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一年级青岛版数学下册大海边教案模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青岛版数学下册大海边教案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青岛版数学下册大海边教案模板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3,数学— 3的认识。
2、使学生知道3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3以内数的大小,掌握3的组成。
3、结合插图使学生知道尊敬工人。
教具、学具准备:3的主题画挂图、绒板、计数器、小棒、点子图、方木块、1和2的数字卡片,2和3的组成。学生准备3根小棒,1、2、3的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1和2的数字卡片。提问:
"这是几?"
"2和1比,准大?2大于几?"
2、教师出示用点子图表示的数的组成卡片。
提问:"1和1组成几?"让学生举点子图。
二、新课
1、数数量是3的物体。
(l)出示主题画挂图或让学生看教科书第9页工人生产电视机的一面。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提问:
"图上的工人阿姨在做什么?你们喜欢看电视吗?"
"图上有几位工人阿姨在生产电视机?"
"图上还有什么东西的数量也是3?"
(2)学生操作。
提问;"拿出3根小棒,举起来给我看一看。"学生拿出以后,教师给予肯定,让学生把小棒放在桌子上。
教师出示绒板,上面贴好一个三角形,告诉学生这个图形叫三角形。提问:
"谁能用小棒摆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摆。如果有的.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摆。
"数一数,你摆的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
教师:刚才我们认真观察了主题图画,数出画上有3位工人阿姨,有3台电视机;又用3根小棒摆了一个三角形,这些人和东西的数量都可以用3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板书"3"。
2、认数字3。
教师手指黑板上的3字,提问:
"谁认识这是几?"
"我们一起来看看3的字形像什么?"老师指出3的字形像耳朵。
领读两遍3字。
3、教学3以内数的数序。
①出示计数器。教师边说边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两个珠子,再拨一个珠子,小学数学教案《数学— 3的认识》。提问:
"先拨两个珠子,再拨一个珠子,一共拨了几个珠子?"
"2个珠子添上1个珠子是几个珠子?"
"3个珠子去掉1个珠子是几个珠子?"
②学生操作。先摆2根小棒,再添1根小棒,一共摆了几根小棒?请一名学生回答:"2根小棒添上几根小棒是3根小棒?"
③出示绒板。教师在绒板上贴点子图,先贴1个点子,提问:
"这是几个点子?"学生回答后,教师在1个点子的图的下面写1。
再分别贴出2个点子和3个点子的图,并在点子图的下面分别写2和3。
教师:现在这3个数排好队了,请一个小朋友按顺序把这3个数读一读。再提问:
"按照数的数序,2的后面一个数是几?2添上几是3?"
"3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去掉几个是2?"
4、比较2和3的大小。
①出示方木块。左边摆3块,右边摆2块。提问:
"左边有几块方木块?右边有几块?"板书:"3 2"
"3和2比,谁大?"
教师:3和2比,3大。也就是3比2大,那么我们可以在3和2中间写一个大于号,开口朝着3,边说边写出"3>2"。提问:
"这个式子表示3大于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个式子就读作3大于2。带领学生读两遍。
②出示方木块。左边摆2块,右边摆3块。提问:
"左边有几块方木块?右边呢?"板书:"2 3"。
"2和3比,是2比3大还是2比3小?"
教师:2比3小,那么我们在2和3的中间也可以写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叫做小于号,尖的一边对着较小的数2,边说边在2和3的中间写一个"<"。指"2<3",这个式子表示2比3小,读作"2小于3"。领读两遍。
5、3的组成。
让学生摆出3根小棒。提问:
"你能把这3根小棒分成两堆吗?"学生动手分,教师注意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同时说明每个人分的不一样没有关系。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当学生回答左边摆2根右边摆1根时,教师板书"2 1";当学生回答左边摆1根右边摆2根时,教师板书"1 2"。
教师:刚才大家分小棒分得很好。从分小棒可以看出,3可以分成2和1,3还可以分成1和2,也就是2和1组成3,1和2也可以组成3,同时把前面板书写成和。
领读,3可以分成2和1,2和1组成3。
领读,3可以分成1和2,1和2组成3。
6、写数字3。
教师边说边在四字格中示范"3"的写法。3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里,要一笔写成,3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上半圆稍小些,下半圆稍大些,口向左开。
带领学生照着黑板上的"3"字书空两遍。
让学生在桌于上用手指空写3,把笔顺练熟。
让学生在教科书的写数字练习格里练习写3。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做练习二的第1、2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着猫图,然后问学生:图里画了几只小猫?学生回答以后,再让学生在图下面的括号里写1。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想每个括号里应该填几,再集体订正。第2题的教学方法可以参考第及题的做法。
一年级青岛版数学下册大海边教案模板2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领会左右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认识左右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左右吗?哪是左,哪是右?
1、学生:左右手;左右眼;我写字的手是右手、……
2、引入课题:你们说的真好,说明你们对左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左右、
教师板书:左右
(二)在游戏中初步认识左右
教师:我们来一起做个游戏好不好?
1、游戏(师说生做)
(1)请举起你的左手,右手……
(2)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指名做:举左手、右手、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
(3)快请你们看一看挨着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教师提问:不知你们看出没有,这个同学怎么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呢?
二、活动二:动手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左右)
(一)情境引入
今天,一些同学要去看电影,他们准备带上一些水果,我们快看看他们都带了哪些水果,并把水果摆整齐、(小组拿出水果图片)
(二)老师说,小组合作摆、
1、中间摆一个梨,梨的左边摆一个苹果,梨的右边摆一个草莓,在这三个水果的最右边摆一根香蕉、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1
2、桃子摆在从左数的第二个、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2
(2)观察这五个水果的左右的位置,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3、把糖摆在梨的左边(体验不同的摆法)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3
(2)出示图片:水果图片4
(3)出示图片:水果图片5
4、讨论:为什么这三种摆法都对?
(三)练习
1、教师:观察你座位的左边都有谁?右边都有谁?
2、自由活动
还有一块饼干,请你们把饼干摆个位置,摆好后说一说饼干的位置在哪、
三、活动三:在生活中进一步认识左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一)出示图片:找朋友
1、教师:我们帮同学们整理好水果,准备出发了,可是一检查还少小明没有来,于是
就派小刚去请,但小刚却忘记小明家是几号房间了,只知道是在一上楼的左边,我们快帮助小刚找一找吧!
2、集体反馈
3、拍一拍、想一想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左右,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好吗?
(2)拍手游戏
小组两人相对,用自己的右手拍对方同学的右手,用自己的左手拍对方同学的左手、
(3)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4、做一做,动动脑
(1)教师:认识左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2)出示图片:练习3
(3)小结:由于方向不同,左右就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作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
下楼时,都要向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按次序走、
(4)出示图片:练习4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你们喜欢这节课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认识左右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就让我们在生活中去体会吧!
探究活动
拍手游戏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前、后、左、右、上、下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反应能力、
游戏歌词
冰板、冰板,冰冰板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骨碌骨碌锤,骨碌骨碌叉,骨碌骨碌一个还剩三,看谁能得大红花、
游戏过程
1、教师介绍拍手游戏的歌词,并教会学生、
2、要求学生根据歌词加上手上的动作、
3、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分组进行表演、
4、选出最好的一组作为班级课间休息的游戏、
听反话
游戏目的
1、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会左右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规则
1、学生要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出相反的动作、
2、做错动作的学生要为其他学生表演节目、
游戏过程
1、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纵队),面向教师站好、
2、教师发出口令,学生做出相反动作、如:教师说:“向左看”,学生就把头转向右边;教师说:“向前一步”,学生就向后一步;教师说:“摸左耳”,学生就摸自己的右耳、
游戏说明
1、这个游戏可以在教室中进行,也可以在操场上进行、
2、在操场上活动时,可以增加一些内容、比如“向上跳”“向前跑”“蹲下”等等、
一年级青岛版数学下册大海边教案模板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难点
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
教学设计
一、初步认识左和右、
(一)活动一:认识汉字、
1、教师:老师早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好多的字,对不对?
出示汉字:左右
2、教师:谁认识?都谁认识左和右?把手举得高高的
3、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
(二)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
1、教师提问:谁能把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
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
(三)活动三:找朋友游戏、
1、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
3、放“找朋友”的音乐,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
(四)活动四:找位置、
教师过渡语:爱吃水果吧?桌面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轻轻倒出来、
1、看见什么了?
2、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桔子、梨)
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
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苹果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们说放在哪儿?桔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4、盖住三个水果贴在右边,告诉学生从右数梨是第四个,能猜猜白纸后面藏着几个水果?为什么?现在一共有几种水果?
(五)活动五:找同学家、
教师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1、出示图片:找朋友
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
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
(一)活动一:讨论、
1、指定学生和老师一起玩、
2、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
3、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
4、怎么办?
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玩拍手游戏、)
(二)活动二:帮一帮、
1、出示图片:上学路口
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欣然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2、找人来指一指、像小明这样站好指右边、
(三)活动三:上下楼梯、
1、出示图片:少年宫
1、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
2、展开讨论、
3、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中途停、
(1)老师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老师提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是靠右走的吗?
那你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
4、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有干什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
(四)活动四:找球、
游戏规则:找一个同学被蒙上眼睛,再找一个同学拿好奖品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游戏开始,全体同学开始告诉被蒙眼睛同学的行走路线,如果你们把行走路线告诉得特别清楚,他就能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给你们、
三、小结、
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
一年级青岛版数学下册大海边教案模板4
摘果子
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图片:金鱼图和绵羊图
1、请你根据图意列式
2、教师总结
(1)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2)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
(3)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二)教师设疑
我们知道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我们用加法计算;如果我想: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二、学习减法
(一)看图自主理解减法含义
1、出示图片:主题图
(1)请你自己想一想,这幅图什么意思?
(2)小组内说一说
(3)你知道怎样解答吗?
2、全班讨论
3、教师小结
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记做减号、
从5个里面减去2个,还剩3个,写作:5—2 =3
(二)反馈
1、出示图片:做一做1
2、出示图片:做一做2
3、出示图片:小刺猬拿苹果
(三)小结
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
(一)出示图片:手指图
(二)出示图片:小鸟摘果子
(三)出示图片:老鼠做数学
四、小结
今天我们接触了减法,你知道什么时候运用减法进行计算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探究活动
成双配对
游戏目的
1、巩固5以内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准备
将所有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2、组长任意说一个5以内的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
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复使用、如组长说“4”,第一次可以拿出“3+1”这个卡片;第二次组长再说“4”的时候,可以拿“2+2”“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3+1”这个卡片
3、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一年级青岛版数学下册大海边教案模板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整时与半时的区别,半时的两种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整时的认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小红什么时刻起床了呢?
生:7时。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
师:现在小红都上学去了,丽丽还在睡觉,现在又是什么时刻了?
这时,有部分同学已认识了半时,能说出七时半了。
导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认识半时吧。
三、观察发现,获得新知
1、教授8:00—8:30
①分针的位置
师:(课件出示8时的钟面)这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认的?
师:大家仔细观察,分针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再看一遍,看仔细了,分针所在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分针以前指着12,现在指着6了)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说一说。(多请学生说一说分针现在所在的位置,有助于学生对半时的记忆)
师:当分针指着6时。我们可以用几时半来表示。那到底这是几时半呢?再接着观察时针的变化吧!
②:时针的'位置
师:(课件出示)时针所在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的时针指着几呀?(时针之前是指着8,现在指着8和9的中间)
师:你说的真好!还有谁能说?(多让学生说一说,从而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并能准确的认出半时)
师:是呀,指着8和9的中间,那这是8时半,还是9时半呢?(有人会说8时半,有人会说9时半)
师:过了8没有?到了9没有?既然过了8没有到9那就是几时半哦?
师小结:既然过了8没有到9那它就是8时半。
③:半时的两种写法
师:说着说着,8时半也来到了我们课堂中间,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
师:8时半时,分针指着几呀?(6)时针过了几呀?(8)就是8时半。(边说边把相应的文字贴在黑板上)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全班齐说。
师: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先用汉字来写8时半(学生书空)
师:再用电子表的形式来表示,8:30(强调:它和我们学过的整时不一样,我们用两个0来表示整时,用30来表示半时)怎么读呢?听清楚了,8时30分。(齐读8时30分,书空8:30)
小结:8时半和8:30都是表示当分针指着6,时针过了8的这个时刻。
三、知识巩固,动手操作
1、练习巩固
(课件出示三个钟面)
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分别是什么时刻?并说出你是怎么认的?(同桌合作讨论)
生汇报。
2、动手拨一拨
(课件了出示三个不同的时间)
师:请同学们根据课件的时间,分别拨出三个不同的时间,请拔的时候注意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变动。
四、联系生活,讨论合作
1、师:经过上一次的迟到,丽丽也不敢迟到了,丽丽学会了每天都是按计划做事的,什么时刻做什么事情。看看,她现在是怎么合理安排时间的。(课件出示做一做丽丽的作息时间图)
先请学生说出第一幅丽丽上学图的时刻及认钟方法,课件出示两种写法。
2、师:请你完成书第93页的做一做,根据钟面写出相应的时刻。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
五、拓展应用,升华总结
1、出示课件趣味故事,小猪的一天。
【一年级数学下册大海边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02-10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29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02-27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0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2-16
最新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07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范文11-08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10-25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