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树和小鸟》中班语言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和小鸟》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和小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
1、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2、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准备】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大树和小鸟。
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引导幼儿在大树周围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就是的事情。
二、欣赏诗歌。
出示挂图,教师朗诵诗歌一遍。
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大树和小鸟做了哪些事?
你从哪里看出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
为什么大树、小鸟快乐陶陶呢?
三、以互动的形式学念诗歌。
教师再朗诵一遍诗歌,引导幼儿说说这首诗歌每一节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有什么规律。(前一句是关于小鸟的诗句,后一句是关于大树的诗句)
教师念关于大树的诗句,幼儿念关于小鸟的诗句。
引导幼儿结伴学念,然后互换角色。
四、仿编诗歌。
讨论:还有谁和谁也是一对好朋友?
引导幼儿分组或个别仿编。
如:大海大大,/游来小鱼;/花儿美美,/飞来蝴蝶;/天空蓝蓝,/摇着云朵等。
建议:
1、诗歌短小简炼、琅琅上口,通过富有动感的语言向幼儿展现了一幅大自然中动植物互相依存的快乐景象。其中仿编部分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把朋友间因友爱而产生的快乐广为传诵,从而营造“快乐陶陶”的氛围。为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注意相关联的人和物,并揭示其相互间的协调关系。
2、幼儿在和教师扮演角色,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诗歌的兴趣,他们在肢体语言的交流中理解了诗歌所蕴藏的内涵。大树和小鸟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小鸟叫叫,大树笑笑。大树摇摇,小鸟跳跳。大树小鸟,快乐陶陶。
【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和小鸟》】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大树和小鸟教案03-25
大树和小鸟中班语言教案01-16
中班教案大树和小鸟02-03
《大树和小鸟》教案03-10
《大树和小鸟》教案15篇03-30
中班语言教案小鸟和牵牛花反思12-16
中班我爱大树和小花教案12-11
中班语言教案《送小鸟回家》09-29
《小草和大树》教案02-25
大树和小树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