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美术教案《妈妈和我》

中班美术教案《妈妈和我》

时间:2024-04-05 11:46:4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美术教案《妈妈和我》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妈妈和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美术教案《妈妈和我》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表现妈妈和自己在一起的情景,感受亲情的温暖。

  2、在创作、制版中,尝试表现出人物的大小、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3、知道爱惜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及绘画工具。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照片。

  2、吹塑纸,5B铅笔。

  活动过程:

  1、通过交流、讨论,感受母子的亲情。

  教师:说一说,照片上的你和妈妈在干什么?你爱妈妈吗?你们的表情是怎样的?

  2、观察照片,感受人物太小的关系。

  (l)教师:谁是妈妈?谁是孩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我们在绘画时怎样才能画出大人和孩子的区别?

  (2)教师小结:在画面中要把妈妈画大些,孩子画小、画矮些。

  3、引导幼儿了解用疏密的方法表现主体和背景的关系。

  (l)教师:在全是线条的画面中,怎样才能让人一眼就看到“我和妈妈”?

  (2)教师小结:可以尝试选择主体或背景的其中一个,将其线条描绘得密密的或松松的,将背景和人物分开。

  4、幼儿创作。

  (1)注意画出妈妈和孩子的大小关系。

  (2)能在画面中注意线条的粗细、疏密的变化。

  5、展评幼儿作品。

  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建议:

  ☆日常活动欣赏母子亲情的图片或照片。

  ☆区角活动开展线描画的活动,在创作中积累对线条的感受和运用能力。

  ☆家园共育将母子亲情的照片带入园,进行谈话交流活动,感受亲情的美好。

  【评析】

  这个活动可以是情节画,也可以是肖像画,但都有主体和背景的表现问题。这是幼儿学习构图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出示“大河奔流”活动中的相关作品,进行经验的回忆和迁移,引导幼儿用线条的疏密来表现主体和背景。

《中班美术教案《妈妈和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美术教案《妈妈和我》】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给妈妈的心愿卡01-08

中班美术《给妈妈的心愿卡》教案02-05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妈妈的新发型01-23

中班美术的教案12-13

美术中班教案11-18

中班美术教案11-04

中班美术教案【精选】07-20

中班美术教案(经典)07-20

中班美术教案12-13

爸爸妈妈和我大班教案04-01

中班美术教案《妈妈和我》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妈妈和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美术教案《妈妈和我》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表现妈妈和自己在一起的情景,感受亲情的温暖。

  2、在创作、制版中,尝试表现出人物的大小、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3、知道爱惜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及绘画工具。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照片。

  2、吹塑纸,5B铅笔。

  活动过程:

  1、通过交流、讨论,感受母子的亲情。

  教师:说一说,照片上的你和妈妈在干什么?你爱妈妈吗?你们的表情是怎样的?

  2、观察照片,感受人物太小的关系。

  (l)教师:谁是妈妈?谁是孩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我们在绘画时怎样才能画出大人和孩子的区别?

  (2)教师小结:在画面中要把妈妈画大些,孩子画小、画矮些。

  3、引导幼儿了解用疏密的方法表现主体和背景的关系。

  (l)教师:在全是线条的画面中,怎样才能让人一眼就看到“我和妈妈”?

  (2)教师小结:可以尝试选择主体或背景的其中一个,将其线条描绘得密密的或松松的,将背景和人物分开。

  4、幼儿创作。

  (1)注意画出妈妈和孩子的大小关系。

  (2)能在画面中注意线条的粗细、疏密的变化。

  5、展评幼儿作品。

  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建议:

  ☆日常活动欣赏母子亲情的图片或照片。

  ☆区角活动开展线描画的活动,在创作中积累对线条的感受和运用能力。

  ☆家园共育将母子亲情的照片带入园,进行谈话交流活动,感受亲情的美好。

  【评析】

  这个活动可以是情节画,也可以是肖像画,但都有主体和背景的表现问题。这是幼儿学习构图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出示“大河奔流”活动中的相关作品,进行经验的回忆和迁移,引导幼儿用线条的疏密来表现主体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