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4-04-15 07:27:3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孩子“开车”的切身实践教学,体会集体游戏的高兴愉快,进而体会日常生活内的美。

  2、培育小孩勇敢使用蜡笔画画的综合能力。

  3、学习用蜡笔画连续贯通、流利的线条。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重难点:

  勇敢使用线条表现开车的场景。

  线条的连续贯通、流利。

  教学准备:

  1、画画教学用具:长形大画纸红、黄、蓝色的蜡笔数个。

  2、欣赏画4幅,青草画1幅。

  3、纸箱小车子1辆,地拖一把。

  教学过程:

  一、创建“开车”的游戏

  让孩子体会集体游戏的`愉快,进而启发孩子在纸上“开车”的兴致。

  师:今日,我们来玩“开车”的游戏。我来做驾驶员,请孩子上车罗,开汽车罗,嘀嘀嘀,向前开,嘀嘀嘀,坐好啦,要转弯啦,到了麦当劳……

  师:玩开车时,心情认为怎样?大伙儿一块儿玩游戏时多高兴呀。

  二、启发孩子怎样表现车子开过的路。

  1、观测和察看刚刚玩游戏车子开过的路。

  提问:你发现了啥?像啥?

  2、各自展示青草与路的画,用比较的方式,引导孩子对路的理解。提问:它和我们画过的小雨点是一样的吗?

  雨点的线条怎样?

  路的线条是怎么样的?

  3、幼儿教师演示,协助孩子处理好难点。

  师:今日我们便用蜡笔当车子,嘀嘀,汽车向前开啦,一会往这边转弯,到了麦当劳,一会又往那边转弯,到了公园,嘀嘀嘀,上立交桥啦,绕个圈圈,开到非常远非常远地方。

  4、启发孩子创造的兴致,勉励孩子用喜爱的色彩蜡笔来扮演车子。

  提问:你想开汽车去哪个地方?去那儿走过怎样的路?你可上来画给大伙儿看吗?

  5、交代画画要求。

  师:今日教师为孩子预备了非常大的纸,我们一块儿在纸上开车,桌子周围有蜡笔,2个孩子一块儿用1盒,大伙儿不争不抢。

  三、孩子创造,幼儿教师巡视来回指导。

  四、点评与总结。

  师:今日孩子开着车走了许多路,多漂亮呀!有何色彩?那一些路是啥模样的?

  师:一致做好了如此大的1幅作品,心情认为怎样?

  总结:孩子不争不吵,大伙儿一块儿玩游戏一块儿画画,是件非常高兴愉快的事。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巩固复习数字1-10的认识,能按顺序和倒序排列数字。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积极、愉快参与寻找、辨认数字与感知单、双数的游戏。

  活动准备:

  教具:萝卜、篮子若干,数字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黑猫警长》稳定幼儿情绪。

  “中一班的宝宝们”(儿啊)真乖!今天邓老师要跟你们一起做一个很好玩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想)玩游戏之前,你们先和我一起学一学本领。

  2、教师出示空格图片,你们看这一共有几个格子?(你们的数数能力很强)每个格子里都藏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我们一起念儿歌把他们请出来。

  3、幼儿念数字歌,教师将数字图片(二)出示在黑板,现在请你们边看边猜,这些格子分别住着哪些数字宝宝。

  4、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数字形状,寻找出1-10的数字宝宝。(你确定吗?肯定是 “几“吗?还改变吗?)

  5、好了!10个数字宝宝都给你们猜出来了,你们真厉害,还能说出颜色和方位,教师提问:你们说说这些数字宝宝哪个大,哪个最小?你会给数字宝宝从小到大地排队吗?从大到小呢?

  6、谁还有不同的排列方法?(圆形、三角形等)很好!你们都很聪明,数字在排列的时候可以方位不同,还可以方式不同。

  7、邓老师也有一种排法(将1、3、5、7、9排在上面的格子里)你们知道“1”的.下面是什么数,逐一让幼儿往下猜,他们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我还有一种更难的排法(1、3、5、7、9,2、4、6、8、10分别排成两个竖排,教师先排前面的单数,第二排排一个数字10,往后让幼儿猜)。

  小结:这些数字宝宝都是我们平时经常看到,听到的,我们的生活当中都离不开他们,所以我们要跟他做好朋友。

  8、好!我们学到了本领,现在可以做游戏了,先听好要求,请兔宝宝边念儿歌,边收萝卜,宝宝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大灰狼来了,你们赶紧跑到后面的老师那里,寻求保护,和老师们数一数你收了几个萝卜,是单数还是双数?

  小结。表扬小兔有本领。夸兔宝宝们真能干,不仅学习,爱还爱劳动,,今天学到了很多的本领。妈妈真高兴,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

  9、小兔摸奖品。(触摸觉感知)

  (1) 发奖品。兔妈妈拿出神秘礼物,内装有糖果食品,请一名乖的小兔把眼睛闭起来,上来摸摸袋中的糖果,告诉大家是什么?然后发给小伙伴。

  (2)一起分享食品。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我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与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本领。省时高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找出事物外形、颜色、功能等明显特征,发现相似之处,进行简单的分类。

  2、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感受独立做事的快乐和满足。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初步的分类经验。

  2、材料准备:提供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小手套和小袜子;红、绿两个玩具筐;乐曲《找朋友》;幼儿用书第页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学会比较,找出物体的相同特征。

  2、活动难点:发现环境中物体、图形的相似之处,进行初步而简单的.求同和分类。

  3、指导要点:通过指导幼儿操作,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种类,发现相同的特征并进行简单分类。

  四、活动过程

  1、操作探索,发现物体相似之处。

  (1)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娃娃家中混成一堆的小手套、小袜子的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的关注:“小娃娃要出去玩游戏,可是找不到一样的袜子和手套了,谁能帮他找找呢?”

  (2)找配对。

  找出成双成对的袜子、手套。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如拿出一双袜子或手套中的一只,请幼儿寻找另一只。

  (3)找错误。

  创设有错的问题情境,请幼儿找错,观察辨别手套、袜子的相同和不同。如:拿出两只不一样的袜子,对幼儿说:“我觉得这两种一样,你们觉得对吗?”“你们说说它们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边说边指出不一样的地方。

  2、根据明显特征,进行简单的求同和分类。

  (1)袜子、手套送回家。

  提示幼儿找一找、看一看、分一分。如:将小袜子放在红筐里,将小手套放在绿筐里,在小筐上贴上相应的标志。

  (2)游戏:找朋友

  幼儿听着音乐,找找与自己某一特征一样的朋友。如:“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我们都是女孩子,你是我的好朋友。”或者:“我们都穿着红色的衣服,你是我的好朋友。”

  5、活动延伸

  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

  五、评价要素

  能否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环境中物体、图形的相似之处,进行初步而简单的求同和分类。

  六、活动建议

  1、在引导幼儿观察对比事物的不同时,根据小班幼儿细微观察能力不足的年龄特点,可选择具有明显差异的物品来进行对比。

  2、在游戏“找朋友”的游戏中,幼儿只要说出某一点相同的特征即可。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认识汉字红、黄、绿。

  2、幼儿愿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1、每个幼儿一件折纸的衣服、一颗中间写有字的糖果。

  2、糖果头饰一个、红、黄、绿包装糖若干。

  3、汉字红、黄、绿

  4、红、黄、绿糖果的家。

  5、红、黄、绿垃圾桶

  设计思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之一就是爱吃,于是我就利用宝宝们爱吃的糖果来进行一次活动。为了让活动有序地进行,所以我一开始采用的是假糖果,其中,让幼儿能够通过红、黄、绿3种颜色认识到红、黄、绿这3个汉字,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受与亲人分享的愉快。

  活动过程:

  一、认识汉字红、黄、绿:

  1、教师戴上头饰: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糖果姐姐。今天我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猜猜它是什么?(糖)

  2、哦?让我们来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教师揭开面纱)

  3、真的是糖啊!那宝宝们再来看一看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糖啊?(红色、黄色、绿色)

  4、哦,有红色的糖果宝宝,那我们就送它字宝宝“红”。宝宝跟我一起念“红”。

  5、那绿色的糖果宝宝我们应该送它字宝宝什么?(绿)嗯,你们真棒!那我们一起来念字宝宝“绿”。

  6、那黄色的糖果宝宝我们应该送它什么?(字宝宝黄)嗯,你们真厉害!我来请一个小朋友来送一下。好,让我们一起来念一下“黄”。

  7、好,糖果宝宝都有了自己的字宝宝,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它们,这个是字宝宝“红”,这个是字宝宝“绿”,这个是字宝宝“黄”。看清楚了吗?那我们就要和他们做游戏了。

  8、宝宝,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许多糖果宝宝,这些糖果宝宝找不到家了,让我们来送他们回家好吗?

  9、看看,红色的糖果宝宝应该送它到哪个家里?

  对了,应该送它到有字宝宝“红”的家里。

  那绿色的糖果宝宝呢?黄色的糖果宝宝呢?

  10、恩,对了,那我们开始行动吧!

  二、给糖果宝宝穿衣服

  1、宝宝,在你们把这些糖果宝宝送回家的时候,我听见又有一些糖果宝宝在哭了,我们看看在哪里?哦,在这里:“冬天到了好冷啊!我没穿衣服了怎么办啊?”糖果宝宝请宝宝们帮忙了,谁想个好办法?

  (我来帮它们穿)

  2、好,但是,糖果宝宝说它的身上有个秘密,你们发现了吗?(有字)

  3、哦,真的有字,你的小眼睛本领真大!原来糖果宝宝把它喜欢穿的衣服的.颜色都写在身上了,等会宝宝们要看清楚哦,别给它穿错了!好,那我们宝宝赶快行动吧。(幼儿操作)

  4、好,宝宝们,到我身边来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给糖果宝宝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我给糖果宝宝穿了红颜色的衣服……)

  5、好,宝宝辛苦了,把糖果宝宝们按颜色送回家吧。

  三、分享糖果:

  1、我们的宝宝都累了,糖果姐姐要奖励你们了,请你们拿三颗不同颜色的糖果宝宝放在你们的盆子里。

  2、请你拿一颗你最喜欢吃的糖果坐到老师身边来。刚才,糖果宝宝跟我说了,它有点担心,你把它身上的衣服撕下来以后会放到哪里去呢?(垃圾桶)

  3、哦,对了,今天我就拿来了三个垃圾桶,请你们把撕下来的衣服放到垃圾桶里去,垃圾桶上有秘密的哦!看清楚了,不要放错!

  4、宝宝,糖果宝宝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了:我们平时能不能多吃糖啊?(不能)为什么?(因为牙齿会坏掉的)

  5、嗯,宝宝真乖!那我们刚才吃掉了一颗糖果,还有几颗?(2颗)

  那你们愿意把这两颗糖果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吗?(愿意)

  那等会和爸爸妈妈吃糖时先要跟他说句好听的话哦!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吃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生活中,打开各种食品的包装是他们极大的乐趣,但成人常常不经意地包办、代替了这些孩子喜欢的“工作”其实,幼儿在打开各种包装的时候,不但可以锻炼手部肌肉,同时,在吃的过程中还可以感受各种食物的不同特点:软的.、硬的、脆的……

  活动目标:

  1.愿意尝试打开各种包装,尝一尝里面的食物。

  2.感受不同包装的不同开启方式。

  3.初步尝试包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桔子、花生、糖、开心果、果冻、雪丽糍、仙贝等食物。

  2.各种盒子、塑料瓶、拉链袋、密封袋等各种可以装食物的容器。

  3.托盘每桌一个,毛巾。

  活动过程:

  1.出示食物,引起幼儿吃的欲望。

  2.教师告诉幼儿,好吃的东西都在客人老师的手中,请幼儿走到客人面前问好,就可以得到一份礼物。幼儿尝试打开礼物的盒子。吃到好吃的。

  3.出示大盒子,出处告诉幼儿,里面还是好吃的东西,(雪丽糍或仙贝)请幼儿合作打开盒子,一起分享盒中的食物,观察幼儿开启食物包装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掌握正确的开启方法。(有锯齿的包装,从锯齿处撕开)

  4.增加难度,出示有锯齿包装袋的糖(要比雪丽糍小)。请幼儿尝试打开。

  5.初步尝试包装的方法,请幼儿将一个好吃的东西用盒子包装好,送给客人老师。活动在师生互动中结束。

  活动反思:

  “吃”是两岁半幼儿最熟悉的活动之一,生活中孩子们拥有这方面的丰富经验。于是,教师在关注幼儿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回忆生活经验,充分感知各种瓶罐的特性以及不同的开启方式。我们发现,各种食品本身已被教师巧妙地融入了探索目标,目的是让幼儿接受更多的刺激,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整个活动非常生活化,符合托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师运用“做中学”的理念,提供丰富的环境,让幼儿提出想法,并帮助幼儿记录实验过程,从小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此外,教师还在过程中自然地渗透健康教育和社会性教育,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基本的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颜色(红、黄、蓝)。

  2、会正确使用固体胶,学习用粘贴的方法大胆地为瓶宝宝进行装饰。

  二、活动准备:

  1、矿泉水瓶子做的瓶宝宝人手一只(瓶盖内事先涂好水粉,瓶内装半瓶水,瓶身贴好眼睛、鼻子、嘴巴)。

  2、固体胶人手一支,彩条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与瓶宝宝做游戏,认识基本的图形和颜色。

  1、引导幼儿观察瓶宝宝的眼睛、鼻子、嘴巴的形状。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好玩的瓶宝宝,我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瓶宝宝的眼睛、鼻子、嘴巴是什么形状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与瓶宝宝做游戏,认识颜色。

  "我们大家只要使劲摇一摇,瓶宝宝肚子里的水还会变颜色呢。它会变成什么颜色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3、对颜色进行分类。

  "红颜色的'瓶宝宝举起来给老师看看。""黄颜色......""蓝颜色......"

  (二)装饰瓶宝宝。

  1、引导幼儿对彩条宝宝的想象。

  "瓶宝宝里面漂亮了,我们帮它把外面再装饰一下,把它变得更漂亮,好不好?""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美丽的彩条,这些彩条宝宝还会跳舞呢!它们跳啊跳,跳到瓶宝宝的头上,象什么?"(耳朵、头发、辫子、发带......)"跳啊跳,跳到下巴上,象什么?"(胡子、领结、丝巾......)"跳啊跳,跳到腰上,象什么?"(衣服、腰带、裙子......)

  2、幼儿为瓶宝宝穿彩衣,掌握贴的方法。

  "现在请小朋友拿起桌上的胶棒为瓶宝宝打扮吧!比比哪个小朋友的瓶宝宝最漂亮。"

  四、活动延伸:将幼儿做好的瓶宝宝布置教室。

《小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11-07

小班的教案11-06

【精选】小班教案08-03

【经典】小班教案08-22

(经典)小班教案09-10

(精选)小班教案08-24

小班教案11-08

小班教案(精选)09-23

小班教案01-07

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孩子“开车”的切身实践教学,体会集体游戏的高兴愉快,进而体会日常生活内的美。

  2、培育小孩勇敢使用蜡笔画画的综合能力。

  3、学习用蜡笔画连续贯通、流利的线条。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重难点:

  勇敢使用线条表现开车的场景。

  线条的连续贯通、流利。

  教学准备:

  1、画画教学用具:长形大画纸红、黄、蓝色的蜡笔数个。

  2、欣赏画4幅,青草画1幅。

  3、纸箱小车子1辆,地拖一把。

  教学过程:

  一、创建“开车”的游戏

  让孩子体会集体游戏的`愉快,进而启发孩子在纸上“开车”的兴致。

  师:今日,我们来玩“开车”的游戏。我来做驾驶员,请孩子上车罗,开汽车罗,嘀嘀嘀,向前开,嘀嘀嘀,坐好啦,要转弯啦,到了麦当劳……

  师:玩开车时,心情认为怎样?大伙儿一块儿玩游戏时多高兴呀。

  二、启发孩子怎样表现车子开过的路。

  1、观测和察看刚刚玩游戏车子开过的路。

  提问:你发现了啥?像啥?

  2、各自展示青草与路的画,用比较的方式,引导孩子对路的理解。提问:它和我们画过的小雨点是一样的吗?

  雨点的线条怎样?

  路的线条是怎么样的?

  3、幼儿教师演示,协助孩子处理好难点。

  师:今日我们便用蜡笔当车子,嘀嘀,汽车向前开啦,一会往这边转弯,到了麦当劳,一会又往那边转弯,到了公园,嘀嘀嘀,上立交桥啦,绕个圈圈,开到非常远非常远地方。

  4、启发孩子创造的兴致,勉励孩子用喜爱的色彩蜡笔来扮演车子。

  提问:你想开汽车去哪个地方?去那儿走过怎样的路?你可上来画给大伙儿看吗?

  5、交代画画要求。

  师:今日教师为孩子预备了非常大的纸,我们一块儿在纸上开车,桌子周围有蜡笔,2个孩子一块儿用1盒,大伙儿不争不抢。

  三、孩子创造,幼儿教师巡视来回指导。

  四、点评与总结。

  师:今日孩子开着车走了许多路,多漂亮呀!有何色彩?那一些路是啥模样的?

  师:一致做好了如此大的1幅作品,心情认为怎样?

  总结:孩子不争不吵,大伙儿一块儿玩游戏一块儿画画,是件非常高兴愉快的事。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巩固复习数字1-10的认识,能按顺序和倒序排列数字。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积极、愉快参与寻找、辨认数字与感知单、双数的游戏。

  活动准备:

  教具:萝卜、篮子若干,数字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黑猫警长》稳定幼儿情绪。

  “中一班的宝宝们”(儿啊)真乖!今天邓老师要跟你们一起做一个很好玩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想)玩游戏之前,你们先和我一起学一学本领。

  2、教师出示空格图片,你们看这一共有几个格子?(你们的数数能力很强)每个格子里都藏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我们一起念儿歌把他们请出来。

  3、幼儿念数字歌,教师将数字图片(二)出示在黑板,现在请你们边看边猜,这些格子分别住着哪些数字宝宝。

  4、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数字形状,寻找出1-10的数字宝宝。(你确定吗?肯定是 “几“吗?还改变吗?)

  5、好了!10个数字宝宝都给你们猜出来了,你们真厉害,还能说出颜色和方位,教师提问:你们说说这些数字宝宝哪个大,哪个最小?你会给数字宝宝从小到大地排队吗?从大到小呢?

  6、谁还有不同的排列方法?(圆形、三角形等)很好!你们都很聪明,数字在排列的时候可以方位不同,还可以方式不同。

  7、邓老师也有一种排法(将1、3、5、7、9排在上面的格子里)你们知道“1”的.下面是什么数,逐一让幼儿往下猜,他们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我还有一种更难的排法(1、3、5、7、9,2、4、6、8、10分别排成两个竖排,教师先排前面的单数,第二排排一个数字10,往后让幼儿猜)。

  小结:这些数字宝宝都是我们平时经常看到,听到的,我们的生活当中都离不开他们,所以我们要跟他做好朋友。

  8、好!我们学到了本领,现在可以做游戏了,先听好要求,请兔宝宝边念儿歌,边收萝卜,宝宝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大灰狼来了,你们赶紧跑到后面的老师那里,寻求保护,和老师们数一数你收了几个萝卜,是单数还是双数?

  小结。表扬小兔有本领。夸兔宝宝们真能干,不仅学习,爱还爱劳动,,今天学到了很多的本领。妈妈真高兴,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

  9、小兔摸奖品。(触摸觉感知)

  (1) 发奖品。兔妈妈拿出神秘礼物,内装有糖果食品,请一名乖的小兔把眼睛闭起来,上来摸摸袋中的糖果,告诉大家是什么?然后发给小伙伴。

  (2)一起分享食品。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我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与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本领。省时高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找出事物外形、颜色、功能等明显特征,发现相似之处,进行简单的分类。

  2、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感受独立做事的快乐和满足。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初步的分类经验。

  2、材料准备:提供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小手套和小袜子;红、绿两个玩具筐;乐曲《找朋友》;幼儿用书第页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学会比较,找出物体的相同特征。

  2、活动难点:发现环境中物体、图形的相似之处,进行初步而简单的.求同和分类。

  3、指导要点:通过指导幼儿操作,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种类,发现相同的特征并进行简单分类。

  四、活动过程

  1、操作探索,发现物体相似之处。

  (1)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娃娃家中混成一堆的小手套、小袜子的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的关注:“小娃娃要出去玩游戏,可是找不到一样的袜子和手套了,谁能帮他找找呢?”

  (2)找配对。

  找出成双成对的袜子、手套。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如拿出一双袜子或手套中的一只,请幼儿寻找另一只。

  (3)找错误。

  创设有错的问题情境,请幼儿找错,观察辨别手套、袜子的相同和不同。如:拿出两只不一样的袜子,对幼儿说:“我觉得这两种一样,你们觉得对吗?”“你们说说它们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边说边指出不一样的地方。

  2、根据明显特征,进行简单的求同和分类。

  (1)袜子、手套送回家。

  提示幼儿找一找、看一看、分一分。如:将小袜子放在红筐里,将小手套放在绿筐里,在小筐上贴上相应的标志。

  (2)游戏:找朋友

  幼儿听着音乐,找找与自己某一特征一样的朋友。如:“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我们都是女孩子,你是我的好朋友。”或者:“我们都穿着红色的衣服,你是我的好朋友。”

  5、活动延伸

  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

  五、评价要素

  能否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环境中物体、图形的相似之处,进行初步而简单的求同和分类。

  六、活动建议

  1、在引导幼儿观察对比事物的不同时,根据小班幼儿细微观察能力不足的年龄特点,可选择具有明显差异的物品来进行对比。

  2、在游戏“找朋友”的游戏中,幼儿只要说出某一点相同的特征即可。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认识汉字红、黄、绿。

  2、幼儿愿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1、每个幼儿一件折纸的衣服、一颗中间写有字的糖果。

  2、糖果头饰一个、红、黄、绿包装糖若干。

  3、汉字红、黄、绿

  4、红、黄、绿糖果的家。

  5、红、黄、绿垃圾桶

  设计思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之一就是爱吃,于是我就利用宝宝们爱吃的糖果来进行一次活动。为了让活动有序地进行,所以我一开始采用的是假糖果,其中,让幼儿能够通过红、黄、绿3种颜色认识到红、黄、绿这3个汉字,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受与亲人分享的愉快。

  活动过程:

  一、认识汉字红、黄、绿:

  1、教师戴上头饰: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糖果姐姐。今天我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猜猜它是什么?(糖)

  2、哦?让我们来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教师揭开面纱)

  3、真的是糖啊!那宝宝们再来看一看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糖啊?(红色、黄色、绿色)

  4、哦,有红色的糖果宝宝,那我们就送它字宝宝“红”。宝宝跟我一起念“红”。

  5、那绿色的糖果宝宝我们应该送它字宝宝什么?(绿)嗯,你们真棒!那我们一起来念字宝宝“绿”。

  6、那黄色的糖果宝宝我们应该送它什么?(字宝宝黄)嗯,你们真厉害!我来请一个小朋友来送一下。好,让我们一起来念一下“黄”。

  7、好,糖果宝宝都有了自己的字宝宝,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它们,这个是字宝宝“红”,这个是字宝宝“绿”,这个是字宝宝“黄”。看清楚了吗?那我们就要和他们做游戏了。

  8、宝宝,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许多糖果宝宝,这些糖果宝宝找不到家了,让我们来送他们回家好吗?

  9、看看,红色的糖果宝宝应该送它到哪个家里?

  对了,应该送它到有字宝宝“红”的家里。

  那绿色的糖果宝宝呢?黄色的糖果宝宝呢?

  10、恩,对了,那我们开始行动吧!

  二、给糖果宝宝穿衣服

  1、宝宝,在你们把这些糖果宝宝送回家的时候,我听见又有一些糖果宝宝在哭了,我们看看在哪里?哦,在这里:“冬天到了好冷啊!我没穿衣服了怎么办啊?”糖果宝宝请宝宝们帮忙了,谁想个好办法?

  (我来帮它们穿)

  2、好,但是,糖果宝宝说它的身上有个秘密,你们发现了吗?(有字)

  3、哦,真的有字,你的小眼睛本领真大!原来糖果宝宝把它喜欢穿的衣服的.颜色都写在身上了,等会宝宝们要看清楚哦,别给它穿错了!好,那我们宝宝赶快行动吧。(幼儿操作)

  4、好,宝宝们,到我身边来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给糖果宝宝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我给糖果宝宝穿了红颜色的衣服……)

  5、好,宝宝辛苦了,把糖果宝宝们按颜色送回家吧。

  三、分享糖果:

  1、我们的宝宝都累了,糖果姐姐要奖励你们了,请你们拿三颗不同颜色的糖果宝宝放在你们的盆子里。

  2、请你拿一颗你最喜欢吃的糖果坐到老师身边来。刚才,糖果宝宝跟我说了,它有点担心,你把它身上的衣服撕下来以后会放到哪里去呢?(垃圾桶)

  3、哦,对了,今天我就拿来了三个垃圾桶,请你们把撕下来的衣服放到垃圾桶里去,垃圾桶上有秘密的哦!看清楚了,不要放错!

  4、宝宝,糖果宝宝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了:我们平时能不能多吃糖啊?(不能)为什么?(因为牙齿会坏掉的)

  5、嗯,宝宝真乖!那我们刚才吃掉了一颗糖果,还有几颗?(2颗)

  那你们愿意把这两颗糖果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吗?(愿意)

  那等会和爸爸妈妈吃糖时先要跟他说句好听的话哦!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吃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生活中,打开各种食品的包装是他们极大的乐趣,但成人常常不经意地包办、代替了这些孩子喜欢的“工作”其实,幼儿在打开各种包装的时候,不但可以锻炼手部肌肉,同时,在吃的过程中还可以感受各种食物的不同特点:软的.、硬的、脆的……

  活动目标:

  1.愿意尝试打开各种包装,尝一尝里面的食物。

  2.感受不同包装的不同开启方式。

  3.初步尝试包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桔子、花生、糖、开心果、果冻、雪丽糍、仙贝等食物。

  2.各种盒子、塑料瓶、拉链袋、密封袋等各种可以装食物的容器。

  3.托盘每桌一个,毛巾。

  活动过程:

  1.出示食物,引起幼儿吃的欲望。

  2.教师告诉幼儿,好吃的东西都在客人老师的手中,请幼儿走到客人面前问好,就可以得到一份礼物。幼儿尝试打开礼物的盒子。吃到好吃的。

  3.出示大盒子,出处告诉幼儿,里面还是好吃的东西,(雪丽糍或仙贝)请幼儿合作打开盒子,一起分享盒中的食物,观察幼儿开启食物包装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掌握正确的开启方法。(有锯齿的包装,从锯齿处撕开)

  4.增加难度,出示有锯齿包装袋的糖(要比雪丽糍小)。请幼儿尝试打开。

  5.初步尝试包装的方法,请幼儿将一个好吃的东西用盒子包装好,送给客人老师。活动在师生互动中结束。

  活动反思:

  “吃”是两岁半幼儿最熟悉的活动之一,生活中孩子们拥有这方面的丰富经验。于是,教师在关注幼儿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回忆生活经验,充分感知各种瓶罐的特性以及不同的开启方式。我们发现,各种食品本身已被教师巧妙地融入了探索目标,目的是让幼儿接受更多的刺激,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整个活动非常生活化,符合托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师运用“做中学”的理念,提供丰富的环境,让幼儿提出想法,并帮助幼儿记录实验过程,从小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此外,教师还在过程中自然地渗透健康教育和社会性教育,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基本的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颜色(红、黄、蓝)。

  2、会正确使用固体胶,学习用粘贴的方法大胆地为瓶宝宝进行装饰。

  二、活动准备:

  1、矿泉水瓶子做的瓶宝宝人手一只(瓶盖内事先涂好水粉,瓶内装半瓶水,瓶身贴好眼睛、鼻子、嘴巴)。

  2、固体胶人手一支,彩条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与瓶宝宝做游戏,认识基本的图形和颜色。

  1、引导幼儿观察瓶宝宝的眼睛、鼻子、嘴巴的形状。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好玩的瓶宝宝,我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瓶宝宝的眼睛、鼻子、嘴巴是什么形状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与瓶宝宝做游戏,认识颜色。

  "我们大家只要使劲摇一摇,瓶宝宝肚子里的水还会变颜色呢。它会变成什么颜色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3、对颜色进行分类。

  "红颜色的'瓶宝宝举起来给老师看看。""黄颜色......""蓝颜色......"

  (二)装饰瓶宝宝。

  1、引导幼儿对彩条宝宝的想象。

  "瓶宝宝里面漂亮了,我们帮它把外面再装饰一下,把它变得更漂亮,好不好?""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美丽的彩条,这些彩条宝宝还会跳舞呢!它们跳啊跳,跳到瓶宝宝的头上,象什么?"(耳朵、头发、辫子、发带......)"跳啊跳,跳到下巴上,象什么?"(胡子、领结、丝巾......)"跳啊跳,跳到腰上,象什么?"(衣服、腰带、裙子......)

  2、幼儿为瓶宝宝穿彩衣,掌握贴的方法。

  "现在请小朋友拿起桌上的胶棒为瓶宝宝打扮吧!比比哪个小朋友的瓶宝宝最漂亮。"

  四、活动延伸:将幼儿做好的瓶宝宝布置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