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12-09 09:28:36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6篇[优选]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6篇[优选]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滑滑板车过障碍物,提高腿部肌肉的爆发力。

  2、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

  活动准备 滑板车四辆(可以用脚踩车代替)、小树八颗(梅花桩代替)、独木桥(小山坡)两座、跳高杆(拱形圈代替)。

  活动重点 练习滑滑板车过障碍物。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

  组织幼儿围成圆圈站立:

  “小朋友,我们已经会玩脚踩车了,怎样才能更加稳地玩脚踩车呢?”“脚踩车遇到小而窄的桥时,怎样才能顺利通过呢?”

  请幼儿回答问题,提出各自的想法。

  2、组织幼儿开展“小司机”游戏:

  教师告知幼儿游戏规则:幼儿分成两组,每组排在第一位的幼儿,站在起跑线上等待出发。听到出发的信号后,幼儿踏上脚踩车出发,绕过梅花桩,骑过独木桥,钻过拱形圈,再沿着旁边空地直线返回归队;第二位幼儿接过脚踩车出发,游戏依次进行。在行进过程中,幼儿不能碰倒树林,过独木桥时,注意掌握方向,脚不离车。

  游戏重复若干次后,请幼儿之间交流活动情况: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队伍获胜?”

  3、组织幼儿再次重复游戏:

  可交替两队部分幼儿,激发幼儿参与竞赛游戏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练掌握合拢分开跳。

  2、基本掌握单脚跳。

  3、积极参与游戏。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呼啦圈、小兔头饰、萝卜卡片、红绿灯圆圈卡、两个篓子。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每个幼儿将圈套在身上,后面的'孩子拉着前面孩子的圈。)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开着汽车一起出发吧!(进场)滴滴滴,到站了!请旅客们一人拿着一个圈找一个地方玩一玩。想一想可以怎样玩。

  2、吹哨,收圈喽。带领幼儿围成一个圈坐下,互相说说刚才你是如何玩圈的。

  二、新授跳圈

  1、小朋友想出了许多种玩圈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a、双脚跳圈。(男女生各一排,每排直线圈9个,教师示范双脚跳圈)b。合拢分开跳圈。(男女生各一排,每排单双圈摆放,教师示范合拢分开跳圈)

  2、老师这儿还有一种跳法(师示范单脚跳圈,幼儿分男女两队比赛学单脚跳圈)

  3、游戏:小兔子找萝卜。(教师摆好游戏规则:合拢分开合拢分开单脚跳三次,拿到一个萝卜回家放到篓子里。)

  三、整理运动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萝卜,让我们开着小汽车回家分享吧!(注意红灯停绿灯行)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与朋友交往的快乐。

  2.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3.正确使用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练习:给东西和接东西的礼节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问题导入课题。

  提问:有人到你家里面先要说什么?

  主人给我们端水,请我们吃水果、糕点,我们应该说什么?

  在别人家里我们要怎样表现?

  离开时我们要说什么?

  二、展开

  1.经验讲述:做客。

  提问:我们到别人家做客,意见活动过程

  2.趣味练习:到朋友家做客

  提问:到朋友家做客,你应该说些什么呢?

  见到大人的时候。

  大人给点心的时候。

  回家的时候。

  小结:去别人家做客,见到主人我们首先要问:“您好”,

  吃东西要向主人说“谢谢”,

  做客时不能在别人家里乱跑,不随便乱动人家的.东西,

  离开时要跟主人说:“再见”。

  3.交流活动:请客。

  (1)幼儿自由讨论,说说请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说那些话、做哪些事。

  指导语:客人来了,热情地请客人进门,给客人递拖鞋,为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阅读图书,还可以晴爸爸妈妈帮忙招待。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使用“你好、请、谢谢、不客气、再见、欢迎再来”等礼貌用语。

  4.开展游戏:请到我家来做客。

  引导幼儿分组利用环境布置“家”进行游戏,教师积极参与指导。

  5.知识拓展:给东西和接东西的礼节

  比如:铅笔,剪刀

  给东西的小朋友怎样做?接东西的小朋友怎样做?

  三、结束

  1.活动讲评:根据幼儿参与活动使用礼貌用语情况进行讲评。

  2.活动延伸:要求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学做小记者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整理教师活动,体验与大家一起劳动的快乐。

  2.能帮助家人、同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模仿并学习哥哥姐姐整理教师。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事先与大班的教师取得联系,做好本次活动的准备。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商议活动内容。

  提问:我们准备到大班去,和哥哥姐姐一起整理教师,你们想要了解哪些事请?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了解幼儿的想法并简单记录。

  教师归纳幼儿想法。如看看哥哥姐姐怎么做、模仿他们、请他们教我们等。

  2.组织幼儿到大班去劳动,鼓励幼儿大方地向哥哥姐姐介绍自己,表达自己愿意一起劳动的想法,和哥哥姐姐一起劳动。

  3.展开劳动后的谈话。

  提问:今天你和大班哥哥姐姐在一起干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最高兴的`是什么?

  幼儿结伴交流,教师巡回倾听。

  请部分幼儿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4.请幼儿试着整理本班教室。

  活动建议与提示

  1.活动后,鼓励幼儿回家帮妈妈整理房间,做力所能及的事。

  2.本活动不要拘泥于时间的限制。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6内的数数,知道5添上1是6.

  2.认识数字6,了解6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一页《大家一起玩》,水彩笔。

  2.自制数字卡片5、6各一张,背面是相应数量的点子。

  活动过程:

  一、来来来,再来1个好朋友

  1.(出示点子卡5)今天老师想邀请小朋友做游戏,请你看看,我会亚青几个小朋友呢?

  2.请5个小朋友上来,互相拥抱,然后站成一排,引导幼儿点数。

  3.老师还想邀请一个小朋友,现在有几个小朋友?

  4.原来有5位小朋友,又添上一位,现在有6位小朋友了,6位小朋友一起抱一抱。

  5.5位小朋友添上一位一共是几位小朋友?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6.出示卡片6 ,看俺6像什么?教室里哪些可以用数字6表示?

  二、好朋友合影

  1.好朋友在一起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合影吧!

  2.出示数字5,请幼儿按照卡片上的数字找到相同数量的朋友抱在一起,摆好造型,一次检查每组幼儿的数量是否是五个。

  3.出示数字6,请找到相同数量的`好朋友摆好造型,请一个小朋友来检查,然后摆造型拍照片。

  三、好朋友一起玩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一页,幼儿园里玩的可真多,请你数一数每种玩具的数量是多少,请给数量是6的玩具涂上颜色。

  2.有6位小朋友一起玩,想一想怎么让数量不是6的变成一样多。

  3.请幼儿动脑筋,说说进一步感知5添上1是6.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这个学期,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玩具分享区,大多数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有电动玩具、会响的玩具、发条玩具、塑料玩具、毛绒玩具……玩具的种类五花八门,孩子们都沉浸在这玩具世界里。可玩终归是玩,得让孩子们对玩具有进一步的认识啊,为此,我特意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玩具总动员,旨在让孩子们认识玩具的特点,体验玩具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玩具有不同的种类。

  2、学会电动玩具安装电池的方法,体验自主探索的乐趣。

  3、让幼儿感受到和小伙伴一起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电动玩具、塑料玩具、毛绒玩具、发条玩具等。

  2、不同型号的电池。

  活动过程:

  (一)观察操作

  教师引导: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发现各种玩具的不同玩法。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玩具,请小朋友每人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

  2、幼儿自由挑玩具玩,教师及时引导孩子说说玩具是怎么玩的?

  (二)讨论与交流

  教师引导:通过相互介绍,帮助孩子梳理经验,使孩子更加明确玩具的种类

  1、师:刚才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1)幼:我的玩具是有开关的,打开开关就可以玩了。师:为什么打开开关玩具就自己动起来了呢?幼:因为有电池。师:原来新电池里存了许多电,玩具装上新电池后,我们打开开关就通电让玩具动起来了。还有谁的玩具也有开关,装了电池?

  小结:我们把这些有开关装了电池的玩具叫做电动玩具(出示字条‘电动玩具’)

  (2)幼:我的玩具要拧一拧后它就会动了。师:为什么拧一拧它也会动呢?原来玩具里面装了发条。还有没有别的玩具不装电池也能让它动起来?

  小结:我们把这些里面装了发条,需要拧一拧、拉一拉、推一推的玩具叫做发条玩具(出示字条‘发条玩具’)……

  (三)幼儿探索

  价值分析:让幼儿实践操作,激发孩子探索欲望,使孩子自主探索发现装电池的正确方法。

  1、师:看,老师今天还带你来了一个电动玩具,让我也来玩玩看。(装了废旧电池,老师打开开关,玩具没有反应)咦?打开开关了电动玩具怎么还不动呢?

  幼:电池没电啦,换个新电池。师:那该怎么换呢?

  2、出示各种型号的电池,比较各种电池的不同(颜色、大小、高低、粗细等)

  3、给电池排排队吧,你想怎么排?请个别幼儿尝试,说出排列方法从大到小或从粗到细、从高到矮。

  4、那老师的这个玩具需要换怎样大小的.新电池呢?幼儿观察找出一样大小的电池。

  5、电池该怎么装进玩具肚子里呢?电池的两边一样吗?

  6、请两位幼儿一组,为电动玩具装电池。

  7、教师巡回指导,以儿歌的形式告诉幼儿装电池的方法:“胖胖小屁股,坐在弹簧上,圆圆小脑袋,带顶小帽子”

  8、交流各自是怎样装配电池的。

  9、小结:给电动玩具换新电池,首先要找到大小一样的新电池,安装的时候注意电池方向要正确。

  (四)保护电动玩具

  价值分析:知道节约用电池,用完电池要回收,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

  1、电动玩具真好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电动玩具?

  2、小结:如果电动玩具长时间不玩,应该把电池取出来,不然时间长了电池的电力会消失,电池用完后不能乱扔,要放到专门回收电池的回收点。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中班教案6篇[优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2-09

中班教案12-09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精选]07-29

[经典]中班教案08-08

(经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6篇[优选]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6篇[优选]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滑滑板车过障碍物,提高腿部肌肉的爆发力。

  2、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

  活动准备 滑板车四辆(可以用脚踩车代替)、小树八颗(梅花桩代替)、独木桥(小山坡)两座、跳高杆(拱形圈代替)。

  活动重点 练习滑滑板车过障碍物。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

  组织幼儿围成圆圈站立:

  “小朋友,我们已经会玩脚踩车了,怎样才能更加稳地玩脚踩车呢?”“脚踩车遇到小而窄的桥时,怎样才能顺利通过呢?”

  请幼儿回答问题,提出各自的想法。

  2、组织幼儿开展“小司机”游戏:

  教师告知幼儿游戏规则:幼儿分成两组,每组排在第一位的幼儿,站在起跑线上等待出发。听到出发的信号后,幼儿踏上脚踩车出发,绕过梅花桩,骑过独木桥,钻过拱形圈,再沿着旁边空地直线返回归队;第二位幼儿接过脚踩车出发,游戏依次进行。在行进过程中,幼儿不能碰倒树林,过独木桥时,注意掌握方向,脚不离车。

  游戏重复若干次后,请幼儿之间交流活动情况: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队伍获胜?”

  3、组织幼儿再次重复游戏:

  可交替两队部分幼儿,激发幼儿参与竞赛游戏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练掌握合拢分开跳。

  2、基本掌握单脚跳。

  3、积极参与游戏。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呼啦圈、小兔头饰、萝卜卡片、红绿灯圆圈卡、两个篓子。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每个幼儿将圈套在身上,后面的'孩子拉着前面孩子的圈。)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开着汽车一起出发吧!(进场)滴滴滴,到站了!请旅客们一人拿着一个圈找一个地方玩一玩。想一想可以怎样玩。

  2、吹哨,收圈喽。带领幼儿围成一个圈坐下,互相说说刚才你是如何玩圈的。

  二、新授跳圈

  1、小朋友想出了许多种玩圈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a、双脚跳圈。(男女生各一排,每排直线圈9个,教师示范双脚跳圈)b。合拢分开跳圈。(男女生各一排,每排单双圈摆放,教师示范合拢分开跳圈)

  2、老师这儿还有一种跳法(师示范单脚跳圈,幼儿分男女两队比赛学单脚跳圈)

  3、游戏:小兔子找萝卜。(教师摆好游戏规则:合拢分开合拢分开单脚跳三次,拿到一个萝卜回家放到篓子里。)

  三、整理运动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萝卜,让我们开着小汽车回家分享吧!(注意红灯停绿灯行)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与朋友交往的快乐。

  2.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3.正确使用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练习:给东西和接东西的礼节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问题导入课题。

  提问:有人到你家里面先要说什么?

  主人给我们端水,请我们吃水果、糕点,我们应该说什么?

  在别人家里我们要怎样表现?

  离开时我们要说什么?

  二、展开

  1.经验讲述:做客。

  提问:我们到别人家做客,意见活动过程

  2.趣味练习:到朋友家做客

  提问:到朋友家做客,你应该说些什么呢?

  见到大人的时候。

  大人给点心的时候。

  回家的时候。

  小结:去别人家做客,见到主人我们首先要问:“您好”,

  吃东西要向主人说“谢谢”,

  做客时不能在别人家里乱跑,不随便乱动人家的.东西,

  离开时要跟主人说:“再见”。

  3.交流活动:请客。

  (1)幼儿自由讨论,说说请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说那些话、做哪些事。

  指导语:客人来了,热情地请客人进门,给客人递拖鞋,为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阅读图书,还可以晴爸爸妈妈帮忙招待。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使用“你好、请、谢谢、不客气、再见、欢迎再来”等礼貌用语。

  4.开展游戏:请到我家来做客。

  引导幼儿分组利用环境布置“家”进行游戏,教师积极参与指导。

  5.知识拓展:给东西和接东西的礼节

  比如:铅笔,剪刀

  给东西的小朋友怎样做?接东西的小朋友怎样做?

  三、结束

  1.活动讲评:根据幼儿参与活动使用礼貌用语情况进行讲评。

  2.活动延伸:要求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学做小记者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整理教师活动,体验与大家一起劳动的快乐。

  2.能帮助家人、同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模仿并学习哥哥姐姐整理教师。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事先与大班的教师取得联系,做好本次活动的准备。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商议活动内容。

  提问:我们准备到大班去,和哥哥姐姐一起整理教师,你们想要了解哪些事请?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了解幼儿的想法并简单记录。

  教师归纳幼儿想法。如看看哥哥姐姐怎么做、模仿他们、请他们教我们等。

  2.组织幼儿到大班去劳动,鼓励幼儿大方地向哥哥姐姐介绍自己,表达自己愿意一起劳动的想法,和哥哥姐姐一起劳动。

  3.展开劳动后的谈话。

  提问:今天你和大班哥哥姐姐在一起干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最高兴的`是什么?

  幼儿结伴交流,教师巡回倾听。

  请部分幼儿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4.请幼儿试着整理本班教室。

  活动建议与提示

  1.活动后,鼓励幼儿回家帮妈妈整理房间,做力所能及的事。

  2.本活动不要拘泥于时间的限制。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6内的数数,知道5添上1是6.

  2.认识数字6,了解6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一页《大家一起玩》,水彩笔。

  2.自制数字卡片5、6各一张,背面是相应数量的点子。

  活动过程:

  一、来来来,再来1个好朋友

  1.(出示点子卡5)今天老师想邀请小朋友做游戏,请你看看,我会亚青几个小朋友呢?

  2.请5个小朋友上来,互相拥抱,然后站成一排,引导幼儿点数。

  3.老师还想邀请一个小朋友,现在有几个小朋友?

  4.原来有5位小朋友,又添上一位,现在有6位小朋友了,6位小朋友一起抱一抱。

  5.5位小朋友添上一位一共是几位小朋友?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6.出示卡片6 ,看俺6像什么?教室里哪些可以用数字6表示?

  二、好朋友合影

  1.好朋友在一起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合影吧!

  2.出示数字5,请幼儿按照卡片上的数字找到相同数量的朋友抱在一起,摆好造型,一次检查每组幼儿的数量是否是五个。

  3.出示数字6,请找到相同数量的`好朋友摆好造型,请一个小朋友来检查,然后摆造型拍照片。

  三、好朋友一起玩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一页,幼儿园里玩的可真多,请你数一数每种玩具的数量是多少,请给数量是6的玩具涂上颜色。

  2.有6位小朋友一起玩,想一想怎么让数量不是6的变成一样多。

  3.请幼儿动脑筋,说说进一步感知5添上1是6.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这个学期,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玩具分享区,大多数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有电动玩具、会响的玩具、发条玩具、塑料玩具、毛绒玩具……玩具的种类五花八门,孩子们都沉浸在这玩具世界里。可玩终归是玩,得让孩子们对玩具有进一步的认识啊,为此,我特意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玩具总动员,旨在让孩子们认识玩具的特点,体验玩具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玩具有不同的种类。

  2、学会电动玩具安装电池的方法,体验自主探索的乐趣。

  3、让幼儿感受到和小伙伴一起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电动玩具、塑料玩具、毛绒玩具、发条玩具等。

  2、不同型号的电池。

  活动过程:

  (一)观察操作

  教师引导: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发现各种玩具的不同玩法。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玩具,请小朋友每人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

  2、幼儿自由挑玩具玩,教师及时引导孩子说说玩具是怎么玩的?

  (二)讨论与交流

  教师引导:通过相互介绍,帮助孩子梳理经验,使孩子更加明确玩具的种类

  1、师:刚才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1)幼:我的玩具是有开关的,打开开关就可以玩了。师:为什么打开开关玩具就自己动起来了呢?幼:因为有电池。师:原来新电池里存了许多电,玩具装上新电池后,我们打开开关就通电让玩具动起来了。还有谁的玩具也有开关,装了电池?

  小结:我们把这些有开关装了电池的玩具叫做电动玩具(出示字条‘电动玩具’)

  (2)幼:我的玩具要拧一拧后它就会动了。师:为什么拧一拧它也会动呢?原来玩具里面装了发条。还有没有别的玩具不装电池也能让它动起来?

  小结:我们把这些里面装了发条,需要拧一拧、拉一拉、推一推的玩具叫做发条玩具(出示字条‘发条玩具’)……

  (三)幼儿探索

  价值分析:让幼儿实践操作,激发孩子探索欲望,使孩子自主探索发现装电池的正确方法。

  1、师:看,老师今天还带你来了一个电动玩具,让我也来玩玩看。(装了废旧电池,老师打开开关,玩具没有反应)咦?打开开关了电动玩具怎么还不动呢?

  幼:电池没电啦,换个新电池。师:那该怎么换呢?

  2、出示各种型号的电池,比较各种电池的不同(颜色、大小、高低、粗细等)

  3、给电池排排队吧,你想怎么排?请个别幼儿尝试,说出排列方法从大到小或从粗到细、从高到矮。

  4、那老师的这个玩具需要换怎样大小的.新电池呢?幼儿观察找出一样大小的电池。

  5、电池该怎么装进玩具肚子里呢?电池的两边一样吗?

  6、请两位幼儿一组,为电动玩具装电池。

  7、教师巡回指导,以儿歌的形式告诉幼儿装电池的方法:“胖胖小屁股,坐在弹簧上,圆圆小脑袋,带顶小帽子”

  8、交流各自是怎样装配电池的。

  9、小结:给电动玩具换新电池,首先要找到大小一样的新电池,安装的时候注意电池方向要正确。

  (四)保护电动玩具

  价值分析:知道节约用电池,用完电池要回收,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

  1、电动玩具真好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电动玩具?

  2、小结:如果电动玩具长时间不玩,应该把电池取出来,不然时间长了电池的电力会消失,电池用完后不能乱扔,要放到专门回收电池的回收点。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