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如何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小朋友,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你会怎么办?
可要是 你在茫茫野外迷了路,那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去了解几种在野外辨别方向的好方法。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周围的同学。
2、读课文给同同桌帮助正音。
3、小老师教读生字。
明确 “针、忠、盏、稠”四 个生字都是 翘舌音。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积累生词识字
(1) 默读全文,画出 自己喜欢的生词。
(2) 交流自己所选的生词,在积累生词中巩固识字。
6、找反义词识字
如:南—北 稠—稀 快—慢
7、联系实际识字 ,如:“针”,我是在读《铁杵成针》的故事中认识的。
8、选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节展示给同桌听,请他评价。
9、抽生分节课文,教师注意就比较难读的字词进行指导,如:指南针、辨别、忠实、一盏、枝叶稠的、枝叶稀的等。
三、 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 太阳 (2)北极星 (3)大树 (4)雪
3、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 怎样利用太阳、北极星、大树和雪辨别方向?
(2) 各小组至少确定一种方法,练读、评读、仿读、研讨,并准备汇报。
4、汇报朗读,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朗读课文,借助自制图片,汇报辨别方向的方法。
相互质疑、释疑,对讲得不明确或不准备的地方,教师给予点拨、纠正。
四、 拓展延伸,引导发现
1、大自然中还有那些天然的指南针呢?
2、在今后的生活中细心观察,注意发现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向。
五、 借助图片,引导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检查生字
2、检查背诵
二、指导写字
1、齐读要求会写的字。
2、观察字形、书空笔顺。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提出难以写好的.字
“盏”:上半部分可以借鉴“浅”字的右边进行书写的迁移,要强调这里的两横更加向右上方斜了,皿字底应尽量写扁,下横要长,起托住全字的作用。
禾字旁:(1)上撇要短而平,最后一笔捺变点。
(2)旁在左边时,字形一般为左窄右宽。
4、生临写一个字,圈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个字,告诉同桌是怎样写好的请同桌指出写得不够好的字,该怎样写好。
5、临写第二个字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野外 沟渠 向导 忠实 指点 分辨 辨别 永远 高挂 天然 大自然 北极星 指南针
2、小组开展“一字开花”的活动,进行开火车扩词比赛
别:特别 分别 别处
指:指挥 手指 指南针
方:方向 地方 千方百计
导: 积:
忠: 慌:
四、作业
分学习小组合作收集资料,了解其他身边的自然科学知识,如:为什么森林能够净化污水,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等等,课余交流。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词语。
3.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感悟同心协力方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词语。
难点
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感悟同心协力方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模式
教具 投影片或图片、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读、悟、演、评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不过,能自己读懂故事并学着讲故事会更有意思。咱们今天要读的是一个关于小伙伴的故事。
2.读题。讲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
3.提问:你有好伙伴吗?你们经常在一起干什么?
4.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它们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读指导。
1.看图读故事开关和结尾。
(1)看图读开头。
①映示投影片1,指名回答三个小伙伴是谁。
②从图上能看出它们干什么吗?
③所以故事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
a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好句中停顿。
b指导感情朗读。
板书课题。
二、1.小黑板先后出示下列词语:小野猪 小袋鼠 小象
指名读、齐读。
――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生字“同”用红色标出。
教学步骤 “一同”上山栽树还可以怎么说?
(2)看图读结尾。
①映示投影片2,问:这幅图上画的什么?
②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导认识用红笔标出的生字“啦”“拉”“跳”。
③再次映示投影片1,问:读了故事的结尾,知道三个小伙伴已经栽好了树。你们再看看这幅图,读读开头,细心的小朋友会有疑问吗?
(没有工具两手空空怎么栽树呀?)
2.引入故事中间部分。
(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栽树的步骤,相机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
挖坑 施肥 培土 浇水
(2)可是——
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
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
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
①指名读句中“没有”和“怎么办“。
②自由读三句话,要求读出问话语气。
③分小组读,相机指导。
(3)是啊,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可怎么栽树呢?同桌猜猜三个小伙伴会怎么办。
(4)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将第二至五自然段读正确,读流利。
(5)检查自读情况。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看图听课文录音。
三个小伙伴什么工具出没带却栽好了树,多有趣!要是能把这个故事有声有色地讲出来,演出来,比听它更有意思了。
2.指导讲、演故事。
(1)交流:三个小伙伴,你喜欢谁?为什么?
(2)练读课文,要求:把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自然段好好读读,让老师和同学听了也喜欢。
(3)汇报朗读,评议,教师重点指导读好下列语句,体会小动物们自告奋勇,承担责任。
①“不要紧,不要紧,我有……”
三个小伙伴都这样说,说明他们都很积极主动。 (指图)你们看,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多高兴啊!我们高高兴兴地来读这句话。
分组读,表演。
②a“啦”在句子末尾,读轻声。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
b指名读“拉”和“啦”。同桌动作演示。
c怎么记住这个是拉,那个是跳呢?(引导学生注意偏旁部首)
指导感情朗读。
指名度读,强调要读出三个小伙伴十分高兴的语气,而且形之于色。
评议后分男女生读。
(5) ①问:哪些小朋友猜的和做事里讲的差不多?
②出示下列词语,开火车读。
不要紧 嘴巴 鼻子 拱 把 就
③指名读第二至五自然段,相机指导。
教学步骤
(1)交流:三个小伙伴,你喜欢谁?为什么?
(2)练读课文,
(3)汇报朗读,评议
①“不要紧,不要紧,我有……”
三个小伙伴都这样说,说明他们都很积极主动。
②“不一会儿……”他们都不偷懒,相互配合得多好!
(4)难怪树栽好了,它们那么愉快。齐读结尾。
(5)师生听配乐边读边表演。
(6)自由练习讲演。
(7)指名上台讲故事,戴上头饰表演,评选“故事大王”和“小演员”。
二、总结
小朋友们在一起做事、玩耍,就应该像这三个小伙伴一样,发挥自己的本领,劲儿往一处使,才能很好地完成,得到快乐。
四、指导写字
(2)要求:把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自然段好好读读,让老师和同学听了也喜欢。
(3)汇报朗读,评议,教师重点指导读好下列语句,体会小动物们自告奋勇,承担责任。
板书设计
19.三个小伙伴
小野猪
小袋鼠
小象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页例2、例3、例4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你们去过游乐园吗?
学生激动地高声答道:去过!
教师:游乐园里有些什么?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
学生1:有碰碰车、摩天轮、过山车。我最喜欢玩过山车!
学生2:还有海盗船、旋转木马。我喜欢玩旋转木马!……
教师:有这么多啊!那如果去游乐园玩的话,一定要花不少的时间吧!
学生们肯定地答道:嗯!
教师:你们会计算经过的时间吗?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教师:二年级(1)班的小红在下午2:00~4:00(板书:2:00~4:00)去了游乐园,她在游乐园里面玩了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全班汇报。
学生1:我1时1时地数,从2时到3时经过了1时,从3时到4时又经过了1时,一共玩了2时。
学生2:我用减法做,4-2=2时,小红在游乐园里面玩了2时。
教师小结:计算从几时到几时经过的时间,可以1时1时地数,也可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2.教学例3
教师:第二天,小红去上学。算一算,她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课件出示例3图,引导学生观察:小红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什么时间到达学校的?)
学生独立解决,并汇报。
方法一:小红出发时,分针指向1,到校时分针指到5,从1到5是4个大格,是20分。
方法二:小红出发时是8时5分,到校时间是8时25分,用25-5=20,所以是20分。……教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说出喜欢的理由。
尝试练习:“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3.教学例4
教师:小红所在的学校在周末举行了春季运动会。(课件演示运动会的场景)看,紧张激烈的比赛开始了。拔河比赛从8:30开始,9:40结束(板书:8:30~9:40)想一想,拔河比赛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谁愿意介绍你的方法?
方法一:把8:30~9:40分成两段,8:30~9:00是30分,9:00~9:40是40分,30+40=70分。
方法二:把8:30~9:40分成两段,8:30~9:30是1时,9:30~9:4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
方法三:可以用减法,9时减去8时是1时,40分减去3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
教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哪一种?说一说,单项赛用了多长时间?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小结: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巩固深化
(1)课堂活动第1题。
生生互动,互相说一说自己参加的一项活动经过的时间。
(2)小强的星期天。
先计算经过的时间,再填在书上。
(3)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情境图,说一说有哪些活动,先估一估自己做每件事用的时间,课后再实际验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对于时间,你想说些什么?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4
教学目标
1. 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 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识字,写字。
2. 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书,每个小朋友都有许多,今天,咱们却要去认识一本非常特别的书,特别在哪里呢?想知道吗?
板书课题:最大的“书”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想知道答案吗?请自由读课文。注意不容易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把每句话读通。
2. 认读生字
1) 生字都认识了吗?谁能当小老师?(明确:“质”是翘舌音,“册”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
2) 开火车认读生字
3) 同桌互相抽读“我会认”中去拼音的生字,纠正读音
4) 抢读生字
5) 对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6) 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正确。
7) 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书”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书”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呢?
3)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2、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再读一读课文吧。
2)伙伴对读
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到了什么?
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二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
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
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4、猜中想
1)(读学习小伙伴的话)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
2)你能猜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小黑板去拼音的生词)开火车读
地质 勘探 岩石 一册 厚厚的 脚印 波痕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3. 抢读
二、写字指导
1、齐读要求会写的字。
2、分小组学习讨论怎样识记生字。小组派代表交流识记得最好的生字。
3、自己观察书写生字时哪些笔画要注意,哪些地方容易错。
4、全班交流观察结果。
5、师重点指导。
厚:上下都无点
底:上下都有点
宝:下边是“玉”不是“王”。
印:右边是单耳,不是双耳。
埋:左边是土字旁,与“理”区分。
6、学生自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7、选容易的字先描红,临写一个。
8、向老师请教难写的字。
9、自己练写1个。
10、同桌欣赏,评议所写的字,指出优点和不足。
11、师相机指导。
三、积累运用
1、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学生自主填好后,开展组词游戏。如:
宝石——石头 化石——石英
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
大地——地球 土地——地图
2、词语积累
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刨根问底
1)本课中的问句和感叹句比较多,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不同的语气。如:问句: 哪里有书啊?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这能说明什么呢?
感叹句:它们都是字呀!
太好了,太好了!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四、实践活动
课文中的学习小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干非常有名,从而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与新疆有关的资料,新疆的风土人情图片。
2、葡萄干。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050
一、导入。
1、捧出葡萄干。
(1)分给同学尝一尝。
(2)师:味道好吗?大家知道是哪里出产的葡
萄干吗?(新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新疆去了
解葡萄干的生产情况。
(3)说说你了解的新疆。反馈搜集的资料。
(4)出示地图。认识新疆。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你最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标明自然段。
3、分组认读生字,说说识字方法。
4、学生反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5、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卡片开火车。
6、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7、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作业:读课文。
第二课时051
一、复习。
认读生字词语,开火车。
二、感悟朗读。
1、自由读课文,完成练习:
葡萄沟在()。
葡萄种在()。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有的运
到()。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最喜欢的自
然段。
3、学生反馈,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
欢?教师适时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
生感悟课文。
三、分组讨论。
1、大家学了课文,你认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吗?为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特产?我们的家乡有
什么特产?
四、有谁能跳一段新疆舞。
五、齐读课文。
作业:请你当小导游向家里人介绍葡萄沟。
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三课时052
一、复习。
1、读词语卡片。
茂密暗红淡绿五光十色热情好客
2、抽查背诵。
二、制导写字。
1、读一读。
那产杏梨串族修钉
3、同桌说词。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你认为怎样写才好
看?要注意写
什么?
5、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作业展示,大家评价。
作业:
写字。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03-18
一年级语文下册备课全册第五单元教案12-05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04-15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12-12
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03-01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10-05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10-19
语文第五单元教学反思03-28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02-25
三年级英语第五单元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