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教案[通用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能通过明显的外貌特征区分男孩和女孩。
2、能辨认公共场合中的男、女标志,拓展生活经验。
3、引导幼儿喜欢参与游戏,能在游戏中准确做出判断。
二、活动准备
1、男孩、女孩娃娃和小熊手偶各一个
2、男、女卫生间标志
3、教学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熊手偶和娃娃,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今天请来了两位小客人,一位是男孩子,一位是女孩子,可小熊真糊涂,他怎么也分不清楚谁是男生谁是女孩子,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
2、请幼儿观察男孩、女孩的不同,明确男孩、女孩明显的外貌特征。
(1)引导幼儿比较男孩和女孩的外貌特征,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谁是男孩?谁是女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他们哪里不一样呢?
(4)女孩子梳着小辫子,穿着小裙子,男孩头发短短的,穿着长裤子。
3、教师出示教学图片,进入社会大观察环节,加深幼儿对性别的认识。
(1)请幼儿辨认画面中的人物及自己的性别。
(2)看看图中谁是男孩?谁是女孩?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3)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呢?为什么?
(4)请幼儿观察并说出画面中及自己家里家庭成员的性别。
(5)画面中谁是男的?谁是女的?
(6)你的家里谁是男的'?谁是女的呢?
4、游戏:点兵点将。
游戏规则:教师通过点兵点将的方法点到谁,谁就说“我是男(女)孩。”巩固幼儿对于自己性别的认识。
5、教师出示男、女卫生间标志,请幼儿观察、辨认。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
(2)你知道哪个代表男孩,哪个代表女孩子吗?
(3)将两个标志分别贴在活动室两端,请幼儿自己判断并迅速占到相应标志的一端。
6、游戏:比比谁的火车长。
游戏规则:男孩、女孩各成一列,两列火车并排站好,请男、女孩小手搭在肩上一一对应,接着手拉手来比较哪列火车长。
四、活动总结
活动后,教师可以和幼儿将男女卫生间的标志贴在盥洗室的相应位置,提醒幼儿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其他公共场合都要仔细看标志,生活中,教师要经常以既微妙又显而易见的方式鼓励幼儿区分性别,既要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性别优势,同时也要尽量减少在游戏活动中的性别差异。
小班教案 篇2
领域:科学
活动时间:十五分钟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进行5以内的点数,并将点卡和物体匹配。
2、学习当小主人,热情招待客人。活动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正确进行5以内的'点数。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客人来了。
今天来了好多动物朋友,你们看是谁啊?(出示小动物图片)数一数他们共有几只啊?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
1、按动物的数量模仿动物的叫声。
2、出示点卡,启发幼儿说说几只小动物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
二、客人带来的礼物。
小鸡带来了什么礼物?数数有几个?
三、招待客人。
幼儿学当小主人,用礼物等招待来家里的客人。
客人朋友们来玩了这么久,肚子一定饿了,让我们一起用好吃的食物招待它们吧!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过程中强调的是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
3.教师给予启发性的语言指导,让幼儿自己多想一想,动一动。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土豆变化的愿望。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这一活动与传统的系统教学不同,充分体现了儿童自主构建和教师价值引导相结合的理念。在活动过程中强调的是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强调师生之间的分享和交流。在活动中教师仔细观察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表现,并给予启发性的语言指导,引导幼儿想一想,会长出什么?与幼儿一起找原因。通过观察土豆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探究的兴趣。都成为幼儿关心和议论的话题。以此引发很多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在孩子的关注点上生成的,种植活动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的过程。
活动准备
蔬菜,土豆,泥土。
活动过程
蔬、果造型活动结束后,我把多出来的蔬菜土豆、放在了观察区里,便于幼儿日后进行观察。过了几天,这时我看见雯雯小朋友手里拿着方便面碗在自然角里走来走去,好像不知干什么好。看着她那犹豫不决的样子,我问:“雯雯你想种什么呢?”“老师,我想种土豆。我们的谈话被旁边的小朋友听见了,他们有的说“土豆怎么种呀,我没见过。”有的说……听了小朋友的议论,我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看它会不会长出什么”。,然后我就把少许的水放在了土豆里。雯雯一般都是来得最早的一个,她都忘不了给小土豆浇水,我们的小实验也吸引了其他小朋友,他们也加入了种土豆的活动中,这时,一位小朋友兴奋地叫了起来:孩子们抢着说;“快看,一个大土豆上长出许多根,就像老爷爷的胡子一样。”又有孩子提出来说:“把土豆种到泥土里去”然后我们就找来了土,同时把土豆种到泥土里去了,让孩子们也更有利去发现小土豆生长的秘密和奇妙!
教学反思
新《纲要》中一再强调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与培植幼儿对周围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如果在幼儿期能够通过科学教育激发何培养起幼儿的认识兴趣何探究欲望,也就是使幼儿具有了终身学习何发展的动力机制,这将使之终身受益。对幼儿来说,科学就是他们每天所做的事。而且,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问题无时无刻的在发生。因此,幼儿核心教育更多地应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生成。
小百科:马铃薯原产安第斯山区和智利沿海山地,当地印第安人将其作为主要食物,后由欧洲探险家和殖民者将其传至全球。1536年由西班牙水手引种到欧洲,1565年马铃薯引到英国爱尔兰,1785年被药剂师法尔孟契引入法国。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精选】小班教案08-03
(经典)小班教案08-08
小班教案(经典)08-08
[精选]小班教案07-28
小班教案【精选】07-29
(精选)小班教案08-24
小班教案[经典]09-09
小班教案(精选)10-02
(经典)小班教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