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

时间:2024-04-12 17:30:2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过秦论》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秦论》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1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不妨看看人教版高二上《过秦论》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他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过秦”课本注释1,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这里是动词。

  二、概括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1)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叙史实

  (2)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析原因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三、讲读课文

  (一)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

  ②秦孝公的政治野心——统一天下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作状>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③基本国策(内立法度,务耕织,修<整治、修理>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成果(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秦之崛起----雄心勃勃----兴

  (二)诵读第2段。

  1、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

  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

  2、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明确: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秦之扩张----所向披靡----强

  3、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既然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

  (三)诵读第3段。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明确: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2、划分全段层次:

  ①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明确: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明确: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

  秦之统一----势如破竹----盛

  ③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明确:施行暴政,“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④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秦之覆灭----施暴政----怨声载道----亡

  3、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四)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1、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

  明确: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

  2、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

  明确:“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

  4、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

  明确:“仁义不施”。

  5、“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

  6、“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7、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秦之覆灭----起义军----一败涂地----亡

  (五)诵读第5段。

  ①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

  ②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

  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四、总结全文

  探讨怎样使用对比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①纵向对比: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秦统一全国前由弱到强,原因是“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是“施行仁义”; 统一后油强变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

  ②横向对比:

  a秦国和六国。反衬秦国的强大,指出秦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

  b秦朝和陈涉。双方地位、才能、军队、武器悬殊而弱小的陈涉能一呼百应,因秦不施仁义

  c陈涉和九国之师。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

  五、板书设计

  叙史实:秦之崛起----雄心勃勃----兴

  秦之扩张----所向披靡----强

  秦之统一----势如破竹----盛

  秦之覆灭----施暴政----怨声载道----亡

《过秦论》教案2

  【教学目的】

  1、知识教学点:

  ⑴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⑵ 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⑶ 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2、能力训练点:

  ⑴ 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

  ⑵ 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⑶ 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⑷ 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⑴ 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⑵ 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4、美育渗透点: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学法指津】

  读。本文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先后的,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初读时不要中断,不要旁及其余,以形成整体感。

  理。在读的基础上划分结构,理出头绪。用列表形式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如:

  1、孝公:崛起。

  2、“五王”:强大  兴(攻)

  3、始皇:统一。

  4、二世:灭亡。 亡(守)

  5、亡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析。即是对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一段,要抓住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施政方针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段,要注意领会作者极写诸侯约从反秦的强大阵容和不可抗衡的声势的意图(用以反衬秦之强大,为下段写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蓄势);第三段,分析秦创建大帝国之后怎样转入守势,从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第四段,要明确作者写陈涉亡秦而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的用意(秦民心丧尽,自取其祸);第五段,分析内部层次以及与全篇的关系(①从不同的角度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进行对比,提出问题。②归纳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在第二层次中,均有与上文相照应的句子:前4句照应一、二段,中间5句照应三、四段,最后照应“成败异变”二句,顺势回答了第一层留待解决的问题)。

  诵。即是深入领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骤。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本文虽为史论,但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诵读时要细加品味。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课时安排】

  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

《过秦论》教案3

  《过秦论》课文原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扣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yōu)棘矜(qín),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ó)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nà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过秦论》是一篇内容非常丰富,语言极有特色的史论。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秦之过及借鉴意义,明确对比论证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词句。本设计突破传统的“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教学程式,抓住中心,精选语段、词句,设计若干讨论题,激发兴趣,训练思维,教学生学会自读文言文。

  【设计提要】

  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三步设疑讨论:1、由标题引入第5段,讨论对比方法及结论的产生;2、从秦攻守之势的不同,讨论秦兴亡史的演变,理清文章思路;3、讨论“仁义不施”的表现及作者的写作旨意。在讨论中,强调教师点拨,精简知识讲授;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设计实施】

  1、层层对比揭秦过。

  [设疑讨论]“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明确](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以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一个“何也”,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例句从课文第2段找来明显的句子,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注意连用“也”字的语气及其强调作用。

  [说明]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课文内容,激起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紧扣原句,促使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文句词语,抓住重要句子、重点词语。学生学习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过程,也是自学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板书]

  2、攻守势中看兴亡。

  [设疑讨论]“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

  [明确](1)“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议论的是“攻势”;“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

  (3)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强国请服,弱国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说明]该讨论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中心句引发开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阅读语段,筛选信息,学习归纳。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识。

  [板书]

  3、秦过为鉴可治国。

  [设疑讨论]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说明]将“仁义不施”这一抽象道理具体化,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维深刻性训练、鉴赏评价训练、语言训练都得到落实。

  [板书]

  [总评]文言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减肥消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积极思维,学会自读。本设计突破“字字落实,串讲课文”的传统教法,从标题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点语段,在论证方法、论据材料和写作主旨三方面设置讨论题,注意“意”“言”结合,创设启发思考、指导读书的情景,让学生在读书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词,培养自读能力,为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讲读或自读提供了一个教学思路。

  《过秦论》教学杂谈

  〖文言文阅读教学“三字经”〗

  品:品,品到八分透。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通常第一课时为疏通文本,第二课时探究文意。这种教学模式有一个较大的弊端,割裂文本讲词义既不利于文词的正确理解,也使学生陷于枯燥的词语讲解,失去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丝毫体会不到古文的美感,品不出古文的真滋味。

  活泼好动的中学生都喜欢“新鲜感”,在刚接触新课文时的兴趣和热情最为高涨,如果一开始就接触晦涩枯燥的词语讲解,会使学生对课文学习的热情大打折扣。因此,我一般把对文言文的品析放在授课的第一课时,把对语法的理解及文本的翻译放在预习及第二或复习检测中。在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中,尝试把现代文教学中的“以主干性问题串联全文”的教学设计运用于文言文,把文言词语的理解贯穿于文本的理解中,既使文言词语的理解不脱离文本,也使学生在语境中兴趣盎然的投入学习之中,象欣赏现代文一样品味古文。

  教学《过秦论》则由文末最后一句“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作为切入点来贯穿全文。总的来说,在这个环节中,尽量让学生体会原汁原味的古代语言,当然要做到十分透彻是不可能的,品到八分就足够了。对古代作品,基本的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又不可缺少。

  〖作文教学以读为本·授意学生在诵读中学构段谋篇〗

  教材中的选文,大部分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当有心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如,教学《过秦论》、《阿房宫赋》《师说》等课,都可以作类似的训练。这样一课一训,一训一得,学生构思成文就会意到笔随,挥洒自如。

  〖营造良好情感氛围,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四、改变教学形式,营造良好情感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片面强调规范、秩序,老师一本正经地讲,学生循规蹈矩地听,没有老师的指令,学生不准打开课本看书,不准七嘴八舌议论,不准交头接耳交流等等。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削弱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废除一些陈规旧俗,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宽松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学效果会更好。文言文地教学枯燥无味,大部分同学都对它不感兴趣,一次我上《过秦论》这篇课文,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昏昏欲睡,于是我宣布:“今天,我们来点新花样,不再是我讲你们听,反过来,你们讲我听。”学生们顿时来劲了。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竞赛,按造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就课文的内容互相提问,答对了得十分,答错了扣五分,我担任裁判,给予指导。接下来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所提的问题不仅涵盖了课文的重点内容,同样暴露出同学们在学习中的很多问题。通过讨论和老师的指导,同学们都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予以弥补,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所以,课堂教学形式不能一成不变,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灵活组织,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过秦论》教案4

  教学目的

  (1)学习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政治见解;

  (2)掌握对比论证法在全文中的作用;

  (3)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4)着重识记并理解“蒙、因、絜、爱、余烈、弱”等词的含义;

  (5)理解“制、亡、利、固”4个多义词的不同含义。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教学设想:

  (1)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诵读。

  (2)本文文言词汇丰富,注意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3)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重点学习1─2节。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释题、明确文体。

  二。⑴对照注释自读第一节。要求读准字音,先默读,再朗读。

  ⑵指名朗读,学生老师评价。

  ⑶再读课文,划出疑难。

  ⑷质疑,讨论释疑。

  ⑸要学生说出本节活用词、通假字。

  ⑹齐读课文第一节。请同学概括大意,教师板书。

  三。1.用学习第1节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2节。

  2.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学生口答)

  ⑴蒙故业

  ⑵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⑶宽厚而爱人

  ⑷相与为一

  ⑸赵奢之伦制其兵

  ⑹秦人开关延敌

  ⑺延及孝文公

  四。自读第三节,方法同一、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3─4节,背诵3─4节。

  教学步骤:

  一。齐读1─2节,体会语言特色,板书1─2节内容。

  二。检查自读第3节情况

  1.指名朗读第3节,要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蒙)恬藩篱黔(首)隳(名城)

  2.对朗读给予评价。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3.质疑,讨论释疑。

  4.要学生说出本节的通假字、活用字、古今异义词。

  5.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要学生口答)

  ⑴奋六世之余烈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⑶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⑷因河为池

  ⑸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⑹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注意句式)

  三。指导背诵,概括大意。

  1.结合课后练习二(1),指导背诵,加深课文理解

  2.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1.对照注释自读第4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牖猗蹑氓

  2.指名朗读、评价、教师范读。

  3.质疑,集体释疑。

  4.出示小黑板,请学生口答加点字的用法及意义。

  ⑴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注意句式)

  ⑵赢粮而景从

  ⑶天下云集而响应

  ⑷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齐读课文,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6.根据课后练习二(2)提示,指导背诵,加深理解。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五。作业(早或晚自修完成)

  1.继续背诵3─4节,(注意心到,口到,耳到)

  2.自读课文第5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第5节,总结全文

  教学步骤:

  一。指名背诵3─4节,给予鼓励。

  二。学习第5节

  1.出示小黑板,翻译句子和加点字,口头完成,检查预习情况。

  ⑴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

  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检查情况,要求学生质疑,释疑。

  3.指名朗读、教师评价、教师指导朗读(参见教参P170有关朗读语气提示)

  4.教师范读

  5.指导背诵

  6.学生概括本节大意,明确结尾句在本文中的`地位

  三。1.引导学生看板书,结合课题思考,认识本文“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的特色。

  2.找出课文中的对比,寻找各组对比之间的关系,并用图表示,并分析运用对比对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

  3.朗读课文,找出骈句,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本文“赋体文心”的特色。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多义词)

  板书:

  兴孝公:崛起(前361─前338)第1节

  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发展

  (一)兴亡过程(前337─前247)第2节

  以史始皇统一全国(前246─前210)第3节

  论证亡二世:灭亡(前209─前207)第4节

  (二)灭亡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第5节

《过秦论》教案5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二、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三、教学时数。

  3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

  (二)教学过程。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明确:文章开始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二)检查讲评作业: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三)研习新课: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

  (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

  (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一)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1、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误译举例: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②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③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④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⑥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⑦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

  (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

  (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

  (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

  (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

  (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2、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3、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①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②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也不是因为秦国的不强大和条件发生了变化。

  ③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和“”,而是因为秦“”。

  ④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之贤、“”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顶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4、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及“”;第2段的:“”、“”及“”;第3段的:“”及“”;第4段的“”。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的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

  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

  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练习答案:

  陈涉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行伍之间”

  “数百”

  “疲弊之卒”

  “斩木为兵”

  “阡陌之中”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万乘

  1、(1)“良将”“信臣精卒”“劲弩”“利兵”“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

  (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5、布置作业(作业指导和补充练习):

  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

  ①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

  ②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

《过秦论》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一词多义、通假字、古汉语特殊句式。

  3.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预习设计】

  1.借助《名师一号》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

  2.读课文、明确字音,结合注释、通译全文,完成《名师一号》自主落实部分;

  3.查古汉语字典,掌握重点字词。固席包囊拱手因爱致叩延亡北烈履却愚弱瓮绳云响景小弱序朝

  【问题思考】

  1.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用事实证明其论点的?

  2.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请找出相关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一首诗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

  1.字音崤(xiáo)函?膏腴(yú)合从(zòng)?陈轸(zhěn)逡(qūn)巡遗?

  镞(zú)?鞭笞(chī)?系(jì)颈?????黔(qián)首?

  隳(huī)瓮牖(yǒu)?氓(méng)隶?????猗(yī)顿景(yǐng)从锄櫌(yǒu)棘矜(qín)铦(xiān)铩(shā)

  2.作者

  贾谊,西汉洛阳人,文学家。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解题

  板书课题,解释“过”:动词,指出……的过失。解释“论”(见《基础知识手册》318页)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四、课文分析

  (一)讲读第1自然段

  1.找出本课中典型的铺陈排比句让学生翻译,然后强调这类句子的翻译规律。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文一:怀有席卷天下,控制寰宇,统一四海的意图,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野心。

  译文二:怀有吞并天下的野心。

  明确:译文二简洁明确。这样的句子不必苛求字字落实,近义词合并,译出意思即可。特别强调:席:像卷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2.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写秦势力的崛起。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秦

  孝公的对内对外政策。最后写实施上述内外政策取得的成果。

  板书:地理优势政治雄心

  对内图强对外连横

  拱手取西河之外

  3.在分析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强调下列字词、句子。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务:从事、致力。斗:使动,使……争斗。

  句子: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二)讲析第2段。

  1.让学生找出本段中典型的铺陈排比句并翻译。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译文一:向南夺取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向东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向北占领重要的城邑。

  译法二:向南夺取了汉中,向西夺取了巴、蜀,向东夺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夺取重要的城邑。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齐明……之徒通其意,吴起……之伦制其兵

  之属、之徒、之伦:这类人

  追亡逐北

  追赶逃兵败将

  2.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本段写秦国势力的进一步扩展。

  本段分四层。第一层,写三代秦君继承旧业,遵循遗策,国力日强;第二层,写诸侯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第三层,写九国为秦所败,被秦国制服。第四层,写孝文王和庄襄王。

  3.在分析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强调下列字词、句子。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开关延敌:延,引。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五、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习第一题。

  (3)预习第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课文分析

  (一)讲析第3段

  1.齐读

  2.强调重点字词

  (1)学生质疑解疑

  (2)以下词句如果学生忽略,师必须强调

  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

  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3.要求学生准确翻译重点句教师点拨指正。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全中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4.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指导背诵。

  教师提问: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二)讲析第4段

  1.齐读

  2.强调重点字词,学生试译重要语句,教师点拨指正。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铺陈排比句)

  译法一:然而陈涉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门板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

  译法二:之子、之人、之徒:……的人

  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2)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活用较为典型)

  砍下树木做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和着,担着粮食如影随形的跟着(陈涉)。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3.学生就其他内容质疑,教师解疑。.

  4.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问(l)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学生回答: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

  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出身:缺乏号召力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武器:低劣??????不堪一击

  问(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

  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三)学习第5段。

  1.强调重点字词:

  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学生试译重要语句,教师点拨指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至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可是秦国凭借那狭小的地盘,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可是一人发难就毁掉了天子的宗庙,自己也死在人家的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啊。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三、请学生回顾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写作特色。

  语言方面:讲究铺排渲染(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五、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过秦论》教案7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这句的结构是“有……之意,……之心”,形成一个整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三个并列短语联合做“意”的定语。全句气势贯畅而有变,显示秦之雄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此收要害之郡。”

  前两句为对偶,后两句为对偶,全句显示秦一统天下的'壮举。

  3、“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首句“当此之时”标出时限,继之以四个主谓结构句式排比,极力显示出“合从缔交”范围之广,从而衬托秦的兴盛。

  4、“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三个联合结构为排比,显示“四君”的气质从而衬托秦的兴盛。

  5、“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景、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仍以“有”字领起,形成一长串以人名组成的长句,长句分三层,意为:“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极力显示“六国”之优势,终于败亡于秦,从而反衬秦之盛强。

  6、“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四字短句,节奏急促,显示“六国”颓败之势。

  7、“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由动宾结构组成联合结构,再扩组成排比句式,气势畅达,极力显示“始皇”的事迹,最后以四字结构“威振四海”结句,显示其功绩。

  8、“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全句由三个分句构成,陈述秦之暴虐。第一分句中的两句对偶后以“以愚黔首”作结;第二分句中三字结构构成对偶;第三分句中,句式松散,却用“以弱天下之民”作结句,并与第一分句的结句遥相对应。全句整齐而有变化。

  9、“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拄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全句由四个分句构成,每一分句由“……非……也”否定句式构成,极力陈述“陈涉”之平凡,然而却使“强秦”灭亡,从而引出篇末题旨。

《过秦论》教案8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殽(xio)函 膏腴(y) 合从(zng)(以下约从从散之从皆读zng)翟景之翟读zhi(凡姓皆如此读)墨翟之翟读d(名) 召(sho)滑之滑、王寥之寥皆依今读。

  镞(z) 笞(chī) 因利乘(chng) 万乘 (shng)之势 将(jing)数百之众

  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2.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

  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一)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二)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可以一边讨论一边板书要点,最后形成下表(表中圆括号的数字表示段落顺序):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②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③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①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三、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① 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 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③ 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①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②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四、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① 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 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③ 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补充解释: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④ 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说明〕以上内容可以在分层诵读中依次讨论。诵读和讨论是交叉进行的。在全班学生基本成诵之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三、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仁义不施。)

  再问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说明了什么?(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学生基本成诵后,还可以问: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教师小结时主要谈两点:①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②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

  四、留作业。

  1.背诵第3、4段,准备诵读第5段。

  2.下面两段话均摘自《过秦论(中)》,只要求看懂大意。读后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①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应当怎样解释?

  ② 作者是怎样分析陈涉起义的?

  引文(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文(二):二世......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珠,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课文第3、4段。

  2.答问:读过引文(二)后,再看课文第4段中关于陈涉的叙述,你认为瓮牖绳枢之子......倔起阡陌之中这段话的总体意思是什么?(他不凭借高贵的地位和杰出的才能,却很有号召力,就是因为他的奋起反抗符合人民大众的心愿,但才能不及中人这句话却带有明显的贬意。)从全段来看,其内容可用引文(二)中哪些字眼来概括?(民危易动--这就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而民危易动,正是暴政所造成的结果。由此自然转入议论。)

  二、诵读第5段。

  补充注释:①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权,其力量是不小的。②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势、殽函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③棘--课本注,棘通戟。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按: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④同年而语--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⑤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按: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至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⑥攻守之势--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

  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诵读诣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① 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② 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③ 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属(于)非銡(于)非抗(于)和非及。(非及后其实也可加于)。

  ④ 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畜势。

  ⑤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也后有较长停顿。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结句,可见作者有意为下文蓄势,所以述而不问。

  ⑥ 试使三句,重复上文之意,换假设口气,再作一鉏。

  ⑦ 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稍作一顿,再逼出何也一句。

  ⑧ 仁义不施是一篇纲领,用深责语气读;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寓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以上内容都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说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全文中心。

  让学生答课文后练习第一题。答案:第二种。

  注:人教社教参认为答案是第一种,误。理由参见前面的引文(一)。要尊重作者原意。

  再问学生: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借古喻今,劝谏西汉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安民。)试从前面的引文(二)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2.分析本文论证方法。

  ① 以史实为论据。

  问:本文前三段纯属叙史,这跟作者要论证的观点有什么关系?(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秦王朝在这不同的两个时期内所采取的政策有区别吗?(处于攻势时期采用的是诈力政策,处于守势时期采用的是压迫人民的政策,二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试用引文(一)中的话来说明。(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包含了怎样的意思?(仁义不施。)

  板书:用史实作论据。

  ② 对比论证。

  问:第5段以九国之师跟陈涉做对比,有什么作用?(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试用引文(二)中的话来说明。(民危--陈涉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烈焰)。

  问:本文还有哪些对比?(秦人开关延敌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对比;会盟而谋弱秦与争割地而赂秦的对比;序八州而朝同列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对比。)指出:这些对比跟论证只有间接的关系。

  板书:对比论证。

  3.语言特色。

  先让学生举出若干对偶句和排比句,再举出若干散句,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归纳:骈散结合,读起来声调铿锵,而又不觉呆板。

  四、做课文后练第三、四题。

  附答案如下:(个别题答案与教参不同)

  第三题

  1.AC

  2.AD

  3.四利字均有细微差别:A.利益,与害相对。B.锋利。C.顺利。D.有利条件。

  4.BC

  第四题

  1.席(名词作状语)卷天下,囊(名词作状语)括天下(注:

  人教社教参以此二字在文言文中作动词用,误。)

  2.争(动词作状语)割地面赂秦。

  3.会盟而谋弱(形容词用如动词)秦

  4.弱(形容词定语)国入朝。

《过秦论》教案9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主张“施仁义”的进步意义局限性。(难点)

  2、了解先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结论以及运用对偶、排比的写作方法。

  3、掌握一些常用的多义词,疏通文意。(重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和他写作本文的目的;

  2、了解秦国日益强盛的情况;译析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解题(板书课题及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年青时就有才名,经人荐举,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至太中大夫。他学识渊博,很有抱负,曾针对时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张,但遭到了守旧的贵族和大臣们的打击和诬陷,被迁为长沙王太傅深为忧伤愤懑,四年后改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大夫之责,经常哭泣,以至郁郁而死,年仅33岁。

  后人辑他的文章为《贾长沙集》,另《新书》十卷。

  贾谊是汉代杰出的政论家。他在政治上强调要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全力抗 击匈奴的侵扰,主张重视农耕以充裕民食。

  二、生朗读一、二段,正音

  三、译析一、二段,理解文意 1、始强:

  条件: 地利──据、拥。

  人和──君臣固守。

  政策:

  内政──务、修。

  外交──外、斗。

  2、日强:

  文治──蒙故业,因遗策。

  武功──四方攻伐。

  六国──合纵缔交、九国不进。

  结果──纵散约败、割地赂秦。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

  译析三至五段;总结课文;完成练习;背诵三至五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过秦论》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一句中“制”字后省略了什么?(之以)

  3、注音:

  崤 逡 笞 隳 镝 牖

  二、讲析三、四、五段(方法:读、讲、背)

  1、始强。

  2、日强。

  3、极盛:

  外交──执、御,百越俯首、北却匈奴。

  内政──执、鞭,隳城杀杰、废道焚书。

  4、灭亡:

  陈涉:

  人力──疲弊数百。

  出身──贫苦农民。

  才能──不及中人。

  物力──斩木为兵。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5、亡因:

  秦:

  国力──非弱。

  余威──震于殊俗。

  地利──自若。

  昔──序八州。

  今──七庙隳。

  陈涉(与六国比较):

  地位──非尊(不可同年而语)。

  武器──非銛。

  实力──非抗。

  战术──非及。

  结论: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三、总结多义词

  1、制:

  制其兵:控制,统率

  制其弊:制服

  制六合:控制)

  增其旧制:规模

  制礼作乐:制定

  周制……:制度

  2、金: 金人十二:铜

  金城千里:牢固 闻金声而止:锣

  3、势:

  万乘之势:权力,势力

  攻守之势:形势

  兵势强盛:势头,力量

  四、析讲

  1、三段,秦始皇是怎样统一天下的?统一天下后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

  外交上,执长策而御宇内。用武力统一中国以后,国力空前强盛。开头用五句话写出了“威震四海”的局面。接着又以“百越俯首”“北却匈奴”的事例,写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扩展了版图,巩固了边疆,国力强大之极。

  第二层,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废道焚书”、“隳城杀杰”,迅速把它的统治置于同人民敌对的地位。更有甚者,他穷兵黩武,想凭借险要的地势(“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仗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和依靠“良将劲弩”、“信臣精卒”来实现自己的统治,自以为这样就奠定了“子孙万世之业”。

  2、课文前三段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

  前三段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叙述了秦国从开始强大一步步发展到统一中国以后赫赫威势。作者这样写,都是为下文写秦国的迅速灭亡做衬托文章。

  4、强大的秦国是怎样灭亡的?

  这一段的第一句,对秦国的势力的强大再扬一笔,做足文章;接着,用“然而”一词,调转笔头,把整个文章转到反面。先写陈涉出身,次写才能,再写人力,后写物力,接着,写由陈涉起义引起的.巨大反响,“天下响应并起亡秦”。这一段是本文的第二部分,写秦国在陈涉发动的起义面前迅速灭亡的史实。

  5、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段在上述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见板书)拿秦与陈涉进行比较,照应第1~3段与4段,最后用“何也”引出全文结论。

  6、辩证分析:怎样看待秦亡的原因?作者的看法是否正确?

  从结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主张“施仁义”来统治的。这种思想属于儒家的政治思想的范畴,是对孟子“施仁政”这一思想的发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秦国的逐步强大以至迅速灭亡,有着经济的、政治的多方面原因,不能以“仁义不施”作为唯一的原因。但是,应该看到,秦朝的统治者奉行愚民zheng策,激化了矛盾,的确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作者“施行仁义”的主张是针对汉初的政治而提出来的,在客观上对人民是有利的,所以有它一定的进步意义。

  7、归纳主题:

  本文论述了秦朝由盛到衰的变化中所犯的过失,分析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仁义的主张。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

  8、分析写作特点:

  ⑴ 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举例论证)

  1~3段皆写秦强,作者列举大量史实,先写始强,次写日强,最后写秦终于统一天下,建立了巩固的统治。写来气势充畅,有如江河行地一泻千里。4段用“然而”一转,写出了秦国的迅速灭亡。5段对以上事实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用“何也”问句导出全文结论。

  这种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收到了水到渠成之功,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⑵ 对比论证:

  1~3段与4段对比;5段内比;2段内比。

  ⑶ 对偶、排比,广泛运用。

  9、本篇为何从秦孝公写起?能否舍去一、二段?

  (培养辐射思维能力、扩散思维能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

《过秦论》教案10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

  1、高一、高二时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习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

  2、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

  [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归纳整理。

  ①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席卷天下(像卷席子一样)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对内)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南取汉中(向南)西举巴蜀(向西)东割膏腴之地(向东)北收要害之郡(向北)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b、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李牧连却之(使…败退)

  c、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

  ②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今:猛烈)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今:父亲的父亲)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今:智商)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一种文学体裁)至于颠覆(古:以致于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

  ③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赢粮而景从(影)甿隶之人(氓)鉏耰棘矜(锄)外连衡而斗诸侯(横)俛首系颈(俯)暴秦之欲无厌(餍)当与秦相较(倘)

  ④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4、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

  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板书:归纳相同点]

  2、归纳:

  ①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

  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

  [板书:区分相异点]

  2、归纳:

  ①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②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朗读】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朗读】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2、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朗读】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

  二、《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

《过秦论》教案11

  教材分析

  本书节选的《过秦论》是西汉贾谊论述秦国政治得失的《过秦论》其中一部分,主要从秦孝公开始,到陈胜吴广起义推翻秦王朝暴政结束。这一部分安排在必修三议论性散文的第三课,说理性较《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弱,但从材料的剪裁和理论的方法上来说则有更多可取之处。教授这篇文章,可以从基本史实和一些典型语言入手。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劝学》之后,了解了一般的论述方法,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技巧,为学习本文打下了基础。另外,历史知识方面也学习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得失,可以比较公正客观地分析这一问题,为讨论贾谊在文中“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结合注释与课外资料,学生能了解本文相关的基本史实。

  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复述文章的基本内容。

  学习本文是如何立论和论述观点的,并能对贾谊关于秦王朝政治得失原因的论述进行评价。

  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的立论、讨论问题的'方法。

  客观评价本文观点。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眼中的秦始皇和秦王朝。讨论回答设疑激趣正音崤xiáo函之固孝公既没mò膏腴yú之地合从zòng缔交逡巡qūnxún亡矢shǐ遗镞zú流血xuè漂橹lǔ鞭笞chī俯首系xì颈jǐng以愚黔qián首隳huī名城涉瓮wèng牖yǒu绳枢shū氓méng隶之人赢yíng粮而景yǐng从锄耰yōu棘jí矜qín非铦xiān于钩戟jǐ长铩shā也度duó长絜xié大百有yòu余年自读课文,在文中进行标记,之后全班集体正音。夯实阅读基础文章架构自由走读朗读,把课文读得流畅。每人至少要读二遍。老师通过齐读来检查流畅的程度。

  根据标志性词语,划分文章结构。

  兴:秦孝公时期-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时期-秦始皇时期

  亡:秦二世时期自读课文、齐读课文。流畅理解文意串讲字词意思串讲文意,把握重要文言知识。

  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倔通崛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有通又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没通殁

  一词多义因因遗策(沿袭,动词)因利乘便(趁着,介词)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聚之咸阳(到,动词)及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及至秦始皇(到,介词)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方,方位名词)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名词)制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动词)兵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下文“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中“兵”同此)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使动用法。)举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西举巴、蜀(攻取,动词)利因利乘便{利有利的形势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形容词)

  词类活用a)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在国内对国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等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彩那样像回声那样像影子那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b)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使(诸侯)相斗会盟而谋弱秦使(秦)衰弱约从离衡使(秦国的连横策略)离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百姓力量)愚蠢以弱天下之民使(天下百姓)衰弱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八州)有序使(同列)来朝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匈奴)退却吞二周而亡诸侯使(诸侯国)灭亡c)名词作动词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做帝王履至尊而制六合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瓮做用绳子系d)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尊贤而重士看重e)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逃跑的士卒

  聆听,在书上做标记。逐字理清文意第二课时回顾前文自读课文,回顾文章主要内容。自读课文。温故知新分析第一段自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秦孝公时期的秦国有什么特点?这样写从全文来看有什么意图?

《过秦论》教案1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的文言实词“蒙”、“亡”、“爱”、“遗”、“弱”、“愚”、“制”、“固”、“致”。掌握本文中的文言虚词“以”、“因”。

  2、理解贾谊在本文中提出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

  3、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2、检查预习,请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崤(yáo)膏腴(yú)逡(qūn)镞(zú)系(jì)颈黔(qián)首

  牖(yǒu)氓(méng)隶隳(huī)鞭笞(chī)

  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特别注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

  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板书:

  地理优势

  政治雄心

  4、请学生按板书思路背诵。并检查或抽查背诵情况。

  四、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

  4、学生朗读第2段。

  5、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习第一题。

  (3)预习第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为背诵打基础。

  教师提问: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检查背诵。

  三、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见书下注释)。

  3、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问(l)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学生回答: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

  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板书:

  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不堪一击

  问(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4、让学生熟读本段,根据以上板书的顺序,在课上背诵此段。然后集体背诵。

  5、作业:

  (1)巩固背诵第3、4两段。

  (2)预习第5段;找出本文对比的内容,体会本文论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二、学习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过秦论》教案13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了解议论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3、了解文言句子中省略成分和词类活用现象。

  4、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布置预习】

  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背景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少时有才,被孝文帝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参与政事,深受器重。后遭权贵嫉妒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为梁怀王太傅。终因怀才不遇,年仅33岁就抑郁而死,司马迁写《屈原贾生列传》。

  背景:

  1、战国末期与社会历史概况: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先后进行改革。魏,李悝的变法;楚,吴起的变法;韩,申不害的变法;秦,商鞅变法。

  秦过逐渐强大,于前221年灭齐,统一天下。施用严刑苛法,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2、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二、破题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三、分析课文的一、二段

  第一段:写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国策及秦开始强盛。

  对内:商鞅变法,发展生产,扩充军备。

  对外:实行“连横”,各个击破。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

  第一层:写三代秦君的功业。

  第二层:写列国合力对付秦国。

  第三层:九国兵败,臣服于秦。运用对比,反寸秦国的强大。

  第四层:一笔带过孝文王和庄襄王,过度到下文。

  小结。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

  1、请同学朗读第三段:

  第三段:写秦始皇的功业,即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一层:写秦始皇的“攻势”。

  详细铺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第二层:写秦始皇的“守势”。

  实行愚民的政策,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运用排比和夸张手法,展秦盛极一时的气势,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灭亡。

  第四段:写陈胜起义的情况和秦的结果。

  极力详述陈涉出身低微,起义仓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钝--平凡之极。

  “然”字一转,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视,正因为人们恨秦,故仁义不施而使整个天下都是秦的敌人,终使秦王朝的守势狼狈不堪,为主题的昭彰作了铺垫。

  第五段: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一层:指出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呼应开头)。

  第二层:将陈涉的实力和九国对比,呼应3、4段,设问导出结论,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即:提倡仁政,反对暴政。

  第三层:将陈涉与秦国实力对比,得出结论“仁义之不施……”。

  三、归纳

  1、对比手法的运用:

  ⑴ 秦国与九国实力的对比;

  ⑵ 秦国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⑶ 陈涉与九国的实力的对比;

  ⑷ 陈涉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2、本文是史论,叙多于议,形象议论法。

  3、语言生动形象:

  ⑴ 华丽的词藻;

  ⑵ 铺排的气势;

  ⑶ 排比的运用。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课课练》。

《过秦论》教案14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了解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2.学习文言文中句子省略成分、词性转变、一词多义的知识;

  3.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领会作者从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及写作意图。

  2.难点:本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和省略、活用、一词多义等。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18岁时,因擅长写文章和精通诸子百家、诗经,为当地人所称道。20多岁时,受廷尉吴公推荐,历任博士(皇帝在学术上的咨询官)、太中大夫(掌议论之官)、太傅(辅佐侯王的官)等职。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针对西汉初期政治经济的流弊,多次上疏议政,出谋划策,他的政治主张,对巩固西汉政权、发展经济起有积极作用。他作梁怀王刘楫(汉文帝的儿子)的太傅,梁怀王入朝不慎堕马而死,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时年33岁。

  代表作:政论文《过秦论》(三篇)《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赋《吊屈原赋》《鹏鸟赋》。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沾概后人,其泽甚远”。

  解题: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全文详尽地分析了秦国所以能削平六国及其迅速灭亡的原因,目的是给汉文帝进行政治改革时提供借鉴。本文的重点是在于论述秦统一天下之后,导致灭亡的过失,因此篇名《过秦论》。“过”这里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批评其过失,“过秦”即“言秦之过”(东汉应劭语)或“指责秦政之失”的意思。

  上篇,总论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中篇,论述秦始皇和二世暴虐无道,以致速亡;下篇,论述子婴的失道,所以必亡,并总结全篇,得出“君子为国”(正确治理国家)的道理。

  秦孝公⑴据崤函⑵之固,拥雍州⑶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

  占据这些险要的关隘拥有这块土地牢固地防守来暗中图谋政

  固:形作名

  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⑷。当是时

  权(秦孝公)在

  席卷:名作状,像卷席子一样全部卷了进去包举:名作状,像裹包袱一样,全部裹了进去,举:拔取囊括:名作状,像装袋子一样,全部装了进去括,包容

  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

  商鞅对内订立法令制度从事耕种纺织修造固守攻战武器对外用连横的策略

  之:代秦孝公内:名作状外:名作状衡通横

  斗诸侯⑸。于是秦人拱手⑹而取西河之外。

  使自相争斗因此毫不费力黄河西面的大片土地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拱手:两手相合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⑺蒙故业,因遗策⑻,南取汉

  已经死了王王王继承已有的基业因龚留下来的策略向南

  没通殁蒙:接受,继承南:名作状

  中,西举⑼巴、蜀,东割膏腴⑽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⑴。诸侯恐惧,攻取割取肥沃收取关系重大的城池(六国)很害怕

  西:名作状东:名作状北:名作状

  会盟而谋弱秦⑵,不爱⑶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⑷天下之士,集会结盟商量削弱的策略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来招纳人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⑸。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缔结同盟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从通纵

  魏有信陵⑹。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

  公子贤明聪慧忠诚可靠宽仁厚道爱惜人才尊敬贤能敬重士人信:讲信用

  士,约从离衡⑺,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

  相约为合纵离散秦国连横的策略同时并有

  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⑻;

  众多的人才在那时贤能之士这一类人替他们出谋划策

  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⑼;吴

  这一班人沟通意见

  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⑽。尝以

  这一批人统率军队(他们)曾经用

  十倍(于秦)之地,百万之师,叩关⑾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⑴之

  攻打函谷关来进攻迎击

  师,逡巡⑵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簇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

  迟疑前进没有损失一根箭一个箭头费用精疲力竭了因此

  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⑶,追亡逐

  合纵拆散盟约破裂争着足够的力量(乘他们的)困弊制服他们追逐逃走的

  弊通敝,困顿,失败

  北⑷,伏尸百万,流血漂橹⑸;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

  败兵躺着上百万盾牌趁着有利形势诸侯国家分割土地(使)请求

  追、逐同义北:败北,溃败因利、乘便同义,指“从散约败”“追亡逐北”

  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⑹,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投降来朝拜延续到他们在位的日子很短大事

  享国:君主在位之日

  第二课时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⑺,振长策而御宇内⑻,吞二周⑼而

  发扬(先王)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全国并吞东西二周

  及、至:同义复词振:举起策:马鞭

  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⑽,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⑾,威震四

  灭亡了(各国)诸侯登上了帝位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势振慑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六合:天地四方执:拿鞭笞:名作动,奴役笞:竹板

  海。南取百越⑿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⒀;百越之君,俯首系颈⒁,向南夺取土地把那里命名为郡首领低着头表示服从

  南:名作状地:土地系颈:用绳子套着脖子

  委命下吏⒂。乃使蒙恬⒃北筑长城而守藩篱⑴,却⑵匈奴(于)

  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狱吏然后在北边来守卫边防击退到

  委:交给北:名作状

  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秦始皇)

  以外的地方来放拿起武器来报仇

  胡:匈奴的合音弯弓:挂满弓,弯:使……弯愚:使……愚蠢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⑶,以愚黔首⑷;隳⑸名城,杀豪杰;收天下

  废除法度焚烧各学派的`书籍来愚弄老百姓毁坏杀戳收罗

  之兵,聚之(于)咸阳,销锋镝⑹,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兵器把它们集中到销毁兵器铸造成为来削弱百姓的

  锋:兵刃镝:箭头,锋镝,借代,代兵器金人十二,定语后置,十二金人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⑺,据亿丈之城⑻,临不测之渊⑼,反抗力量凭着华山当作城墙就着黄河当作护城河守着占据

  践:登,引申为凭着亿丈之城:指华山不测之渊:指黄河

  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⑽精卒陈利

  来作为固守的凭借派优秀的用强弓劲弩守卫险要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军队拿着锐利的

  兵而谁何⑾。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⑿千里,武器呵问他是谁平定心里认为这样坚固坚固的城池方圆千里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是子子孙孙称王称帝万代的基业

  帝、王:名作动称王称帝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⒀。然陈涉瓮牖绳枢⒁之子,隶⒂

  (他的)震动边远的地区然而是门轴穷人家的孩子是

  殊俗:不同的风俗瓮:名作动,用瓮作绳:名作动,用绳系通氓,耕田隶:奴隶

  之人,而迁徙之徒⒃也;才能不及中人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

  是被征发守边的人平常的人没有的贤能也没有

  朱、猗顿⒅之富;蹑足⒆(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⑴之中,率疲弊之

  富有(他)出身于士兵的行列起事田野之间

  蹑足:踩脚,插足,参加行伍之间:士兵之中阡陌:田间小道,南北叫阡,东西叫陌

  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⑵竿为旗,天下云

  士兵带着几百人回过头来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的人像云似

  云,名作状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⑶。山东⑷豪俊遂并起而亡

  的聚集起来像回响声一样响应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东方诸国的英雄豪杰就一同起来

  响:名作状,景通影,名作状亡:使……灭亡

  秦族矣。

  反抗推翻秦王朝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

  再说(秦朝的)并没有变小变弱像自己原来的样子

  且:表示承接上文的连词夫:发语词,两个连用比单用“夫”语气更强烈于:表比较

  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棘矜,非地位尊贵农具木棍

  通锄棘通戟矜戟柄

  于钩戟长铩也⑸;谪戍⑹之众,非抗⑺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

  锋利长矛被征发守边的众人强

  长铩:长矛于:表比较

  兵之道,非及向时⑻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

  道理赶不上先前的谋士成功失败不同假使拿崤山以东

  异变:同义

  之国与陈涉度长大⑼,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

  的各国诸侯量量长短比比大小,比较权力衡量力量就能相提并论

  同年:相等

  区区之地,致万乘⑽之势,序八州⑾而朝同列⑿,百有余年矣;然后

  小小获得天子权势统制使六国诸侯向他朝拜又

  致:造成,获得序:名作动,按顺序排列,引申为管辖,统治朝:使……朝拜

  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⑴而七庙隳⑵,身死(于)

  把天下变为自己的家作为内宫陈胜发动起义秦朝的宗庙毁灭(秦王子婴)自身死在

  人手⑶,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⑷。

  别人手里被人嘲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攻和守的形势不同,而秦王不施行仁义的缘故

  第三课时

  一、写作特点:

  (一)从大量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

  这是本文在论证方法上的特色。课文前四段,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以三分之二的篇幅来渲染秦的强盛,这就与秦的迅速灭亡形成强烈的反差,读到这里,人们不能不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攻”的时候,秦国所向披靡,锐不可挡;而“守”的时候,竟土崩瓦解,一朝覆亡呢?在这个基础上,作者由史出论,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正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最后一段是议论,叙事是议论的基础和根据,议论是记叙思想内容的深化。议论和记叙的关系,是观点和材料、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二)进步性与局限性:

  这个结论表明作者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提倡仁政,反对暴政。贾谊施行仁义的主张,是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但因为它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它的仁义主张就更带有进步性。

  本文还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者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可见,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明显地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作者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阶级的本性,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义,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

  (三)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

  1.九国联盟与秦国实力的对比;

  2.九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两种情况的对比;

  3.陈涉与九国的对比;

  4.陈涉与秦国的对比;

  5.秦国前后兴亡的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既渲染秦的强盛,又权力铺写诸侯合纵缔交,会盟弱秦时的地广人众有两个作用:(1)反衬秦国之强,诸侯罗致人才,约从离衡“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并列出战国四公子的姓名,备加称颂,历数六国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人才,具体姓名达20人之多,可下文明确点出这次行动的结果──秦国开关延敌,诸侯不战而自困。所以越是写诸侯人才众多,就越反衬出秦之强大无敌,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2)和陈涉对比。作者正是通过秦不亡于地广人众的诸侯,而亡于在各方面都远不及诸侯的陈涉这个史实,引出结论。前半篇以诸侯作反衬,极写秦国之强,后半篇也以诸侯为反衬,极写陈涉之弱,将秦国与陈涉都向两极予以强化,这样对比更为鲜明,悬念更为强烈,结论也更为可靠。

  (四)对偶排比句式的广泛运用:

  本文有辞赋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叙述的极力铺张上,如大量运用排比句、对偶句和同义词,以增强文章的气势。(此外,有些地方显然是夸张的,有纵横家的遗风)感情充沛而强烈,具有强烈的论辩力量。例: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方之心”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瓮牖绳枢之子,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度长大,比权量力”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二、板书分析:

  ┌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条件┤

  │└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一、秦国崛起┤

  ││┌内政:立法度,务耕织,修战具

  │└策略┤

  ┌处进攻之势┤└外交:连衡而斗诸侯

  │(扬)│┌秦:蒙故业,因遗策

  │└二、秦势日强┤六国: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结局: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朝│┌外:威震四海┤

  兴││└却匈奴七百余里

  衰┤由攻转守三、一统天下┤

  的│(由扬转抑)│废道,焚书

  原│└内:执敲扑以鞭笞天下隳名城,杀豪杰“过秦”开始

  因│收天下之兵

  │┌秦:余威震于殊俗

  │┌四、陈涉亡秦┤陈涉:十分平庸(从地位、才能、品德、经济等方面说明)

  ││└结局: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矣

  └处守卫之势┤

  (抑)│┌势力,非小弱;地利,向若也

  └五、秦亡原因┤陈涉:与六国不可同日而语(陈涉同灭亡六国之强秦比较)

  └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

《过秦论》教案15

  知识目标:

  1、归纳掌握第4、5自然段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和学习作者在前三自然段的铺陈渲染的基础上,运用对比论证得出最后的论点。

  能力目标:

  1、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学习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德育目标:

  从第5自然段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 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和掌握4、5自然段的内容。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第五自然段中的对比论证。

  教学难点: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鉴赏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论证证明自

  己的观点的。

  教学过程:

  旧课回顾: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过秦论》的第1、2、3自然段,刚才同

  学们也朗读了全文,不知道大家对1-3的内容掌握的如何,请大家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题组),我需要同学们用事实来证明自己(提问学生完成题组训练,教师考查正音。)

  导语设计:

  看来同学们掌握的不错,那么在前三段课文给我们重现了金戈铁马战国七雄的风

  姿,又让我们看到了开创千古风流的大秦帝国的霸业,我们也知道战国三百多年的纷争,打破了古典联邦王国时代的窒息封闭,这是一个名将辈出,大才如云,英主迭起的时代。大秦帝国正是产生于这个时代,一步一步,统一了中国。本文题目是过秦论,1-3自然段

  却极言秦王朝日益强盛直至极盛,是否与题目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接下来我们学习

  第4自然段。

  局部探究: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

  疏通文意: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试着自己翻译课文,提问学生,师生合作翻译课文。

  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批注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瓮:用瓦罐作??,名→动。绳:用绳子作??,名→动。氓:农民;隶:供人役使的人。迁

  徙之徒:被征发的人。

  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一般的人。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蹑足:投身。行伍:军队。倔:通“崛”,突起。阡陌:田野。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省略句。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兵:兵器。揭:举起。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一样,名→状。响:像回声一样,名→状。赢:担着。景:通“影”,影子。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山东:崤山以东。遂:于是。并:一起。亡:使??灭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边翻译边板书引导:

  始皇: 余威震于殊俗

  灭亡出身→氓隶之人陈涉才能→不及中人为什么?(启发式教学)

  兵力→数百疲敝原因何在?(进入第5自然段)

  武器→斩木为兵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试着翻译全段,大屏幕显示译文

  释疑:并不矛盾,写秦王朝的强盛是为了给后文做铺陈。

  师生参照翻译共同背诵第四段

  译文:秦始皇死后,他余存的威力还震慑着远方。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做窗子、用绳子系着户枢的贫穷人家子弟,是当过雇农供人役使的人,而且是被征发戍边的人;他的才能还赶不上一般水平的人,既没有孔子、墨子那样贤能,有没有陶朱、猗顿那样富有;投身在军队之中,突起在田野之间,率领疲弊的士卒,指挥着数百名部众,转过身来就进攻秦王朝;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汇集在他们身边,像山中回声般立即应和,背着粮食如同影子一般跟随着他。此后,崤山以东的六国豪杰于是一齐起来,终于推翻了秦朝。

  质疑:学习了第4自然段后我们知道秦朝最终还是灭亡了,那么秦朝经历了崛起、发展、极盛 、灭亡这样一个过程,我们不禁要问,秦王朝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是如此的辉煌,但却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一闪即逝,在坐了仅仅15年的江山就灰飞烟灭,这到底是为什么?(板书 过??)贾谊想要论的秦之过到底是什么?带着2个问题进入5自然段的学习。(板书)

  第五自然段疏通文意: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且夫:至于那。小弱:变小变弱,形→动。

  自若也

  自然还像原来那样。若:像。

  非尊于齐??非铦于钩??非抗于??

  于:比。尊:尊贵。铦:锋利。抗:强,高。介词结构后置句

  非及向时之士也

  及:比得上。

  然而成败异变

  异变:不同的变化。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度:比。絜:量。

  不可同年而语

  同年而语:相提并论,也作“同日而语”。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区区:形容很小。致:达到。万乘:万辆兵车,代指皇帝。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招引,统领。朝:使??朝拜,动词的使动用法。同列:同地位的诸侯国。

  百有余年

  有:通“又”,连接整数与零数。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夫:一个人。作难:发难。七庙:借代国家政权。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身死(于)人手,省略句。为:被?,何也?固定句式,“??,是什么原因呢?” 试着翻译全段,大屏幕显示译文

  师生参照翻译共同背诵第五段

  译文:至于说那秦朝的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雍州土地之广,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陈涉的地位不如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国君尊贵;(他们的)农具木棍不如钩、戟等兵器锋利;戍边的.部队,并不比九国的军队强大;他的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战术,并不比九国的谋士高明。然而成功与失败却发生了变化,功业出现相反的情况。假使拿崤山以东的各个国家与陈涉的军队比较长短,较量一下权势,衡量一下军力,简直不能相提并论。但是,秦国却凭着当初一块小小的地盘,获得了天子的权势,统辖了天下的八州,迫使原来同列的六个诸侯国前来朝拜,已有一百多年了;然后又把天下作为一家私有,以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一个普通百姓带头起义,却使秦朝宗庙被毁坏,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上,被天

  下人嘲笑,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不施仁义的政策,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的缘故。

  释疑:秦之过,乃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拓展延伸:

  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以三分之二的篇幅来渲染秦的强盛,这就与秦的迅速灭亡形成强烈的反差。因要“过”秦,便反复对比:秦先弱后强之比,九国之师与一秦之比,强秦与陈涉之比,九国之师与陈涉之师之比。两两比较,处处体现秦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这一重点。以“攻”的时候,秦国所向披靡,锐不可当;而“守”的时候,竟土崩瓦解,一朝覆亡,由史出论,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正是厚积而薄发。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过秦论》用占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在篇末点明论点。以史实说话,用叙事来说理是史论的特点。

  一般的议论文用例与史论的叙事说理不一样,史论的善于叙事,要善于概括事实,善于描写事物的大的、总的、突出的方面,善于勾勒整个历史发展的轮廓等等。只有通过这种叙事的特定手法,以此为说理的基础,才可能有把握说服读者。而一般的议论文主要是靠“论”,但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所以也少不了对事例的叙述,但议论文对例子的叙述应该言简意赅,叙述的篇幅不能过长,一旦叙议比例安排不当,就有可能造成文体色彩不明。

《《过秦论》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过秦论》教案】相关文章:

《过秦论》教案02-24

过秦论教案01-17

过秦论教案范文02-26

《过秦论》教案范文08-26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04-11

《过秦论》教案(15篇)02-27

过秦论教案13篇02-14

《过秦论》教案15篇02-25

《过秦论》教案精选15篇04-01

《过秦论》优秀教案(精选11篇)06-29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过秦论》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秦论》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1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不妨看看人教版高二上《过秦论》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他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过秦”课本注释1,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这里是动词。

  二、概括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1)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叙史实

  (2)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析原因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三、讲读课文

  (一)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

  ②秦孝公的政治野心——统一天下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作状>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③基本国策(内立法度,务耕织,修<整治、修理>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成果(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秦之崛起----雄心勃勃----兴

  (二)诵读第2段。

  1、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

  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

  2、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明确: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秦之扩张----所向披靡----强

  3、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既然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

  (三)诵读第3段。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明确: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2、划分全段层次:

  ①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明确: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明确: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

  秦之统一----势如破竹----盛

  ③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明确:施行暴政,“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④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秦之覆灭----施暴政----怨声载道----亡

  3、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四)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1、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

  明确: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

  2、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

  明确:“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

  4、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

  明确:“仁义不施”。

  5、“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

  6、“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7、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秦之覆灭----起义军----一败涂地----亡

  (五)诵读第5段。

  ①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

  ②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

  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四、总结全文

  探讨怎样使用对比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①纵向对比: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秦统一全国前由弱到强,原因是“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是“施行仁义”; 统一后油强变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

  ②横向对比:

  a秦国和六国。反衬秦国的强大,指出秦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

  b秦朝和陈涉。双方地位、才能、军队、武器悬殊而弱小的陈涉能一呼百应,因秦不施仁义

  c陈涉和九国之师。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

  五、板书设计

  叙史实:秦之崛起----雄心勃勃----兴

  秦之扩张----所向披靡----强

  秦之统一----势如破竹----盛

  秦之覆灭----施暴政----怨声载道----亡

《过秦论》教案2

  【教学目的】

  1、知识教学点:

  ⑴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⑵ 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⑶ 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2、能力训练点:

  ⑴ 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

  ⑵ 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⑶ 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⑷ 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⑴ 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⑵ 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4、美育渗透点: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学法指津】

  读。本文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先后的,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初读时不要中断,不要旁及其余,以形成整体感。

  理。在读的基础上划分结构,理出头绪。用列表形式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如:

  1、孝公:崛起。

  2、“五王”:强大  兴(攻)

  3、始皇:统一。

  4、二世:灭亡。 亡(守)

  5、亡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析。即是对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一段,要抓住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施政方针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段,要注意领会作者极写诸侯约从反秦的强大阵容和不可抗衡的声势的意图(用以反衬秦之强大,为下段写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蓄势);第三段,分析秦创建大帝国之后怎样转入守势,从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第四段,要明确作者写陈涉亡秦而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的用意(秦民心丧尽,自取其祸);第五段,分析内部层次以及与全篇的关系(①从不同的角度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进行对比,提出问题。②归纳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在第二层次中,均有与上文相照应的句子:前4句照应一、二段,中间5句照应三、四段,最后照应“成败异变”二句,顺势回答了第一层留待解决的问题)。

  诵。即是深入领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骤。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本文虽为史论,但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诵读时要细加品味。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课时安排】

  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

《过秦论》教案3

  《过秦论》课文原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扣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yōu)棘矜(qín),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ó)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nà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过秦论》是一篇内容非常丰富,语言极有特色的史论。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秦之过及借鉴意义,明确对比论证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词句。本设计突破传统的“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教学程式,抓住中心,精选语段、词句,设计若干讨论题,激发兴趣,训练思维,教学生学会自读文言文。

  【设计提要】

  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三步设疑讨论:1、由标题引入第5段,讨论对比方法及结论的产生;2、从秦攻守之势的不同,讨论秦兴亡史的演变,理清文章思路;3、讨论“仁义不施”的表现及作者的写作旨意。在讨论中,强调教师点拨,精简知识讲授;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设计实施】

  1、层层对比揭秦过。

  [设疑讨论]“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明确](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以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一个“何也”,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例句从课文第2段找来明显的句子,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注意连用“也”字的语气及其强调作用。

  [说明]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课文内容,激起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紧扣原句,促使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文句词语,抓住重要句子、重点词语。学生学习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过程,也是自学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板书]

  2、攻守势中看兴亡。

  [设疑讨论]“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

  [明确](1)“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议论的是“攻势”;“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

  (3)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强国请服,弱国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说明]该讨论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中心句引发开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阅读语段,筛选信息,学习归纳。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识。

  [板书]

  3、秦过为鉴可治国。

  [设疑讨论]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说明]将“仁义不施”这一抽象道理具体化,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维深刻性训练、鉴赏评价训练、语言训练都得到落实。

  [板书]

  [总评]文言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减肥消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积极思维,学会自读。本设计突破“字字落实,串讲课文”的传统教法,从标题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点语段,在论证方法、论据材料和写作主旨三方面设置讨论题,注意“意”“言”结合,创设启发思考、指导读书的情景,让学生在读书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词,培养自读能力,为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讲读或自读提供了一个教学思路。

  《过秦论》教学杂谈

  〖文言文阅读教学“三字经”〗

  品:品,品到八分透。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通常第一课时为疏通文本,第二课时探究文意。这种教学模式有一个较大的弊端,割裂文本讲词义既不利于文词的正确理解,也使学生陷于枯燥的词语讲解,失去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丝毫体会不到古文的美感,品不出古文的真滋味。

  活泼好动的中学生都喜欢“新鲜感”,在刚接触新课文时的兴趣和热情最为高涨,如果一开始就接触晦涩枯燥的词语讲解,会使学生对课文学习的热情大打折扣。因此,我一般把对文言文的品析放在授课的第一课时,把对语法的理解及文本的翻译放在预习及第二或复习检测中。在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中,尝试把现代文教学中的“以主干性问题串联全文”的教学设计运用于文言文,把文言词语的理解贯穿于文本的理解中,既使文言词语的理解不脱离文本,也使学生在语境中兴趣盎然的投入学习之中,象欣赏现代文一样品味古文。

  教学《过秦论》则由文末最后一句“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作为切入点来贯穿全文。总的来说,在这个环节中,尽量让学生体会原汁原味的古代语言,当然要做到十分透彻是不可能的,品到八分就足够了。对古代作品,基本的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又不可缺少。

  〖作文教学以读为本·授意学生在诵读中学构段谋篇〗

  教材中的选文,大部分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当有心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如,教学《过秦论》、《阿房宫赋》《师说》等课,都可以作类似的训练。这样一课一训,一训一得,学生构思成文就会意到笔随,挥洒自如。

  〖营造良好情感氛围,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四、改变教学形式,营造良好情感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片面强调规范、秩序,老师一本正经地讲,学生循规蹈矩地听,没有老师的指令,学生不准打开课本看书,不准七嘴八舌议论,不准交头接耳交流等等。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削弱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废除一些陈规旧俗,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宽松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学效果会更好。文言文地教学枯燥无味,大部分同学都对它不感兴趣,一次我上《过秦论》这篇课文,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昏昏欲睡,于是我宣布:“今天,我们来点新花样,不再是我讲你们听,反过来,你们讲我听。”学生们顿时来劲了。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竞赛,按造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就课文的内容互相提问,答对了得十分,答错了扣五分,我担任裁判,给予指导。接下来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所提的问题不仅涵盖了课文的重点内容,同样暴露出同学们在学习中的很多问题。通过讨论和老师的指导,同学们都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予以弥补,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所以,课堂教学形式不能一成不变,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灵活组织,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过秦论》教案4

  教学目的

  (1)学习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政治见解;

  (2)掌握对比论证法在全文中的作用;

  (3)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4)着重识记并理解“蒙、因、絜、爱、余烈、弱”等词的含义;

  (5)理解“制、亡、利、固”4个多义词的不同含义。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教学设想:

  (1)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诵读。

  (2)本文文言词汇丰富,注意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3)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重点学习1─2节。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释题、明确文体。

  二。⑴对照注释自读第一节。要求读准字音,先默读,再朗读。

  ⑵指名朗读,学生老师评价。

  ⑶再读课文,划出疑难。

  ⑷质疑,讨论释疑。

  ⑸要学生说出本节活用词、通假字。

  ⑹齐读课文第一节。请同学概括大意,教师板书。

  三。1.用学习第1节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2节。

  2.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学生口答)

  ⑴蒙故业

  ⑵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⑶宽厚而爱人

  ⑷相与为一

  ⑸赵奢之伦制其兵

  ⑹秦人开关延敌

  ⑺延及孝文公

  四。自读第三节,方法同一、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3─4节,背诵3─4节。

  教学步骤:

  一。齐读1─2节,体会语言特色,板书1─2节内容。

  二。检查自读第3节情况

  1.指名朗读第3节,要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蒙)恬藩篱黔(首)隳(名城)

  2.对朗读给予评价。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3.质疑,讨论释疑。

  4.要学生说出本节的通假字、活用字、古今异义词。

  5.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要学生口答)

  ⑴奋六世之余烈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⑶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⑷因河为池

  ⑸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⑹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注意句式)

  三。指导背诵,概括大意。

  1.结合课后练习二(1),指导背诵,加深课文理解

  2.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1.对照注释自读第4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牖猗蹑氓

  2.指名朗读、评价、教师范读。

  3.质疑,集体释疑。

  4.出示小黑板,请学生口答加点字的用法及意义。

  ⑴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注意句式)

  ⑵赢粮而景从

  ⑶天下云集而响应

  ⑷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齐读课文,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6.根据课后练习二(2)提示,指导背诵,加深理解。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五。作业(早或晚自修完成)

  1.继续背诵3─4节,(注意心到,口到,耳到)

  2.自读课文第5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第5节,总结全文

  教学步骤:

  一。指名背诵3─4节,给予鼓励。

  二。学习第5节

  1.出示小黑板,翻译句子和加点字,口头完成,检查预习情况。

  ⑴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

  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检查情况,要求学生质疑,释疑。

  3.指名朗读、教师评价、教师指导朗读(参见教参P170有关朗读语气提示)

  4.教师范读

  5.指导背诵

  6.学生概括本节大意,明确结尾句在本文中的`地位

  三。1.引导学生看板书,结合课题思考,认识本文“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的特色。

  2.找出课文中的对比,寻找各组对比之间的关系,并用图表示,并分析运用对比对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

  3.朗读课文,找出骈句,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本文“赋体文心”的特色。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多义词)

  板书:

  兴孝公:崛起(前361─前338)第1节

  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发展

  (一)兴亡过程(前337─前247)第2节

  以史始皇统一全国(前246─前210)第3节

  论证亡二世:灭亡(前209─前207)第4节

  (二)灭亡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第5节

《过秦论》教案5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二、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三、教学时数。

  3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

  (二)教学过程。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明确:文章开始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二)检查讲评作业: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三)研习新课: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

  (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

  (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一)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1、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误译举例: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②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③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④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⑥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⑦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

  (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

  (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

  (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

  (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

  (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2、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3、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①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②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也不是因为秦国的不强大和条件发生了变化。

  ③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和“”,而是因为秦“”。

  ④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之贤、“”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顶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4、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及“”;第2段的:“”、“”及“”;第3段的:“”及“”;第4段的“”。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的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

  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

  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练习答案:

  陈涉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行伍之间”

  “数百”

  “疲弊之卒”

  “斩木为兵”

  “阡陌之中”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万乘

  1、(1)“良将”“信臣精卒”“劲弩”“利兵”“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

  (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5、布置作业(作业指导和补充练习):

  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

  ①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

  ②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

《过秦论》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一词多义、通假字、古汉语特殊句式。

  3.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预习设计】

  1.借助《名师一号》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

  2.读课文、明确字音,结合注释、通译全文,完成《名师一号》自主落实部分;

  3.查古汉语字典,掌握重点字词。固席包囊拱手因爱致叩延亡北烈履却愚弱瓮绳云响景小弱序朝

  【问题思考】

  1.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用事实证明其论点的?

  2.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请找出相关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一首诗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

  1.字音崤(xiáo)函?膏腴(yú)合从(zòng)?陈轸(zhěn)逡(qūn)巡遗?

  镞(zú)?鞭笞(chī)?系(jì)颈?????黔(qián)首?

  隳(huī)瓮牖(yǒu)?氓(méng)隶?????猗(yī)顿景(yǐng)从锄櫌(yǒu)棘矜(qín)铦(xiān)铩(shā)

  2.作者

  贾谊,西汉洛阳人,文学家。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解题

  板书课题,解释“过”:动词,指出……的过失。解释“论”(见《基础知识手册》318页)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四、课文分析

  (一)讲读第1自然段

  1.找出本课中典型的铺陈排比句让学生翻译,然后强调这类句子的翻译规律。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文一:怀有席卷天下,控制寰宇,统一四海的意图,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野心。

  译文二:怀有吞并天下的野心。

  明确:译文二简洁明确。这样的句子不必苛求字字落实,近义词合并,译出意思即可。特别强调:席:像卷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2.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写秦势力的崛起。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秦

  孝公的对内对外政策。最后写实施上述内外政策取得的成果。

  板书:地理优势政治雄心

  对内图强对外连横

  拱手取西河之外

  3.在分析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强调下列字词、句子。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务:从事、致力。斗:使动,使……争斗。

  句子: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二)讲析第2段。

  1.让学生找出本段中典型的铺陈排比句并翻译。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译文一:向南夺取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向东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向北占领重要的城邑。

  译法二:向南夺取了汉中,向西夺取了巴、蜀,向东夺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夺取重要的城邑。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齐明……之徒通其意,吴起……之伦制其兵

  之属、之徒、之伦:这类人

  追亡逐北

  追赶逃兵败将

  2.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本段写秦国势力的进一步扩展。

  本段分四层。第一层,写三代秦君继承旧业,遵循遗策,国力日强;第二层,写诸侯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第三层,写九国为秦所败,被秦国制服。第四层,写孝文王和庄襄王。

  3.在分析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强调下列字词、句子。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开关延敌:延,引。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五、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习第一题。

  (3)预习第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课文分析

  (一)讲析第3段

  1.齐读

  2.强调重点字词

  (1)学生质疑解疑

  (2)以下词句如果学生忽略,师必须强调

  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

  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3.要求学生准确翻译重点句教师点拨指正。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全中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4.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指导背诵。

  教师提问: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二)讲析第4段

  1.齐读

  2.强调重点字词,学生试译重要语句,教师点拨指正。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铺陈排比句)

  译法一:然而陈涉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门板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

  译法二:之子、之人、之徒:……的人

  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2)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活用较为典型)

  砍下树木做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和着,担着粮食如影随形的跟着(陈涉)。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3.学生就其他内容质疑,教师解疑。.

  4.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问(l)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学生回答: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

  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出身:缺乏号召力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武器:低劣??????不堪一击

  问(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

  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三)学习第5段。

  1.强调重点字词:

  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学生试译重要语句,教师点拨指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至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可是秦国凭借那狭小的地盘,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可是一人发难就毁掉了天子的宗庙,自己也死在人家的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啊。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三、请学生回顾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写作特色。

  语言方面:讲究铺排渲染(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五、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过秦论》教案7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这句的结构是“有……之意,……之心”,形成一个整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三个并列短语联合做“意”的定语。全句气势贯畅而有变,显示秦之雄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此收要害之郡。”

  前两句为对偶,后两句为对偶,全句显示秦一统天下的'壮举。

  3、“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首句“当此之时”标出时限,继之以四个主谓结构句式排比,极力显示出“合从缔交”范围之广,从而衬托秦的兴盛。

  4、“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三个联合结构为排比,显示“四君”的气质从而衬托秦的兴盛。

  5、“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景、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仍以“有”字领起,形成一长串以人名组成的长句,长句分三层,意为:“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极力显示“六国”之优势,终于败亡于秦,从而反衬秦之盛强。

  6、“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四字短句,节奏急促,显示“六国”颓败之势。

  7、“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由动宾结构组成联合结构,再扩组成排比句式,气势畅达,极力显示“始皇”的事迹,最后以四字结构“威振四海”结句,显示其功绩。

  8、“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全句由三个分句构成,陈述秦之暴虐。第一分句中的两句对偶后以“以愚黔首”作结;第二分句中三字结构构成对偶;第三分句中,句式松散,却用“以弱天下之民”作结句,并与第一分句的结句遥相对应。全句整齐而有变化。

  9、“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拄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全句由四个分句构成,每一分句由“……非……也”否定句式构成,极力陈述“陈涉”之平凡,然而却使“强秦”灭亡,从而引出篇末题旨。

《过秦论》教案8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殽(xio)函 膏腴(y) 合从(zng)(以下约从从散之从皆读zng)翟景之翟读zhi(凡姓皆如此读)墨翟之翟读d(名) 召(sho)滑之滑、王寥之寥皆依今读。

  镞(z) 笞(chī) 因利乘(chng) 万乘 (shng)之势 将(jing)数百之众

  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2.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

  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一)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二)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可以一边讨论一边板书要点,最后形成下表(表中圆括号的数字表示段落顺序):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②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③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①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三、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① 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 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③ 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①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②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四、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① 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 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③ 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补充解释: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④ 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说明〕以上内容可以在分层诵读中依次讨论。诵读和讨论是交叉进行的。在全班学生基本成诵之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三、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仁义不施。)

  再问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说明了什么?(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学生基本成诵后,还可以问: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教师小结时主要谈两点:①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②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

  四、留作业。

  1.背诵第3、4段,准备诵读第5段。

  2.下面两段话均摘自《过秦论(中)》,只要求看懂大意。读后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①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应当怎样解释?

  ② 作者是怎样分析陈涉起义的?

  引文(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文(二):二世......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珠,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课文第3、4段。

  2.答问:读过引文(二)后,再看课文第4段中关于陈涉的叙述,你认为瓮牖绳枢之子......倔起阡陌之中这段话的总体意思是什么?(他不凭借高贵的地位和杰出的才能,却很有号召力,就是因为他的奋起反抗符合人民大众的心愿,但才能不及中人这句话却带有明显的贬意。)从全段来看,其内容可用引文(二)中哪些字眼来概括?(民危易动--这就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而民危易动,正是暴政所造成的结果。由此自然转入议论。)

  二、诵读第5段。

  补充注释:①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权,其力量是不小的。②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势、殽函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③棘--课本注,棘通戟。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按: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④同年而语--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⑤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按: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至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⑥攻守之势--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

  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诵读诣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① 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② 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③ 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属(于)非銡(于)非抗(于)和非及。(非及后其实也可加于)。

  ④ 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畜势。

  ⑤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也后有较长停顿。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结句,可见作者有意为下文蓄势,所以述而不问。

  ⑥ 试使三句,重复上文之意,换假设口气,再作一鉏。

  ⑦ 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稍作一顿,再逼出何也一句。

  ⑧ 仁义不施是一篇纲领,用深责语气读;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寓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以上内容都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说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全文中心。

  让学生答课文后练习第一题。答案:第二种。

  注:人教社教参认为答案是第一种,误。理由参见前面的引文(一)。要尊重作者原意。

  再问学生: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借古喻今,劝谏西汉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安民。)试从前面的引文(二)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2.分析本文论证方法。

  ① 以史实为论据。

  问:本文前三段纯属叙史,这跟作者要论证的观点有什么关系?(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秦王朝在这不同的两个时期内所采取的政策有区别吗?(处于攻势时期采用的是诈力政策,处于守势时期采用的是压迫人民的政策,二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试用引文(一)中的话来说明。(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包含了怎样的意思?(仁义不施。)

  板书:用史实作论据。

  ② 对比论证。

  问:第5段以九国之师跟陈涉做对比,有什么作用?(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试用引文(二)中的话来说明。(民危--陈涉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烈焰)。

  问:本文还有哪些对比?(秦人开关延敌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对比;会盟而谋弱秦与争割地而赂秦的对比;序八州而朝同列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对比。)指出:这些对比跟论证只有间接的关系。

  板书:对比论证。

  3.语言特色。

  先让学生举出若干对偶句和排比句,再举出若干散句,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归纳:骈散结合,读起来声调铿锵,而又不觉呆板。

  四、做课文后练第三、四题。

  附答案如下:(个别题答案与教参不同)

  第三题

  1.AC

  2.AD

  3.四利字均有细微差别:A.利益,与害相对。B.锋利。C.顺利。D.有利条件。

  4.BC

  第四题

  1.席(名词作状语)卷天下,囊(名词作状语)括天下(注:

  人教社教参以此二字在文言文中作动词用,误。)

  2.争(动词作状语)割地面赂秦。

  3.会盟而谋弱(形容词用如动词)秦

  4.弱(形容词定语)国入朝。

《过秦论》教案9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主张“施仁义”的进步意义局限性。(难点)

  2、了解先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结论以及运用对偶、排比的写作方法。

  3、掌握一些常用的多义词,疏通文意。(重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和他写作本文的目的;

  2、了解秦国日益强盛的情况;译析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解题(板书课题及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年青时就有才名,经人荐举,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至太中大夫。他学识渊博,很有抱负,曾针对时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张,但遭到了守旧的贵族和大臣们的打击和诬陷,被迁为长沙王太傅深为忧伤愤懑,四年后改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大夫之责,经常哭泣,以至郁郁而死,年仅33岁。

  后人辑他的文章为《贾长沙集》,另《新书》十卷。

  贾谊是汉代杰出的政论家。他在政治上强调要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全力抗 击匈奴的侵扰,主张重视农耕以充裕民食。

  二、生朗读一、二段,正音

  三、译析一、二段,理解文意 1、始强:

  条件: 地利──据、拥。

  人和──君臣固守。

  政策:

  内政──务、修。

  外交──外、斗。

  2、日强:

  文治──蒙故业,因遗策。

  武功──四方攻伐。

  六国──合纵缔交、九国不进。

  结果──纵散约败、割地赂秦。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

  译析三至五段;总结课文;完成练习;背诵三至五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过秦论》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一句中“制”字后省略了什么?(之以)

  3、注音:

  崤 逡 笞 隳 镝 牖

  二、讲析三、四、五段(方法:读、讲、背)

  1、始强。

  2、日强。

  3、极盛:

  外交──执、御,百越俯首、北却匈奴。

  内政──执、鞭,隳城杀杰、废道焚书。

  4、灭亡:

  陈涉:

  人力──疲弊数百。

  出身──贫苦农民。

  才能──不及中人。

  物力──斩木为兵。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5、亡因:

  秦:

  国力──非弱。

  余威──震于殊俗。

  地利──自若。

  昔──序八州。

  今──七庙隳。

  陈涉(与六国比较):

  地位──非尊(不可同年而语)。

  武器──非銛。

  实力──非抗。

  战术──非及。

  结论: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三、总结多义词

  1、制:

  制其兵:控制,统率

  制其弊:制服

  制六合:控制)

  增其旧制:规模

  制礼作乐:制定

  周制……:制度

  2、金: 金人十二:铜

  金城千里:牢固 闻金声而止:锣

  3、势:

  万乘之势:权力,势力

  攻守之势:形势

  兵势强盛:势头,力量

  四、析讲

  1、三段,秦始皇是怎样统一天下的?统一天下后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

  外交上,执长策而御宇内。用武力统一中国以后,国力空前强盛。开头用五句话写出了“威震四海”的局面。接着又以“百越俯首”“北却匈奴”的事例,写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扩展了版图,巩固了边疆,国力强大之极。

  第二层,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废道焚书”、“隳城杀杰”,迅速把它的统治置于同人民敌对的地位。更有甚者,他穷兵黩武,想凭借险要的地势(“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仗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和依靠“良将劲弩”、“信臣精卒”来实现自己的统治,自以为这样就奠定了“子孙万世之业”。

  2、课文前三段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

  前三段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叙述了秦国从开始强大一步步发展到统一中国以后赫赫威势。作者这样写,都是为下文写秦国的迅速灭亡做衬托文章。

  4、强大的秦国是怎样灭亡的?

  这一段的第一句,对秦国的势力的强大再扬一笔,做足文章;接着,用“然而”一词,调转笔头,把整个文章转到反面。先写陈涉出身,次写才能,再写人力,后写物力,接着,写由陈涉起义引起的.巨大反响,“天下响应并起亡秦”。这一段是本文的第二部分,写秦国在陈涉发动的起义面前迅速灭亡的史实。

  5、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段在上述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见板书)拿秦与陈涉进行比较,照应第1~3段与4段,最后用“何也”引出全文结论。

  6、辩证分析:怎样看待秦亡的原因?作者的看法是否正确?

  从结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主张“施仁义”来统治的。这种思想属于儒家的政治思想的范畴,是对孟子“施仁政”这一思想的发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秦国的逐步强大以至迅速灭亡,有着经济的、政治的多方面原因,不能以“仁义不施”作为唯一的原因。但是,应该看到,秦朝的统治者奉行愚民zheng策,激化了矛盾,的确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作者“施行仁义”的主张是针对汉初的政治而提出来的,在客观上对人民是有利的,所以有它一定的进步意义。

  7、归纳主题:

  本文论述了秦朝由盛到衰的变化中所犯的过失,分析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仁义的主张。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

  8、分析写作特点:

  ⑴ 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举例论证)

  1~3段皆写秦强,作者列举大量史实,先写始强,次写日强,最后写秦终于统一天下,建立了巩固的统治。写来气势充畅,有如江河行地一泻千里。4段用“然而”一转,写出了秦国的迅速灭亡。5段对以上事实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用“何也”问句导出全文结论。

  这种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收到了水到渠成之功,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⑵ 对比论证:

  1~3段与4段对比;5段内比;2段内比。

  ⑶ 对偶、排比,广泛运用。

  9、本篇为何从秦孝公写起?能否舍去一、二段?

  (培养辐射思维能力、扩散思维能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

《过秦论》教案10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

  1、高一、高二时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习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

  2、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

  [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归纳整理。

  ①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席卷天下(像卷席子一样)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对内)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南取汉中(向南)西举巴蜀(向西)东割膏腴之地(向东)北收要害之郡(向北)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b、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李牧连却之(使…败退)

  c、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

  ②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今:猛烈)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今:父亲的父亲)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今:智商)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一种文学体裁)至于颠覆(古:以致于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

  ③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赢粮而景从(影)甿隶之人(氓)鉏耰棘矜(锄)外连衡而斗诸侯(横)俛首系颈(俯)暴秦之欲无厌(餍)当与秦相较(倘)

  ④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4、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

  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板书:归纳相同点]

  2、归纳:

  ①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

  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

  [板书:区分相异点]

  2、归纳:

  ①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②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朗读】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朗读】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2、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朗读】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

  二、《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

《过秦论》教案11

  教材分析

  本书节选的《过秦论》是西汉贾谊论述秦国政治得失的《过秦论》其中一部分,主要从秦孝公开始,到陈胜吴广起义推翻秦王朝暴政结束。这一部分安排在必修三议论性散文的第三课,说理性较《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弱,但从材料的剪裁和理论的方法上来说则有更多可取之处。教授这篇文章,可以从基本史实和一些典型语言入手。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劝学》之后,了解了一般的论述方法,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技巧,为学习本文打下了基础。另外,历史知识方面也学习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得失,可以比较公正客观地分析这一问题,为讨论贾谊在文中“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结合注释与课外资料,学生能了解本文相关的基本史实。

  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复述文章的基本内容。

  学习本文是如何立论和论述观点的,并能对贾谊关于秦王朝政治得失原因的论述进行评价。

  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的立论、讨论问题的'方法。

  客观评价本文观点。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眼中的秦始皇和秦王朝。讨论回答设疑激趣正音崤xiáo函之固孝公既没mò膏腴yú之地合从zòng缔交逡巡qūnxún亡矢shǐ遗镞zú流血xuè漂橹lǔ鞭笞chī俯首系xì颈jǐng以愚黔qián首隳huī名城涉瓮wèng牖yǒu绳枢shū氓méng隶之人赢yíng粮而景yǐng从锄耰yōu棘jí矜qín非铦xiān于钩戟jǐ长铩shā也度duó长絜xié大百有yòu余年自读课文,在文中进行标记,之后全班集体正音。夯实阅读基础文章架构自由走读朗读,把课文读得流畅。每人至少要读二遍。老师通过齐读来检查流畅的程度。

  根据标志性词语,划分文章结构。

  兴:秦孝公时期-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时期-秦始皇时期

  亡:秦二世时期自读课文、齐读课文。流畅理解文意串讲字词意思串讲文意,把握重要文言知识。

  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倔通崛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有通又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没通殁

  一词多义因因遗策(沿袭,动词)因利乘便(趁着,介词)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聚之咸阳(到,动词)及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及至秦始皇(到,介词)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方,方位名词)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名词)制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动词)兵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下文“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中“兵”同此)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使动用法。)举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西举巴、蜀(攻取,动词)利因利乘便{利有利的形势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形容词)

  词类活用a)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在国内对国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等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彩那样像回声那样像影子那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b)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使(诸侯)相斗会盟而谋弱秦使(秦)衰弱约从离衡使(秦国的连横策略)离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百姓力量)愚蠢以弱天下之民使(天下百姓)衰弱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八州)有序使(同列)来朝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匈奴)退却吞二周而亡诸侯使(诸侯国)灭亡c)名词作动词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做帝王履至尊而制六合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瓮做用绳子系d)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尊贤而重士看重e)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逃跑的士卒

  聆听,在书上做标记。逐字理清文意第二课时回顾前文自读课文,回顾文章主要内容。自读课文。温故知新分析第一段自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秦孝公时期的秦国有什么特点?这样写从全文来看有什么意图?

《过秦论》教案1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的文言实词“蒙”、“亡”、“爱”、“遗”、“弱”、“愚”、“制”、“固”、“致”。掌握本文中的文言虚词“以”、“因”。

  2、理解贾谊在本文中提出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

  3、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2、检查预习,请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崤(yáo)膏腴(yú)逡(qūn)镞(zú)系(jì)颈黔(qián)首

  牖(yǒu)氓(méng)隶隳(huī)鞭笞(chī)

  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特别注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

  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板书:

  地理优势

  政治雄心

  4、请学生按板书思路背诵。并检查或抽查背诵情况。

  四、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

  4、学生朗读第2段。

  5、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习第一题。

  (3)预习第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为背诵打基础。

  教师提问: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检查背诵。

  三、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见书下注释)。

  3、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问(l)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学生回答: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

  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板书:

  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不堪一击

  问(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4、让学生熟读本段,根据以上板书的顺序,在课上背诵此段。然后集体背诵。

  5、作业:

  (1)巩固背诵第3、4两段。

  (2)预习第5段;找出本文对比的内容,体会本文论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二、学习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过秦论》教案13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了解议论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3、了解文言句子中省略成分和词类活用现象。

  4、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布置预习】

  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背景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少时有才,被孝文帝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参与政事,深受器重。后遭权贵嫉妒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为梁怀王太傅。终因怀才不遇,年仅33岁就抑郁而死,司马迁写《屈原贾生列传》。

  背景:

  1、战国末期与社会历史概况: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先后进行改革。魏,李悝的变法;楚,吴起的变法;韩,申不害的变法;秦,商鞅变法。

  秦过逐渐强大,于前221年灭齐,统一天下。施用严刑苛法,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2、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二、破题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三、分析课文的一、二段

  第一段:写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国策及秦开始强盛。

  对内:商鞅变法,发展生产,扩充军备。

  对外:实行“连横”,各个击破。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

  第一层:写三代秦君的功业。

  第二层:写列国合力对付秦国。

  第三层:九国兵败,臣服于秦。运用对比,反寸秦国的强大。

  第四层:一笔带过孝文王和庄襄王,过度到下文。

  小结。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

  1、请同学朗读第三段:

  第三段:写秦始皇的功业,即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一层:写秦始皇的“攻势”。

  详细铺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第二层:写秦始皇的“守势”。

  实行愚民的政策,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运用排比和夸张手法,展秦盛极一时的气势,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灭亡。

  第四段:写陈胜起义的情况和秦的结果。

  极力详述陈涉出身低微,起义仓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钝--平凡之极。

  “然”字一转,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视,正因为人们恨秦,故仁义不施而使整个天下都是秦的敌人,终使秦王朝的守势狼狈不堪,为主题的昭彰作了铺垫。

  第五段: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一层:指出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呼应开头)。

  第二层:将陈涉的实力和九国对比,呼应3、4段,设问导出结论,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即:提倡仁政,反对暴政。

  第三层:将陈涉与秦国实力对比,得出结论“仁义之不施……”。

  三、归纳

  1、对比手法的运用:

  ⑴ 秦国与九国实力的对比;

  ⑵ 秦国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⑶ 陈涉与九国的实力的对比;

  ⑷ 陈涉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2、本文是史论,叙多于议,形象议论法。

  3、语言生动形象:

  ⑴ 华丽的词藻;

  ⑵ 铺排的气势;

  ⑶ 排比的运用。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课课练》。

《过秦论》教案14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了解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2.学习文言文中句子省略成分、词性转变、一词多义的知识;

  3.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领会作者从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及写作意图。

  2.难点:本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和省略、活用、一词多义等。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18岁时,因擅长写文章和精通诸子百家、诗经,为当地人所称道。20多岁时,受廷尉吴公推荐,历任博士(皇帝在学术上的咨询官)、太中大夫(掌议论之官)、太傅(辅佐侯王的官)等职。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针对西汉初期政治经济的流弊,多次上疏议政,出谋划策,他的政治主张,对巩固西汉政权、发展经济起有积极作用。他作梁怀王刘楫(汉文帝的儿子)的太傅,梁怀王入朝不慎堕马而死,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时年33岁。

  代表作:政论文《过秦论》(三篇)《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赋《吊屈原赋》《鹏鸟赋》。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沾概后人,其泽甚远”。

  解题: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全文详尽地分析了秦国所以能削平六国及其迅速灭亡的原因,目的是给汉文帝进行政治改革时提供借鉴。本文的重点是在于论述秦统一天下之后,导致灭亡的过失,因此篇名《过秦论》。“过”这里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批评其过失,“过秦”即“言秦之过”(东汉应劭语)或“指责秦政之失”的意思。

  上篇,总论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中篇,论述秦始皇和二世暴虐无道,以致速亡;下篇,论述子婴的失道,所以必亡,并总结全篇,得出“君子为国”(正确治理国家)的道理。

  秦孝公⑴据崤函⑵之固,拥雍州⑶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

  占据这些险要的关隘拥有这块土地牢固地防守来暗中图谋政

  固:形作名

  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⑷。当是时

  权(秦孝公)在

  席卷:名作状,像卷席子一样全部卷了进去包举:名作状,像裹包袱一样,全部裹了进去,举:拔取囊括:名作状,像装袋子一样,全部装了进去括,包容

  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

  商鞅对内订立法令制度从事耕种纺织修造固守攻战武器对外用连横的策略

  之:代秦孝公内:名作状外:名作状衡通横

  斗诸侯⑸。于是秦人拱手⑹而取西河之外。

  使自相争斗因此毫不费力黄河西面的大片土地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拱手:两手相合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⑺蒙故业,因遗策⑻,南取汉

  已经死了王王王继承已有的基业因龚留下来的策略向南

  没通殁蒙:接受,继承南:名作状

  中,西举⑼巴、蜀,东割膏腴⑽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⑴。诸侯恐惧,攻取割取肥沃收取关系重大的城池(六国)很害怕

  西:名作状东:名作状北:名作状

  会盟而谋弱秦⑵,不爱⑶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⑷天下之士,集会结盟商量削弱的策略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来招纳人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⑸。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缔结同盟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从通纵

  魏有信陵⑹。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

  公子贤明聪慧忠诚可靠宽仁厚道爱惜人才尊敬贤能敬重士人信:讲信用

  士,约从离衡⑺,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

  相约为合纵离散秦国连横的策略同时并有

  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⑻;

  众多的人才在那时贤能之士这一类人替他们出谋划策

  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⑼;吴

  这一班人沟通意见

  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⑽。尝以

  这一批人统率军队(他们)曾经用

  十倍(于秦)之地,百万之师,叩关⑾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⑴之

  攻打函谷关来进攻迎击

  师,逡巡⑵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簇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

  迟疑前进没有损失一根箭一个箭头费用精疲力竭了因此

  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⑶,追亡逐

  合纵拆散盟约破裂争着足够的力量(乘他们的)困弊制服他们追逐逃走的

  弊通敝,困顿,失败

  北⑷,伏尸百万,流血漂橹⑸;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

  败兵躺着上百万盾牌趁着有利形势诸侯国家分割土地(使)请求

  追、逐同义北:败北,溃败因利、乘便同义,指“从散约败”“追亡逐北”

  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⑹,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投降来朝拜延续到他们在位的日子很短大事

  享国:君主在位之日

  第二课时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⑺,振长策而御宇内⑻,吞二周⑼而

  发扬(先王)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全国并吞东西二周

  及、至:同义复词振:举起策:马鞭

  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⑽,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⑾,威震四

  灭亡了(各国)诸侯登上了帝位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势振慑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六合:天地四方执:拿鞭笞:名作动,奴役笞:竹板

  海。南取百越⑿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⒀;百越之君,俯首系颈⒁,向南夺取土地把那里命名为郡首领低着头表示服从

  南:名作状地:土地系颈:用绳子套着脖子

  委命下吏⒂。乃使蒙恬⒃北筑长城而守藩篱⑴,却⑵匈奴(于)

  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狱吏然后在北边来守卫边防击退到

  委:交给北:名作状

  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秦始皇)

  以外的地方来放拿起武器来报仇

  胡:匈奴的合音弯弓:挂满弓,弯:使……弯愚:使……愚蠢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⑶,以愚黔首⑷;隳⑸名城,杀豪杰;收天下

  废除法度焚烧各学派的`书籍来愚弄老百姓毁坏杀戳收罗

  之兵,聚之(于)咸阳,销锋镝⑹,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兵器把它们集中到销毁兵器铸造成为来削弱百姓的

  锋:兵刃镝:箭头,锋镝,借代,代兵器金人十二,定语后置,十二金人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⑺,据亿丈之城⑻,临不测之渊⑼,反抗力量凭着华山当作城墙就着黄河当作护城河守着占据

  践:登,引申为凭着亿丈之城:指华山不测之渊:指黄河

  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⑽精卒陈利

  来作为固守的凭借派优秀的用强弓劲弩守卫险要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军队拿着锐利的

  兵而谁何⑾。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⑿千里,武器呵问他是谁平定心里认为这样坚固坚固的城池方圆千里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是子子孙孙称王称帝万代的基业

  帝、王:名作动称王称帝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⒀。然陈涉瓮牖绳枢⒁之子,隶⒂

  (他的)震动边远的地区然而是门轴穷人家的孩子是

  殊俗:不同的风俗瓮:名作动,用瓮作绳:名作动,用绳系通氓,耕田隶:奴隶

  之人,而迁徙之徒⒃也;才能不及中人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

  是被征发守边的人平常的人没有的贤能也没有

  朱、猗顿⒅之富;蹑足⒆(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⑴之中,率疲弊之

  富有(他)出身于士兵的行列起事田野之间

  蹑足:踩脚,插足,参加行伍之间:士兵之中阡陌:田间小道,南北叫阡,东西叫陌

  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⑵竿为旗,天下云

  士兵带着几百人回过头来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的人像云似

  云,名作状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⑶。山东⑷豪俊遂并起而亡

  的聚集起来像回响声一样响应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东方诸国的英雄豪杰就一同起来

  响:名作状,景通影,名作状亡:使……灭亡

  秦族矣。

  反抗推翻秦王朝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

  再说(秦朝的)并没有变小变弱像自己原来的样子

  且:表示承接上文的连词夫:发语词,两个连用比单用“夫”语气更强烈于:表比较

  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棘矜,非地位尊贵农具木棍

  通锄棘通戟矜戟柄

  于钩戟长铩也⑸;谪戍⑹之众,非抗⑺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

  锋利长矛被征发守边的众人强

  长铩:长矛于:表比较

  兵之道,非及向时⑻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

  道理赶不上先前的谋士成功失败不同假使拿崤山以东

  异变:同义

  之国与陈涉度长大⑼,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

  的各国诸侯量量长短比比大小,比较权力衡量力量就能相提并论

  同年:相等

  区区之地,致万乘⑽之势,序八州⑾而朝同列⑿,百有余年矣;然后

  小小获得天子权势统制使六国诸侯向他朝拜又

  致:造成,获得序:名作动,按顺序排列,引申为管辖,统治朝:使……朝拜

  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⑴而七庙隳⑵,身死(于)

  把天下变为自己的家作为内宫陈胜发动起义秦朝的宗庙毁灭(秦王子婴)自身死在

  人手⑶,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⑷。

  别人手里被人嘲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攻和守的形势不同,而秦王不施行仁义的缘故

  第三课时

  一、写作特点:

  (一)从大量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

  这是本文在论证方法上的特色。课文前四段,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以三分之二的篇幅来渲染秦的强盛,这就与秦的迅速灭亡形成强烈的反差,读到这里,人们不能不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攻”的时候,秦国所向披靡,锐不可挡;而“守”的时候,竟土崩瓦解,一朝覆亡呢?在这个基础上,作者由史出论,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正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最后一段是议论,叙事是议论的基础和根据,议论是记叙思想内容的深化。议论和记叙的关系,是观点和材料、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二)进步性与局限性:

  这个结论表明作者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提倡仁政,反对暴政。贾谊施行仁义的主张,是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但因为它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它的仁义主张就更带有进步性。

  本文还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者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可见,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明显地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作者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阶级的本性,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义,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

  (三)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

  1.九国联盟与秦国实力的对比;

  2.九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两种情况的对比;

  3.陈涉与九国的对比;

  4.陈涉与秦国的对比;

  5.秦国前后兴亡的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既渲染秦的强盛,又权力铺写诸侯合纵缔交,会盟弱秦时的地广人众有两个作用:(1)反衬秦国之强,诸侯罗致人才,约从离衡“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并列出战国四公子的姓名,备加称颂,历数六国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人才,具体姓名达20人之多,可下文明确点出这次行动的结果──秦国开关延敌,诸侯不战而自困。所以越是写诸侯人才众多,就越反衬出秦之强大无敌,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2)和陈涉对比。作者正是通过秦不亡于地广人众的诸侯,而亡于在各方面都远不及诸侯的陈涉这个史实,引出结论。前半篇以诸侯作反衬,极写秦国之强,后半篇也以诸侯为反衬,极写陈涉之弱,将秦国与陈涉都向两极予以强化,这样对比更为鲜明,悬念更为强烈,结论也更为可靠。

  (四)对偶排比句式的广泛运用:

  本文有辞赋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叙述的极力铺张上,如大量运用排比句、对偶句和同义词,以增强文章的气势。(此外,有些地方显然是夸张的,有纵横家的遗风)感情充沛而强烈,具有强烈的论辩力量。例: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方之心”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瓮牖绳枢之子,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度长大,比权量力”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二、板书分析:

  ┌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条件┤

  │└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一、秦国崛起┤

  ││┌内政:立法度,务耕织,修战具

  │└策略┤

  ┌处进攻之势┤└外交:连衡而斗诸侯

  │(扬)│┌秦:蒙故业,因遗策

  │└二、秦势日强┤六国: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结局: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朝│┌外:威震四海┤

  兴││└却匈奴七百余里

  衰┤由攻转守三、一统天下┤

  的│(由扬转抑)│废道,焚书

  原│└内:执敲扑以鞭笞天下隳名城,杀豪杰“过秦”开始

  因│收天下之兵

  │┌秦:余威震于殊俗

  │┌四、陈涉亡秦┤陈涉:十分平庸(从地位、才能、品德、经济等方面说明)

  ││└结局: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矣

  └处守卫之势┤

  (抑)│┌势力,非小弱;地利,向若也

  └五、秦亡原因┤陈涉:与六国不可同日而语(陈涉同灭亡六国之强秦比较)

  └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

《过秦论》教案15

  知识目标:

  1、归纳掌握第4、5自然段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和学习作者在前三自然段的铺陈渲染的基础上,运用对比论证得出最后的论点。

  能力目标:

  1、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学习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德育目标:

  从第5自然段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 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和掌握4、5自然段的内容。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第五自然段中的对比论证。

  教学难点: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鉴赏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论证证明自

  己的观点的。

  教学过程:

  旧课回顾: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过秦论》的第1、2、3自然段,刚才同

  学们也朗读了全文,不知道大家对1-3的内容掌握的如何,请大家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题组),我需要同学们用事实来证明自己(提问学生完成题组训练,教师考查正音。)

  导语设计:

  看来同学们掌握的不错,那么在前三段课文给我们重现了金戈铁马战国七雄的风

  姿,又让我们看到了开创千古风流的大秦帝国的霸业,我们也知道战国三百多年的纷争,打破了古典联邦王国时代的窒息封闭,这是一个名将辈出,大才如云,英主迭起的时代。大秦帝国正是产生于这个时代,一步一步,统一了中国。本文题目是过秦论,1-3自然段

  却极言秦王朝日益强盛直至极盛,是否与题目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接下来我们学习

  第4自然段。

  局部探究: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

  疏通文意: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试着自己翻译课文,提问学生,师生合作翻译课文。

  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批注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瓮:用瓦罐作??,名→动。绳:用绳子作??,名→动。氓:农民;隶:供人役使的人。迁

  徙之徒:被征发的人。

  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一般的人。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蹑足:投身。行伍:军队。倔:通“崛”,突起。阡陌:田野。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省略句。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兵:兵器。揭:举起。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一样,名→状。响:像回声一样,名→状。赢:担着。景:通“影”,影子。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山东:崤山以东。遂:于是。并:一起。亡:使??灭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边翻译边板书引导:

  始皇: 余威震于殊俗

  灭亡出身→氓隶之人陈涉才能→不及中人为什么?(启发式教学)

  兵力→数百疲敝原因何在?(进入第5自然段)

  武器→斩木为兵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试着翻译全段,大屏幕显示译文

  释疑:并不矛盾,写秦王朝的强盛是为了给后文做铺陈。

  师生参照翻译共同背诵第四段

  译文:秦始皇死后,他余存的威力还震慑着远方。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做窗子、用绳子系着户枢的贫穷人家子弟,是当过雇农供人役使的人,而且是被征发戍边的人;他的才能还赶不上一般水平的人,既没有孔子、墨子那样贤能,有没有陶朱、猗顿那样富有;投身在军队之中,突起在田野之间,率领疲弊的士卒,指挥着数百名部众,转过身来就进攻秦王朝;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汇集在他们身边,像山中回声般立即应和,背着粮食如同影子一般跟随着他。此后,崤山以东的六国豪杰于是一齐起来,终于推翻了秦朝。

  质疑:学习了第4自然段后我们知道秦朝最终还是灭亡了,那么秦朝经历了崛起、发展、极盛 、灭亡这样一个过程,我们不禁要问,秦王朝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是如此的辉煌,但却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一闪即逝,在坐了仅仅15年的江山就灰飞烟灭,这到底是为什么?(板书 过??)贾谊想要论的秦之过到底是什么?带着2个问题进入5自然段的学习。(板书)

  第五自然段疏通文意: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且夫:至于那。小弱:变小变弱,形→动。

  自若也

  自然还像原来那样。若:像。

  非尊于齐??非铦于钩??非抗于??

  于:比。尊:尊贵。铦:锋利。抗:强,高。介词结构后置句

  非及向时之士也

  及:比得上。

  然而成败异变

  异变:不同的变化。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度:比。絜:量。

  不可同年而语

  同年而语:相提并论,也作“同日而语”。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区区:形容很小。致:达到。万乘:万辆兵车,代指皇帝。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招引,统领。朝:使??朝拜,动词的使动用法。同列:同地位的诸侯国。

  百有余年

  有:通“又”,连接整数与零数。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夫:一个人。作难:发难。七庙:借代国家政权。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身死(于)人手,省略句。为:被?,何也?固定句式,“??,是什么原因呢?” 试着翻译全段,大屏幕显示译文

  师生参照翻译共同背诵第五段

  译文:至于说那秦朝的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雍州土地之广,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陈涉的地位不如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国君尊贵;(他们的)农具木棍不如钩、戟等兵器锋利;戍边的.部队,并不比九国的军队强大;他的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战术,并不比九国的谋士高明。然而成功与失败却发生了变化,功业出现相反的情况。假使拿崤山以东的各个国家与陈涉的军队比较长短,较量一下权势,衡量一下军力,简直不能相提并论。但是,秦国却凭着当初一块小小的地盘,获得了天子的权势,统辖了天下的八州,迫使原来同列的六个诸侯国前来朝拜,已有一百多年了;然后又把天下作为一家私有,以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一个普通百姓带头起义,却使秦朝宗庙被毁坏,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上,被天

  下人嘲笑,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不施仁义的政策,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的缘故。

  释疑:秦之过,乃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拓展延伸:

  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以三分之二的篇幅来渲染秦的强盛,这就与秦的迅速灭亡形成强烈的反差。因要“过”秦,便反复对比:秦先弱后强之比,九国之师与一秦之比,强秦与陈涉之比,九国之师与陈涉之师之比。两两比较,处处体现秦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这一重点。以“攻”的时候,秦国所向披靡,锐不可当;而“守”的时候,竟土崩瓦解,一朝覆亡,由史出论,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正是厚积而薄发。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过秦论》用占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在篇末点明论点。以史实说话,用叙事来说理是史论的特点。

  一般的议论文用例与史论的叙事说理不一样,史论的善于叙事,要善于概括事实,善于描写事物的大的、总的、突出的方面,善于勾勒整个历史发展的轮廓等等。只有通过这种叙事的特定手法,以此为说理的基础,才可能有把握说服读者。而一般的议论文主要是靠“论”,但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所以也少不了对事例的叙述,但议论文对例子的叙述应该言简意赅,叙述的篇幅不能过长,一旦叙议比例安排不当,就有可能造成文体色彩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