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21 08:44:32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8篇[推荐]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8篇[推荐]

科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 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 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 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1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影子的特点: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八、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初步认识植物的花和果实。

  2、 会利用简单的图像、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植物花和果实的资料。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会利用简单的图像、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植物花和果实的资料。

  教学准备:

  一盆开花的植物、一盆挂满果实的植物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法、观察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我们的植物一天天在长大,当枝上出现第一个花蕾的'时候,它带给了我们什么信息?

  二、 新课

  1、 花的记录

  (1) 生交流第一次发现花蕾的日期,观察并记录花蕾的变化。

  (2) 填写种植记录三。

  (3) 师:一株植物一生中会开多少朵花?你有办法统计吗?

  (4) 学生讨论交流,填写种植记录四。

  2、 观察果实。

  师:植物开花一般会怎么样?我们来观察辣椒果实的生长位置和外形特点。

  生观察后交流,并画出辣椒果实。

  师:我们怎么统计一株植物一生中会结多少果实?

  3、 比较花和果实的数量,并画出花和果实数量统计图。

  4、 数种子

  师:数一数,一个果实中有多少粒种子?

  师指导学生把辣椒切开,为学生准备好镊子、手套、白纸,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数种子,以免伤害学生的皮肤和眼睛。

  学生讨论:通过自己的观察数据,想到了什么。

  5、 整理我们的植物种植记录

  师:植物的一生要经历怎么样的过程?

  讨论小结: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收获种子。

  三、 全课小结

  四、 课外作业

  搜集植物一生的趣闻与同学交流。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

  过程与方法:

  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

  3、自制食盐等晶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

  2、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难点】制作晶体。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

  教师演示器材: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

  【教学过程】

  观察美丽的`晶体

  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上节课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小小的昆虫,今天我们要运用放大镜来看一些物质。糖、盐、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首先请你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一画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

科学教案 篇4

  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课题生成:

  一天,有位小朋友带来一部玩具手机,用手一按,键盘不停闪烁,响起悦耳的音乐,还会发出“喂,你好!请问找谁?对不起等声音。这时,小朋友的注意力全给吸引过来了,他们脸上充满好奇和惊喜,一起围上去,那份高兴和专注劲儿就甭提了。想不到,第二天就有十几个小朋友也带来了手机玩具,这下教室里可热闹了,各种手机的模拟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的阵阵笑声,把教室变成了通话的快乐天地。见此情景,我就思考,如今电话非常普及,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既然孩子对电话如此感兴趣,何不抓住这个机会让他们了了解一些电话知识呢?

  活动目标:

  通过启发诱导,使幼儿初步了解电话机的外形结构和功能。

  活动过程:

  1、电话机除了可以通话,还有哪些功能和用途呢? 组织幼儿讨论电话机的一些特殊功能和用途:电话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免提、重复拨号、留言录音、显示图像、听音乐、计时、查询信息、传真、上网等。(免提、重复拨号、听音乐、查询信息的功用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给幼儿以直接的经验,加强幼儿的记忆,因为这些功能一般电话机都具备,其他功能作一般了解。)

  2、游戏《打电话》,学习并讨论正确使用电话机。

  (1)引导幼儿通过试一试,动一动,展开讨论,学习并掌握正确的打电话的方法。提问:电话的用处真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电话机呢?(请全体小朋友一对一模拟打电话;请个别小朋友演示打真电话。)

  小结:打电话,首先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拿起话筒后再拨号,电话接通后,就可以讲话了。打电话要有礼貌,讲话时,要学会使用“你好、请、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通完话以后,注意一定要挂好话机,否则,别的电话就打不进来。

  (2)联系社会常识,引导幼儿记住生活中通用的五种应急电话号码。

  电话的作用真是太大了,我们可以通过打电话谈论各种事情,它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提问:

  ①如果打电话时,忘记了电话号码,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启发幼儿思考查询电话“114”的用途,学会灵活运用。

  ②当遇见紧急的情况时,如突然生病、起火、迷路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启发幼儿思考讨论,火警119、匪警110、救护120、交通事故处理122四种紧急电话的用途及注意事项。让幼儿知道这些号码是不能随便打的,否则,会造成很多麻烦。

  3、以帮小狗买到电话机,自然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学习了电话机的一些有关知识,那么,现在我就请小朋友帮小狗拿一个主意,挑选一部电话机吧。

  活动延伸:

  1、观看电话机演变发展的录像片,让幼儿了解电话机发展的历史。

  2、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可以告知对方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离园回家后可以互相打电话,继续激发幼儿对电话的兴趣。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该活动是由幼儿“玩电话机”联想设计出来的,课题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符合教学的原则。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中,先采用“布鲁纳的发现法”,幼儿通过玩游戏的形式,自己去观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了解各种电话机的外形构造和功能,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让幼儿自己玩电话,从中学习并掌握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礼貌用语及社会性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动静交替、环环紧扣,幼儿的兴趣很浓、兴致高涨,学习得很认真,很投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专家点评

  《有用的电话机》这一活动,既有新意,又具有时代特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拘泥过去的限制,而是充分考虑到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普遍影响。本活动将“电话机”这一通讯工具作为幼儿的认识对象,以便幼儿在生活中,能适时准确地运用这一通讯工具。因此,这一课题的选用,对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生活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处的。

  教师在活动的设计组织中,注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内在规律,通过游戏、观察、回忆已有经验、比较等手段,为幼儿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通过打电话让幼儿在积极主动中,发现并认识各种电话机的外形特点构造与各种功用,学习电话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有关的社会知识,从而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

  三、反思与讨论

  你是怎样与家长配合,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电话机的?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苹果和橘子,以其香甜的口味、诱人的外形,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加上父母包办的居多,所以很大一部分孩子对于水果怎么吃、吃哪里都不知道,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较差,所以我安排了该活动。

  活动一开始我用猜猜,摸摸的形式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孩子爱吃各种水果的习惯。然后以浅显精短的小故事配以PPT引发幼儿看看、想想、说说,胖胖猪是怎么吃木瓜的?木瓜籽能吃吗?吃下去会怎样?调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再现,再迁移到平时常见的水果吃法上,形象鲜明的`水果横切图让幼儿很容易就知道了哪些水果该吐籽,哪些不必吐籽?最后的“品尝水果”环节更是起到了升华内化的作用。

  活动目标:

  1、知道许多水果里都有籽,吃水果时要吐籽。

  2、通过感官激发孩子爱吃各种水果的兴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几种水果实物布袋几个

  活动流程:

  一、猜水果,引起幼儿兴趣

  ——猜猜老师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宝宝?请你们小眼睛闭起来,我们来摸摸看。让幼儿摸摸说说

  苹果是圆圆的,红红的。滑滑的,吃起来甜甜的。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袋子,大家猜猜这个袋子里躲的是什么水果宝宝,我们来看一看。(桂圆)

  1、介绍木瓜

  ——还想不想再请水果宝宝呀,好的,顾老师这里还有个水果宝宝,你们认识它吗?跟孩子一起说说木瓜

  ——那木瓜宝宝的肚子有什么?好,顾老师把它切开来看一看,看看木瓜宝宝的肚子里有没有小宝宝。

  请孩子们看看,木瓜宝宝的肚子里有许多的籽宝宝,给幼儿闻一闻木瓜的香味。

  想不想吃?

  二、籽儿吐吐——说说自己的想法。

  1.看图听故事《籽儿吐吐》

  1、图一:胖胖猪已经把木瓜都吃进肚子。

  重点提问:胖胖猪是怎么吃木瓜的?

  木瓜的籽能吃吗?吃下去会怎样?

  师结:小胖猪吃的太快了,把木瓜籽吞进了肚子,水果籽太硬了,会让我们的肚子受伤的。

  2、图二:小猪头上长出一棵树来。

  重点提问:猜猜,小猪把木瓜籽吃进肚子,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头上长出一棵木瓜树会怎样?

  想想头上真的会长木瓜树吗?为什么?

  小结:小猪猜想自己的头上长出了一棵木瓜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3、图三:小猪大便里有许多木瓜籽。

  4、重点提问:木瓜籽吃进肚子,最后会到哪里去?

  小结:最后小猪发现在自己的大便里发现了许多木瓜籽。

  重点提问:小猪吃下去的籽最后从哪里出来啦?

  小结:原来小猪吃下去的籽会从大便里排出来,可不会从头上钻出来哦!

  三、说说尝尝——知道吃水果要吐籽。

  重点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水果里的籽是不能吃的吗?那应该怎么办?

  小结:你们说的可真好,有籽要吐掉,不能吃,千万不要吃进肚子里,如果不小心吃下去,也别担心,它会从我们的便便里排出身体。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不同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尝尝吧,但是先要把我们的小手洗干净哦。

科学教案 篇6

  电磁铁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2、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比较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的异同;

  3、能够对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进行探究;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知道电磁铁的两极变化;

  3、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主动对电磁铁现象进行研究,体会探究的乐趣;

  2、意识到电磁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乐于合作交流,善于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认识电磁铁的性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知道电磁铁也有两极,并且是可变的。在学生假设猜想的基础上,加以指导,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和水平,再由学生设计实验加以研究,汇报交流,总结出规律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导线、钉子、电池盒、大头针、回形针、指南针、资料图片

  学生准备:电池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电磁铁:

  展示长铁钉:它能变成一个像磁铁一样能吸引铁的工具么?你有什么样的办法?

  除此以外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师:老师能让它变成一根磁铁,你们相信么?

  演示制作电磁铁, 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

  师:你还想用哪些磁铁具有的特征来验证它?

  师:你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磁铁么?该起个什么样科学的名字呢? 板书:电磁铁

  二、制作电磁铁

  师:想制作一个像老师一样的电磁铁么? 你认为需要哪些材料?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领取材料,进行制作活动。

  三、初步分析电磁铁的磁力

  1 、比一比,你们的电磁铁,谁吸引铁的本领比较强呢?

  2 、估计一下,你们的电磁铁要增强磁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3 、总结并且板书学生意见 :导线圈数、 电池多少、铁钉规格等

  四、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师:你能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一个实验来试试看吗?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总结整理: 1 、只能改变一个单一因素。

  2 、如何改变这个因素。

  3 、怎样记录。

  探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总结汇报;

  师:你通过实验,发现你猜测的因素和电磁铁磁力大小有关么?

  你们是怎样操作的?比较了哪些数据?

  教师将学生的研究成果板书在黑板上。

  五、了解电磁铁两极的变化:

  师:我们通过刚才的比较,知道了电磁铁的一些特点。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磁铁和电磁铁有哪些相同?

  学生比较。

  师:用磁针测一测你的电磁铁的两极。再和其他小组的电磁铁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解释一下你发现的现象的原因么?怎样才能使你们的两个电磁铁磁极相同么? 请比较一下两组组装的电磁铁有什么不同?

  小组活动,要求:改进组装的电磁铁,使同组两个电磁铁磁极一样。(相同的小组则改变成不同)

  总结活动过程,板书学生改装的经验方法。

  师:电磁铁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

  六、全文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种新的磁铁,我们来看看它有什么用处!

  指导学生看书第 44 页,简单介绍电磁铁的各种应用。

  师:希望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中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耳朵仔细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2、知道要保护自己的耳朵。

  二、活动准备。

  教具:宝宝熟悉的各种声音的录音。

  三、活动过程。

  1、放录音。

  师:什么声音?

  (1)让宝宝逐一听汽车、火车的喇叭声和小猫、小狗等动物的'叫声。

  (2)师:刚才,你们听到了汽车、火车的声音,小动物的叫声,你们是用什么听到的?

  2、教师引导宝宝认识耳朵。

  师:宝宝的耳朵在哪里?小耳朵真正灵,小朋友用它听声音。

  3、让宝宝自由地说一说、学一学。

  师:大家还听过什么声音?

  4、请宝宝用双手捂住耳朵,试一试能否听到声音。

  告诉宝宝:耳朵的用处很大,我们要保护它。不冲它大声叫喊,不挖耳朵。

科学教案 篇8

  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区分树的种类。

  2、了解树木的多种用途,培养思维力,想象力。

  3、初步形成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准备:

  带领幼儿参观周围人们植树造林的情况。认识几种树木的种类。

  活动过程:

  一、启发式提问。

  1、你见过哪些树木?能说说它们的'名字吗?

  2、你能说说树木的用途吗?

  二、讨论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1、树木能净化、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风沙弥漫,防止水灾,保持生态平衡。

  2、调节气温,防风遮阳。

  3、树木能制成家具等,生活中不能没有树木。

  三、幼儿应如何做。

  1、学会保护树木。

  2、积极栽种树木。

  四、向幼儿讲述爱护树木的重要性。

  使幼儿懂得不能随意损坏小树苗,也不能乱砍树木,不能在树林中和旁边生活,以免烧毁树木。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7-28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精选)科学教案07-29

科学教案(经典)07-26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经典】科学教案09-09

科学教案[精选]09-09

[经典]科学教案09-25

科学教案12-26

科学教案8篇[推荐]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8篇[推荐]

科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 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 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 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1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影子的特点: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八、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初步认识植物的花和果实。

  2、 会利用简单的图像、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植物花和果实的资料。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会利用简单的图像、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植物花和果实的资料。

  教学准备:

  一盆开花的植物、一盆挂满果实的植物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法、观察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我们的植物一天天在长大,当枝上出现第一个花蕾的'时候,它带给了我们什么信息?

  二、 新课

  1、 花的记录

  (1) 生交流第一次发现花蕾的日期,观察并记录花蕾的变化。

  (2) 填写种植记录三。

  (3) 师:一株植物一生中会开多少朵花?你有办法统计吗?

  (4) 学生讨论交流,填写种植记录四。

  2、 观察果实。

  师:植物开花一般会怎么样?我们来观察辣椒果实的生长位置和外形特点。

  生观察后交流,并画出辣椒果实。

  师:我们怎么统计一株植物一生中会结多少果实?

  3、 比较花和果实的数量,并画出花和果实数量统计图。

  4、 数种子

  师:数一数,一个果实中有多少粒种子?

  师指导学生把辣椒切开,为学生准备好镊子、手套、白纸,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数种子,以免伤害学生的皮肤和眼睛。

  学生讨论:通过自己的观察数据,想到了什么。

  5、 整理我们的植物种植记录

  师:植物的一生要经历怎么样的过程?

  讨论小结: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收获种子。

  三、 全课小结

  四、 课外作业

  搜集植物一生的趣闻与同学交流。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

  过程与方法:

  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

  3、自制食盐等晶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

  2、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难点】制作晶体。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

  教师演示器材: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

  【教学过程】

  观察美丽的`晶体

  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上节课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小小的昆虫,今天我们要运用放大镜来看一些物质。糖、盐、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首先请你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一画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

科学教案 篇4

  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课题生成:

  一天,有位小朋友带来一部玩具手机,用手一按,键盘不停闪烁,响起悦耳的音乐,还会发出“喂,你好!请问找谁?对不起等声音。这时,小朋友的注意力全给吸引过来了,他们脸上充满好奇和惊喜,一起围上去,那份高兴和专注劲儿就甭提了。想不到,第二天就有十几个小朋友也带来了手机玩具,这下教室里可热闹了,各种手机的模拟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的阵阵笑声,把教室变成了通话的快乐天地。见此情景,我就思考,如今电话非常普及,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既然孩子对电话如此感兴趣,何不抓住这个机会让他们了了解一些电话知识呢?

  活动目标:

  通过启发诱导,使幼儿初步了解电话机的外形结构和功能。

  活动过程:

  1、电话机除了可以通话,还有哪些功能和用途呢? 组织幼儿讨论电话机的一些特殊功能和用途:电话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免提、重复拨号、留言录音、显示图像、听音乐、计时、查询信息、传真、上网等。(免提、重复拨号、听音乐、查询信息的功用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给幼儿以直接的经验,加强幼儿的记忆,因为这些功能一般电话机都具备,其他功能作一般了解。)

  2、游戏《打电话》,学习并讨论正确使用电话机。

  (1)引导幼儿通过试一试,动一动,展开讨论,学习并掌握正确的打电话的方法。提问:电话的用处真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电话机呢?(请全体小朋友一对一模拟打电话;请个别小朋友演示打真电话。)

  小结:打电话,首先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拿起话筒后再拨号,电话接通后,就可以讲话了。打电话要有礼貌,讲话时,要学会使用“你好、请、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通完话以后,注意一定要挂好话机,否则,别的电话就打不进来。

  (2)联系社会常识,引导幼儿记住生活中通用的五种应急电话号码。

  电话的作用真是太大了,我们可以通过打电话谈论各种事情,它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提问:

  ①如果打电话时,忘记了电话号码,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启发幼儿思考查询电话“114”的用途,学会灵活运用。

  ②当遇见紧急的情况时,如突然生病、起火、迷路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启发幼儿思考讨论,火警119、匪警110、救护120、交通事故处理122四种紧急电话的用途及注意事项。让幼儿知道这些号码是不能随便打的,否则,会造成很多麻烦。

  3、以帮小狗买到电话机,自然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学习了电话机的一些有关知识,那么,现在我就请小朋友帮小狗拿一个主意,挑选一部电话机吧。

  活动延伸:

  1、观看电话机演变发展的录像片,让幼儿了解电话机发展的历史。

  2、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可以告知对方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离园回家后可以互相打电话,继续激发幼儿对电话的兴趣。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该活动是由幼儿“玩电话机”联想设计出来的,课题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符合教学的原则。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中,先采用“布鲁纳的发现法”,幼儿通过玩游戏的形式,自己去观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了解各种电话机的外形构造和功能,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让幼儿自己玩电话,从中学习并掌握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礼貌用语及社会性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动静交替、环环紧扣,幼儿的兴趣很浓、兴致高涨,学习得很认真,很投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专家点评

  《有用的电话机》这一活动,既有新意,又具有时代特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拘泥过去的限制,而是充分考虑到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普遍影响。本活动将“电话机”这一通讯工具作为幼儿的认识对象,以便幼儿在生活中,能适时准确地运用这一通讯工具。因此,这一课题的选用,对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生活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处的。

  教师在活动的设计组织中,注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内在规律,通过游戏、观察、回忆已有经验、比较等手段,为幼儿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通过打电话让幼儿在积极主动中,发现并认识各种电话机的外形特点构造与各种功用,学习电话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有关的社会知识,从而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

  三、反思与讨论

  你是怎样与家长配合,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电话机的?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苹果和橘子,以其香甜的口味、诱人的外形,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加上父母包办的居多,所以很大一部分孩子对于水果怎么吃、吃哪里都不知道,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较差,所以我安排了该活动。

  活动一开始我用猜猜,摸摸的形式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孩子爱吃各种水果的习惯。然后以浅显精短的小故事配以PPT引发幼儿看看、想想、说说,胖胖猪是怎么吃木瓜的?木瓜籽能吃吗?吃下去会怎样?调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再现,再迁移到平时常见的水果吃法上,形象鲜明的`水果横切图让幼儿很容易就知道了哪些水果该吐籽,哪些不必吐籽?最后的“品尝水果”环节更是起到了升华内化的作用。

  活动目标:

  1、知道许多水果里都有籽,吃水果时要吐籽。

  2、通过感官激发孩子爱吃各种水果的兴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几种水果实物布袋几个

  活动流程:

  一、猜水果,引起幼儿兴趣

  ——猜猜老师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宝宝?请你们小眼睛闭起来,我们来摸摸看。让幼儿摸摸说说

  苹果是圆圆的,红红的。滑滑的,吃起来甜甜的。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袋子,大家猜猜这个袋子里躲的是什么水果宝宝,我们来看一看。(桂圆)

  1、介绍木瓜

  ——还想不想再请水果宝宝呀,好的,顾老师这里还有个水果宝宝,你们认识它吗?跟孩子一起说说木瓜

  ——那木瓜宝宝的肚子有什么?好,顾老师把它切开来看一看,看看木瓜宝宝的肚子里有没有小宝宝。

  请孩子们看看,木瓜宝宝的肚子里有许多的籽宝宝,给幼儿闻一闻木瓜的香味。

  想不想吃?

  二、籽儿吐吐——说说自己的想法。

  1.看图听故事《籽儿吐吐》

  1、图一:胖胖猪已经把木瓜都吃进肚子。

  重点提问:胖胖猪是怎么吃木瓜的?

  木瓜的籽能吃吗?吃下去会怎样?

  师结:小胖猪吃的太快了,把木瓜籽吞进了肚子,水果籽太硬了,会让我们的肚子受伤的。

  2、图二:小猪头上长出一棵树来。

  重点提问:猜猜,小猪把木瓜籽吃进肚子,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头上长出一棵木瓜树会怎样?

  想想头上真的会长木瓜树吗?为什么?

  小结:小猪猜想自己的头上长出了一棵木瓜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3、图三:小猪大便里有许多木瓜籽。

  4、重点提问:木瓜籽吃进肚子,最后会到哪里去?

  小结:最后小猪发现在自己的大便里发现了许多木瓜籽。

  重点提问:小猪吃下去的籽最后从哪里出来啦?

  小结:原来小猪吃下去的籽会从大便里排出来,可不会从头上钻出来哦!

  三、说说尝尝——知道吃水果要吐籽。

  重点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水果里的籽是不能吃的吗?那应该怎么办?

  小结:你们说的可真好,有籽要吐掉,不能吃,千万不要吃进肚子里,如果不小心吃下去,也别担心,它会从我们的便便里排出身体。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不同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尝尝吧,但是先要把我们的小手洗干净哦。

科学教案 篇6

  电磁铁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2、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比较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的异同;

  3、能够对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进行探究;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知道电磁铁的两极变化;

  3、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主动对电磁铁现象进行研究,体会探究的乐趣;

  2、意识到电磁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乐于合作交流,善于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认识电磁铁的性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知道电磁铁也有两极,并且是可变的。在学生假设猜想的基础上,加以指导,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和水平,再由学生设计实验加以研究,汇报交流,总结出规律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导线、钉子、电池盒、大头针、回形针、指南针、资料图片

  学生准备:电池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电磁铁:

  展示长铁钉:它能变成一个像磁铁一样能吸引铁的工具么?你有什么样的办法?

  除此以外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师:老师能让它变成一根磁铁,你们相信么?

  演示制作电磁铁, 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

  师:你还想用哪些磁铁具有的特征来验证它?

  师:你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磁铁么?该起个什么样科学的名字呢? 板书:电磁铁

  二、制作电磁铁

  师:想制作一个像老师一样的电磁铁么? 你认为需要哪些材料?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领取材料,进行制作活动。

  三、初步分析电磁铁的磁力

  1 、比一比,你们的电磁铁,谁吸引铁的本领比较强呢?

  2 、估计一下,你们的电磁铁要增强磁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3 、总结并且板书学生意见 :导线圈数、 电池多少、铁钉规格等

  四、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师:你能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一个实验来试试看吗?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总结整理: 1 、只能改变一个单一因素。

  2 、如何改变这个因素。

  3 、怎样记录。

  探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总结汇报;

  师:你通过实验,发现你猜测的因素和电磁铁磁力大小有关么?

  你们是怎样操作的?比较了哪些数据?

  教师将学生的研究成果板书在黑板上。

  五、了解电磁铁两极的变化:

  师:我们通过刚才的比较,知道了电磁铁的一些特点。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磁铁和电磁铁有哪些相同?

  学生比较。

  师:用磁针测一测你的电磁铁的两极。再和其他小组的电磁铁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解释一下你发现的现象的原因么?怎样才能使你们的两个电磁铁磁极相同么? 请比较一下两组组装的电磁铁有什么不同?

  小组活动,要求:改进组装的电磁铁,使同组两个电磁铁磁极一样。(相同的小组则改变成不同)

  总结活动过程,板书学生改装的经验方法。

  师:电磁铁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

  六、全文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种新的磁铁,我们来看看它有什么用处!

  指导学生看书第 44 页,简单介绍电磁铁的各种应用。

  师:希望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中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耳朵仔细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2、知道要保护自己的耳朵。

  二、活动准备。

  教具:宝宝熟悉的各种声音的录音。

  三、活动过程。

  1、放录音。

  师:什么声音?

  (1)让宝宝逐一听汽车、火车的喇叭声和小猫、小狗等动物的'叫声。

  (2)师:刚才,你们听到了汽车、火车的声音,小动物的叫声,你们是用什么听到的?

  2、教师引导宝宝认识耳朵。

  师:宝宝的耳朵在哪里?小耳朵真正灵,小朋友用它听声音。

  3、让宝宝自由地说一说、学一学。

  师:大家还听过什么声音?

  4、请宝宝用双手捂住耳朵,试一试能否听到声音。

  告诉宝宝:耳朵的用处很大,我们要保护它。不冲它大声叫喊,不挖耳朵。

科学教案 篇8

  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区分树的种类。

  2、了解树木的多种用途,培养思维力,想象力。

  3、初步形成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准备:

  带领幼儿参观周围人们植树造林的情况。认识几种树木的种类。

  活动过程:

  一、启发式提问。

  1、你见过哪些树木?能说说它们的'名字吗?

  2、你能说说树木的用途吗?

  二、讨论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1、树木能净化、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风沙弥漫,防止水灾,保持生态平衡。

  2、调节气温,防风遮阳。

  3、树木能制成家具等,生活中不能没有树木。

  三、幼儿应如何做。

  1、学会保护树木。

  2、积极栽种树木。

  四、向幼儿讲述爱护树木的重要性。

  使幼儿懂得不能随意损坏小树苗,也不能乱砍树木,不能在树林中和旁边生活,以免烧毁树木。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7-28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精选)科学教案07-29

科学教案(经典)07-26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经典】科学教案09-09

科学教案[精选]09-09

[经典]科学教案09-25

科学教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