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关于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1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基础,学习怎样在交往中尊重他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交往中,由于不尊重对方,使交往受到了阻碍。比如,你打听道儿,叫人定“老头”或“老太太”,人定就不爱听,可能就会不理你,使你的目的不能达到,你也感到不痛快。应该如何尊重别人呢?我们今天学习新的一课《要尊重他人》。
(二)学文明理
读一遍课文,读后思考
1、 张良为什么能得到黄石公的《太公兵法》?
2、 芸芸本是个聪明的孩子,又有一技之长,期末评选好儿童,她为什么落选了?
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讨论后找代表在全班发言。
教师小结:张良是一个聪明有礼貌的孩子,他见老人的鞋掉桥下了,就主动捡起来,并给老人穿上,这是一种尊重长辈的.表现,所以老人才把兵书给他。
芸芸虽是个聪明的孩子,又喜欢画画,但她骄傲自满,不愿意为同学服务,却争着要荣誉,所以大家都对她有意见。可见尊重不尊重别人,在交往中,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应该学习张良,对人有礼貌、尊重别人。
师:怎么尊重别人呢?
生:A、要真诚。B、对同学要讲信用。C、同学交往要讲究道德。D、关心他人。E、尊重他人人格。………。
当然,同学们还有其他多种答案,只要意见对,观点对,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如果答得不准确,教师要注意纠正。
(三)活动明理
短剧一:
表演后启发学生思考:美玲和小霞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
短剧二:
表演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1、 小明和李文为什么闹了矛盾,不再是好朋友了?
2、 小明做得对吗?应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小明做得不对。李文学习遇到困难,小明应该帮助,应该关心对方的需要,不能只顾自己玩,不关心别人。不尊重别人,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4、总结全课
这课的学习和活动让大家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只有尊重他人才获得友谊。同学们在今后要注意克服自己在尊重他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与不同人交往时,学习怎样去尊重他们。
关于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本段时间因为班上幼儿家长反应我班幼儿在家里对自己的长辈不是很尊敬,为此开展本次活动,教育幼儿如何尊敬长辈!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使幼儿认识到尊敬长辈是我国的一项优良传统。
情意目标:促使幼儿在家里受到家长的表扬,建立起浓厚的亲情!
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尊敬长辈的一些传统礼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如何让幼儿学会尊敬长辈,对于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在课堂上实践练习。
活动准备
尊敬长辈的一些案例故事;传统礼节的`活动小卡片。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一些不尊敬长辈的案例。
让幼儿来判断这些案例中的幼儿做得对不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二:出示小卡片,让幼儿观察卡片上的幼儿做得对不对。
三:结合班级事实举出班级中部分幼儿做得不好的方面进行教育。
让幼儿感悟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尊敬长辈和不尊重同学,便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四:让幼儿来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对待自己的长辈的。
幼儿交流同学的做法正确与否。
五:给学生介绍我国的一些常用礼节用语及部分传统礼节。
尽量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礼节用语(如:老师好、爷爷奶奶好、爸爸妈妈辛苦了等等)
教学反思
1:幼儿在评价他人做法的环节中兴趣很高,但在对自己做法自我评价时不够大胆,也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育中会多注意。
2: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对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能及时的运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3:部分幼儿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能很好的判断出对错。
4:绝大部分幼儿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愿意改正这些缺点。
关于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的尊重品德的感受和对尊重意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尊重是对他人的尊敬和重视,是对他人的人格而言的。
2、知道尊重是公德的前提、和谐社会的基础,对于自己、与他人交往和社会都有很大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在于教育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尊重以及尊重的意义。
2、让学生认识到尊重是对他人的人格而言的;使学生如何掌握尊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讨论:想一想据你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尊重他人的现象?又有哪些不尊重他人的现象?
二、新课学习
1、什么是尊重?
(1)尊重是对他人的`尊敬和重视。
尊重表现为一种感情和态度。尊重意味着重视他人的权利和尊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感受,与人为善,真诚、平等地对待他人。
(2)尊重是对他人的人格而言的。
每一个人,无论性别、身份、地位、爱好有什么不同,无论身体、气质、性格、能力、知识、智能有什么差别,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尊重他人首先意味着尊重他人的人格。
2、尊重有什么意义?
(1)尊重是公德的前提。
信任是对他人品质和能力的尊重,宽容是对他人习惯和特点的尊重,诚实是对善的尊重,守法是对规则的尊重。离开了尊重,公德则无从谈起。
(2)尊重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在交往中相互理解、与人为善、相互尊重,才能减少摩擦,缓解矛盾,消除隔阂,使人们心情更加舒畅,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
三、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材料:有的同学天资聪慧、成绩优异,但恃才傲物、盛气凌人。有人认为,这是他的个性,应该收到尊重;也有人认为,他不尊重别人,也不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
1、你怎样看待上述问题?
2、你与别人交往时个性是怎样表现的?
四、作业:思考怎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关于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4
1、活动名称:
《尊重你我他》
2、活动目标:
1、会倾听,别人说话不打扰,会等待。
2、使用礼貌用语,会举手,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在集体中尊重他人、欣赏他人。
3、体验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的喜悦。
3、活动准备:
1、贴纸(大拇指)
2、正确的礼貌行为图片
4、活动过程:
1、尊重你我他。
(1)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行为可以表现出对别人的`尊重呢?请谁来说一说。
(2)教师小结:见认识的人要微笑主动打招呼、不大声说话,不吵闹、会等待等。,2。引导幼儿思考、了解和尊重别人的表现有哪些。
(1)教师:我们早晨来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主动打招呼、面带微笑)
(2)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大家都想发言怎么办?(举手轮流去说,会倾听、会等待)
(3)教师:游戏活动时,同伴相互之间发生矛盾拿怎么办呀?(要好好跟同伴去说,不乱发脾气)
(4)教师:妈妈给宝宝洗了一个苹果时,宝宝说什么了?(谢谢)
3、观看正确的礼貌行为的图片。
(1)图一:客人来的时侯要主动、微笑问好。
(2)图二:小朋友排队玩游戏时,不推不挤。
(3)图三:小朋友在玩玩具的时侯不争不抢。
(4)图四:在车上的时侯会主动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位等。
4、文明礼仪我知道。
(1)请幼儿说一说礼貌用语、做一做基本的礼仪动作。(握手、拥抱、微笑等)
(2)将贴纸送给有礼貌的幼儿。
1、小朋友知道别人在讲故事的时侯,应该怎么做呢?(倾听,不打扰)
2、小朋友之间发生矛盾的时侯可以打架吗,那怎么做?(不能,要懂得相互谦让)
【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尊重他人教案04-14
尊重他人主题班会教案03-29
学会尊重他人心得体会范文优秀12-20
《尊重与理解》教案03-08
尊重的主题班会教案03-29
尊重心理健康教案03-24
尊重他人讲话稿01-22
关于尊重他人的演讲稿02-04
学会宽容,善待他人”主题班会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