数的相邻关系,探索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分别取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中间一排的瓶盖不动,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讨论如何才能做到。

  2、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左边,讨论:比3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3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

  3、引导幼儿归纳:3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3少1的2,排在3的`前面,一个是比3多1的4,排在3的后面。

  4、组织幼儿讨论2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根据前面的方法与经验,引导幼儿借助瓶盖、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5、玩找朋友竞赛的游戏:幼儿分成5个人一组,排成三排,当教师说到4是,幼儿马上排成2、3、4三排,中间一排人不要动。看看哪组小朋友排得又快又对,这一组就是胜利者。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瓶盖若干个,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的各数的相邻数。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大骰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活动流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

  2、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

  1、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

  2、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3、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4、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5、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6、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戏:掷骰抱团

  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

  2、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重难点:

  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延伸:

  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活动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探究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学生有必要通过讨论来互相交流想法,获得新知。为了避免一些学生只当听众,我要求每个人先自己动手,在思考出一种方法后,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既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分享了其他同学的经验。

  学生在进行“凑十法”的演算时,同时找到了拆大数和拆小数两种方法,基于这种情况,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我忽略了课本上“看大数,拆小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对两种拆数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对于这样选择式的教学,我在练习设计时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以及课堂气氛较好。但是作为教师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得到发展,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为教师,我将不断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演示教具,教师与幼儿的活动,进行口头加法练习,理解8的加法的意义。

  2、培养幼儿计算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

  3、理解8的加法的'互换、互不规律。

  【教学重点】让幼儿加强练习8的加法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雪花片、作业纸、贴图。

  2、8以内的数字头饰、音乐游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老师戴8的数字头饰走进教室,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数字娃娃8跟我们一起学习,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以对歌的形式来复习8的分成,先按互补关系,再按互换关系。

  师:小朋友我问你8可以分成1和几?

  幼:刘老师告诉你8可以分成1和7……

  师:小朋友我问你8有几种分合法?

  幼:刘老师告诉你8有7种分合法。

  (二)学习8的加法

  1、老师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按花的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边观察边列出加法算式:

  图上有1朵黄花7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1+7=8

  图上有2朵小花,6朵大花,一共有几朵花?2+6=8

  图上有3朵圆形的花,5朵椭圆形的花,一共有几朵花?3+5=8

  图上有4朵兰花,4朵紫花,一共有几朵花?4+4=8

  2、实物练习

  分给幼儿每人8个雪花片,让幼儿边数雪花片,边填写上作业纸上相应的数字。

  3、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对表现好的幼儿奖励贴图,差的幼儿加强指导。

  4、游戏:找朋友

  老师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数字头饰,音乐想起来,小朋友们去找和自己合起来是8的数字成为好朋友。游戏可交换头饰进行。

  5、引导幼儿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及教室里有什么物品合起来是数字8,回家后也可练习运算,如:糖、苹果、饼干、玩具等等。

  三、结束部分:

  老师讲评上课情况,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差的幼儿进行指导鼓励,结束本节课。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学习1-50的按群计数,会两个两个的数。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群概念,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演示板幼儿人手一套操作盒、盘子、小碗、勺子、花生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数数游戏

  1、手指指棋盘点数1-5。(注意点数常规)

  2、接数练习。(1-50)

  二、基本部分:按群计数1-50

  1、讲述故事吸引幼儿。

  师:今天是对对国五十年的国庆大典,全国上下都很高兴。国王邀请50位客人参加国庆大典,对对国有个规定,进出人员必须两个两个的,要不就要受到惩罚,所以守成门卫兵都很小心,今天更不能出错,出错会掉脑袋的.,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数。

  2、天还早着那,客人们已经开始来了,教师边讲述边在演示板同时放上两个红棋子,再放两个绿棋子。问:客人来了几个?他们是怎么来的?

  3、教师边摆棋子边两个两个的数数,要求幼儿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直到摆够五十个棋子。请幼儿按要求两个两个数到五十,可变换几种方法强化记忆。

  4、请小客人到你的棋盘上坐一坐。教师敲一下鼓,幼儿摆两个棋子,边摆边数,中间停下再让幼儿从头数,直到摆够五十个,再让幼儿从头两个两个数到五十。

  5、客人走了很远的路,走累了,我们请他们到客厅里休息一下。教师敲一下鼓,幼儿拿走两个棋子,边拿边两个两个数,直到全部拿完。

  6、送客人回房间休息。(送操作盒)

  7、请客人吃聪明豆。幼儿扮演服务员,两个两个舀豆豆,边舀边数,数到五十。

  三、结束部分:参加庆典大会

  师:国王非常高兴,也请我们参加庆典大会,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拉起手,两个两个一起去参加,放音乐,幼儿手拉手自由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