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教案(大全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词汇:“又红又大”。
2.知道故事名称,了解故事主要情节及人物间的对话。
3.知道要向小猴学习,做有礼貌的小主人。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套。
2.小猴胸饰。
3.塑料水果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t: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瞧瞧是谁?(出示小猴教具)
t:今天天气真好,小猴子邀请了好朋友们来做客,小猴子想请好朋友们吃桃子,小猴子想请你们帮忙一起摘桃子吧,你们愿意吗?(愿意)
t:今天真开心,我们摘了好多的桃子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
(引导幼儿说出:又大又红)
二、欣赏故事,理解情节。
1.欣赏故事1—2段
(播放ppt1)提问
t:是谁呢?谁来迎接客人?小猴子是怎么说的`呢?(你好,小兔子,请进)
(依次出现小兔、熊猫)
2.欣赏故事3—6段
(播放ppt2)提问
t:三个朋友都给小猴子有礼貌的请进来了,小猴子作为主人,要做些什么呢?
(幼儿自由讨论,并练习:***,我送给你又打又红的桃子。)
t:小猴请大象、小熊、小兔吃桃子时,它们是怎样说的?
(练习礼貌语“谢谢!”“不用谢”)
3.创编情节,进一步练习句式
(播放ppt3)提问
t:那还会有哪个小动物来小猴子家做客呢?小猴子又会怎么做呢?谁来猜一猜?
(1)出现客人:机器猫、小老虎、小青蛙。
(2)提出要求:说话声音响亮,小动物们会张大嘴巴。
三、延伸经验,扩展思维。
t:我们是主人,他们是客人,为什么要先给客人吃呢?
四、师幼互动,结束活动。
t:小动物们都说你们真棒!妈妈也要给你们送水果,送送送,送水果,送给你一个大水果,谢谢你,不用谢,你是我的好朋友。
(引导幼儿唱,互送水果)
音乐声中活动结束。
附:故事《小猴请客》
多么美丽的树林啊!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小鸟在树上吱吱喳喳地唱着。
今天小猴特别高兴,朋友们要到家里做客,“笃笃笃”,大象、熊猫、小白兔都来了。
小猴有礼貌地请客人们坐下,把篮子里的桃子拿出来请朋友们吃。
小猴先拿了一只又红又大的桃子请大象吃,大象说:“谢谢!”小猴说:“不用谢!”小猴又拿了一只又红又大的桃子请小白兔吃,小白兔说:“谢谢!”小猴说:“不用谢!”
最后,小猴才拿了一个又红又大的桃子给自己吃。大象问小猴:你为什么最后才吃呀?”小猴说:“又大又红的桃子应该客人吃。”
朋友们都说:“小猴真好!”
小班教案 篇2
游戏活动多元价值分析
1、将教学内容游戏化,这是适应中班幼儿教育的重要特点。选取孩子喜欢的呼啦圈活动寓游戏中,在游戏中孩子兴奋,积极、满足了孩子身体健康和心情愉悦的需要。
2、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越障碍,从而使呼啦圈玩出多样化,并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及发散性思维。
3、游戏过程中孩子跳、钻、滚、套的基本技能和动作的协调都可以得到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展幼儿跳、跑、钻、套的基本技能和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及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呼拉圈若干个、哨子一个、椅子12把、平整场地一块、音乐磁带、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重难点
跳、钻、滚、套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幼儿随音乐做韵律操。头部运动、上肢、下肢运动、踢腿、全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让幼儿分散自由玩呼拉圈,鼓励幼儿玩出多种花样。
2、请孩子们各自表演不同的玩法,跳、钻、滚、套、走。
3、做游戏《营救小羊》。
<1>以谈话的形势告诉幼儿:小羊在河边喝水时,被大灰狼抓走了,抓到对面的树林里,现在你们就是勇敢的小猎人,我们快去救它吧,但是路上有许多障碍,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越过这些障碍?怎样用你们手中的呼拉圈抓住大灰狼,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及发散思维。引导幼儿说出:
跳:跨越呼拉圈跳,双足并拢跳,连续跳。
钻:练习正面钻过呼啦圈,使身体不能碰到呼啦圈。
滚:从空隙间滚过呼啦圈。
套:让幼儿将呼啦圈从大灰狼头上套过。
<3>小猎人、小羊互相抓住呼拉圈走过小河边。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猎人们,你们真了不起,抓住了大灰狼,还救出了小羊,累了吧,让我们到草地上休息休息吧,幼儿到草地做放松活动,游戏结束。
小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
2、尝试仿编儿歌,体验下雨时的`快乐景象。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倾听了故事小雨人儿
材料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出示PPT一,引起学习兴趣
·看,谁来了?小雨点爱跳舞,看看今天它到哪些地方去跳舞了?
二、分句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PPT二:小雨点,下呀下:
提问:
1、瞧,小雨点跳上什么地方?
2、小雨点跳上屋顶,发出了很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跳上屋顶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PPT三:提问:
1、小雨点又跳到哪里去啦?
2、小雨点跳到雨伞上,也发出了很好听的声音,仔细地听听。
3、它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PPT四:提问:
1、小雨点真调皮,看现在它又到哪里去了?
2、小雨点跳进池塘里,发出了很好听的声音,仔细地听听。
3、小雨点跳进池塘里,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三、学习儿歌
1、教师完整念儿歌。
2、引导幼儿一起学念儿歌。
3、对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说儿歌内容,幼儿——说象声词;再交换。
四、仿编儿歌
1、小雨点到许多地方都发出了好听的声音,真有趣呀,想一想,小雨点还会到什么地方跳舞?
2、出示PPT五,启发幼儿:山顶,石头,小树,小花,小河,大树等。
3、教师仿编儿歌:如:跳到树上沙沙沙,引导幼儿模仿。
4、幼儿尝试仿编儿歌。
五、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4
《春天》
小班社会儿歌教案《春天》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会春天的变化,感受阳光的温暖,表达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通过观察,知道柳树发芽了,学会说"春天,发芽"等词语,体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社会儿歌《春天》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由来: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希望,充满了生机。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万物复苏,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非常适合幼儿观察春天的变化现象,为了能有效的利用大自然的现有资源,将自然资源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我特意为托班幼儿设计了"柳树发芽了"的科学活动方案,旨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参与自然科学活动的积极性,表达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柳树发芽了,学会说"春天,发芽"等词语。
2、体会春天的变化,感受阳光的温暖,表达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体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4、通过观察,了解春天的一些显著特征。
5、观察春天的花与鸟,激发幼儿对动、植物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柳树发芽了,表示春天来了。
活动准备:
1、《春天》的磁带,录音机。
2、冬天和春天的柳树图,《春天》的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师:小朋友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认识春天
1、老师播放《春天》的课件,引导幼儿仔细观看课件。
2、老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柳树有什么变化?
3、老师出示课件中的`放大的柳树嫩牙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告诉幼儿,春天到了,柳树发芽,并指给幼儿看。
4、老师出示冬天的柳树图,提问:这是春天的柳树吗?为什么?
5、老师出示春天的柳树图,提问:这是春天的柳树吗?为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6、老师边念春天儿歌,边做肢体律动,引导幼儿跟随老师做肢体律动。
附儿歌: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两臂上举,两手做招手的动作)
柳树发芽了,(两手并拢,掌心相对,慢慢做张开的动作)
大雁飞回来了,(两手自然张开,上下摆动双臂做飞翔的动作)
我们真呀真高兴!(两手并拢,掌心相对,做笑脸的动作)
三、小结:
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大雁飞回来了,让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春天的景色吧!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小百科: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通常将北半球的公历3月~5月 定为春季,而南半球则是公历9月下旬~12月下旬定为春季。中国现代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撕贴的技能,并熟练地运用这一技能装饰眼镜。
2、大胆选用其他材料和装饰手法装饰眼镜。
3、在美工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
进一步学习撕贴的技能,并熟练地运用这一技能装饰眼镜。
活动难点:
大胆选用其他材料和装饰手法装饰眼镜。
活动准备:
范例若干,《纸工》13页 白色卡纸做成的眼镜模型,油画棒、各色彩纸。
活动过程:
一、酷酷的眼镜。
1、出示范例作品: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眼镜)那请小朋友看看这个眼镜表情是怎么样的呀?
2、教师拿起制作好眼镜戴起来。
3、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副酷酷的眼镜呀?
二、引导幼儿学习制作表情熊的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今天老师就来教小朋友来做这个酷酷的眼镜,小朋友可要看仔细哦!
2、教师示范讲解《表情熊》的制作方法。
(1)教师一边示范制作一边讲解:
1、沿切线撕下各个图形,并撕掉眼镜部分。
2、沿点划线将眼镜脚折好,并将眼镜脚粘贴在镜框两边。
3、沿切线撕下五彩纸条,按意愿粘贴在眼镜上方。
三、交待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出要求:要求幼儿先想想应该怎么做,再动手制作;桌子地面都要理干净;碰到问题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小朋友。
2、幼儿操作,教师对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指导,请能力强的.孩子帮助别的孩子(语言及动作),提醒保持干净。
3、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浆糊不能涂的太多,要不然作品会不整洁、美观。在制作的时候每一步我都要慢一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结束活动。
1、小结幼儿制作情况,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2、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小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用泡沫屑把有浆糊的地方均匀洒满。
2、大胆操作,体会手工的乐趣。
3、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小碗图片,泡沫屑一些。2、白色蜡笔每人一支。3、浆糊。4、唐老鸭玩具。
活动过程
1、出示唐老鸭,引起幼儿兴趣,并模仿唐老鸭,引出白米饭。
如: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呢?先闭上眼睛,猜一猜这位老朋友是谁呢?哦,它出来了,哈哈,是不是非常可爱呀!它是我的好朋友唐老鸭,咦,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它呢?(幼儿作答:喜欢)那小朋友,如果唐老鸭问你们要礼物,你们愿不愿意给它呢?(幼儿作答:愿意)那唐老鸭它不要礼物,它的肚子很饿,它还没有吃饭呢?它想要吃白米饭,怎么办呢?我们这里没有白米饭,不用着急,今天老师教你们做一碗白米饭,然后送给唐老鸭吃好吗?
2、出示碗的图片,引导小朋友们说出白米饭在碗里的样子。
3、如:小朋友,你们看我这手里拿的什么图片?(幼儿作答:碗)那小朋友们能告诉我,用碗做什么?碗里的白米饭是什么样子的?(幼儿作答:盛饭)
4、教师小结:我们是不是用碗盛白米饭,那小朋友们是不是盛的都不一样多呢?有的小朋友吃的少,就盛一点点,米饭就低低的,有的小朋友胃口好,就盛半碗,米饭就平平的,还有的小朋友吃的更多,是不是盛的满满的,米饭就高高的,像小山。
5、出示泡沫屑和浆糊,引导幼儿如何操作。
如:咦,小朋友们你们看,这白花花的是什么?(幼儿作答:米)这不是米,这是泡沫,不过我要把它当作米,那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把这米饭放在碗里,它会不会掉下来呢?(幼儿作答:会)那我们怎么做才能使它掉不下来呢?看,这是什么?(幼儿作答:浆糊)那我们怎么使用浆糊呢?小朋友们都做好了,老师开始教你们制作香喷喷的白米饭咯,首先我要用白色蜡笔画出米饭的'轮廓,小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画米饭轮廓,然后在轮廓里涂满浆糊,当然浆糊不要太多,否则会弄湿纸面或弄脏纸面,涂好之后我要抹匀它,不要一块一块的,然后把米洒在有浆糊的地方,小朋友们,看到了没有,我做好了白米饭,我要先送给唐老鸭吃咯!
6、请个别幼儿做示范。
如:小朋友们,我做好了,米饭送给唐老鸭了,谁还愿意做白米饭送给唐老鸭吃呢?
7、发碗和蜡笔,浆糊,让幼儿一起操作,巡回指导。
8、展示幼儿作品,感受做白米饭的成果。
如:啊!小朋友们太棒了,都用自己的手做了一碗白米饭,那现在我们请唐老鸭品尝我们的白米饭吧!
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能够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了解其颜色、味道等特征。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操作,并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激发幼儿爱吃水果的情感,体验同伴交流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几种常见水果若干、神秘纸盒一个、画有水果轮廓的作业纸若干、水彩笔若干。幼儿有对水果的认识经验。
2、经验准备:幼儿对水果有一定的经验(认识几种常见水果)。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几种常见水果的外形特征
谈话导入活动。今天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水果宝宝,小朋友们看看是谁呀?
(1)依次出示苹果、香蕉、桔子、梨,我们向它们问个好吧?
引导幼儿说出完整的句子,“你好苹果、香蕉、桔子、梨宝宝!”
(2)让幼儿数一数有几种水果。
(3)认识水果的颜色及形状。
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什么形状的?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充分发言。
2、鼓励幼儿练习剥香蕉、桔子皮等,并品尝多种美味的`水果。
(1)说说水果的吃法。
这些水果怎么吃?
香蕉、桔子要剥皮以后才能吃;苹果,梨要洗净或去皮之后才能吃。
(2)幼儿自己动手剥香
蕉、桔子并品尝多种美味水果。
(3)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品尝了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苹果:酸酸的、甜甜的;香蕉:甜甜的;桔子:酸酸的;梨:甜甜的、脆脆的。
(4)教育幼儿多吃水果身体棒。
水果里面有丰富的营养,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水果不感冒,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壮。
(5)教育幼儿不乱扔果皮,果核。
引导语:我们吃剩的果皮、果核应该怎么办?
4、游戏:摸水果
引导语:老师这里有一个水果盒,里面装着小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待会儿老师请小朋友
上来摸一摸,如果你猜出了你所摸的水果,老师就把这个水果送给你。
5、给水果宝宝穿衣服。
果园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所有的水果宝宝都没有了颜色。
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最愿意帮助别人了,现在我们帮水果宝宝穿上衣服,好不好? 请幼儿给画好轮廓的水果涂色。教师从旁指导,指导幼儿在轮廓内涂色等。
小班教案 篇8
一节:
一只小鸡叽叽,抵抵头(ji嘴状点桌面三下)吃米米(碰碰食指三下);来了(先伸出右手手心向下)一群(再伸出左手手心向下,放在右手上)小鸭鸭(做鸭嘴状三下),游游泳(两个大拇指交杈,其余手指并拢晃动)呷呷呷(做鸭嘴状三下);二只小象(两只手的食指和小指同时伸直)走过来(放在桌面做走的动作),钩钩鼻(大拇指碰碰)做游戏(两个大拇指绕一绕);一群(先伸右手)小鱼(再伸左手)游过来,游到东游到西,游到(两手游泳状打开)大海妈妈的环抱(两手交杈放胸前)里。
二节:
一个手指(右手)一个(左手)手指变成大山(两食指靠一起),二个(右手)手指二个手指变成剪刀(剪二下),三个手(左手)指三个手指变成水母(两食指靠一起、中指无名指并拢动一动),四个(右手)手指四个手指(左手)变成胡须(合并放下吧位置),五个(右手)手指五个(左手)手指变成海鸥(手心面向自己、大拇指交杈向上飞)。
三节:
一个手指(先伸右手)五个手指(再伸左手合拢当做小碗)小朋友(右手有节奏上下运动)吃水果,二个手指(右手筷子)五个(左手)手指小朋友吃面条,三个手指(右手--杈子)五个手指(左手)小朋友吃蛋糕,四个手指(右手勺子)五个手指(左手)小朋友吃米饭,五个手指(先伸右手)五个手指(再伸左手)小朋友做馒头(双手左右晃动),大家一起吃(两手胸前换位拍手,最后啊呜吃掉)。
四节:
你拍一我拍一,伸出大拇哥碰碰头,你拍二我拍二,伸出食指哥摆一摆,你拍三我拍三,伸出中指哥弯弯腰,你拍四我拍四,伸出无名指搭拱桥,你拍五我拍五,伸出小指头拉拉钩,五个手指伸出来,小朋友(两手胸前交杈)来做玩乐操(翻手腕后伸出两大拇指)。
五节:
(两手并拢)一门开(两个小指头先开)进不来,二门开(两个无名指再开)进不来,三门开(两个中指开)进不来,四门开(两个食指开)进不来,五门开开(手指都开)我进来了(手腕靠一起做花状、小朋友的`头对着手心点点头),见到我的好朋友(十个手指弯弯动动),拉拉钩(拉小指)敬个礼(除大拇指外手指动动)碰碰头(大拇指碰碰),相亲相爱(手腕磨擦)不分手(两手握一起)。
六节:
一个手点点(二个食指碰碰),二个手指剪剪(做剪刀状横剪一下竖剪一下),三个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弯弯,四个手指插插(二手交插),五指开花(做花状托住下吧)。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猫的外形特征,并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2、喜欢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3、愿意复述和表演儿歌的内容。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的猫粮。
2、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
3、有猫叫声的音乐。
4、《小花猫洗澡》儿歌。
活动过程
1. 请家中养了猫的`幼儿介绍猫的生活习性,例如:
猫吃什么食物?(教师可向幼儿出示猫粮。)
它最喜欢做什么?
它怎样去厕所?
它怎样清洁身体?
你和家人会怎样照顾它?
它生病时怎么办?
2. 与幼儿一起欣赏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引导幼儿观察猫的动作及外形特征。可强调猫脚有肉垫,因此在跳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3. 播放有猫叫声的音乐, 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猫,模仿猫叫、洗脸和清洁身体等动作。
4. 出示《小花猫洗澡》儿歌,学儿歌:
小花猫洗澡
小花猫,爱干净,
洗洗脸,洗洗脚,
不用水,真方便,
洗干净,去睡觉。
5. 请幼儿想象自己是小花猫,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活动评价
能说出猫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能模仿猫的叫声和形态。
能说儿歌《小花猫洗澡》。
活动建议
活动前几天,教师可以请几位家里养猫的家长配合,让幼儿参与照顾小猫,观察猫的生活习性。最好能将过程以录像或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待到活动时用。增加幼儿的感性经验。
活动后,还可以把图片放在展览区,在区域时间或过渡环节重复播放录像。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有好奇心、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课程的开头以情景引题,肯定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观察图片的同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大胆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增长更多的知识。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精选]小班教案07-28
小班教案(经典)08-08
(经典)小班教案08-08
小班教案【精选】07-29
(精选)小班教案07-27
【精选】小班教案08-03
小班教案(经典)07-25
小班教案[经典]09-09
(精选)小班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