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这个学期,我任教的是一个新中班,对我而言,接手一个新中班,着实是一种挑战,但是,我相信,我的挑战必定会成功。
今天,我满怀信心地迎来了我们班的小朋友。因为,今天,我们要举行一个亲子活动,为了让小朋友先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幼儿园的老师,所以,我们的活动在开学前的今天举行。
一大早,我就在我们教室的门外候着,自己想象着班级里的孩子。那对龙凤双胞胎长的会是一样吗?一超是个大个子吧?等一会儿会有孩子哭闹吗?一会儿的功夫,孩子们陆续牵着家长的手来了。他们对于幼儿园的环境还很陌生,几个孩子怯怯地看着我。我向他们伸出了友好的大手,牵着他们的小手,摸摸他们的头,他们便乖乖地跟我到教室了,开始玩起了我们事先准备好的桌面玩具。瞧,他们玩得可真开心,家长们也都露出了放心的微笑。
当我对玩得正起劲的孩子说我们要开始游戏时,他们就很有秩序地把桌面上的所有玩具收拾得干干净净了,真是一群懂事的好孩子。接着,我利用“小红花”对孩子们的诱惑,让他们自由上台介绍自己,并秀出自己的才能。第一个上台的是冰冰,小女孩大大方方地介绍了自己并唱了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家长们都为她鼓起了掌。当然,她得到了红花,别提有多高兴了。接着,孩子们都一个接着一个开始介绍自己了。虽然好几个孩子都只是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对于唱歌什么的他们都坦然告诉我不会,我都摸着他们的'头说,没有关系,等开学了,老师就会教给你们好多好多的歌曲,他们开心得点头了。班中只有一位男孩子辉辉抱着奶奶不愿上台,任我们怎么好说都不愿意,我也不能勉强啊,只希望开学后他能放开胆子吧。加油!辉辉!
在接下去的活动——扔沙包游戏时,孩子们的活动真正达到了高潮。家长们也都乐的像回到了童年 ,配合好的家庭兴奋地大喊“耶!”感觉很好。
看看图书,玩玩搭建积木,孩子们陆续离开了带给他们快乐的幼儿园。离开时,不忘对我们说一声:“老师再见!”希望开学时的你们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中(5)班的孩子,加油!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活动设计小班语言《咏鹅》
活动名称:语言《咏鹅》
活动目标:
1、在掌握古诗《咏鹅》的基础上,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浓浓诗意。
2、用动作、绘画等形式表现歌曲的意境。
3、体验文学、动作、色彩等艺术美带来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已会念古诗《咏鹅》,初步了解作品大意。
2、人手一盒彩笔,白纸一张。
活动过程:
1、课前我们先做个手指游戏《一座小桥》。
2、复习歌曲《苹果》。
(1)唱出歌曲中的三拍子、两拍子节奏。
(2)进行歌表演。
3、欣赏歌曲《咏鹅》。
(1)集体念古诗《泳鹅》。
(2)倾听欣赏歌曲。
(3)讨论歌曲特点:歌曲中有的地方很连贯,有的地方很断顿,就像看到:鹅伸着脖子向天嘎嘎地叫,像唱歌一样。雪白的身体浮在碧绿的水面上,鲜红的脚掌在清清的水里划着,泛起阵阵波浪。
(4)重复倾听。进一步感受其优美旋律。
(5)边听歌曲,边做即兴动作。
在歌曲录音的反复播放中,幼儿即兴画出歌曲的`内容,并在画完后,边看自己的作品边跟随歌曲轻声哼唱,表达活动带来的愉悦。
在活动的开始我放《咏鹅》的歌曲视频,让幼儿观察、欣赏的方式,感知画面的内容,并根据古诗内容进行提问,让幼儿对古诗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可以让幼儿欣赏歌曲《咏鹅》。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在学会古诗的基础上进行歌曲的欣赏和演唱。这首《咏鹅》生动的描绘了鹅在水中的美丽姿态,在本次歌曲演唱中可以让幼儿用身体动作加以表现,从而理解曲调,教连贯的进行演唱。这种曲调的歌曲对孩子们来说还是第一次接触。欣赏完一遍歌曲后,许多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觉得这首歌曲十分好听、很优美、很特别。但我考虑到让孩子进行演唱还是有一定困难,于是在欣赏这首歌曲时,我请幼儿创编简单的动作,然后根据他们创编的动作进行韵律的编排,让动作与歌词旋律相匹配。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教幼儿围绕中心有顺序粘贴的方法;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范例一幅,西瓜子壳,浆糊,抹布,油画棒即时贴若干,幼儿每人一张画有三个圈和一个花瓶的白纸。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引出课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幅画,你们想看?
这幅画与我们平常的图画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这里的每一粒瓜子壳代表什么?
2、教师讲解示范操作过程。
首先在圈里涂上胶水,然后把瓜子壳一瓣一瓣练中心有顺序地粘上去,注意三朵花要有大有小,有高有低。
花粘好后,画上花茎,叶子。
最后,我们还要把这只花瓶装饰一下。
用即时贴粘上去。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注意操作过程中的.顺序性,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业。
4、讲解。
将幼儿作品陈列出来,看看谁贴的好。
请优秀作品的制作者说:“我是怎样做的”。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感知各种动物的运动特征。
2.初步学会唱《谁会这样》,并能用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小鸟头饰一个,《小鸟飞》和《谁会飞》磁带录音一盒。小鱼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律动。
伴随着《小司机》的音乐入室。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司机开车的动作,边唱歌边进活动室。
2.师幼问好。
师:小朋友们好。
3.练声:《布谷鸟》。
第一遍:要求用自然的声音练唱。
第二遍:能配上动作进行练唱。
4.学唱歌曲。
(1)以谈话的方式引入,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刚才我们练声歌里的'布谷鸟给你们出了个题目,现在大家一起来听听它说了什么?
(1)你们知道谁会飞?
(2)它是怎么飞?
5.幼儿自由回答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1)出示小鸟头饰,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看看我请来的这只小鸟,它是怎么飞的?
(2)师扮演小鸟角色表演歌曲,引导幼儿理解歌词
中班教案 篇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分花伞
内容与要求:
1、在了解伞的不同特征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分类的经验。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简单清楚地记录,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3、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记录结果。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重点:
继续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简单清楚。
难点:
在老师的引导下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记录结果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前一段时间,一直是阴雨绵绵的天气,我班的孩子都带来了伞,并且议论着伞。我们知道,伞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来历,发展过程、功能等都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和教育价值。因此我们根据纲要精神,及时利用这一资源,开展了主题“伞的秘密”的探索活动。果然,活动很快激发了孩子强烈的探索欲望。随后,他们的兴趣点集中在伞的特征上,他们发现了伞的许多不同,如:颜色、形状、图案、大小不同,伞的布料也不同等等。我想,在了解幼儿当前的兴趣、经验、需要以及现阶段非正式活动进行的分类内容,可以结合主题活动整合一些数方面的内容,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正式活动——分花伞,帮助幼儿提升归纳分类的经验,发展幼儿的思维抽象能力。通过两次非正式活动和一次正式活动,幼儿已经初步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尽量简单,让自己和别人都看得清楚),在本次活动中将继续提高使用表征符号的能力;另外,幼儿具有了一些分类的经验,在多重分类的基础上,开始向按物体的某一明显特征作肯定与否定的分类过渡。
其次,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幼儿自己动手去电脑操作,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其课件画面色彩美丽,又可让幼儿自己操作,更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动眼、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掌握分类的知识,巩固记忆。同时通过幼儿自己介绍的方式,引导幼儿较清楚地表述,真正发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学习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花伞》Flash课件、画板、记录纸、笔
活动流程:
看看说说——想想分分——讲讲听听——延伸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春天来了,小雨嘀嗒嘀嗒下个不停。伞店里又进了许多的伞。
1、点击画面:有多少把伞呢?(引导幼儿默数)
2、你最喜欢哪把伞?幼儿介绍,让其他幼儿猜。
二、想想分分
这些伞放的乱乱的,营业员阿姨把它们放放好,可是这些伞吵架了,它们说我们要一样的住一个家。阿姨很着急,我们小朋友快来帮帮忙,好吗。
2、这两只箱子是谁的家?(伞的家)我们把伞送到这两只箱子里,怎么分呢?
3、谁愿意来试试看?
4、个别幼儿电脑操作记录,师引导幼儿观察。(分出一种,如:按颜色,启发幼儿用清楚的语言讲)
5、师:你们还有其他的分法吗,看看谁分得又快又多?
6、幼儿操作要求:
a、分法太多,要记录下来。
b、怎样记录地简单,让别人看得清楚、明白。
7、幼儿个别操作,师观察启发
三、讲讲听听
提升幼儿经验:
1、说说自己分伞的方法和记录的结果。(对一样的分法不一样的记录或一种分法两种说法归纳)
2、引导幼儿用清楚的语言表述。
四、延伸
今天我们想了许多给伞分家家的办法,伞还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回去再找找。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损害图书的行为是错误的。
2.学习爱护图书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收集图书角的图书,检查破损的情况。
2.胶水、双面胶、透明胶、剪刀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图书“生病了”。
1.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活动。
教师:图书角上的图书怎么都不见了呢?(它们生病了,都去医院了。)
2.教师:图书怎么会生病呢?生了什么病?
3.教师出示破损的图书,引导幼儿观察。
4.教师:大家说一说图书为什么会生病的?
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幼儿说“因为有人不爱护图书等”)
(二)为图书治病。
1.教师:请小朋友来做医生,我们一起为图书治病。
2.教师出示胶水、双面胶、透明胶、剪刀等,介绍修补图书的方法。
3.教师和幼儿共同修补图书。
(三)学习爱护图书的方法。
1.个别幼儿示范取书、看书,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他们看书的`方法对不对?
2.教师演示正确的方法:取书时动作要轻,不能硬扯,避免将书撕坏;看书时将书平放在桌上或双腿上,一页一页翻动时动作要轻,不要将书页弄皱或折痕,也不要将书或书页卷成筒状;放书时要将书合上,轻轻插入图书架。这样图书就不会生病了。
3.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取、放和看图书。
活动延伸:语言区图书。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体会儿歌段落停顿与押韵的感觉。
2.知道一年中有12个月的含义,初步获得年和月的概念,知道自己的年龄,并能用相似的数来表征。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儿歌:《我几岁》
2.12月份的生日蛋糕图卡【附1】;纸张、画笔等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
请幼儿看“儿歌:《我几岁》”有没有发现这些小朋友有共同的动作(五根指头排排站)。
用轻快的语调念“儿歌:《我几岁》”【附2】给幼儿听。
问问幼儿几岁。学念儿歌时,根据各自的年龄做出手势。
大家一起念儿歌,把手举高,看看大家是几岁(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内容)。
问幼儿过生日时有没有许愿。邀请幼儿玩“生日许愿”的游戏:
——老师将制作好的1—12个月的生日蛋糕图卡贴在展示区的墙面上。
——请幼儿运用美工材料画一根代表自己生日的蜡烛,并试着在蜡烛上标出代表自己的符号(亦可请老师帮忙写上姓名、生日)。
画好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生日愿望,老师用简单的文字将幼儿的'愿望记录在画有生日蜡烛的纸上。
请幼儿轮流将自己的“生日蜡烛”贴在蛋糕上,班上就有一面“生日许愿墙”了。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经典]08-19
中班教案12-09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10
中班教案12-09
中班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