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案[精选]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生词,注意积累,赏析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和想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看到过吗?在你眼中,燕子像什么呢?
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请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自读要求:
⑴ 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
⑵ 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
⑶ 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⑷ 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组员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三、小组研读
1、这是一篇经典散文,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个方面:
⑴ 出示:外形美 春之美 飞行美 歇息美
⑵ 你们小组最想研读那一方面的美?
(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2、出示研读方法:
⑴ 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美。
⑵ 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⑶ 小组交流补充。
⑷ 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学生研读,教师巡视并参与研读。
四、汇报交流
1、汇报交流外形美:
⑴ 研究外形美的小组汇报:
① 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儿?
② 你们从哪些词句读出了这种美?
③ 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④ 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成员评价。
⑵ 练习:
出示:一身( )的羽毛,一对( )翅膀,加上( )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
2、汇报交流春之美:
⑴ 研究春之美的小组汇报:
① 这一节通过哪些景物来展示春之美?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② 你们认为哪些词句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③ 最后一句写小燕子对表现春之美有什么作用?
④ 这一节的四句话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⑤ 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⑥ 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组成员评价。
⑵ 练习:
出示:这一节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表现春天____的特点。
3、汇报交流飞行美:
⑴ 研究飞行美的小组汇报:
① 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② 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③ 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④ 推荐一名成员读本节。学生、老师共同评价。
⑵ 练习:
出示:在( )中,在( )中,燕子( )在天空里( ),唧唧地叫着,有的( ),( )飞到了( );有的( ),尾尖( )水面,就看到波纹( )荡漾开去。
4、汇报交流歇息美:
⑴ 研究歇息美的小组汇报:
① 你们觉得这一节中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② 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③ 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④ 推荐一名成员读,评价。
⑵ 练习:
说话: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请你把歌词写出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悟,帮助学生理解并体会教师事业的崇高、美好和教师工作的辛苦。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详案)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知道九月十日是什么日子吗?教师这个职业历来受到人们的赞颂,你知道有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句或者歌曲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老师的优美的诗歌,板书:老师,您好!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对所有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好!(齐读)
二、范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到第6页,听听课文录音。
2.你们觉得怎么样?想不想读呢?
3.那好,现在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
三、检查自读效果
1.词语。(小黑板出示)
哪位同学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2.读课文。
同学们生字会读了,那课文你会读了吗?如果你觉得自己能把这篇课文或者某某段某句话读好的,就请你站起来朗读。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到现在,聪明的你一定会发现,“老师,您好!”在诗歌中一共出现了——两次,那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歌分成两段,男女生分开朗读。女同学读第一段,男同学读第二段。
2.朗读评价。现在还想请一位女同学来读读第一段给大家听听,谁愿意?其余同学思考:这一段中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教师事业的崇高?
板书:事业崇高
3.学习第三、四句出示:第三、四句
(1)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谁来用朗读告诉老师这句话的意思。
我们一起来学着她的语气来读一次。
(2)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指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我们每一项的创造都——
(3)是呀!每个人的.成长都凝聚着教师的心血,无论何时何地,每个人的发明、创造,都是老师辛勤培育的结果,你能举些例子来说说吗?
(4)刚才我们有同学举例??,这就是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理解)让我们一起再来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诗。
5.学习第一句
引读:的确,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靠老师通过传播知识,教书育人培养出来的人才实现的,那老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诗人是怎么说的?
出示:第一句
(1)指名读句子,其余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老师是铺路、架桥的吗?
(2)小结: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靠老师通过传播知识、教书育人培养
出来的人才实现的,所以老师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3)指导朗读这两句。
老师的事业这么崇高,对社会的贡献这么大,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手指黑板齐读)
老师,您好!
现在让我们再一次饱含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
五、生字学习
1.读一读。
2.指导书写,描红,注意“霞”的下面不是“段”,“崇”是山字头。
提醒“崇、霞”容易写错的字,注意笔画。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摘抄有关赞颂老师的诗歌,有感情朗读或背诵。
3.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略案)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第二节,
思考这一节又是哪句话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默读课文,
思考:
这一节哪几句话具体写出教师事业是美好的?按顺序从前到
后找。
3.讨论归纳。
(1)第一句(用真理-------心灵闪耀)
指导理解:
A.释词:春晖(春天是温暖的阳光)朝霞(早晨太阳出升的云霞)
B.师讲解:教师的工作塑造人才,美化了心灵。所以说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映示文字灯片)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指导理解:
A.这两句把教师的事业比喻成什么?
(春蚕编织丝线;甘露洒向新苗)
B.“笔尖飞舞”指的是什么?
(教师粉笔书写,
钢笔备课批改作业)
“笑语盈盈”
是什么意思?(老师讲课的话语,对我们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C.指导朗读。
4.引读:
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
更是辛劳的,
我们除了要赞美老师还应该对老师
有什么感情?
齐读这节的最后一句(每当看到
---------
教师,您好!)
释词:“衷心”(发自内心地)
5.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节。
三、拓展学习:
假如让你来赞美教师,你会将教师比作什么?试着写一段。
例:老师,您像红烛,用知识的光芒驱散黑暗,燃烧自己把别人照亮。
老师,您像大海,用宽广的胸膛,托起明天的太阳。
老师,您像春蚕,甘心情愿把美丽献给人类,默默无闻终不悔
四、听录音,欣赏;边准备齐背课文
自由练读
指名背
齐背
哪一个不浸透
崇高
每当??就涌起
哪一个不蕴含
教师的事业
那是
编织
美好
每当??就祝愿
那是
撒向
(工作辛苦)
(感激之情)
朗读备注:
(1)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2)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3)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4)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5)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理念: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自的智力组装在一起的。在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制的发展机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节课教学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统一的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化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12个生字。
2、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揭课题
1、播放电脑课件,欣赏《小雨沙沙》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问:看了课件后,你有什么体会?
3、板书课题:雨点儿
师:你知道怎么读题吗?(这一教学过程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巧妙地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知全文
1、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句;标出自然段。
2、交流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充分的自学为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巧识字
1、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2、引导学生理解,如数不清、飘落、云彩等词。
(1)出示数字,问: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出示清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播放课件:落叶飘落。)飘落就是飘着落下来。再用飘落练习说话。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3、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4)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后又问道:你哪?引导学生读大雨点的话,把这句话补充完整:你要到哪里去?
4、读方。
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地方这个词中方读轻声。
5、桌间相互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借助课件阅读,使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调动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形象感知事物,从而获得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四、读中悟
1、学生自主读第5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教师边范读第5自然段,边演示雨后草长花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来的变化。
3、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让学生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象,模仿该句子说说雨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4、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5自然段。
5、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6、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第5自然段读给好朋友听。
7、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五、悟中品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2、全班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读。交流中,引导学生评价自己,互相评价。
教学回顾:
这节课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育的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教师只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落实了创新智能的培养目标。
本节教学的启发是,过于强调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以基础知识没有真正地落实,尤其中识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地完善。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园地教案04-11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风筝》教案11-23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下册教案01-31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园地》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