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教案(通用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3.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勤洗手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肥皂 毛巾 水 一张纸 一把剪刀。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是幼儿洗手环节的练习,难点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活动过程:
1.一个魔术作为课程导入。(小兔子的耳朵动动 动…。)
2.教师提问,引入课题。
( 1 )教师:请小朋友们伸出你们的双手,看看如果手脏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手脏了该去洗手)
( 2 )教师:谁能说说我应该怎么样洗手?(请个别幼儿讲讲,也可以让幼儿小组讨论后再回答,同时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 3 )教师小结:适时的鼓励幼儿。
3.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
(1)用水把手打湿了。
(2)手心手背都要搓肥皂,并要搓到有泡沫。
(3)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水龙头,轻轻甩三下,一、二、三。
(4)幼儿在座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
4.教师组织幼儿在水管边实地洗手一次;幼儿洗手时,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洗手的正确方法,提醒个别幼儿,不要玩水,节约用水,最后表扬正确洗手的幼儿。
小班教案 篇2
目标:
1.能用手指点画,来表现大小不同的花朵。
2.有认真绘画并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准备:
1.作业纸人手一张。
2.红、黄、紫三种颜料,绿色的油画棒,抹布。
过程:
1.欣赏图片,引起兴趣。
提问:“春天到了,我拍了许多照片,你们看,照片上有什么?这里有什么颜色的花?”
“你们想把这些花草都画下来吗?”
2.请幼儿示范用油画棒画草。
师:“我们先画小草,小草是什么颜色的?”“那我们就用绿色的.油画棒来画草,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3.用手指点画花儿。
师:“现在,我要用手指变出小花。”
(1)示范画花,用手指蘸上一点红色的颜料在草地上画出鲜花。
师:“这里有三种不同的颜色,食指蘸颜料,轻轻点一点,看,这是什么颜色的花?”
(2)引导幼儿画颜色、大小不同的花。
师:“我还想画一朵黄花,先把手擦一擦,再用食指蘸颜料,用力点,瞧,一朵黄花出来了。”
提问:“黄花和红花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用小手就可以画出大小和颜色不同的花,你们想试一试吗?”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1)在你的纸上画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花。
(2)一种颜色用完后一定要先擦擦手,再蘸别的颜色。
4.欣赏与评价。
师:“请你们把花送到花园里来,你们看,谁的花有大有小?谁的画最干净?”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看看说说学学生活中的几种车。
2、觉察几种车的颜色、外形、用途的明显不同,体验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消防车、警车、出租车(真实);各种车的替代物及辅助材料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宝宝喜欢什么车?(经验再现)
小结:我们看见过许多的车,有 … 有 … 还有 … 他们的名字不一样,他们的本领也不一样。
2、消防车 ——(安全防火)
过渡:哇!宝宝看什么车开来了?(消防车)
问:你怎么知道它是消防车?(红红的、有 119、)
消防车有什么本领?
宝宝在什么地方也看见火?(生成点)
小结:香烟、打火机 …… 都有火,宝宝要不要玩火?
(集体说)玩火有危险,宝宝要小心。
鸣笛——消防员叔叔又要干什么去呀?
我们也来学学消防车吧。
3、警车——(了解尊重身边的人)
过渡:出示数字牌 110,宝宝猜什么车上有这个?
问:警车是什么颜色的?警车上有什么?警车有什么本领?
小结:警察叔叔开着警车去抓坏蛋,警察叔叔还要指挥交通。
一起说, 警察叔叔真辛苦,我们大家都爱你。
4、出租车——(生活、礼仪)
过渡:爸爸妈妈带宝宝去公园可以乘什么车?
那我们一起叫出租车好吗?
问:出租车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乘的?
一起学一学: 出租车,停一停,(招招手)
我们要去 * * *。
问:下车了,宝宝对司机说什么?(谢谢叔叔、叔叔再见!)
活动反思:
车对孩子来说非常熟悉,他们经常看到也经常乘坐。班上玩具车出现引起了弟弟宝宝的特别青睐。每天总有孩子带着玩具车来幼儿园。“开汽车“的主题活动在孩子们的兴趣中开始了。 “上海市 0-3婴幼儿教养方案”组织与实施中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真实物品,挖掘其内含的'多种教育价值,让幼儿在摆弄、操作物品中,获得各种感官活动的经验;教师应尽可能把托班孩子的活动安排在适宜的空气新鲜的地方。所以本次活动的设计我利用各种真实的车,在阴凉的大树下,让孩子获得各种经验。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要求小朋友知道多吃零食会影响一日三餐的进食量,妨碍身体吸收全面的营养,影响身体健康。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挂图
2、一些零食的包装袋,果奶瓶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分别出示一些零食的包装袋,果奶瓶等,与幼儿谈话,让幼儿说出这些东西都是装零食的,并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吃哪些零食。
2、组织幼儿讨论:多吃零食有什么不好。
3、看图片,回答问题。
(1)明明在家里喜欢吃什么?
(2)到了吃饭的时候,明明想不想吃饭?为什么?
(3)睡觉的时间到了,明明觉得怎样了?
(4)明明长得高不高?结不结实?
(5)医生给明明体检时,对明明说了些什么?
4、教师总结:
让幼儿知道多吃零食也是挑食、偏食的.表现,这会影响我们身体生长和健康。
活动反思:
活动下来,孩子们对吃零食有了新的认识,知道要一日三餐正常饮食,多吃零食对健康有害,影响身体成长,而且不能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小百科:零食,通常是指一日三餐时间点之外的时间里所食用的食品。一般情况下,人的生活中除了一日三餐被称为正餐食物外,其余的一律被称为零食。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一:意愿画《我帮妈妈绕线团》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初步了解绘画的基本方法。
2.让幼儿学会正确的使用油画棒。
*活动准备:
1.毛线团一个,油画棒和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2.轻音乐碟片。VCD。
3.教师身穿毛衣。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观察绕毛线的动作。
师:今天老师穿了一件漂亮的毛衣,你们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出示毛线团,告诉小朋友毛衣就是用毛线织起来的。让幼儿回忆妈妈织毛衣的情形。并和老师一起来帮妈妈绕毛线。
幼儿随老师做动作。
二:老师示范绘画方法。
1.教育幼儿正确使用油画棒。
2.老师在黑板的画纸上示范绕线团。
3.让幼儿练习绘画。
三.幼儿绘画。
1.给幼儿发画纸和油画棒。
2.播放轻音乐让幼儿练习绘画。
3.老师巡视辅导,纠正幼儿不正确的画姿。
四.讲评。
1.给能大胆绘画的幼儿都奖励一个小俏点。
2.当面表扬绘画优秀的幼儿。
3.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小画廊当中,让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二:水粉印画《哪里来的印子(小脚丫和小手印)》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对美术活动感兴趣。
2.幼儿对印画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准备:
1.各色的水粉。各种形状的图形。
2.清水,盆子,毛巾。
3.大白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示范印子,激起幼儿的兴趣。
1.在大白纸上拿出用各种形状的图形在纸上印画。激起幼儿的兴趣,并了解什么是印画。
2.让幼儿示范拿出物品印画,二.让幼儿印小手印。
1.让一个幼儿示范把自己的小手放在水粉当中把手掌中粘满水粉,然后手指分开印在白纸上,小手印就出来了。
2.教师讲解要领,手掌要沾满水粉。印时要手指分开。平放在纸上。
3.让幼儿每个人都印小手印。
4,给幼儿洗手。
三.印小脚印。
1.教师帮助幼儿把鞋袜脱了,让幼儿光着小脚丫沾满水粉踩在白纸上,小脚印就出来了。
2,轮流让幼儿印画。
3.给幼儿洗脚。
四.幼儿自己欣赏自己的作品。
五.老师展示幼儿的作品。
活动三:蜡笔画《小雨点(点的练习)》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雨点特征以及雨点的画法。
2.培养幼儿对抽象事物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范画,油画棒。
2儿人手一份画有雨伞的画纸。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给幼儿讲述故事《下雨了》。
2.出示下雨时的图片,让幼儿观察雨点的特征。
3.引发幼儿认识下雨天气,并让幼儿思考雨天出门要使用什么工具。幼儿:雨伞。
二.绘画雨点。
1,教师出示带雨伞的范画,小雨点。让幼儿欣赏。
2.老师示范绘画雨点。
3.老师讲解幼儿要注意的地方,及绘画的方法。
三,幼儿作画。
1.老师给幼儿发画纸和油画棒。
2.幼儿在雨伞的周围画上小雨点。
3.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幼儿的'作品1,表扬大胆绘画的幼儿。
2.纠正个别幼儿不正确的绘画习惯。
活动四:泥工《多彩的汤圆(团圆的练习)》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识橡皮泥,并认识橡皮泥。
2.感知橡皮泥的特性,并学会把橡皮泥团圆。
*活动准备:
实物汤圆一袋。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二.出示实物汤圆。让幼儿感知汤圆的形状。
三.教师用橡皮泥搓汤圆,让幼儿观察记住步骤捏--揉---搓---团圆。
四,让幼儿感知橡皮泥的特性。
五.教师讲解使用橡皮泥需要注意的地方,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
六.让幼儿独自动手做汤圆。
七.表扬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和习惯好的幼儿。
活动五:折纸:《茶杯》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2.培养幼儿初步的折纸习惯,学会对角折。
*活动准备:
1.实物水杯一个,作品茶杯一个。
2.折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初步对折纸活动感兴趣。
教师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让幼儿认识。老师用这张纸折出各种幼儿熟悉的东西,激起幼儿折纸的欲望。
二.教师让幼儿观察水杯的样子。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和准备】
让幼儿通过观察、品尝和涂色,了解柿子的生长、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情感,增进幼儿对柿子的认识,初步学会均匀涂色。
活动开展前,幼儿观察过绿色的没有成熟的柿子,还应准备 2张图(一张是未成熟的柿树,一张是成熟柿子的柿树),幼儿人手 1份画有柿子的作业纸。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出示画有生柿子的柿树,问:(1)这是什么树?(2)树上的柿子是什么颜色的?再出示画有熟柿子的树,问:(1)这是什么树?(2)这棵树上的柿子是什么颜色的?
二、活动组织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两棵柿树上的颜色有什么不同,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让幼儿摸一摸,绿柿子与红柿子有什么不同(硬硬的、软软的)。
3.教师告诉幼儿当柿子换上了红色的新衣服时,就成熟了,变得软软的.、甜甜的。
4.教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人手 1份画有柿子的作业纸(有 1只是红色的,其余 2~3只是无色的),亲切地说:“小朋友们,秋天到了,可有的柿子娃娃还没有换上新的衣服呢,我要请你们帮帮忙,赶紧给它们穿上红色的新衣服,好吗?”
5.教师指导幼儿涂色,要求幼儿涂均匀,并比一比谁给柿子娃娃穿的衣服最漂亮。
6.品尝柿子。教师指导语:成熟的柿子真是又香又甜,我们去洗洗手,快来尝一尝柿子吧。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带幼儿参观柿子树,“自然角”可陈列绿柿子和红柿子以及柿饼、柿核等。
【与家长沟通计划】
请家长观看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回去再练习涂色。同时,和幼儿一起品尝柿子,并把柿核埋到泥土里,第二年春天观察有没有长出的小树苗。
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动时间:
第一周20xx年2月20日—20xx年2月24日
二、活动名称:
歌曲《我家有几口》
三、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初步感知声音有长有短。
3、激发幼儿爱自己家人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图谱、钢琴、《我家有几口》的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五、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
(1) 幼儿模仿猫的叫声,喵……是长音。幼儿模仿狗的叫声“汪、汪、汪”是短的`。
(2) 教师用“do”音唱短音,用“la”唱长音,幼儿跟着模仿,然后请幼儿做老师带其他小朋友唱。
2、组织幼儿谈话。
师:小朋友谁愿意告诉我你的家里有几口人?都有谁?(注意情感的自然渗透)
幼: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预设答案)
师:今天听一听××是怎样介绍他的家人的。
3、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说唱歌词,体验长音和短音,注意节拍稳定。
(2)跟唱歌曲,重点练习前两句和最后一句,唱满长音。
(3)全体幼儿学唱歌曲、分组学唱,待熟练后请单个或几个幼儿充当“小老师” 教唱歌曲等形式,练习演唱歌曲,注意提醒幼儿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
4、活动延伸
(1)以小小演唱会的形式随录音机演唱歌曲。
(2)做游戏《手指游戏》,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嘀嘀嘀……(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家人的情感)
小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在数熊山的游戏情境中初步学念儿歌。
2、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幼儿已经上过计算活动“数熊山”
材料准备:PPT
一、说说一座山
1、讨论图片
——(看图片)这些山有什么不一样?(是熊山)有几座是熊山? (5座小熊山)
2、欣赏儿歌:数熊山
3、幼儿尝试扮演
——如果要表演这首儿歌的话,你想扮演谁?(熊山、数熊山的人)
——需要几个人来扮演熊山?(5个)
二、念念几座山
1、讨论不一样的熊山
——这几座熊山有什么不一样?(有的`是一只熊的熊山,有的是两只熊在一起的熊山)
2、再次欣赏儿歌
3、幼儿尝试扮演
——如果请两只熊在一起扮演一座熊山,我们需要5座山,需要几个人来扮演熊山?(10个人)
——没有轮到的小朋友干吗?
三、做做小游戏
1、 介绍游戏规则
根据图片以及教师的拍手声提示变换组成熊山的小熊数量,多余幼儿做数熊山的小朋友。
2、 幼儿分角色游戏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精选]小班教案07-28
小班教案【精选】07-29
小班教案[精选]07-22
(精选)小班教案07-27
【精选】小班教案08-03
小班教案(经典)07-25
[经典]小班教案07-22
小班教案【经典】07-22
(经典)小班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