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2-10 09:46:03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美术教案【大全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美术教案【大全6篇】

美术教案 篇1

  课标要求:

  (1)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2)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19世纪以来世界音乐艺术和美术艺术的概况,认识它们的发展历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近代民办艺术关系到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培养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习19世纪以来世界艺术的辉煌成就,知道艺术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增强学生的国际文化交流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19世纪以来的音乐美术作品的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审美取向,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评价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现代艺术的兴起与流派。

  教学难点: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的地位和影响的理解。

  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

  板书设计:

  一、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

  1.贝多芬音乐的地位

  2.代表作:《命运交响曲》

  3.贝多芬的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艺术特征

  二、印象派绘画与音乐

  1.背景

  2.印象派绘画

  3.印象派音乐

  4.印象派的贡献

  三、现代艺术的兴起

  1.现代美术

  2.现代音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阅读本课的引言:19世纪以来,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为音乐与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欧洲诞生了若干杰出的艺术大师,他们宛如一座座艺术高山,令世人叹为观止。这些艺术家是谁?他们的作品具有什么艺术价值?进入现代以后,艺术界又有哪些新发展?

  一、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

  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文字阅读框《音乐领域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为什么要让同学们先理解音乐中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呢?我们来看一下本目内容的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找同学分别阅读教材P74第一自然段:18——19世纪之交,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水文音乐过渡的时期。为这两大乐派架起桥梁的.伟人是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

  教材P74最后一个自然段:贝多芬既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在音乐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这两个自然段说明了贝多芬在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

  板书:1.贝多芬音乐的地位

  请同学们看教材P74图《贝多芬》,并阅读第二自然段小字,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在教材P74上面的文字阅读框中节选了两段贝多芬的名言,其中第一段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这段文字经常用来解释贝多芬的音乐巨作《命运交响曲》。

  板书:2.代表作:《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还有哪些代表作品?《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其中《第三交响曲英雄》是献给他心目中给人类带来自由、平等、博爱新时代的英雄——拿破仑的。当拿破仑称帝并背离法国大革命理想时,贝多芬把题词改成“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贝多芬共有九部交响曲,教材中说:“他的九部交响曲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瑰宝。”。

  教材P74本目内容的倒数第二自然段对古典音乐有进一步的说明,请同学们阅读参考。

  那么,贝多芬的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艺术特征又是怎样的呢?

  板书:3.贝多芬的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艺术特征

  这两个问题的理解有助于同学们对贝多芬的音乐的更好欣赏。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本目内容的第三自然段。

  谁来回答一下时代背景?教材P74第三自然段:贝多芬生逢启蒙与革命的时代,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终生追求进步和自由,具有强烈的反抗封建与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

  谁来回答一下贝多芬音乐的艺术特征?教材P74第三自然段:其作品构思广阔,形式宏大,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蕴涵着深沉的哲理。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交响曲的发展与创新,他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他成功地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并调动一切音乐表现手段来为这个使命服务。

  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本目内容的上面文字阅读框的贝多芬的第二段名言: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便能超越常人无以摆脱的苦难。

  二、印象派绘画与音乐

  贝多芬的音乐具有刚健之风,这与时代赋予他的追求民主与自由的革命精神有关。印象派绘画与音乐产生的首要原因也与其时代密切相关。

  板书:1.背景

  教材上对印象派绘画与音乐的背景介绍中,并没有提到当时的社会状况。你能结合已学知识作一简要分析吗?

  19世纪的欧洲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兴资产阶级对旧制度、旧传统进行着猛烈地抨击。而艺术中的天才们也用一种具有相当自觉意识的批判眼光来看待前代的艺术,用越来越富有挑战性的姿态面向传统。于是,他们用艺术上的创新来契合时代的精神。这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

  教材上虽没有提到印象派绘画与音乐产生的社会背景,却介绍了其它一些原因。你能分析出来吗?

  科技的进步,如绘画中光学理论和实践,音乐中乐器的革新。

  艺术家的个人创造。

  前代艺术的积累。……

  下面我们来看印象派绘画。

  板书:2.印象派绘画

  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5文字阅读框《印象派的由来》。

  印象派的精髓之处就是反对传统的固定理论与模式,力求创新与突破。那么,印象派绘画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及追求呢?教材P75第一自然段:他们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为了加深对印象派绘画的理解,请同学们参照阅读教材P75本目内容的第二自然段小字。

  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是谁呢?法国画家莫奈。

  莫奈的代表作品有《日出印象》,组画《干草堆》《鲁昂大教堂》等。请同学们看地图册P40的相关图片及说明文字。

  从印象派绘画我们来学习印象派音乐。

  板书:3.印象派音乐

  先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找到体现印象派音乐艺术特色的相关语句。

  提示:教材P75本目内容的倒数第三自然段:一些音乐家在创作中强调声音的响度和音色,主张用它们取代传统音乐中的调式与和声体系,认为音乐只能提供一种暗示或心境。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5本目内容的倒数第二自然段小字,以加深对上述艺术特色的理解。

  印象派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其代表作品是1892年创作的《牧神午后前奏曲》。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蓝底文字阅读框,以及教材P76第一自然段小字以加强对德彪西作品的理解。

  我们从前面的学习中了解了印象派兴起的背景,以及印象派绘画和音乐的大致情况,教材在P76本目内容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又介绍了印象派的贡献。

  板书:4.印象派的贡献

  找学生阅读:教材P76第二自然段:印象派的崛起,开辟了欧美绘画与音乐语言的新天地,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为艺术家发挥个性提供了新途径。从此,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变革幅度越来越大,革新的锋芒越来越鲜明,从而孕育了20世纪初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

  三、现代艺术的兴起

  现代艺术的兴起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同时流派众多。

  那么,现代艺术的兴起有着怎样的时代背景呢?现代派产生在20世纪初以来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里,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金融危机等种种尖锐的社会现实,使不少艺术家们对现实产生不满和幻灭。他们不是政治家,不可能要求他们去反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在犹豫、彷徨之后,只有逃避残酷的社会现实,沉浸在各自所向往的艺术形式的探索之中。

  依据教材,现代艺术可分为美术与音乐两个部分。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自制糖果的方法。

  2、训练幼儿手部肌肉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自制的小糖果若干、木珠若干(大小不一)、糖果纸、广告纸。

  活动过程:

  1、昨天回家的时候听见有说话的声音,你们猜是谁?糖果宝宝。他说不开心,问为什么?他说他想有许多的朋友,说让想想,明天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帮你的.忙,好吗?小朋友你们愿意不愿意,(愿意)。

  2、请小朋友想想怎么办?做些糖果宝宝送给他。

  3、你们知道糖果宝宝怎么做,请打开一个糖果宝宝看一看,做糖果宝宝需要些什么东西(材料)。

  4、再打开一个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请幼儿上来示范,教师配合示范。

  5、幼儿操作实践,学习自制糖果的方法,教师观察指导,帮助幼儿把做好的糖果上墙。

  6、活动结束。糖果宝宝高兴地说,谢谢小朋友,帮送来了那么多的朋友。小朋友说,不用谢,不用谢你高兴们也很高兴。

美术教案 篇3

  案例背景:剪纸因其直观、形象、艳丽、多变的图案,方便、简单的工具材料,符合孩子学习的特点,深受孩子们喜欢。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可以创造出变化出千万种的图案,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还能陶情冶性,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蝴蝶对称优美的造型,漂亮的色彩,多变的花纹,一直是小朋友的最爱,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捉过蝴蝶,看过蝴蝶,也画过蝴蝶,对蝴蝶的外形特征比较熟悉,同时,在使用剪刀上已经非常的熟练,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技巧,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已有经验,设计了此活动。

  案例描述:

  一、观看课件,欣赏各种蝴蝶范例,激发兴趣。教师说:“今天我们班来了一群漂亮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幼儿观看课件,欣赏蝴蝶后,提问:你看到的蝴蝶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蝴蝶有2个大翅膀?有2个小翅膀,头上还有触须。知道蝴蝶的翅膀是左右对称的(包括颜色和图案)。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后,教师接着提问:这么漂亮的蝴蝶是怎样剪出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探索剪贴蝴蝶的方法。自由交流结束,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剪好蝴蝶后。教师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剪蝴蝶得方法,通过幼儿自己亲自操作、同伴的讲解示范、展示作品等环节,幼儿知道剪蝴蝶的基本方法,接着教师展示镂空花纹和没有镂空花纹的蝴蝶,引导

  幼儿比较两只蝴蝶,使幼儿知道身上有镂空纹样的蝴蝶更漂亮。然后教师边小结边让幼儿观看步骤图,长方形纸对折——画出蝴蝶对称的一半——按线剪出蝴蝶——在剪好的蝴蝶的身上、翅膀上设计花纹,并进行镂空。教师重点引导示范镂空技巧,从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让幼儿进一步掌握折剪蝴蝶、镂空翅膀的方法。

  三、幼儿再次进行剪蝴蝶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学习剪蝴蝶的方法后,再一次进行剪蝴蝶活动,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设计、剪出不同形状的`蝴蝶,在巡视过程中,帮助、指导能力弱的幼儿画、剪蝴蝶,提醒细小的部分如触须可以不剪,等粘贴时用彩笔画上去。同时,教师将幼儿有创意的剪法及时反馈给幼儿,起到拓展思维的功效。

  四、幼儿合作进行粘贴、添画活动,为了让作品内容丰富、完整,在粘贴环节,教师采取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商,共同完成,部分幼儿粘贴蝴蝶,部分幼儿添画上花草、太阳、树等景物,在活动中,教师及时提醒幼儿保持画面、桌面、身上的整洁。

  五、欣赏、讲评作品。各组完成作品后,请小组代表介绍作品。让后请幼儿讲讲

  自己喜欢哪一组作品,并说出理由。最后提醒幼儿把学习用具收回原位,将废纸片放入垃圾箩里。

  案例反思:本活动属于艺术领域中的剪贴活动,活动的目标确定为:1、在观察蝴蝶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交流等形式学习用对称式剪纸方法折剪不同形状的蝴蝶。2、感受剪纸的美以及体验协作成功的快乐。活动重点:学习用对称式剪纸方法折剪蝴蝶,活动难点:将蝴蝶身上的花纹进行镂空。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及本级教师的互评,现将本活动小结如下:

  一、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制订有层次的活动目标

  由于孩子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各有差异,在同一活动当中,不可能齐头并进的达到教学目的。但在日常教学中,多数教师一般都是根据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来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殊不知,这样的目标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来说太简单了,对能力弱的幼儿来说又太难了,要让不同水平的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必须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照顾不同层次的孩子,所以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制订了层次目标:高组目标:综合运用对称、镂空的方法折剪出各种不同外形的蝴蝶;中组目标:能折剪出蝴蝶;低组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折剪出蝴蝶。这样不仅顾及到不同能力的幼儿,而且让他们能够做到跳一跳够得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为幼儿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

  多年的美术教学使我知道,提出新的学习内容时,

  尽量少示范、少范例,甚至不示范、不提供范例,这样才不会制约幼儿的创造性。因此,在教幼儿学剪蝴蝶时,教师没有先讲解示范的,而是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讲蝴蝶的外形特称、剪蝴蝶的方法,并亲自操作,由于能力的不同,有的幼儿剪出镂空翅膀的蝴蝶,而有的幼儿连蝴蝶的外形都不会剪,这时教师不是去教幼儿如何剪,而是展示好的作品让幼儿欣赏,让能力强的幼儿介绍剪蝴蝶的方法后,教师才进行简单的讲解、总结,由于没有固定的范例禁锢着幼儿的思维,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折剪蝴蝶,剪出蝴蝶不仅外形各异,而且镂空图案也出乎教师的意料:有花、草、树、水果、几何图形、小动物等等。

  三、为幼儿提供表达与表现的舞台

  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幼儿这一资源,打破“教师教,幼儿学”的教育模式,接纳幼儿的想法,与幼儿进行角色互换,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过一把当老师的瘾。以小老师的身份在集体面前进行表达,进行分享。教师是一个参与者、学习者、欣赏者。活动成为师幼共同探索新知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

  创造与快乐。师生间教学相长,使得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加强,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四、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不同的指导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根据幼儿的不用能力进行指导。活动中,能力强的幼儿学会剪各种蝴蝶后,教师就及时提醒幼儿在蝴蝶的身上、翅膀上剪出花纹。鼓励能力稍弱的幼儿在会剪的基础上,尝试剪不同外形的蝴蝶,对折、剪能力差的帮他们画好蝴蝶,然后指导他们剪。通过分层次指导,不仅让幼儿保持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有了提高。五、剪纸与绘画、粘贴相结合,丰富作品首先,由于技能的限制,幼儿的剪纸作品不能准确的表现物体,在剪蝴蝶的触角时,部分能力弱的幼儿很难剪出,教师就指导幼儿用笔画出,其次,为使整个画面丰满、教师提醒幼儿用彩笔添画上一些相关的物体,如树、花、小动物等,这样使作品更丰富,美观。

  六、合作完成作品,充分发挥幼儿特长在剪纸活动中,由于时间及幼儿能力问题,到结束时,还不能剪出好的作品来,假如让四、五个孩子为小组,进行集体合作剪纸创作,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剪纸创作的需要,这样的剪纸作品效果则更佳而且还节约时间。所以教师采取了分组进行剪贴,每一组完成蝴蝶的剪贴画,为了让作品更丰富,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不同的方式完成作品,如:绘画能力强幼儿的、蜻蜓、花草、树等,擅长剪纸的幼儿继续剪蝴蝶,做事认真的幼儿添画蝴蝶翅膀、粘贴蝴蝶,这样不仅使作品更完整,而且发挥了幼儿的特长。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理解和平的意义,能用适当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和平的主题。

  二、在欣赏与评述过程中,感受画家的思想情感和对和平的向往,在体验和创作的过程中,尝试和学习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三、体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感受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会用美术语言来表现身边的社会与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或适当的`技法来表现和平的美好生活。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热爱和平的主题。

  课前准备:

  发明应战争的图片和影视片段及表现和平环境的图片。

  准备好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播放战争电影片断喝图片,感受战争场景的残酷、悲惨,再观察和平年代的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

  提出问题:战争带给人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珍惜和平?

  学生思考,联系自己收集的新闻图片进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说出对战争与和平的感想。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例作品,蒋介作品的含义,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探讨哪些是与和平主题相关的事物,及其在画面中的象征性。

  和平的面容:

  感受线描装饰手法:线描形式表现的妇女面容与鸽子,表达了人类与和平相通相容。作品线条流畅,简洁而有装饰味。

  儿童与鸽子:

  感受对角构图手法:以中国画形式表现的儿童与鸽子,表达了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作品用对角线构图,平衡中有动感。

  和平少女:

  以雕塑形式表现的少女与鸽子表达了和平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安康。作品构图饱满,有慎明李的血肉之躯显示了高超的写实手法。

  愿世界人民都如此鸟:

  感受国画写意手法:齐白石的大写意鸽子笔墨简练,设色单纯,是意象的表达、和平的象征。画面以醒目的书法题款突出作品主题,是中国画的一个特色。

  2.画家简介:

  齐璜(1863--1957),字濒生。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别号有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馆、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馆主者、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xx0 幅,平版画 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学设计:

  1、教学意图

  通过观察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了解和感受春天的色彩。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在观察活动中初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并且能够记忆和表现春天的色彩。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然界的色彩变化,把春天的色彩用各种方法表现出来。

  2、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表现春天的常用色彩。

  应会:记忆色彩,利用各种方法表现春天的色彩。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训练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和对色彩的识别能力。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和记忆色彩,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表现。

  难点:涂色的方法以及整体的色彩倾向。

  4、学习工具

  油画棒、水彩笔等

  二、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工具

  2、教授新课

  小朋友们好,在上课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小小的问题,看看大家是不是都知道,大家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对,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看来大家都知道一年的划分啊,那现在请小朋友听一首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唱,(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小朋友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恩,对了唱的是春天,大家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春天啊,谁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喜欢春天?说的真好,听小朋友们说的,老师也想看看春天是不是有小朋友们说的那样的美丽了,让我们一起看看好吗?(出示课件,展示图片)。

  看看春天来了,谁回来了啊?对小燕子。小燕子和大家一样都喜欢春天,所以从遥远的南方飞了回来。再看看春天还有什么?这是什么啊?谁来说说,对,小草发芽了,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哇,看漂亮吧,鲜艳的花朵,五颜六色的,多漂亮啊。

  小朋友们看了这么多的图片,老师想再让大家看两张图片,这次啊小朋友吗要认真的看,等下老师要提问的。看完了吗?那现在谁来说一说呢?恩,他回答的对吗?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对了,你真棒,小朋友门都猜对了吗?

  好,现在大家说说春天都有些什么颜色呢,草是绿色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黄色的,还有蓝色的.。大家说的真多,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大家说的颜色春天里能不能找到呢?

  好,大家听完了歌,看完了图片,现在老师要求大家都来动手画一画,看看那些小朋友画的最好,颜色用的最漂亮,好不好?

  3、布置作业

  大家在画之前可一好好的想一想,你要用什么颜色来表现春天?你可以创作一种新的方法吗?

  4、讲评作业

  大家都画好了吗?画春天我想对大家来说是小菜一碟,没有什么难度吧?我相信也是没问题的。老师刚才在大家画画的时候也画了一张,现在老师就想和大家比一比,看看谁画的更好,谁愿意把他的画和老师比比啊?

  恩,有四个小朋友愿意,来给他们点掌声,现在小朋友们来说说你的最欣赏的地方,为什么?用了什么颜色?什么地方你不满意,有什么好的建议。

  5、课后延伸

  好了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现在老师要求大家回去后把画给家人看看,并把自己在课堂上看到的春天色彩说给他们听听,再想想看这张画有春天色彩的纸你能做什么,那你们的家人和你们一起感受一下春天好不好?

  三、课后反思

  教学中,我采用大量的带有春天特有色彩的,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强烈感受,并通过小组同学的合作讨论、探讨春天的色彩方法检验学生研究的结果。这样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等不同的方法、手段解决了教学重点。我还利用多媒体展示用不同方法表现的春天的色彩,让学生初步领略点、线、面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能运用点线面完成表现春天的画面,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在课堂中学生都能很好的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说出来基本达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教学,启发学生的记忆和想象,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大胆的画出具有欢乐气氛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出童年生活中印象最深的、最欢乐的事情并画出来。

  教学难点:把想象出来的东西大胆的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儿童生活的图片。

  2、播放一些儿童歌曲片断

  3、板书课题:欢乐的童年

  二、出示图片,提供表象

  1、你的童年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如:在什么地方玩过,开展过哪些活动,作过什么有趣的游戏等)请详细描述。

  2、学生讨论回答,师小结

  3、出示“欢乐的童年”学生作品。

  4、根据学生作品讲解别人的童年生活。

  三、学生、教师共同演示

  1、教师根据学生描述,在黑板上画出一些风景和场景。

  2、学生添加人物,包括“自己”,注意人物表情。

  3、用想象作补充,再请同学补充场景、人物,完成构图。

  四、学生自由回忆、练习

  教师下班辅导,及时出示好的构图,提示:构图饱满

  五、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命题画欢乐的童年

  1、回忆

  2、描绘

  4、联想补充

《实用的美术教案【大全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7-31

美术教案(精选)08-08

美术教案【精选】07-20

(精选)美术教案09-29

美术教案[经典]08-24

(精选)美术教案08-27

美术教案[精选]07-20

(经典)美术教案07-21

美术教案【经典】07-22

美术教案02-20

实用的美术教案【大全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美术教案【大全6篇】

美术教案 篇1

  课标要求:

  (1)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2)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19世纪以来世界音乐艺术和美术艺术的概况,认识它们的发展历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近代民办艺术关系到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培养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习19世纪以来世界艺术的辉煌成就,知道艺术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增强学生的国际文化交流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19世纪以来的音乐美术作品的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审美取向,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评价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现代艺术的兴起与流派。

  教学难点: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的地位和影响的理解。

  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

  板书设计:

  一、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

  1.贝多芬音乐的地位

  2.代表作:《命运交响曲》

  3.贝多芬的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艺术特征

  二、印象派绘画与音乐

  1.背景

  2.印象派绘画

  3.印象派音乐

  4.印象派的贡献

  三、现代艺术的兴起

  1.现代美术

  2.现代音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阅读本课的引言:19世纪以来,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为音乐与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欧洲诞生了若干杰出的艺术大师,他们宛如一座座艺术高山,令世人叹为观止。这些艺术家是谁?他们的作品具有什么艺术价值?进入现代以后,艺术界又有哪些新发展?

  一、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

  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文字阅读框《音乐领域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为什么要让同学们先理解音乐中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呢?我们来看一下本目内容的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找同学分别阅读教材P74第一自然段:18——19世纪之交,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水文音乐过渡的时期。为这两大乐派架起桥梁的.伟人是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

  教材P74最后一个自然段:贝多芬既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在音乐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这两个自然段说明了贝多芬在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

  板书:1.贝多芬音乐的地位

  请同学们看教材P74图《贝多芬》,并阅读第二自然段小字,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在教材P74上面的文字阅读框中节选了两段贝多芬的名言,其中第一段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这段文字经常用来解释贝多芬的音乐巨作《命运交响曲》。

  板书:2.代表作:《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还有哪些代表作品?《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其中《第三交响曲英雄》是献给他心目中给人类带来自由、平等、博爱新时代的英雄——拿破仑的。当拿破仑称帝并背离法国大革命理想时,贝多芬把题词改成“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贝多芬共有九部交响曲,教材中说:“他的九部交响曲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瑰宝。”。

  教材P74本目内容的倒数第二自然段对古典音乐有进一步的说明,请同学们阅读参考。

  那么,贝多芬的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艺术特征又是怎样的呢?

  板书:3.贝多芬的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艺术特征

  这两个问题的理解有助于同学们对贝多芬的音乐的更好欣赏。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本目内容的第三自然段。

  谁来回答一下时代背景?教材P74第三自然段:贝多芬生逢启蒙与革命的时代,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终生追求进步和自由,具有强烈的反抗封建与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

  谁来回答一下贝多芬音乐的艺术特征?教材P74第三自然段:其作品构思广阔,形式宏大,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蕴涵着深沉的哲理。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交响曲的发展与创新,他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他成功地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并调动一切音乐表现手段来为这个使命服务。

  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本目内容的上面文字阅读框的贝多芬的第二段名言: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便能超越常人无以摆脱的苦难。

  二、印象派绘画与音乐

  贝多芬的音乐具有刚健之风,这与时代赋予他的追求民主与自由的革命精神有关。印象派绘画与音乐产生的首要原因也与其时代密切相关。

  板书:1.背景

  教材上对印象派绘画与音乐的背景介绍中,并没有提到当时的社会状况。你能结合已学知识作一简要分析吗?

  19世纪的欧洲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兴资产阶级对旧制度、旧传统进行着猛烈地抨击。而艺术中的天才们也用一种具有相当自觉意识的批判眼光来看待前代的艺术,用越来越富有挑战性的姿态面向传统。于是,他们用艺术上的创新来契合时代的精神。这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

  教材上虽没有提到印象派绘画与音乐产生的社会背景,却介绍了其它一些原因。你能分析出来吗?

  科技的进步,如绘画中光学理论和实践,音乐中乐器的革新。

  艺术家的个人创造。

  前代艺术的积累。……

  下面我们来看印象派绘画。

  板书:2.印象派绘画

  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5文字阅读框《印象派的由来》。

  印象派的精髓之处就是反对传统的固定理论与模式,力求创新与突破。那么,印象派绘画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及追求呢?教材P75第一自然段:他们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为了加深对印象派绘画的理解,请同学们参照阅读教材P75本目内容的第二自然段小字。

  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是谁呢?法国画家莫奈。

  莫奈的代表作品有《日出印象》,组画《干草堆》《鲁昂大教堂》等。请同学们看地图册P40的相关图片及说明文字。

  从印象派绘画我们来学习印象派音乐。

  板书:3.印象派音乐

  先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找到体现印象派音乐艺术特色的相关语句。

  提示:教材P75本目内容的倒数第三自然段:一些音乐家在创作中强调声音的响度和音色,主张用它们取代传统音乐中的调式与和声体系,认为音乐只能提供一种暗示或心境。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5本目内容的倒数第二自然段小字,以加深对上述艺术特色的理解。

  印象派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其代表作品是1892年创作的《牧神午后前奏曲》。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蓝底文字阅读框,以及教材P76第一自然段小字以加强对德彪西作品的理解。

  我们从前面的学习中了解了印象派兴起的背景,以及印象派绘画和音乐的大致情况,教材在P76本目内容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又介绍了印象派的贡献。

  板书:4.印象派的贡献

  找学生阅读:教材P76第二自然段:印象派的崛起,开辟了欧美绘画与音乐语言的新天地,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为艺术家发挥个性提供了新途径。从此,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变革幅度越来越大,革新的锋芒越来越鲜明,从而孕育了20世纪初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

  三、现代艺术的兴起

  现代艺术的兴起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同时流派众多。

  那么,现代艺术的兴起有着怎样的时代背景呢?现代派产生在20世纪初以来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里,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金融危机等种种尖锐的社会现实,使不少艺术家们对现实产生不满和幻灭。他们不是政治家,不可能要求他们去反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在犹豫、彷徨之后,只有逃避残酷的社会现实,沉浸在各自所向往的艺术形式的探索之中。

  依据教材,现代艺术可分为美术与音乐两个部分。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自制糖果的方法。

  2、训练幼儿手部肌肉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自制的小糖果若干、木珠若干(大小不一)、糖果纸、广告纸。

  活动过程:

  1、昨天回家的时候听见有说话的声音,你们猜是谁?糖果宝宝。他说不开心,问为什么?他说他想有许多的朋友,说让想想,明天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帮你的.忙,好吗?小朋友你们愿意不愿意,(愿意)。

  2、请小朋友想想怎么办?做些糖果宝宝送给他。

  3、你们知道糖果宝宝怎么做,请打开一个糖果宝宝看一看,做糖果宝宝需要些什么东西(材料)。

  4、再打开一个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请幼儿上来示范,教师配合示范。

  5、幼儿操作实践,学习自制糖果的方法,教师观察指导,帮助幼儿把做好的糖果上墙。

  6、活动结束。糖果宝宝高兴地说,谢谢小朋友,帮送来了那么多的朋友。小朋友说,不用谢,不用谢你高兴们也很高兴。

美术教案 篇3

  案例背景:剪纸因其直观、形象、艳丽、多变的图案,方便、简单的工具材料,符合孩子学习的特点,深受孩子们喜欢。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可以创造出变化出千万种的图案,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还能陶情冶性,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蝴蝶对称优美的造型,漂亮的色彩,多变的花纹,一直是小朋友的最爱,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捉过蝴蝶,看过蝴蝶,也画过蝴蝶,对蝴蝶的外形特征比较熟悉,同时,在使用剪刀上已经非常的熟练,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技巧,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已有经验,设计了此活动。

  案例描述:

  一、观看课件,欣赏各种蝴蝶范例,激发兴趣。教师说:“今天我们班来了一群漂亮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幼儿观看课件,欣赏蝴蝶后,提问:你看到的蝴蝶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蝴蝶有2个大翅膀?有2个小翅膀,头上还有触须。知道蝴蝶的翅膀是左右对称的(包括颜色和图案)。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后,教师接着提问:这么漂亮的蝴蝶是怎样剪出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探索剪贴蝴蝶的方法。自由交流结束,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剪好蝴蝶后。教师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剪蝴蝶得方法,通过幼儿自己亲自操作、同伴的讲解示范、展示作品等环节,幼儿知道剪蝴蝶的基本方法,接着教师展示镂空花纹和没有镂空花纹的蝴蝶,引导

  幼儿比较两只蝴蝶,使幼儿知道身上有镂空纹样的蝴蝶更漂亮。然后教师边小结边让幼儿观看步骤图,长方形纸对折——画出蝴蝶对称的一半——按线剪出蝴蝶——在剪好的蝴蝶的身上、翅膀上设计花纹,并进行镂空。教师重点引导示范镂空技巧,从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让幼儿进一步掌握折剪蝴蝶、镂空翅膀的方法。

  三、幼儿再次进行剪蝴蝶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学习剪蝴蝶的方法后,再一次进行剪蝴蝶活动,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设计、剪出不同形状的`蝴蝶,在巡视过程中,帮助、指导能力弱的幼儿画、剪蝴蝶,提醒细小的部分如触须可以不剪,等粘贴时用彩笔画上去。同时,教师将幼儿有创意的剪法及时反馈给幼儿,起到拓展思维的功效。

  四、幼儿合作进行粘贴、添画活动,为了让作品内容丰富、完整,在粘贴环节,教师采取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商,共同完成,部分幼儿粘贴蝴蝶,部分幼儿添画上花草、太阳、树等景物,在活动中,教师及时提醒幼儿保持画面、桌面、身上的整洁。

  五、欣赏、讲评作品。各组完成作品后,请小组代表介绍作品。让后请幼儿讲讲

  自己喜欢哪一组作品,并说出理由。最后提醒幼儿把学习用具收回原位,将废纸片放入垃圾箩里。

  案例反思:本活动属于艺术领域中的剪贴活动,活动的目标确定为:1、在观察蝴蝶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交流等形式学习用对称式剪纸方法折剪不同形状的蝴蝶。2、感受剪纸的美以及体验协作成功的快乐。活动重点:学习用对称式剪纸方法折剪蝴蝶,活动难点:将蝴蝶身上的花纹进行镂空。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及本级教师的互评,现将本活动小结如下:

  一、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制订有层次的活动目标

  由于孩子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各有差异,在同一活动当中,不可能齐头并进的达到教学目的。但在日常教学中,多数教师一般都是根据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来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殊不知,这样的目标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来说太简单了,对能力弱的幼儿来说又太难了,要让不同水平的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必须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照顾不同层次的孩子,所以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制订了层次目标:高组目标:综合运用对称、镂空的方法折剪出各种不同外形的蝴蝶;中组目标:能折剪出蝴蝶;低组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折剪出蝴蝶。这样不仅顾及到不同能力的幼儿,而且让他们能够做到跳一跳够得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为幼儿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

  多年的美术教学使我知道,提出新的学习内容时,

  尽量少示范、少范例,甚至不示范、不提供范例,这样才不会制约幼儿的创造性。因此,在教幼儿学剪蝴蝶时,教师没有先讲解示范的,而是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讲蝴蝶的外形特称、剪蝴蝶的方法,并亲自操作,由于能力的不同,有的幼儿剪出镂空翅膀的蝴蝶,而有的幼儿连蝴蝶的外形都不会剪,这时教师不是去教幼儿如何剪,而是展示好的作品让幼儿欣赏,让能力强的幼儿介绍剪蝴蝶的方法后,教师才进行简单的讲解、总结,由于没有固定的范例禁锢着幼儿的思维,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折剪蝴蝶,剪出蝴蝶不仅外形各异,而且镂空图案也出乎教师的意料:有花、草、树、水果、几何图形、小动物等等。

  三、为幼儿提供表达与表现的舞台

  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幼儿这一资源,打破“教师教,幼儿学”的教育模式,接纳幼儿的想法,与幼儿进行角色互换,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过一把当老师的瘾。以小老师的身份在集体面前进行表达,进行分享。教师是一个参与者、学习者、欣赏者。活动成为师幼共同探索新知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

  创造与快乐。师生间教学相长,使得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加强,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四、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不同的指导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根据幼儿的不用能力进行指导。活动中,能力强的幼儿学会剪各种蝴蝶后,教师就及时提醒幼儿在蝴蝶的身上、翅膀上剪出花纹。鼓励能力稍弱的幼儿在会剪的基础上,尝试剪不同外形的蝴蝶,对折、剪能力差的帮他们画好蝴蝶,然后指导他们剪。通过分层次指导,不仅让幼儿保持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有了提高。五、剪纸与绘画、粘贴相结合,丰富作品首先,由于技能的限制,幼儿的剪纸作品不能准确的表现物体,在剪蝴蝶的触角时,部分能力弱的幼儿很难剪出,教师就指导幼儿用笔画出,其次,为使整个画面丰满、教师提醒幼儿用彩笔添画上一些相关的物体,如树、花、小动物等,这样使作品更丰富,美观。

  六、合作完成作品,充分发挥幼儿特长在剪纸活动中,由于时间及幼儿能力问题,到结束时,还不能剪出好的作品来,假如让四、五个孩子为小组,进行集体合作剪纸创作,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剪纸创作的需要,这样的剪纸作品效果则更佳而且还节约时间。所以教师采取了分组进行剪贴,每一组完成蝴蝶的剪贴画,为了让作品更丰富,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不同的方式完成作品,如:绘画能力强幼儿的、蜻蜓、花草、树等,擅长剪纸的幼儿继续剪蝴蝶,做事认真的幼儿添画蝴蝶翅膀、粘贴蝴蝶,这样不仅使作品更完整,而且发挥了幼儿的特长。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理解和平的意义,能用适当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和平的主题。

  二、在欣赏与评述过程中,感受画家的思想情感和对和平的向往,在体验和创作的过程中,尝试和学习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三、体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感受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会用美术语言来表现身边的社会与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或适当的`技法来表现和平的美好生活。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热爱和平的主题。

  课前准备:

  发明应战争的图片和影视片段及表现和平环境的图片。

  准备好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播放战争电影片断喝图片,感受战争场景的残酷、悲惨,再观察和平年代的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

  提出问题:战争带给人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珍惜和平?

  学生思考,联系自己收集的新闻图片进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说出对战争与和平的感想。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例作品,蒋介作品的含义,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探讨哪些是与和平主题相关的事物,及其在画面中的象征性。

  和平的面容:

  感受线描装饰手法:线描形式表现的妇女面容与鸽子,表达了人类与和平相通相容。作品线条流畅,简洁而有装饰味。

  儿童与鸽子:

  感受对角构图手法:以中国画形式表现的儿童与鸽子,表达了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作品用对角线构图,平衡中有动感。

  和平少女:

  以雕塑形式表现的少女与鸽子表达了和平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安康。作品构图饱满,有慎明李的血肉之躯显示了高超的写实手法。

  愿世界人民都如此鸟:

  感受国画写意手法:齐白石的大写意鸽子笔墨简练,设色单纯,是意象的表达、和平的象征。画面以醒目的书法题款突出作品主题,是中国画的一个特色。

  2.画家简介:

  齐璜(1863--1957),字濒生。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别号有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馆、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馆主者、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xx0 幅,平版画 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学设计:

  1、教学意图

  通过观察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了解和感受春天的色彩。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在观察活动中初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并且能够记忆和表现春天的色彩。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然界的色彩变化,把春天的色彩用各种方法表现出来。

  2、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表现春天的常用色彩。

  应会:记忆色彩,利用各种方法表现春天的色彩。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训练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和对色彩的识别能力。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和记忆色彩,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表现。

  难点:涂色的方法以及整体的色彩倾向。

  4、学习工具

  油画棒、水彩笔等

  二、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工具

  2、教授新课

  小朋友们好,在上课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小小的问题,看看大家是不是都知道,大家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对,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看来大家都知道一年的划分啊,那现在请小朋友听一首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唱,(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小朋友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恩,对了唱的是春天,大家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春天啊,谁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喜欢春天?说的真好,听小朋友们说的,老师也想看看春天是不是有小朋友们说的那样的美丽了,让我们一起看看好吗?(出示课件,展示图片)。

  看看春天来了,谁回来了啊?对小燕子。小燕子和大家一样都喜欢春天,所以从遥远的南方飞了回来。再看看春天还有什么?这是什么啊?谁来说说,对,小草发芽了,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哇,看漂亮吧,鲜艳的花朵,五颜六色的,多漂亮啊。

  小朋友们看了这么多的图片,老师想再让大家看两张图片,这次啊小朋友吗要认真的看,等下老师要提问的。看完了吗?那现在谁来说一说呢?恩,他回答的对吗?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对了,你真棒,小朋友门都猜对了吗?

  好,现在大家说说春天都有些什么颜色呢,草是绿色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黄色的,还有蓝色的.。大家说的真多,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大家说的颜色春天里能不能找到呢?

  好,大家听完了歌,看完了图片,现在老师要求大家都来动手画一画,看看那些小朋友画的最好,颜色用的最漂亮,好不好?

  3、布置作业

  大家在画之前可一好好的想一想,你要用什么颜色来表现春天?你可以创作一种新的方法吗?

  4、讲评作业

  大家都画好了吗?画春天我想对大家来说是小菜一碟,没有什么难度吧?我相信也是没问题的。老师刚才在大家画画的时候也画了一张,现在老师就想和大家比一比,看看谁画的更好,谁愿意把他的画和老师比比啊?

  恩,有四个小朋友愿意,来给他们点掌声,现在小朋友们来说说你的最欣赏的地方,为什么?用了什么颜色?什么地方你不满意,有什么好的建议。

  5、课后延伸

  好了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现在老师要求大家回去后把画给家人看看,并把自己在课堂上看到的春天色彩说给他们听听,再想想看这张画有春天色彩的纸你能做什么,那你们的家人和你们一起感受一下春天好不好?

  三、课后反思

  教学中,我采用大量的带有春天特有色彩的,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强烈感受,并通过小组同学的合作讨论、探讨春天的色彩方法检验学生研究的结果。这样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等不同的方法、手段解决了教学重点。我还利用多媒体展示用不同方法表现的春天的色彩,让学生初步领略点、线、面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能运用点线面完成表现春天的画面,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在课堂中学生都能很好的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说出来基本达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教学,启发学生的记忆和想象,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大胆的画出具有欢乐气氛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出童年生活中印象最深的、最欢乐的事情并画出来。

  教学难点:把想象出来的东西大胆的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儿童生活的图片。

  2、播放一些儿童歌曲片断

  3、板书课题:欢乐的童年

  二、出示图片,提供表象

  1、你的童年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如:在什么地方玩过,开展过哪些活动,作过什么有趣的游戏等)请详细描述。

  2、学生讨论回答,师小结

  3、出示“欢乐的童年”学生作品。

  4、根据学生作品讲解别人的童年生活。

  三、学生、教师共同演示

  1、教师根据学生描述,在黑板上画出一些风景和场景。

  2、学生添加人物,包括“自己”,注意人物表情。

  3、用想象作补充,再请同学补充场景、人物,完成构图。

  四、学生自由回忆、练习

  教师下班辅导,及时出示好的构图,提示:构图饱满

  五、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命题画欢乐的童年

  1、回忆

  2、描绘

  4、联想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