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及对话。
2、能用连贯语言讲出角色间的对话。学习词语:蹦蹦跳跳、摘、顶着。
3、教育幼儿同伴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
二、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角色头饰、雨伞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雨伞,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把什么?(雨伞)
那我们什么时候要用到这把雨伞呢?(引导幼儿说:下雨的时候)小朋友真聪明,都知道下雨的.时候我们要用到雨伞、雨衣,这样我们身上就淋不到雨了,就不会湿了。
(二)学习故事
可是,有一天突然下雨了,小白兔在草地上玩耍没带雨伞,那它是怎么办的呢 ?下面听老师给你们讲这个故事。
1、交待故事名称后,直接提问: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2、逐一出示故事图片,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
刚才,老师讲到谁在草地上玩?(小白兔)小白兔是怎样来到草地上的?(学习词语:蹦蹦跳跳)跟幼儿一起用动作表示。小白兔玩着玩着天怎么样了?(下雨了)小白兔有没有淋到雨,那它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来避雨的?(学习词:摘、顶)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这些动词。
3、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然后提问:
小白兔走呀走,前面遇到了谁?(小鸡)小白兔看见小鸡被雨淋到了,它连忙说了一句什么话?(引导幼儿说出:小鸡,小鸡,快到叶子底下来吧!)请个别幼儿回答,集体练习。这时候,小鸡有礼貌的说了什么?(让幼儿学说:谢谢你,小白兔)请个别幼儿上来扮演角色,练习动物间的对话。
方法同上,让幼儿练习小白兔、小鸡和小猫之间的对话。
4、幼儿与教师一起边表演边讲述故事。
5、启发幼儿说一说:“如果下雨,手中没有雨具,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避雨?”
6、利用角色头饰,请部分幼儿表演,启发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引导幼儿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教育幼儿相互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听了这个故事后,你喜欢谁,为什么?
故事《下雨的时候》
小白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一会儿看看花,一会儿采采蘑菇,玩得真高兴。忽然,刮起风,下起雨来了,小白兔急忙摘了一片大叶子,顶在头上,当做伞,这下好了,淋不到雨了。 它走呀走,看到前面走来一只小鸡,被雨淋得“叽叽叽“地直叫。小白兔连忙叫:“小鸡,小鸡,快到叶子底下来避避雨吧!”小鸡说:“谢谢你,小白兔。”说着,就钻到叶子底下。 小白兔和小鸡一起顶着大叶子往前走,又看到一只小猫给雨淋得“喵喵喵”地直叫。小白兔和小鸡一起叫:“小猫,小猫,快到叶子底下来避避雨吧!”小猫说:“谢谢你们!小兔和小鸡。”说着,就走到叶子底下。 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小白兔、小鸡、小猫三个好朋友一起做游戏,玩得真高兴。
小班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2、了解上街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活动准备:
1、老师事先考察幼儿园周边的环境,选择一条最安全和最适合的户外参观路线。
2、事先发给家长通知书,告知活动内容,并鼓励有时间的家长一同参与。
3、大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出发前,老师和幼儿讨论“幼儿园附近有什么景物”,老师把幼儿的答案画在大图画纸上。
2、老师引导幼儿采用“实地看一看”的方法验证之前的猜想。
3、老师与幼儿讨论外出要注意的事项,例如跟着老师、不要到处跑、注意路上的车辆等。
本活动宜分小组进行,可以增加老师的数量,也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加,以便照顾幼儿及更加确保安全。
4、途中,除了让幼儿观察幼儿园附近的景物,如商店、公园、楼房等,也可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路上的东西。一花一草、散步的小狗,都可成为幼儿眼中的新奇事物,老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用相机记录下沿途有意思的东西。
5、回幼儿园后,与幼儿讨论:
我们刚才经过了什么地方?
你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东西?
你喜欢幼儿园附近的环境吗?
6、老师出示出发前画的“幼儿园附近有什么景物 ”的大图画纸,根据幼儿的'想法,在分组活动的时间请幼儿继续丰富这幅大图画。
7、老师鼓励幼儿与家人上街时,要多观察,多发问,发掘更多乐趣。
活动评价:
1、能投入观察活动。
2、能将观察到的景物说出来。
3、知道上街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活动建议:
老师将“幼儿园附近有什么景物”的大图画纸贴在活动室的墙上,引导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并通过观察,不断丰富上面的内容。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懂得与他人分享好吃、好玩的东西。
2.体验到和同伴一起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糖果、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说说我的好朋友。
师:在幼儿园里,你都认识了谁?那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呢?
1.幼儿交流自己的好朋友。
2.师:请你跟你的好朋友抱一抱。你有什么感觉?心里开不开心?
3.教师小结:是的,每个宝宝都有自己好朋友。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真开心呀!
二、你是我的好朋友。
出示娃娃哭的图片
提问:图上的是谁呀?他怎么了?他为什么哭呀?我们问问他好不好?请你想个办法帮帮他,让他不要哭?
幼儿引导幼儿说一说要和同伴一块分享。
教师小结:是的,好吃的、好玩的,我们都要一起分享,不争也不抢。
三、游戏:《找朋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吃的糖果,我们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播放音乐,一边唱歌,一边找自己好朋友与他分享好吃的糖果。并学说:xxx,我请你吃好吃的糖果。
四、品尝糖果,结束活动。
师:糖果好吃吗?谁来说说你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糖果?哪个小朋友给你吃的?
引导幼儿学说:“谢谢!”“ “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小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数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教学用具:
积木块。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1.引导比较
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
2.板题:高矮
1.判断高矮
2.读题
比较大小、胖瘦宜肯定评价
1.感知人有高有矮
2.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
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较高矮
2.布置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3.汇报交流
4.总结方法;
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1.不能一眼看出谁高谁矮
2.小组合作
同桌比高矮
3.以组为单位,汇报不同方法
鼓励合作活动
组间互评
肯定方法
鼓励求异思维
1.激疑启思
2.培养参与意识与合作能力
3.培养思维创造性和语言表达力及自信力
三、排队游戏
1.3人一组说说谁最高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
1.判断并说明方法
2.判断并说明方法
组间互评,肯定鼓励
1.培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思维说理能力
四、反馈练习
1.第12页第7题
(1)说出动物名
(2)比较高和矮
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
反馈
同桌纠错汇报,独立判√、×并改正
鼓励互查
1.培养审题的学习习惯,能自查、互查
2.激趣
五、学生活动
1.摸高活动
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
那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
(1)表演
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
(2)判断思考
谁高,问题出在哪儿?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毛笔画线条,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2、体验宣纸和毛笔作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感受色彩对比。
活动准备:
毛笔若干、墨汁、书画毡若干、宣纸、湿毛巾。
活动过程:
一、 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T:猜猜看今天我请了谁来我们班?它呀细细长长像条虫,没手没脚会劳动,天天躲在泥土里,钻来钻去把土松!它是谁呢?
T:你们真聪明,老师现在就把小蚯蚓请出来。嗯?怎么不出来呢?我来问问看。(做询问状)
T:原来小蚯蚓看到了大大的太阳,小蚯蚓喜欢太阳么?(不喜欢)你们谁能想出个好主意把太阳遮掉?
T:我们来撑起小花伞,小蚯蚓来了!小朋友们好!
二、 介绍毛笔作画步骤及方法。
T:我们的小伞真好啊!还有好多小蚯蚓也想出来玩了,我们来把他们请出来吧!
T:我们要请毛笔宝宝来帮忙把蚯蚓朋友请出来了,谁能告诉我毛笔是怎样拿的?
——复习毛笔的拿法:“哥哥”和“妈妈”分开站,“我”和“姐姐”在家里。
——复习蘸笔的方法:毛笔宝宝和墨水宝宝亲一亲,在小盘子边舔一舔,把多出来的墨水宝宝送回家。
T:毛笔宝宝站的.直直,画出一条细细长长,弯弯曲曲的小蚯蚓!谁也来试试看!
——引出粗细的画法,“毛笔宝宝坐下来了,所以画的蚯蚓比较粗,是蚯蚓妈妈。”
T: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一只小花伞,我们也试试看用毛笔宝宝把小蚯蚓请到你的伞下面吧!
三、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操作,教师注意幼儿的握笔方法,注意幼儿画画时的兴趣。
四、总结
T:我们有了好多蚯蚓朋友啊!我们和蚯蚓朋友一起跳跳舞吧!左边扭一扭,右边扭一扭,身体转个圈!
小百科:与水墨画有关的还有水墨版画。与一般版画不同的是,水墨版画虽然也是木刻版画,但使用宣纸做为纸材,在不同的地方重复水墨印刷,层层渲染的效果,使得每一张作品都明显不同,也具有水墨画的美感。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能观察比较出黄豆芽和绿豆芽的不同。
2、知道豆芽是蔬菜,有营养,乐意吃豆芽。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豆芽,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豆芽。
1、师:今天,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带来一样礼物,大家看看是什么?(豆芽)
2、师:请小朋友拿两根不同的豆芽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粗细、长短有什么不同?
3、师:两种豆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4、教师小结:豆芽都分为三个部分:豆芽瓣、豆芽茎和豆芽根。黄豆芽比绿豆芽要粗一些、豆芽瓣也要大一些……
二、教师出示两种不同的豆芽,引导幼儿根据豆芽的形状来区分不容的豆芽。
1、师:现在就请小朋友把混在一起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分开,黄豆芽放在黄盘子中,绿豆芽放在绿盘子中,看哪一组的小朋友分得又快又准确!
2、幼儿分豆芽。
三、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豆芽哪里来?”,让幼儿知道豆芽的来历。
1、师:前几天,我们小朋友都做了一个发豆芽的试验,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最后发现了什么?”
2、播放课件,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师:那豆芽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四、尝豆芽。
1、教师煮豆芽汤,炒绿豆芽。
2、幼儿品尝豆芽,教育幼儿要爱吃豆芽。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11-07
小班教案(经典)07-25
小班教案[精选]07-22
[经典]小班教案07-22
小班教案【经典】07-22
(精选)小班教案07-27
小班教案(精选)10-02
小班教案12-26
小班教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