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山石土田人教案

山石土田人教案

时间:2024-04-28 11:11:4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山石土田人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石土田人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石土田人教案

山石土田人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照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生字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能按照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会读指定的词语。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照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生字的意思。

  教学难点:

  “石”的字形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象形字,你还记得它们吗?(引导学生边说边书空写学过的象形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字。 (齐读课题)“3山石田土人”。

  二、新课。

  (一)初步认读生字

  1、出示图片,提问:共有几幅图?

  2、让学生自己对照图自学生字。

  要求

  1)每幅图画的是什么?

  2)看拼音读准字音

  3)看图理解字义:想:图与象形字有哪些地方很像?

  4)按书上的笔顺写一写这几个字。

  (生预习,师巡视)

  (二)学习生字

  1、学习“山”。

  1)出示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一座山)

  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山)

  2)你会写这个字吗?

  (出示:竖折)这个笔画叫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如学生不知道,教师说明)

  怎样能记住“山”字呢?

  A、用笔画记。(竖、竖折、竖)师带着写,生书空

  B、像大山的形状。(出示图)这个山字和图上的哪部分有些相似(像大山的形状)闭眼书空。

  C、配儿歌记忆。

  山

  一片土地真平坦,平地冒起三座山。

  书山有路勤为径,用力攀登上顶端。

  3)你能用山说个词吗?(组词:大山、香山、爬山……)

  4)指导书写。

  写山字时,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竖折从横中线起笔……第三笔竖要过第二笔的收笔处才止笔。(学生写)

  2、学习“石”。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石头)

  2)说说你是怎样记“石头”的“石”这个字的?

  A、用笔画记。(横、撇、竖、横折、横)书空

  B、用字形记。(出示图)这个字正好和图怎么样?(上面的大石头像一横,旁边的石头像撇,下面的石头像口字)闭眼书空。

  C、儿歌辅助记

  石

  一横一撇一个口,一看是块大石头。

  石头搬到路边去,免得大家摔跟头。

  3)你能用石说个词吗?(组词:石头、石块、石凳、石桥、宝石……)

  4)指导书写。

  写十字时,在上半格写一个短横,第二笔撇不出头,第三笔竖要在撇的中间起笔,然后写横折、横。(学生写)

  3、学习“土”。

  1)出示图:这是什么?(小苗长在土里)这里讲的是土。(出示:土)

  2)你是怎样记这个字的?

  A、用笔画记。(横、竖、横)

  B、用字形记。(出示图)这个字正好和图怎么样?(第一横像小苗的`叶子,竖像小苗的茎,最后一长横像土地)闭眼书空

  C、儿歌辅助记。

  土

  十字下面一长横,土地能把万物生。

  如果万物是孩子,土地就是好母亲。

  3)你能用土说个词吗?(组词:尘土、砂土、泥土、土地、土豆……)

  4)指导书写。

  (学生自己照范字书写)

  4、学习“田”。

  1)出示图:这幅图画的是什么?(田地)(出示:田)这里讲的是田。

  2)你可以怎样记这个字?

  A、用笔画记。

  B、用字形记。(出示图)这个字正好和图怎么样?闭眼书空

  C、儿歌辅助记。

  田

  一块大田四四方,十根田坎在中央。

  祖国田地多肥沃,丰收麦米和高梁。

  3)你能用田说个词吗?(组词:田地、田野、种田、田鼠……)

  4)指导书写。

  第一笔竖从左上格起笔,第二笔横折、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横的两头不要写满,最后一笔封口。(学生写)

  5、学习“人” 。

  1)(出示:人)这个字读什么?它的样子像什么?

  2)“人”字的声母是翘舌音r 要读好。

  3)怎样写它?先撇后捺,撇要高,捺要和撇挨着,区别与“八”的不同。

  4)可以组成什么词语?(组词:工人、大人、人群、人民……)

  5)指导书写:牢记撇捺的位置,撇出尖,捺出脚,左右对称。(学生写)

  三、巩固复习。

  1、读生字:山、石、田、土、人(学生领读)。

  2、读词语。

  火山、土山、大山、水田、山山水水、

  (学生领读,教师领读)

  3、背儿随文小儿歌。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写完田格里的山、石、土、田、人。

  板书设计:

  3山石土田人

  shan shi tǔ tián rén

  山 石 土 田 人

山石土田人教案2

  “山、石、土、田、人”这一课是识字(一)的二节看图识字课。要求在学习汉语拼音后,认识“山、石、土、田、人”5个独体字。这5个字笔画不多,但是要想写好并不太容易,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住字形、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分清“山”的笔顺,写好“石”字是教学的难点。

  一、“图”“字”结合

  课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日、月、水、火”,学生对象形字的来源和造字方法有了一些认识。而“山、石、土、田、人”孩子们都不陌生,因此本课我没有逐一识字,而是在课始就先出示“山、石、土、田、人”对应的五幅图画,让学生说一说都是什么,接着打乱出示“山、石、土、田、人”的古代象形字,让学生来猜一猜这些字都念什么,能不能和上面的图画连线,学生很说出相应的答案,这时候我追问原因,学生回答是因为图和字很像。由此实施了进一步理解“象形字”的设计意图。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认字写字过程中,通过说笔顺、书空描红仿写巩固了认字效果。电教设备的使用帮助我把每个字的书写过程、占格要求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仿写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关于“山”字的训练。

  “山”的教学中当进行到组词这个环节时,学生组了很多关于山的词语,如火山,大山等等,而书上出现了“山山水水”一词,对于这个词语我在备课时研究不够透彻,没有充分挖掘出内涵,所以只是把词语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读一读。实际上这里所蕴含的词语知识是AABB词语形式的初步认识。如果针对这个词以对比的形式来进行拓展,效果肯定大不相同。例:先读一读“山水”和“山山水水”让学生带着动作来试着多读读,感受山山水水。然后介绍这样的词语是AABB的形式。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这样形式的词语,比如大大小小,上上下下等等。如此渗透本课的读写结合点。

  2、笔画教学中“土”字笔顺难点的突破。

  “土”字只有三笔,看起来简单,而在说笔顺时学生却出现了问题,他们习惯用两横一竖的笔顺来写,我在处理是是采用了反复强调的方法,虽然给足够重视,效果却不太理想,如果我先让学生观察笔顺表中“土”的笔顺变化和前面“山”的区别,学生就应该看出,“土”的笔顺是“十土”。不是一笔一笔的呈现的,这是就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律,难点就被突破了。

  四、教养中的`深思

  刘老师指出低年级的教养工作不仅要注重外在素养的培养,重要注重心理素养,也就是“内强素质”这主要表现为“勇敢”和“自信”,教师可通过评价与来提高学生的“勇敢”和“自信”,如:“你很会学,既知道……又能……”“你很自信”等等。

  另外刘老师还提到了低年级教师要“稳”而“实”,只有教师“稳”才能稳住学生的“心”和“情”。训练更是要扎扎实实的训练不能走过场。

  几年来得低年级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低年级的教养任务真的是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教养,才能静下心来认真、踏实的学习。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如何去做,如何去培养。

  这一课得到了太多的宝贵,我会努力将它实施于将来的教学之中,让自己和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首先,从汉字的学习意义上讲,我们不能仅仅把汉字当成是一个工具,学习汉字更不能只是简单为了读书,汉字是非常美好的,而且很悠久,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开设了孔子学院。汉字的意美、形美、音美,这些美好的感受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孩子能够体会到,并且喜欢上学习汉字,能够将中国悠久的历史传承下去。

  其次,从学习内容上讲,李春旺老师指出:要“读好书、说好话、写好字”。对于一年级来说,开学初学习的很多汉字孩子们都能够读准字音,同时也可以组成词语,这就需要老师们在“写”上多下功夫,如何让学生把字写规范、掌握字的间架结构、注意书写的笔画顺序、在田格本中的占位等,这些都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做扎实;语文教学实际是一种语言教学,是需要学生交流与表达的,所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的一个重要方面,李春旺老师着重强调了要引导孩子在课堂上说完整的一句话;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好的阅读文本便是孩子拓展眼界,增加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为孩子提供丰富有趣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养分。

  第三,从教学层面上讲,李春旺提出要注重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从语文课的书写习惯,到日常学习中的倾听习惯、举手习惯等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学习的基础保障;一定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山石土田人教案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山、石、土、田、人”5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生字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继续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会读指定的词语。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掌握新笔画“竖折”,按笔顺写好“山”和“石”。

  教学准备:

  图,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复习

  (1)抽卡片指名说笔画名称:丨 一 ノ

  (2)开火车读识字一、二课生字。

  (3)学生领读声、韵母:sh t ɑn u困

  2.今天,我们学习识字课第三课“山石土田人”。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新笔画

  竖折 ————

  1.教师范写笔画,说出各笔画名称。

  2.用铁丝演示“ ”,体会竖折是一笔写成。

  3.学生书写笔画。

  4.同桌互相记住笔画名称和写法。

  (二)提自学要求

  1.观察图与象形字、现代汉字的相似之处。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根据笔画笔顺跟随表记忆字形。

  4.利用图了解字义,组词或说句子。

  (三)自学生字“山、石、土”。

  (四)反馈自学效果,教师重点指导。

  1.“山”:指导笔顺 丨 山

  2.“石”:指导笔顺 一 石

  3.“土”:上横短下横长。

  三、巩固练习

  1.指名领读生字。

  2.识字游戏。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说怎样写。

  2.教师范写

  (1)“石”:第二笔“撇”在“横”的中间靠左起笔,不要穿过“横”。

  (2)“土”:两横长短不一样。

  3.学生描红、仿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1种笔画和3个生字。

  教学反思:

  利用绘画,让学生画山,要先画最高的山,再画两边低的山,从而使学生记住了山的第一笔是中间的竖。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1. 复习

  (1)指名说笔画名称:ノ 丨

  (2)学生领读声、韵母:t r en ɑn i

  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识字第三课。

  二、学习新课

  (一)提自学要求

  1. 观察图与象形字、现代汉字的相似之处。

  2.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困

  3. 根据笔画笔顺跟随表记忆字形。

  4. 利用图了解字义,组词或说句子。

  (二)学生自学生字“田、人”。

  (三)检查自学效果,教师重点指导。

  1. “田”:笔顺 丨

  2. “人”:撇压捺。

  三、巩固练习

  1. 指名领读本课生字。

  2. 识字游戏。

  3. 读一读p47。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范字,说说怎样写。

  2.教师范写

  “田”,注意上边略宽,下边略窄。

  3.学生描红、仿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2个生字。

  教学反思

  “山、石、土、田、人” 这一课是识字(一)的二节看图识字课。要求在学习汉语拼音后,认识“山、石、土、田、人”5个独体字。这5个字笔画不多,但是要想写好并不太容易,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住字形、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分清“山”的笔顺,写好“石”字是教学的难点。

  一、“图”“字”结合,

  课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日、月、水、火”,学生对象形字的来源和造字方法有了一些认识。而“山、石、土、田、人”孩子们都不陌生,因此本课我没有逐一识字,而是在课始就先出示“山、石、土、田、人”对应的五幅图画,让学生说一说都是什么,接着打乱出示“山、石、土、田、人”的'古代象形字,让学生来猜一猜这些字都念什么,能不能和上面的图画连线,学生很说出相应的答案,这时候我追问原因,学生回答是因为图和字很像。由此实施了进一步理解“象形字”的设计意图。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认字写字过程中,通过说笔顺、书空描红仿写巩固了认字效果。电教设备的使用帮助我把每个字的书写过程、占格要求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仿写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关于“山”字的拓展训练。

  “山”的教学中当进行到组词这个环节时,学生组了很多关于山的词语,如火山,大山等等,而书上出现了“山山水水”一词,对于这个词语我在备课时研究不够透彻,没有充分挖掘出内涵,所以只是把词语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读一读。实际上这里所蕴含的词语知识是AABB词语形式的初步认识。如果针对这个词以对比的形式来进行拓展,效果肯定大不相同。例:先读一读“山水”和“山山水水”让学生带着动作来试着多读读,感受山山水水。然后介绍这样的词语是AABB的形式。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这样形式的词语,比如大大小小,上上下下等等。如此渗透本课的读写结合点。

  2、笔画教学中“土”字笔顺难点的突破。

  “土”字只有三笔,看起来简单,而在说笔顺时学生却出现了问题,他们习惯用两横一竖的笔顺来写,我在处理是是采用了反复强调的方法,虽然给足够重视,效果却不太理想,如果我先让学生观察笔顺表中“土”的笔顺变化和前面“山”的区别,学生就应该看出,“土”的笔顺是“十土”。不是一笔一笔的呈现的,这是就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律,难点自然就被突破了。

  四、教养中的深思

  刘老师指出低年级的教养工作不仅要注重外在素养的培养,重要注重心理素养,也就是“内强素质”这主要表现为“勇敢”和“自信”,教师可通过评价与来提高学生的“勇敢”和“自信”,如:“你很会学,既知道……又能……。”“你很自信”等等。

  另外刘老师还提到了低年级教师要“稳”而“实”,只有教师“稳”才能稳住学生的“心”和“情”。训练更是要扎扎实实的训练不能走过场。

  几年来得低年级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低年级的教养任务真的是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教养,才能静下心来认真、踏实的学习。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如何去做,如何去培养。

  这一课得到了太多的宝贵经验,我会努力将它实施于将来的教学之中,让自己和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山石土田人教案4

  山字拼音

  教学内容:识字3 山石土田人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山、石、土、田、人”5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继续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格里的范字写字。

  4.会读指定的词语。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山、石”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我们是怎么记住他们,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的。愿意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出示生字卡片复习前两课学习的生字)

  生字朋友认识的越多我们的本领就越大,你们愿意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吗。好,这节课我就在给大家介绍5位新朋友。

  二、整体感知。

  打开识字第三课,看看这课一共有几幅图,我们要认识几位生字朋友。

  借助拼音叫一叫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

  三、学习生字。

  (一)识记。

  1.学习:山

  (1)出示图片:

  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用图画引出“山”的象形字,进一步认识生字“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电脑出示象形字“山”,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

  (2)出示小朋友爬山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3)我们应该怎样记住“山”字呢。

  “山”共有几笔。

  课件演示按笔画记字形,同时认识新笔画“竖折”。

  (学生伸出小手和课件一起写,边写边说笔画。)

  2.学习:石

  (1)看图认识“石”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石”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3.学习:土

  (1)看图认识“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4.学习:田

  (1)看图认识“田”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田”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5.学习:人

  (1)看图认识“人”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人”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课中休息:找朋友

  (二)指导书写。

  1.让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观察后,说说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的位置。

  山:第一笔是“竖”,写在竖中线上,写到下半格的中间靠上一点收笔。第二笔“竖折”,起笔在左半格中间横中线下边一点,注意竖短折长。

  第三笔“竖”,起笔比第二笔竖折的“竖”略微高一点,要写对称。

  石:第一笔是“横”,起笔在上半格中间竖中线左边一点写,横不要太长。第二笔“撇”,起笔在横中间偏左一点写,注意不要出头。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四笔“横折”的`“横”靠近横中线,注意“口”不要写得太宽。

  田:“田”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注意里边的“横”写在横中线上,两边不要写满,“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土:上边是十,“横”要写短,写在横中线上,“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一笔横上边的竖和下边的竖应一样长。

  最后一笔“横”稍微长一点。

  3.让学生按笔顺把书中的红色笔画描一遍,及时巩固笔顺。

  4.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独立试写一个。? ?

  5.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如:“石”字,教师范写,具体指导。

  6.学生照书上范字把每个生字再写一遍,写后评一评。

  四、练习。

  1.课件演示:数笔画。

  五、小结。

  六、作业。

  写生字。

《山石土田人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山石土田人教案】相关文章:

《机器人》教案05-04

机器人教案02-17

亡人逸事教案02-18

天地人教案02-22

冬日看海人教案03-29

《天地人》教案10-19

小班教案《我是人》10-01

画画火柴人的教案08-26

《冬日看海人》教案01-23

《果园机器人》教案02-20

山石土田人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石土田人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石土田人教案

山石土田人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照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生字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能按照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会读指定的词语。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照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生字的意思。

  教学难点:

  “石”的字形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象形字,你还记得它们吗?(引导学生边说边书空写学过的象形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字。 (齐读课题)“3山石田土人”。

  二、新课。

  (一)初步认读生字

  1、出示图片,提问:共有几幅图?

  2、让学生自己对照图自学生字。

  要求

  1)每幅图画的是什么?

  2)看拼音读准字音

  3)看图理解字义:想:图与象形字有哪些地方很像?

  4)按书上的笔顺写一写这几个字。

  (生预习,师巡视)

  (二)学习生字

  1、学习“山”。

  1)出示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一座山)

  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山)

  2)你会写这个字吗?

  (出示:竖折)这个笔画叫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如学生不知道,教师说明)

  怎样能记住“山”字呢?

  A、用笔画记。(竖、竖折、竖)师带着写,生书空

  B、像大山的形状。(出示图)这个山字和图上的哪部分有些相似(像大山的形状)闭眼书空。

  C、配儿歌记忆。

  山

  一片土地真平坦,平地冒起三座山。

  书山有路勤为径,用力攀登上顶端。

  3)你能用山说个词吗?(组词:大山、香山、爬山……)

  4)指导书写。

  写山字时,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竖折从横中线起笔……第三笔竖要过第二笔的收笔处才止笔。(学生写)

  2、学习“石”。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石头)

  2)说说你是怎样记“石头”的“石”这个字的?

  A、用笔画记。(横、撇、竖、横折、横)书空

  B、用字形记。(出示图)这个字正好和图怎么样?(上面的大石头像一横,旁边的石头像撇,下面的石头像口字)闭眼书空。

  C、儿歌辅助记

  石

  一横一撇一个口,一看是块大石头。

  石头搬到路边去,免得大家摔跟头。

  3)你能用石说个词吗?(组词:石头、石块、石凳、石桥、宝石……)

  4)指导书写。

  写十字时,在上半格写一个短横,第二笔撇不出头,第三笔竖要在撇的中间起笔,然后写横折、横。(学生写)

  3、学习“土”。

  1)出示图:这是什么?(小苗长在土里)这里讲的是土。(出示:土)

  2)你是怎样记这个字的?

  A、用笔画记。(横、竖、横)

  B、用字形记。(出示图)这个字正好和图怎么样?(第一横像小苗的`叶子,竖像小苗的茎,最后一长横像土地)闭眼书空

  C、儿歌辅助记。

  土

  十字下面一长横,土地能把万物生。

  如果万物是孩子,土地就是好母亲。

  3)你能用土说个词吗?(组词:尘土、砂土、泥土、土地、土豆……)

  4)指导书写。

  (学生自己照范字书写)

  4、学习“田”。

  1)出示图:这幅图画的是什么?(田地)(出示:田)这里讲的是田。

  2)你可以怎样记这个字?

  A、用笔画记。

  B、用字形记。(出示图)这个字正好和图怎么样?闭眼书空

  C、儿歌辅助记。

  田

  一块大田四四方,十根田坎在中央。

  祖国田地多肥沃,丰收麦米和高梁。

  3)你能用田说个词吗?(组词:田地、田野、种田、田鼠……)

  4)指导书写。

  第一笔竖从左上格起笔,第二笔横折、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横的两头不要写满,最后一笔封口。(学生写)

  5、学习“人” 。

  1)(出示:人)这个字读什么?它的样子像什么?

  2)“人”字的声母是翘舌音r 要读好。

  3)怎样写它?先撇后捺,撇要高,捺要和撇挨着,区别与“八”的不同。

  4)可以组成什么词语?(组词:工人、大人、人群、人民……)

  5)指导书写:牢记撇捺的位置,撇出尖,捺出脚,左右对称。(学生写)

  三、巩固复习。

  1、读生字:山、石、田、土、人(学生领读)。

  2、读词语。

  火山、土山、大山、水田、山山水水、

  (学生领读,教师领读)

  3、背儿随文小儿歌。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写完田格里的山、石、土、田、人。

  板书设计:

  3山石土田人

  shan shi tǔ tián rén

  山 石 土 田 人

山石土田人教案2

  “山、石、土、田、人”这一课是识字(一)的二节看图识字课。要求在学习汉语拼音后,认识“山、石、土、田、人”5个独体字。这5个字笔画不多,但是要想写好并不太容易,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住字形、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分清“山”的笔顺,写好“石”字是教学的难点。

  一、“图”“字”结合

  课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日、月、水、火”,学生对象形字的来源和造字方法有了一些认识。而“山、石、土、田、人”孩子们都不陌生,因此本课我没有逐一识字,而是在课始就先出示“山、石、土、田、人”对应的五幅图画,让学生说一说都是什么,接着打乱出示“山、石、土、田、人”的古代象形字,让学生来猜一猜这些字都念什么,能不能和上面的图画连线,学生很说出相应的答案,这时候我追问原因,学生回答是因为图和字很像。由此实施了进一步理解“象形字”的设计意图。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认字写字过程中,通过说笔顺、书空描红仿写巩固了认字效果。电教设备的使用帮助我把每个字的书写过程、占格要求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仿写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关于“山”字的训练。

  “山”的教学中当进行到组词这个环节时,学生组了很多关于山的词语,如火山,大山等等,而书上出现了“山山水水”一词,对于这个词语我在备课时研究不够透彻,没有充分挖掘出内涵,所以只是把词语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读一读。实际上这里所蕴含的词语知识是AABB词语形式的初步认识。如果针对这个词以对比的形式来进行拓展,效果肯定大不相同。例:先读一读“山水”和“山山水水”让学生带着动作来试着多读读,感受山山水水。然后介绍这样的词语是AABB的形式。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这样形式的词语,比如大大小小,上上下下等等。如此渗透本课的读写结合点。

  2、笔画教学中“土”字笔顺难点的突破。

  “土”字只有三笔,看起来简单,而在说笔顺时学生却出现了问题,他们习惯用两横一竖的笔顺来写,我在处理是是采用了反复强调的方法,虽然给足够重视,效果却不太理想,如果我先让学生观察笔顺表中“土”的笔顺变化和前面“山”的区别,学生就应该看出,“土”的笔顺是“十土”。不是一笔一笔的呈现的,这是就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律,难点就被突破了。

  四、教养中的`深思

  刘老师指出低年级的教养工作不仅要注重外在素养的培养,重要注重心理素养,也就是“内强素质”这主要表现为“勇敢”和“自信”,教师可通过评价与来提高学生的“勇敢”和“自信”,如:“你很会学,既知道……又能……”“你很自信”等等。

  另外刘老师还提到了低年级教师要“稳”而“实”,只有教师“稳”才能稳住学生的“心”和“情”。训练更是要扎扎实实的训练不能走过场。

  几年来得低年级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低年级的教养任务真的是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教养,才能静下心来认真、踏实的学习。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如何去做,如何去培养。

  这一课得到了太多的宝贵,我会努力将它实施于将来的教学之中,让自己和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首先,从汉字的学习意义上讲,我们不能仅仅把汉字当成是一个工具,学习汉字更不能只是简单为了读书,汉字是非常美好的,而且很悠久,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开设了孔子学院。汉字的意美、形美、音美,这些美好的感受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孩子能够体会到,并且喜欢上学习汉字,能够将中国悠久的历史传承下去。

  其次,从学习内容上讲,李春旺老师指出:要“读好书、说好话、写好字”。对于一年级来说,开学初学习的很多汉字孩子们都能够读准字音,同时也可以组成词语,这就需要老师们在“写”上多下功夫,如何让学生把字写规范、掌握字的间架结构、注意书写的笔画顺序、在田格本中的占位等,这些都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做扎实;语文教学实际是一种语言教学,是需要学生交流与表达的,所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的一个重要方面,李春旺老师着重强调了要引导孩子在课堂上说完整的一句话;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好的阅读文本便是孩子拓展眼界,增加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为孩子提供丰富有趣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养分。

  第三,从教学层面上讲,李春旺提出要注重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从语文课的书写习惯,到日常学习中的倾听习惯、举手习惯等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学习的基础保障;一定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山石土田人教案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山、石、土、田、人”5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生字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继续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会读指定的词语。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掌握新笔画“竖折”,按笔顺写好“山”和“石”。

  教学准备:

  图,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复习

  (1)抽卡片指名说笔画名称:丨 一 ノ

  (2)开火车读识字一、二课生字。

  (3)学生领读声、韵母:sh t ɑn u困

  2.今天,我们学习识字课第三课“山石土田人”。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新笔画

  竖折 ————

  1.教师范写笔画,说出各笔画名称。

  2.用铁丝演示“ ”,体会竖折是一笔写成。

  3.学生书写笔画。

  4.同桌互相记住笔画名称和写法。

  (二)提自学要求

  1.观察图与象形字、现代汉字的相似之处。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根据笔画笔顺跟随表记忆字形。

  4.利用图了解字义,组词或说句子。

  (三)自学生字“山、石、土”。

  (四)反馈自学效果,教师重点指导。

  1.“山”:指导笔顺 丨 山

  2.“石”:指导笔顺 一 石

  3.“土”:上横短下横长。

  三、巩固练习

  1.指名领读生字。

  2.识字游戏。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说怎样写。

  2.教师范写

  (1)“石”:第二笔“撇”在“横”的中间靠左起笔,不要穿过“横”。

  (2)“土”:两横长短不一样。

  3.学生描红、仿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1种笔画和3个生字。

  教学反思:

  利用绘画,让学生画山,要先画最高的山,再画两边低的山,从而使学生记住了山的第一笔是中间的竖。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1. 复习

  (1)指名说笔画名称:ノ 丨

  (2)学生领读声、韵母:t r en ɑn i

  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识字第三课。

  二、学习新课

  (一)提自学要求

  1. 观察图与象形字、现代汉字的相似之处。

  2.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困

  3. 根据笔画笔顺跟随表记忆字形。

  4. 利用图了解字义,组词或说句子。

  (二)学生自学生字“田、人”。

  (三)检查自学效果,教师重点指导。

  1. “田”:笔顺 丨

  2. “人”:撇压捺。

  三、巩固练习

  1. 指名领读本课生字。

  2. 识字游戏。

  3. 读一读p47。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范字,说说怎样写。

  2.教师范写

  “田”,注意上边略宽,下边略窄。

  3.学生描红、仿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2个生字。

  教学反思

  “山、石、土、田、人” 这一课是识字(一)的二节看图识字课。要求在学习汉语拼音后,认识“山、石、土、田、人”5个独体字。这5个字笔画不多,但是要想写好并不太容易,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住字形、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分清“山”的笔顺,写好“石”字是教学的难点。

  一、“图”“字”结合,

  课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日、月、水、火”,学生对象形字的来源和造字方法有了一些认识。而“山、石、土、田、人”孩子们都不陌生,因此本课我没有逐一识字,而是在课始就先出示“山、石、土、田、人”对应的五幅图画,让学生说一说都是什么,接着打乱出示“山、石、土、田、人”的'古代象形字,让学生来猜一猜这些字都念什么,能不能和上面的图画连线,学生很说出相应的答案,这时候我追问原因,学生回答是因为图和字很像。由此实施了进一步理解“象形字”的设计意图。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认字写字过程中,通过说笔顺、书空描红仿写巩固了认字效果。电教设备的使用帮助我把每个字的书写过程、占格要求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仿写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关于“山”字的拓展训练。

  “山”的教学中当进行到组词这个环节时,学生组了很多关于山的词语,如火山,大山等等,而书上出现了“山山水水”一词,对于这个词语我在备课时研究不够透彻,没有充分挖掘出内涵,所以只是把词语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读一读。实际上这里所蕴含的词语知识是AABB词语形式的初步认识。如果针对这个词以对比的形式来进行拓展,效果肯定大不相同。例:先读一读“山水”和“山山水水”让学生带着动作来试着多读读,感受山山水水。然后介绍这样的词语是AABB的形式。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这样形式的词语,比如大大小小,上上下下等等。如此渗透本课的读写结合点。

  2、笔画教学中“土”字笔顺难点的突破。

  “土”字只有三笔,看起来简单,而在说笔顺时学生却出现了问题,他们习惯用两横一竖的笔顺来写,我在处理是是采用了反复强调的方法,虽然给足够重视,效果却不太理想,如果我先让学生观察笔顺表中“土”的笔顺变化和前面“山”的区别,学生就应该看出,“土”的笔顺是“十土”。不是一笔一笔的呈现的,这是就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律,难点自然就被突破了。

  四、教养中的深思

  刘老师指出低年级的教养工作不仅要注重外在素养的培养,重要注重心理素养,也就是“内强素质”这主要表现为“勇敢”和“自信”,教师可通过评价与来提高学生的“勇敢”和“自信”,如:“你很会学,既知道……又能……。”“你很自信”等等。

  另外刘老师还提到了低年级教师要“稳”而“实”,只有教师“稳”才能稳住学生的“心”和“情”。训练更是要扎扎实实的训练不能走过场。

  几年来得低年级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低年级的教养任务真的是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教养,才能静下心来认真、踏实的学习。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如何去做,如何去培养。

  这一课得到了太多的宝贵经验,我会努力将它实施于将来的教学之中,让自己和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山石土田人教案4

  山字拼音

  教学内容:识字3 山石土田人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山、石、土、田、人”5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继续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格里的范字写字。

  4.会读指定的词语。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山、石”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我们是怎么记住他们,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的。愿意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出示生字卡片复习前两课学习的生字)

  生字朋友认识的越多我们的本领就越大,你们愿意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吗。好,这节课我就在给大家介绍5位新朋友。

  二、整体感知。

  打开识字第三课,看看这课一共有几幅图,我们要认识几位生字朋友。

  借助拼音叫一叫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

  三、学习生字。

  (一)识记。

  1.学习:山

  (1)出示图片:

  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用图画引出“山”的象形字,进一步认识生字“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电脑出示象形字“山”,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

  (2)出示小朋友爬山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3)我们应该怎样记住“山”字呢。

  “山”共有几笔。

  课件演示按笔画记字形,同时认识新笔画“竖折”。

  (学生伸出小手和课件一起写,边写边说笔画。)

  2.学习:石

  (1)看图认识“石”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石”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3.学习:土

  (1)看图认识“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4.学习:田

  (1)看图认识“田”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田”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5.学习:人

  (1)看图认识“人”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人”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课中休息:找朋友

  (二)指导书写。

  1.让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观察后,说说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的位置。

  山:第一笔是“竖”,写在竖中线上,写到下半格的中间靠上一点收笔。第二笔“竖折”,起笔在左半格中间横中线下边一点,注意竖短折长。

  第三笔“竖”,起笔比第二笔竖折的“竖”略微高一点,要写对称。

  石:第一笔是“横”,起笔在上半格中间竖中线左边一点写,横不要太长。第二笔“撇”,起笔在横中间偏左一点写,注意不要出头。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四笔“横折”的`“横”靠近横中线,注意“口”不要写得太宽。

  田:“田”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注意里边的“横”写在横中线上,两边不要写满,“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土:上边是十,“横”要写短,写在横中线上,“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一笔横上边的竖和下边的竖应一样长。

  最后一笔“横”稍微长一点。

  3.让学生按笔顺把书中的红色笔画描一遍,及时巩固笔顺。

  4.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独立试写一个。? ?

  5.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如:“石”字,教师范写,具体指导。

  6.学生照书上范字把每个生字再写一遍,写后评一评。

  四、练习。

  1.课件演示:数笔画。

  五、小结。

  六、作业。

  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