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22 09:34:3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范例(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教案范例(4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指出脸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正确位置。

  2.知道自己笑的样子很可爱,大家都喜欢。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若干镜子或一面大镜子。

  活动内容:

  1.教师利用布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想知道她是谁嘛?小朋友请看,原来是布娃娃呀!小朋友跟她打个招呼吧!

  幼:你好。

  师:小朋友真有礼貌,你们看一看她长得漂亮吗?

  幼:漂亮。

  师:因为这个布娃娃很喜欢笑,所以它长得这莫漂亮,小朋友笑一个我看你们长得漂亮吗?还真漂亮,以后我们小朋友要经常笑。

  你们来观察一下布娃娃的脸上都长着什么呀!

  幼: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

  2.请幼儿照镜子并提问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镜子,请你们仔细观察你们的脸上都长着什么,小朋友站在镜子面前看看自己的笑脸“我们的脸上都长着什么?”“扮个小鬼脸看看……”

  幼:长着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师:小朋友咱们对着镜子笑一笑,笑起来这漂亮。

  3.教师带宝宝做五官游戏

  师:小朋友请看老师变出什么来了毛毛虫,你们伸出小指头也来变一个吧!当老师说:“毛毛虫爬呀爬爬到你的什么时,小朋友马上指导相应的位置,教师以此让小朋友指到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老师先由慢到快。

  “看XX指得又快又准确。”“其他宝宝要加油奥!”游戏反复进行。

  4.引着宝宝笑一笑

  教师和宝宝对着镜子笑一笑让宝宝知道笑起来很可爱,大家很喜欢。

  师:“XXX小朋友笑得真可爱!”过来笑一笑让小朋友看一看,跟老师一起拍个照吧!小朋友你们想和老师一起拍照吗?

  幼:想。

  师:“来,咱们大家拍个照,笑一笑!”。

  活动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头发

  活动目标:

  1、利用多种感官,感知头发的基本特性,知道头发的作用和种类。

  2、通过设计发型,发展动手能力及想象力。

  3、初步知道一些保护头发的方法。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重量的瓶子(装饰成不同大小的鱼)、筐。

  2、各种颜色的假发,图片若干。

  3、人手一盒操作材料。

  4、绿发娃娃、剪刀、辫线、可乐瓶娃娃、橡皮泥、乒乓球、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钓鱼”,激发幼儿兴趣。

  请幼儿上来逐一从小大到玩“钓鱼”的游戏,当鱼线断了后,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会断?看看钓鱼线是用什么做的?

  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头发受到过大的.拉力,就会断的。

  二、感官感知。

  1、将盒子里头发与线取出放在白纸上,比比哪个粗?

  2、比一比盒子里的头发一样长吗?为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头发变长?变短?

  3、你们知道头发有什么用呢?(鼓励幼儿发散想象)

  4、头发在我们人身体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它呢?(梳头、剪发、洗发、戴帽子、抹头油等)

  5、出示图片,提问:他们是谁?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小结:人老了,头发会慢慢变白的。

  6、我们的头发是什么颜色?还有其他颜色的头发吗?(出示假发,图片)。

  小结:中国人的头发是黑色的,但很多人喜欢染发,让头发变得五颜六色;外国人的头发有黄色、咖啡色、红色、金色等。

  三、动手设计发型。

  1、出示图片:古代妇女的发髻造型、嬉皮士的发型、普通辫发、短发等。

  (1)图片上有些什么发型?

  (2)你喜欢自己的发型吗?为什么?

  (3)头发还可梳成什么样子?

  2、请你做一位“发型设计师”,为自己或别人设计一款发型,你想设计怎样的发型?为谁设计?

  3、介绍分组活动材料。

  (1)用剪刀为魔发娃娃剪出发型。

  (2)用辫线为可乐瓶娃娃设计不同的发型。

  (3)以乒乓球代表头部,用橡皮泥在球上捏出发型。

  (4)在纸上画出发型。

  4、设计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给予肯定,启发和引导,鼓励他们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5、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讲他的创意设计?为谁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

  四、延伸活动。

  1、将幼儿的设计作品丰富到角色游戏的“理发店”里。

  2、在区角活动中组织幼儿看有关头发的趣闻。

  (1)各种新奇的发型、发色。

  (2)基尼斯记录中最长的头发及其他趣闻轶事。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顶起纸板的有趣现象。

  2、探索不规则图形纸板只有一个能被顶起来的点,立体纸盒有很多个面,每个面都一个能被顶起来的点,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套不规则图形纸板、各种立体空纸盒、一根吸管活动指导:

  (一)谈话引入,引发幼儿回顾经验引导语:上次小朋友试过顶规则图形纸板,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二)不规则图形活动探索

  1、幼儿初步探索顶不规则图形纸板,如果也用吸管顶,请你们猜猜纸板有几个地方能被顶起来?在什么位置?

  2、教师提出探索记录的要求:在纸板能顶起来的地方用笔做个几号。

  3、幼儿操作探索顶不规则图形纸板的方法,并记录。

  4、结合记录,师幼分享交流。

  引导语:你们都试成功了吗?在每个图形上可以找到几个能把它顶起来的点呢?在图形的哪个位置上吸管能顶起纸板?

  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使不规则图形板平衡的经验。

  (三)立体图形探索

  1、出示立体纸盒,提出问题,引导继续探究引导语:这里有许多立体纸盒,你们能将他们顶起来吗?到底能找到几个地方把它顶起来呢?

  2、教师介绍材料,提出探究要求探索要求:顶立体纸盒是不是和顶不规格图纸纸板一样,也只有一个地方顶起来?请你们试一试,试完后,就在能把纸盒顶起来的地方做个记号。

  3、幼儿探究顶立体图形纸板

  4、师幼分享交流:从中获得立体纸盒有多个面,每个面都有一个能被顶起来的点。

  (四)活动延伸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东西,不知道到能不能也被顶起来呢?我们区角的时候,可以去试一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开始是让幼儿了解各种纸,在这一环节当中,我准备了新闻纸、图画纸、皱纹纸、宣纸、亮光纸、蜡光纸、牛皮纸、彩色卡纸、彩色折纸、卫生纸、复写纸、蒙纸等等。在这几种纸中,我发现幼儿对蜡光纸、卡纸、折纸、卫生纸、报纸都比较熟悉,对宣纸、牛皮纸、复写纸不是很熟悉,因此我特别介绍了这几种纸,让幼儿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在第二环节了解纸的特征时,我采用的是让幼儿通过在看看、摸摸、比比中,知道有的纸很光滑,有的纸很软,有的纸皱皱的,在这一环节孩子们的表达不太好,浪费的时间也太长,感觉有点乱,需要调整。

  在让幼儿了解纸的特性的环节上,我精心设计了五有趣的游戏“天空中少了谁”“给老爷爷贴胡子”“纸宝宝变小了”“纸宝宝洗个澡”和“纸宝宝烤烤火”。自主操作中,让幼儿感知纸易折、易撕、可吸水、易燃的特性。在实验操作这一环节我发现大多数幼儿都能动脑筋、想办法,而且孩子们对水火都很感兴趣,使幼儿能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知识。

  在让幼儿了解纸的用途这一环节中,本来我想让幼儿发挥各自的想象,向大家介绍纸在我们生活上、学习给我们大家带来的用处,但是由于我过早地拿出了我也为幼儿准备了很多纸制品,从而干扰了幼儿的想象空间,所以在这一环节过程中显得有点乱,下次需要改进。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从整个过程看,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是今后要注意和改进的:

  一、是讲解语言要简练准确,语音语调要高低有致,在情绪上要达到调动幼儿积极性的作用。

  二、是在活动中教师的示范要准确严谨。

  今后的科学活动的开展中,我将继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及时调整着自己的教育策略,寻求更适于幼儿发展的科学教育途径。在满足幼儿需求的同时,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及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的科学现象,初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塑料小吸盘、饮料包装盒、吸管、玻璃杯、硬纸板、小盘子、蜡烛、水盆

  活动过程:

  一、 玩玩小吸盘

  1、

  教师出示吸力球,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没有胶水,吸力球怎么粘在塑料盘上的?

  2、 用吸盘试着吸一吸,吸盘可以吸在哪些地方,不可以吸在哪些地方?

  3、 怎样让吸盘吸在桌面上的?用手提起吸盘,有什么感觉?怎样轻松地拿起吸盘?

  4、 两人一组,将吸盘吸在一起,拉一拉,能拉开吗?

  5、 想一想,是谁把吸盘粘住了?

  二、 玩玩饮

  料盒

  让幼儿向空饮料盒内吹气,再吸气,观察包装盒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在吹气时纸盒会鼓起来,吸气时纸盒会瘪下去?

  三、 小实验:流不出来的水

  让幼儿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块硬纸板盖住杯口,用手按在纸板上把杯子倒过来,再慢慢地松开手,观察有什么现象。水流出来了吗?想一想为什么?

  四、 小实验:谁让水面升高了

  在碗中立一根蜡烛,倒入少量的水,点燃蜡烛,然后将玻璃杯罩在蜡烛上,观察有什么现象。引导幼儿说一说谁让玻璃杯中的水升高了?

  五、出示钢笔、针管、吸盘玩具等实物,小结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作用。

《大班科学教案范例(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溶解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顽皮的影子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雨的秘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我与水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魔术圈_大班科学教案07-13

大班科学教案12-29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2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03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9

大班科学教案范例(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教案范例(4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指出脸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正确位置。

  2.知道自己笑的样子很可爱,大家都喜欢。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若干镜子或一面大镜子。

  活动内容:

  1.教师利用布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想知道她是谁嘛?小朋友请看,原来是布娃娃呀!小朋友跟她打个招呼吧!

  幼:你好。

  师:小朋友真有礼貌,你们看一看她长得漂亮吗?

  幼:漂亮。

  师:因为这个布娃娃很喜欢笑,所以它长得这莫漂亮,小朋友笑一个我看你们长得漂亮吗?还真漂亮,以后我们小朋友要经常笑。

  你们来观察一下布娃娃的脸上都长着什么呀!

  幼: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

  2.请幼儿照镜子并提问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镜子,请你们仔细观察你们的脸上都长着什么,小朋友站在镜子面前看看自己的笑脸“我们的脸上都长着什么?”“扮个小鬼脸看看……”

  幼:长着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师:小朋友咱们对着镜子笑一笑,笑起来这漂亮。

  3.教师带宝宝做五官游戏

  师:小朋友请看老师变出什么来了毛毛虫,你们伸出小指头也来变一个吧!当老师说:“毛毛虫爬呀爬爬到你的什么时,小朋友马上指导相应的位置,教师以此让小朋友指到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老师先由慢到快。

  “看XX指得又快又准确。”“其他宝宝要加油奥!”游戏反复进行。

  4.引着宝宝笑一笑

  教师和宝宝对着镜子笑一笑让宝宝知道笑起来很可爱,大家很喜欢。

  师:“XXX小朋友笑得真可爱!”过来笑一笑让小朋友看一看,跟老师一起拍个照吧!小朋友你们想和老师一起拍照吗?

  幼:想。

  师:“来,咱们大家拍个照,笑一笑!”。

  活动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头发

  活动目标:

  1、利用多种感官,感知头发的基本特性,知道头发的作用和种类。

  2、通过设计发型,发展动手能力及想象力。

  3、初步知道一些保护头发的方法。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重量的瓶子(装饰成不同大小的鱼)、筐。

  2、各种颜色的假发,图片若干。

  3、人手一盒操作材料。

  4、绿发娃娃、剪刀、辫线、可乐瓶娃娃、橡皮泥、乒乓球、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钓鱼”,激发幼儿兴趣。

  请幼儿上来逐一从小大到玩“钓鱼”的游戏,当鱼线断了后,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会断?看看钓鱼线是用什么做的?

  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头发受到过大的.拉力,就会断的。

  二、感官感知。

  1、将盒子里头发与线取出放在白纸上,比比哪个粗?

  2、比一比盒子里的头发一样长吗?为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头发变长?变短?

  3、你们知道头发有什么用呢?(鼓励幼儿发散想象)

  4、头发在我们人身体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它呢?(梳头、剪发、洗发、戴帽子、抹头油等)

  5、出示图片,提问:他们是谁?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小结:人老了,头发会慢慢变白的。

  6、我们的头发是什么颜色?还有其他颜色的头发吗?(出示假发,图片)。

  小结:中国人的头发是黑色的,但很多人喜欢染发,让头发变得五颜六色;外国人的头发有黄色、咖啡色、红色、金色等。

  三、动手设计发型。

  1、出示图片:古代妇女的发髻造型、嬉皮士的发型、普通辫发、短发等。

  (1)图片上有些什么发型?

  (2)你喜欢自己的发型吗?为什么?

  (3)头发还可梳成什么样子?

  2、请你做一位“发型设计师”,为自己或别人设计一款发型,你想设计怎样的发型?为谁设计?

  3、介绍分组活动材料。

  (1)用剪刀为魔发娃娃剪出发型。

  (2)用辫线为可乐瓶娃娃设计不同的发型。

  (3)以乒乓球代表头部,用橡皮泥在球上捏出发型。

  (4)在纸上画出发型。

  4、设计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给予肯定,启发和引导,鼓励他们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5、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讲他的创意设计?为谁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

  四、延伸活动。

  1、将幼儿的设计作品丰富到角色游戏的“理发店”里。

  2、在区角活动中组织幼儿看有关头发的趣闻。

  (1)各种新奇的发型、发色。

  (2)基尼斯记录中最长的头发及其他趣闻轶事。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顶起纸板的有趣现象。

  2、探索不规则图形纸板只有一个能被顶起来的点,立体纸盒有很多个面,每个面都一个能被顶起来的点,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套不规则图形纸板、各种立体空纸盒、一根吸管活动指导:

  (一)谈话引入,引发幼儿回顾经验引导语:上次小朋友试过顶规则图形纸板,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二)不规则图形活动探索

  1、幼儿初步探索顶不规则图形纸板,如果也用吸管顶,请你们猜猜纸板有几个地方能被顶起来?在什么位置?

  2、教师提出探索记录的要求:在纸板能顶起来的地方用笔做个几号。

  3、幼儿操作探索顶不规则图形纸板的方法,并记录。

  4、结合记录,师幼分享交流。

  引导语:你们都试成功了吗?在每个图形上可以找到几个能把它顶起来的点呢?在图形的哪个位置上吸管能顶起纸板?

  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使不规则图形板平衡的经验。

  (三)立体图形探索

  1、出示立体纸盒,提出问题,引导继续探究引导语:这里有许多立体纸盒,你们能将他们顶起来吗?到底能找到几个地方把它顶起来呢?

  2、教师介绍材料,提出探究要求探索要求:顶立体纸盒是不是和顶不规格图纸纸板一样,也只有一个地方顶起来?请你们试一试,试完后,就在能把纸盒顶起来的地方做个记号。

  3、幼儿探究顶立体图形纸板

  4、师幼分享交流:从中获得立体纸盒有多个面,每个面都有一个能被顶起来的点。

  (四)活动延伸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东西,不知道到能不能也被顶起来呢?我们区角的时候,可以去试一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开始是让幼儿了解各种纸,在这一环节当中,我准备了新闻纸、图画纸、皱纹纸、宣纸、亮光纸、蜡光纸、牛皮纸、彩色卡纸、彩色折纸、卫生纸、复写纸、蒙纸等等。在这几种纸中,我发现幼儿对蜡光纸、卡纸、折纸、卫生纸、报纸都比较熟悉,对宣纸、牛皮纸、复写纸不是很熟悉,因此我特别介绍了这几种纸,让幼儿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在第二环节了解纸的特征时,我采用的是让幼儿通过在看看、摸摸、比比中,知道有的纸很光滑,有的纸很软,有的纸皱皱的,在这一环节孩子们的表达不太好,浪费的时间也太长,感觉有点乱,需要调整。

  在让幼儿了解纸的特性的环节上,我精心设计了五有趣的游戏“天空中少了谁”“给老爷爷贴胡子”“纸宝宝变小了”“纸宝宝洗个澡”和“纸宝宝烤烤火”。自主操作中,让幼儿感知纸易折、易撕、可吸水、易燃的特性。在实验操作这一环节我发现大多数幼儿都能动脑筋、想办法,而且孩子们对水火都很感兴趣,使幼儿能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知识。

  在让幼儿了解纸的用途这一环节中,本来我想让幼儿发挥各自的想象,向大家介绍纸在我们生活上、学习给我们大家带来的用处,但是由于我过早地拿出了我也为幼儿准备了很多纸制品,从而干扰了幼儿的想象空间,所以在这一环节过程中显得有点乱,下次需要改进。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从整个过程看,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是今后要注意和改进的:

  一、是讲解语言要简练准确,语音语调要高低有致,在情绪上要达到调动幼儿积极性的作用。

  二、是在活动中教师的示范要准确严谨。

  今后的科学活动的开展中,我将继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及时调整着自己的教育策略,寻求更适于幼儿发展的科学教育途径。在满足幼儿需求的同时,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及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的科学现象,初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塑料小吸盘、饮料包装盒、吸管、玻璃杯、硬纸板、小盘子、蜡烛、水盆

  活动过程:

  一、 玩玩小吸盘

  1、

  教师出示吸力球,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没有胶水,吸力球怎么粘在塑料盘上的?

  2、 用吸盘试着吸一吸,吸盘可以吸在哪些地方,不可以吸在哪些地方?

  3、 怎样让吸盘吸在桌面上的?用手提起吸盘,有什么感觉?怎样轻松地拿起吸盘?

  4、 两人一组,将吸盘吸在一起,拉一拉,能拉开吗?

  5、 想一想,是谁把吸盘粘住了?

  二、 玩玩饮

  料盒

  让幼儿向空饮料盒内吹气,再吸气,观察包装盒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在吹气时纸盒会鼓起来,吸气时纸盒会瘪下去?

  三、 小实验:流不出来的水

  让幼儿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块硬纸板盖住杯口,用手按在纸板上把杯子倒过来,再慢慢地松开手,观察有什么现象。水流出来了吗?想一想为什么?

  四、 小实验:谁让水面升高了

  在碗中立一根蜡烛,倒入少量的水,点燃蜡烛,然后将玻璃杯罩在蜡烛上,观察有什么现象。引导幼儿说一说谁让玻璃杯中的水升高了?

  五、出示钢笔、针管、吸盘玩具等实物,小结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