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教案常用(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结合"漂亮的服装"这一主题,我选择了绘本《我的连衣裙》,这是一本极具童趣的故事图画书,它通过小兔子的特写和背景环境的改变来表现连衣裙的变化与连续性,并用歌谣般的节奏巧妙地让幼儿迷上了这条具有魔力的漂亮连衣裙。它带领孩子们在看看、猜猜、说说中走进一个极具想象力的缤纷世界。
活动目标:
1、感受绘本中小兔子连衣裙花样的变化,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2、喜欢阅读,感受绘本有趣的画面。
活动准备:
1、绘本《我的连衣裙》PPT
2、自制不同花样的连衣裙卡片
活动过程:
1、用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猜猜它是谁?
2、播放PPT,分段讲述故事,感受小兔子连衣裙的变化。
(1)师:小朋友帮小兔子想想这块雪白的'布能做什么呢?最后小兔子把白布变成了什么?(连衣裙)
(2)师:小兔子穿着白色连衣裙走到了哪里?它的连衣裙变成什么连衣裙了?
(3)师:小兔子走走走,哇,下雨了!你们猜小兔子的连衣裙会变成什么连衣裙?
(4)请幼儿用一句话夸夸小兔子的连衣裙。
(5)师:小兔子走走走,走到草籽地里,小兔子的连衣裙会变成什么连衣裙?
(6)师:哎呀,小鸟来吃草籽了!连衣裙变成小鸟连衣裙了!
(7)师:穿上小鸟连衣裙的小兔子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呢?
(8)欣赏故事结尾。
3、激发幼儿充分想象,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如果你有一条小兔子这样神奇的裙子,你想穿着它去什么地方?会变成什么样的连衣裙呢?
4、展示不同花样的连衣裙,引导幼儿选择并表述:"我喜欢…的连衣裙",完整说出后送给幼儿。
5、观看PPT,完整欣赏绘本。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各种物品的包装盒越来越精美多样,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些精美多样的包装盒扔了非常可惜,在提倡低碳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注重环保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各种包装瓶子、盒子、罐子可以重复利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它们又是很好的操作活动材料。幼儿对这些精美的包装盒有很强的探究期望,都想尝试打开来看一看。于是,我萌发了组织幼儿玩这些瓶子、盒子、罐子的想法,通过游戏、观察、实践、交流等多种形式,找到打开各种盖子的方法,满足幼儿的探究期望,培养幼儿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的好习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盖子,并用语言简单地表述出来。
2、积极参与游戏,在游戏中萌发探究事物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丰富对各种带盖的瓶子、盒子、罐子等的认知经验。
【活动重、难点】
通过游戏、观察、实践、交流等多种形式,找到打开各种盖子的方法,满足幼儿的探究期望,培养幼儿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的好习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带盖的盒子、罐子、瓶子等若干。
2、玩具若干,分别装入不同的包装盒中,将包装盒分别放在四个大篮子里。
3、自备礼物盒(纸箱—盒子—魔法棒);剪刀;开瓶器。
4、音乐《绮想轮旋曲》,用在和礼物跳舞的环节;打雷下雨的'音效;活动结束音乐《杜鹃圆舞曲》。
【活动过程】
一、以教师“收到礼物”,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情景表演:送礼物。
2、启发幼儿想办法打开装礼物的纸箱。
3、取出纸箱里的盒子,请幼儿想办法打开盖子,发现里面藏的礼物:一只非常漂亮的魔法棒。
4、小结。
二、启发、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盒子、瓶子等。
1、这个魔法棒会施魔法变出很多的礼物,变变变!(掀开红布)你们都看见了什么?
2、请幼儿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礼物盒,不要打开,先仔细看看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上面有哪些图案?
3、小结:你们拿的东西有圆形的、三角形的、方形的、爱心型的各种各样的形状,五颜六色的,还有好多的图案,真漂亮!
三、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盖子,并用语言简单地表述出来。
1、“现在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把它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礼物?”(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引导)
2、魔法棒请小朋友说说你拿到的礼物是什么?你又是怎么打开盖子得到这个礼物的?”
四、了解特殊的开盖方法。
1、魔法棒还带来了其他的礼物呢!这是什么?(出示一瓶汽水)“它有一个盖子,盖得太牢了,老师拧不开也拉不开,请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办法?”(用开瓶器)
2、小结:一些特殊的盖子需要借助工具才能打开。
五、体验成功的快乐
1、小朋友自己通过拧、拔、拉、钥匙开锁等各种方法打开了盖子,拿到了礼物,还知道了可以借助工具打开特殊的盖子,真棒!和你们的礼物玩玩吧!
2、播放背景音乐,和礼物跳舞。
六、用游戏化的情景引导幼儿将礼物放回原来的盒子中。
(播放下雨音效):“呀!下雨了。老师要送魔法棒回家了”(老师示范把魔法棒放回盒子里)
“小朋友赶快把你们的礼物送回家,关好门窗!”(把礼物放进盒子里,盖好盖子)
师生带着礼物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一到雨天,望着窗外的雨,孩子们多想去接接雨滴、在小雨中奔跑、踩踩地上积的雨水呀!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在看雨、听雨、接雨、踩雨中,充分地去感受、去观察、去发现雨的秘密,培养他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事物,体验发现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听、接、踩等多种形式,初步感知小雨的特征。
2、体验和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萌发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地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了解天气情况,选择一个小雨天进行活动。
2、幼儿自带雨伞、雨衣、雨鞋等雨具,并学会使用这些雨具。
3、废旧的盒子、杯子、瓶、罐等盛雨水的容器,一次性桌布。
活动过程:
一、看雨、听雨、说雨
教师带幼儿到走廊,一起观察雨的形态。
教师:今天的天气怎样?
(1)雨点是从哪里落下来的呢?是怎么落下来的呢?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用“雨点象什么”来表达。)
(2)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听听看,你听到的雨声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用各种象声词来表达。(“哗啦啦”、“淅沥沥”、“沙沙沙”“哗啦哗啦”“滴答滴答”等)
(3)雨点落在地上像什么?地上会有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雨点落在地上会溅起泡泡样的水花,积水中会有水纹等现象。
(4)看看小草、小花、小树在雨里是什么样子的? 知道这些植物喝足了水会长得更好。
教师:你喜欢下雨天么?为什么?
幼儿自由说说。
集体讨论:雨天里能做哪些好玩、有趣的事情?
教师:小朋友,你能想出既淋不到雨,又能和雨一起玩的办法吗?
二、在雨中玩
1、幼儿在雨中和雨一起玩。
幼儿自己穿上雨鞋、雨衣、打开雨伞,到雨中自由玩耍。
在幼儿充分感受、自由玩耍、观察发现的同时,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
(1)我们用小手接住雨看看,雨是什么颜色的?雨点落在手上有什么感觉?手会怎么样?
(2)用小脚踩踩地上积的雨水。
(3)将雨伞转圈,伞面上的雨水会怎么样?
2、让幼儿讲讲自己是怎样和小雨一起玩的,以及在雨中有哪些发现?
3、让幼儿将带来的容器倒扣到地上,聆听雨点落在不同容器上,打在地面上、树叶上、伞面的声音,并模仿听到的各种雨声。
4、幼儿用手、一次性桌布、杯子、盆等容器接雨水,观察雨水滴入容器,将容器渐渐盛满的过程。
三、幼儿将接到的雨水聚集到一起,把“雨朋友”带回教室。
活动延伸:
把雨水放到科学角,进一步观察雨水和其他水的不同,加深对雨的了解。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l、认识身体各器官的名称。
2、会念唱儿歌,体会儿歌中的韵律节奏。
3、能借助物品进行创造声音的活动,并乐于参加创作活动。
活动准备:
l、大的身体挂图。
2、各种声音的'音效录音带(如走路、说话、吃饭的声音、拍手、跺脚的声音等)。
3、在地上绘有身体的轮廓和主要部位。
活动步骤:
l、复习所了解的身体各部位器官。
2、游戏:点鼻子。请幼儿将食指放在鼻尖上,老师说一个五官的名称,幼儿作相应的动作。
3、出示图片,认识图片上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4、走身体的迷宫:借助音乐请幼儿用各种动作(走、双脚跳、单脚跳、或加上手的动作)走 过迷宫,边走边说:我走过……,走到哪个部位,就让哪个部位发出声音。如:走到“脚 ”的时候,用脚跺一跺或跳一跳。
5、听录音:听一听这些声音像身体的哪些地方发出的声音?
6、学习儿歌:《身体的声音》
7、听老师完整地念唱儿歌。
8、幼儿跟着节奏一起学习儿歌。
9、找一找这些身体的部位,并用动作表演儿歌。
10、创造各种声音的音效:幼儿利用教室内的物品进行创造游戏活动。
活动延伸:
用各种积木拼插人体。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向一定的方向滚球,增强手臂力量。
2、在游戏情节中尝试向一定和范围滚球,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指导要点:活动重点:复习拖球走跑能力。活动难点:指导幼儿学习向一定的方向滚球。
指导要点:指导幼儿尝试向一定的范围滚球。提示幼儿身体蹲下,皮球放在脚前,双手抱着球的两边,用力推出去。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录音机、磁带。
2、皮球、积木、拱门、带绳的圈和小鱼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幼儿扮演猫宝宝,跟着猫妈妈在音乐伴奏下进场律动。
2、自编球操。(上肢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反思:活动开始的暖身部分,以角色形象进入,猫妈妈带领宝宝们在音乐伴奏下以圆圈的形式做进场律动;接着拿球做球操。这一环节主要是激发幼儿玩球的.欲望,帮助幼儿活动开身体各个部位。整个气氛很好,幼儿兴趣高,能积极、认真地模仿球操。
二、教学与练习部分1、游戏"小猫玩球"。
教师出示大皮球,吸引幼儿注意。
幼儿四散玩球,教师观察幼儿有无出现滚球动作(一物多玩:拍球、抛球、踢球等)。
教师:
1)我们用球和身体的各个部位做游戏吧,看看谁的玩法多!
2游戏"小猫滚球"1)幼儿自由探索滚球的玩法,教师有目的地观察幼儿。
教师:刚才有只小猫把皮球滚出去,我们也来试一试吧!
2)师生共同分享、交流经验,总结动作要领:身体蹲下,皮球放在脚前,双手抱着球的两边,用力推出去。
3)幼儿再次用刚才共同总结的动作要领,尝试滚球。
3、比赛"球儿在赛跑"。
玩法:在场地一边拉上标识线,小猫们在起点线上跟着猫妈妈一起玩游戏,看看宝宝能否将自己的球滚到标识线范围。
4、幼儿分小组进行球的游戏,调节身体各部信动作。
导语:猫妈妈带着小猫来到了球儿游乐园,这里有不同的游戏,每种游戏胜利后可以得到一条小鱼,之后再换一种新的游戏,宝宝们争取第种游戏都能玩到,等会我们看看谁得到的小鱼多。
1)滚球撞积木:积木在另一边坚起,幼儿站在指定线后把皮球用力滚到积木,即获得胜利。
2)小球钻山洞:幼儿站在指定线后把皮球用力滚出去钻入拱门即获得胜利。
5、律动《小皮球》
6、结束。
小班教案 篇6
目标:
1、通过观察植物吸收水分的现象。
2、喜欢做实验。
3、初步了解变色花特性。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准备:
两杯装有红颜色水的杯子若干,白色花若干,操作用书,水彩笔。
过程
1、做实验:老师出示两只装有红颜色水的杯子,出示白色花,师: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如果老师把白色花放到杯了里,白花会怎么样呢?
2、猜想:请幼儿把花梗放在杯子中,仔细观察。看谁能先发现实验结果。
3、神奇的变色花:欣赏神奇的变色花。引导探讨“花儿为什么变色呢?
4、小结:植物的.根把从标子中喝到的水分,通过茎运送叶子和花朵,所以,当颜色水被花枝的根部吸到花瓣中,花瓣就改变了颜色。
5、操作:请幼儿根据花朵的变化结果,画在幼儿操作材料上。
小班教案 篇7
目标:
1、鼓励幼儿乐意尝试各种餐具的使用方法。
2、体验使用餐具品尝美味食物的成功感及乐趣。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重难点:
幼儿乐于尝试使用各种餐具,品尝美味食物。
用正确的动词表达餐具的使用方法。
准备:
一名幼儿扮演小兔、生日蛋糕、各种食物、餐具、空盒子小毛巾。
过程:
一、导入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看,兔姐姐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自由的观察食物及各种餐具,说说它们的名称、形状。)
二、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餐具品尝不同形状的食物,探索各种餐具的使用方法。
1、 幼儿自由交流探索:你刚才吃了什么?你是怎么吃的?请了什么餐具帮忙?
2、 幼儿说说餐具的使用方法并用肢体语言来表示,教师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动词。
3、 教师提出或从幼儿的操作情况中启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知道同一种食物可以用不同餐具来使用。
三、小兔推出生日蛋糕,全体幼儿为小兔唱生日歌欢庆生日。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再次探索。
幼儿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去操作使用不同餐具,品尝食物。
四、活动延伸
餐具“碰碰碰”,全体幼儿一起唱唱跳跳。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11-07
小班的教案11-06
(经典)小班教案08-08
小班教案(经典)08-08
【精选】小班教案08-03
小班教案(经典)07-25
(精选)小班教案07-27
小班教案【精选】07-29
[精选]小班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