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水的运动》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的运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的运动》教案1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举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水循环,合理利用水资源意识。
教材分析
水的运动属于中图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开头简要说明了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及各水体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水循环做铺垫。第二部分通过水循环示意图,详细介绍了三种水循环,其中以海陆间循环为主;然后以讨论形式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所产生的影响,最后从不同角度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现实生活的观察,对水循环过程有一定抽象认识,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为水循环过程学习打下了铺垫。
教学重点
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意义
教学难点
水循环的过程及成因
教学方法
画图演示法、谈话法、练习题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用时
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内容:水的运动,请各位同学观看屏幕上的内容并结合书本46页上探究,思考回答实验中展示了什么现象,及反映到自然界中这些水的现象有那些?
播放《模拟水循环》的实验视频资料(或PPT内容)。
总结:水的蒸发、凝结降水,反映到自然环境水的蒸发,水汽凝结成云,降雨。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联合实际生活,更具体形象
3min
过渡
其实实验中的现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比如蒸发,我们喝的热水,可以看到水汽蒸发,或者我们通常说的下雨就是水汽的凝结降落。
列举生活实例,联系实际
1min
展开新课
根据观察到实验现象(屏幕上的PPT)结合课本的内容,思考图片B模仿地球的哪一种环境,向我们展示了水循环的那几个环节,这一种水循环称为什么水循环?
总结:图片B模仿是海洋的环境,展示了海洋的上的水汽蒸发、凝结降水,是海上内循环。
(同时间在黑板上作图,以及要求同学在下面一起画图)
结合课本知识,实验中图片A模仿地球什么环境,它包含了水循环的哪几个环节?
总结:水汽蒸发、植物蒸腾、和凝结降水。
陆地上的水汽蒸发主要是哪几种水体的水汽蒸发?
总结:湖泊、河流、沼泽及土壤表层水。这一种水循环我们称为陆上内循环或内陆循环。
实验中A和B的结果有哪些相同那些不同?
总结:A和B都有水汽的蒸发和凝结降水。不同:B水汽蒸发比A多。
为什么B中水汽比A多,因此大气中水汽来源主要是?
总结:主要来源于海洋。
海洋的水汽蒸发能否到达陆地,通过水循环的什么环节?
总结:水汽输送
那么水汽通过水汽输送的'环节到达陆地,海洋的水会减少吗,不会是因为什么?
总结:地表径流和底下径流。
这样海洋和陆地就形成了一个大的水循环,我们称为海陆间循环。
我们学习了水循环的过程,那么推动水循环的动力是什么?
总结:太阳辐射和重力(结合实验说明)
观察思考回答
学生观察,依次说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跟着老师步骤作图
学生观察,依次说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问题引领
学会观察地理现象;
能够运用地理术语表述地理现象
13min
小结
水循环的过程有: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植物蒸腾、下渗、地表径流和底下径流。分为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Flsh动画展示)
习题巩固
回忆巩固知识,做笔记,复习巩固
5min
过渡
我们学习了水循环的过程,那么水循环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自然和我们人类有什么意义呢
认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0.5min
展开新课
翻开课本的47页,阅读第二段的内容,总结水循环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意义。
总结:具体说明水循环的存在的意义:①水循环联系了地球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使各种自然地理过程得以延续,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促进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②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再生,并能持续利用。
③水循环可以调节气候,净化大气。
书本上47页右边的思考,人类能对水循环施加影响吗?如果有,有哪些途径?
总结:人类能够对水循环施加影响,比如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修建水库等。
水循环遭受破坏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
1、三峡大坝。
2、南水北调。
3、砍伐森林
水循环不断地更新补充,那么水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总结:让学生思考讨论。
(我们说的水资源通常指的是淡水资源,而淡水资源只占水体总体积的3.47%)
阅读总结
思考回答
讨论回答
课后思考
认识人类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合理利用水循环。
13min
总结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调节全球水、热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塑造地表形态。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合理利用水资源。
课后作业
回忆巩固做笔记
巩固所学
5min
板块设计
水的运动
习题: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 B.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
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 D.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
2.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人工降雨 B.围湖造田
C.开发地下水 D.封山育林
材料题.(2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1)秦岭是汉江北部支流的发源地,分析其对汉江北部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8分)
(2)简述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不断降低的原因。(8分)
(3)简析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影响。(4分)
《水的运动》教案2
一、教学目的:
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
3、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对洋流的形成的影响
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模式
3、洋流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世界洋流的成因、分布规律及模式
四、教学方法:
比较法、归纳法、启发式讲述法
五、课时安排:
计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 导入 ] (举起一只塑料小鸭)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从批发市场买的一只塑料玩具小鸭,它的价格是两块五。 20xx 年夏天,这样的一只中国制造的小鸭子在英国收藏市场上的价格是 1000 英镑,相当于民币 15000 多元!(停顿,观察学生反应)当然,那不是能在市场买到的小鸭子,而是曾经在海洋中漂泊了 15 年的小鸭子。
[ 演示 ] 用多媒体展示大洋大洲图
[ 讲解 ] 1992 年,一艘满载塑料玩具的集装箱货船在台湾以东太平洋洋面上遇到风暴,一只集装箱坠入大海,集装箱内的 2.9 万只塑料小鸭开始了它们漂泊的旅程。其中一部分小鸭向北漂过白令海峡进入了北冰洋,被冻在北冰洋的浮冰中,只能在夏季化冻时继续旅程,结果用了 5 年的时间才到达了格陵兰岛,并进入了大西洋。之后沿北美洲东海岸南行,再折向东北, 20xx 年夏天其先头部队到达了英国海岸。它们中的大部分还将继续它们的`航程。
[ 提问 ] “鸭子舰队”是靠什么进行环球旅行的?(洋流)
[ 讲解 ] 洋流指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环节二:归纳洋流分布规律
[ 演示 ] 数字星球所示世界洋流的动态影像
[ 出示 ] 世界洋流分布图;
引导学生观察太平洋、大西洋中低纬和中高纬的洋流分布情况。
[ 指导 ] 学生填写学案:
1. 绘制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洋流
2. 归纳洋流分布的一般模式
[ 板图 ] 在师生共同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洋流分布模式图,用红色表示暖流,蓝色表示寒流。
[ 小结 ]
1. 中低纬海区形成了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流动;大洋环流的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
2.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流动;
3. 南极大陆外围形成西风漂流;
4.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环节三:分析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找到规律以后,就要问“为什么”,这里要强调“动力”。学生回答可能包括: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风等,要简要评价,最后引导学生复习气压带风带的内容,认识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并简要解释模式图中各洋流的形成原因。注意不提风海流和补偿流的概念。
板图边画边讲,将风带复合在洋流模式图上。
环节四: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提问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哪些方面可能产生影响?
学生发散思维:气温、降水、海洋生物、航海等。
1.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 对比 ] 亚欧大陆两侧城市: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气温;
[ 说明 ] 寒、暖流对沿岸气温的影响。
[ 对比 ] 澳大利亚东西岸的植被;
[ 说明 ] 寒、暖流对沿岸降水的影响。
[ 小结 ]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洋流对渔场的影响
[ 提问 ] 海洋生物的生存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教师以四大渔场为例,说明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所在海区往往是形成大渔场的原因。
3.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学生阅读学案上的资料,了解洋流对航行速度和燃料的影响,并思考洋流对航行的其他影响。
通过资料,学生可以分析洋流流向与航行速度、时间和燃料的关系。洋流对航行的其他影响包括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海雾、高纬度洋流带来的冰山等。
4.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教师结合实例(石油污染事件),引导学生分析,注意利、弊两方面。洋流加快污染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七、板书设计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气候、 渔场、航行、海洋污染
【《水的运动》教案】相关文章:
《水》教案02-21
水的健康教案03-17
水的净化教案02-26
我与水教案02-27
实用的水教案03-03
水教案范文03-12
水的秘密教案03-23
小学水的教案03-25
《水的游戏》教案03-25
水的性质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