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平均数》 教案

《平均数》 教案

时间:2024-05-30 14:30:3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平均数》 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平均数》 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均数》 教案

《平均数》 教案1

  总课时:4课时使用人:

  备课时间:第十五周上课时间:第十六周

  第4课时:8、3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给定信息,会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会进行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使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相互间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所获,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教学难点:按键顺序

  教学准备:同种规格的计算器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5分钟,学生遇到困难,亟待解决)

  内容:展示引例:20xx年第一季度我国各地区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情况表:(单位:元)

  北京1692.2上海3075.6天津1254.5河北584.4

  山西420.5内蒙古596.2辽宁875.4吉林705.5

  黑龙江746.8江苏1354.2浙江1891.1安徽520.6

  福建972.2江西575.1山东831.9河南426.3

  湖北582.2湖南685.7广东1065.5广西554.6

  海南699.3重庆523.2四川538.4贵州316.4

  云南411.6西藏254.4陕西441.0甘肃328.4

  青海337.8宁夏458.1新疆340.3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在计算过程中,你体会到什么困难吗?

  显然,当一组数据比较大且比较多时,用笔计算平均数较麻烦,因此,需要一个帮手—计算器,这节课就来学习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15分钟,小组合作交流)

  内容:学生分组(拿同类型计算器的同学分在一起)活动探究,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1)估计一下自己课桌的宽度,并将各组员的估计结果统计出来(精确0.1厘米)。

  (2)用计算器求出估计结果的平均值,你是怎么做的?与同伴交流。

  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全班总结交流不同类型的计算器求平均数的一般步骤,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评价。

  (3)用尺子量一量课桌的宽度,看看大家估计的结果怎么样。

  各组派代表谈谈本组估计结果的准确度,对准确度较高的小组进行表扬,并评为优秀小组以资鼓励。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15分钟,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内容:1.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数据的平均数:

  12.8,12.9,13.4,13.0,14.1,13.5,12.7,12.4,13.9,13.8,14.3,13.2,13.5。

  2.观察下图1,利用计算器计算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

  3.英语老师布置了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小丽将全班同学的解题情况绘成了条形统计图,见下图2。根据图表,求平均每个学生做对了几道题?

  4.利用计算器计算本节课的引例中我国各地区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如实反映我国农村的现金收入状况,你会用哪个数据?

  (2)如果要展示我国农村发展形势好,你会用哪个数据?

  (3)从这些数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何感想?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

  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根据给定信息,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从所给统计图中正确获取信息,并能进行数据的加工与整理。

  3.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平均数》 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能根据简单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体验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平均数。

  情感态度:向学生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进而培养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明确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教法学法

  操作法、观察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游戏导入:同学们看过最强大脑吗?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在我们选出属于我们班的最强大脑,你们想挑战吗?

  出示游戏规则:课件出示数字,学生进行活动,保留游戏结果,待最后揭晓答案。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有神秘猜想的空间,使学生有浓厚的接受新知的兴趣。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平均数

  淘气记住几个数字?

  1、引导思考: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是怎么得来的?

  2、学生合作交流,反馈

  A、移多补少

  B、总数÷个数=平均数

  3、引出: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6”是匀出来的。

  (二)生活中的平均数。

  1、学生举例说

  2、计算平均数,思考极端数对平均数的影响。

  小红语文99分,数学100分,英语95分,平均分多少分?再加一门科学46分,均分会有什么变化?

  思考:平均分在什么范围内?大约是多少?并计算平均分。

  同桌合作交流,全班汇报。

  小结:极端数据会影响平均数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不过的考试分数例子,来内化极端数字对平均数的影响。这样理解起来更容易。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根据平均数知识,解释现象。

  每小组选做一题,小组合作交流思想,全班汇报。

  1、评委打分;

  2、争做小法官

  3、猜年龄

  师:揭晓答案:38岁、9岁、8岁、11岁、8岁、12岁、8岁、9岁、8岁、9岁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体现,但每一个数字都会影响平均数。

  4、计算自己记数水平,评选本班最强大脑。

  (四)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移多补少

  总数÷个数=平均数

  《平均数》 教案这篇文章共2848字。

《平均数》 教案3

  《奥赛天天练》第46讲《平均数问题》。把几个不相等的同类数量,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最终都变得完全相等,这个相等的数就叫做这几个同类数量的平均数。其基本特征是:在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过程中,几个初始数量的总和及数量的个数都保持不变。

  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这种问题被分为两类:算术平均数问题、加权平均数问题,两类问题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本讲就要学习把简单的加权平均数转化为算术平均数来求解。解决平均数问题,需要熟练掌握以下三个主要数量关系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奥赛天天练》第46,巩固训练,习题1

  【题目】:

  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0千米,一个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用了2个小时,回来时由于顶风用了3小时,求他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解析】:

  问题“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中,往返的总路程相当于总数量,往返总时间相当于总份数。

  往返总路程为:30×2=60(千米)

  往返总时间为:3+2=5(小时)

  即他用5个小时行了60千米的路程,则平均每小时行:60÷5=12(千米)。

  《奥赛天天练》第46讲,巩固训练,习题2

  【题目】:

  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问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

  【解析】:

  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都考了84分,而这次就考了100分,总体平均分是86分。题目的.意思就是求在这种情况下的测验次数。

  想移多补少,从100分里要移走:100-86=14(分);此前每次测验的分数都要补上:86-84=2(分)。14分里有7个2分:14÷2=7。

  所以,此前测验了7次,这一次是第8次测验。

  《奥赛天天练》第46讲,拓展提高,习题1

  【题目】:

  某一幢居民楼里原有3户安装了空调,后来又增加了一户。这4台空调全部打开时就会烧断保险丝。因此最多同时使用3台空调。这样在24小时内平均每户最多可使用空调多少小时?

  【解析】:

  我们假定在24小时内,有3台空调开了24小时,即始终开着,有一台空调开了0小时,即始终没开。求平均每户开多少小时,就是求这四台空调打开时间的平均数:24×3÷4=18(小时)。

  《奥赛天天练》第46讲,拓展提高,习题2

  【题目】:

  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丙两数的和是82,乙、丙两数的和是86。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解析】:

  分别用□、△、○代表甲、乙、丙三个数,由题意可得:□+△=90;□+○=82;△+○=86。

  所以:(□+△)+(□+○)+(△+○)=90+82+86=258,

  即:(□+△+○)×2=258,

  则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为:258÷2=129,

  所以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129÷3=43。

《平均数》 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

  (4)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

  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3.教学例3.

  (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厘米)

  (2)读题,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

  (4)列式计算.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

  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三、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

《平均数》 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求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差异其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练习和区别

  教学难点:利用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3分钟,复习导入,学生回顾)

  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算术平均数?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请同学们各举一个有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并解决之。

  在学生的复习交流中引入课 题:本节课将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环节 :合 作探究(25分钟,小组合作 探究,教师指导)

  内容:1.做一做[

  我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一天,三个班级的各项卫生成绩分别如下:

  黑板 门窗 桌椅 地面

  一班 95 90 90 85

  二班 90 95 85 90

  三班 85 90 95 90

  (1)小明将黑板、门窗、桌椅、地面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5%,10%,35%,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卫生成绩,那么哪个班的成绩最高?

  (2)你认为上述四项中,哪一项更为重要?请你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评分方案,根据你的方案,哪一个班的卫生成绩最高?

  对于第(1)问,让每一位学生动手计算,然后教师抽取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的'结果投影展示,进行评价。正确的答案是:

  一班的卫生成绩为:9515%+9010%+9035%+8540% = 88.75

  二班的卫生成绩为:9015%+9510%+8535%+9040% = 88.75

  三班的卫生成绩为:8515%+9010%+9535%+9040% = 91

  因此,三班的成绩最高。

  对于第( 2)问,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然后在全班交流体会:

  以上四项所占的比例不同,即权有差异,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也就是说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内容:2.议一议

  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支出为3600元,教育支出为1200元,其他支出为7200元,小颖家今年的这三项支出依次比去年 增长39%,3%,6%,小颖家今年的总支出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数是多少?

  以下是小明和小亮的两种解法,谁做得对?说说你的理由。

  小明: (9%+30%+6%)= 15%

  小亮: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说明理由:

  由于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金额不等,因此,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的增长率地位不同,它们对总支出增长率的影响不同,不能简单地用算术平均数计算总支出的增长率,而应将这三项支出金额3600,1200,7200分别视为三项支出增长率的权,从而总支出的增长率为小亮的解法是对的。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内容:1.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 ,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

  (1)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1小时,然后又步行了1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 果小明先骑自行车2小时,然后步行了3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某校招聘学生会干部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四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 试 成 绩

  A B C

  语 言 85 95 90

  综合知识 90 85 95

  创 新 95 95 85

  处理问题能力 95 90 95

  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语言、综合知识、创新、处理问题能力按20%、30%、30%、20%的比例计算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2分钟,学生总结0

  内容:说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议论、交流、总结出结论: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各项的权都相等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而加权平均数不一定是算术平均数。

  由于权的不同,导致结果不同,故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8.2。A组(优等生)1、2、3 B组(中等生)1、2

  C组(后三分之一)1、2

《平均数》 教案6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平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平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平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五一班有42人,平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

  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平均每科成绩多少分?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平均数,而不是原来每份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平均数)

  2.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

  师: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

  生: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不相等.

  师: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生:平均高度就是4个杯子里的水面一样高.

  师: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

  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

  师:这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师: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平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面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3+5+2)÷4.

  教师板书:(6+3+5+2)÷4

  =16÷4

  =4(厘米)

  答: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4厘米.

  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

  要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订正时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

  5.总结规律.

  师: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概括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先要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然后再找出要把它平均分成的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数.

  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如何比较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一个组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师: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

  一辆汽车第一天行53千米,第二天行58千米,第三天上午行30千米,下午行27千米.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A.(53+58+30+27)÷3

  B.(53+58+30+27)÷4

  2.光明小学五年级3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750元,六年级4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1210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小组讨论后得出:

  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

  (750+1210)÷2

  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750+1210)÷(3+4)

  强调是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要认真审题,找出所需要的总数及总份数,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四)作业

  练习七第1,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量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因为这个平均数不是实际的数,与过去学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因而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经常用到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等,因此首先要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再分析求平均数的方法.本节课设计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通过简单的口答题,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分清平均数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为学新课做好铺垫.

  新课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学习例2.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通过教师的演示,提问,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理解平均高度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第二个层次是指导列式计算.在实际中,求几个数的平均数,都不可能像杯子倒水那样操作,因此引导学生要通过计算来解决.

  第三个层次,让学生做书上的“做一做”几个题,启发学生总结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的一般算法.

  第四个层次,通过例3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类推、自己计算,从而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练习的设计有所提高和变化,要让学生分清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为以后学习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

  例2 用同样的4个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例3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是厘米)

  eq x(统计表)

  (1)第一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2)第二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3)第一组平均身高比第二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平均数》 教案7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2. 自主探究移多补少及先合后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会估计平均数的范围,能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求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3. 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运用平均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对一些简单事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

  师: 在光明小学举行的趣味运动会上,二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套圈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比赛情况.(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

  a.问题:观察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b.设疑:你认为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c.说明:要想判断谁套得准一些,为了体现公平性,就要用到平均数.

  2.揭示课题:认识平均数明确学习目标:

  a.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b.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预习交流:

  [小组内简单交流对平均数含义的理解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提出质疑.]

  过渡:

  回归课前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4.自主预学:

  a.男生队套圈总数:6+9+7+6=()个

  b.女生队套圈总数:10+4+7+5+4=()个

  思考:

  a.比较男女生套圈总数,这样比,你认为公平吗?为什么?

  b.怎样比才够公平?

  学情分析:

  [能否从男女生参赛人数上的不同去衡量.]

  二.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

  1.怎样求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2.你认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法指导:

  a.明确总数份数和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b.根据求每份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探究展示:

  学情预设: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说明:7和6就是男女生套圈个数的平均数,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并不表示每个人套中的实际个数.

  2. 质疑:

  分别用套圈的总个数去除以他们的什么?(总人数).

  3. 精要点拨:

  明确:求平均数,要找准和总数对应的份数.

  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过渡:

  师:除了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还有其他求平均数的方法吗?

  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方法.

  说明:

  先合后分和移多补少都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计算时,我们可以选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而移多补少的方法适合于操作时使用.

  4. 平均数的范围:

  观察与思考:

  平均数7和6,相比它们所在的一组数据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重难点突破:

  明确::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四.训练检测,总结反思:

  小华家1月~5月用水情况统计表

  1月2月 3月 4月 5月

  13吨 10 吨 11吨 9吨 12吨

  (1).小华家平均每月的用水量在( )吨和( )吨之间.

  (2).算一算:平均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想一想:

  1. 怎样确定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2. 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你先求的什么?

  归纳与总结:

  a.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b.平均数等于总数除以对应的份数

  五.综合实践与应用:

  1.想一想,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简单说明理由。

  ①、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均分是95分,那么他的三门功课一定都是95分.()

  ②、小马过河:河的平均水深为130厘米,小马身高140厘米,小马过河不会有危险。( )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里交流判断依据]

  重点明确: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并不表示:1.每门的成绩都是95分,有的高于95分,有的低于95分.

  2.处处水深130厘米,有的低于130厘米,而有的地方比130厘米深的.多.

  2.知识达标:

  同学们收集标本,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丽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标本?

  [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3.智能积累:

  三年级的8名同学分两组向灾区捐款,一组捐了220元,二组捐了180元。

  ①、平均每名同学捐款多少元?

  ②、平均每组同学捐款多少元?

  思考:两道题在解答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点明确:

  相同点:都是先求捐款的总数.

  不同点:各自对应的份数不同.

  知识延伸:

  小力前5次英语测验的平均分是91分,第6次得了97 分,他6次测验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六.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当堂检测:

  有3条彩带,长度分别是9厘米,17厘米,10厘米,平均每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数

  (一)1.移多补少

  2.先合后分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二)平均数的特点

  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里面的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上,而难点则是运用平均数的意义分析数据,从而体会到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初步理解它的概念并掌握正确的求平均数方法?我一开始就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熟悉的活动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得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自主预学和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数学问题,掌握问题解决的多种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平均数》 教案8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50页。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安排在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之后。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能准确地从条形统计图中去观察和收集数据,并会作简单的分析、归纳,回答相关的一些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在学生掌握、比较多组统计图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及单个条形统计图内数据的分析、比较。可以通过观察统计图准确地比较出数量的多少及大小。例题中的情景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或类似的事情,学生分析起来也没有陌生感。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条形统计图的学习。

  2.将条形统计图的认知与平均数的概念有机结合,进一步延伸对多组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计算。

  3.向学生灌输简单的平均数计算概念,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平均数。平均数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设计理念:

  统计及分析条形统计图是将简单的统计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一组或多组复杂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整理,绘制成图表来达到直观效果,并根据图表进行计算,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充分注意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

  2.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动手操作,归纳新知。

  4.将知识延伸到课外,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对多组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会计算平均数。

  教学难点:

  平均数概念的引入及平均数的计算。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5人一小组准备的十八枝小棒、三个纸盒。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启发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谈话导入。

  1.请学生说说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谈话:上学期期末考试,四(1)和四(2)班进行了一场数学小竞赛,最后四(2)班得了第一名。这两个班的人数和每人考的分数都不一样,怎么就知道哪个班考得好呢?老师们是怎么算的呢?(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学生回答到用“平均分”来计算的。如果提到“平均分”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及时板书“平均”两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入两班考试的.事例让学生想到“平均分”的概念,为后面平均数的学习作铺垫。】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解说图意。

  2.课件出示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提问:谁套得最准?同样方法出示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并提问。

  3.同时出示两组统计图。

  提问:这是男女生的比赛成绩统计图,男生和女谁套得准一些呢?

  【设计意图:先单个出示统计图是为了巩固旧知识,突然同时出现两组统计图并抛出问题是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引起他们对新知识的重视和思考】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质疑。直到学生说出“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为止,这其中老师可以用前面讲到的“平均分”概念进行引导。

  5.适时提问:如何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讨论会发现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科学。“平均分”的概念会给学生很好的启发。】

  6.学生尝试在统计图中通过移动长方块来达到大家都一样的结果。教师巡视引导,并发现方法得当的学生。

  7.请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方法及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既让学生动了手也动了脑,再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他们会通过移动方块和计算找到最恰当和最简便的方法来找到“平均数”,新知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8.师总结: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得到“平均数”。引入“平均数”概念,并告知学生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可对多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

  三、拓展延伸,巩固学习

  动手分一分

  1.将学生5人一组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把十八枝小棒按5、6、7根的要求分别放到三个小纸盒内。

  2.动手分一分,使每个纸盒内的小棒根数相同。看哪组最快最准地完成任务。

  3.让分得好的小组发言总结。

  动手算一算

  1.师问:刚才大家很快就分好了,如果现在是180根小棒按不同的根数插入三个纸盒内再分一样多会怎样?

  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利用刚才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师对两种方法再进行比较,并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练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计算“平均数”的方便和重要,也巩固了学生对平均数的计算】

  四、归纳总结

  1.通过今天的分一分,算一算,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现在谁来说一说四(1)班和四(2)的“平均分”是怎么回事?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男生 女生

  6+9+7+6=28(个) 10+4+7+5+4=30(个)

  28÷4=7(个) 30÷5=6(个)

  平均数: 7 平均数: 6

《平均数》 教案9

  ⊙讲故事,激趣导入

  1.通过小猫钓鱼认识平均数。

  师:大家都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讲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

  师:在一个晴朗的午后,老大、老二和老三这三位猫兄弟到河边钓鱼。两个小时以后,它们各自数了数自己钓到的鱼,老大钓到7条鱼,老二钓到6条鱼,老三钓到2条鱼。老三看自己钓得这么少就哭起来了,原来猫妈妈说,今天谁钓鱼钓得最少就不能去观看森林卡拉OK大赛,于是老三哭得特别伤心,怎么哄也哄不好。这时老二说:“我有主意了。”你知道老二想出什么主意能让三位猫兄弟一起去观看森林卡拉OK大赛吗?你能用小棒代替鱼,摆出老大、老二和老三分别钓鱼的条数吗?

  (1)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使老大、老二和老三钓到的鱼同样多呢?用小棒摆一摆,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2)汇报。

  方法一:老大拿出2条鱼给老三,老二拿出1条鱼给老三,这样老大、老二和老三各有5条鱼,这种方法叫作移多补少法。

  方法二:把老大、老二和老三的鱼合到一起再平均分,每位猫兄弟都可以得到5条鱼,这种方法叫作先合并再平均分。

  师:这种方法你能列出算式吗?

  7+6+2=15(条) 15÷3=5(条)

  2.引出“平均数”。

  师:5条是老大钓鱼的条数吗?是老二和老三钓鱼的条数吗?(都不是)我们给“5条”起个名字,“5条”是三只小猫钓鱼的平均数,可以说平均每只小猫钓了5条鱼。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故事情境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不仅激起了学生学平均数的欲望,还为这一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开头。通过摆一摆,提前渗透移多补少的方法,降低了学习新知的难度,使学生容易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教学教材90页例题。探究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

  (1)(课件出示主题图)请学生观察统计表。

  提问:你从统计表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再提问:由统计表你能看出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吗?淘气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用几表示比较合适?

  出示智慧老人的说法:淘气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

  师:“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就是这5次平均每次记住的数字的个数同样多,都是6个。你们想知道这个数字“6”是怎么得来的`吗?

  学生小组内操作:摆一摆或画一画,使5次同样多。

  (2)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因为第5次和第3次记住数字的个数比较多,所以第5次给第1次1个,给第2次2个,第3次给第4次1个,这样淘气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都变成了6。

  (3)教师边演示,边总结。

  通过把多的补给少的,使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同样多,这种方法就是“移多补少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求出淘气5次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

  2.探究用“算术法”求平均数。

  师:除了上面这种方法,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后可得出:先把这5个数合起来,再平均分。

  师小结:“合”就是把这5个数加起来,然后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就是平均数。

《平均数》 教案10

  一、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小明利用五一假期,查找了一些有关小动物寿命的数据,并制作成了下面这张统计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动物寿命统计表:

  小猫老鼠大象乌龟

  寿命/年6251152 提问:看了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乌龟的寿命最长,老鼠的寿命最短。)

  谈话:借助统计,我们常常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和规律。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板书:统计)

  【说明:利用动物寿命统计表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复习相关旧知,导入新课,自然贴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 呈现套圈情境。

  多媒体演示“套圈比赛”的场景。

  谈话:三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在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这两张统计图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

  2. 引入平均数。

  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①提问: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想法,相机进行引导。

  想法一:男生有4人,女生有5人。(为比较总数预设)

  想法二:男生每人套中的个数,谁来介绍女生没人套中的个数。

  ②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有什么方法?

  和你的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想法一:女生套得准一些,因为套中的最多的是吴燕。

  追问:那套中的个数最少是男生还是女生,所以套中最多的是女生,套中最少的也是女生。用一个人的成绩代表整个队的成绩,这样合适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想法二:先要求出每个队一共套中了多少个,再比较哪一队套得多(比总数)。

  ③追问:这种想法的可取之处是已经注意到从整体的方面去比较,但是他们两队人数不相等,这样比公平吗?因为参与套圈的人数不相等,比较总数,是不公平的。

  可以怎么办呢?

  想法三:分别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哪个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多,哪个队就套得准。(比平均数)。

  追问:这样比公平吗?(公平)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

  【说明:富有启发性的“追问”,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数据处理的方式,如比最多、比总数等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合适,从而引出平均数,并在这一过程中初步感受平均数能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4. 理解平均数。

  ④操作:你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先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找出每个队的`平均成绩,再试一试。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又多又好。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一是移多补少;二是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⑤引入:男生中谁套中得最多?谁套中得最少?根据这个信息,你有什么好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

  可以把张明套中的一个移给李小刚,另一个移给陈晓燕。——移多补少

  反馈时,学生边讲解移多补少的过程,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

  ⑥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引导列式:6 + 9 + 7 + 6 = 28(个)⑦28表示什么?

  28 ÷ 4 = 7(个)⑧7表示什么意思?(图中的红色线条就表示了男生套中的平均数)

  ⑨你能看出,7比谁套中的个数多?比谁套中的个数少?

  小结: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说明:将学生对平均数的探求发端于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有关平均数的多种求法。】

  ⑩提问:根据你的发现,谁能猜一猜女生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一定在什么范围之内?(在5~9之间)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验证?

  ⑾谈话: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你是怎样知道的?请你独立完成在书上。10+4+7+5+4=30(个)

  30÷5=6(个)

  ⑿说说为什么要除以5而不除以4?(女生有5人,要用5人的总数平均分成5份)

  ⒀现在求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6个圈,是不是女生每人都套中6个呢?为什么?

  仔细观察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得出结论:平均数代表的是一个整体水平。

  提问:现在你能判断男生套得准还是女生套得准吗?

  ⒁在解决男生、女生平均套中多少个圈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⑴求平均数的方法,得出数量关系。(板书:总数÷份数=平均数)

  ⑵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大。

  ⑶平均数都是代表了一个整体的水平。

  不同:总数不同,人数不同,平均数也不同。

《平均数》 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2.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2.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

  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

  探讨式教学.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A);

  第二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B);

  第三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C).

  六.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以及如何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Ⅱ.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某学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

《平均数》 教案12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姓名笔划数统计表每人一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平均数作为统计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常用的一种“特征数”。教材中所介绍的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二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对于本课我从统计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根据教材特点,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再根据教材特点,我主要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平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平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平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

  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

  学生说一说后,出示自己的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

  笔画数

  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学生动手制作表格)

  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

  师:请观察老师姓名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1)每个字笔画数的多少?

  (2)比多少?

  (3)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4)求总数?(师追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知道了笔画数的总数,你现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生:可以求出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

  师: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是怎么得来的?

  预设生(1)通过计算(7+5+9)÷3=7

  (2)通过移多补少得到。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

  师:胡老师的姓名平均笔画数7画,这又表示什么?

  预设生(1)表示胡必泛三个字笔画数的平均水平。

  (2)表示老师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平。

  师:那这7画与胡必泛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平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平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平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平均笔画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多的那个,也不是反映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少的那个,而是处在最多和最少之间的平均水平。我们把7叫做胡老师姓名笔画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算出自己姓名的平均笔画数。(师巡视指导,选择、搜集有价值的信息。)

  师生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在比较应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的三个学生的姓名笔画数统计表。(一学生姓名两个字,一学生姓名三个字,一学生姓名四个字。)

  师:比较他们姓名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有什么方法?

  预设生(1)比笔画数的总数。

  (2)比平均笔画数。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比总数好比,能够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谁的姓名笔画数多,谁的姓名笔画数少。

  (2)比平均数公平,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姓名字数不一样多,分别是2个、3个和4个,比总数的话字数越多,笔画数相对就会多起来,这不公平,而平均数却能反映每个字笔画数的总体情况,与字数的多少无关,这就比较公平合理。

  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然后组织交流。

  师: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师:假如用这三个字姓名的笔画数与胡老师的姓名笔画数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

  预设生: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比较时考虑到了字数的.多少,公平与否。

  出示(1)文成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56人。

  (2)四(3)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平均分是81分。

  师:你猜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56是四年级总人数除以班级数得来的,表示四年级每班人数的平均水平,不一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预测每班的大致人数。

  (2)略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师出示例题:

  有一个篮球队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的估计数在139--148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要组织讨论所猜的数值为什么不可能,从而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选一个学生板书列式,(148+142+139+141+140)÷5

  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生:我先求出这个小组5位同学的身高和,然后除以小组人数。

  学生计算,注重计算方法的选择。然后交流。

  师: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求平均数的方法?个人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看法,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单小结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同时说明有时也可以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对计算答案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此暂时不作总结提升,留待练习课中予以落实。

《平均数》 教案13

  设计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思索,有了问题才会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这节课通过具体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为什么两个阿姨都领着孩子,第一位阿姨只买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要买两张票呢?”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的欲望。

  2.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对平均数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再认识。

  在以往的学习中,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接触过,但对于具体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解答,学生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在不同的情境中,求平均数的方法也不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作业纸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两位阿姨排队买票的情境图(一位阿姨抱着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孩子,另一位阿姨领着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孩子)。

  师:从画面上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认为买票时应该怎样做?(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件依次演示第一位阿姨只买了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买了两张票。

  师:从画面上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呢?为什么两个阿姨都带着孩子,第一位阿姨只买了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要买两张票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学龄前儿童免票的规定)

  2.引出新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平均数的再认识。(板书:平均数的再认识)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熟知的`乘车买票情境入手,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后面学习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一)进一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

  1.组织学生讨论:1.2m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全班汇报)

  (1)调查了一些6岁儿童的身高。

  (2)1.2m可能是这些身高的平均数。

  2.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8.7cm。引导学生根据上面信息解释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二)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理解平均数。

  课件出示:下表是“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1.指导学生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学生进行计算,独立填表,排出名次。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在实际比赛中计算平均分的规则。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实际比赛中的评分规则和平常的求平均数方法的不同)

  3.引导学生讨论: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都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交流并汇报:平均数容易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4.小结:在很多比赛中,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往往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求平均分的记分方法。

  5.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理解:其中一个数有变化,所求的平均数也会发生变化。

《平均数》 教案14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加权平均数.

  (二)内容解析

  学生在第二学段已学过平均数,初步了解了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这个课时将在此基础上,在研究数据集中趋势的大背景下,学习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意义、作用,并进一步体会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重要的统计量,是一组数据的“重心”.

  教科书设计了以招聘英文翻译为背景的实际问题,根据不同的招聘要求,各项成绩的“重要程度”不同,从而平均成绩不同,由此引入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教科书设计了“思考”栏目和例1,从不同方面体现权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意义和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权及加权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目标

  1.理解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2.会用加权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发展数据分析能力.

  (二)目标解析

  1.理解权表示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体会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2.面对一组数据时,能根据具体情况赋予适当的权,并根据得到的加权平均数对实际问题作出简单的判断.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加权平均数不同于简单的算术平均数,简单的算术平均数只与数据的大小有关,而加权平均数则还与该组数据的.权相关,学生对权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会有困难,往往造成数据与权混淆不清,只会利用公式,而不知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权的意义的理解,用加权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由于教学重点是对加权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可以用电子表格excell来辅助计算加权平均数,同时加深对权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已有的统计学方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当收集到一些数据后,通常用统计图表整理和描述这些数据,为了进一步获取信息,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小学时我们学习过平均数,知道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本节我们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并学习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等另外几个统计量,了解它们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师生活动:阅读章引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了解本节的大致内容,体会数据分析是统计的重要环节,而平均数等统计量在数据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

  问题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候选人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该录用谁?录用依据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提出评判依据,若学生提出以总分作为依据,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已学过的哪个统计量可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学生计算平均数,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回顾小学学过的平均数的意义,为引入加权平均数作铺垫.

  问题2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能否同等看待听、说、读、写的成绩?如果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追问1:用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解决问题2合理吗?为什么?

  追问2: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听、说、读、写的差别?

  师生活动:教师适时地追问,学生自主设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计算方法,并统一计算形式,讲解权的意义及加权平均数.

  设计意图:追问1让学生理解问题2与问题1的有区别,问题2中的每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追问2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的每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从而体会权的意义.

  (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问题3 在问题2中,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权不同),这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能否推广到一般?

  《20.1.1平均数》课时练习含答案

  14.用计算器计算数据13.49,13.53,14.07,13.51,13.84,13.98,14.67,14.80,14.61,14.60,14.41,14.31,14.38,14.02,14.17的平均数约为(  )

  A.14.15 B.14.16 C.14.17 D.14.20

  答案:B

  知识点:计算器—平均数

  解析:

  解答:本题要求同学们,熟练应用计算器.

  解:借助计算器,先按MOOE按2再按1,会出现一竖,然后把你要求平均数的数字输进去,好了之后按AC键,再按shift再按1,然后按5,就会出现平均数的数值.

  故选B.

  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

  15.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

  A.3.5 B.3 C.0.5 D.-3

  答案:D

  知识点:计算器—平均数

  解析:

  解答:利用平均数的定义可得.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也就是数据的和少了90,其平均数就少了90除以30.

  平均数:知识点

  引入新课:

  在某次数学测试后,你想了解自己与班级平均成绩的比较,你先想了解该次数学成绩什么量呢?(引入课题)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平均数》 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五、作业练习十一4、5

  教学反思:

《《平均数》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平均数》 教案】相关文章:

平均数教案04-12

《平均数》 教案03-18

《平均数》教案03-29

平均数教案02-06

《求平均数》教案03-05

《平均数》教案15篇03-31

《平均数》教案(15篇)03-31

平均数数学教案05-27

《求平均数》教案14篇03-06

三年级平均数教案03-29

《平均数》 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平均数》 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均数》 教案

《平均数》 教案1

  总课时:4课时使用人:

  备课时间:第十五周上课时间:第十六周

  第4课时:8、3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给定信息,会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会进行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使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相互间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所获,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教学难点:按键顺序

  教学准备:同种规格的计算器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5分钟,学生遇到困难,亟待解决)

  内容:展示引例:20xx年第一季度我国各地区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情况表:(单位:元)

  北京1692.2上海3075.6天津1254.5河北584.4

  山西420.5内蒙古596.2辽宁875.4吉林705.5

  黑龙江746.8江苏1354.2浙江1891.1安徽520.6

  福建972.2江西575.1山东831.9河南426.3

  湖北582.2湖南685.7广东1065.5广西554.6

  海南699.3重庆523.2四川538.4贵州316.4

  云南411.6西藏254.4陕西441.0甘肃328.4

  青海337.8宁夏458.1新疆340.3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在计算过程中,你体会到什么困难吗?

  显然,当一组数据比较大且比较多时,用笔计算平均数较麻烦,因此,需要一个帮手—计算器,这节课就来学习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15分钟,小组合作交流)

  内容:学生分组(拿同类型计算器的同学分在一起)活动探究,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1)估计一下自己课桌的宽度,并将各组员的估计结果统计出来(精确0.1厘米)。

  (2)用计算器求出估计结果的平均值,你是怎么做的?与同伴交流。

  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全班总结交流不同类型的计算器求平均数的一般步骤,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评价。

  (3)用尺子量一量课桌的宽度,看看大家估计的结果怎么样。

  各组派代表谈谈本组估计结果的准确度,对准确度较高的小组进行表扬,并评为优秀小组以资鼓励。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15分钟,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内容:1.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数据的平均数:

  12.8,12.9,13.4,13.0,14.1,13.5,12.7,12.4,13.9,13.8,14.3,13.2,13.5。

  2.观察下图1,利用计算器计算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

  3.英语老师布置了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小丽将全班同学的解题情况绘成了条形统计图,见下图2。根据图表,求平均每个学生做对了几道题?

  4.利用计算器计算本节课的引例中我国各地区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如实反映我国农村的现金收入状况,你会用哪个数据?

  (2)如果要展示我国农村发展形势好,你会用哪个数据?

  (3)从这些数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何感想?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

  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根据给定信息,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从所给统计图中正确获取信息,并能进行数据的加工与整理。

  3.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平均数》 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能根据简单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体验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平均数。

  情感态度:向学生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进而培养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明确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教法学法

  操作法、观察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游戏导入:同学们看过最强大脑吗?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在我们选出属于我们班的最强大脑,你们想挑战吗?

  出示游戏规则:课件出示数字,学生进行活动,保留游戏结果,待最后揭晓答案。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有神秘猜想的空间,使学生有浓厚的接受新知的兴趣。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平均数

  淘气记住几个数字?

  1、引导思考: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是怎么得来的?

  2、学生合作交流,反馈

  A、移多补少

  B、总数÷个数=平均数

  3、引出: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6”是匀出来的。

  (二)生活中的平均数。

  1、学生举例说

  2、计算平均数,思考极端数对平均数的影响。

  小红语文99分,数学100分,英语95分,平均分多少分?再加一门科学46分,均分会有什么变化?

  思考:平均分在什么范围内?大约是多少?并计算平均分。

  同桌合作交流,全班汇报。

  小结:极端数据会影响平均数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不过的考试分数例子,来内化极端数字对平均数的影响。这样理解起来更容易。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根据平均数知识,解释现象。

  每小组选做一题,小组合作交流思想,全班汇报。

  1、评委打分;

  2、争做小法官

  3、猜年龄

  师:揭晓答案:38岁、9岁、8岁、11岁、8岁、12岁、8岁、9岁、8岁、9岁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体现,但每一个数字都会影响平均数。

  4、计算自己记数水平,评选本班最强大脑。

  (四)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移多补少

  总数÷个数=平均数

  《平均数》 教案这篇文章共2848字。

《平均数》 教案3

  《奥赛天天练》第46讲《平均数问题》。把几个不相等的同类数量,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最终都变得完全相等,这个相等的数就叫做这几个同类数量的平均数。其基本特征是:在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过程中,几个初始数量的总和及数量的个数都保持不变。

  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这种问题被分为两类:算术平均数问题、加权平均数问题,两类问题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本讲就要学习把简单的加权平均数转化为算术平均数来求解。解决平均数问题,需要熟练掌握以下三个主要数量关系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奥赛天天练》第46,巩固训练,习题1

  【题目】:

  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0千米,一个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用了2个小时,回来时由于顶风用了3小时,求他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解析】:

  问题“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中,往返的总路程相当于总数量,往返总时间相当于总份数。

  往返总路程为:30×2=60(千米)

  往返总时间为:3+2=5(小时)

  即他用5个小时行了60千米的路程,则平均每小时行:60÷5=12(千米)。

  《奥赛天天练》第46讲,巩固训练,习题2

  【题目】:

  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问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

  【解析】:

  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都考了84分,而这次就考了100分,总体平均分是86分。题目的.意思就是求在这种情况下的测验次数。

  想移多补少,从100分里要移走:100-86=14(分);此前每次测验的分数都要补上:86-84=2(分)。14分里有7个2分:14÷2=7。

  所以,此前测验了7次,这一次是第8次测验。

  《奥赛天天练》第46讲,拓展提高,习题1

  【题目】:

  某一幢居民楼里原有3户安装了空调,后来又增加了一户。这4台空调全部打开时就会烧断保险丝。因此最多同时使用3台空调。这样在24小时内平均每户最多可使用空调多少小时?

  【解析】:

  我们假定在24小时内,有3台空调开了24小时,即始终开着,有一台空调开了0小时,即始终没开。求平均每户开多少小时,就是求这四台空调打开时间的平均数:24×3÷4=18(小时)。

  《奥赛天天练》第46讲,拓展提高,习题2

  【题目】:

  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丙两数的和是82,乙、丙两数的和是86。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解析】:

  分别用□、△、○代表甲、乙、丙三个数,由题意可得:□+△=90;□+○=82;△+○=86。

  所以:(□+△)+(□+○)+(△+○)=90+82+86=258,

  即:(□+△+○)×2=258,

  则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为:258÷2=129,

  所以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129÷3=43。

《平均数》 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

  (4)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

  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3.教学例3.

  (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厘米)

  (2)读题,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

  (4)列式计算.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

  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三、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

《平均数》 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求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差异其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练习和区别

  教学难点:利用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3分钟,复习导入,学生回顾)

  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算术平均数?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请同学们各举一个有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并解决之。

  在学生的复习交流中引入课 题:本节课将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环节 :合 作探究(25分钟,小组合作 探究,教师指导)

  内容:1.做一做[

  我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一天,三个班级的各项卫生成绩分别如下:

  黑板 门窗 桌椅 地面

  一班 95 90 90 85

  二班 90 95 85 90

  三班 85 90 95 90

  (1)小明将黑板、门窗、桌椅、地面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5%,10%,35%,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卫生成绩,那么哪个班的成绩最高?

  (2)你认为上述四项中,哪一项更为重要?请你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评分方案,根据你的方案,哪一个班的卫生成绩最高?

  对于第(1)问,让每一位学生动手计算,然后教师抽取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的'结果投影展示,进行评价。正确的答案是:

  一班的卫生成绩为:9515%+9010%+9035%+8540% = 88.75

  二班的卫生成绩为:9015%+9510%+8535%+9040% = 88.75

  三班的卫生成绩为:8515%+9010%+9535%+9040% = 91

  因此,三班的成绩最高。

  对于第( 2)问,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然后在全班交流体会:

  以上四项所占的比例不同,即权有差异,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也就是说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内容:2.议一议

  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支出为3600元,教育支出为1200元,其他支出为7200元,小颖家今年的这三项支出依次比去年 增长39%,3%,6%,小颖家今年的总支出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数是多少?

  以下是小明和小亮的两种解法,谁做得对?说说你的理由。

  小明: (9%+30%+6%)= 15%

  小亮: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说明理由:

  由于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金额不等,因此,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的增长率地位不同,它们对总支出增长率的影响不同,不能简单地用算术平均数计算总支出的增长率,而应将这三项支出金额3600,1200,7200分别视为三项支出增长率的权,从而总支出的增长率为小亮的解法是对的。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内容:1.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 ,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

  (1)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1小时,然后又步行了1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 果小明先骑自行车2小时,然后步行了3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某校招聘学生会干部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四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 试 成 绩

  A B C

  语 言 85 95 90

  综合知识 90 85 95

  创 新 95 95 85

  处理问题能力 95 90 95

  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语言、综合知识、创新、处理问题能力按20%、30%、30%、20%的比例计算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2分钟,学生总结0

  内容:说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议论、交流、总结出结论: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各项的权都相等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而加权平均数不一定是算术平均数。

  由于权的不同,导致结果不同,故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8.2。A组(优等生)1、2、3 B组(中等生)1、2

  C组(后三分之一)1、2

《平均数》 教案6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平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平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平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五一班有42人,平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

  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平均每科成绩多少分?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平均数,而不是原来每份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平均数)

  2.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

  师: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

  生: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不相等.

  师: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生:平均高度就是4个杯子里的水面一样高.

  师: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

  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

  师:这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师: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平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面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3+5+2)÷4.

  教师板书:(6+3+5+2)÷4

  =16÷4

  =4(厘米)

  答: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4厘米.

  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

  要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订正时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

  5.总结规律.

  师: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概括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先要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然后再找出要把它平均分成的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数.

  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如何比较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一个组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师: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

  一辆汽车第一天行53千米,第二天行58千米,第三天上午行30千米,下午行27千米.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A.(53+58+30+27)÷3

  B.(53+58+30+27)÷4

  2.光明小学五年级3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750元,六年级4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1210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小组讨论后得出:

  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

  (750+1210)÷2

  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750+1210)÷(3+4)

  强调是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要认真审题,找出所需要的总数及总份数,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四)作业

  练习七第1,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量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因为这个平均数不是实际的数,与过去学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因而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经常用到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等,因此首先要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再分析求平均数的方法.本节课设计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通过简单的口答题,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分清平均数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为学新课做好铺垫.

  新课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学习例2.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通过教师的演示,提问,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理解平均高度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第二个层次是指导列式计算.在实际中,求几个数的平均数,都不可能像杯子倒水那样操作,因此引导学生要通过计算来解决.

  第三个层次,让学生做书上的“做一做”几个题,启发学生总结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的一般算法.

  第四个层次,通过例3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类推、自己计算,从而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练习的设计有所提高和变化,要让学生分清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为以后学习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

  例2 用同样的4个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例3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是厘米)

  eq x(统计表)

  (1)第一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2)第二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3)第一组平均身高比第二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平均数》 教案7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2. 自主探究移多补少及先合后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会估计平均数的范围,能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求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3. 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运用平均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对一些简单事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

  师: 在光明小学举行的趣味运动会上,二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套圈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比赛情况.(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

  a.问题:观察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b.设疑:你认为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c.说明:要想判断谁套得准一些,为了体现公平性,就要用到平均数.

  2.揭示课题:认识平均数明确学习目标:

  a.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b.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预习交流:

  [小组内简单交流对平均数含义的理解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提出质疑.]

  过渡:

  回归课前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4.自主预学:

  a.男生队套圈总数:6+9+7+6=()个

  b.女生队套圈总数:10+4+7+5+4=()个

  思考:

  a.比较男女生套圈总数,这样比,你认为公平吗?为什么?

  b.怎样比才够公平?

  学情分析:

  [能否从男女生参赛人数上的不同去衡量.]

  二.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

  1.怎样求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2.你认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法指导:

  a.明确总数份数和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b.根据求每份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探究展示:

  学情预设: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说明:7和6就是男女生套圈个数的平均数,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并不表示每个人套中的实际个数.

  2. 质疑:

  分别用套圈的总个数去除以他们的什么?(总人数).

  3. 精要点拨:

  明确:求平均数,要找准和总数对应的份数.

  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过渡:

  师:除了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还有其他求平均数的方法吗?

  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方法.

  说明:

  先合后分和移多补少都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计算时,我们可以选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而移多补少的方法适合于操作时使用.

  4. 平均数的范围:

  观察与思考:

  平均数7和6,相比它们所在的一组数据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重难点突破:

  明确::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四.训练检测,总结反思:

  小华家1月~5月用水情况统计表

  1月2月 3月 4月 5月

  13吨 10 吨 11吨 9吨 12吨

  (1).小华家平均每月的用水量在( )吨和( )吨之间.

  (2).算一算:平均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想一想:

  1. 怎样确定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2. 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你先求的什么?

  归纳与总结:

  a.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b.平均数等于总数除以对应的份数

  五.综合实践与应用:

  1.想一想,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简单说明理由。

  ①、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均分是95分,那么他的三门功课一定都是95分.()

  ②、小马过河:河的平均水深为130厘米,小马身高140厘米,小马过河不会有危险。( )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里交流判断依据]

  重点明确: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并不表示:1.每门的成绩都是95分,有的高于95分,有的低于95分.

  2.处处水深130厘米,有的低于130厘米,而有的地方比130厘米深的.多.

  2.知识达标:

  同学们收集标本,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丽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标本?

  [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3.智能积累:

  三年级的8名同学分两组向灾区捐款,一组捐了220元,二组捐了180元。

  ①、平均每名同学捐款多少元?

  ②、平均每组同学捐款多少元?

  思考:两道题在解答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点明确:

  相同点:都是先求捐款的总数.

  不同点:各自对应的份数不同.

  知识延伸:

  小力前5次英语测验的平均分是91分,第6次得了97 分,他6次测验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六.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当堂检测:

  有3条彩带,长度分别是9厘米,17厘米,10厘米,平均每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数

  (一)1.移多补少

  2.先合后分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二)平均数的特点

  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里面的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上,而难点则是运用平均数的意义分析数据,从而体会到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初步理解它的概念并掌握正确的求平均数方法?我一开始就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熟悉的活动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得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自主预学和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数学问题,掌握问题解决的多种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平均数》 教案8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50页。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安排在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之后。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能准确地从条形统计图中去观察和收集数据,并会作简单的分析、归纳,回答相关的一些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在学生掌握、比较多组统计图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及单个条形统计图内数据的分析、比较。可以通过观察统计图准确地比较出数量的多少及大小。例题中的情景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或类似的事情,学生分析起来也没有陌生感。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条形统计图的学习。

  2.将条形统计图的认知与平均数的概念有机结合,进一步延伸对多组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计算。

  3.向学生灌输简单的平均数计算概念,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平均数。平均数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设计理念:

  统计及分析条形统计图是将简单的统计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一组或多组复杂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整理,绘制成图表来达到直观效果,并根据图表进行计算,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充分注意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

  2.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动手操作,归纳新知。

  4.将知识延伸到课外,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对多组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会计算平均数。

  教学难点:

  平均数概念的引入及平均数的计算。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5人一小组准备的十八枝小棒、三个纸盒。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启发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谈话导入。

  1.请学生说说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谈话:上学期期末考试,四(1)和四(2)班进行了一场数学小竞赛,最后四(2)班得了第一名。这两个班的人数和每人考的分数都不一样,怎么就知道哪个班考得好呢?老师们是怎么算的呢?(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学生回答到用“平均分”来计算的。如果提到“平均分”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及时板书“平均”两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入两班考试的.事例让学生想到“平均分”的概念,为后面平均数的学习作铺垫。】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解说图意。

  2.课件出示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提问:谁套得最准?同样方法出示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并提问。

  3.同时出示两组统计图。

  提问:这是男女生的比赛成绩统计图,男生和女谁套得准一些呢?

  【设计意图:先单个出示统计图是为了巩固旧知识,突然同时出现两组统计图并抛出问题是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引起他们对新知识的重视和思考】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质疑。直到学生说出“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为止,这其中老师可以用前面讲到的“平均分”概念进行引导。

  5.适时提问:如何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讨论会发现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科学。“平均分”的概念会给学生很好的启发。】

  6.学生尝试在统计图中通过移动长方块来达到大家都一样的结果。教师巡视引导,并发现方法得当的学生。

  7.请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方法及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既让学生动了手也动了脑,再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他们会通过移动方块和计算找到最恰当和最简便的方法来找到“平均数”,新知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8.师总结: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得到“平均数”。引入“平均数”概念,并告知学生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可对多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

  三、拓展延伸,巩固学习

  动手分一分

  1.将学生5人一组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把十八枝小棒按5、6、7根的要求分别放到三个小纸盒内。

  2.动手分一分,使每个纸盒内的小棒根数相同。看哪组最快最准地完成任务。

  3.让分得好的小组发言总结。

  动手算一算

  1.师问:刚才大家很快就分好了,如果现在是180根小棒按不同的根数插入三个纸盒内再分一样多会怎样?

  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利用刚才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师对两种方法再进行比较,并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练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计算“平均数”的方便和重要,也巩固了学生对平均数的计算】

  四、归纳总结

  1.通过今天的分一分,算一算,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现在谁来说一说四(1)班和四(2)的“平均分”是怎么回事?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男生 女生

  6+9+7+6=28(个) 10+4+7+5+4=30(个)

  28÷4=7(个) 30÷5=6(个)

  平均数: 7 平均数: 6

《平均数》 教案9

  ⊙讲故事,激趣导入

  1.通过小猫钓鱼认识平均数。

  师:大家都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讲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

  师:在一个晴朗的午后,老大、老二和老三这三位猫兄弟到河边钓鱼。两个小时以后,它们各自数了数自己钓到的鱼,老大钓到7条鱼,老二钓到6条鱼,老三钓到2条鱼。老三看自己钓得这么少就哭起来了,原来猫妈妈说,今天谁钓鱼钓得最少就不能去观看森林卡拉OK大赛,于是老三哭得特别伤心,怎么哄也哄不好。这时老二说:“我有主意了。”你知道老二想出什么主意能让三位猫兄弟一起去观看森林卡拉OK大赛吗?你能用小棒代替鱼,摆出老大、老二和老三分别钓鱼的条数吗?

  (1)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使老大、老二和老三钓到的鱼同样多呢?用小棒摆一摆,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2)汇报。

  方法一:老大拿出2条鱼给老三,老二拿出1条鱼给老三,这样老大、老二和老三各有5条鱼,这种方法叫作移多补少法。

  方法二:把老大、老二和老三的鱼合到一起再平均分,每位猫兄弟都可以得到5条鱼,这种方法叫作先合并再平均分。

  师:这种方法你能列出算式吗?

  7+6+2=15(条) 15÷3=5(条)

  2.引出“平均数”。

  师:5条是老大钓鱼的条数吗?是老二和老三钓鱼的条数吗?(都不是)我们给“5条”起个名字,“5条”是三只小猫钓鱼的平均数,可以说平均每只小猫钓了5条鱼。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故事情境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不仅激起了学生学平均数的欲望,还为这一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开头。通过摆一摆,提前渗透移多补少的方法,降低了学习新知的难度,使学生容易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教学教材90页例题。探究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

  (1)(课件出示主题图)请学生观察统计表。

  提问:你从统计表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再提问:由统计表你能看出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吗?淘气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用几表示比较合适?

  出示智慧老人的说法:淘气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

  师:“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就是这5次平均每次记住的数字的个数同样多,都是6个。你们想知道这个数字“6”是怎么得来的`吗?

  学生小组内操作:摆一摆或画一画,使5次同样多。

  (2)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因为第5次和第3次记住数字的个数比较多,所以第5次给第1次1个,给第2次2个,第3次给第4次1个,这样淘气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都变成了6。

  (3)教师边演示,边总结。

  通过把多的补给少的,使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同样多,这种方法就是“移多补少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求出淘气5次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

  2.探究用“算术法”求平均数。

  师:除了上面这种方法,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后可得出:先把这5个数合起来,再平均分。

  师小结:“合”就是把这5个数加起来,然后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就是平均数。

《平均数》 教案10

  一、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小明利用五一假期,查找了一些有关小动物寿命的数据,并制作成了下面这张统计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动物寿命统计表:

  小猫老鼠大象乌龟

  寿命/年6251152 提问:看了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乌龟的寿命最长,老鼠的寿命最短。)

  谈话:借助统计,我们常常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和规律。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板书:统计)

  【说明:利用动物寿命统计表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复习相关旧知,导入新课,自然贴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 呈现套圈情境。

  多媒体演示“套圈比赛”的场景。

  谈话:三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在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这两张统计图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

  2. 引入平均数。

  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①提问: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想法,相机进行引导。

  想法一:男生有4人,女生有5人。(为比较总数预设)

  想法二:男生每人套中的个数,谁来介绍女生没人套中的个数。

  ②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有什么方法?

  和你的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想法一:女生套得准一些,因为套中的最多的是吴燕。

  追问:那套中的个数最少是男生还是女生,所以套中最多的是女生,套中最少的也是女生。用一个人的成绩代表整个队的成绩,这样合适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想法二:先要求出每个队一共套中了多少个,再比较哪一队套得多(比总数)。

  ③追问:这种想法的可取之处是已经注意到从整体的方面去比较,但是他们两队人数不相等,这样比公平吗?因为参与套圈的人数不相等,比较总数,是不公平的。

  可以怎么办呢?

  想法三:分别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哪个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多,哪个队就套得准。(比平均数)。

  追问:这样比公平吗?(公平)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

  【说明:富有启发性的“追问”,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数据处理的方式,如比最多、比总数等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合适,从而引出平均数,并在这一过程中初步感受平均数能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4. 理解平均数。

  ④操作:你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先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找出每个队的`平均成绩,再试一试。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又多又好。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一是移多补少;二是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⑤引入:男生中谁套中得最多?谁套中得最少?根据这个信息,你有什么好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

  可以把张明套中的一个移给李小刚,另一个移给陈晓燕。——移多补少

  反馈时,学生边讲解移多补少的过程,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

  ⑥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引导列式:6 + 9 + 7 + 6 = 28(个)⑦28表示什么?

  28 ÷ 4 = 7(个)⑧7表示什么意思?(图中的红色线条就表示了男生套中的平均数)

  ⑨你能看出,7比谁套中的个数多?比谁套中的个数少?

  小结: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说明:将学生对平均数的探求发端于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有关平均数的多种求法。】

  ⑩提问:根据你的发现,谁能猜一猜女生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一定在什么范围之内?(在5~9之间)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验证?

  ⑾谈话: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你是怎样知道的?请你独立完成在书上。10+4+7+5+4=30(个)

  30÷5=6(个)

  ⑿说说为什么要除以5而不除以4?(女生有5人,要用5人的总数平均分成5份)

  ⒀现在求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6个圈,是不是女生每人都套中6个呢?为什么?

  仔细观察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得出结论:平均数代表的是一个整体水平。

  提问:现在你能判断男生套得准还是女生套得准吗?

  ⒁在解决男生、女生平均套中多少个圈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⑴求平均数的方法,得出数量关系。(板书:总数÷份数=平均数)

  ⑵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大。

  ⑶平均数都是代表了一个整体的水平。

  不同:总数不同,人数不同,平均数也不同。

《平均数》 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2.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2.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

  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

  探讨式教学.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A);

  第二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B);

  第三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C).

  六.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以及如何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Ⅱ.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某学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

《平均数》 教案12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姓名笔划数统计表每人一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平均数作为统计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常用的一种“特征数”。教材中所介绍的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二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对于本课我从统计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根据教材特点,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再根据教材特点,我主要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平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平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平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

  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

  学生说一说后,出示自己的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

  笔画数

  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学生动手制作表格)

  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

  师:请观察老师姓名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1)每个字笔画数的多少?

  (2)比多少?

  (3)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4)求总数?(师追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知道了笔画数的总数,你现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生:可以求出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

  师: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是怎么得来的?

  预设生(1)通过计算(7+5+9)÷3=7

  (2)通过移多补少得到。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

  师:胡老师的姓名平均笔画数7画,这又表示什么?

  预设生(1)表示胡必泛三个字笔画数的平均水平。

  (2)表示老师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平。

  师:那这7画与胡必泛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平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平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平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平均笔画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多的那个,也不是反映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少的那个,而是处在最多和最少之间的平均水平。我们把7叫做胡老师姓名笔画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算出自己姓名的平均笔画数。(师巡视指导,选择、搜集有价值的信息。)

  师生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在比较应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的三个学生的姓名笔画数统计表。(一学生姓名两个字,一学生姓名三个字,一学生姓名四个字。)

  师:比较他们姓名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有什么方法?

  预设生(1)比笔画数的总数。

  (2)比平均笔画数。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比总数好比,能够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谁的姓名笔画数多,谁的姓名笔画数少。

  (2)比平均数公平,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姓名字数不一样多,分别是2个、3个和4个,比总数的话字数越多,笔画数相对就会多起来,这不公平,而平均数却能反映每个字笔画数的总体情况,与字数的多少无关,这就比较公平合理。

  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然后组织交流。

  师: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师:假如用这三个字姓名的笔画数与胡老师的姓名笔画数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

  预设生: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比较时考虑到了字数的.多少,公平与否。

  出示(1)文成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56人。

  (2)四(3)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平均分是81分。

  师:你猜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56是四年级总人数除以班级数得来的,表示四年级每班人数的平均水平,不一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预测每班的大致人数。

  (2)略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师出示例题:

  有一个篮球队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的估计数在139--148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要组织讨论所猜的数值为什么不可能,从而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选一个学生板书列式,(148+142+139+141+140)÷5

  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生:我先求出这个小组5位同学的身高和,然后除以小组人数。

  学生计算,注重计算方法的选择。然后交流。

  师: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求平均数的方法?个人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看法,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单小结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同时说明有时也可以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对计算答案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此暂时不作总结提升,留待练习课中予以落实。

《平均数》 教案13

  设计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思索,有了问题才会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这节课通过具体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为什么两个阿姨都领着孩子,第一位阿姨只买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要买两张票呢?”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的欲望。

  2.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对平均数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再认识。

  在以往的学习中,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接触过,但对于具体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解答,学生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在不同的情境中,求平均数的方法也不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作业纸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两位阿姨排队买票的情境图(一位阿姨抱着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孩子,另一位阿姨领着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孩子)。

  师:从画面上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认为买票时应该怎样做?(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件依次演示第一位阿姨只买了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买了两张票。

  师:从画面上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呢?为什么两个阿姨都带着孩子,第一位阿姨只买了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要买两张票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学龄前儿童免票的规定)

  2.引出新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平均数的再认识。(板书:平均数的再认识)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熟知的`乘车买票情境入手,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后面学习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一)进一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

  1.组织学生讨论:1.2m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全班汇报)

  (1)调查了一些6岁儿童的身高。

  (2)1.2m可能是这些身高的平均数。

  2.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8.7cm。引导学生根据上面信息解释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二)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理解平均数。

  课件出示:下表是“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1.指导学生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学生进行计算,独立填表,排出名次。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在实际比赛中计算平均分的规则。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实际比赛中的评分规则和平常的求平均数方法的不同)

  3.引导学生讨论: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都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交流并汇报:平均数容易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4.小结:在很多比赛中,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往往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求平均分的记分方法。

  5.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理解:其中一个数有变化,所求的平均数也会发生变化。

《平均数》 教案14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加权平均数.

  (二)内容解析

  学生在第二学段已学过平均数,初步了解了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这个课时将在此基础上,在研究数据集中趋势的大背景下,学习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意义、作用,并进一步体会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重要的统计量,是一组数据的“重心”.

  教科书设计了以招聘英文翻译为背景的实际问题,根据不同的招聘要求,各项成绩的“重要程度”不同,从而平均成绩不同,由此引入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教科书设计了“思考”栏目和例1,从不同方面体现权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意义和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权及加权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目标

  1.理解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2.会用加权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发展数据分析能力.

  (二)目标解析

  1.理解权表示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体会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2.面对一组数据时,能根据具体情况赋予适当的权,并根据得到的加权平均数对实际问题作出简单的判断.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加权平均数不同于简单的算术平均数,简单的算术平均数只与数据的大小有关,而加权平均数则还与该组数据的.权相关,学生对权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会有困难,往往造成数据与权混淆不清,只会利用公式,而不知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权的意义的理解,用加权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由于教学重点是对加权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可以用电子表格excell来辅助计算加权平均数,同时加深对权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已有的统计学方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当收集到一些数据后,通常用统计图表整理和描述这些数据,为了进一步获取信息,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小学时我们学习过平均数,知道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本节我们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并学习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等另外几个统计量,了解它们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师生活动:阅读章引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了解本节的大致内容,体会数据分析是统计的重要环节,而平均数等统计量在数据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

  问题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候选人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该录用谁?录用依据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提出评判依据,若学生提出以总分作为依据,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已学过的哪个统计量可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学生计算平均数,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回顾小学学过的平均数的意义,为引入加权平均数作铺垫.

  问题2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能否同等看待听、说、读、写的成绩?如果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追问1:用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解决问题2合理吗?为什么?

  追问2: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听、说、读、写的差别?

  师生活动:教师适时地追问,学生自主设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计算方法,并统一计算形式,讲解权的意义及加权平均数.

  设计意图:追问1让学生理解问题2与问题1的有区别,问题2中的每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追问2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的每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从而体会权的意义.

  (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问题3 在问题2中,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权不同),这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能否推广到一般?

  《20.1.1平均数》课时练习含答案

  14.用计算器计算数据13.49,13.53,14.07,13.51,13.84,13.98,14.67,14.80,14.61,14.60,14.41,14.31,14.38,14.02,14.17的平均数约为(  )

  A.14.15 B.14.16 C.14.17 D.14.20

  答案:B

  知识点:计算器—平均数

  解析:

  解答:本题要求同学们,熟练应用计算器.

  解:借助计算器,先按MOOE按2再按1,会出现一竖,然后把你要求平均数的数字输进去,好了之后按AC键,再按shift再按1,然后按5,就会出现平均数的数值.

  故选B.

  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

  15.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

  A.3.5 B.3 C.0.5 D.-3

  答案:D

  知识点:计算器—平均数

  解析:

  解答:利用平均数的定义可得.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也就是数据的和少了90,其平均数就少了90除以30.

  平均数:知识点

  引入新课:

  在某次数学测试后,你想了解自己与班级平均成绩的比较,你先想了解该次数学成绩什么量呢?(引入课题)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平均数》 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五、作业练习十一4、5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