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认清安全标志,知道不能玩火、电等危险物品,遵守交通规则。
2、知道应该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行动,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响集体,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自己动手制作安全标志,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交通安全、严禁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内容的小故事,并配有关的安全标志。
2、事先让幼儿收集有关的安全标志。
3、每幼儿一套安全标志七种:注意安全、人行横道、步行、禁止通行、严禁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
4、画纸、水彩笔、剪刀等工具材料。
三、活动过程:
找安全标志: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演示,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2、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
(1)为什么要有这些安全标志,这些安全标志有什么用?
(2)除了马路上的安全标志,你还见过什么安全标志,在什么地方见过的,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3)请幼儿继续观看多媒体演示,寻找有关的安全标志。
议安全标志:
1、幼儿尝试从布袋中找出安全标志,并介绍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
2、讨论安全标志的用途:我们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安全标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用途?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安全标志行不行?为什么?
3、议一议没有安全标志的危害:
(1)想一想、说一说,如果没有这些安全标志的危害。
(2)总结: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作为社会中的人,一定要按安全标志上的要求行动,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响集体。如果不这样,会出现很多问题,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就不能正常进行。
4、游戏:看谁找的准教师说出一种安全标志名称,请幼儿迅速找出相应的安全标志卡片。
三、设计安全标志:
1、想一想,我们班、幼儿园什么地方需要悬挂安全标志。请小朋友尝试动手设计和制作,让安全标志告诉我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应该怎样做。
2、请小朋友介绍自己设计、制作的安全标志的内容和作用,并用简练的语言讲给大家听。
四、活动延伸:
幼儿找需要安全标志的地方悬挂上自己制作的安全标志,并继续探索相关的安全标志,尝试理解安全标志的含义。
教学反思:
这一活动认识标记,讲安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通过故事形式来组织活动,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设计标记,在操作过程中认真积极地思索,通过讨论能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向老师提出自己感到困惑不解的问题,幼儿主动参与 活动的情况在每个孩子身上表现不可能一样,因此,教师要关于观察,了解每个孩子,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能上能下导他们主动参与活动。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感官参与,帮助幼儿理解喜怒哀乐时,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变化规律。
2.学习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初步绘画出人物生动而丰富的表情。
3.鼓励幼儿细致观察,激发其对人物画的绘画兴趣。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幼儿用具准备:绘画纸、彩笔、五官操作教具、小镜子。
2.教师教具准备:音乐、展台。
教学过程:
1.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游戏情景中体验高兴、害怕、生气等情绪。
2. 出示表情拼图,请幼儿根据需求,自由选择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脸型和五官造型来进行拼摆。
3. 交流小结:你拼摆出的"脸儿"是什么样的表情,照着小镜子学一下。
4. 提问:这样的表情说明他心里怎么样,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幼儿回答:皱眉的表情说明他不开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说明他非常开心……
5. 教师小结:我们的心里藏着一间小房子,当你不开心时,小房子里就会黑黑的,塞满了东西,感觉闷闷的堵堵的。如果这样下去时间一长,人就会生病。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像出去走一走、听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让小房子打开窗,投进阳光,真正让自己快乐起来。
6. 提供绘画材料,请幼儿自由绘画有趣的脸。(教师提出绘画要求:幼儿边照镜子边做出各种表情,启发其认真观察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并主动尝试绘画创作。)
7. 幼儿间讲述自己的'美术作品,游戏:学一学(模仿好朋友画纸上的面部表情)。
8. 自然下课。
活动延伸:
1. 亲子绘画活动:微笑的妈妈,打呼噜的老爸。
2. 幼儿园季节课程:小树叶的表情。
3. 结合日常生活,启发幼儿善于观察,会简单的自我排解烦恼和帮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绪。
4. 在区角游戏区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继续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变化的规律。
5. 名画欣赏:达芬奇《蒙娜丽莎》,毕加索《梦》,蒙克《呐喊》等。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四季变化使得冰和水发生的变化。
2、通过认知自然变化,初步建立热爱自然的意识。
3、在活动中锻炼幼儿四肢的协调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冰和水的.变化。
难点:冰和水的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
若干冰块,热水几盆。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导。
课前让幼儿做做热身操:小朋友们冬天到了,是不是感觉很冷啊,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做做操,让我们的小手小脚热起来好不好。
二、活动过程。
1、出示冰块并让孩子触摸冰块,向幼儿说明两点;
第一点:冰块之所以又冷又硬,是因为放在冰箱里。
第二点:冰块加热后会变成水。
2、在幼儿触摸冰块后,让幼儿说说摸了冰块后的感觉是怎样的。(冷)
3、将热水端到幼儿的面前让幼儿摸一摸热水,摸后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感觉。
4、为了证明第一条的两个观点,将冰块置于太阳下,定期观看,并告诉孩子冰块是如何融化的;
5、冰块全部融化后,将冰水倒入玻璃杯,让孩子用手触摸感觉水的冰凉。
6、小朋友我们的大自然到了冬天就会很冷所以水就会变成冰块,可是夏天很热所以冰块就变回水了,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了我们很多东西,没有大自然我们就不能生存,所以小朋友要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哦。
延伸活动:水是怎样变成冰的,在冰块盘上灌满水,放入冰箱,可多次重复此游戏。
教学反思:
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幼儿很感兴趣,但唯一的不足是整个游戏过程较短暂,使得能力弱的幼儿并没有实现目标的认知,在经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会把游戏过程再部署的更细致些,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完成目标的认知。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了解“家”的基础上,尝试用寻找、记录的方法,了解家中各种物品的数量。
2、进一步理解6以内的数字的实际意义,并能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记录卡;家里的`数字。
2、课件制作:我的家课件一:家里的各种物品(鞋、桌子、椅子、茶杯、玩具、电视机等物品)。
课件二:厨房、客厅、卧室。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理解6以内数字的实际意义:
1、幼儿交流记录卡,说说在家中发现了哪些数字?
A、直观的数字(数序):如、电话上的数字、钟上的数字、电器上的数字;
B、数量:如家中有6把椅子、3只沙发等
小结:小朋友记录了很多数字符号,这些数字有的在家中直接就能找到,而且排列是有顺序的。而有的数字是我们数出来的;如家里有2张桌子、3双鞋等;
2、家里有很多物品可以用数字表示,现在请说说家里还有哪些物品也可用1――6的数字来表示。(教师出示数字,幼儿说出物品的名称。如:家里有2台电视机可用数字来表示、家中有6只杯子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此时教师还要注意幼儿量词使用的正确性)
二、继续理解6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将数字从大到小排列。
1、出示图一:说说都有哪些物品,(鞋、桌子、椅子、茶杯、玩具、电视机等)这些物品各有几样?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出示图二:物品归类;
1)画面上是家里的什么地方?(厨房、客厅、卧室)2)想一想刚才我们看到的物品都放在哪里?为什么?(如:碗和匙我们可以放在厨房,玩具可以放在客厅,也可以放在卧室里等)3)数一数每个房间共有几样?哪个多哪个少?
4)引导幼儿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交流了家中很多物品可以用数字表示,也知道家中的物品要分类摆放。这样家里才能既美丽又整洁。
三、延伸活动:记录班级里的数字。
注:幼儿可以运用操作卡,继续如课件二将各种物品分类摆放,并用数字表示。具体见我爱我家的操作材料。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⒈欣赏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感受歌曲幸福快乐的意境。
⒉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的美好感情,尝试用唱歌、动作表达对家人的爱。
⒊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⒋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⒌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⒈音乐录音、全家福照片。
⒉《让爱住我家》演唱者照片、表演视频、哑语视频。
活动过程:
㈠倾听歌曲,感受歌曲幸福快乐的意境
⒈完整倾听歌曲
师:孩子们,今天我带来了一首特别好听的歌,请你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⒉倾听后说说感受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师:听歌的时候你们为什么笑?听到了什么让你觉得很那么开心?
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⒈欣赏歌曲,认识演唱歌曲的一家人
⑴这是一首关于“爱”和“家”的歌曲,名字叫《让爱住我家》,请你听一听这个家里有谁?
⑵(出示演唱者全家福)这个家里住着爸爸、妈妈、姐姐、弟弟,你看他们一家人在一起表情怎么样?给你什么感觉?这是幸福快乐的一家人。
⒉欣赏歌曲,了解歌曲演唱的方式
师:这首歌里,谁第一个唱,谁第二个唱,谁第三个唱,请你听听。
师:最后一部分是怎么唱的?(一家人合唱)
⒊欣赏歌曲视频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一家人的表演。
⒋分段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⑴师:幸福的家庭里每天发生着一些幸福的事情,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有谁呢?他们认为爱是什么呢?我们再闭上眼睛静静的来听一听。
⑵倾听姐姐演唱部分,请幼儿说说姐姐对爱的理解。
师:姐姐说爱是什么?
⑶倾听妈妈演唱部分,
请幼儿说说妈妈对爱的理解。
⑷倾听爸爸演唱部分,请幼儿说说爸爸对爱的理解。
⑸倾听合唱部分,说说幼儿自己的理解
师:你看,这就是幸福的一家,大家都在付出自己的爱,享受着别人的爱;爱就在你的家,爱就在我的家,爱就在我们的家。
⒌轻声哼唱,感受歌曲浓浓的爱
⒍完整欣赏音乐,观看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师:这几天,老师收集了你们的全家福照片,我们来听着音乐,看看我们自己幸福的家。
㈢学习用动作表达自己的爱
⒈欣赏聋哑人手语表演。
师:孩子们,我们是幸福的宝宝,我们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的疼爱,我们可以用小嘴巴说出来,但有一群人她们不会说话,不会唱歌,怎么表达自己的爱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⒉学习歌曲高潮部分动作,用动作表达爱
师:我们一起来跟他们学一学吧。
⒊小结:我们幼儿园也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小朋友们在这个家庭里快乐的成长,让我们把这份快乐、幸福的感觉永远留在我们的身边吧!
活动反思:
最近,我和宝宝们一起上了一节音乐欣赏课《让爱住我家》,上完这节课后,给我的感触很深很深。宝宝们跟着我一起随着音乐亲亲热热的画面,还在我的脑海里不停播放。他们和我那么的`有默契,有些事情、有些动作,不需要我说,一个眼神,他们似乎就懂得,真的让我倍感欣慰。
《让爱住我家》是一首欣赏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柔和、舒缓的旋律以及可爱的童声,领略音乐的魅力,能够感觉到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
在我们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跟着老师一起用心去感觉这首歌的内容,从他们的表情中能够看到。有的幼儿很喜欢这首歌,活动结束后还说很想听,有的幼儿感觉到歌中的温馨了,有点黯然地跟我说“老师,我的爸爸和妈妈有时会吵架”看着孩子那失落的表情,不禁让我的心都有些酸酸的。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爸爸妈妈都要好好相处哦,因为我们都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沙包游戏,训练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2、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培养遵守纪律的好品德。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设计活动场地:在场地中摆上各种活动器械。
人手一只沙包、录音机一台、轻松活泼的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队形队列练习;一路纵队走、一个大圆走、十字开花走、八路纵队走等。
幼儿自由玩沙包。
(二)基本部分
引导幼儿把沙包放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如头顶上、肩膀上、手心上……等)然后从场地中摆的'各种活动器械上走过,使沙包不掉到地上。 玩沙包比赛:要求幼儿把沙包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在活动器械上走,每走过一遍要换一个地方放,如第一次放在肩上,第二次就要放在头上等,看谁的方法多谁就是第一名。
游戏“带着沙包走小路”
幼儿分成八组,每组前面放五个沙包,间距一米。游戏开始,每组第一位幼儿手拿沙包从第一个沙包起,把一个沙包放在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快速走过去,再快速走回来,把沙包交给第二位小朋友,这样依次进行。重复游戏时,沙包放的地方每次都不能相同。
(三)结束部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目的是可以通过沙包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的跳、抛、踢、等多种能力,而且沙包对于农村幼儿来说也是非常熟悉的一种玩具,通过集体活动使幼儿之间分享不同的玩法,并从中体会快乐。在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自己寻找各种玩法,通过多角度开展运动,让幼儿运用不同方式去运动、去创造,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幼儿在活动中锻炼了体能,发展了抛、跳、接等能力。在个别幼儿遇到困难时,我们能及时组织几名幼儿协助解决,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了解相关的重阳节知识。
2.激发幼儿对老人的崇敬,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3.培养孩子从小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幼儿通过搜集资料了解重阳节的`相关知识
2、选出十名幼儿列队欢迎入园老人
3、在本班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小礼品
4、老人自备开口上衣和鞋子一双5、糖果若干幼儿园重阳节
活动过程:
1、幼儿列队欢迎入园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来园时列队幼儿边念儿谣边打节拍)"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2、老人进入活动室后由教师提前安排好的幼儿为爷爷奶奶搬椅子请老人入座。
3、幼儿为老人表演节目4、请老人与幼儿一起看段视频(1)请老人谈谈自己的感受;(2)请幼儿说说听了爷爷奶奶的话我们小朋友今后该怎么做?
5、任选十名幼儿幼儿剥糖给老人吃并送上亲吻
6、互动游戏:每位爷爷奶奶身边放一个置物袋,请幼儿帮爷爷奶奶穿衣穿鞋。
7、幼儿给老人送上小礼品(音乐-爱的奉献)结束活动:
全体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表演《感恩的心》
教学反思:
能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同时也让老人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感到欣慰与骄傲。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精选]07-29
[经典]中班教案08-08
(经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8-27
【精选】中班教案08-26
【经典】中班教案07-24
(精选)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精选】07-24
中班教案(精选)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