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07 08:27:18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9篇(优)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9篇(优)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大树的故事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权、树叶等)。

  (2)培养学生的大树的故事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树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围绕大树的故事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 教师讲一个有关大树的故事

  2. 板书课题: 大树的故事

  二、创设情境:

  1. 提问: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

  2.学生根据教师讲的内容进行想象。

美术教案 篇2

  奇妙的爬行

  一、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特点,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作画。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细微之间蕴涵的美,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作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B.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C.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A.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B.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大胆作画的习惯。C.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现象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2)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有关的图片、资料

  六、教学过程()

  1、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爬行动物的资料

  2、 观察、回忆不同爬行动物的外行和特点

  3、 思考:

  1) 你认识这些动物吗?

  2) 你能给大家介绍他们长的什么样子?

  3) 他给人民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4、 接龙游戏:每个组将自己观察的昆虫画到黑板上

  5、 联想:你是1只昆虫的话,你会爬到哪里?你会去做什么?

  6、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7、 作品小结

  8、 课后拓展:回家观察爬行动物,看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课后反思:

  很想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象动物一样无拘束的爬行,无顾忌的欢笑。我想是把新课程的改革的一些东西带给学生,一些快乐带给学生。可是狭小的教室似乎限制了我们很多美好的设想,抑制了学生的欲望。只是一种机械的思维和作画,感觉学生发自内心的东西没有喷涌出来。在下一节课,我一定要让他们走出教室,认识自然,玩的更快乐些,做些他们喜欢模仿的动作,对我们的教学是种补充,哪怕吵点,只要快乐着,达到教学的目的,也是件好的想法和行为。

美术教案 篇3

  一、选材依据与素材分析

  《动物狂欢会》来源于大班学习活动《动物大世界》主题下的一个美术活动。通过“装扮动物参加舞会”这个主题,让幼儿体验彩笔直接在脸部作画的乐趣,并对主题中动物的外部特征的经验,有模仿的意愿,大胆的表达表现。

  二、幼儿年龄特点与经验的分析

  1、年龄特点:《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本次活动我就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对已有经验的迁徙,大胆表现。

  2、幼儿经验:本次活动来自“动物大世界”中的经验,幼儿已经了解常见动物不同的特点,也尝试用油画棒画过一些常见的动物。我觉得如何让动物们“活动”起来,脱离纸面,提高幼儿的兴趣呢?所以我采用了比较新颖的方式,让幼儿拓宽思路,大胆尝试。

  三、价值与目标内涵分析

  1、当我们将美术教学也同样看作是幼儿的`探索活动时,教师该关注的不再是幼儿画的动物像不像,而是幼儿创作的积极性表现,更多的是幼儿的情感满足,所以我在活动中设计了动物狂欢舞会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生活中,束缚孩子的创作规则有许多,如:不许在墙上乱涂乱画、不准弄脏自己的衣服,更不可以在脸上画画。。。。因为许多绘画材料会伤害我们的皮肤,所以为了满足孩子的兴趣与探索,我准备了专门在脸部彩绘的油画棒,与孩子一同“变“一回小动物,体验不同形式作画的乐趣。

  【内容与要求】

  1、能大胆的在脸上画出动物的特征,体验在脸上直接作画的愉悦感。

  1、 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感受绘画与模仿的乐趣。

  【环境与材料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动物的特征比较熟悉,画过一些常见的动物。

  材料准备:脸部彩绘棒、湿巾纸、镜子、PPT、辅助物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森林里要举办“动物狂欢会”,许多动物都要来参加,我们来看看第一个表演的是什么动物吧!(播放杨丽萍:雀之恋视频1分钟)

  提问:刚才来的是什么动物?她扮演的孔雀像在哪里?(服装、动作、彩绘)

  2、 有几个朋友已经装扮好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扮成了什么动物?(教师展示脸部彩绘图)

  讨论:他们是怎样利用眼睛、嘴巴来化妆的?(尽量画出动物的外部特征、特点)

  提问:你想变成什么动物?它有什么外部特征?(特征越多越像)

  二、探索操作:

  1、我这里有一盒脸部彩绘棒,可以帮助我们扮演动物!我想变老虎,特征是虎皮纹、王字,我来试试!(对着镜子画一个特征)你们想试试么?

  2、请各位幼儿尝试在脸上化妆,变成自己喜欢的动物。(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特征画的越多越像)(滚动播放图片)

  3、时间不多啦!打扮好的小动物可以去参加舞会啦!(教师播放“动物世界”音乐,请先准备好的幼儿到T台表演)

  三、展示分享:

  1、今天玩的真开心,我们把这个开心的瞬间拍下来吧,留下美好的回忆!

美术教案 篇4

  课时:一课时

  本课是一节欣赏课,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在节日中,无论是中国,外国,地方民间,人们运用不同的方式,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服饰、花车、彩灯、园艺,无不表现着节日的喜庆气氛。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节日装饰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气氛。通过仔细观察书上的图片及周围生活,学习节日装饰方法,认识古代,现代,各民族(国家、地区)的装饰。懂得可以运用美术生活,使节日的气氛更浓厚。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各地民俗、民风,注重传承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饰得更美。

  2、能力目标:学习描述节日不同的装饰,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现身边的装饰,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的学习。

  3、情感目标: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容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本课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描述自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其美感。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

  难点:学习描绘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

  本课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有意识的认识到节日的多彩装饰?

  2、学生能否描述出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及自己的感受;

  3、学生对自己家乡(身边)节日装饰有无发现或新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播放国庆节欢庆节日的场景录象)这段录象是什么节日的场景?看了这段录象你有什么感受(或心情)?为什么?

  二、讲授:

  1、(让学生将课下收集的过节时的图片或照片展示给大家,并说一说:

  (1) 是在什么时候拍的?在哪拍的?为什么在那拍?

  (2) 描述一下自己或别人的服装,头饰,面具等。

  (3) 你的感受?

  2、将收集到的.节日的照片或图片贴在教室的展板上,学生自由参观。刚才同学们谈到了一些节日,那么你还知道我们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吗?离我们最近的节日是什么节呢?

  (1) 我们这里怎么过春节的?我们国家有好多的地方,许多不同地过春节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看录像看看他们是怎样或春节的?

  (2) 春节时你准备怎么打扮自己的节日?

  (3) 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分组。环境组,食物造型,服饰文化。

  4、 学生制作

  分工合作,进行想象创作。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创新思维与创作的关系。应会:运用多种方法,大胆想像创新表现。

  2、隐性内容与目标 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表现,做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新人。

  教学重点:

  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

  构图方法、画面的整体感。

  学习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不同年龄性别人物图片、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一堂创想课,看一看这张画的是什么?教师出示一幅带门的图画。我们的现在和将来就是我们今天创想的课题,这是一扇通向将来的门。板书课题:我们的现在和将来现在是20xx年,在你心目中,你的将来是多少年以后?生答,教师把学生说的日期写到门的图上。当打开这扇将来之门后,你最想看到什么?同学们丰富的想象正是说明你们是一群有创造力的.孩子,因为想象我们的未来,本身就是一件有创造力的事,没有想象就没有思考。

  二、讲授新课

  1、师:其实,不管将来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就从现在开始,让改变陪伴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艺术家的作品。教师出示阿奇姆博多的《春》问:这幅作品艺术家怎么改变的,猜猜看,你认为艺术家想告诉我们什么?继续欣赏常振芳的《老牛和小牛》及有创意的作品。

  2、师:改变现在才能创造将来。那好,就从我们自身开始改变,改变你的现在,梦想你的将来。教师让学生事先准备一张八开画好人形的作业纸,学生把将来的自己画出来,教师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说一说,其余的贴在黑板上。

  3、教师出示一组图片:街道、建筑。师:看到这一组图片,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师:是呀,盲目地改变,未来堪忧。

  教师出示红光山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图片。师: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师:这里现在已成为世界各地交流聚集发展的地区,亚欧博览会、冬博会、文博会。珍惜现在,展望我们的将来。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艺术效果。

  2、尝试使用多种颜色,大胆表现对秋天的田野和树林的感受。(重难点)

  活动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1、交流对秋天的树林及田野的感受,重点交流对秋季树林和田野的色彩及大树外形的感受。

  启发幼儿讨论:从远处望去,秋天的树林和田野是什么样的?从近处看,秋天的树林又是什么样的?

  2、欣赏散文诗《秋天的颜色》。引导幼儿讨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3、引导幼儿大胆设计秋天的.树林和田野。

  首先,引导幼儿合理地构图,表现秋天的树林和田野。

  其次,引导幼儿大胆的使用色彩,用水粉表现秋天的树林和田野,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的运用色彩,有层次地表现秋天的树林和田野。

  4、展示欣赏幼儿的绘画作品。

  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在“秋天的田野和树林”的互动墙饰中,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游戏安排:【秋天到了】。

美术教案 篇7

  大班美术:漂亮的花(线描画)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丰富幼儿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用勾线笔勾勒出花卉的基本结构,并用线描画的手法进行装饰,注意画面的布局。

  3、能坚持细心地进行线描画装饰活动,感受线描画的美。

  活动准备:

  1、范例

  2、勾线笔、白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直接出示范例,引出课题师:我们小朋友已经接触过线描画,那你们来看看这朵花分别是有哪些点、线、面组成的?教师出示范画,幼儿观察讲述教师小结并出示相关的点、线、面

  二、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点、线、面等知识,引导幼儿学习多种线描画的表现方式。过渡:这朵花运用了这些图案,那么还有许多的图案可以进行装饰,你还知道哪些呢?

  1、幼儿讲述一些知道的点、线、面

  2、教师归纳总结,我们再来看这幅画,老师在装饰的时候又运用了一些新的图案,你认识吗 ?

  出示范画二,

  展示:

  点:三角形点、十字点

  线:弹簧线、凹凸线、三角螺旋线、方螺旋线

  面:圆形组成的面、半圆形组成的面、三角形组成的面、波浪线组成的面。

  三、引导幼儿学习用线描画的手法装饰花卉。

  师:怎样用这些点、线、面来装饰出漂亮的花卉呢?

  示范基本步骤:

  1、先画好一个圆形的大花芯,再画上花瓣,接着画花茎以及叶子。

  2、花瓣、花芯和叶子这些大的形状可以先用直线或弧线进行分割。(花瓣教师分割,叶子留给幼儿上来分割)

  3、在分割的块面中,用点、线、面,以及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

  三、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过度: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形状的`花,老师还画了很多(教师出示多中花瓣、和叶子的花)并进行了点、线、面的装饰。

  你们想画吗?请你画的时候先要想好,画几朵,一朵的话要得特别大一点,画两朵的时候可以一朵高一朵低,或者是一朵大、一朵小,如果是三朵那你要注意层次上的区别,有高有低,有大有小。

  每个花瓣和叶子都要大一点才能里面进行装饰。

  四、讲评

  师:展示幼儿作品,说说最喜欢哪朵花,为什么? 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美术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历史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欣赏不同艺术流派和现代艺术作品,感受各自的艺术特点

  3、尊重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审美情趣,促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完善和情感与道德认识的不断提升

  课堂学习过程与方法设计

  学习过程

  方法设计

  收集有关艺术方面的资料

  交流收集的资料

  1、课件展示不同形式流派的美术作品、现代产品

  播放课件

  出示问题:不同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有何不同?

  思考、讨论

  1、承认艺术多元化的事实。

  2、肯定自我的审美感受。

  3、尊重他人的审美选择和个性。

  多种形式创作

  补充小结

  2、总结现代艺术的特点

  3、就艺术多元化的问题开展讨论

  为你校的校园艺术节的活动设计一份海报

  学习本课的感受

  对古代多元艺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认识多元化的艺术

  体会艺术创作的不同特点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学生通过辩论,得出的结论不止一个,这实际上正是艺术多与阿华影射的现状。

  体会艺术创作的多样性

  加深对艺术多元化学习的体会。

  教后反思

  体会艺术创作的多样性

  加深对艺术多元化学习的体会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风景画的透视、构图

  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执教教师董春海

  情感态度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现美、表现美,用艺术的形式价值观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了解透视知识,学习风景画的构图,参考摄影作品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画风景。运用透视、构图知识,画家乡的风景。

  通过观察、讨论与讲解,了解一幅好的色彩风景画应

  过程与方法该具有的构成因素,懂得如何欣赏,尝试几种表现风

  景画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对色彩风景画的欣赏能力,理解色调对情感的作用,提高

  教学重点

  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用已有的色彩知识,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具:课件、彩色纸、水粉颜料等。

  教学准备

  学具:各种颜色、彩笔、彩色纸等。

  学生计间

  教学过程作教师活动

  活动意图分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图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体会、感受不片同季节不同色调的风景画。感受理解色彩欣给人的不同的视觉心理。赏。合作交流、全面提高。想象、提高

  朝戈、古元、霍贝玛等名画家作品中如何运用色调和各种色彩表现形式来表达内心感受的。

  独立思考,回答。

  激发2学生学习兴趣。

  二、分析作品。

  三、对比讲解。

  分析赏析8问结合题,。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的表达。

  结合教材中的《马棚》讲述平行透视学生取长10和成角透视。观补

  要点:1、平行透视有一个消失点,又察、短,叫一点透视,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又讨共同叫两点透视。

  二、自主探究。

  三、交流提高。

  四、学生练习。

  纠正。

  小1、什么是构图?学生组2、如何构图,结合课本4副绘画作品分自合析。学、作思。考。交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学生流回。答、

  补充。

  学1、通过想象,将课本风景作品以局部扩展,小组以描绘成一幅完整的风景画。合作致2、参考风景图片,改变原画色彩关系或形练用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习。。(二选一练习)

  展示作品,教师适时点评。

  提高5自学能力。提高5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节。

  学会20表现、大胆创造。

  学生提高10互表达评。能力。

  1、画家乡的风景

  板书设计

  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构图

  教学反思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经典)09-10

【经典】美术教案09-02

(经典)美术教案10-19

(精选)美术教案09-29

【精选】美术教案08-26

美术教案(精选)08-08

美术教案[经典]08-24

(精选)美术教案08-27

[精选]美术教案08-16

(经典)美术教案07-21

美术教案9篇(优)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9篇(优)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大树的故事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权、树叶等)。

  (2)培养学生的大树的故事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树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围绕大树的故事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 教师讲一个有关大树的故事

  2. 板书课题: 大树的故事

  二、创设情境:

  1. 提问: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

  2.学生根据教师讲的内容进行想象。

美术教案 篇2

  奇妙的爬行

  一、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特点,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作画。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细微之间蕴涵的美,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作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B.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C.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A.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B.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大胆作画的习惯。C.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现象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2)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有关的图片、资料

  六、教学过程()

  1、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爬行动物的资料

  2、 观察、回忆不同爬行动物的外行和特点

  3、 思考:

  1) 你认识这些动物吗?

  2) 你能给大家介绍他们长的什么样子?

  3) 他给人民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4、 接龙游戏:每个组将自己观察的昆虫画到黑板上

  5、 联想:你是1只昆虫的话,你会爬到哪里?你会去做什么?

  6、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7、 作品小结

  8、 课后拓展:回家观察爬行动物,看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课后反思:

  很想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象动物一样无拘束的爬行,无顾忌的欢笑。我想是把新课程的改革的一些东西带给学生,一些快乐带给学生。可是狭小的教室似乎限制了我们很多美好的设想,抑制了学生的欲望。只是一种机械的思维和作画,感觉学生发自内心的东西没有喷涌出来。在下一节课,我一定要让他们走出教室,认识自然,玩的更快乐些,做些他们喜欢模仿的动作,对我们的教学是种补充,哪怕吵点,只要快乐着,达到教学的目的,也是件好的想法和行为。

美术教案 篇3

  一、选材依据与素材分析

  《动物狂欢会》来源于大班学习活动《动物大世界》主题下的一个美术活动。通过“装扮动物参加舞会”这个主题,让幼儿体验彩笔直接在脸部作画的乐趣,并对主题中动物的外部特征的经验,有模仿的意愿,大胆的表达表现。

  二、幼儿年龄特点与经验的分析

  1、年龄特点:《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本次活动我就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对已有经验的迁徙,大胆表现。

  2、幼儿经验:本次活动来自“动物大世界”中的经验,幼儿已经了解常见动物不同的特点,也尝试用油画棒画过一些常见的动物。我觉得如何让动物们“活动”起来,脱离纸面,提高幼儿的兴趣呢?所以我采用了比较新颖的方式,让幼儿拓宽思路,大胆尝试。

  三、价值与目标内涵分析

  1、当我们将美术教学也同样看作是幼儿的`探索活动时,教师该关注的不再是幼儿画的动物像不像,而是幼儿创作的积极性表现,更多的是幼儿的情感满足,所以我在活动中设计了动物狂欢舞会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生活中,束缚孩子的创作规则有许多,如:不许在墙上乱涂乱画、不准弄脏自己的衣服,更不可以在脸上画画。。。。因为许多绘画材料会伤害我们的皮肤,所以为了满足孩子的兴趣与探索,我准备了专门在脸部彩绘的油画棒,与孩子一同“变“一回小动物,体验不同形式作画的乐趣。

  【内容与要求】

  1、能大胆的在脸上画出动物的特征,体验在脸上直接作画的愉悦感。

  1、 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感受绘画与模仿的乐趣。

  【环境与材料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动物的特征比较熟悉,画过一些常见的动物。

  材料准备:脸部彩绘棒、湿巾纸、镜子、PPT、辅助物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森林里要举办“动物狂欢会”,许多动物都要来参加,我们来看看第一个表演的是什么动物吧!(播放杨丽萍:雀之恋视频1分钟)

  提问:刚才来的是什么动物?她扮演的孔雀像在哪里?(服装、动作、彩绘)

  2、 有几个朋友已经装扮好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扮成了什么动物?(教师展示脸部彩绘图)

  讨论:他们是怎样利用眼睛、嘴巴来化妆的?(尽量画出动物的外部特征、特点)

  提问:你想变成什么动物?它有什么外部特征?(特征越多越像)

  二、探索操作:

  1、我这里有一盒脸部彩绘棒,可以帮助我们扮演动物!我想变老虎,特征是虎皮纹、王字,我来试试!(对着镜子画一个特征)你们想试试么?

  2、请各位幼儿尝试在脸上化妆,变成自己喜欢的动物。(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特征画的越多越像)(滚动播放图片)

  3、时间不多啦!打扮好的小动物可以去参加舞会啦!(教师播放“动物世界”音乐,请先准备好的幼儿到T台表演)

  三、展示分享:

  1、今天玩的真开心,我们把这个开心的瞬间拍下来吧,留下美好的回忆!

美术教案 篇4

  课时:一课时

  本课是一节欣赏课,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在节日中,无论是中国,外国,地方民间,人们运用不同的方式,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服饰、花车、彩灯、园艺,无不表现着节日的喜庆气氛。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节日装饰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气氛。通过仔细观察书上的图片及周围生活,学习节日装饰方法,认识古代,现代,各民族(国家、地区)的装饰。懂得可以运用美术生活,使节日的气氛更浓厚。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各地民俗、民风,注重传承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饰得更美。

  2、能力目标:学习描述节日不同的装饰,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现身边的装饰,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的学习。

  3、情感目标: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容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本课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描述自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其美感。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

  难点:学习描绘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

  本课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有意识的认识到节日的多彩装饰?

  2、学生能否描述出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及自己的感受;

  3、学生对自己家乡(身边)节日装饰有无发现或新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播放国庆节欢庆节日的场景录象)这段录象是什么节日的场景?看了这段录象你有什么感受(或心情)?为什么?

  二、讲授:

  1、(让学生将课下收集的过节时的图片或照片展示给大家,并说一说:

  (1) 是在什么时候拍的?在哪拍的?为什么在那拍?

  (2) 描述一下自己或别人的服装,头饰,面具等。

  (3) 你的感受?

  2、将收集到的.节日的照片或图片贴在教室的展板上,学生自由参观。刚才同学们谈到了一些节日,那么你还知道我们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吗?离我们最近的节日是什么节呢?

  (1) 我们这里怎么过春节的?我们国家有好多的地方,许多不同地过春节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看录像看看他们是怎样或春节的?

  (2) 春节时你准备怎么打扮自己的节日?

  (3) 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分组。环境组,食物造型,服饰文化。

  4、 学生制作

  分工合作,进行想象创作。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创新思维与创作的关系。应会:运用多种方法,大胆想像创新表现。

  2、隐性内容与目标 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表现,做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新人。

  教学重点:

  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

  构图方法、画面的整体感。

  学习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不同年龄性别人物图片、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一堂创想课,看一看这张画的是什么?教师出示一幅带门的图画。我们的现在和将来就是我们今天创想的课题,这是一扇通向将来的门。板书课题:我们的现在和将来现在是20xx年,在你心目中,你的将来是多少年以后?生答,教师把学生说的日期写到门的图上。当打开这扇将来之门后,你最想看到什么?同学们丰富的想象正是说明你们是一群有创造力的.孩子,因为想象我们的未来,本身就是一件有创造力的事,没有想象就没有思考。

  二、讲授新课

  1、师:其实,不管将来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就从现在开始,让改变陪伴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艺术家的作品。教师出示阿奇姆博多的《春》问:这幅作品艺术家怎么改变的,猜猜看,你认为艺术家想告诉我们什么?继续欣赏常振芳的《老牛和小牛》及有创意的作品。

  2、师:改变现在才能创造将来。那好,就从我们自身开始改变,改变你的现在,梦想你的将来。教师让学生事先准备一张八开画好人形的作业纸,学生把将来的自己画出来,教师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说一说,其余的贴在黑板上。

  3、教师出示一组图片:街道、建筑。师:看到这一组图片,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师:是呀,盲目地改变,未来堪忧。

  教师出示红光山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图片。师: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师:这里现在已成为世界各地交流聚集发展的地区,亚欧博览会、冬博会、文博会。珍惜现在,展望我们的将来。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艺术效果。

  2、尝试使用多种颜色,大胆表现对秋天的田野和树林的感受。(重难点)

  活动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1、交流对秋天的树林及田野的感受,重点交流对秋季树林和田野的色彩及大树外形的感受。

  启发幼儿讨论:从远处望去,秋天的树林和田野是什么样的?从近处看,秋天的树林又是什么样的?

  2、欣赏散文诗《秋天的颜色》。引导幼儿讨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3、引导幼儿大胆设计秋天的.树林和田野。

  首先,引导幼儿合理地构图,表现秋天的树林和田野。

  其次,引导幼儿大胆的使用色彩,用水粉表现秋天的树林和田野,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的运用色彩,有层次地表现秋天的树林和田野。

  4、展示欣赏幼儿的绘画作品。

  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在“秋天的田野和树林”的互动墙饰中,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游戏安排:【秋天到了】。

美术教案 篇7

  大班美术:漂亮的花(线描画)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丰富幼儿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用勾线笔勾勒出花卉的基本结构,并用线描画的手法进行装饰,注意画面的布局。

  3、能坚持细心地进行线描画装饰活动,感受线描画的美。

  活动准备:

  1、范例

  2、勾线笔、白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直接出示范例,引出课题师:我们小朋友已经接触过线描画,那你们来看看这朵花分别是有哪些点、线、面组成的?教师出示范画,幼儿观察讲述教师小结并出示相关的点、线、面

  二、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点、线、面等知识,引导幼儿学习多种线描画的表现方式。过渡:这朵花运用了这些图案,那么还有许多的图案可以进行装饰,你还知道哪些呢?

  1、幼儿讲述一些知道的点、线、面

  2、教师归纳总结,我们再来看这幅画,老师在装饰的时候又运用了一些新的图案,你认识吗 ?

  出示范画二,

  展示:

  点:三角形点、十字点

  线:弹簧线、凹凸线、三角螺旋线、方螺旋线

  面:圆形组成的面、半圆形组成的面、三角形组成的面、波浪线组成的面。

  三、引导幼儿学习用线描画的手法装饰花卉。

  师:怎样用这些点、线、面来装饰出漂亮的花卉呢?

  示范基本步骤:

  1、先画好一个圆形的大花芯,再画上花瓣,接着画花茎以及叶子。

  2、花瓣、花芯和叶子这些大的形状可以先用直线或弧线进行分割。(花瓣教师分割,叶子留给幼儿上来分割)

  3、在分割的块面中,用点、线、面,以及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

  三、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过度: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形状的`花,老师还画了很多(教师出示多中花瓣、和叶子的花)并进行了点、线、面的装饰。

  你们想画吗?请你画的时候先要想好,画几朵,一朵的话要得特别大一点,画两朵的时候可以一朵高一朵低,或者是一朵大、一朵小,如果是三朵那你要注意层次上的区别,有高有低,有大有小。

  每个花瓣和叶子都要大一点才能里面进行装饰。

  四、讲评

  师:展示幼儿作品,说说最喜欢哪朵花,为什么? 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美术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历史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欣赏不同艺术流派和现代艺术作品,感受各自的艺术特点

  3、尊重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审美情趣,促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完善和情感与道德认识的不断提升

  课堂学习过程与方法设计

  学习过程

  方法设计

  收集有关艺术方面的资料

  交流收集的资料

  1、课件展示不同形式流派的美术作品、现代产品

  播放课件

  出示问题:不同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有何不同?

  思考、讨论

  1、承认艺术多元化的事实。

  2、肯定自我的审美感受。

  3、尊重他人的审美选择和个性。

  多种形式创作

  补充小结

  2、总结现代艺术的特点

  3、就艺术多元化的问题开展讨论

  为你校的校园艺术节的活动设计一份海报

  学习本课的感受

  对古代多元艺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认识多元化的艺术

  体会艺术创作的不同特点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学生通过辩论,得出的结论不止一个,这实际上正是艺术多与阿华影射的现状。

  体会艺术创作的多样性

  加深对艺术多元化学习的体会。

  教后反思

  体会艺术创作的多样性

  加深对艺术多元化学习的体会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风景画的透视、构图

  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执教教师董春海

  情感态度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现美、表现美,用艺术的形式价值观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了解透视知识,学习风景画的构图,参考摄影作品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画风景。运用透视、构图知识,画家乡的风景。

  通过观察、讨论与讲解,了解一幅好的色彩风景画应

  过程与方法该具有的构成因素,懂得如何欣赏,尝试几种表现风

  景画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对色彩风景画的欣赏能力,理解色调对情感的作用,提高

  教学重点

  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用已有的色彩知识,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具:课件、彩色纸、水粉颜料等。

  教学准备

  学具:各种颜色、彩笔、彩色纸等。

  学生计间

  教学过程作教师活动

  活动意图分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图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体会、感受不片同季节不同色调的风景画。感受理解色彩欣给人的不同的视觉心理。赏。合作交流、全面提高。想象、提高

  朝戈、古元、霍贝玛等名画家作品中如何运用色调和各种色彩表现形式来表达内心感受的。

  独立思考,回答。

  激发2学生学习兴趣。

  二、分析作品。

  三、对比讲解。

  分析赏析8问结合题,。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的表达。

  结合教材中的《马棚》讲述平行透视学生取长10和成角透视。观补

  要点:1、平行透视有一个消失点,又察、短,叫一点透视,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又讨共同叫两点透视。

  二、自主探究。

  三、交流提高。

  四、学生练习。

  纠正。

  小1、什么是构图?学生组2、如何构图,结合课本4副绘画作品分自合析。学、作思。考。交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学生流回。答、

  补充。

  学1、通过想象,将课本风景作品以局部扩展,小组以描绘成一幅完整的风景画。合作致2、参考风景图片,改变原画色彩关系或形练用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习。。(二选一练习)

  展示作品,教师适时点评。

  提高5自学能力。提高5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节。

  学会20表现、大胆创造。

  学生提高10互表达评。能力。

  1、画家乡的风景

  板书设计

  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构图

  教学反思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经典)09-10

【经典】美术教案09-02

(经典)美术教案10-19

(精选)美术教案09-29

【精选】美术教案08-26

美术教案(精选)08-08

美术教案[经典]08-24

(精选)美术教案08-27

[精选]美术教案08-16

(经典)美术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