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去年的树》语文教案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9 06:59:5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去年的树》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1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直接导入,齐读课题,简介作者。(出示相应的课件)

  2、欣赏学生的课文朗读,做到字通句顺。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位天才的作品,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动。(学生接龙读)

  3、学习生字“伐”。

  师:读得非常棒,在读的时候我发现文中有一个生字读得非常准,现在我把它从文中请出来。(出示课件)学生读字、音、词,分析理解记忆“戈”字。(简笔画表现“戈”由古到今的演变过程)

  4、口头填空的形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5、对话朗读,体验情感。

  6、交流收获。

  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了些许收获,请你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或者说一说课文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以说说你在读书中产生的疑问。

  7、指名学生交流。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请同学们再放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于是鸟儿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的大树。

  2、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

  练习:一(棵)树一(把)斧子一(双)眼睛一(盏)煤油灯

  一(首)歌一(盒)火柴一(只)鸟儿一(个)伐木工

  3、交流思考题,梳理课文。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学习课文。

  去年在这棵树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引导想像。

  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读了课文,说说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那几次?你对哪次“对话”印象最深?

  鸟(大树、树根、大门、小女孩)

  (一)预设1(小鸟与大树话别。)

  (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

  1、指名学生初读。

  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它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请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1)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2)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3)树和鸟性别不同,要读出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书中的鸟儿用的是“她”,树是“他”。)

  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

  (二)预设2(小鸟与树根对话。)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她找了又找,问了又问……请学生自由读课文,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要仔细揣摩,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

  1、学生自由练习。

  2、指名读,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相机指导。(引导体会“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他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3、不见了去年的树,鸟儿感到怎样?她会怎样想?(引导学生感受鸟儿惊讶和着急的心理,引导他们读出这种语气)

  (三)预设3(小鸟与门先生对话。)

  1、听说树被砍倒拉到山谷去了,鸟儿有怎样的行动?

  师引导:得知了树的下落,焦急的鸟儿怎么做的?(生:鸟儿向山谷飞去。)是啊,鸟儿什么话也没有说,毅然绝然向山谷飞去。孩子们,你们从鸟儿毫不犹豫的行动中体会到了她怎样的心思?(一定要找到她的好朋友——树!)

  2、鸟儿在山谷的工厂里,是怎样寻找树的?引导悟读鸟儿与大门的对话。

  3、引导从大门的语言中体会大门的冷漠与鸟儿的焦急不安形成对比。(引导体会“门先生”对伐木的事见多了已不以为然,朗读中,要平淡、冷漠。)

  (四)预设4(小鸟与小女孩对话。)

  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心里是多么的着急啊,当她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时,(出示演示文稿:“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这个“看”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1、名学生交流。

  教师评议、小结: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尽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2、出示演示文稿。(出示句子)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这第二个“看”字,你又品出了什么吗?

  4、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提升。

  5、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她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唱完了歌,她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鸟儿在说?

  6、指明学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的理解。

  正如同学们感受到的那样,这两个“看”然普通、平淡,却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与留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三、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谈话过渡: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友情,守信)

  1、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2、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进一步引导。

  四、课堂小结。

  1、课堂小结:同学们的发言令人感慨万千。这篇美丽的课文,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新美南吉的童话还有很多,这里向你推荐几篇,但愿童话里那些美好的情感会伴你终生。出示课件,打开新美南吉的部分童话作品。

  2、推荐: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找一些新美南吉的童话来读,希望你们能从中读出一些做人的道理,也希望这些童话中所蕴藏的美好情感能伴你们度过幸福的童年。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去年的树》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外童话”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教材有如下特点:

  1、拟人题童话,故事情节简单。本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2、文章短小精悍,采用白描的手法。

  二、学情分析

  童话是学生接触较多的文学体裁,对童话的阅读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本课内容浅显,语言平实,学生理解应该不难。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应该引领他们进一步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并能通过朗读、想象等学习方法品词悟句,在教学艺术上,努力创设语言运用的情景,激发学生去想象,扩大学生语言运用的`容量,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品味。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提高诵读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鸟与大树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能够引申体会环保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小鸟与树离别时的对话及与树根、大门、小女孩四次对话的内容,感受当时的情景与人物的心情。

  难点:领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升华主题,提升环保意识。

  五、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在教学中,以创设语言运用的情景为主线,激发学生去想象,扩大学生语言运用的容量,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品味。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心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从同学的朋友入手,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春回大地鸟儿找大树的心情。

  学习第六自然段,体会鸟儿见不到大树失望焦急的心情。

  (二)品读对话,体会情感(7-14自然段)

  1、师: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你还记得吗?

  生:树、鸟儿、门、树根、小女孩。

  师: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

  师: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最重要的内容。

  预设:通过暑假找同学玩儿的例子,引导学生体会鸟儿找大树的心情。

  2、分角色朗读。

  3、找一组同学展示。

  (三)品读结尾,体悟永恒

  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细节,很不起眼,是鸟儿唱歌前和唱歌后发生的。一个动作,一个字——看。

  师:鸟儿在看什么?(昔日的朋友)两次看分别是为什么?

  师:鸟儿飞走了,不会再回来了。它想起来了——

  (出示开头)

  希望鸟儿和树能够一直是一对快乐的好朋友。

  预设:升华主题,人类砍掉了树木。去年的树今年消失了,只剩下鸟儿。如果树木都消失了,明年还能有鸟儿吗?人类应该怎么做?

  (四)练笔(人选其一)

  我想对小鸟说……

  我想对大树说……

  我想对作者说……

  我想对伐木工人说……

  七、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去年 —————————今年 诚信

  信守诺言 实现诺言 友谊

  一对朋友 大树消失了 环保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3

  预设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通过多角度的对话,体会童话中所蕴含的“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朗读体悟课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通过多层次的对话,体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出示媒体画面)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只漂亮的小鸟正用清脆宛转的嗓子为一棵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正摇曳着他那茂盛的枝条,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啊!今天,围绕着小鸟和大树,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板书课题)读题。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读的时候,要一字一句地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直奔主题,让学生尽可能快地接触文本,防止因过多预设消耗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了故事后,填空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小鸟和大树是,小鸟飞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大树。

  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后却发现,于是他,最后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师:从同学们所说的感受中,我们体会到了小鸟和大树之间浓浓的情谊,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找找课文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这种浓浓的真情。

  (学生读找划,汇报)

  三、读中感悟,体会鸟的真情。

  这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童话,而这些对话也正是最能体现小鸟和大树友情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演演、体验体验他们的心情。

  (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1、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同桌互相扮演角色读一读——指名表演读——评议——师生对读——师和全体生对读。

  (把握第一次对话依依惜别、难舍难分及小鸟保证时的坚决与肯定。)

  师:第二年,小鸟终于回来了,但小鸟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出示: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读出惊讶的语气。

  2、指导朗读三次对话。

  树不见了,小鸟到处寻找。

  (出示三次对话。自己找伙伴读一读。)指名读——师生评议——想象小鸟寻找过程中的心情——再读

  (小鸟寻找大树时的三次说话应是一次比一次更焦急。而树根、大门、小姑娘的语言因为身份不同,朗读时应有所区别,树根是同情、伤感的,大门对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语气比较平淡,小姑娘的声音应是稚嫩的。)

  3、(出示:春天又来了……)

  原来小鸟发现树不见了心情是那样的焦急,那么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读?(读出焦急的语气)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在不知觉中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

  四、拓展想象,体会树的真情。

  1、从刚才同学的朗读表演中,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小鸟对大树的关心,小鸟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飞越千山万水,找寻着大树,但大树这时已永远无法看到小鸟了。那么大树在他被伐木人无情地砍倒之前是否也在思念着大树呢?老师经过找寻,终于找到了大树的日记,其中有一天的日记他是这样写的(出示):

  20xx年12月5日晴

  今天我感到很伤心。因为我眼睁睁看着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被斧子砍倒,拖出了森林。我真不明白,人类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呢?总有一天,我也会像我的朋友一样被拖出去,但我舍不得这片土地,更舍不得远在他乡的小鸟朋友。人类啊!乞求你们能手下留情,让我能有再次见到小鸟朋友的那一天。小鸟要是看不到我,会有多么伤心啊!求求你们了!哪怕只让我最后再看他一眼,听他唱一句我喜欢的歌,我也心满意足了。教师配乐朗读。

  【这一拓展性文本的引入,源于课文,又深于课文,为深度挖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作了铺垫,使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教师参与文本的建构,也是为学生的建构铺石引路。】

  师:但是,大树的这个心愿最后还是被人类锋利的斧子无情地击碎了。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大树最想对谁说话呢?(也许是小鸟、也许是人类、也许是大地母亲……)请同学们为大树写下最后的遗言。

  展开想象,写一写大树的遗言,写完后交流。

  2、原来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发生过这样感人的事,大树在被砍倒之前,是如此的伤心。那么,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读。(读出伤感的语气)

  【课文外显的是小鸟对大树的友情,而友情的另一端——大树的情感却因为描写角度的不同留下了空白,这恰巧为学生建构文本留下了空间。让学生以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参与文本的建构,不仅利于学生对课文中主人公情感的深度体验,更有助于全面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因为友情的建立是需要双方共同付出的。】

  五、升华情感,体会朋友间的真情。

  如此宽容、无私的大树,如此深情、真诚的小鸟,这一对真挚的朋友,最后终于见面了,虽然大树已成为了灯火,但小鸟还是为他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出示最后三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当小鸟两次深情地看着灯火时,他心里分别在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想象小鸟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对课文主题的升华。】

  师:同学们,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人世间最宝贵的诚信。读完这个感人的故事,你肯定比第一次读这个故事又加深了体会。用一两句话写下自己最深的感受。

  【回到对文本的整本把握,在充分朗读、体验的基础上,提炼自己的感受,允许学生有多元的理解。】

  [教学思考]

  一堂课的呈现体现了一个老师一个阶段的教学思考。同样一堂课,一百个老师可能有一百种上法,同样一篇文章,一百个老师可能有一百种解读。下面,我先谈谈我对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去年的树》的感受。

  作为一个读者,首先读完后的第一个感觉是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的由来,可能是因为结局的不完美,可能是因为小鸟和大树略带悲壮色彩的友情感动了我。所以第一次读文章,我认为这是一篇纯粹赞颂友情的文章。但读着读着,我又觉得这篇文章是作者特意写给人类的,是要控诉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后来又觉得这个故事似乎主要为了突出小鸟信守诚诺的品质。

  所以我努力体会编者之所以把这篇文章编进教材的意图,这个故事主要价值取向应该是“珍惜友情和信守诚诺”,但我个人认为从任何角度理解都是可以的,并不一定要有确切的答案,或许作者在写这个故事时也并没有考虑那么多。而另外一个感受是这个童话朴实的语言与深刻的内涵形成的`对比,以及带有荒诞色彩的童话写作手法。

  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考虑,我想我应该学些什么,我会怎么来学,我该怎么来学。如果单纯学语言,这篇文章的语言是如此的质朴,没有华丽的词藻,可能引不起学习兴趣,如果要挖掘人文内涵,这个事例可能让学生觉得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距离太远,即使能体会到一些内涵,也不一定能触碰到学生的心灵。

  最后,我才考虑,这篇文章究竟该怎么来教?

  在经历了几次试教的痛苦之后,我最终确定了执教方案。

  今天这堂课的主要意图是,力图通过读说想写的有机融合,挖掘文章的人文内涵,努力体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读中感悟,体会小鸟的真情。

  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宜学生表演朗读,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并在这一过程中,用“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这句话把这些零散的语言朗读串成一条情感的链,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

  二、拓展想象,体会大树的真情。

  课文外显的是小鸟对大树的友情,这一般通过朗读可以体会得到。而友情的另一端——大树的情感却因为描写角度的不同留下了空白,这恰巧为学生建构文本留下了空间。让老师和学生以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参与文本的建构,从大树的角度来表达,我觉得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常有必要。因为这不仅利于学生对课文中主人公情感的深度体验,更有助于全面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并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

  三、读想写有机结合,升华课文的主题。

  语文教学,永远离不开听说读写,永远是在想一想、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想一想、写一写这样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课中,读、想、写并不是人为割裂的,读为想打下了基础,而想象写话又能促进更好地读,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人文内涵的理解将一步一步加深。对课文结尾这部分的处理,特别是两个“看”字的想象说话与朗读,也想体现这一点。在充分朗读、想象的基础上,学生最后才能有自己多元的感悟。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认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伐木”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鸟儿与树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鸟儿与树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童话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童话,请读题目《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小鸟和大树是 ,小鸟去南方之前答应大树__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后却发现_________,她四处寻找,她问了____、____和______,发现树已经________________,于是鸟儿__________ 。

  三、学习字词

  1.小组学习生字 “融”“剩”“伐”“煤”,小组汇报

  2.指导书写“伐”字

  四、深入课文,体会友情

  1.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大树和鸟儿是一对怎样的朋友?

  (1)从哪里看出他们是一对感情深厚的好朋友?

  鸟儿给树唱歌,可能是在什么时候?(早上、晚上、春天、难过、孤独……)

  (ppt依次出现鸟儿在早晨、晚上、春天、秋天等各种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 听着鸟儿唱。生读)

  (2)鸟儿天天飞来给大树唱歌,从不间断。那么大树呢?它又是怎么做的?

  (3)由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指导朗读)

  2.文章主要以“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课文有几次对话?

  写了鸟儿与大树、树根、大门、小姑娘之间的四次对话。分小组读一读。

  3.同桌角色扮演读一读第一组对话,说一说鸟儿和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1)树与鸟儿要分开了,它们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难过、依依不舍)

  (2)明年春天请你回来,从这个请字,你能感受到树是怎样的语气?

  树多么舍不得鸟儿啊,多希望鸟儿还能回来给他唱歌。树的语气充满了请求与期盼,读出树的请求与期盼。

  (3)鸟儿许下了承诺,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从“一定”可以看出鸟儿非常的…

  (坚定、肯定)

  (4)同桌之间再互相读读,看能不能比第一次读的更好。(男女生读,全班读)

  4.小练笔。

  课文学到这里,我们被大树与鸟儿之间深厚的友谊所感动。你有什么想对这对好朋友说的吗?写下来。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鸟儿有没有遵守她与树之间的约定呢?鸟儿为了去年的承诺,她一路飞回来了。她飞过了……(高原、雪山、草地…)

  (3)为了遵守诺言,她飞回来了,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儿?(她是一只信守诺言的鸟儿) 再读一读第5自然段。

  五、结语

  同学们,树和鸟儿之间深厚的友情让人非常感动,那故事的结尾是怎样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六、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5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但本人觉得:运用本文来进行诚信教育不是。面对越来越现实、理性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进行诚信教育选择生活中的事例,或者是直白深刻的名人名言、成语、寓言故事等,这些在中国便有很多。所以,本人想轻讲本文教材,重在诚信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四、教时安排:

  2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时目标:

  学会生字词,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初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对于刚才的疑问多读几遍。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试着分段。

  4、深入阅读课文:

  (1)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细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讨论后完成口头填空联练习: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课文情感:

  (1)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

  (2)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

  6、朗读指导: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7、总结并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教时

  一、教时目标: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形式:开一个故事介绍会。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四人小组内自由介绍故事内容,相互评议。

  3、请学生自愿向全班同学介绍故事内容,然后集体评议。

  小学四年级语文《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用生动感人的文字和声调煽动着学生的情绪,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而要想读好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初始,我就逐步引导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的,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

  课堂教学的高潮我设计在小鸟面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这里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却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暴发点,更是情动辞发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最后我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想象说话的环节,语文课堂应是听说读相结合的。学生交流后,感慨很多,很出乎我的意外。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两个教学目标比较切实地完成了。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课文中的词句,并感受到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种种情感。但课后,我仔细想了想,认为今后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反思如下:

  1、重视整体把握和时间的安排

  对要进行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先进行估计,想想这一个步骤可能会用去多长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会有意识的,有序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2、重视学生平时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不是一次课堂就能够提升起来的,这些既要包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包括平时的积累,所以,以后我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读书情况。

  3、注重评价语的丰富和激励作用。作为新教师,我的课堂评价语还是相对匮乏的,要尽量预设好学生的回答与提问,并想好评价语。长此以往,评价语定会丰富而有激励作用。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6

  【学习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四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按角色要求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童话所揭示的“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

  语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心理。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1、师板书课题,提问: 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想提吗?

  2、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师引导筛选问题)

  3、师:这是一篇感人的童话,让我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一起来读一读这个美丽的故事。

  二、初读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句子。

  2、学生提出疑难,师引导扫除字词障碍。

  三、研读课文

  1、理清文章脉络:

  ⑴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⑵ 课文是以对话形式展开叙述的,请同学们找一找,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分别是谁和谁的对话?

  2、研读对话,训练朗读:

  ⑴ 同桌同学互相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四次对话,看看怎么读为好。

  ⑵ 分别找三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对话(鸟和树的.对话),评议他们读得怎么样?为什么要这么读?

  ⑶ 树根、门先生和小姑娘的话该怎么读呢?(树根的话应该读得伤心一些,门先生应是不在乎的语气,小姑娘应是感动的语气。)请谈一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来读?

  3、体会小鸟的心情:

  ⑴ 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树时,它心里在怎样想?心情怎样?

  ⑵ 假如你是那只鸟,你心里当时在想什么?请帮着小鸟说出来。

  4、小结: 小鸟带着它对老朋友的一番承诺如约而至,而它的好朋友却早已在伐木人的手下被砍倒,锯成小木条做成了火柴,小鸟在着急的寻找,伤心的来到它的好朋友变成的灯火面前时,它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四、领悟真情

  1、当小鸟千辛万苦,飞了好远的路好不容易找到老朋友时,它当时的神情是怎样的? (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2、你从“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句话中领悟出了什么?

  3、小鸟盯着灯火看,它心里想说些什么?

  4、鸟儿“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它为什么还要唱起去年的歌呢?

  5、唱完了歌,鸟儿并没有马上飞走,而是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一定还想说些什么,它心里还想说什么?

  6、小结: 是啊,多么守信多情的小鸟。老朋友虽然不在了,但往日的友情还在,诺言还在。它依旧飞遍千山万水的找寻来履行它的诺言。

  这是一只 的鸟,你怎样来形容它?

  (诚实守信、重情义、讲信用、说到做到、珍视友情……)

  五、拓展升华

  1、小鸟对大树的深情,大树都看见了。它想在它的生命结束之前,和小鸟作最后一次无声的对话。同学们,请你帮着大树说出它的心声吧。 (可以让学生先写下来,再说。)

  2、假如把课题更换一个题目的话,你想换成什么?

  3、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7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秉承这样的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把教师训练的意图和训练的技巧藏起来,以读激情,以情带读,以读传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感受课文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通过朗读,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制作PPT(演示文稿)。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方法】

  通过读、悟、析相结合,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方法】

  通过读、悟、议、说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听,一只美丽的小鸟,正在动情的为这棵大树唱歌呢,大树正摇曳着枝条认真地听着,多美的画面,他们之间有个动人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童话故事《去年的树》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生字词可问同学,问老师,查字典)

  3、交流收获。

  师: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了些许收获,请你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或者说一说课文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以说说你在读书中产生的疑问。

  4、指名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谈一谈初读后的收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原认知,看看学生通过自读能够获取哪些信息,能够读懂些什么,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定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根据所给提示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在帮助学生把握全文内容。本文篇幅不长,但故事情节曲折,直接说出内容大意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而给予一些必要的提示,学生稍加整理语言,即可在初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达到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请同学们再放声自由地朗读课文。

  读书要求:

  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思考: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于是鸟儿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的大树。

  2、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

  练习:一(棵)树一(把)斧子一(双)眼睛一(盏)煤油灯

  一(首)歌一(盒)火柴一(只)鸟儿一(个)伐木工

  3、交流思考题,梳理课文。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学习课文。

  去年在这棵树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引导想像。

  师: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读了课文,说说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那几次?你对哪次“对话”印象最深?

  鸟(大树、树根、门先生、小女孩)

  预设1(小鸟与大树话别)

  师:(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

  1、指名学生初读

  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它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请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①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

  ②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

  ③树和鸟性别不同,要读出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书中的鸟儿用的是“她”,树是“他"。)

  师: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

  预设2(小鸟与树根对话)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他找了又找,问了又问……请学生自由读课文,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要仔细揣摩,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

  1、学生自由练习。

  2、指名读,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引导体会“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他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3、不见了去年的树,鸟儿感到怎样?她会怎样想?

  (引导学生感受鸟儿惊讶和着急的心里,引导他们读出这种语气)

  预设3(小鸟与门先生对话)

  1、听说树被砍倒拉到山谷去了,鸟儿有怎样的行动?

  师引导:得知了树的下落,焦急的鸟儿怎么做的?(生:鸟儿向山谷飞去。)是啊,鸟儿什么话也没有说,毅然绝然向山谷飞去。孩子们,你们从鸟儿毫不犹豫的行动中体会到了她怎样的心思?(一定要找到她的好朋友——树!)

  2、鸟儿在山谷的工厂里,是怎样寻找树的?引导悟读鸟儿与大门的对话。3、引导从“树么”一句体会大门的冷漠与鸟儿的焦急不安形成对比。

  (引导体会“门先生”对伐木的事见多了已不以为然,朗读中,要平淡,冷漠。)

  预设4(小鸟与小女孩对话)

  师: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心里是多么的着急啊,当它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时,(出示演示文稿:“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这个“看”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1、名学生交流。

  师小结: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尽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2、出示演示文稿。(出示句子)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这第二个“看”字,你又品出了什么吗?

  4、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提升。

  师: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唱完了歌,他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鸟儿在说?

  5、指明学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的理解。

  正如同学们感受到的那样,这两个“看”然普通、平淡,却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与留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情感型的课文,在精读阶段,本设计力图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进行深度的对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的艺术留白,不断提升认识,激起情感,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内心深处对文字的`一种感觉。有了对文字的感觉,才能自然地将这种感觉渗透在表达中,渗透在朗读中,达到以情带读。

  三、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师: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友情,守信)

  1、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2、几分钟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进一步引导。

  师小结:

  同学们的发言令人感慨万千。这篇美丽的课文,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新美南吉的童话还有很多,这里向你推荐几篇,但愿童话里那些美好的情感会伴你终生。出示课件,打开新美南吉的部分童话作品。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鸟儿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引起学生思考,体会鸟儿对树真挚的情义。而“你想对谁说什么”的写话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评判意识,即跳出课文去审视,引发学生与各种角色进行多向对话,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课文的潜在的含义。同时,也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在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写的时侯,进行适当的小练笔,培养写作习惯。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初步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初步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过程

  一、潜心默读,领悟道理

  1、默读课文,划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2、交流自己的感受。

  3、通过朗读表现自己的情感。

  二、表演朗读,展示情感

  1、小组内分角色表演朗读。

  2、学生互相进行评价,评出最佳表演朗读者。

  【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通过默读、品读、分角色读,有感情的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读懂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读出真挚的友谊之美,读出诚挚的诺言之美,读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美。

  三、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1、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小鸟说,请你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2、交流小练笔。

  四、总结全文,读中收获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五、诵读课题,渲染气氛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课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课题)。

  六、课外阅读,延伸拓

  1、课外阅读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

  2、搜集赞美友谊、守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小故事或者名言警句。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9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体会思想感情。

  3.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学习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思想感情,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学习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醒注意“树”中间的“又”第二笔变为了点,然后齐读课题。

  2.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什么疑问?

  (把有关“去年的树”的命运的问题确定为主要问题。)

  二、整体感知

  1.指名接读课文,其余注意倾听,看是否能朗读得正确流利。

  2.正音,重点学习四个生字词的读音,齐读词语。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再次指名接读课文,分别是从开头到“向南方飞去”、从“春天又来了”到“鸟儿向山谷飞去”、从“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到“鸟儿向村子飞去”、从“在一盏煤油灯旁”到结尾,逐段引导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相机板书。

  然后,让学生结合板书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课文,看看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2.讨论交流:

  (1)鸟儿和树之间有了一个什么约定?

  (2)这是一个怎样的约定?结合“一定”理解鸟儿的郑重承诺和决心。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体会二者之间的深厚感情。

  3、指导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练读、同桌分角色读)

  四、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思考:树会怎样被人伐倒?鸟儿会怎样向山谷飞去?

  2.根据个人理解,完成填空:

  鸟儿()地向山谷飞去。

  3.交流答案,谈谈自己的理由:

  (1)飞快、急匆匆、慌忙——因为鸟儿很想找到树。

  (2)担心、忧虑、伤心——因为挂念自己的朋友。

  在山谷里,鸟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故事会怎样发展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树是怎样被做成火柴的?鸟儿会怎样向村子飞去?

  2.根据个人理解,完成填空:

  鸟儿()地向山谷飞去。

  3.交流答案,谈谈自己的理由。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齐读自己改动后的最后一句。

  二、学习第四部分

  1.轻声读课文,鸟儿找到树了吗?她做了些什么?

  2、引导理解:

  (1)“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为什么要唱去年唱过的歌?

  (2)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3)唱完了歌,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后两句话中,鸟儿都在“看”,她在看什么?那一刻她在想什么?她两次看得一样吗,想得一样吗?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多元化的理解,只要合情合理就予以肯定。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自然段。

  三、交流感受

  1.我们一起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想到了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对鸟儿、对树、对作者。)

  2.交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多元化的理解,只要合情合理就予以肯定。

  ·友谊的可贵·诚信的价值·情感的真挚

  3.齐读全文。

  四、学习表达

  1.这么好的一个故事,作者是如何叙述的呢?怎样表达的呢?引导感受童话虚拟、夸张、想象奇特的特点,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的写法和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

  2.布置小练笔(见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鸟树

  珍情友谊

  信守诺言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课文是一则童话故事。叙述了鸟儿按照约定,来为大树唱歌,但大树被人类砍伐,并制成了火柴,鸟儿最终悲伤地离去。

  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棵大树的悲惨命运,通过鸟儿为失去了大树这个朋友而悲伤地唱歌的画面,提醒人们:没有了树,鸟儿将怎样生活?警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刻不容缓。

  二、学情简析

  对于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读通这篇课文并不困难,课文的语言非常质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在通俗易懂的语言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道理,要读懂并不容易。在教学中以鸟儿与树桩、大门和女孩的三组对话为抓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到鸟儿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从而激发他们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6个“应、桩、斧、厂、音、燃”。

  本课的6个生字重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应、桩、厂”三个都是后鼻音,而且“桩”是三拼音,可以再练练拼读,帮助读准字音;“厂”是第三声,发音要到位。“音”是前鼻音,“燃”的声母是r,要指导学生把这个翘舌音读准。这些字音的朗读训练要与阅读教学结合,在语境中及时纠正,不断巩固。

  “斧”的字形可以结合“父”来识记。

  目标二: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比较适宜学生表演朗读,尤其要读好三个场景中,鸟儿和树桩、工厂、小女孩的对话,同时可以指导学生思考鸟儿会怎样地问,从而体会鸟儿的焦急和担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

  目标三:继续学习默读的方法,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本单元的训练的目标是在第一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还要做到边读边思考。

  目标四:能看图展开想像,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想像说话是语言训练的重点。借助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极有帮助。这篇课文可以借助“语言直播厅”中的练习,指导学生借助图片,说说第二年鸟儿回来后又会看见一番怎样的景象。

  对于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的学生来说,可以鼓励他们自己结合这一主题,再自行创设图片,画画、说说。

  四、教学设计

  1、借助媒体,激发情感

  恰当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成为整堂课的亮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播放一段鸟儿在枝头愉快歌唱的录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的愉悦、和谐,与文中描写的第二年鸟儿再回来寻找大树时,大树已不复存在的情景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课文,而且为后面理解词句,练习读文,奠定了情感基础。

  2、反复读文,读中感悟

  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以读为本,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学生在读书实践中感知、感悟,在想象朗读中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在评读中获得了方法,提高朗读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学习、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调动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初读课文,重点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上。虽说学生已经进入了第三年的语文学习生活,但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个读文的基本要求在朗读初期还是要作为重点予以关注,这是每个年级都必须做到的。所以在初读课文时,字字音准和句句通顺仍然是朗读的要求,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都要充分的关注,并不是把注意点仅仅放在几个生字上。同时结合生字的特点,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本课的生字中前后鼻音、翘舌音都是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因为是三年级了可以在初读时在加强写思维的力度,如:借助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读课文时,要求边默读边思考,用直线划出文中鸟儿与树桩、大门和小女孩的三组对话;细读课文时,抓住这三组对话读好,体会鸟儿和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让孩子学得愉快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期望。课堂中要努力创设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如挑战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让学生的朗读更富有生气,使学生更热爱语文。

  3、创设情境,训练说话

  说的能力是重要的语文能力,语言表达有序,说明思维有序,语言表达完整说明思维就完整。《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老师适时地为学生创设了说的机会,让他们有内容可讲,讲得规范。如:课文的结尾部分鸟儿面对已变成灯火,即将消失的大树,依依不舍地

  对好朋友看了又看,此时鸟儿的心情是复杂的,让学生借助句式想像它当时的心情,既训练了规范说话,又加深了对鸟儿内心的体悟。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了丰富想象,从而发展了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会认“伐、斧”等7个生字,会写“等、剩”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切”。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体验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

  3.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体会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

  2.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

  懂得童话故事蕴含的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伐、斧”等7个生字,会写“等、剩”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切”。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交代任务。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童话故事,明白童话中所阐明的道理。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新的童话故事《去年的树》,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收获。

  2.(课件出示2)播放《去年的树》动画。

  3.这节课我们就练习读好这个童话故事,注意体验故事中小鸟和大树的内心情感的变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要求:(课件出示3)

  1.请小朋友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在文中框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

  2.标出理解、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小节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

  4.想想文中写了树和鸟的什么故事?

  (一)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二)预习反馈:

  1. 出示认读的词语 (课件出示4)

  寒冷 融化 离开 等着 剩下 斧子 砍倒 山谷 切成条 火柴 煤油 告诉 睁眼睛 接着 伐木 锯木头 点燃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3.教师适时归纳

  (1)正音。

  翘舌音“睁 柴 燃”;前鼻音“砍 燃”;后鼻音“等 剩 睁 融”。

  (2)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形声字记忆:媒-煤 由-油 筝一睁

  熟字带生字:父一斧 然一燃 居一锯

  熟字加偏旁:戈+亻=伐 乘+刂=剩 妾+扌=接 石+欠=砍 此+木=柴

  4.巩固记忆。男女对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三、朗读读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些字宝宝放回课文中一起来读读他,看我们能不能认识他。

  1.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师引读。

  师: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当春天来到树林里的时候,(师示意,生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从春天唱到夏天,从夏天唱到秋天,(师示意,生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谁的眼前浮现画面了?老师告诉你啊,一边读书,一边在脑海里浮现画面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我们都要学会它。

  3.谈话过渡:就这样,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必须要飞到遥远的南方去,临别前,这对好朋友说了些什么?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4.学生接着读后面的课文。

  四、规范写字,书写指导

  (课件出示5)(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冷 离 等 剩 斧 砍 谷 柴 煤 油 诉 睁 接

  1.观察生字,书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

  (1)左右结构的字:如“冷 砍 煤 油 诉 睁 接”等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而“剩”书写时则左宽右窄。

  (2)上下结构的字:如“等 斧 柴”,上边的部分不要写得太宽,是上窄下宽的字。

  2.练习写字,教师指导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3)小结:书写美观、正确的,请为自己再加上两颗星。没有得到星的同学可要加油了!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1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情谊。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提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树,你知道的树是什么样的?

  今天啊我们要来学习一篇美丽的童话《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

  1、说一说实读课文应该注意些什么?

  标出自然段。

  划出不认识的生字,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想一想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小鸟和树是好朋友,它们分别后,第二年春天,小鸟回来。只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三、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意境美

  1、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课文中很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请你找一找,读一读相关句子。注意体会。

  2、这么多地方出现了“好朋友”,让我们再来读读书,看看从哪些地方能真正体会到它们是好朋友?请默读,把让你感动的'地方划下来。再放声反复读几遍。

  (生读)

  3、请生读:(生读3—5自然段)

  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依依不舍的,树希望小鸟回来给它唱歌,小鸟也愿意回来给它唱歌。)

  师:请你也找一位好朋友读一读它们的对话,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分角色)

  4、我们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他们都还想让对方走)

  师:是啊,它们难舍难分,你也找个好朋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好吗?

  再倒班男女生合作读这部分,把刚才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6、它们难舍难分,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语句吗?

  (第一自然段)

  “天天给树唱歌”说明它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你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师:有这样的好朋友,你感觉怎样?(很幸福)

  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师:我们都能感受到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在向我们传递。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6、从小鸟与树朝夕相处,难舍难分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鸟与树的珍贵友情)

  7、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它们的珍贵友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鸟儿找树找了很多地方)

  为了找到好朋友,小鸟可是历尽千辛万苦,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一说?

  小鸟( )地找 (千辛万苦、不顾一切、千里迢迢、心急如焚)

  小鸟这样( )地找只因为什么啊?

  (它们是好朋友,小鸟为了实现还要唱歌给树听的这句诺言。)

  8、鸟儿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有许多次急切询问的话语,请你找一找,读一读,体会一下小鸟当时的情感。

  请生读鸟儿问树根、问大门、问小女孩的话。

  为了寻找好朋友,鸟儿一次比一次着急,话语一次比一次急切,咱们连起来读一读,体会小鸟心情的变化。

  9、我看到许多同学眉头都皱起来了,语速也快了,我体会到了大家心中的急切。对话里的其他角色,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分工练读。

  请四位同学扮演。

  师:刚才这组同学的朗读,你有什么要发表的,你觉得谁读得较好,或者说哪个角色你能读得比他更好。

  引导:树根是树的一部分,语气应该伤心。大门呢?它对这种事见得多了,一点都不同情树。而小姑娘应该带些稚气,声音应该稚嫩一些。

  小结: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那份焦急、担心、急切、就是奉献给大树最深厚的友情。齐读这部分。

  四、情感升华

  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大家把书拿起来,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三段。

  这里有两个一样的动词,却写出了小鸟对灯火的不同感受,你能找出来吗?(看)

  第一个“看”,小鸟仿佛的对灯火说什么?

  第二个“看”,小鸟仿佛又对灯火说什么?

  五、拓展延伸

  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发展,信守诺言,珍爱友情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小鸟说,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即兴表达后写下来。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13

  教学反思: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这句话有所感悟;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能读懂鸟儿心情的变化,通过相关句子,读懂它的内心世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  “画出小鸟说的话,用”____“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大树与小鸟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小鸟与树根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小鸟与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鸟与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自读思考:

  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二、写一写

  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评价。

  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树与鸟儿相约

  鸟儿寻找树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的心灵,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重点抓住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地,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学生从读中能有所感悟,懂得友情的珍贵。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通过朗读,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美丽的童话——《去年的树》(板书课题),作者是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

  2.让我们自由朗读课文。

  看看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

  学生自由读文

  3.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说一说吗?出示: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

  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它四处寻访,它问了、和.知道一。于是,鸟儿——。

  4.课文中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语,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

  1.……是好朋友。

  2.……又来找他的好朋友大树了。

  3……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5.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读读书,把这些重要

  的词句画下来。

  “天天……”一句。

  二、精读课文,潜心对话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美丽的童话,体会一下好朋友间的友情。

  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哪儿次?

  大树

  树根

  小鸟

  门先生

  小女孩

  师:(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

  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师:鸟儿说——(示意学生读)

  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它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请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①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

  ②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

  ③树和鸟性别不同,要读出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书中的鸟儿用的是“她”,树是“他”。)

  师: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她找了又找,问了又问……在文中找找,小鸟在寻找朋友大树的过程中都询问了谁?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要仔细揣摩,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

  学生自由练习。

  指名读,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①“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他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②“门先生”对伐木的事见多了,已不以为然。读他的话时,要平淡、冷漠。

  ③“小姑娘”的声音要稚嫩些。

  ④鸟儿的三次询问,一次比一次焦急。

  师启发:鸟儿找不到好朋友,心里急吗?会在心里说些什么呢?她会怎样在心里呼唤她的.好朋友呢?

  指名朗读三次问话。

  师: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己、里是多么焦急啊,

  再次指导朗读,读出焦急,难过

  当她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时,(出示演示文稿)“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这个“看”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指名学生交流。

  师小结: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尽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出示演示文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这第二个“看”字,你又品出什么呢?

  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提升。

  师: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她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唱完了歌,她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鸟儿在说——

  指名学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的理解。

  师:正如同学们感受到的那样,这两个“看”字虽然普通、平淡,却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与留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三、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1.师: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友情、守信)

  2.回顾总结课文

  3.愿你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4.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几分钟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进一步引导。

  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令人感慨万千。这篇美丽的课文,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愿你们从这宝库中撷取更多的宝物,那里的美好情感会伴你终生。

  四、回归课题,升华理解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

  读──(读题)。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融化、伐木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流利,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童话故事,明白童话中所阐明的道理。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去年的树》,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收获。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把生字词读准确了。

  2、说一说通过预习你对课文有哪些了解。

  三、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四、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作业

  查一查有关环保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小鸟为大树唱歌的动画,教师配音。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是很要好的朋友,听,这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画面呀。同学们,你们说,是吗?

  (是)

  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通读全文。你可以一个人读,可以找同桌读,要求边读边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完成屏幕出示的练习题。(课件出示)(教师巡视,学生读书3分钟)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她着急地找呀找,问过了()、()和(),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过渡: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已经能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你们真了不起,那么这篇童话故事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呢?(小鸟、大树、树根、门、小姑娘)她们进行了几次对话呢?(4次)请你们用波浪线划出小鸟说的话,用直线划出大树、树根、门、小姑娘说的话。

  三、研读对话,训练朗读

  1、指导学习第1组对话。

  (1)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第一次是谁和谁的对话呢?(小鸟和大树。同时板书小鸟——大树好朋友)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地惜别。大树说……小鸟说……(学生串读对话。)(幻灯片出示对话)

  (2)你们想,这对好朋友在分别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对话的?请你也就近找一下你的同桌来练一下这组对话,好吗?(生就近找一位好朋友读,师指导)

  (3)请一对同桌读对话.(老师评价:老师发现这只小鸟说:“我明年一定回来”时,语气特别坚定,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4)再请一对同桌读。

  过渡: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感觉到这对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像刚才那位男同学这样读出自己的个性,女孩子读小鸟。咱们一起来对对话看,好吗?(男女生分角色读)

  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啊,坚定些,再来一次,好吗?(女生读)

  2、自学三组对话。

  过渡: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老师想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来练读,好吗?你们可以自己选定一个角色练一练。(生自由练习)

  (1)、指定一个小组读,问:同学们,他们这一组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

  A、小鸟应该读得更焦急些。我觉得这样子还不够焦急。

  B、我觉得小鸟应该读得再活泼一点。

  C、我觉得树根应该读得悲伤一点。因为树根和树它们两个是命运相连的。就等于是好朋友一样。如果哪一方不见了,或者死去了,他们应该是很悲痛的.。

  从同学们的评价中,我们感觉到了,大家都觉得作为主角的小鸟的话非常重要,应该好好地体会把握。那么就这样,让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小鸟说的三句话。

  幻灯片出示小鸟说的三句话。

  (2)再指定一个小组朗读。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知道大树哪儿去了吗?(板书:火柴、灯火)

  四、角色扮演,体验感知。

  是啊!小鸟焦急地寻找着她的好朋友大树,那么我们谁愿意来做一回小鸟?把这令人感动的场面表演出来呢?就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明白吗?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话,

  小鸟,找到朋友大树了吗?(没有)

  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的心情怎样?你说

  你们是不是在心里呼唤着自己的朋友大树。你们怎么呼唤的?

  你们从小鸟的一声声呼唤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板书:珍惜友情)那么让我们再来观看小鸟寻找大树的全过程,体会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五、观看动画,融入情境。

  1、播放全部动画,教师配上音。

  过渡:同学们,小鸟为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我们的眼前似乎又出现了去年小鸟为大树唱歌的情景,(板书:唱歌)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小鸟看了灯火几次,她会怎么想,有什么话想对大树说吗?你们现在就是这只小鸟,请你们静静地凝视着灯火,把想对大树说的话写下来。(学生写后汇报)

  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啊。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板书:信守诺言)。

  六、拓展延伸,交流升华

  同学们,作为这一篇美丽的童话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想说,你想对谁说?比如说对伐木人……想对谁说,就对谁说。

  (1)对小鸟

  (2)对伐木工人

  (3)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出示查找到的资料以警告人们爱护鸟儿、爱护树木。

  七、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个美丽而又令人深思的童话故事,一起为小鸟和大树的深厚情谊而感动,一起为大树的离去而伤心,那么让我们站起来一起共同祝愿:愿我们的世界---诚信之花遍地开放;友谊之树万年永存;环保之河绵延不绝!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去年的树》教案03-02

《去年的树》教案01-31

去年的树教案02-02

语文《去年的树》教学反思03-08

去年的树大班教案02-10

《去年的树》优秀教案01-04

《去年的树》教案精选15篇03-31

去年的树教案(15篇)03-04

《去年的树》教案(精选15篇)03-12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去年的树》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1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直接导入,齐读课题,简介作者。(出示相应的课件)

  2、欣赏学生的课文朗读,做到字通句顺。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位天才的作品,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动。(学生接龙读)

  3、学习生字“伐”。

  师:读得非常棒,在读的时候我发现文中有一个生字读得非常准,现在我把它从文中请出来。(出示课件)学生读字、音、词,分析理解记忆“戈”字。(简笔画表现“戈”由古到今的演变过程)

  4、口头填空的形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5、对话朗读,体验情感。

  6、交流收获。

  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了些许收获,请你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或者说一说课文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以说说你在读书中产生的疑问。

  7、指名学生交流。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请同学们再放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于是鸟儿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的大树。

  2、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

  练习:一(棵)树一(把)斧子一(双)眼睛一(盏)煤油灯

  一(首)歌一(盒)火柴一(只)鸟儿一(个)伐木工

  3、交流思考题,梳理课文。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学习课文。

  去年在这棵树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引导想像。

  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读了课文,说说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那几次?你对哪次“对话”印象最深?

  鸟(大树、树根、大门、小女孩)

  (一)预设1(小鸟与大树话别。)

  (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

  1、指名学生初读。

  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它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请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1)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2)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3)树和鸟性别不同,要读出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书中的鸟儿用的是“她”,树是“他”。)

  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

  (二)预设2(小鸟与树根对话。)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她找了又找,问了又问……请学生自由读课文,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要仔细揣摩,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

  1、学生自由练习。

  2、指名读,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相机指导。(引导体会“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他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3、不见了去年的树,鸟儿感到怎样?她会怎样想?(引导学生感受鸟儿惊讶和着急的心理,引导他们读出这种语气)

  (三)预设3(小鸟与门先生对话。)

  1、听说树被砍倒拉到山谷去了,鸟儿有怎样的行动?

  师引导:得知了树的下落,焦急的鸟儿怎么做的?(生:鸟儿向山谷飞去。)是啊,鸟儿什么话也没有说,毅然绝然向山谷飞去。孩子们,你们从鸟儿毫不犹豫的行动中体会到了她怎样的心思?(一定要找到她的好朋友——树!)

  2、鸟儿在山谷的工厂里,是怎样寻找树的?引导悟读鸟儿与大门的对话。

  3、引导从大门的语言中体会大门的冷漠与鸟儿的焦急不安形成对比。(引导体会“门先生”对伐木的事见多了已不以为然,朗读中,要平淡、冷漠。)

  (四)预设4(小鸟与小女孩对话。)

  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心里是多么的着急啊,当她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时,(出示演示文稿:“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这个“看”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1、名学生交流。

  教师评议、小结: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尽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2、出示演示文稿。(出示句子)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这第二个“看”字,你又品出了什么吗?

  4、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提升。

  5、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她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唱完了歌,她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鸟儿在说?

  6、指明学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的理解。

  正如同学们感受到的那样,这两个“看”然普通、平淡,却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与留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三、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谈话过渡: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友情,守信)

  1、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2、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进一步引导。

  四、课堂小结。

  1、课堂小结:同学们的发言令人感慨万千。这篇美丽的课文,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新美南吉的童话还有很多,这里向你推荐几篇,但愿童话里那些美好的情感会伴你终生。出示课件,打开新美南吉的部分童话作品。

  2、推荐: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找一些新美南吉的童话来读,希望你们能从中读出一些做人的道理,也希望这些童话中所蕴藏的美好情感能伴你们度过幸福的童年。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去年的树》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外童话”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教材有如下特点:

  1、拟人题童话,故事情节简单。本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2、文章短小精悍,采用白描的手法。

  二、学情分析

  童话是学生接触较多的文学体裁,对童话的阅读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本课内容浅显,语言平实,学生理解应该不难。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应该引领他们进一步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并能通过朗读、想象等学习方法品词悟句,在教学艺术上,努力创设语言运用的情景,激发学生去想象,扩大学生语言运用的`容量,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品味。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提高诵读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鸟与大树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能够引申体会环保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小鸟与树离别时的对话及与树根、大门、小女孩四次对话的内容,感受当时的情景与人物的心情。

  难点:领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升华主题,提升环保意识。

  五、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在教学中,以创设语言运用的情景为主线,激发学生去想象,扩大学生语言运用的容量,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品味。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心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从同学的朋友入手,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春回大地鸟儿找大树的心情。

  学习第六自然段,体会鸟儿见不到大树失望焦急的心情。

  (二)品读对话,体会情感(7-14自然段)

  1、师: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你还记得吗?

  生:树、鸟儿、门、树根、小女孩。

  师: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

  师: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最重要的内容。

  预设:通过暑假找同学玩儿的例子,引导学生体会鸟儿找大树的心情。

  2、分角色朗读。

  3、找一组同学展示。

  (三)品读结尾,体悟永恒

  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细节,很不起眼,是鸟儿唱歌前和唱歌后发生的。一个动作,一个字——看。

  师:鸟儿在看什么?(昔日的朋友)两次看分别是为什么?

  师:鸟儿飞走了,不会再回来了。它想起来了——

  (出示开头)

  希望鸟儿和树能够一直是一对快乐的好朋友。

  预设:升华主题,人类砍掉了树木。去年的树今年消失了,只剩下鸟儿。如果树木都消失了,明年还能有鸟儿吗?人类应该怎么做?

  (四)练笔(人选其一)

  我想对小鸟说……

  我想对大树说……

  我想对作者说……

  我想对伐木工人说……

  七、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去年 —————————今年 诚信

  信守诺言 实现诺言 友谊

  一对朋友 大树消失了 环保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3

  预设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通过多角度的对话,体会童话中所蕴含的“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朗读体悟课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通过多层次的对话,体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出示媒体画面)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只漂亮的小鸟正用清脆宛转的嗓子为一棵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正摇曳着他那茂盛的枝条,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啊!今天,围绕着小鸟和大树,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板书课题)读题。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读的时候,要一字一句地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直奔主题,让学生尽可能快地接触文本,防止因过多预设消耗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了故事后,填空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小鸟和大树是,小鸟飞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大树。

  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后却发现,于是他,最后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师:从同学们所说的感受中,我们体会到了小鸟和大树之间浓浓的情谊,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找找课文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这种浓浓的真情。

  (学生读找划,汇报)

  三、读中感悟,体会鸟的真情。

  这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童话,而这些对话也正是最能体现小鸟和大树友情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演演、体验体验他们的心情。

  (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1、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同桌互相扮演角色读一读——指名表演读——评议——师生对读——师和全体生对读。

  (把握第一次对话依依惜别、难舍难分及小鸟保证时的坚决与肯定。)

  师:第二年,小鸟终于回来了,但小鸟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出示: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读出惊讶的语气。

  2、指导朗读三次对话。

  树不见了,小鸟到处寻找。

  (出示三次对话。自己找伙伴读一读。)指名读——师生评议——想象小鸟寻找过程中的心情——再读

  (小鸟寻找大树时的三次说话应是一次比一次更焦急。而树根、大门、小姑娘的语言因为身份不同,朗读时应有所区别,树根是同情、伤感的,大门对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语气比较平淡,小姑娘的声音应是稚嫩的。)

  3、(出示:春天又来了……)

  原来小鸟发现树不见了心情是那样的焦急,那么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读?(读出焦急的语气)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在不知觉中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

  四、拓展想象,体会树的真情。

  1、从刚才同学的朗读表演中,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小鸟对大树的关心,小鸟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飞越千山万水,找寻着大树,但大树这时已永远无法看到小鸟了。那么大树在他被伐木人无情地砍倒之前是否也在思念着大树呢?老师经过找寻,终于找到了大树的日记,其中有一天的日记他是这样写的(出示):

  20xx年12月5日晴

  今天我感到很伤心。因为我眼睁睁看着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被斧子砍倒,拖出了森林。我真不明白,人类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呢?总有一天,我也会像我的朋友一样被拖出去,但我舍不得这片土地,更舍不得远在他乡的小鸟朋友。人类啊!乞求你们能手下留情,让我能有再次见到小鸟朋友的那一天。小鸟要是看不到我,会有多么伤心啊!求求你们了!哪怕只让我最后再看他一眼,听他唱一句我喜欢的歌,我也心满意足了。教师配乐朗读。

  【这一拓展性文本的引入,源于课文,又深于课文,为深度挖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作了铺垫,使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教师参与文本的建构,也是为学生的建构铺石引路。】

  师:但是,大树的这个心愿最后还是被人类锋利的斧子无情地击碎了。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大树最想对谁说话呢?(也许是小鸟、也许是人类、也许是大地母亲……)请同学们为大树写下最后的遗言。

  展开想象,写一写大树的遗言,写完后交流。

  2、原来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发生过这样感人的事,大树在被砍倒之前,是如此的伤心。那么,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读。(读出伤感的语气)

  【课文外显的是小鸟对大树的友情,而友情的另一端——大树的情感却因为描写角度的不同留下了空白,这恰巧为学生建构文本留下了空间。让学生以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参与文本的建构,不仅利于学生对课文中主人公情感的深度体验,更有助于全面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因为友情的建立是需要双方共同付出的。】

  五、升华情感,体会朋友间的真情。

  如此宽容、无私的大树,如此深情、真诚的小鸟,这一对真挚的朋友,最后终于见面了,虽然大树已成为了灯火,但小鸟还是为他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出示最后三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当小鸟两次深情地看着灯火时,他心里分别在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想象小鸟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对课文主题的升华。】

  师:同学们,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人世间最宝贵的诚信。读完这个感人的故事,你肯定比第一次读这个故事又加深了体会。用一两句话写下自己最深的感受。

  【回到对文本的整本把握,在充分朗读、体验的基础上,提炼自己的感受,允许学生有多元的理解。】

  [教学思考]

  一堂课的呈现体现了一个老师一个阶段的教学思考。同样一堂课,一百个老师可能有一百种上法,同样一篇文章,一百个老师可能有一百种解读。下面,我先谈谈我对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去年的树》的感受。

  作为一个读者,首先读完后的第一个感觉是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的由来,可能是因为结局的不完美,可能是因为小鸟和大树略带悲壮色彩的友情感动了我。所以第一次读文章,我认为这是一篇纯粹赞颂友情的文章。但读着读着,我又觉得这篇文章是作者特意写给人类的,是要控诉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后来又觉得这个故事似乎主要为了突出小鸟信守诚诺的品质。

  所以我努力体会编者之所以把这篇文章编进教材的意图,这个故事主要价值取向应该是“珍惜友情和信守诚诺”,但我个人认为从任何角度理解都是可以的,并不一定要有确切的答案,或许作者在写这个故事时也并没有考虑那么多。而另外一个感受是这个童话朴实的语言与深刻的内涵形成的`对比,以及带有荒诞色彩的童话写作手法。

  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考虑,我想我应该学些什么,我会怎么来学,我该怎么来学。如果单纯学语言,这篇文章的语言是如此的质朴,没有华丽的词藻,可能引不起学习兴趣,如果要挖掘人文内涵,这个事例可能让学生觉得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距离太远,即使能体会到一些内涵,也不一定能触碰到学生的心灵。

  最后,我才考虑,这篇文章究竟该怎么来教?

  在经历了几次试教的痛苦之后,我最终确定了执教方案。

  今天这堂课的主要意图是,力图通过读说想写的有机融合,挖掘文章的人文内涵,努力体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读中感悟,体会小鸟的真情。

  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宜学生表演朗读,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并在这一过程中,用“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这句话把这些零散的语言朗读串成一条情感的链,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

  二、拓展想象,体会大树的真情。

  课文外显的是小鸟对大树的友情,这一般通过朗读可以体会得到。而友情的另一端——大树的情感却因为描写角度的不同留下了空白,这恰巧为学生建构文本留下了空间。让老师和学生以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参与文本的建构,从大树的角度来表达,我觉得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常有必要。因为这不仅利于学生对课文中主人公情感的深度体验,更有助于全面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并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

  三、读想写有机结合,升华课文的主题。

  语文教学,永远离不开听说读写,永远是在想一想、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想一想、写一写这样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课中,读、想、写并不是人为割裂的,读为想打下了基础,而想象写话又能促进更好地读,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人文内涵的理解将一步一步加深。对课文结尾这部分的处理,特别是两个“看”字的想象说话与朗读,也想体现这一点。在充分朗读、想象的基础上,学生最后才能有自己多元的感悟。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认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伐木”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鸟儿与树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鸟儿与树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童话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童话,请读题目《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小鸟和大树是 ,小鸟去南方之前答应大树__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后却发现_________,她四处寻找,她问了____、____和______,发现树已经________________,于是鸟儿__________ 。

  三、学习字词

  1.小组学习生字 “融”“剩”“伐”“煤”,小组汇报

  2.指导书写“伐”字

  四、深入课文,体会友情

  1.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大树和鸟儿是一对怎样的朋友?

  (1)从哪里看出他们是一对感情深厚的好朋友?

  鸟儿给树唱歌,可能是在什么时候?(早上、晚上、春天、难过、孤独……)

  (ppt依次出现鸟儿在早晨、晚上、春天、秋天等各种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 听着鸟儿唱。生读)

  (2)鸟儿天天飞来给大树唱歌,从不间断。那么大树呢?它又是怎么做的?

  (3)由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指导朗读)

  2.文章主要以“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课文有几次对话?

  写了鸟儿与大树、树根、大门、小姑娘之间的四次对话。分小组读一读。

  3.同桌角色扮演读一读第一组对话,说一说鸟儿和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1)树与鸟儿要分开了,它们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难过、依依不舍)

  (2)明年春天请你回来,从这个请字,你能感受到树是怎样的语气?

  树多么舍不得鸟儿啊,多希望鸟儿还能回来给他唱歌。树的语气充满了请求与期盼,读出树的请求与期盼。

  (3)鸟儿许下了承诺,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从“一定”可以看出鸟儿非常的…

  (坚定、肯定)

  (4)同桌之间再互相读读,看能不能比第一次读的更好。(男女生读,全班读)

  4.小练笔。

  课文学到这里,我们被大树与鸟儿之间深厚的友谊所感动。你有什么想对这对好朋友说的吗?写下来。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鸟儿有没有遵守她与树之间的约定呢?鸟儿为了去年的承诺,她一路飞回来了。她飞过了……(高原、雪山、草地…)

  (3)为了遵守诺言,她飞回来了,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儿?(她是一只信守诺言的鸟儿) 再读一读第5自然段。

  五、结语

  同学们,树和鸟儿之间深厚的友情让人非常感动,那故事的结尾是怎样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六、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5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但本人觉得:运用本文来进行诚信教育不是。面对越来越现实、理性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进行诚信教育选择生活中的事例,或者是直白深刻的名人名言、成语、寓言故事等,这些在中国便有很多。所以,本人想轻讲本文教材,重在诚信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四、教时安排:

  2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时目标:

  学会生字词,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初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对于刚才的疑问多读几遍。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试着分段。

  4、深入阅读课文:

  (1)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细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讨论后完成口头填空联练习: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课文情感:

  (1)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

  (2)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

  6、朗读指导: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7、总结并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教时

  一、教时目标: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形式:开一个故事介绍会。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四人小组内自由介绍故事内容,相互评议。

  3、请学生自愿向全班同学介绍故事内容,然后集体评议。

  小学四年级语文《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用生动感人的文字和声调煽动着学生的情绪,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而要想读好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初始,我就逐步引导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的,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

  课堂教学的高潮我设计在小鸟面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这里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却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暴发点,更是情动辞发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最后我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想象说话的环节,语文课堂应是听说读相结合的。学生交流后,感慨很多,很出乎我的意外。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两个教学目标比较切实地完成了。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课文中的词句,并感受到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种种情感。但课后,我仔细想了想,认为今后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反思如下:

  1、重视整体把握和时间的安排

  对要进行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先进行估计,想想这一个步骤可能会用去多长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会有意识的,有序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2、重视学生平时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不是一次课堂就能够提升起来的,这些既要包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包括平时的积累,所以,以后我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读书情况。

  3、注重评价语的丰富和激励作用。作为新教师,我的课堂评价语还是相对匮乏的,要尽量预设好学生的回答与提问,并想好评价语。长此以往,评价语定会丰富而有激励作用。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6

  【学习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四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按角色要求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童话所揭示的“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

  语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心理。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1、师板书课题,提问: 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想提吗?

  2、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师引导筛选问题)

  3、师:这是一篇感人的童话,让我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一起来读一读这个美丽的故事。

  二、初读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句子。

  2、学生提出疑难,师引导扫除字词障碍。

  三、研读课文

  1、理清文章脉络:

  ⑴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⑵ 课文是以对话形式展开叙述的,请同学们找一找,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分别是谁和谁的对话?

  2、研读对话,训练朗读:

  ⑴ 同桌同学互相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四次对话,看看怎么读为好。

  ⑵ 分别找三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对话(鸟和树的.对话),评议他们读得怎么样?为什么要这么读?

  ⑶ 树根、门先生和小姑娘的话该怎么读呢?(树根的话应该读得伤心一些,门先生应是不在乎的语气,小姑娘应是感动的语气。)请谈一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来读?

  3、体会小鸟的心情:

  ⑴ 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树时,它心里在怎样想?心情怎样?

  ⑵ 假如你是那只鸟,你心里当时在想什么?请帮着小鸟说出来。

  4、小结: 小鸟带着它对老朋友的一番承诺如约而至,而它的好朋友却早已在伐木人的手下被砍倒,锯成小木条做成了火柴,小鸟在着急的寻找,伤心的来到它的好朋友变成的灯火面前时,它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四、领悟真情

  1、当小鸟千辛万苦,飞了好远的路好不容易找到老朋友时,它当时的神情是怎样的? (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2、你从“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句话中领悟出了什么?

  3、小鸟盯着灯火看,它心里想说些什么?

  4、鸟儿“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它为什么还要唱起去年的歌呢?

  5、唱完了歌,鸟儿并没有马上飞走,而是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一定还想说些什么,它心里还想说什么?

  6、小结: 是啊,多么守信多情的小鸟。老朋友虽然不在了,但往日的友情还在,诺言还在。它依旧飞遍千山万水的找寻来履行它的诺言。

  这是一只 的鸟,你怎样来形容它?

  (诚实守信、重情义、讲信用、说到做到、珍视友情……)

  五、拓展升华

  1、小鸟对大树的深情,大树都看见了。它想在它的生命结束之前,和小鸟作最后一次无声的对话。同学们,请你帮着大树说出它的心声吧。 (可以让学生先写下来,再说。)

  2、假如把课题更换一个题目的话,你想换成什么?

  3、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7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秉承这样的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把教师训练的意图和训练的技巧藏起来,以读激情,以情带读,以读传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感受课文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通过朗读,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制作PPT(演示文稿)。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方法】

  通过读、悟、析相结合,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方法】

  通过读、悟、议、说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听,一只美丽的小鸟,正在动情的为这棵大树唱歌呢,大树正摇曳着枝条认真地听着,多美的画面,他们之间有个动人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童话故事《去年的树》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生字词可问同学,问老师,查字典)

  3、交流收获。

  师: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了些许收获,请你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或者说一说课文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以说说你在读书中产生的疑问。

  4、指名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谈一谈初读后的收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原认知,看看学生通过自读能够获取哪些信息,能够读懂些什么,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定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根据所给提示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在帮助学生把握全文内容。本文篇幅不长,但故事情节曲折,直接说出内容大意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而给予一些必要的提示,学生稍加整理语言,即可在初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达到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请同学们再放声自由地朗读课文。

  读书要求:

  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思考: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于是鸟儿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的大树。

  2、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

  练习:一(棵)树一(把)斧子一(双)眼睛一(盏)煤油灯

  一(首)歌一(盒)火柴一(只)鸟儿一(个)伐木工

  3、交流思考题,梳理课文。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学习课文。

  去年在这棵树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引导想像。

  师: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读了课文,说说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那几次?你对哪次“对话”印象最深?

  鸟(大树、树根、门先生、小女孩)

  预设1(小鸟与大树话别)

  师:(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

  1、指名学生初读

  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它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请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①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

  ②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

  ③树和鸟性别不同,要读出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书中的鸟儿用的是“她”,树是“他"。)

  师: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

  预设2(小鸟与树根对话)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他找了又找,问了又问……请学生自由读课文,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要仔细揣摩,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

  1、学生自由练习。

  2、指名读,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引导体会“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他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3、不见了去年的树,鸟儿感到怎样?她会怎样想?

  (引导学生感受鸟儿惊讶和着急的心里,引导他们读出这种语气)

  预设3(小鸟与门先生对话)

  1、听说树被砍倒拉到山谷去了,鸟儿有怎样的行动?

  师引导:得知了树的下落,焦急的鸟儿怎么做的?(生:鸟儿向山谷飞去。)是啊,鸟儿什么话也没有说,毅然绝然向山谷飞去。孩子们,你们从鸟儿毫不犹豫的行动中体会到了她怎样的心思?(一定要找到她的好朋友——树!)

  2、鸟儿在山谷的工厂里,是怎样寻找树的?引导悟读鸟儿与大门的对话。3、引导从“树么”一句体会大门的冷漠与鸟儿的焦急不安形成对比。

  (引导体会“门先生”对伐木的事见多了已不以为然,朗读中,要平淡,冷漠。)

  预设4(小鸟与小女孩对话)

  师: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心里是多么的着急啊,当它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时,(出示演示文稿:“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这个“看”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1、名学生交流。

  师小结: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尽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2、出示演示文稿。(出示句子)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这第二个“看”字,你又品出了什么吗?

  4、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提升。

  师: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唱完了歌,他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鸟儿在说?

  5、指明学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的理解。

  正如同学们感受到的那样,这两个“看”然普通、平淡,却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与留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情感型的课文,在精读阶段,本设计力图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进行深度的对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的艺术留白,不断提升认识,激起情感,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内心深处对文字的`一种感觉。有了对文字的感觉,才能自然地将这种感觉渗透在表达中,渗透在朗读中,达到以情带读。

  三、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师: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友情,守信)

  1、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2、几分钟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进一步引导。

  师小结:

  同学们的发言令人感慨万千。这篇美丽的课文,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新美南吉的童话还有很多,这里向你推荐几篇,但愿童话里那些美好的情感会伴你终生。出示课件,打开新美南吉的部分童话作品。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鸟儿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引起学生思考,体会鸟儿对树真挚的情义。而“你想对谁说什么”的写话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评判意识,即跳出课文去审视,引发学生与各种角色进行多向对话,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课文的潜在的含义。同时,也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在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写的时侯,进行适当的小练笔,培养写作习惯。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初步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初步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过程

  一、潜心默读,领悟道理

  1、默读课文,划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2、交流自己的感受。

  3、通过朗读表现自己的情感。

  二、表演朗读,展示情感

  1、小组内分角色表演朗读。

  2、学生互相进行评价,评出最佳表演朗读者。

  【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通过默读、品读、分角色读,有感情的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读懂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读出真挚的友谊之美,读出诚挚的诺言之美,读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美。

  三、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1、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小鸟说,请你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2、交流小练笔。

  四、总结全文,读中收获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五、诵读课题,渲染气氛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课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课题)。

  六、课外阅读,延伸拓

  1、课外阅读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

  2、搜集赞美友谊、守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小故事或者名言警句。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9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体会思想感情。

  3.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学习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思想感情,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学习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醒注意“树”中间的“又”第二笔变为了点,然后齐读课题。

  2.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什么疑问?

  (把有关“去年的树”的命运的问题确定为主要问题。)

  二、整体感知

  1.指名接读课文,其余注意倾听,看是否能朗读得正确流利。

  2.正音,重点学习四个生字词的读音,齐读词语。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再次指名接读课文,分别是从开头到“向南方飞去”、从“春天又来了”到“鸟儿向山谷飞去”、从“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到“鸟儿向村子飞去”、从“在一盏煤油灯旁”到结尾,逐段引导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相机板书。

  然后,让学生结合板书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课文,看看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2.讨论交流:

  (1)鸟儿和树之间有了一个什么约定?

  (2)这是一个怎样的约定?结合“一定”理解鸟儿的郑重承诺和决心。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体会二者之间的深厚感情。

  3、指导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练读、同桌分角色读)

  四、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思考:树会怎样被人伐倒?鸟儿会怎样向山谷飞去?

  2.根据个人理解,完成填空:

  鸟儿()地向山谷飞去。

  3.交流答案,谈谈自己的理由:

  (1)飞快、急匆匆、慌忙——因为鸟儿很想找到树。

  (2)担心、忧虑、伤心——因为挂念自己的朋友。

  在山谷里,鸟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故事会怎样发展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树是怎样被做成火柴的?鸟儿会怎样向村子飞去?

  2.根据个人理解,完成填空:

  鸟儿()地向山谷飞去。

  3.交流答案,谈谈自己的理由。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齐读自己改动后的最后一句。

  二、学习第四部分

  1.轻声读课文,鸟儿找到树了吗?她做了些什么?

  2、引导理解:

  (1)“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为什么要唱去年唱过的歌?

  (2)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3)唱完了歌,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后两句话中,鸟儿都在“看”,她在看什么?那一刻她在想什么?她两次看得一样吗,想得一样吗?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多元化的理解,只要合情合理就予以肯定。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自然段。

  三、交流感受

  1.我们一起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想到了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对鸟儿、对树、对作者。)

  2.交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多元化的理解,只要合情合理就予以肯定。

  ·友谊的可贵·诚信的价值·情感的真挚

  3.齐读全文。

  四、学习表达

  1.这么好的一个故事,作者是如何叙述的呢?怎样表达的呢?引导感受童话虚拟、夸张、想象奇特的特点,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的写法和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

  2.布置小练笔(见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鸟树

  珍情友谊

  信守诺言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课文是一则童话故事。叙述了鸟儿按照约定,来为大树唱歌,但大树被人类砍伐,并制成了火柴,鸟儿最终悲伤地离去。

  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棵大树的悲惨命运,通过鸟儿为失去了大树这个朋友而悲伤地唱歌的画面,提醒人们:没有了树,鸟儿将怎样生活?警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刻不容缓。

  二、学情简析

  对于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读通这篇课文并不困难,课文的语言非常质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在通俗易懂的语言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道理,要读懂并不容易。在教学中以鸟儿与树桩、大门和女孩的三组对话为抓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到鸟儿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从而激发他们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6个“应、桩、斧、厂、音、燃”。

  本课的6个生字重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应、桩、厂”三个都是后鼻音,而且“桩”是三拼音,可以再练练拼读,帮助读准字音;“厂”是第三声,发音要到位。“音”是前鼻音,“燃”的声母是r,要指导学生把这个翘舌音读准。这些字音的朗读训练要与阅读教学结合,在语境中及时纠正,不断巩固。

  “斧”的字形可以结合“父”来识记。

  目标二: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比较适宜学生表演朗读,尤其要读好三个场景中,鸟儿和树桩、工厂、小女孩的对话,同时可以指导学生思考鸟儿会怎样地问,从而体会鸟儿的焦急和担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

  目标三:继续学习默读的方法,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本单元的训练的目标是在第一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还要做到边读边思考。

  目标四:能看图展开想像,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想像说话是语言训练的重点。借助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极有帮助。这篇课文可以借助“语言直播厅”中的练习,指导学生借助图片,说说第二年鸟儿回来后又会看见一番怎样的景象。

  对于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的学生来说,可以鼓励他们自己结合这一主题,再自行创设图片,画画、说说。

  四、教学设计

  1、借助媒体,激发情感

  恰当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成为整堂课的亮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播放一段鸟儿在枝头愉快歌唱的录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的愉悦、和谐,与文中描写的第二年鸟儿再回来寻找大树时,大树已不复存在的情景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课文,而且为后面理解词句,练习读文,奠定了情感基础。

  2、反复读文,读中感悟

  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以读为本,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学生在读书实践中感知、感悟,在想象朗读中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在评读中获得了方法,提高朗读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学习、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调动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初读课文,重点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上。虽说学生已经进入了第三年的语文学习生活,但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个读文的基本要求在朗读初期还是要作为重点予以关注,这是每个年级都必须做到的。所以在初读课文时,字字音准和句句通顺仍然是朗读的要求,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都要充分的关注,并不是把注意点仅仅放在几个生字上。同时结合生字的特点,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本课的生字中前后鼻音、翘舌音都是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因为是三年级了可以在初读时在加强写思维的力度,如:借助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读课文时,要求边默读边思考,用直线划出文中鸟儿与树桩、大门和小女孩的三组对话;细读课文时,抓住这三组对话读好,体会鸟儿和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让孩子学得愉快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期望。课堂中要努力创设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如挑战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让学生的朗读更富有生气,使学生更热爱语文。

  3、创设情境,训练说话

  说的能力是重要的语文能力,语言表达有序,说明思维有序,语言表达完整说明思维就完整。《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老师适时地为学生创设了说的机会,让他们有内容可讲,讲得规范。如:课文的结尾部分鸟儿面对已变成灯火,即将消失的大树,依依不舍地

  对好朋友看了又看,此时鸟儿的心情是复杂的,让学生借助句式想像它当时的心情,既训练了规范说话,又加深了对鸟儿内心的体悟。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了丰富想象,从而发展了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会认“伐、斧”等7个生字,会写“等、剩”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切”。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体验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

  3.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体会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

  2.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

  懂得童话故事蕴含的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伐、斧”等7个生字,会写“等、剩”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切”。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交代任务。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童话故事,明白童话中所阐明的道理。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新的童话故事《去年的树》,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收获。

  2.(课件出示2)播放《去年的树》动画。

  3.这节课我们就练习读好这个童话故事,注意体验故事中小鸟和大树的内心情感的变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要求:(课件出示3)

  1.请小朋友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在文中框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

  2.标出理解、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小节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

  4.想想文中写了树和鸟的什么故事?

  (一)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二)预习反馈:

  1. 出示认读的词语 (课件出示4)

  寒冷 融化 离开 等着 剩下 斧子 砍倒 山谷 切成条 火柴 煤油 告诉 睁眼睛 接着 伐木 锯木头 点燃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3.教师适时归纳

  (1)正音。

  翘舌音“睁 柴 燃”;前鼻音“砍 燃”;后鼻音“等 剩 睁 融”。

  (2)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形声字记忆:媒-煤 由-油 筝一睁

  熟字带生字:父一斧 然一燃 居一锯

  熟字加偏旁:戈+亻=伐 乘+刂=剩 妾+扌=接 石+欠=砍 此+木=柴

  4.巩固记忆。男女对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三、朗读读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些字宝宝放回课文中一起来读读他,看我们能不能认识他。

  1.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师引读。

  师: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当春天来到树林里的时候,(师示意,生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从春天唱到夏天,从夏天唱到秋天,(师示意,生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谁的眼前浮现画面了?老师告诉你啊,一边读书,一边在脑海里浮现画面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我们都要学会它。

  3.谈话过渡:就这样,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必须要飞到遥远的南方去,临别前,这对好朋友说了些什么?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4.学生接着读后面的课文。

  四、规范写字,书写指导

  (课件出示5)(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冷 离 等 剩 斧 砍 谷 柴 煤 油 诉 睁 接

  1.观察生字,书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

  (1)左右结构的字:如“冷 砍 煤 油 诉 睁 接”等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而“剩”书写时则左宽右窄。

  (2)上下结构的字:如“等 斧 柴”,上边的部分不要写得太宽,是上窄下宽的字。

  2.练习写字,教师指导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3)小结:书写美观、正确的,请为自己再加上两颗星。没有得到星的同学可要加油了!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1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情谊。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提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树,你知道的树是什么样的?

  今天啊我们要来学习一篇美丽的童话《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

  1、说一说实读课文应该注意些什么?

  标出自然段。

  划出不认识的生字,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想一想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小鸟和树是好朋友,它们分别后,第二年春天,小鸟回来。只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三、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意境美

  1、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课文中很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请你找一找,读一读相关句子。注意体会。

  2、这么多地方出现了“好朋友”,让我们再来读读书,看看从哪些地方能真正体会到它们是好朋友?请默读,把让你感动的'地方划下来。再放声反复读几遍。

  (生读)

  3、请生读:(生读3—5自然段)

  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依依不舍的,树希望小鸟回来给它唱歌,小鸟也愿意回来给它唱歌。)

  师:请你也找一位好朋友读一读它们的对话,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分角色)

  4、我们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他们都还想让对方走)

  师:是啊,它们难舍难分,你也找个好朋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好吗?

  再倒班男女生合作读这部分,把刚才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6、它们难舍难分,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语句吗?

  (第一自然段)

  “天天给树唱歌”说明它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你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师:有这样的好朋友,你感觉怎样?(很幸福)

  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师:我们都能感受到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在向我们传递。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6、从小鸟与树朝夕相处,难舍难分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鸟与树的珍贵友情)

  7、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它们的珍贵友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鸟儿找树找了很多地方)

  为了找到好朋友,小鸟可是历尽千辛万苦,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一说?

  小鸟( )地找 (千辛万苦、不顾一切、千里迢迢、心急如焚)

  小鸟这样( )地找只因为什么啊?

  (它们是好朋友,小鸟为了实现还要唱歌给树听的这句诺言。)

  8、鸟儿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有许多次急切询问的话语,请你找一找,读一读,体会一下小鸟当时的情感。

  请生读鸟儿问树根、问大门、问小女孩的话。

  为了寻找好朋友,鸟儿一次比一次着急,话语一次比一次急切,咱们连起来读一读,体会小鸟心情的变化。

  9、我看到许多同学眉头都皱起来了,语速也快了,我体会到了大家心中的急切。对话里的其他角色,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分工练读。

  请四位同学扮演。

  师:刚才这组同学的朗读,你有什么要发表的,你觉得谁读得较好,或者说哪个角色你能读得比他更好。

  引导:树根是树的一部分,语气应该伤心。大门呢?它对这种事见得多了,一点都不同情树。而小姑娘应该带些稚气,声音应该稚嫩一些。

  小结: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那份焦急、担心、急切、就是奉献给大树最深厚的友情。齐读这部分。

  四、情感升华

  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大家把书拿起来,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三段。

  这里有两个一样的动词,却写出了小鸟对灯火的不同感受,你能找出来吗?(看)

  第一个“看”,小鸟仿佛的对灯火说什么?

  第二个“看”,小鸟仿佛又对灯火说什么?

  五、拓展延伸

  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发展,信守诺言,珍爱友情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小鸟说,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即兴表达后写下来。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13

  教学反思: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这句话有所感悟;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能读懂鸟儿心情的变化,通过相关句子,读懂它的内心世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  “画出小鸟说的话,用”____“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大树与小鸟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小鸟与树根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小鸟与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鸟与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自读思考:

  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二、写一写

  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评价。

  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树与鸟儿相约

  鸟儿寻找树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的心灵,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重点抓住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地,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学生从读中能有所感悟,懂得友情的珍贵。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通过朗读,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美丽的童话——《去年的树》(板书课题),作者是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

  2.让我们自由朗读课文。

  看看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

  学生自由读文

  3.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说一说吗?出示: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

  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它四处寻访,它问了、和.知道一。于是,鸟儿——。

  4.课文中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语,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

  1.……是好朋友。

  2.……又来找他的好朋友大树了。

  3……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5.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读读书,把这些重要

  的词句画下来。

  “天天……”一句。

  二、精读课文,潜心对话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美丽的童话,体会一下好朋友间的友情。

  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哪儿次?

  大树

  树根

  小鸟

  门先生

  小女孩

  师:(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

  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师:鸟儿说——(示意学生读)

  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它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请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①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

  ②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

  ③树和鸟性别不同,要读出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书中的鸟儿用的是“她”,树是“他”。)

  师: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她找了又找,问了又问……在文中找找,小鸟在寻找朋友大树的过程中都询问了谁?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要仔细揣摩,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

  学生自由练习。

  指名读,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①“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他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②“门先生”对伐木的事见多了,已不以为然。读他的话时,要平淡、冷漠。

  ③“小姑娘”的声音要稚嫩些。

  ④鸟儿的三次询问,一次比一次焦急。

  师启发:鸟儿找不到好朋友,心里急吗?会在心里说些什么呢?她会怎样在心里呼唤她的.好朋友呢?

  指名朗读三次问话。

  师: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己、里是多么焦急啊,

  再次指导朗读,读出焦急,难过

  当她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时,(出示演示文稿)“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这个“看”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指名学生交流。

  师小结: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尽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出示演示文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这第二个“看”字,你又品出什么呢?

  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提升。

  师: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她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唱完了歌,她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鸟儿在说——

  指名学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的理解。

  师:正如同学们感受到的那样,这两个“看”字虽然普通、平淡,却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与留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三、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1.师: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友情、守信)

  2.回顾总结课文

  3.愿你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4.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几分钟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进一步引导。

  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令人感慨万千。这篇美丽的课文,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愿你们从这宝库中撷取更多的宝物,那里的美好情感会伴你终生。

  四、回归课题,升华理解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

  读──(读题)。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融化、伐木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流利,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童话故事,明白童话中所阐明的道理。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去年的树》,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收获。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把生字词读准确了。

  2、说一说通过预习你对课文有哪些了解。

  三、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四、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作业

  查一查有关环保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小鸟为大树唱歌的动画,教师配音。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是很要好的朋友,听,这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画面呀。同学们,你们说,是吗?

  (是)

  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通读全文。你可以一个人读,可以找同桌读,要求边读边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完成屏幕出示的练习题。(课件出示)(教师巡视,学生读书3分钟)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她着急地找呀找,问过了()、()和(),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过渡: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已经能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你们真了不起,那么这篇童话故事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呢?(小鸟、大树、树根、门、小姑娘)她们进行了几次对话呢?(4次)请你们用波浪线划出小鸟说的话,用直线划出大树、树根、门、小姑娘说的话。

  三、研读对话,训练朗读

  1、指导学习第1组对话。

  (1)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第一次是谁和谁的对话呢?(小鸟和大树。同时板书小鸟——大树好朋友)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地惜别。大树说……小鸟说……(学生串读对话。)(幻灯片出示对话)

  (2)你们想,这对好朋友在分别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对话的?请你也就近找一下你的同桌来练一下这组对话,好吗?(生就近找一位好朋友读,师指导)

  (3)请一对同桌读对话.(老师评价:老师发现这只小鸟说:“我明年一定回来”时,语气特别坚定,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4)再请一对同桌读。

  过渡: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感觉到这对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像刚才那位男同学这样读出自己的个性,女孩子读小鸟。咱们一起来对对话看,好吗?(男女生分角色读)

  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啊,坚定些,再来一次,好吗?(女生读)

  2、自学三组对话。

  过渡: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老师想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来练读,好吗?你们可以自己选定一个角色练一练。(生自由练习)

  (1)、指定一个小组读,问:同学们,他们这一组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

  A、小鸟应该读得更焦急些。我觉得这样子还不够焦急。

  B、我觉得小鸟应该读得再活泼一点。

  C、我觉得树根应该读得悲伤一点。因为树根和树它们两个是命运相连的。就等于是好朋友一样。如果哪一方不见了,或者死去了,他们应该是很悲痛的.。

  从同学们的评价中,我们感觉到了,大家都觉得作为主角的小鸟的话非常重要,应该好好地体会把握。那么就这样,让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小鸟说的三句话。

  幻灯片出示小鸟说的三句话。

  (2)再指定一个小组朗读。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知道大树哪儿去了吗?(板书:火柴、灯火)

  四、角色扮演,体验感知。

  是啊!小鸟焦急地寻找着她的好朋友大树,那么我们谁愿意来做一回小鸟?把这令人感动的场面表演出来呢?就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明白吗?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话,

  小鸟,找到朋友大树了吗?(没有)

  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的心情怎样?你说

  你们是不是在心里呼唤着自己的朋友大树。你们怎么呼唤的?

  你们从小鸟的一声声呼唤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板书:珍惜友情)那么让我们再来观看小鸟寻找大树的全过程,体会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五、观看动画,融入情境。

  1、播放全部动画,教师配上音。

  过渡:同学们,小鸟为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我们的眼前似乎又出现了去年小鸟为大树唱歌的情景,(板书:唱歌)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小鸟看了灯火几次,她会怎么想,有什么话想对大树说吗?你们现在就是这只小鸟,请你们静静地凝视着灯火,把想对大树说的话写下来。(学生写后汇报)

  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啊。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板书:信守诺言)。

  六、拓展延伸,交流升华

  同学们,作为这一篇美丽的童话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想说,你想对谁说?比如说对伐木人……想对谁说,就对谁说。

  (1)对小鸟

  (2)对伐木工人

  (3)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出示查找到的资料以警告人们爱护鸟儿、爱护树木。

  七、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个美丽而又令人深思的童话故事,一起为小鸟和大树的深厚情谊而感动,一起为大树的离去而伤心,那么让我们站起来一起共同祝愿:愿我们的世界---诚信之花遍地开放;友谊之树万年永存;环保之河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