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

时间:2023-11-22 08:25:5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1

  活动目标:

  愿意与同伴交往,学说短句:嘿嘿,我们是朋友。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重点:

  让学生知道我们都是朋友,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动物、娃娃等毛绒玩具若干 水果玩具若干 音乐带

  活动过程:

  1、小客人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许多小客人,可是它们很害羞,我们先向它们打个招呼吧。(教师出示动物、娃娃等毛绒玩具)

  ①请幼儿分组或自由向小客人打招呼。

  ②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向小客人们打招呼的。

  2、学说短句:嘿嘿,我们是朋友

  师:刚才小朋友都用不同的方式和小客人们打了招呼,老师也和它们打声招呼吧。“嘿嘿,我们是朋友。”

  ①引导幼儿学说短句:嘿嘿,我们是朋友。(教师和幼儿说短句,幼儿与幼儿之间学说短句)

  ②引导幼儿说一说还可以怎样和好朋友打招呼。

  3、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交往,以动作表示友好。

  ①引导幼儿说一说谁是自己的好朋友。

  ②引导幼儿主动和好朋友拉拉手、碰碰头、抱一抱。

  ③音乐游戏:《找朋友》

  幼儿在音乐声中做找朋友的游戏,拉拉手、碰碰头、抱一抱等。

  4、合作小游戏:老鹰抓小鸡,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朋友 。

  5、教师小结: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主要运用了讲解法和谈话法对幼儿进行指导,通过活动,幼儿基本掌握了同伴之间交往的方法,比如打招呼,有礼貌的示好(拉拉手、抱一抱等)。在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情感和态度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等。在活动的延伸部分,请家长在社区或公共场所鼓励并帮助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2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往,会以碰碰头、亲亲脸等各种动作表示友好。

  2、学习短句: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动物、娃娃等玩偶、幼儿生活照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以游戏引起幼儿兴趣,学说: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许多的小客人,可是他们都很害羞,要小朋友说一句好听的话才肯出来。

  2、教师示范:听老师是怎么说的?(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谁出来了?老师刚才是怎么说的?找到朋友我们可以和他碰碰头,亲亲脸!(教师拿毛绒玩具与自己做亲密动作)

  3、还有许多小客人都躲起来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小客人请出来吧。(一起学说短句)(教师拿毛绒玩具与幼儿做亲密动作)

  4、请个别幼儿请小客人。

  (二)友好示意

  1、教师:我们班来了那么多好朋友,小朋友会用一些友好动作来欢迎好朋友吗?

  2、若小朋友不理解,老师可以示范和好朋友握握手等动作。

  3、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动作来表示对好朋友的友好。

  4、请幼儿之间相互学一学友好的动作。

  (三)音乐游戏

  1、音乐游戏:碰一碰

  2、教师:现在我们要将这些友好的动作放到游戏中去,和好朋友们一起玩一玩好吗?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我们听着音乐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戏吧。

  3、游戏2-3次。

  (四)总结活动

  1、教师: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开心吗?想一想,好朋友在一起还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2、教师播放幼儿在幼儿生活的照片,有一起滑滑梯的,有打架的..(幼儿判断是不是好朋友做的事情)

  3、教师总结: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一起玩游戏,玩积木,滑滑梯等等,好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能为小事吵架,更不能打架。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反思: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合作,与同伴交往。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幼儿通过交往技能的训练,才能真正积累交往的经验。为此,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幼儿的交往技能。使幼儿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同时,也对他们的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和整理。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3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往,以头碰头的动作以示友好

  2、学习短句:嘿,嘿,我们是朋友!

  3、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4、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动物、娃娃等毛绒玩具若干 水果玩具人手几个

  活动过程:

  1、以游戏引起幼儿学说:嘿,嘿,我们是朋友!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我们请来了许多的'小客人,可是他们都很害羞,好听小朋友说一句好听的话才肯出来。(教师示范)谁出来了?我刚才是怎么说的?(嘿,嘿,我们是朋友!)找到朋友碰碰头,亲亲脸!(教师拿毛绒玩具与自己做亲密动作)

  (2)、还有许多小客人都躲起来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请小客人出来。(一起学说短句)(教师拿毛绒玩具与幼儿做亲密动作)

  (3)、请个别幼儿请小客人。

  2、引起幼儿愿意与同伴交往,以动作表示友好。

  (1)、这次小客人为什么不出来?(师假装听小客人说话)原来小客人希望有两个好朋友去请他。两个好朋友手拉手,碰碰头,抱一抱,请小客人出来一起玩。

  (2)、音乐:《找朋友》全体小朋友一起找个好朋友请客人拿水果礼物,提醒他们要说好听的话,做好朋友的动作。

  3、娃娃家游戏:给娃娃和动物宝宝吃水果,逗他们玩。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交往这一现象我选择了这节社会活动课,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将孩子自然引入主题,通过帮助小狗,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朋友,朋友是相亲相爱有好的,体会用动作表示友好的快乐。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了目标,以情境的方式出现激发了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纲要》中所提出的:以幼儿为主,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教学理念。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4

  设计意图:

  以往幼儿学习歌曲都是先听音乐,再记忆歌词,所以在学习歌曲的第一课时,幼儿都不大会唱。本次活动,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先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狗乖乖》,然后再让幼儿在多次感受乐曲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学会歌曲。

  而且传统教育认为:小班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是很难的事。但据我观察,与较大年龄的幼儿相比,小班幼儿在歌曲创编上更大胆、更富有想象。作为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材,提供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机会,以免错过良好音乐创造性发展阶段。

  活动目的:

  1.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

  2.体验、表现小狗高兴、欢快的情绪和动态。

  3.让幼儿初步学习创编歌曲。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狗玩具一个、音乐设备、小狗头饰

  2.幼儿会按节奏朗诵歌词

  活动过程:

  1.幼儿以律动《小狗》入场。

  2.练声《大公鸡》

  要求幼儿第一遍唱出动物在哪里,第二遍师说出班上小朋友的名字,幼儿回答。

  3.复习歌曲与律动:

  (1)歌曲《不再麻烦妈妈》

  (2)歌表演《洗手帕》

  4.幼儿学习歌曲《小狗乖乖》

  (1)幼儿复习儿歌《小狗乖乖》

  要求幼儿按节奏朗诵儿歌《小狗乖乖》。

  (2)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朗诵,并加上动作。

  (3)师再次播放音乐,要求幼儿倾听乐曲,轻声朗诵,进一步熟悉曲调。

  (4)幼儿逐渐熟悉曲调后,大声演唱。

  (5)幼儿歌表演《小狗乖乖》

  5.幼儿学习创编歌曲

  (1)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玩具,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名称创编。

  (2)师示范,幼儿学习创编。

  6.幼儿歌表演《小猪睡觉》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5

  活动目标

  1、听辨乐曲中表现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道具表现音乐故事,体验合作表演音乐故事的趣味性。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6、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7、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配有故事的音乐。

  2、蜡笔、纸。

  3、大森林的PPT。

  4、对乐器有二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故事

  1、初步欣赏

  T: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听听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想象。)

  2、再次欣赏

  T:听到里面有谁?

  3、找音色

  T:有哪些乐器代表这些人和动物?

  (出示乐器PPT了解名称,引导幼儿将角色和音色配对。)

  (二)初步表演音乐故事

  1、做故事角色的道具

  (在了解故事里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础上,和老师一起制作角色道具,如头饰、面具、指偶等。)

  2、观摩老师表演

  看老师用与幼儿一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3、分组分角色表演

  幼儿分为三四组,每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爷爷、小鸟等),自主挑选角色道具,与同伴一起听音乐故事参与表演。

  活动反思

  达尔克洛兹说:“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它既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幼儿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幼儿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6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往,以头碰头的动作以示友好.

  2、学习短句:嘿,嘿,我们是朋友!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准备:动物、娃娃等毛绒玩具若干 水果玩具人手几个.

  活动过程:

  1、以游戏引起幼儿学说:嘿,嘿,我们是朋友!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我们请来了许多的小客人,可是他们都很害羞,好听小朋友说一句好听的话才肯出来。(教师示范)谁出来了?我刚才是怎么说的?(嘿,嘿,我们是朋友!)找到朋友碰碰头,亲亲脸!(教师拿毛绒玩具与自己做亲密动作)

  (2)还有许多小客人都躲起来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请小客人出来。(一起学说短句)(教师拿毛绒玩具与幼儿做亲密动作)

  (3)请个别幼儿请小客人。

  2、引起幼儿愿意与同伴交往,以动作表示友好。

  (1)这次小客人为什么不出来?(师假装听小客人说话)原来小客人希望有两个好朋友去请他。两个好朋友手拉手,碰碰头,抱一抱,请小客人出来一起玩。

  (2)音乐:《找朋友》全体小朋友一起找个好朋友请客人拿水果礼物,提醒他们要说好听的话,做好朋友的动作。

  3、娃娃家游戏:给娃娃和动物宝宝吃水果,逗他们玩。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交往这一现象我选择了这节社会活动课,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将孩子自然引入主题,通过帮助小狗,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朋友,朋友是相亲相爱有好的,体会用动作表示友好的快乐。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了目标,以情境的方式出现激发了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纲要》中所提出的:以幼儿为主,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教学理念。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我们是朋友教案03-29

小班环保教案:我们的朋友水03-11

小班社会我们都是好朋友教案03-20

小班社会我们做个好朋友教案03-20

我们是朋友教案01-20

《我们是朋友》教案02-06

幼儿园小班《我们都是好朋友》教案04-26

小班科学我们的鸟类朋友教案及反思04-10

小班健康教案我们的身体03-15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1

  活动目标:

  愿意与同伴交往,学说短句:嘿嘿,我们是朋友。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重点:

  让学生知道我们都是朋友,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动物、娃娃等毛绒玩具若干 水果玩具若干 音乐带

  活动过程:

  1、小客人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许多小客人,可是它们很害羞,我们先向它们打个招呼吧。(教师出示动物、娃娃等毛绒玩具)

  ①请幼儿分组或自由向小客人打招呼。

  ②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向小客人们打招呼的。

  2、学说短句:嘿嘿,我们是朋友

  师:刚才小朋友都用不同的方式和小客人们打了招呼,老师也和它们打声招呼吧。“嘿嘿,我们是朋友。”

  ①引导幼儿学说短句:嘿嘿,我们是朋友。(教师和幼儿说短句,幼儿与幼儿之间学说短句)

  ②引导幼儿说一说还可以怎样和好朋友打招呼。

  3、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交往,以动作表示友好。

  ①引导幼儿说一说谁是自己的好朋友。

  ②引导幼儿主动和好朋友拉拉手、碰碰头、抱一抱。

  ③音乐游戏:《找朋友》

  幼儿在音乐声中做找朋友的游戏,拉拉手、碰碰头、抱一抱等。

  4、合作小游戏:老鹰抓小鸡,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朋友 。

  5、教师小结: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主要运用了讲解法和谈话法对幼儿进行指导,通过活动,幼儿基本掌握了同伴之间交往的方法,比如打招呼,有礼貌的示好(拉拉手、抱一抱等)。在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情感和态度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等。在活动的延伸部分,请家长在社区或公共场所鼓励并帮助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2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往,会以碰碰头、亲亲脸等各种动作表示友好。

  2、学习短句: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动物、娃娃等玩偶、幼儿生活照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以游戏引起幼儿兴趣,学说: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许多的小客人,可是他们都很害羞,要小朋友说一句好听的话才肯出来。

  2、教师示范:听老师是怎么说的?(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谁出来了?老师刚才是怎么说的?找到朋友我们可以和他碰碰头,亲亲脸!(教师拿毛绒玩具与自己做亲密动作)

  3、还有许多小客人都躲起来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小客人请出来吧。(一起学说短句)(教师拿毛绒玩具与幼儿做亲密动作)

  4、请个别幼儿请小客人。

  (二)友好示意

  1、教师:我们班来了那么多好朋友,小朋友会用一些友好动作来欢迎好朋友吗?

  2、若小朋友不理解,老师可以示范和好朋友握握手等动作。

  3、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动作来表示对好朋友的友好。

  4、请幼儿之间相互学一学友好的动作。

  (三)音乐游戏

  1、音乐游戏:碰一碰

  2、教师:现在我们要将这些友好的动作放到游戏中去,和好朋友们一起玩一玩好吗?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我们听着音乐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戏吧。

  3、游戏2-3次。

  (四)总结活动

  1、教师: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开心吗?想一想,好朋友在一起还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2、教师播放幼儿在幼儿生活的照片,有一起滑滑梯的,有打架的..(幼儿判断是不是好朋友做的事情)

  3、教师总结: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一起玩游戏,玩积木,滑滑梯等等,好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能为小事吵架,更不能打架。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反思: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合作,与同伴交往。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幼儿通过交往技能的训练,才能真正积累交往的经验。为此,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幼儿的交往技能。使幼儿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同时,也对他们的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和整理。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3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往,以头碰头的动作以示友好

  2、学习短句:嘿,嘿,我们是朋友!

  3、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4、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动物、娃娃等毛绒玩具若干 水果玩具人手几个

  活动过程:

  1、以游戏引起幼儿学说:嘿,嘿,我们是朋友!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我们请来了许多的'小客人,可是他们都很害羞,好听小朋友说一句好听的话才肯出来。(教师示范)谁出来了?我刚才是怎么说的?(嘿,嘿,我们是朋友!)找到朋友碰碰头,亲亲脸!(教师拿毛绒玩具与自己做亲密动作)

  (2)、还有许多小客人都躲起来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请小客人出来。(一起学说短句)(教师拿毛绒玩具与幼儿做亲密动作)

  (3)、请个别幼儿请小客人。

  2、引起幼儿愿意与同伴交往,以动作表示友好。

  (1)、这次小客人为什么不出来?(师假装听小客人说话)原来小客人希望有两个好朋友去请他。两个好朋友手拉手,碰碰头,抱一抱,请小客人出来一起玩。

  (2)、音乐:《找朋友》全体小朋友一起找个好朋友请客人拿水果礼物,提醒他们要说好听的话,做好朋友的动作。

  3、娃娃家游戏:给娃娃和动物宝宝吃水果,逗他们玩。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交往这一现象我选择了这节社会活动课,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将孩子自然引入主题,通过帮助小狗,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朋友,朋友是相亲相爱有好的,体会用动作表示友好的快乐。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了目标,以情境的方式出现激发了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纲要》中所提出的:以幼儿为主,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教学理念。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4

  设计意图:

  以往幼儿学习歌曲都是先听音乐,再记忆歌词,所以在学习歌曲的第一课时,幼儿都不大会唱。本次活动,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先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狗乖乖》,然后再让幼儿在多次感受乐曲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学会歌曲。

  而且传统教育认为:小班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是很难的事。但据我观察,与较大年龄的幼儿相比,小班幼儿在歌曲创编上更大胆、更富有想象。作为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材,提供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机会,以免错过良好音乐创造性发展阶段。

  活动目的:

  1.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

  2.体验、表现小狗高兴、欢快的情绪和动态。

  3.让幼儿初步学习创编歌曲。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狗玩具一个、音乐设备、小狗头饰

  2.幼儿会按节奏朗诵歌词

  活动过程:

  1.幼儿以律动《小狗》入场。

  2.练声《大公鸡》

  要求幼儿第一遍唱出动物在哪里,第二遍师说出班上小朋友的名字,幼儿回答。

  3.复习歌曲与律动:

  (1)歌曲《不再麻烦妈妈》

  (2)歌表演《洗手帕》

  4.幼儿学习歌曲《小狗乖乖》

  (1)幼儿复习儿歌《小狗乖乖》

  要求幼儿按节奏朗诵儿歌《小狗乖乖》。

  (2)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朗诵,并加上动作。

  (3)师再次播放音乐,要求幼儿倾听乐曲,轻声朗诵,进一步熟悉曲调。

  (4)幼儿逐渐熟悉曲调后,大声演唱。

  (5)幼儿歌表演《小狗乖乖》

  5.幼儿学习创编歌曲

  (1)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玩具,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名称创编。

  (2)师示范,幼儿学习创编。

  6.幼儿歌表演《小猪睡觉》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5

  活动目标

  1、听辨乐曲中表现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道具表现音乐故事,体验合作表演音乐故事的趣味性。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6、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7、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配有故事的音乐。

  2、蜡笔、纸。

  3、大森林的PPT。

  4、对乐器有二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故事

  1、初步欣赏

  T: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听听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想象。)

  2、再次欣赏

  T:听到里面有谁?

  3、找音色

  T:有哪些乐器代表这些人和动物?

  (出示乐器PPT了解名称,引导幼儿将角色和音色配对。)

  (二)初步表演音乐故事

  1、做故事角色的道具

  (在了解故事里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础上,和老师一起制作角色道具,如头饰、面具、指偶等。)

  2、观摩老师表演

  看老师用与幼儿一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3、分组分角色表演

  幼儿分为三四组,每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爷爷、小鸟等),自主挑选角色道具,与同伴一起听音乐故事参与表演。

  活动反思

  达尔克洛兹说:“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它既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幼儿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幼儿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

小班我们是朋友教案6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往,以头碰头的动作以示友好.

  2、学习短句:嘿,嘿,我们是朋友!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准备:动物、娃娃等毛绒玩具若干 水果玩具人手几个.

  活动过程:

  1、以游戏引起幼儿学说:嘿,嘿,我们是朋友!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我们请来了许多的小客人,可是他们都很害羞,好听小朋友说一句好听的话才肯出来。(教师示范)谁出来了?我刚才是怎么说的?(嘿,嘿,我们是朋友!)找到朋友碰碰头,亲亲脸!(教师拿毛绒玩具与自己做亲密动作)

  (2)还有许多小客人都躲起来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请小客人出来。(一起学说短句)(教师拿毛绒玩具与幼儿做亲密动作)

  (3)请个别幼儿请小客人。

  2、引起幼儿愿意与同伴交往,以动作表示友好。

  (1)这次小客人为什么不出来?(师假装听小客人说话)原来小客人希望有两个好朋友去请他。两个好朋友手拉手,碰碰头,抱一抱,请小客人出来一起玩。

  (2)音乐:《找朋友》全体小朋友一起找个好朋友请客人拿水果礼物,提醒他们要说好听的话,做好朋友的动作。

  3、娃娃家游戏:给娃娃和动物宝宝吃水果,逗他们玩。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交往这一现象我选择了这节社会活动课,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将孩子自然引入主题,通过帮助小狗,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朋友,朋友是相亲相爱有好的,体会用动作表示友好的快乐。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了目标,以情境的方式出现激发了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纲要》中所提出的:以幼儿为主,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