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3-07 12:04:44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大班教案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大班教案3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感知水流有能量,知道小水车的转速快慢与水流能量大小有关,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幼儿用黄瓜或红萝卜等材料制作简易小水车,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装有小水车的鱼缸一个。

  2、黄瓜或红萝卜(切成2厘米左右的段),可乐瓶剪成小叶片(长2厘米,宽1厘米)、牙签(或圆珠笔芯)。

  3、水盆、易拉罐若干,易拉罐底部各钻一个洞、大小不一。

  三、内容、活动形式与方法

  [活动提要]

  本活动分两部分

  1、发现小水车转动的原因,做个小水车玩一玩。

  2、试一试,怎样让小水车转得快。

  [具体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小水车为什么会转。

  1、看一看

  (1)出示一个装有小水车的大鱼缸,让幼儿观察小水车的转动。

  (2)看看小水车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转起来的。(引导幼儿发现小水车是在水流的冲击下才能转起来的。)

  2、做一做

  给幼儿提供黄瓜切成的段、可乐瓶剪成的叶片、牙签,先把小叶片朝一个方向均匀地插入黄瓜段的周边,牙签插入黄瓜段中心,用手转动小叶轮,使它能在牙签(轴)上灵活转动。

  3、玩一玩

  给幼儿提供盛水的盆,底部钻眼的易拉罐,易拉罐装满水后,一只手举起来使水流冲击小车的`小叶轮(另一只手拿着牙签的一端,使牙签处于水平位置),小水车就会转起来,在孩子玩的过程中,使他们感知小水车在水流冲击下能转起来。

  (二)怎样让水车转得快

  1、比一比

  谁的水车转得快?引导幼儿采取多种方式使水车转得更快。

  2、想一想

  想一想水车为什么转得快。引导幼儿说出观察结果。

  (1)易拉罐底部洞的大小一样,装满水后,改变易拉罐的高度,水位高时,小水车转得快。

  (2)易拉罐底部洞的大小不一样,装满水后,让它们在同一高度往下流水,洞大的水流量大,小水车转得快。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感知小水车转得快慢:

  ①与水有关,水位越高,转得越快。

  ②与水流量有关,水流量越大,转得越快。

  四、活动建议

  1、活动难点在“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小水车转得更快”这一环节,教师应启发引导幼儿充分探索和尝试,若在小龙头下进行,效果会更好,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家中进行本活动。

  2、在活动过程中,便于幼儿操作,可给小水车做一个托架。

  3、注意事项:幼儿在制作小水车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注意在插入叶片时的方向和间距,以保证叶轮在水流冲击下能匀速转动。

  水车转得快慢的原因还与叶片有关:叶片插的方向,叶片的多少。如果幼儿在做水车中有以上情况,教师不要急着去纠正,教师可以通过比一比的方法,让幼儿发现上述原因。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 大胆创编,尝试随音乐用身体做出各种动作。

  2.积极参与,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音乐“快乐舞会”、橡皮泥、氨纶布袋、实物投影仪、盘子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师幼问好

  师:我是什么老师?

  2.感知橡皮泥“多变”的特性。

  A幼儿回忆

  出示橡皮泥:今天茅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小小的客人(橡皮泥)

  师:你们有没有玩过橡皮泥?你们都用橡皮泥做什么呢?(幼儿回答)

  B教师演示

  师:瞧,我的这个橡皮泥娃娃呀,和你们的有点不一样,它不仅会变,它还可以听着音乐跳舞呢,你们信不信?现在我们就一一下,看看它是怎么跳舞的?

  教师边跟着音乐边捏橡皮泥。小鸡——小兔——蘑菇——圈——麻花

  C幼儿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我都变了些什么?(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跟音乐玩橡皮泥

  师:你们想不想玩橡皮泥?现在就请你们把橡皮泥拿出来,像茅老师这样。现在请你动脑筋,想一想你的橡皮泥想变成什么?逐段暂停。教师和幼儿一起玩。

  第一段后:你的变成了什么?还没有变好没有关系,我们继续。

  第二段后:一定要让你的橡皮泥跟着音乐跳舞哦。

  第三段后:听清楚什么时候搓,什么时候开始变变变。

  第四段后:现在是最后一遍了,要变出一个好玩的好玩的东西。

  2.集体欣赏

  A收集作品

  师:我们一看小朋友把橡皮泥都变成了什么?放到我的盘子里(教师边收边问:这是什么?)

  B幼儿讲述作品(作品放置在食物投影仪上)

  师: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看(这是谁变的?)

  3.创编动作

  A幼儿模仿作品创编造型动作

  师:这是蘑菇,谁来做做蘑菇的样子?试试看?一起来变变变。有的蘑菇是**(3次)

  继续用幼儿的作品让孩子用身体动作来表演。

  B创编动态动作

  (1) 小橡皮泥被我们搓啊搓,就变出了许多好玩的东西。谁来做做小橡皮泥被搓来搓去的动作?(请幼儿尝试创编搓的动作)一起来学学。

  (2)教师嘴里喊着节奏;搓搓搓、搓搓搓、搓搓搓、搓搓搓、变变变。

  继续练习。(提要求:变不一样的东西。)

  (教师喊的节奏跟音乐的节奏相吻合)

  (3)现在你们是小橡皮泥娃娃,我们一起去跳舞,好吗?(注意听音乐)

  教师刚开始可嘴里喊着节奏,让孩子跟着节奏一起来跳舞。

  (练习几遍)

  个别幼儿表演

  集体练习

  4跟随音乐舞蹈

  A教师归纳表演

  师:你们跳得真棒,我这个橡皮泥妈妈也想要跳一下,你们想看吗?妈妈跳得好了,你们就拍拍手,给妈妈照张相。(教师表演)

  B幼儿自由表演

  (1)师:宝宝,来和妈妈一起来跳舞,好吗?自己找一个安全、舒服的地方站好,看看哪个橡皮泥跳得最棒,变的花样最多。准备好了吗?听音乐

  师生共同表演

  (2)再次练习

  师:橡皮泥国王听说我们小橡皮泥跳的舞可漂亮了,所以它想举办一个橡皮泥舞会。今天它还请来了许多客人来观看我们的'舞会,我们来一起排练一次。

  5.橡皮泥舞会

  A出示演出服:国王给我们准备了色彩鲜艳的演出服,妈妈先穿给你们看好不好?(边跳边穿,第二遍音乐时请另一个老师帮忙黏上袋口)

  B幼儿准备

  (1) 交代规则。

  师:今天有这么多的客人观看我们的演出,在演出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回答)不要碰别人,还有就是穿好衣服后就不要了)如果表演得好,客人老师就会把掌声送给我们。

  (2)幼儿穿衣服

  教幼儿穿衣服:演出服上有一个开口,找到衣服上的一个开口,把脚伸到衣服里第一遍音乐穿衣服、拉拉链

  师:现在小橡皮泥粘在地上不动,我看到了红色的橡皮泥、黄色的橡皮泥、还有橙色的橡皮泥。

  (能否根据孩子的衣服的颜色的不同创编不同的起来的次序,变成一个舞蹈,有前奏,过程、结束。)

  C幼儿表演

  师:五颜六色的橡皮泥真漂亮,我们的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

  幼儿表演,教师边看边说变变变,我看到一条大白鲨

  刚才,你们的表演我听到了客人一次掌声,我们再来一次,这次表现更好一点,希望得到更多的掌声。

  四、结束部分

  师:演出成功,橡皮泥真棒。请你们到妈妈这里来,跟客人老师再见。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手段了解碧螺春茶的特点和采制过程,体会茶农的辛苦。

  2.知道碧螺春是中国的一大名茶,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1.活动室布置成碧螺春茶坊、背景音乐《渔舟唱晚》。

  2. 已沏好的碧螺春茶人手一杯、盛有碧螺春茶的盘。

  3. 碧螺春PPT。

  4. 自编儿歌《东山碧螺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活动,激起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到了碧螺春茶坊。瞧!我们的桌子上已经泡好了一杯杯碧螺春茶,我们一起来品尝?

  幼喝茶,教师巡视,个别提问。

  2.师摇摇铃鼓提问:什么味道呀?

  幼a:苦。 师:嗯。

  幼b:苦。 师:你也是苦的。谁尝出来不同的味道。

  幼c:甜甜的,还有点香。

  师:你尝一尝是甜甜的,闻一闻是香香的!嗯!真香,你们闻一闻,香吧。

  3.师小结:其实,小朋友说的都对,碧螺春刚一入口确实有点苦,但是慢慢品一品,就会感觉苦中带点甜,闻一闻,还有一股清香味道。我们再来细细的品味这苦中带甜的碧螺春吧。

  幼再次品茶。

  二. 了解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感知茶农的'辛苦。

  (一)了解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

  1.师手托碧螺春茶盆:瞧!这就是我们东山的碧螺春茶叶,你知道它是怎样制成的吗?

  (1)幼a:先要把茶叶采下来。 师:那你去采过茶叶吗?你是怎么采的呢?幼:脖子里挂个勾篮,一只手拿树枝,另一只手采茶叶。追问:要采茶的什么(嫩芽)。师出示嫩芽图。那你一个上午采了多少嫩芽呢?

  (2)除了把嫩芽采下来还要做些什么呢?

  幼b:还要拣呢。 师:那你拣过茶叶吗?你是怎么拣的呢?师:拣成一个芽一个叶,我们东山人喜欢叫它一旗一枪。出示图片(一旗一枪)。

  (3)茶叶拣好了,接下来要什么了呢?

  幼c:最后还要炒制。你看见过茶农炒制茶叶吗?炒制茶叶也有很多讲究的。都有哪些步骤呢?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步(杀青,东山话叫扑青),第二步是粘揉(),第三步是搓团,最后一步是干燥。

  (4)谁能把碧螺春的采制过程完整的说一说的?

  幼儿:先,接着,最后炒制,炒制的时候也有很多讲究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2.师小结:小朋友看一看,采制碧螺春有几个步骤,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可真不简单呀,有那么多步骤,那么繁琐,茶农们真不简单,碧螺春茶真是来之不易呀。

  (二)结合茶农采制碧螺春的过程,体验茶农的辛苦。

  1.老师这里拍了一些茶农采制碧螺春茶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结合图片介绍茶农一天的劳作:清晨天刚蒙蒙亮,茶农们便上山采茶了,他们的脖子上挂着沟篮腾出两只手不停地采摘嫩芽,采的腰酸背痛,累的衣服都汗湿了。中午该下山吃饭了,可是为了多采一些,茶农们便匆匆吃些早上家里带来的饭菜或者面包之类的东西,继续采,傍晚下山,又要拣茶叶,拣得眼睛都酸了,晚上匆匆忙忙的吃好晚饭,就开始炒茶,锅子真烫,茶农只穿一件单衣,都热得一身大汗,手上都烫的起了泡,辛辛苦苦一天也就只炒制这么一点碧螺春茶叶。

  (1)提问:你看了这些图片,听了这段茶农的劳动情况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感受)?

  幼a:茶农很辛苦。 师:哦!你是这么想的。

  幼b:茶农很辛苦。 师:哦!你们的想法是一样的。

  幼c:茶农很可怜等。

  (2)追问:孩子们,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茶农很辛苦呢?

  幼a:天刚亮就上山采茶叶了。 师:哦!茶农老早就上山采茶了,那是你还在睡觉呢!

  幼b:采茶叶很累,勾篮把脖子都挂酸了。 师:是呀!采茶时鼻子肩膀好酸,茶农们的颈椎病肩周炎都复发了。

  幼c:炒茶时锅子很烫。 师:是呀,他们只穿一件棉毛衫,我们却还穿着棉袄。

  幼d:手上黑乎乎的。 师:是呀黑黑的手上都烫出了泡,真让人心疼。

  幼e:老奶奶都在拣茶。 师:本来年纪大的人都不干活了,可是这些老奶奶拣茶拣得眼睛都酸了,好辛苦。

  幼f:他们还把饭带到山上去吃。 师:恩,我们都在学校、家里吃热呼呼的饭菜,茶农们为了多采一些茶叶,就在茶山上吃冷饭或干粮。

  幼g:总说。

  师:是呀!茶农们真是太辛苦了,他们这么辛苦为了什么呀?

  幼:为了赚钱,师:茶叶多少钱一斤?为什么会那么贵?幼好喝,提神醒脑。

  (3)小结:是啊!茶农们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天,累的腰酸背痛,手上都烫出了泡,只制出了这么一点点碧螺春茶,碧螺春茶真是来之不易呀,他还提神醒脑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可不能浪费了,再来细细的品一品这来之不易的碧螺春茶吧。

  三、拓展认识、激发感情。

  1.茶农们辛辛苦苦采制的碧螺春茶清香、甘甜,提神醒脑,真不愧有“下杀人香”的美称,成为中国名茶之一。那你在电视里看见过家乡的碧螺春吗?

  幼a:吴侬碧螺春世博会指定用茶。

  师:是呀!碧螺春真不愧是中国名茶之一,在这么重要的世博会上,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喝到咱们东山的碧螺春,作为东山人感到(高兴、自豪、开心)。

  幼b:

  师:哇!我们东山最好的茶叶碧螺春都上电视啦!

  四.自编儿歌、感情深华

  1.作为一名东山人,我为家乡有这么好的碧螺春茶感到骄傲、自豪,忍不住要用东山话来夸一夸碧螺春。

  2.带领孩子们向科任老师夸一夸。

  附儿歌: 东山碧螺春

  东山碧螺春,真正好!

  看一看,卷得来!

  闻一闻,香的来!

  喝一口,甜的了!

  全是农民伯伯做出来,

  采里辛苦,吃里甜,

  啊!

  真是“吓煞人香”啊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12-31

大班教案01-01

大班教案01-01

大班教案01-11

大班教案01-11

大班教案01-12

大班教案12-26

大班教案12-26

大班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