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4 10:13:3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科学教案集合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科学教案集合9篇

科学教案 篇1

  植物和环境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植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初步学会说明"植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

  3.发展学生质疑和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用差异法判明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

  4.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5.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里。

  教学难点

  认识绿豆或其它植物的生存环境。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指导学生认识植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出示一些植物挂图或图片(可把一些图片存到软盘中,投到屏幕上)。

  思考:

  1.柑橘树生长在什么地方?(我国南方)苹果树生长在什么地方?(我国北方)在北方有柑橘树吗?南方有苹果树吗?我国南北自然条件有什么不同?

  2.仙人掌生长在什么地方?(沙漠)莲(荷花)生长在什么地方?(河湖、池塘里)把仙人掌种在水里、把莲种在沙漠中行吗?沙漠与池塘、河湖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

  3.月季花种在什么地方生长得好?(向阳地方)玉簪种在什么地方生长得好?(背阴地方)这两个地方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

  讨论: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

  教师小结:根据以上讨论,我们知道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等。阳光、温度、水等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但是各种植物对阳光、温度、水的需要并不完全相同。例如有的植物喜光,有的植物喜阴;有的植物喜水,有的植物喜干;有的植物喜暖,有的植物喜寒。

  第二课时

  活动(二)

  指导学生认识绿豆或其它生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实验l--绿豆或其它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实验2--绿豆或其它生长与水的关系

  学生根据课前的实验,进行汇报

  实验报告

  实验用具

  实验过程

  师生小结绿豆或其它生长需要的环境条件。

  活动(三)

  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植物

  出示挂图或图片热带森林、沙漠植物、沼泽植物。

  思考

  1.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

  沙漠、池塘、热带森林、沼泽。

  2.沙漠、池塘、热带森林、沼泽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干旱、少雨)

  干旱、少雨;水多;炎热、多雨;泥泞、多水。

  3.在沙漠中、池塘中、热带森林中、沼泽中有什么特有的植物?

  仙人掌、骆驼刺等耐旱植物;莲、水草、浮萍等喜水植物;高大、茂密、长绿的植物;多是喜水的草类植物。

  讲解:因为各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植物。观看植物的适应性的资料片,并由教师和学生介绍相关的资料。

  巩固应用

  1.植物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玩一玩、想一想、说一说,初步了解颜色的简单变化。

  2、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三个瓶盖上涂有不同颜色的透明塑料瓶。

  2.幼儿人手一个瓶子,瓶中有部分水、一根棉签;每组三个颜料盘,分别是红黄蓝三种颜色、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1.以变魔术的方式,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摇一摇手中的瓶子,让水的'颜色发生变化。

  "水变成什么颜色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2.再出示一个准备好的瓶子,请幼儿观察:水会变颜色的秘密。

  小结:瓶盖上有颜料,颜料溶化到水里面,颜色就变了。

  3.示范如何让水变颜色。

  4.小结操作过程:

  1)打开瓶盖,

  2)用棉签涂上一种颜料,放在桌上。

  3)拧紧瓶盖,摇一摇。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小结活动。

  引导幼儿用"我最喜欢X色,我做的是X色瓶子"的句式说说自己的游戏结果。

  7.幼儿再次游戏。

  尝试在瓶盖上涂上另一种不同的颜色,看看水变成了什么颜色?

  8.说一说自己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是哪两种颜色变成的?

  引导幼儿用"我用X色和X色,作出的是X色瓶子"的句式说说自己的游戏结果。

  8、对活动进行总结,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一起玩了有趣的颜色,发现了颜色的秘密,今后我们要把这许多五彩冰粉的颜色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去,让我们的作品变得更加美丽。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教学重点

  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动植物夹套保温泵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准备

  准备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有关LC型罗茨泵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

  二、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了解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2、四人小组讨论。

  3、秋天气候的特征。

  4、其他季节的气候特征。

  5、小组汇报。

  6、师生小结。

  7、在不同季CB系列齿轮油泵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8、小组讨论后汇报。

  9、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

  1、观察小动物。

  2、观察植物。

  3、把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

  1.认知目标:认识蜗牛并初步了解蜗牛的一些生活习性。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以及幼儿的想象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护小蜗牛的情感。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前经验准备:观看小蜗牛的'课件录像。

  物质准备:在种植植物的盆中放入小动物(蜗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带幼儿到自然角观看植物盆中的小动物(蜗牛),引发幼儿兴趣。

  (一)基本环节。

  1、讨论各自的想法(想象力)观察后,教师让孩子们说一说:“你们看了小蜗牛,小蜗牛在干什么呀?”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分时段进行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

  3、讨论、小结。再次集中,教师提问:“小朋友观察了小蜗牛很多小朋友的想法很好,很棒,还有谁有更棒的,想一想。”

  (二)结束。

  教师小结:小朋友在观察小蜗牛,和小蜗牛成了好朋友。小朋友很关心小蜗牛,小蜗牛让我们知道它的活动过程。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的动物,小朋友只要仔细的去观察它们,我们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二、活动延伸:

  手工《蜗牛》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五月,盛开的沙枣花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在给幼儿园带来生命力的同时,也带给大家美的享受,更激发了孩子们观察探索的愿望。于是,这得天独厚的园本资源成为了综合探索活动设计的有效载体。本活动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紧密围绕“认识沙枣树”设计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品尝、感受等活动形式,使幼儿认识沙枣树的特点、作用,从而培养他们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通过散文欣赏和绘画沙枣树,使幼儿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其爱护树木、保护“绿色”植物,树立环保意识,以及热爱幼儿园、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多种感官对沙枣树进行观察,用讨论、比较的方法认识沙枣树,找出沙枣树的特征。

  2、了解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

  3、了解沙枣树对人类的作用,养成爱护树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沙枣树的树形、树枝、叶、花等的细节照片。

  2、沙枣花蜂蜜一瓶、沙枣一盘

  3、录音磁带:散文欣赏《我爱家乡的沙枣树》 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感知幼儿园的美丽。

  (1) 提问:“我们幼儿园非常漂亮,种了很多种树,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2) 出示沙枣树的照片,问:“这是什么树?”“它还有更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银柳、香柳、桂香柳)

  (3) 激发幼儿观察兴趣。“现在沙枣树开花了,幼儿园里香喷喷的,更漂亮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2、认识沙枣树。(请幼儿搬上椅子到户外,围坐在沙枣树下。)

  (1)认识沙枣树枝干的特点。

  请幼儿仔细观察沙枣树的枝干,互相讨论,讲述沙枣树枝干与旁边的柳树、槐树有什么不同?出示沙枣树的树枝细节照片,引导幼儿发现树枝上的小刺,猜想小刺的作用是什么?(保持吸收水分)

  (2)认识沙枣树叶子的特点。

  看一看沙枣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出示沙枣树的树叶细节照片,引导幼儿总结出:沙枣树的叶子是小小的椭圆形,正面是银绿色,背面是银白色,非常有特点。

  (3)认识沙枣树的花的特点。

  深深地吸一口气。闻一闻并说一说沙枣花是什么味道的?你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出示沙枣花的细节照片,请幼儿观察并讨论沙枣花的特点。(沙枣花很娇小,是一簇一簇开的。花瓣一面是银色,花蕊的一面却是淡黄色的。)

  “你知道沙枣花有什么作用吗?”(沙枣花是优良的蜜源)出示沙枣花蜂蜜请幼儿品尝。

  (4) 认识沙枣树的果实的特点。

  “你知道沙枣花谢了会变成什么吗?”出示一盘沙枣,请幼儿观察并品尝沙枣。

  “沙枣外形是怎样的?吃在嘴里是什么味道,什么感觉的呢?”(沙枣是金黄色的。吃到嘴里软软的,发沙,仿佛含着沙子,皮厚核大,微酸微甜。沙枣有健胃的'功效,用沙枣泡茶喝,还能延年益寿。)

  3、了解沙枣树的作用。

  (1)讨论:为什么沙枣树是西北特有的树?(沙枣树长不高,但它的根系长度超过树干几倍甚至十几倍,能在干旱的沙土深层寻找水,是大西北治沙防沙的“先锋”,帮助我们人类改善了大西北的环境,因此我们要爱护它。)

  (2)你知道沙枣树还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贡献吗?(沙枣树全身是宝:花是优良的蜜源;叶子是家禽的饲料;果、花、枝可入药,用于治腹泻和痢疾;木材是制作高级家具和工艺品的良材。所以沙枣树又有百宝树之称。)

  4、欣赏配乐散文《我爱家乡的沙枣树》,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5、美工活动《美丽的沙枣树》。请幼儿用绘画、粘贴、手工制作等各种方法表现美丽的沙枣树。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各种洗涤用品的外形、特征。

  2、在尝试、操作中了解各种洗涤用品的作用。

  3、对日常生活洗涤用品有观察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自带2—3种洗涤用品,并请家长告诉幼儿洗涤剂的名称。

  2、儿带一块脏手帕。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4、在每一张桌子上放3个碗,肥皂,洁厕灵,84消毒液,衣领净等。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洗涤用品。

  四四方方一块糕, 像糖不是糖,

  不能吃来不能咬, 能用不能尝,

  帮你洗衣又洗澡, 见水吐泡泡,

  讲究卫生少不了, 去油又去脏。

  教师:肥皂、洗衣粉有什么用处呢?早日常生活中,除了肥皂、洗衣粉,还有哪些洗涤用品?

  2、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洗涤用品。

  让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洗涤用品,并向大家介绍洗涤用品的名称以及用途。

  3、进一步感知各种洗涤用品,了解洗涤用品的状态、颜色气味。

  指导幼儿在碗里倒入3种洗涤用品(粉状、固体、液体),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说:他们是什么状态的?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味道的?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4、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几种洗涤用品:洁厕灵、衣领净、消毒液。(幼儿没有带的洗涤用品)。

  告诉幼儿洁厕灵可以冲洗厕所,衣领净专门用来清洗衣服领子等等。

  5、幼儿用洗涤剂清洗手帕。

  请幼儿用肥皂、洗衣粉清洗手帕,感知洗涤剂去污的作用。 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亲子游戏,增加孩子对各种洗涤用品的进一步认识。

  具体玩法为:

  l、家长将这些物品混放,请孩子试着按照用途为它们分类。

  2、家长请孩子说出哪些东西是用来洗涤的。

  3、家长和孩子一起将洗涤用品放回原来的地方,请再次孩子说出它们的.名称。

  4、家长讲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事情。

  5、和孩子一起画出几种洗涤用品。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在动动、玩玩中感知发现圆形与球体的不同。

  2、尝试用球进行多种滚动游戏,并体验其乐趣。

  活动准备:皮球、乒乓球、弹力球、玻璃球、硬币、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球操的录像片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欣赏球操,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出示装球体、硬币、圆形卡片的篮子:

  教师提问:这些玩具滚动时一样吗?每人选两样不同的玩具,两人一组,一起玩一玩,并说己的发现。

  幼儿:皮球能到处滚来滚去幼儿:硬币、圆形卡片可以朝着一个方向滚动。

  教师:请将到处滚动的'放在圆形的篮子里,只朝一个方向滚动的放在方形的篮子里。

  教师:只朝着一个方向滚动的是圆形。

  3、看一看,说一说让幼儿说出:皮球、硬币、圆形卡片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教师:从每个方向看都是圆形的,并且能向每个方向滚动的物体,我们叫它球体。

  4、找一找,说一说:

  请幼儿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像圆形,哪些物品像球体。

  5、请幼儿自由玩球,进一步探索球的特性。

  (1)请幼儿在室内探索球的玩法

  (2)、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玩法。

  6、活动延伸:户外区玩球,继续探索球的玩法。

科学教案 篇8

  一、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小班幼儿好奇心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非常浓厚,五官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对孩子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本活动旨在结合幼儿生活实际,通过游戏、儿歌等教学方式,满足幼儿探索自我的需要,并且通过活动,使他们了解简单的保护五官的常识。

  二、活动目标

  1、积极愉快参与认识五官的活动,在活动中有乐于观察和操作的兴趣。

  2、知道要爱护五官并学会保护五官的简单方法。

  3、知道脸上器官的名称及位置,并能说出各器官的主要功能。

  "活动重点:知道脸上器官的名称及位置,并能说出各器官的主要功能。

  "活动难点:学会保护五官的简单方法。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耳、口、鼻、眉毛的器官贴绒及图片,娃娃脸若干张,花露水一瓶,每人一块小镜子,儿歌录音《小手拍拍》和《丢手绢》。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会唱儿歌《丢手绢》。

  四、活动过程

  1、认识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玩照镜子的游戏: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面是谁?你的脸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五官名称)

  2、通过游戏"贴脸谱"巩固对五官位置的认识

  "A、在磁吸板上贴出一张娃娃的脸谱让幼儿观察:"娃娃的脸和我们的一样吗?缺了什么?"

  "B、请小朋友操作学具,在娃娃的脸谱上正确贴出五官的位置。

  "C、请个别幼儿出来给磁吸板上的娃娃贴出五官。

  3、了解五官的功能和保护方法

  此环节主要让幼儿感知五官的作用。首先,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五官,那你们知道它们的用途吗?"幼儿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回答。然后教师设置情境让幼儿充分感知五官的作用。

  (1)出示眼睛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回答。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10秒钟,让幼儿说出闭上眼睛后的感受,感知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

  教师:如果我们的眼睛受伤了可能就会看不见,那我们该怎么保护我们的眼睛呢?(请幼儿回答)

  总结:不能用手揉眼睛,眼睛会红,不能用东西戳眼睛,眼睛会瞎的,不能做太近的位置看电视,也不能长时间的看电视,不要在光线太强或者太暗的地方看书。

  (2)出示眉毛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讨论并请幼儿回答。

  教师:1.保护眼睛的功能,眉毛是保护眼睛的一道天然屏障,能够防止来自眼睛上方的汗水、雨水、灰尘、异物的刺激,对眼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能表现人的喜怒衰乐3.能对眼部头部过多的热量进行调节4.美观好看。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的眉毛,不能把眉毛拔掉。

  (3)出示鼻子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回答。教师喷洒花露水,让幼儿感知鼻子是用来闻气味的。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知道了鼻子的'作用,那该怎么保护它呢?(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总结:不能乱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往鼻子里面塞,这样会很危险也不讲卫生。有鼻涕的时候要用纸巾或者手帕擦鼻子。有时间的时候要可以给鼻子做按摩哦,这样我们的鼻子会很舒服的。

  (4)放儿歌录音《丢手绢》,问幼儿听过这首歌曲吗?你是用那里听到的?在幼儿说出耳朵的同时出示耳朵的图片。

  教师: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那我们该怎么保护它呢?(让幼儿思考并请幼儿回答)

  总结:小朋友不能自己掏耳朵,掏耳朵的时候必须让大人帮忙。也不能把小东西放进我们的耳朵里,不要听太多很尖锐的声音,那样会伤害到我们的耳朵。

科学教案 篇9

  中班科学活动:

  镜子用处多

  设计意图

  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一颗好奇的心,对什么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乐于发现,乐于探索。一次,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各区角中关于镜子方面的知识都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在科学区中摆弄各种镜子(如小圆镜和三角柱镜子),观看各种会反射影像的物品(如饼干罐、铝箔纸、钢制品等),有的孩子在表演区中,给不同形象的洋娃娃打扮一新,和她们一起照镜子,还有的孩子在图书区中,观看有关镜子方面的图书……,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地探索镜子中的奥秘,我便设计了以下活动,让孩子们到镜子王国去寻找更多有趣的事情。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知道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3、细心观察,体验探索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镜子、大口袋、万花筒、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镜子

  1、游戏:摸口袋

  师:①、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②、摸上去感觉怎样?你觉得它是什么?

  2、自由探索

  看看摸摸,镜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有什么特点?

  3、教师小结

  我们刚才见到的镜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凉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涂了层特殊的材料,叫金属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体了。(幼儿学说金属漆)

  二、探索发现镜子的用途

  1、回忆经验

  师:你还在哪里见过镜子,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2、讨论镜子除了帮助人们整理仪容,还有什么用途。说说汽车、商店等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中安装镜子的原因。

  3、通过照镜子使幼儿明白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尊重别人。

  4、请幼儿说出还见过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如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

  5、鼓励幼儿将两面镜子摆放在不同的位置,说说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6、教师小结。

  三、游戏:照镜子

  1、介绍规则。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镜子,我做什么动作,你们镜子也做什么动作,好吗?

  2、游戏: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玩万花筒,进一步了解镜子的特点。

《实用的科学教案集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8-04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经典)科学教案07-28

(精选)科学教案07-29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0

【精选】科学教案08-10

科学教案【精选】08-09

科学教案(经典)07-25

实用的科学教案集合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科学教案集合9篇

科学教案 篇1

  植物和环境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植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初步学会说明"植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

  3.发展学生质疑和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用差异法判明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

  4.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5.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里。

  教学难点

  认识绿豆或其它植物的生存环境。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指导学生认识植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出示一些植物挂图或图片(可把一些图片存到软盘中,投到屏幕上)。

  思考:

  1.柑橘树生长在什么地方?(我国南方)苹果树生长在什么地方?(我国北方)在北方有柑橘树吗?南方有苹果树吗?我国南北自然条件有什么不同?

  2.仙人掌生长在什么地方?(沙漠)莲(荷花)生长在什么地方?(河湖、池塘里)把仙人掌种在水里、把莲种在沙漠中行吗?沙漠与池塘、河湖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

  3.月季花种在什么地方生长得好?(向阳地方)玉簪种在什么地方生长得好?(背阴地方)这两个地方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

  讨论: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

  教师小结:根据以上讨论,我们知道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等。阳光、温度、水等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但是各种植物对阳光、温度、水的需要并不完全相同。例如有的植物喜光,有的植物喜阴;有的植物喜水,有的植物喜干;有的植物喜暖,有的植物喜寒。

  第二课时

  活动(二)

  指导学生认识绿豆或其它生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实验l--绿豆或其它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实验2--绿豆或其它生长与水的关系

  学生根据课前的实验,进行汇报

  实验报告

  实验用具

  实验过程

  师生小结绿豆或其它生长需要的环境条件。

  活动(三)

  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植物

  出示挂图或图片热带森林、沙漠植物、沼泽植物。

  思考

  1.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

  沙漠、池塘、热带森林、沼泽。

  2.沙漠、池塘、热带森林、沼泽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干旱、少雨)

  干旱、少雨;水多;炎热、多雨;泥泞、多水。

  3.在沙漠中、池塘中、热带森林中、沼泽中有什么特有的植物?

  仙人掌、骆驼刺等耐旱植物;莲、水草、浮萍等喜水植物;高大、茂密、长绿的植物;多是喜水的草类植物。

  讲解:因为各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植物。观看植物的适应性的资料片,并由教师和学生介绍相关的资料。

  巩固应用

  1.植物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玩一玩、想一想、说一说,初步了解颜色的简单变化。

  2、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三个瓶盖上涂有不同颜色的透明塑料瓶。

  2.幼儿人手一个瓶子,瓶中有部分水、一根棉签;每组三个颜料盘,分别是红黄蓝三种颜色、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1.以变魔术的方式,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摇一摇手中的瓶子,让水的'颜色发生变化。

  "水变成什么颜色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2.再出示一个准备好的瓶子,请幼儿观察:水会变颜色的秘密。

  小结:瓶盖上有颜料,颜料溶化到水里面,颜色就变了。

  3.示范如何让水变颜色。

  4.小结操作过程:

  1)打开瓶盖,

  2)用棉签涂上一种颜料,放在桌上。

  3)拧紧瓶盖,摇一摇。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小结活动。

  引导幼儿用"我最喜欢X色,我做的是X色瓶子"的句式说说自己的游戏结果。

  7.幼儿再次游戏。

  尝试在瓶盖上涂上另一种不同的颜色,看看水变成了什么颜色?

  8.说一说自己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是哪两种颜色变成的?

  引导幼儿用"我用X色和X色,作出的是X色瓶子"的句式说说自己的游戏结果。

  8、对活动进行总结,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一起玩了有趣的颜色,发现了颜色的秘密,今后我们要把这许多五彩冰粉的颜色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去,让我们的作品变得更加美丽。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教学重点

  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动植物夹套保温泵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准备

  准备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有关LC型罗茨泵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

  二、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了解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2、四人小组讨论。

  3、秋天气候的特征。

  4、其他季节的气候特征。

  5、小组汇报。

  6、师生小结。

  7、在不同季CB系列齿轮油泵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8、小组讨论后汇报。

  9、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

  1、观察小动物。

  2、观察植物。

  3、把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

  1.认知目标:认识蜗牛并初步了解蜗牛的一些生活习性。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以及幼儿的想象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护小蜗牛的情感。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前经验准备:观看小蜗牛的'课件录像。

  物质准备:在种植植物的盆中放入小动物(蜗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带幼儿到自然角观看植物盆中的小动物(蜗牛),引发幼儿兴趣。

  (一)基本环节。

  1、讨论各自的想法(想象力)观察后,教师让孩子们说一说:“你们看了小蜗牛,小蜗牛在干什么呀?”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分时段进行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

  3、讨论、小结。再次集中,教师提问:“小朋友观察了小蜗牛很多小朋友的想法很好,很棒,还有谁有更棒的,想一想。”

  (二)结束。

  教师小结:小朋友在观察小蜗牛,和小蜗牛成了好朋友。小朋友很关心小蜗牛,小蜗牛让我们知道它的活动过程。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的动物,小朋友只要仔细的去观察它们,我们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二、活动延伸:

  手工《蜗牛》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五月,盛开的沙枣花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在给幼儿园带来生命力的同时,也带给大家美的享受,更激发了孩子们观察探索的愿望。于是,这得天独厚的园本资源成为了综合探索活动设计的有效载体。本活动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紧密围绕“认识沙枣树”设计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品尝、感受等活动形式,使幼儿认识沙枣树的特点、作用,从而培养他们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通过散文欣赏和绘画沙枣树,使幼儿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其爱护树木、保护“绿色”植物,树立环保意识,以及热爱幼儿园、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多种感官对沙枣树进行观察,用讨论、比较的方法认识沙枣树,找出沙枣树的特征。

  2、了解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

  3、了解沙枣树对人类的作用,养成爱护树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沙枣树的树形、树枝、叶、花等的细节照片。

  2、沙枣花蜂蜜一瓶、沙枣一盘

  3、录音磁带:散文欣赏《我爱家乡的沙枣树》 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感知幼儿园的美丽。

  (1) 提问:“我们幼儿园非常漂亮,种了很多种树,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2) 出示沙枣树的照片,问:“这是什么树?”“它还有更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银柳、香柳、桂香柳)

  (3) 激发幼儿观察兴趣。“现在沙枣树开花了,幼儿园里香喷喷的,更漂亮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2、认识沙枣树。(请幼儿搬上椅子到户外,围坐在沙枣树下。)

  (1)认识沙枣树枝干的特点。

  请幼儿仔细观察沙枣树的枝干,互相讨论,讲述沙枣树枝干与旁边的柳树、槐树有什么不同?出示沙枣树的树枝细节照片,引导幼儿发现树枝上的小刺,猜想小刺的作用是什么?(保持吸收水分)

  (2)认识沙枣树叶子的特点。

  看一看沙枣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出示沙枣树的树叶细节照片,引导幼儿总结出:沙枣树的叶子是小小的椭圆形,正面是银绿色,背面是银白色,非常有特点。

  (3)认识沙枣树的花的特点。

  深深地吸一口气。闻一闻并说一说沙枣花是什么味道的?你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出示沙枣花的细节照片,请幼儿观察并讨论沙枣花的特点。(沙枣花很娇小,是一簇一簇开的。花瓣一面是银色,花蕊的一面却是淡黄色的。)

  “你知道沙枣花有什么作用吗?”(沙枣花是优良的蜜源)出示沙枣花蜂蜜请幼儿品尝。

  (4) 认识沙枣树的果实的特点。

  “你知道沙枣花谢了会变成什么吗?”出示一盘沙枣,请幼儿观察并品尝沙枣。

  “沙枣外形是怎样的?吃在嘴里是什么味道,什么感觉的呢?”(沙枣是金黄色的。吃到嘴里软软的,发沙,仿佛含着沙子,皮厚核大,微酸微甜。沙枣有健胃的'功效,用沙枣泡茶喝,还能延年益寿。)

  3、了解沙枣树的作用。

  (1)讨论:为什么沙枣树是西北特有的树?(沙枣树长不高,但它的根系长度超过树干几倍甚至十几倍,能在干旱的沙土深层寻找水,是大西北治沙防沙的“先锋”,帮助我们人类改善了大西北的环境,因此我们要爱护它。)

  (2)你知道沙枣树还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贡献吗?(沙枣树全身是宝:花是优良的蜜源;叶子是家禽的饲料;果、花、枝可入药,用于治腹泻和痢疾;木材是制作高级家具和工艺品的良材。所以沙枣树又有百宝树之称。)

  4、欣赏配乐散文《我爱家乡的沙枣树》,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5、美工活动《美丽的沙枣树》。请幼儿用绘画、粘贴、手工制作等各种方法表现美丽的沙枣树。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各种洗涤用品的外形、特征。

  2、在尝试、操作中了解各种洗涤用品的作用。

  3、对日常生活洗涤用品有观察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自带2—3种洗涤用品,并请家长告诉幼儿洗涤剂的名称。

  2、儿带一块脏手帕。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4、在每一张桌子上放3个碗,肥皂,洁厕灵,84消毒液,衣领净等。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洗涤用品。

  四四方方一块糕, 像糖不是糖,

  不能吃来不能咬, 能用不能尝,

  帮你洗衣又洗澡, 见水吐泡泡,

  讲究卫生少不了, 去油又去脏。

  教师:肥皂、洗衣粉有什么用处呢?早日常生活中,除了肥皂、洗衣粉,还有哪些洗涤用品?

  2、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洗涤用品。

  让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洗涤用品,并向大家介绍洗涤用品的名称以及用途。

  3、进一步感知各种洗涤用品,了解洗涤用品的状态、颜色气味。

  指导幼儿在碗里倒入3种洗涤用品(粉状、固体、液体),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说:他们是什么状态的?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味道的?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4、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几种洗涤用品:洁厕灵、衣领净、消毒液。(幼儿没有带的洗涤用品)。

  告诉幼儿洁厕灵可以冲洗厕所,衣领净专门用来清洗衣服领子等等。

  5、幼儿用洗涤剂清洗手帕。

  请幼儿用肥皂、洗衣粉清洗手帕,感知洗涤剂去污的作用。 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亲子游戏,增加孩子对各种洗涤用品的进一步认识。

  具体玩法为:

  l、家长将这些物品混放,请孩子试着按照用途为它们分类。

  2、家长请孩子说出哪些东西是用来洗涤的。

  3、家长和孩子一起将洗涤用品放回原来的地方,请再次孩子说出它们的.名称。

  4、家长讲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事情。

  5、和孩子一起画出几种洗涤用品。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在动动、玩玩中感知发现圆形与球体的不同。

  2、尝试用球进行多种滚动游戏,并体验其乐趣。

  活动准备:皮球、乒乓球、弹力球、玻璃球、硬币、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球操的录像片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欣赏球操,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出示装球体、硬币、圆形卡片的篮子:

  教师提问:这些玩具滚动时一样吗?每人选两样不同的玩具,两人一组,一起玩一玩,并说己的发现。

  幼儿:皮球能到处滚来滚去幼儿:硬币、圆形卡片可以朝着一个方向滚动。

  教师:请将到处滚动的'放在圆形的篮子里,只朝一个方向滚动的放在方形的篮子里。

  教师:只朝着一个方向滚动的是圆形。

  3、看一看,说一说让幼儿说出:皮球、硬币、圆形卡片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教师:从每个方向看都是圆形的,并且能向每个方向滚动的物体,我们叫它球体。

  4、找一找,说一说:

  请幼儿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像圆形,哪些物品像球体。

  5、请幼儿自由玩球,进一步探索球的特性。

  (1)请幼儿在室内探索球的玩法

  (2)、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玩法。

  6、活动延伸:户外区玩球,继续探索球的玩法。

科学教案 篇8

  一、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小班幼儿好奇心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非常浓厚,五官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对孩子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本活动旨在结合幼儿生活实际,通过游戏、儿歌等教学方式,满足幼儿探索自我的需要,并且通过活动,使他们了解简单的保护五官的常识。

  二、活动目标

  1、积极愉快参与认识五官的活动,在活动中有乐于观察和操作的兴趣。

  2、知道要爱护五官并学会保护五官的简单方法。

  3、知道脸上器官的名称及位置,并能说出各器官的主要功能。

  "活动重点:知道脸上器官的名称及位置,并能说出各器官的主要功能。

  "活动难点:学会保护五官的简单方法。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耳、口、鼻、眉毛的器官贴绒及图片,娃娃脸若干张,花露水一瓶,每人一块小镜子,儿歌录音《小手拍拍》和《丢手绢》。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会唱儿歌《丢手绢》。

  四、活动过程

  1、认识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玩照镜子的游戏: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面是谁?你的脸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五官名称)

  2、通过游戏"贴脸谱"巩固对五官位置的认识

  "A、在磁吸板上贴出一张娃娃的脸谱让幼儿观察:"娃娃的脸和我们的一样吗?缺了什么?"

  "B、请小朋友操作学具,在娃娃的脸谱上正确贴出五官的位置。

  "C、请个别幼儿出来给磁吸板上的娃娃贴出五官。

  3、了解五官的功能和保护方法

  此环节主要让幼儿感知五官的作用。首先,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五官,那你们知道它们的用途吗?"幼儿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回答。然后教师设置情境让幼儿充分感知五官的作用。

  (1)出示眼睛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回答。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10秒钟,让幼儿说出闭上眼睛后的感受,感知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

  教师:如果我们的眼睛受伤了可能就会看不见,那我们该怎么保护我们的眼睛呢?(请幼儿回答)

  总结:不能用手揉眼睛,眼睛会红,不能用东西戳眼睛,眼睛会瞎的,不能做太近的位置看电视,也不能长时间的看电视,不要在光线太强或者太暗的地方看书。

  (2)出示眉毛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讨论并请幼儿回答。

  教师:1.保护眼睛的功能,眉毛是保护眼睛的一道天然屏障,能够防止来自眼睛上方的汗水、雨水、灰尘、异物的刺激,对眼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能表现人的喜怒衰乐3.能对眼部头部过多的热量进行调节4.美观好看。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的眉毛,不能把眉毛拔掉。

  (3)出示鼻子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回答。教师喷洒花露水,让幼儿感知鼻子是用来闻气味的。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知道了鼻子的'作用,那该怎么保护它呢?(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总结:不能乱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往鼻子里面塞,这样会很危险也不讲卫生。有鼻涕的时候要用纸巾或者手帕擦鼻子。有时间的时候要可以给鼻子做按摩哦,这样我们的鼻子会很舒服的。

  (4)放儿歌录音《丢手绢》,问幼儿听过这首歌曲吗?你是用那里听到的?在幼儿说出耳朵的同时出示耳朵的图片。

  教师: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那我们该怎么保护它呢?(让幼儿思考并请幼儿回答)

  总结:小朋友不能自己掏耳朵,掏耳朵的时候必须让大人帮忙。也不能把小东西放进我们的耳朵里,不要听太多很尖锐的声音,那样会伤害到我们的耳朵。

科学教案 篇9

  中班科学活动:

  镜子用处多

  设计意图

  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一颗好奇的心,对什么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乐于发现,乐于探索。一次,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各区角中关于镜子方面的知识都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在科学区中摆弄各种镜子(如小圆镜和三角柱镜子),观看各种会反射影像的物品(如饼干罐、铝箔纸、钢制品等),有的孩子在表演区中,给不同形象的洋娃娃打扮一新,和她们一起照镜子,还有的孩子在图书区中,观看有关镜子方面的图书……,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地探索镜子中的奥秘,我便设计了以下活动,让孩子们到镜子王国去寻找更多有趣的事情。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知道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3、细心观察,体验探索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镜子、大口袋、万花筒、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镜子

  1、游戏:摸口袋

  师:①、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②、摸上去感觉怎样?你觉得它是什么?

  2、自由探索

  看看摸摸,镜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有什么特点?

  3、教师小结

  我们刚才见到的镜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凉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涂了层特殊的材料,叫金属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体了。(幼儿学说金属漆)

  二、探索发现镜子的用途

  1、回忆经验

  师:你还在哪里见过镜子,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2、讨论镜子除了帮助人们整理仪容,还有什么用途。说说汽车、商店等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中安装镜子的原因。

  3、通过照镜子使幼儿明白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尊重别人。

  4、请幼儿说出还见过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如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

  5、鼓励幼儿将两面镜子摆放在不同的位置,说说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6、教师小结。

  三、游戏:照镜子

  1、介绍规则。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镜子,我做什么动作,你们镜子也做什么动作,好吗?

  2、游戏: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玩万花筒,进一步了解镜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