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黄继光》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继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继光》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在原文环境中理解“屡次”“匍匐”“摧毁”等词语。
2、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3、应用朗读体验的方法,在朗读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感受黄继光舍身堵枪口的英勇与顽强。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及动作描写突出人物品质的表达方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1950年6月,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中国政府派出十几万志愿军奔赴朝鲜。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去看一下当时激烈的战争场面,了解在这次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课件播放朝鲜战争纪录片)看到了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
2、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来认识朝鲜战场上的一位英雄,他的壮举可谓是惊天动地,他就是――黄继光。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了关于抗美援朝和黄继光的相关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二、检查预习,走进文本
1、指名轮流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其他学生注意字音、停顿,并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师生合作点评读文情况,认读、理解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屡次匍匐冰雹摧毁胸膛报仇
3、师生交流明确:本文写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而壮烈牺牲的事。
三、了解顺序,感知文本
1、短短的一篇文章,完整而生动地叙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事迹。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事情发展顺序)
2、文章写了黄继光哪些感人的画面呢?
主动请求任务――执行任务――英勇献身
四、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谈谈黄继光完成这项任务的难易程度。(困难)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黄继光为什么主动请求任务?(小组讨论)
2、抓词语,理解重点句。
(1)(课件出示)比较两句话的不同,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①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②战士们的突击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2)思考“愤怒”和“坚定”在文中表达了黄继光怎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句子: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归纳段意。(进攻受阻,黄继光在紧急关头挺身而出,主动请战)
(三)重点研读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
1、结合学习提示,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提示:(1)黄继光处境如何?用“____”标在书上。
(2)找出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表现,用“````”标在书上。
2、学生自主学习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1)先说处境如何艰难。
①师相机指导读,“冒”表现出难。
②“冒”“用尽全身的力气”“二十米,十米”和省略号说明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惊人的毅力。
(2)再现黄继光战斗中的表现。
①这位年轻的战士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作者怎样表现出他的惊讶与赞叹?这是惊人的勇敢与顽强,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敬佩与赞叹来朗读第9自然段。
②晕倒了。
③又站起来了。(在什么情况下又站起来了?)
④“张开、猛扑、堵住”,抓住描写动作的词,体会黄继光堵枪口的'壮举,感受他身负重伤,用尽全身力气,只为扑得远一些。
4、讨论:同学们,要摧毁敌人的火力点,除了用胸膛堵枪口外,还有别的办法吗?(没有)
(四)学习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
1、齐读第12自然段,想想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战斗取得了胜利。)
2理、解“像海涛一样向上冲”的含义:在黄继光的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的力量势不可当。
五、拓展小结
1、黄继光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永远继承和发扬下去。
2、请同学们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体会钱学森的爱国热情和为国效力的精神。
〔教学板书〕
24x黄继光
主动请求任务
执行任务站起来了
又站起来了坚定
顽强
壮烈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英勇献身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因为和现在学生的时代相距比较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课前,我便让学生搜集有关黄继光和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课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组织观看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然后以多读为手段,在多读的基础上,结合学习提示,重点研读第7~11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堂延伸到生活。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我课后冷静下来的时候,再回顾我教学的一些细节时,如果我能在训练学生读的过程中,让基础好的同学带动基础差的同学,训练的效果会更好,朗读也更容易落到每个学生的身上。
《黄继光》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感受黄继光为革命利益,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伟大精神。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理解“战役”等17个词语的意思;会用“坚定”、“用尽全力”写句子。
3、学会复述课文的方法,能复述本课的第4—6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揭示课题,简介抗美援朝的时代背景及上甘岭战役;学习有关生字词,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教学目标:
了解抗美援朝时代背景及上甘岭战役,学习生字新词,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罗盛教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说罗盛教是国际主义战士。
2、回答上面两题引入本文。指出黄继光也是国际主义战士,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光荣牺牲,本文介绍他的是英勇事迹。板书课题。
3、介绍时代背景和黄继光简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放录音或范读课文。学生思考,黄继光是怎样牺牲的?是什么什么力量使他这样做的?
2、读后指名回答。
3、填空:
课文记叙了志愿军战士黄继光为了用身体堵住,使战役得胜的事。
三、自学字词并检查
1、查字典理解词义:匍匐、挪动、屡次。
2、给下面的带点的字选择词义
规定:(1)圆规;(2)法规、常规;(3)相劝;(4)谋划。
战役:(1)战争里()指劳力的事,需要花力气;(3)服兵役;(4)使唤。
3、说说上面两题的意思。
4、教师解释:“启明星、轰鸣、惊天动地、高地、主峰、照明弹”等词义。
四、读文,说段意
1、每人读一个自然段,正音。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五、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1、2、3题。
2、抄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生字词;训练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第1、2段。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学习第1、2段,理解部分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见课后第4题读读写写。
2、说说“战役、轰鸣、挪动、惊天动地”的词义。
二、自学分段
1、默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可按提示:“上级命令”、“请求任务”、“英勇牺牲”、“占领阵地”分成四段。
2、汇报分段,师生评议。(第1段――第1自然段,第2段――2、3自然段,第3段――4至6自然段,第4段――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学习第1段
1、指名读第1段
2、说说上级的命令是什么?从“黎明之前”(时间),“夺下597。9高地”(地点)任务重。
3、从什么地方看出上甘岭战役激烈。
4、比较“持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
四、学习第2段
1、自由读文,思考:(1)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请求战斗任务的?(划出有关句子)(2)提出不懂的问题。
2、指名读2、3自然段。
3、说说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请求战斗任务的?
4、分析句子:
(1)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几十挺机枪喷射出无数火舌,交织成严密的火网阻挡着战士们前进。(有条件的放有关这方面的录象)划出写敌人火力猛的词语。说明什么?
(2)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压了回来,负伤的同志越来越多。解释,“如果……就……”情况严重。
(3)第3自然段1、2两句,从“升启明星”“4分钟”分析时间紧,“如果……就……”情况严重。
(4)划出写黄继光神态的句子,从关键词“愤怒、注视”,理解黄继光对敌人恨。
(5)用引读法读黄继光与指导员的话,读出语气。也可以听录音,仿读。
五、练习作业
1、填空:(1)战士们像猛虎一样朝敌人扑去。把()比作(),这样写出了战士们()。(2)()不很快地拿下这个火力点,黎明前攻不下597。9高地,一夜奋战所夺取的山头()会全部丢失。这句写出()。
2、用“坚定”造句。
3、抄写词语表中的部分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第2课时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第3段;按照本单元的“学习提示”,训练学生复述指定的课文内容;朗读全文,进一步感受黄继光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
教学目标:
学习第3、4段,按本单元的“提示语”训练复述4、5、6自然段;朗读全文,进一步感受黄继光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请求任务的?他是怎样对指导员说的?
二、学习第3段
1、默读思考,划出写黄继光是怎样前进的句子。黄继光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胸膛去堵住敌人的机枪口?用波浪线划出写黄继光心理活动的句子。
2、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写黄继光前进和炸堡的句子,说说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原因。
3、理解四个“望着他”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
三、学习第4段
1、齐读这一段,说出段意。
2、理解比喻句: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冲向敌人占领了的阵地。句中把()比作()。
四、朗读全文
五、学习提示语,复述课文。
1、学习提示语,明白复述课文与背诵的不同,学习复述方法。
2、先自己复述,再同桌互说,接着指名复述,评议。
六、作业
1、填空,见《作业本》第7题。
2、指导扩句,见《作业本》第5题
3、用“用尽全力”造句。
【《黄继光》教案】相关文章:
黄继光教学反思04-14
读《黄继光》有感04-19
黄继光的读后感04-05
《黄继光》读后感04-22
《黄继光读后感11-09
黄继光读后感02-14
黄继光的故事读后感参考范文12-16
黄继光读后感(优选15篇)11-22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加法教案大班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