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妈妈的小帮手》

幼儿园小班教案《妈妈的小帮手》

时间:2024-04-22 07:50:2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教案《妈妈的小帮手》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妈妈的小帮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教案《妈妈的小帮手》

幼儿园小班教案《妈妈的小帮手》1

  环境创设

  1、幼儿将观察到的妈妈爱自己等爱家人的事情进行绘画表征,组成《好妈妈》墙饰;同时将自己帮助妈妈做事情和自己设计的帮助妈妈轻松劳动的机器人的表征作品组成《关心好妈妈》《我设计的家务小助手》墙饰,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2、活动区增加《好妈妈》和《猜猜我有多爱你》等图书,增加幼儿自制书《爸爸和我悄悄话》和《整理巧办法》,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生活活动

  1、每天早晚刷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引导幼儿学习整理图书、衣帽橱以及清洁房间的办法,掌握2~3种方便又快捷的劳动技巧。

  3、引导幼儿了解“三八”妇女节,会用画贺卡、说祝福的话、帮助做家务等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与关心。

  家园共育

  1、引导幼儿在家学会做家务,请家长教给幼儿做家务的简单步骤和方法,并适量分配幼儿为家人服务的工作,让他们负责做好。

  2、请家长用照片或绘画表征的方式为幼儿在家创设“我是小帮手”专栏,请家长拍摄幼儿在家中帮助长辈做家务的照片或录像。

  3、鼓励爸爸和孩子共同为“秘密行动”进行准备,在家为妈妈庆祝“三八”节,表达对妈妈的爱。

  4、生活中你和孩子聊天,为孩子讲述爸爸妈妈“爱孩子”的故事,使幼儿感受父母长辈的爱,并给予孩子表达爱的机会。

  教学活动

  1、“学妈妈”: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小燕子、小鸭子、小青蛙跟随妈妈学到的不同本领;增强爱妈妈的情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体验长大的快乐。

  2、“不再麻烦好妈妈”:学会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唱出爱妈妈的情感,能唱准歌曲中的连音和跳音;体验妈妈的爱,喜欢通过歌曲向妈妈表达爱。

  3、“家务小助手”:乐意为妈妈设计减轻家务劳动的机器人;能大胆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装饰和表现机器人的外形特征。

  4、“小小清洁员”:懂得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5、“小动物回家”:能理解7以内序数的含义,会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不同方向说出物体的排列次序;积极参与与排序活动,能大胆表述序列结果。

  区域活动

  美工区:

  “餐具变变变”:能运用粘贴、装饰与组合的方法将餐具创意成新物品。

  科学区

  1、“香花送妈妈”:了解花的用途,能用各种花瓣为妈妈做香水、香包、泡花茶等;观察花在制作中的不同变化,会记录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发现。

  2、“家用电器真方便”:知道3—4种家用电器的名称和基本功能,感受家用电器在人们生活中的用处;对生活中的家用电器感兴趣。

  表演区:

  1、“学妈妈”:幼儿能创编出小燕子、小鸭子等不同小动物的动作,表现儿歌中小燕子衔泥巴,小鸭子捉鱼虾等内容;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2、“锅碗瓢盆交响曲”:能运用各种厨房用具,随音乐创造性的表演热闹的厨房工作情景,体验表演的快乐。

  阅读区:

  1、“爸爸妈妈的爱”: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并做成“谢谢爸爸妈妈的爱”信息报,能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讲给同伴听。

  2、“家中趣事”:能用较完整语言连贯讲述自己与家人的趣事,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

  角色区:

  “妈妈”商品街”:能与同伴分工协商布置“妈妈”商品街,活动中礼貌待客,运用多种方式推销自己的商品;学习向妈妈表达爱。

  生活操作区:

  “拿手小菜”:幼儿能自己用插丝器给蔬菜、水果插丝切片,尝试做凉拌菜。

  户外活动:

  1、“晒衣服”:在有间隔的物体和平衡木上走,发展动作的平衡性与协调性,活动中能勇敢的克服困难。

  2、“送信”:会迅速往返跑,掌握其动作要领,从游戏中懂得应帮助有困难的人。

  3、“挑水”:幼儿练习挑担走,通过持物动作学会调节身体平衡。

幼儿园小班教案《妈妈的小帮手》2

  主题活动

  ——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活动目的

  引导幼儿在了解爸爸妈妈工作辛苦的同时设法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进一步提高幼儿劳动能力。

  环境创设

  操作所需的碗、杯子、被子、衣物等等。

  活动流程:

一、引入

  出示一些操作的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尝试操作

  幼儿可自由的来进行劳动操作展示,把自己会做的事演示看,争做“能干的.小帮手”,如:叠衣物、发筷子、分碗、擦桌子。

  三、展开竞赛

  组织幼儿分组进行竞赛活动,比比谁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四、延伸

  颁奖仪式,分发奖品。

幼儿园小班教案《妈妈的小帮手》3

  设计意图:

  在开展主题《我长大的地方》时,孩子们调查了爸爸、妈妈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孩子们发现爸爸经常做的事是:看报纸、上网、看足球等休闲活动,而85%的孩子发现妈妈经常做的事却是拖地、做饭、洗衣服等家务事。当孩子们面对:“为什么妈妈经常做这些事?”时,他们的答案却惊人的相似和令人费解:妈妈喜欢做。为什么孩子们对妈妈的看法如此奇怪呢?是我的提问孩子没有理解吗?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偶然间,一篇《妈妈最爱吃鱼头》的散文让我豁然开朗。妈妈的付出,曾经让多少孩子误以为妈妈“爱”吃鱼头。幼儿期的孩子思维直观、具体,原来他们把经常看到的当成了理所当然,甚至认为她就喜欢这样。但是妈妈们真的只爱做家务吗?如何利用这一矛盾作为切入点,让孩子们在矛盾情景中,充分感受妈妈的辛苦和伟大。为此,我设计了活动“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旨在让幼儿经历矛盾——讨论——分享——实践的情感内化过程。从中体会妈妈的辛苦,了解妈妈关爱家庭的'心情,感受家庭的重要。激发幼儿关爱妈妈的情感,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主动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幼儿从关心妈妈到关心亲人、关心周围的人,并使之内化,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及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体会妈妈的辛苦,有帮助妈妈做家务的愿望。

  2、了解妈妈关爱家庭的心情,初步懂得家庭的重要。

  3、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

  ①幼儿:有做家务的体验、平时注意观察妈妈的生活。

  ②教师:了解幼儿对妈妈的认识。

  2、物质材料:

  ①教师采访并拍摄幼儿的妈妈最喜欢做的事。

  ②邀请一位幼儿的妈妈参与活动。

  ③统计表、记录纸、记录笔、电脑、大屏幕

  活动过程:

一、交流:妈妈做的最多的一件事。

  1、幼儿记录“妈妈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你认为妈妈最喜欢做什么事”?

  2、幼儿上台交流、展示记录表。

  3、师生小结:妈妈做的最多的一件事。

  二、观看录像:妈妈最喜欢做的事。

  1、幼儿观看录像。

  2、幼儿选择图片展示妈妈最喜欢做的事。

  3、师生对比:妈妈做的最多的事和妈妈喜欢做的事。

  三、讨论:为什么妈妈每天没有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1、自由讨论

  2、个别交流

  四、妈妈介绍:为什么妈妈每天没有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五、讨论:

  1、听了妈妈的心里话,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想对妈妈说?

  2、你能帮妈妈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延伸:

  1、幼儿制定“小帮手计划”,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图表“我是妈妈的小帮手”,并在幼儿间进行交流。

  2、家长自拍幼儿在家当小帮手的情景,师生将照片布置成展板“我是妈妈的小帮手”。

  3、深入开展“我是家中小主人”、“我是老师的小帮手”等系列活动,使幼儿从关心妈妈到关心亲人、关心周围的人,并使之内化,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及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幼儿园小班教案《妈妈的小帮手》】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妈妈的小帮手》反思12-31

《妈妈的小帮手》教案03-02

幼儿园小班《小帮手》教案02-21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妈妈的小帮手》04-06

小班《小帮手》教案优秀11-15

小班社会教案灭火小帮手10-19

灭火小帮手教案03-28

中班游戏教案小帮手03-21

大班语言《小帮手》教案03-13

一年级上册《妈妈的小帮手》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