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1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
2、启发学生发现用一个部件和几个部件组合,构成几个新字的识字方法。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积累反义词,巩固学过的生字。
4、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课前准备】
1、学生:“字词游戏”中汉字的字卡。
2、教师:口语交际《该怎么做》课件。
第一、二课时(或1.5课时)
〖我的发现〗
1、我会认:
⑴ 认读这些汉字,去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 先读第一组:饿、饼……,要求读准字音。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是“食”字旁,都与“食”有关。
⑶ 学习第二组:猴、猫……,要求同上。
⑷ 识记生字。
⑸ 鼓励学生自己用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2、我会填:
⑴ 引导学生思考,“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
⑵ 试着加一加,看是不是加上这个字都能组成另外的字。如果行,就对了。再把这个字填进圆圈里。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与其他同学商量)
⑶ 拓展练习:
如:“少”“工”“气”“羊”“先”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氵)
〖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⑴ 先读读句子,想想这两句话的意思。
⑵ 记背这两个句子。
⑶ 鼓励学生课后搜集、背诵这类给人以启发的句子。
2、我会写:
⑴ 先读一读“冷”“热”,想想这两个字是相反的意思,再说出另外五个字的反义词。
⑵ 把这五个意思相反的字分别写进对应的田字格里。提醒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姿势。
3、我会读:
⑴ 学生自读,读正确、读流利。
⑵ 边读边想,了解大意。
⑶ 有感情地朗读,同桌互读互听。
〖展示台〗
1、用学生说、老师写的方式,比比谁认的字多。
2、玩“字词游戏”:
⑴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卡片,练习组新字的游戏,边组边读。
⑵ 学生在书上通过连线的方式组词语,边组边读,还可以与另外的字组词语。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由部件组合和拆分成新字的方法,认识8个生字,引导学生体会到汉字构字的美妙与乐趣。(重点)
2.区别四组形近字的字形,了解字义,能准确选择组词填空。(重点)
3.了解8个词语的意思,会使用词语造句,培养想象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4.正确、美观地书写"床、左、居、包"四个生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难点)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名言,积累名言。(重点)
6.和大人一起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悟空打妖怪》。
课前准备
1.指导书写的示范课件。(教师)
2.汉字偏旁部件的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趣味识字
引言:同学们已经准备了好多字卡,现在把你们的字宝宝们喊出来,我们和他们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吧!(口、少、山、夕、月、半、王、见、飘、张、校、甜。)
1.同桌玩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
哪些字可以在一起组成新字?哪些字可以拆分出新字?这些新的生字朋友你认识吗?
同桌先动手组合拆分,再互相认读生字。
2.指生汇报认读生字。
吵、岁、胖、现、票、弓、交、甘。
(1)每个学生汇报一个生字,说说是怎么组合或者拆分的?
(2)用生字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3.齐读这八个生字,开火车读。
4.用部件组合和拆分构字法学习生字,你还学会了哪些字?
学生举例:工+力=功 片+反=版
超-走=召 跳-足=兆
设计意图:创设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情境,在学生间互动交流,自主合作学习,体会到汉字的组字规律,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举一反三,学会更多的生字。
二、比较想象,学会运用
1.比一比,填一填:
导语激趣:刚才我们一起帮助字宝宝们找到了新朋友,字宝宝们可高兴啦!他们还想和我们继续做游戏呢,瞧,来了四对双胞胎字宝宝。他们要寻找"火眼金睛"的小朋友。到底是哪位小朋友呢?
明确要求:只有区别出每对双胞胎字宝宝的字音和字形,并会准确选择字宝宝组词填空的小朋友才称得上"火眼金睛"哟!
出示汉字:午-牛 已-己 刀-力 人-入
每组派代表发言,同组的同学进行补充说明。评出"火眼金睛"同学,给予表扬奖励。
全班齐读词语。
小结:遇到这样类似的双胞胎字宝宝我们一定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仔细区别,千万不要弄混他们。
2.展开想象,试着用下面的词语说几句话:
指生读书中呈现的八个词语:花朵、笑声、阳光、草地、告诉、歌唱、跑步、喜欢。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这些词语所展现的画面。
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话。
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指生发言,全班同学互相倾听学习。
把你喜欢的造句写在练习本上。
设计意图:继续创设和字宝宝们做游戏的情境,掌握区分形近字的方法,了解字义和词义,学会正确应用,使语文知识转化成语文能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书写提示,指导规则
1.示范笔顺:瞧!半包围家族的字宝宝也来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啦!老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示范写出四个生字:床、左、居、包。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书写顺序。
2.集体交流:前三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左上包围)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最后一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右上包围)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小结写字规则: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都是按着"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书写。
4.除了注意笔顺规则,再观察这三个左上包围结构的字的撇有什么共同特点?里面的字写得比外面的结构要宽一些。口诀就是:外面撇长里出框。
5.学生边书空,边说笔顺规则;再描红,最后练写。注意握笔姿势,坐姿端正。
6.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对笔顺和间架结构进行点评。
7.师生小结: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书写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左上包围的字的书写口诀是:外面撇长里出框。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笔顺规则,而且要观察这类字的间架结构特点,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培养观察分析能力,举一反三能力,并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导学:"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你不会的一定要记得问老师!"小朋友们,这样的话你听过吗?你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吗?对,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多学,多问。这些话,在很早很早以前,很多名人就说过了,不过说的稍有不同。
2.比赛游戏形式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1)一比: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2)二比:和同桌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三比:指名领读。
(4)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5)他们说的和我说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达言简意赅。)
(6)尝试背诵。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设计意图: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和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将单调、乏味的名言积累换成比赛游戏,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引出主题,激起兴趣。
教师:你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听一首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 你们仔细看看图文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跟老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末尾一字的发音,引导学生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3.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从中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通过打击乐节奏来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学生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流利愉快地念儿歌。
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1)这首儿歌里你喜欢哪些人,不喜欢哪些人?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设计恰当的表情和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形象。
(3)指生到前面表演。
(4)老师打节奏,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表演。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关于《西游记》故事的儿歌,通过朗读,让学生找到每一句儿歌结尾与下句句首的内容一致的结构特点,利用图文以及表情、动作等方法记忆儿歌内容,体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三、课后延伸,亲子读诗
把这首儿歌推荐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用快乐的形式朗读儿歌。
设计意图:语文阅读不能局限于课堂,要把学生的兴趣延伸到课外,通过亲子阅读,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1.能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点,夯实基础。通过创设和字宝宝游戏的情境,带领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识字、写字,紧扣新课标的要求,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生字,会用生字,培养语文学习能力。
2.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拓展学习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写字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的特点,发现规律,触类旁通,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积累的古诗和课堂古诗学习要求不同,积累的古诗只要求朗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对照插图,自己发挥想象,诗意稍作了解,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诵读兴趣,扩大阅读积累。让语文园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4.《孙悟空打妖怪》这首儿歌从结构特点和节奏感这两方面做重点和孩子们一起读诗,在这个语言活动中,激发小朋友的兴趣,运用提供的相关画面,展开合理想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诵读。学生们很快就能随着节奏把儿歌生动地诵读下来,快乐学习,完成积累。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学习生字,辨析形近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
2.了解8个词语的意思,会使用词语造句,培养想象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3.积累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理解并背诵“日积月累”的句子,养成积累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孙悟空打妖怪》,了解名著《西游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学习生字,辨析形近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
2.了解8个词语的意思,会使用词语造句,培养想象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并背诵“日积月累”的句子,养成积累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孙悟空打妖怪》,了解名著《西游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口+少=吵月+半=胖
山+夕=岁王+见=现
飘-风=票校-木=交
张-长=弓甜-舌=甘
1.结合注音,读一读下面的生字。
吵(chǎo)胖(pàng)
岁(suì)现(xiàn)
票(piào)交(jiāo)
弓(gōng)甘(gān)
2.这两组字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第一组用的是“加一加”的方法,第二组用的是“减一减”的方法。
3.你还知道哪些字也可以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识记?
答案示例:加一加:门+耳=闻,哥+欠=歌。减一减:李-子=木,思-田=心。
二、字词句运用
1.比一比,填一填。
答案示例:午牛已己力刀人入
教师点拨:
1.“午”的竖没有出头,“牛”的竖出头了。
2.“已”的竖弯钩半出头,“己”的竖弯钩没有出头。
3.“力”的撇出头了,“刀”的'撇没有出头。
4.“人”的捺起笔低于撇的起笔,“入”的捺起笔高于撇的起笔。
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几个,展开想象说几句话。
花朵笑声阳光草地
告诉歌唱跑步喜欢
答案示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小动物们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开动物王国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会。他们的节目丰富,有唱歌、跳舞、杂耍等等。他们歌唱,他们把欢乐的笑声传遍森林的每个角落,花朵听到他们的歌声开得更鲜艳了。
三、书写提示
1.仔细观察:这些字是什么结构的字?
答案示例:这四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前三个字是左上包右下,最后一个字是右上包左下。
2.思考问题:这些字的笔顺规则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它们的笔顺规则都是先外后内。
3.书写提示:前三个字要把“丿”写长点,包住右下部分。“包”字右上部分的“勹”要写大一点,要能把左下部分包住。
四、日积月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荀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董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董其昌
教师点拨:
这几句都是关于读书和教育我们要努力读书的句子。我们应该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诵,并积累下来。
第一句意思是说天资聪明又好学,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种学习精神难能可贵。
第二句意思是说有不知道的就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深入学习。这句话告诉我们不懂就问,要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第三句意思是说读书读得多了,书里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
第四句教育我们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知识拓展:
这样的句子还有: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弗兰西斯·培根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五、和大人一起读
孙悟空打妖怪
1.作者介绍
樊家信,19xx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学教师,《新花》杂志编辑,邵阳市文联创联部主任、副主席。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香母地》、《绿帆》,中短篇小说集《马戏明星黑卡卡》,散文评论集《花瑶的裙》,少年读物《战火中的青春》等。
2.生难字
孙悟空(wù)妖怪(yāo guài)
唐僧(sēng)挑着箩(luó)
糊涂(hú tu)金箍棒(gū)
消灭(xiāo miè)妖魔鬼怪(mó guǐ)
3.词语理解
糊涂: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
多亏:表示由于别人的帮助或某种有利因素,避免了不幸或得到了好处。
妖魔鬼怪:各种魔鬼和妖怪。比喻形形色色作恶害人的坏人。
消灭:使消灭;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
4.主题内容
本文是根据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编写的,语言生动、有趣。通过儿童歌形式向我们讲述了在去西天取经途中,唐僧和猪八戒人、妖不分,被老妖婆欺骗后,孙悟空消灭了老妖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对人、事要分清好恶。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七教案02-27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4-12
语文园地一年级下册教案02-15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02-12
语文园地教案04-11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园地七教案15篇02-28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03-20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