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有多少个字》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有多少个字》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下册三、生活中的大数《有多少个字》教材30页到31页
2、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教材首先呈现主题情境--关于祖冲之的故事,将我国数学的历史文化自然融入到学习过程之中。鼓励学生凭直觉估计字数,出现估计结果的巨大差距,引导学生寻找帮助估计的“单位”,小组合作,估一估,说一说,找到估计单位,再根据“部分”估“整体”的策略,进行估计的练习。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大数之后,运用大数进行估计,让学生初步体会估计策略,发展数感,并为四年级的估计做铺垫。
3、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基础:初步会用参照标准圈一圈,认识万以内的数,感受数的大小。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一些简单的数目较小的事物进行过估计:如抓一把小棒估计有多少根,估计物体的长度等。会利用数一数,圈一圈,比一比等体会估计方法的多样化。
(3)学生学习新知遇到的困难: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少,对这种数量较多的事物缺乏感性认识,估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包括核心素养):经历估计活动的过程,初步体会估计策略,积累估计经验,并在估计过程中发展数感。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开展估计活动,利用数一数,圈一圈,比一比等体会估计方法的多样化,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从故事中感受我国数学的历史文化。
5、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估计的策略,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难点: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6、教学方法(体现出个性化的教学):
1、合作探究法
2、讨论法
3、直观演示法
7、媒体资源(网络白板ipad手机移动终端镜像投屏PPT课件flash课件):白板投影课件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1、白板出示由浅入深的两道数数题,并追问数数的方法。
2、呈现主题情境图--图文结合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小故事
要求:阅读小故事,说说祖冲之是个怎样的人?
1、利用数一数及乘法口诀等方法计算有多少个字?
2、学生带着问题小声朗读
1、白板出示简单的数数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基础解决问题,并为接下来的寻找估计“单位”打下基础。
2、祖冲之的故事将我国数学的历史文化融合到学习过程之中。
新小结(我由简单的数数活动,一步一步由浅入深,既巩固了旧知又为获取新知铺下知识基础,引领学生探讨今天的主题)
探究新知
一、思考一:估一估这个故事大约有多少个字?(要求学生不要一个一个地数,凭直觉进行给出答案。)
问: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引导学生理解“大约”
怎样来大约数学上叫做估计板书--估计
过渡语:快速估计的结果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到底哪个结果更合适呢?
引导学生探讨估计的方法:要求学生拿出资料一(祖冲之的小故事)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办法。
教师倾听学生的汇报展示并给予评价,并用课件演示给予验证。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板书:
1、一行多少字(几行)
2、一段多少字(几段)
3、部分相加
教师让学生总结板书。
比较凭直觉估计的结果和依靠估计策略得出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二)思考二:估一估,填一填,有多少粒黄豆?(课件出示图文)
学生直觉判断的结果:
1、估得太少,2、估得太多。
学生探讨大约的相关问题
1、什么是大约?
2、怎样来大约?
学生齐读“估计”
学生拿出资料一,小组讨论汇报
学生利用展台或白板汇报小组的估计办法。
生发言:估计的方法。
生总结不同:依靠估计策略得出的结果快而准确,凭直觉的估计结果不可靠。
(二)、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找到估计的“单位”根据3个杯子中黄豆高度的倍数关系得出答案。
有助于引导学生探讨估计的方法,寻找可以用于特定情境下帮助估计的“单位”。
此处齐读意在使学生明确探索的方向
通过“估一估,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估计,在自主探究,动手画一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白板的使用使学生的想法得到科学准确地验证,有效地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反思,一方面帮助学生体会估计策略的价值,另一方面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二)、在新的情境下,运用部分估整体的策略进行估计的练习,对发展学生的数感非常有益。
课件的运用使学生的猜测得意验证。
小结(我为学生创造充分探索交流的空间和时间,通过让学生小组内交流及汇报,让学生经历估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进而掌握估计的基本策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信息技术使学生的思考过程得以有效清晰地验证。)
巩固应用
要求学生选择恰当估计策略完成课后练习题
1、(课件出示练习题)以资料二的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习题4以资料三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
课外延伸题:
1、教师课件出示学生广播操队列图,提问:全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做广播操?有什么好办法来估计?
2、提问学生:生活中你经历过估计这样的事情吗?教师追问学生举的事例是对哪方面的估计?
3、教师请学生依据本节课所学,估计“一根大头针”的重量的办法。
4、教师总结:
(1)以多估少(2)以少估多
完成数学书31页2、3、4(资料三)题。
学生思考回答:
1、圈一圈。
2、一行大约多少人看看大约有几行。
3、一个年级大约有多少人乘以6个年级。
4、一个班级大约多少人乘以班级数。
2、学生思考后举例并总结:高度的估计、数量的估计……
3、学生思考后发言让学生经历观察,推理,画一画,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巩固估计的经验,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信息技术使学生的思考过程得以有效清晰地验证。
通过身边的素材练习,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借助直观图片(课件)的展示,进一步熟悉关于估一估的各种类型的题目。
将估计归类使学生思路明确
通过逆向思维的估计(以多估少),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估计的方法。
小结(二年级学生对这种数量较多的事物估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结合现实生活安排了一些生活中需要估计的素材,按由易到难的坡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估计的方法,也使学生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总结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1)学会了什么
(2)怎么学会的加深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与能力。
板书设计有多少个字
估计
一行多少字几行
一段多少字几段
部分多少字相加
以少估多
以多估少
【二年级下册《有多少个字》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有多少块糖教案03-12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08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30
比较多少数学教案03-25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0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05-09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02-02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02-06
中班数学教案比多少09-22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