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体验穿大鞋游戏的快乐。
2、 感受大鞋踏出的不同声音。
3、 创编出不同的节奏。
活动准备:室外环境 报纸 硬纸板 长凳 塑料布 铁筒
活动过程:
1、充分感受:引导幼儿发现穿上大鞋踏在不同物体上的会有不同的声音,丰富幼儿的感受。
教师:看看我们脚上穿了什么样的鞋子?
幼儿:
1、我穿妈妈的高跟鞋。
2、我穿爸爸的大鞋。
3、我穿姐姐的运动鞋。
4、我穿奶奶的布鞋。
5、我穿妈妈的靴子。
教师:我们穿上大鞋走走、会有什么感觉?
幼儿:
1、脚上感觉非常松。
2、踏起来声音很响。
3、脚有些穿不稳当。
4、人变高了。
5、我觉得有些站不稳。
6、像走在小山坡一样。
7、像踮着脚尖走路。
教师:我们去踏踏周围的其它物体,听听有什么不一样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让幼儿穿着大鞋自由活动,感受踏在周围自然环境中的'物体和教师提供的物品上时产生的声音。
教师:刚才你们踏了许多东西,谁来讲讲有什么感受。
幼儿:
1、踏在铁块上,像铃铛的声音。
2、踏在铁块上,像打雷的声音。
3、踏在塑料袋上,像小雨的声音。
4、踏在木凳上,像打鼓的声音。
5、踏在大型玩具上,像地震的声音。
6、踏在地砖上,像小马跑步的声音。
7、踏在铁盖上,像拍巴掌的声音。
2、游戏引导
引导幼儿从声音的感受中体会不同的节奏。教师出示一面小鼓和小朋友做游戏。
老师敲击出不同的节奏并说:"我的小鼓会唱歌"。然后小朋友说"我的大鞋会唱歌。"并跟着小鼓踏出相同的节奏。
3、自由创编
教师:你们的大鞋会唱歌,还能不能唱出更好听的歌呢?让幼儿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唱唱、听听会唱出什么不一样的好听的歌。
教师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节奏型。
幼儿:
1、 ×× ×× |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1、颜料红、黄、蓝等,棉签若干,颜料碟若干,图画纸。
2、纸杯若干,剪刀若干,胶布。
3、各色菊花和菊花图片
4、各色毛线若干,胶水
5、菊花茶,吸管
活动目标:
1、知道菊花在秋天开放,感受菊花的美与香。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菊花的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
4、 增进家长与幼儿间的感情交流。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引入 提供菊花茶,让幼儿通过闻一闻、尝一尝,感受菊花的香味,引入菊花的课题。
(今天,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来到幼儿园做客。老师给客人们准备了茶,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茶?老师请小朋友闻一闻,闻到什么味道?再请小朋友尝一尝,尝出什么味道?
二、 基本部分
(一)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感受菊花的美与香。
1、提供实物—菊花,让幼儿感受菊花的美。
2、提供各种菊花的图片,让幼儿比较菊花的颜色、花瓣形状等外形特征。(除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菊花,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菊花。)
(二) 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制作菊花:菊花很美,它可以把我们的'环境装扮的更加漂亮。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菊花来装扮我们的环境好吗?
1、 棉签蘸颜料在美工墙上画菊花,注意不弄脏衣物。
2、 用毛线粘贴菊花,注意正确使用剪刀和胶水。
3、 用纸杯做菊花,注意正确使用剪刀和胶布。
4、 小朋友和家长商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菊花。
三、结束部分:作品欣赏 把幼儿和家长制作的作品一一展示在美工墙上,供大家欣赏。
(今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了菊花,把我们幼儿园装扮的更加美丽,你们高兴吗?老师看到小朋友这么能干,幼儿园这么漂亮,心里也非常的高兴,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爱护花草,对不对?)
家园同乐运动会——登宝塔山活动方案
长阳县教工幼儿园 清江雨点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为本,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开展生动有趣的登山活动。让每一个幼儿接触大自然,不怕困难,挑战自我,体验运动的乐趣,尝试成功的快乐,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提供父母和孩子情感交流的机会,增进亲子感情。
二、活动时间:20xx年6月1日(星期一)上午8:30
三、活动地点:宝塔山顶
四、参加人员:大二全体教师、幼儿和家长
五、活动流程:
为了登山活动顺利开展,上午9:00从幼儿园出发。每位幼儿到闯关卡处领取一张通行证,一共二张通行证。得到二张通行证的幼儿到山顶领取一份新年礼物。整个活动诚挚邀请全体家长协同进行参与,家长不准抱、背幼儿,让幼儿自己以最大的限度完成整个活动。
六、活动准备:
1、活动前发邀请书通知家长做好准备。
2、教师准备好幼儿家长来园签到表。
3.事先了解路线和周边环境。
4.引导幼儿了解相关登山经验、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挑战自我。
5.召开家长会,讲解登山时的规则和注意事项;明确分工,加强安全教育。
七、安全保障措施:
1、教师对幼儿进行亲子登山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幼儿不拥挤、不追跑、不打闹。
2、每位幼儿都有家长陪同。
八、活动顺序:
1、各项工作人员提前到达指定地点。
2、班主任老师致新年贺词。
3、全体幼儿和家长手牵手,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老师带领下,从幼儿园出发来到观音阁上山小路处准备登宝塔山。
4、给幼儿发第一张闯关卡。
5、幼儿在登山途中领取第二张闯关卡。
6、在宝塔山顶给幼儿颁发纪念品。强调注意言行文明,爱护公物,不乱攀折树枝, 不随地乱扔垃圾。
7、幼儿与家长一起自由浏览鸣凤塔、自由观赏山水风景。
8、活动小结。第一,班主任作活动小结。第二,宝塔山顶合影。幼儿和父母在宝塔前与老师一起合影。
9、活动结束。家长带幼儿回家。提醒家长、幼儿注意返家途中的安全。
亲子游戏:跳跳球
让孩子认识并辨别颜色、学会数数量。 适合年龄:5岁到6岁 准备道具:可以丢接的球与球套 活动内容:
1.让孩子手拿球拍,将球往空中抛去,当球落下来时,再用球拍接住,同时搭配唱数游戏,例如:1个、2个......。
2.父母将球往地上丢过去,孩子手拿球套,当球触地弹起时,让孩子把球接住,再投给妈妈。
3.爸妈投球时,可以一次丢好几个颜色的球,然后指定孩子要接哪一个颜色的球。 注意事项:
孩子如果接对了,要记得给他热烈的回响,例如:「好棒喔」之类的。
找对数
对家长的说明:
此活动主要是让孩子感知语言的韵律,了解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的图片
活动建议:
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着,一边拍手,一边说儿歌。
可以有几种形式:
开始的时候,家长说,孩子对
当孩子对儿歌的内容基本了解后,家长与孩子一起说。
当孩子把儿歌的内容都记住了,让孩子说,家长对。
当这首儿歌熟悉后,可以适当改变内容,如哪个爱在水里游,可以回答“鸭子爱在水里游”,也可回答“鱼儿爱在水里游”。 附:儿歌《我说一,谁对一》
我说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你说一,我对一,小猫最爱把脸洗。
我说二,谁对二,哪个尾巴像把扇儿?你说二,我对二,孔雀开屏象把扇儿。
我说三,谁对三,哪个驮着两座山?你说三,我对三,骆驼驮着两座山。
我说四,谁对四,哪个满身都是刺?你说四,我对四,刺猬满身都是刺。
我说五,谁对五,哪个头上长小树?你说五,我对五,梅花鹿头上长小树。
我说六,谁对六,哪个爱在水里游?你说六,我对六,鸭子爱在水里游。
我说七,谁对七,哪个叫人早早起?你说七,我对七,公鸡叫人早早起。
我说八,谁对八,哪个唱歌呱呱呱?你说八,我对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我说九,谁对九,哪个用头会顶球?你说九,我对九,海狮用头会顶球。
我说十,谁对十,哪个学话又本事?你说十,我对十,鹦鹉学话有本事。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来源:
我园学前班幼儿在基本动作方面发展较好,特别是在走、跑、跳、投掷、球类等项目尤为突出,幼儿都能基本掌握动作,且动作协调,但对于一些挑战性较大的活动,如利用自然物攀登、钻爬等技能掌握不好,并且有部分幼儿不敢大胆去尝试,家长也反映在外出活动时,孩子在很多方面表现较好,就是在攀登技能方面较差,有时候显得很胆怯。在以前的户外体育活动中,出于安全考虑,教师组织这方面的活动较少,以至于幼儿在这方面的积累不够,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结合黄群老师关于体育活动“野趣”的讲座,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攀爬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攀爬能力,磨炼幼儿的意志品质。
活动目标:
1.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游戏活动,体验攀爬运动的乐趣并能坚持参加活动。
2.能大胆地尝试寻找利用不同材料、不同难度的物体或器械进行攀爬练习,动作协调。
重点:能掌握不同材料进行攀爬的方法。
难点:能利用爬网,勇敢顽强地坚持完成游戏。
活动准备:彩旗;布绳;攀爬墙;软梯;吊绳;长城;乒乓球;乒乓球球拍;抛接球器;沙包;平衡木;梅花桩;篮球;飞盘。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师:今天我们来玩小小登山队员的游戏,游戏前我们先来做登山运动准备活动,一起来锻炼锻炼身体!(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2.我们一起听音乐随老师来运动:活动全身关节,腕、踝关节,指、趾关节、腰腹。
3.攀爬的专门练习性:手脚着地爬(小乌龟爬),手膝着地爬(小猴子爬),匍匐前进等动作。(重点练匍匐前进)
二、寻找材料、尝试进行攀爬练习
l.活动场地上的攀爬练习。
师:登山队员们,你们想一想怎样才能又快又稳地爬上山顶。(介绍提供的材料)
幼儿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器械进行攀爬练习(爬山、爬墙、爬杆、攀登刀山、爬铁丝网等),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正确地攀爬技术及安全防范意识,比如:器械一定要稳、牢固,爬网的幼儿应注意脚不能勾在绳子里,竹梯一定要搭稳,拉绳时身体不能过于后仰等。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重点关注能力弱的幼儿、选择难度较大的器械进行攀爬尝试的幼儿、爬网练习时的集中指导。
2.游戏:攀爬比赛。
(1)把幼儿分成红、蓝两队按一定的路线进行攀爬尝试。(独木桥一花果山一长城一分散活动场地)
(2)按规定路线进行比赛,先到达终点为胜者。
要求:
(1)队员们勇敢顽强,团结协作,努为完成任务。
(2)攀爬时要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
(3)教师的激励鼓励贯穿整个活动。
3.自由分散活动:幼儿可自由选择器械进行平衡、球类、抛接等练习。
4.总结学习情况:对两队完成情况进行总结,特别表扬坚持完成比赛的幼儿。
三、活动结束
1.带领幼儿随舒缓的音乐放松、整理,自然结束活动。
2.总结学习情况,表扬以及提出期望。
3.收器械,整理场地,回教室。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适合年级:大中小班皆可制作方法:用长约65cm的松紧带缝牢两头成圈,圈上粘五彩绉纸做成。
单人玩法:
1、手上绕圈:幼儿将圈套在手指上,在胸前或头顶上绕。熟练后可边跑边绕,进行单脚跳着绕或原地绕。
2、拉弓射箭:右手食指勾住圈;左手拉直松紧带,向空中射出并接住。比比谁射得高,谁接到的次数多。
3、打气筒:将"五彩圈"一边踩在脚下,双手用力拉另一边。嘴里可模仿打气的声音。
双人玩法:
1、拉力器:把两个"五彩圈"摆成十字交叉,幼儿面对面站成弓射箭步,双手伸平,轮流将圈向两侧拉送。
2、踩小蛇:两个拴地一起。一幼儿弯腰拖圈学蛇游动,另一幼儿则追着踩蛇。踩到后交换进行。
集体玩法:
1、接边跑:全班幼儿分组,多组第一位幼儿将圈拴在距起点6米处的椅子上,返回后第二位再将圈解开后把圈交给第三位,如此来回,比哪一组先结束。
2、钻山洞:两个圈拴在一起,两幼儿拉紧,手放腰部,搭成动词。全班幼儿都搭成山洞后,排尾幼儿钻过山洞,站在排头又搭成山洞俯依次进行
活动反思:
《纲要》中提出:孩子们的探索活动应用身边的事物开始。稻草绳对于地处乡村的平铺幼儿园来说,是常见又容易的低成本体育器材。教师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准备,但孩子们兴趣昂然,非常喜欢。活动中,孩子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合作探索意识得到进一步培养。这段时间,孩子们利用草绳玩出了各种小游戏,不断挑战自己的运动极限,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体验了合作的快乐,也享受着稻草绳带给自己的`无限乐趣。
1、选材生活化。
2、环境宽松化。整个活动注重每个孩子的参与、尝试,幼儿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经验升华。幼儿表现出了很好的合作意识,教师在活动中是材料的提供者、问题的观察者和探索活动的引导者、启发者。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自主的探索范围,幼儿充分体验了自主的乐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活动意识。
3、材料丰富化。本活动的材料——绳子,看似简单其实蕴涵了丰富的内容,它的颜色、形状、材质都不同,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绳子种类及辅助材料,既避免了幼儿操作时的争抢,又提供了充分自主选择、探索的机会。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媒体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在自己印制的手形上添画出新颖的形象。
2.鼓励幼儿想象、大胆尝试,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视频转换仪各一台。
2.自制软件一份
3.幼儿绘画用品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哥哥、姐姐的画,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大屏幕上展示作品) 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这些画中的`小秘密?(原来这些画都由各种手形变成的。)
二、玩一玩、变一变,引导幼儿探索:
1.让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引导幼儿讲述:我把两手握一握,并一并,翘起小指变成小猫……
三、多媒体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手形画:
1.展示手形
(1)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再展示孔雀)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孔雀的?孔雀的身体在哪里?羽毛在哪里?(手掌是它的身体,手指是它的羽毛,添上头和颈就变成了美丽的孔雀。)
(2)这个手形能不能再变成其它的呢?(展示刺猬)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刺猬的?手掌是小刺猬的什么?手指部分又是刺猬的什么呢?(手掌是小刺猬的身体,胖胖的,手指是它的刺,长长的,还挂上了一个个果子,多可爱)。
2.展示手形二 想一想,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展示鸡) 添上了哪些部分?(添上了鸡冠、眼睛、嘴巴、翅膀和脚)
四、幼儿绘画,老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尝试。
2.指导幼儿在纸上摆好要画的手形用笔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仔细地沿着手的形状走,一直画到最后一个手指,启发幼儿添画并进行装饰。
五、用视频转变仪展示作品,清幼儿介绍,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不论从数学游戏的本质 ,与数学学习的关系 ,还是从数学的培养目标 ,数学教学实践来看 ,数学游戏引入课堂是改进目前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我们选择了这一幼儿易于表现的事物房屋。让幼儿通过做做、玩玩、讲讲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2、在游戏棋中运用简单的加减运算,并尝试用多种组合方式完成10以内的加减。
3、与多人合作,有合作意识,体验棋类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
游戏毯1块、奖励牌1个、大小不一的房子各1座、1元2元5元的金币若干、数字骰子和点子骰子各1个。
2、学具
第一层次:游戏毯1块,奖励牌若干、大小不一的房子若干、1元2元5元的金币若干、数字骰子和点子骰子各1个。第二层次:游戏毯1块,奖励牌若干、大小不一的房子若干、1元2元5元的纸币币若干、数字骰子2个。第三层次:游戏毯1块,奖励牌若干、大小不一的房子若干、1元2元5元的纸币币若干、数字骰子2个。(20以内)
活动过程:
一、游戏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用语:我是一名小小建筑师,我的梦想是能帮助汶川地震灾区的人们建许多许多楼房,你们能和我一起去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小小建筑师”的游戏棋。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熟悉游戏材料。
教师用语:老师准备了哪些材料呢?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请你们去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我们一会来讨论。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共同讨论游戏规则。
教师用语:这个棋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呢?请你们去玩一玩,有什么问题我们一会来讨论。
1、前进的'规则:将骰子上的数字与点数相加就是走的步数,必须沿着箭头的方向走。
2、奖励的规则:小榔头是通过努力工作得到的奖励,反面有奖励的金额。
3、建房子的规则:盖的房子越大花得钱就越多。
4、合作的规则:汶川的重建需要更多的建筑师来建设。5人一组,按顺序掷骰子,依次反复。
5、模拟游戏场景,讨论简单的加减运算。
例:这座房子要7块钱,可我现在没有7块的银币,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用多种组合方式完成运算)
例:如果我受到奖励,可是银行没有零钱这么办?
(引导幼儿讨论用减法运算算出要找多少钱)
四、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指导幼儿按游戏棋的规则玩游戏。
2、指导幼儿用多种组合方式完成10以内的加减运算。
五、统计、评价。
教师用语:游戏结束后,我们来看看每个建筑师建了多少座房子。看看谁是今天的最佳建筑师!
为建筑师们颁发奖牌!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想象丰富,思维开阔。如何上好一节课对老师来说要求真的很高,我们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注入自己的激情,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形成师生间情感与知识的积级互动,才能达到预定的最有效的教育目标。数学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让幼儿通过假设的情景用快乐的情绪自愿参加锻炼身体。
2、让幼儿培养手和眼睛的协调能力。
3、让幼儿用手和眼睛的协调能力自己会扔,接球。
活动准备:
足球15个,皮球4个,小纸球60个,篮球4个,大纸球4个,流行球4个, 大筐3个,小筐20个
活动过程:
1、 开始部分:准备运动。 小朋友们,秋天到了。山里的板栗都熟了。我们一起上山打板栗好不好?
2、 基本部分:小朋友们,板栗树很高还有刺不能用手碰,那你们想一想,怎样载大树上的板栗呢?(用大筐里的球往上扔),我们用大球能载,一起来练一练吧。(扔,接)这样用大球很容易打掉。
2、那么我们用小球来试一试吧。练一边走一边接球。(用小球比大球难)
3、小朋友们我们不用手还能什么方法接球呢?每人拿一个小筐,拿一样自己喜欢的球听老师的口令练接球。
4、小朋友们,我们快到了,可是啊,昨天下了雨路上有坑,坑里还有水,我们把手里的筐放在有坑的.地方标志,让后来的小朋友们知道吧。练用一脚跳,两脚跳,走,跑。
5、小朋友们,我们到了板栗树了,板栗上有刺一定要小心,先用脚踩后捡就行了。我们一起来动手吧。
结束部分:(听音乐准备下山)我们捡的板栗拿回家炒着吃好不好?
大班教案 篇8
目标:
(一)自主阅读图书,能围绕蜘蛛搬家的事件,尝试讲述搬家的原因、时间、方式、过程与结果。
(二)感知体验故事的问答式结构。
准备:
(一)初步了解蜘蛛的外形特征与织生存环境。
(二)自制大图书一本。儿童两人合作一本小图书。
(三)蜘蛛结图。
过程:
一、回忆知识经验,引出蜘蛛先生。
(一)你们认识这是谁吗?(出示蜘蛛结图)?关于蜘蛛你们知道些什么?
(二)今天我请来了一位蜘蛛先生。瞧!这位就是蜘蛛先生。(出示无书名的封面)
请你们从头到脚,仔细看看,这位蜘蛛先生的样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明确要求,带着问题有目的的看
这位蜘蛛先生要搬家了!它为什么要搬家?什么时候搬?怎么搬?它能找到盖房子的地方吗?用什么盖房子呢?会成功吗?请你们仔仔细细的看书,
两人合看一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商量一下。
二、两人合作阅读图书后,在集体前交流。
(一)两人阅读图书,边看边议。
(二)阅读后交流:你看懂了什么或者没有看懂的'地方可以讲听?(随儿童指定的页数,观察大图书)
三、师生以问答形式共同阅读大图书
(一)这个故事说的是谁呀?
(二)蜘蛛先生怎么啦?
(三)为什么要搬家?(和扫把小姐挤在一起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不开心)蜘蛛先生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决定搬家。
(四)什么时候搬家?怎么搬?
(五)爬到屋顶以后呢?还继续搬家吗?怎么搬?(真是不怕困难的蜘蛛先生啊!)
(六)最后到了哪里?
(七)找到盖房子的地方了吗?在哪里?
(八)用什么盖房子呢?
(九)蜘蛛先生满意自己的新房子吗?为什么?(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快乐)
(十)蜘蛛先生以后会再搬家吗?小朋友,你们认为呢?(我不知道,你说呢?)
四、教师按线路图边连线边完整讲述图书故事。
五、儿童两人一组尝试以问答形式讲述图书故事。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雷电的形成和危害。
2、懂得防止雷击的基本知识,并知道雷雨天要待在家里,不做危险的`事。
活动准备:
课件《响雷时我不出去》;音乐《打雷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谈话。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到过打雷看见过闪电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们学一学。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看PPT,让幼儿初步理解雷电的产生和危害。
围绕刚才观看的视频进行提问: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吗?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雷电有什么危险?
三、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怎样防雷电。
教师小结:
(1)在室内怎么防雷。
(2)在室外怎么防雷八、表演游戏:《下雨啦》。
情景设计:播放音乐,兔妈妈和兔子们随着轻快的音乐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啦,兔妈妈和兔子们赶快躲雨,雨停了,兔妈妈表扬躲得好、躲得对的小兔。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学会 g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活动准备:
拼音、生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抽读6个单韵母卡片。
2、接顺序读读8个声母卡片。
二、学习"g、k、h"的音形及书写。
(一)学习声母"g"
1、学习"g"的音:
(1)出示"g"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借助鸽子的"鸽"的音学习"g"的音,读的时候注意读得轻短些。
(3)教师边范读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不到气流冲出。
(4)学生随读体会发音方法,可用手掌试一试。
(5)开火车读,教师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学习"g"的形:
(1)仔细观察图怎样记忆"g"的形?
(2)编记忆小儿歌:9字加弯 g、g、g。
3、书写字母"g":
(1)认识基本笔画"竖左弯"。
(2)观察书中"g"的'笔顺和占格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教师范写"g":第一笔是什么?点什么格?教师写;第二笔是什么?占什么格?教师写;注意竖左弯要在第四线上边一点写弯,一定不要挨着第四条线。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合格的学生发合格小奖票。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精选】09-01
【精选】大班教案07-22
[经典]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04-06
大班教案04-06
大班教案04-06
大班教案04-06
大班教案04-06
大班教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