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一种昆虫,请看图片。知道它的名字吗?
(板书:屎壳郎)
2.我们已经收集了许多有关于它的资料,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它?
屎壳郎原产于的中原。屎壳郎的唯一食物是动物的屎。因为什么屎它都攻克(吃掉),故称屎壳郎(蜣螂)。屎壳郎体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虫。夜出性,但推粪球是在白天进行。穴居地下(洞穴)生活。它能把大堆的牛粪做成小圆球,然后一个个推向预先挖掘好的洞穴中贮藏,慢慢享用。因为圆形在地面滚动时省力,运回巢穴比较容易。雌把卵产在粪球里,卵孵化后,出世的小蜣螂立刻就可以得到食物吃。然而在蜣螂的同类中,也隐藏着一些懒汉和无赖,它们不好好劳动,常常伺机在半路上去抢夺滚动着的粪球,妄图占为已有,双方为此展开一场搏斗。
3.这节课,我们就要让它成为我们想象故事中的`主角,一起来编一个有关于它的故事。(板书:的故事)
二.创设情境,明确要求,启发想象。
1.他这么不起眼,能为它编出什么故事呢?先观看多媒体课件。
(屎壳郎克服种种困难推粪球的过程)
2.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补充课题:推粪球。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锲而不舍、有毅力、聪明等)
4、他的身影在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但是,他每天推粪球的工作还没有停止,遇到的困难还有许多,当然,它还会那么锲而不舍。那么,他还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
交流。
为了帮助大家打开思路,我给你们看几幅图:人为、自然、天敌、自身
这节课,我们就要动脑筋来想象,小组合作编一个它推粪球过程中的故事。
三、引路,领悟方法,指导表达。
1.我这里就有一个编好的故事,想听吗?
(读,配简笔画背景)
学生评议。
出示习作要求:
想象要合理,符合实际。
故事内容完整,情节有所波折(可失败,也可成功)。
语句通顺、连贯,能有细节描写。
可以根据故事内容自定题目。
四.自由想象,合作编故事
以小组为单位,在音乐声中自由想象,合作编故事。
(三人一组,共同想象组织语句:一人执笔把想象的故事写下来;一人画一画;一人准备交流)
五.交流欣赏
1.同学们已经写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想象最丰富,故事最吸引人,语句表达最生动。
2.选几组交流,师生互评。
3.教师:
大家的想象力真是非同凡响,你们用饱蘸情感的笔,把屎壳郎置身于各种困境,又把它的经历写得起伏跌宕,扣人心弦。从这次习作中,你们肯定还有一个和我一样的收获:在自然界中寻找到了人生的榜样,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智慧与勇敢。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12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图的关系。会写4个生字。
2、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3、认识笔画“““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认识笔画“““丶”,掌握“日”“田”“禾”“火”4个生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太阳、月亮等实物图,学生观看,并说明是什么。
2、教师导入:在很久以前,人们还没发明简体字时,他们是怎样表现文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学生分组合作,对照图画与汉字,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
三、看图猜字练习
1、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2、出示图卡,指名学生猜汉字,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禾”
1、出示图卡并启发学生: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可以用什么字来表示呢?
2、教师指导学生读汉字,引导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相似之处。
五、回顾课堂,课外延伸
巩固所学生字。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日、月、水、火、山、石、田、禾。先指名抽卡认读,再让男女生分开读,最后抽学生用看到的生字组词。
2、师生交流识字方法。
二、指导书写
1、认识笔画“““丶”。
2、指导“日”“田”“禾”“火”的书写。
(1)日:提醒学生注意“日”的两竖要直。
(2)田:要写得稍宽一些。
(3)禾:注意““的写法;火:第一笔是”丶“。
(4)老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学生跟随老师书空。(提醒学生注意笔顺)
(5)学生在课后田字格中练习。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三、完成课后练习题”猜一猜,连一连“
1、课件出示习题中的图画和汉字。
2、指名上台操作,试着连一连。
【板书设计】
日月水火
日、月、水、火、山、石、田、禾
【教学反思】
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始终是牵动教学的纽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学习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体会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参与预习。
1、导语: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
2、放录音。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
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小英雄雨来的其它事迹吗?、
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战争之火。
4、出示课题:
(1)理解课题:
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2)引导到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
5、学生预习课文
(1)出示预习提纲
思考题:
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
B.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段: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美?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第二段:从哪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书中用“_______”划下来。
第五段: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怎样的赞叹?
第六段:雨来怎样机智脱险?
(2)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方法。
二、汇报预习,交流解疑。
询问学生在预习中的不解之处。
汇报预习的情况。
分角色朗读,参与评价。
(1)确定重点段:哪段最能表现小雨来是一位小英雄,哪段就是重点段。
(第四段写的是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决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2)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敌人的手段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终说:“没看见”)
(3)试着读一读,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4)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表演。
A.自愿读或者表演
B.大家评议。
三 、作业
1、读书,体会小雨来的品质。
2、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的内容,练习给课文加上小标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
1、指名说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小英雄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指名朗读课文的第四段。
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间联系。
(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
(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4)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同学讨论。
划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的`位置。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重要的意思?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课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段中。雨来在夜校学习时,女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了文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思想教育。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在第四段中。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受住敌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感亲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3、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提炼成为小标题。
(1)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呢?
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3)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望着妈妈笑(或游泳)
第二部分:爱自己的祖国(或读书)
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或掩护)
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或斗争)
第五部分:有志不在年高(或枪声)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或脱险)
4、讨论段间的联系。
描写还乡河景色美,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脱险打下伏笔;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鬼子阴险狡诈,能反映出雨来坚强不屈;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点明雨来是一个好孩子;雨来脱险没有死,不仅与文章开头互相照应,也是小雨来优秀品质的体现。
5.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文章开始写“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这一段描写,既写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我们勾勒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的脱险打下伏笔。雨来勇敢地与敌人斗争,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外,还由于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热爱,这样美丽的家乡,岂容敌人侵害!
第五部分写“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这里写出不仅白天的芦花村景色优美,太阳落下去以后,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人杰地灵,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间啊!第六部分写“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
文章中三次景物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三、作业
1、摘抄课文中景物描写的词句。
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附:板书设计:
望着妈妈笑(游泳)
爱自己的祖国(读书)
掩护李大叔(掩护)
与鬼子斗争(斗争)
有志不在年高(枪声)
雨来没有死(脱险)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西安碑林的概况,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有个初步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和学习书法的兴趣。
2、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书法特点的词语和句子,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情境、查找词典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书法家严谨、刻苦求学的品质。
3、学习搜集、筛选资料,培养综合性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4、通过以解说员介绍的方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初步了解文中书法家书法艺术的特点。学生对书法知识的认识较少,对书法家书法特点的认识有一定难度。
2、有感情读文,读出四位书法家各自不同的书法特点和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1、指导写“碑”字,体会碑是石头做的。
2、放四块碑文的图片,感受今天学的碑是什么样子的?
3、出示课题《名碑荟萃》,齐读课题。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游览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西安碑林,那里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刻石的云集之地,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板书课题)齐读。
3、“荟萃”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说。
师出示第一自然段简介文章第一自然段,引出这么多的碑聚集在一起,就称之为“荟萃”,理解“荟萃”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
1、打开课文,这篇课文属本册教材的一篇选读文章,请你们充分运用已具有的学习能力,把文读通读顺。把难解难读的字词画记下来。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历史上哪几位书法家?
2、同学们请通过你们已学的方法来学习这些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遒劲郁勃(qiú jìng yù bó ):雄健有力,具有生气。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端庄雄伟:端正庄重,气势庞大。
博采众长:广泛的采取众人的长处。观摹
(guān mó):观察模仿。 严谨(yán jǐn ):严密谨慎。
荟萃(huì cuì):(英俊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会集;聚集。
3、出示重点词语(四位作者名字),看图,并读一读
四、感悟文本:
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找找课文中介绍了那几位书法家,他们的书法艺术各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画出最能表现每个人书法艺术特点的一两个词语。并把表格填写好。学生填表,教师巡视。(出示表格) (多媒体出示代表作)
1、刚才,大家又读了课文,你能简单地介绍其中一位书法家的书法艺术特点和他的代表作品吗?(从书法家书法特点、代表作品等方面)
王羲之:潇洒清秀(《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作品真迹已经失传,碑林中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唐朝的怀仁和尚集王羲之的字而成的
欧阳询: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自成一家,人称“欧体”(《九成宫醴(礼)泉铭》《皇甫诞碑》)
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屈折处圆而有力,人称“颜体”(《颜勤礼碑》、《多宝塔感应碑》、《自书告身贴》、《祭侄文稿》等)
柳公权: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人称“柳体”,世人有“颜筋柳骨”的说法。(神策军碑、玄秘塔碑)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理解书法家书法艺术特色。
3、指导朗读: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书法家不同一般的书风吗?读出书法特点及书家个性。
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些不同朝代的书法名家,艺术风格独特,各有千秋,有潇洒清秀的,有骨气劲峭的,有端庄雄伟的,有结构严谨的,真可谓名碑荟萃啊!难怪作者这样赞叹——点击第六自然段。(生读)
4、小结:刚才大家通过自学课文,我们领略了四种书体,你们知道碑林中还有哪些书体?课件出示
师:面对碑林,你会怎样赞叹——生读(个别读);面对书法名家,你会怎样赞叹——生读(小组读);面对外国游客,你会怎样夸耀——生读(齐读)
五、当当解说员
1、师:来,我们今天活学活用,当当西安碑林的志愿解说员,作为一名出色的解说员,了解了书中几位书法名家的作品还不够,如果能了解更多有特色的碑石和书法家的轶闻趣事,就能使我们的解说更加精彩,有魅力,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选择一位你喜欢的书法家,了解这位书法家的艺术风格和轶闻趣事等相关资料,练习解说。(请三位同学说)
小结:在书法艺术长河中,群星璀璨,人才辈出。无论哪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无不体现了他本人的个性品质,创作意念和思想情感,他们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做人的准则,高尚的情操,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2、课件出示:(欣赏各类书法作品。)
六、展示学生作品
我们班里哪些同学练习过书法呢?谁练得最好。我们就请这位从小就学习书法的同学,来说说自己的学书体验。
七、总结全文
作为华夏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认认真真去写字,堂堂正正去作人!
【板书】
王羲之 潇洒清秀
名碑荟萃 欧阳询 骨气劲峭 法度严整美不胜收
颜真卿 端庄雄伟 遒劲郁勃艺术瑰宝
柳公权 骨力遒劲 结构严谨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6个。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昆仑山、腾云驾雾、藏龙山、神奇、漫山遍野、光辉、一亩、一丈、凝成、镰刀、画、普通、石笋、丘陵、折射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摘录、积累描写水池形状、色彩的句子。
3.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成因,能想象五彩池的句子所描绘的具体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
4.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五彩池的自然景观及池水显出不同色彩的原因
教师准备:
1、与课文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挂图(网络图片下载)或录像资料片断
2、准备一幅中国地图,以备了解松潘、昆仑山的位置(或做在课件中)。
3、准备包括一二类生字在内的与教学需要相配合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九寨沟、五彩池的文字、图片资料。读通本课课文,读准、读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前熟读生字词比赛。
1、教师激趣。
今天在学《五彩池》这一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比赛一一按下面的方法,看哪一组读生字词读得最熟:(1)正确地读出生字(包括一二类生字);(2)读出这个生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每个人先:自己准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自己学习。四五分钟后,组织小组交流。:其间教师注意巡回辅导和督促,指导后进生。〉
2.反馈与强化
(方法:抽样学习小组共同读生字,并组词。例:昆,昆仑山。)
(教师组织反馈方式可灵活,注意就生字词的音、形予以点拨和强化。).
二、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到过哪些景色美丽的地方?那儿有湖吗?说说好吗?湖水怎么样?什么颜色?.
那么,你们见过五颜六色的湖水吗?(引出新课,板书课题:五彩池).
三、引导质疑。
1.那么,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会想到什么问题?.
(教师有计划地归纳学生质疑的问题,有计划地板书,形成引导学生阅读探究的主要问题。例如:真有这样的五彩池吗?它在什么地方?究竟像什么样?为什么那里的水会是五颜六色的?)
2.谈话:我们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出示中国地图),有许多山川湖泊。看,这儿是我们的家乡×××一一直彩池呢?就在四川省松潘县以北的九寨沟,那儿景色特别美丽,真像仙境一样呢!我们去看看好吗?
《五彩池》这篇课文写得也非常优美,我们如果一边读一边通过课文中的语句去发挥想象,就会感觉到好像看到了那个地方的景色一样。我们试着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象,可.以轻轻地读出声音来。
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摘清楚你们提出来的那些问题。有实在想不明白的词句,可以用笔做上记号,等会儿和其他同学一起想想、说说,也可以向老师提出来。
你觉得描写特别美的句子或段落,也可以做上记号,等会儿读给大家听。
四、学生初步自主探究阅读。
1.教师巡视。提示学生读课文时按上述要求用笔做适当的记号,也可以在课文旁边写出自己想到的内容。(要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要激励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潜心阅读的境界中去。)
2.引导和组织学生根据以下板书(或投影)的基本要求交流和讨论:(1)同学们一开始提出的'那些问题弄懂了没有?还有什么不懂的词句或问题?(2)觉得哪儿写得特别好、特别美?五彩池独特的地方是什么?(3)读的时候你联想到了什么?
五、反馈、点拔和强化。
1.在第一、二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喜欢?哪个小组先说说?
(学生反馈,朗读。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全班学生着重读那些应该发挥想象的句子,如奶奶是哄着我玩儿去看看;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有像莲花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相机引导理解腾云驾雾、漫山遍野、一商、一丈、石粉凝成等词语。)
启发、点拨要点
(1)关于腾云驾雾:同学们看到这个词语,想到看过的什么电视剧、什么镜头吗?
(2)关于漫山遍野:课本上有没有插图能说明什么叫漫山遍野呢?
读这几句,联系插图或投影,引导学生既体会漫山遍野的意思,又想象好像是铺展着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一句的具体画面。读出赞美的语气。
(3)关于一亩:看到××页下面有一道横线,横线下面有小一些的字了吗?这叫注释,就是解释词语或句子意思的,同学们一定要学会看注释。现在看一看、读吧。那么666.6平方米是多大呢?我们的教室大约50多平方米,那么一亩就大约是十几个教室那么大的面积。小学里一个小足球场那么大,大约有一亩。
(4)关于石粉凝成:这是同学们提出的一个问题。老师给大家说说好吗?五彩池那里的水中含有像石灰一类的物质,时间久了就会在水里沉淀下来,凝结成一团团一块块的东西。所以说是石粉凝成的。
(5)好,我们看看课文插图,再来读读课文,想想五彩池大大小小散落在漫山遍野、五彩缤纷的样子。(教师此时在学生看完课文插图后,可再适当展示搜集到的有关
2.进一步点拨和强化朗读。
同学们如果真的看到五彩池,你会有怎样的感觉?(美丽,神奇,令人惊叹)我要读出这种语气。同学们先试着自己读,然后,教师可请个别学生读给全班听。教师适当指点、强化,最后,教师可以配上旋律舒缓的音乐,请全班学生在音乐声中入情入境地轻声读课文,提示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发挥想象,要把文字想象成图像,展现在脑海中。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大概了解了五彩池所在的地方,想象和欣赏了它那奇丽的景色,知道了我们祖国还有这样如仙境一样的地方。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明白?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七、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摘录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数量多
大小不一
11、五彩池
形态各异
神奇
颜色不同
说明原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出示有关挂图或投影。
2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五彩池神奇美丽的景象有了大致的了解,我和同学们一样,也非常想腾云驾雾到那个像仙境一样的地方去看一看呢!那么,让我们凭借课文和这些挂图、投影在脑海里去想象。
3.听,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打开课文,轻声地朗读课文,想象美丽的五彩池吧。.
二、引导探究第三自然段,进一步弄明白五彩池池水的特点。
1.谈话引导。
刚才我们看到了五彩池的神奇美丽一一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然后交流一下,五彩池水的神奇之处是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读课文,读两遍以后再交流体会。)
2.反馈与强化。
(1)读读描写池水神奇的句子,教师引导归纳神奇之点上层下层J左半边右半边回起来;引导读出神奇、赞叹的语气,比比谁能读得更好?指导全班学生读好。}
(2)提出疑问。;
(3)关于咖啡色、拧橡黄、天蓝色、橄榄绿、清水不同颜色,这须于挂图、投影引导学生认识和想象。』
三、引导探究第四自然段。-
1.谈话引导:为什么五彩池的池水会是五颜六色的呢?我们一方面读课文,一方面用学过的自然科学知识来理解,看看哪个小组能读好课文,读懂并说出产生这样的池水的原因。
2.组织探讨:每个人先自己认认真真地轻声读课文,结合自己了解的自然科学知识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i
3.学生探究阅读,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四、反馈、点拨与强化。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读哪些句子?读给大家昕听好吗?(教师适当引导启发学生读出赞美的感情)
2.学生在刚才阅读和研究的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不懂都可以提出来。
点拨要点:
(1)关于石笋、丘陵、珊砌。(以教师准备的图片或技影片为教具,运用前一节课了解过的石粉凝成的有关知识以及学生中曾经有人外出旅游的见闻,来帮助理解这类知识。)
(2)关于折射。(如果课前已经和自然课教学适当结合,现在便可启发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可以请个别同学上讲台来讲一讲自己思考探究的结果。如果课前没有与自然课结合教学,那么教师可在学生运用课外知识或经验理解的基础上,用人造彩虹的实验方法适当点拨,并鼓励课外继续探究。)
(3)关于瑰丽。(应该请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测方法来理解。)J
(4)引导学生齐读刚才理解的那些语句。有的同学发现了刚才我们读的那些很美的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找出这些句子,讨论一下。
例: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一一各句都有一个相同的字像。像什么,这就是打比方的方法。打比方『是把不容易说明白的事物很形象地说出来。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体会一下这样写的好处。要一边读一边想象句中描写的景象。
3.作者在课文最后讲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为什么这样讲呢?!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五彩池》这篇课文,知道了我们国家四川省松潘地区以北有这样一个像仙境的地方。其实,我们国家美得像仙境的地方有很多呢!我们家乡的有些地方在清晨或是傍晚的晚霞中,也是很美的呢!希望同学们把家乡的美景写下来,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法,写出景物的特点。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四自然段。
2.写自己家乡一处美景。
数量多
大小不一
11、五彩池
形态各异
神奇
颜色不同
说明原因
语文教案 篇6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重点读好前后鼻音。
2、写好“保护”两字,注意左右结构汉字的书写特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贺卡、广告纸、水彩笔。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听课的老师,你们高兴吗?说说你现在的心情吧!(学生自由说)
2、师:老师今天也特别高兴,瞧,我的朋友给我送请柬来了。大家看看,是谁邀请我去做客呀?{屏幕出示——小孔雀。}师:多漂亮的小孔雀啊,(放大名字)你认识它的名字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认识:孔雀)
3、师:同学们,你们也到抽屉里找找看,有没有好朋友给你也送了小礼物?(学生找)师:谁来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每位学生有一张小动物们发的请柬)
(学生拿出后回答:我的好朋友是——XX)(课件出示学生所说的动物名和图片,第一次和部分生字见面)
4、师:孔雀、雄鹰、老虎……同学们,今天我们去的`是美丽的——动物王国。(生答)(出示:动物王国)
5、师:在这些动物朋友的名字中有我们要新认识的生字娃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认识:锦、鹰、鹂、灵)(学生交流识字)
6、在刚才我们认识的四个字中,有三个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谁能用自己准确的读音来告诉大家应该注意什么?(引导:鹰、灵、锦三个字前后鼻音的正确发音)
二、情境识字:
1、(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师:同学们真能干。我们的动物朋友在大森林里生活得可幸福了。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识字7,然后给大家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反馈)比如:我读懂了孔雀和锦鸡是伙伴。师:你真会读书。(出示这句话)其它也一样。]
3、师:看到小朋友们这会读书,小动物们可高兴了,瞧,它们都出来迎接我们了。(出示图片)和你喜欢的小动物打个招呼吧。(自由地打招呼:小孔雀你好!或小熊猫你好!)
4、师:同学们,在刚才你们读的识字7当中还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4个生字朋友。你准备怎么记住它?和你的同桌伙伴交流交流吧。(同桌交流识字)
4、反馈:请把你认为最好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吧。谁先来?(介绍部分生字的记忆方法)
5、师:同学们真能干,有这么多的好方法。老师相信你们都记住这些字了,对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放所有生字,齐声读字)(读完放音乐)
6、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听,小鸟们正用歌声在表扬你们呢。让我们在它们动听的歌声中开上小火车去参加动物联欢会吧。当一列小火车在行驶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注意听听谁读得最好。
三、游戏:
第一组:(师)小火车,开起来(生)开起来,开起来,快快开起来。(单字读,课件演示)(开完出示整列火车,说说谁读得最好火哪个地方还要特别注意)第二组:词语小火车,快快开起来。生:开起来,开起来,快快开起来。(词语)第三组:双轨小火车,快快开起来。(字词)第四组:句子小火车,快快开起来。生:开起来,开起来,快快开起来。(句子,课文中的)
四、朗读:
1、师:动物大联欢现场,小动物们可热情了,还邀请我们表演节目呢。同学们,你们想给动物朋友表演什么?(学生自由说,跳舞、唱歌、杂技都行)
2、师:大家的主意都不错。王老师也有个主意,因为这是动物王国,作为小学生,我建议大家给小动物们念一首保护动物的拍手歌,你们觉得怎么样?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吧。(齐声读)
3、接下来王老师想让大家一边玩拍手游戏一边读儿歌,拍手的方式可以自己选择,谁来说你准备怎样拍,把你认为最开心的玩法告诉大家。
4、请按照你认为最开心的方式自己练一练吧,马上就轮到我们表演了。(自由练习)
5、师:配合得真好。哪几个小组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请1—2个四人小组展示)
五、复习生字:
1、(枪声)哎呀,怎么回事?我们去看看吧。(图片一位小男孩正用枪在打鸟)师:小朋友,请你仔细读读这段话,你就会知道他是谁,他在干什么了。
孔嬉是锦州市灵鹰小学的学生。星期天,他最喜欢的是去森林公园。瞧,他一枪就打下了正在树上唱歌的黄鹂,吓得麻雀急忙往丛林深处飞去。
2、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段话?
3、师:如果你是孔嬉的朋友,你有什么想对孔嬉说的?
六、写字:
师:从刚才小朋友的发言中老师听到得最多的是“人和动物是朋友,我们都要为保护动物出力。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两个词语,请你说说在写这两个词语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学生说)师:请仔细观察范字,然后描一描,写一写,把你认为写得最漂亮的打个小五星。
师:XX同学,你觉得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哪几点?
师:漂亮的字加上美丽的插图,我们一定能提醒大家注意保护,同学们,请根据自己的想象在你漂亮的字儿旁边画上你喜欢的小动物,把它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吧。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我相信同学们会比平时表现得更出色,同学们有没有这个信心。(有)今天,我们来上两节复习课,复习第二单元的内容。
二、整体回顾
1、同学们打开书,看看第二单元有哪些内容。
2、如果让你自己去复习,你认为应该复习哪些方面的知识?
(生字词 、重点句子 、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说得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自己学会复习了。老师也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制定了复习目标。
三、课件出示复习目标
1、复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
3、回顾课文内容,感悟人物优秀品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四、依据复习目标复习
1、这节课我们来完成复习目标中的第一项。
2、同学们来读一读本单元的生字词、容易读错的字音。
3、老师也给同学们整理了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及复习方法。
4、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内容及复习提示。
(1) 生字词。(复习提示:读一读,并写一写难写的字词。)
特殊 迸发 魅力 给予 汹涌澎湃 萍水相逢 申请 措施 阻挠
庸俗 岔道 竣工 藐视 勉励 纬度 凯旋 埋伏 轻蔑
(2)、 比一比,再组词。
予( ) 测( ) 浆( )勘( )竣( )
矛( ) 侧( ) 桨( )堪( )峻( )
茅( ) 湛( )俊( )
(3)、容易读错的字。(复习提示:读一读,给画横线的字注音)
迸发 情不自禁 狂风怒号 否则 藐视 轻蔑 给予 奔走相告
肖像 要挟 强迫 吮吸
(4)、四字词语。(复习提示:读一读,查一查画线的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写一写易写错的词,用上几个词语说一段话)
流光溢彩 沁透心脾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赞叹不已 富甲一方 困惑不解 解囊相助 非分之想 初出茅庐 功成名就 如饥似渴 成竹在胸 迫不及待 不假思索 始料未及 无拘无束
5、学生复习后交流反馈,并适当拓展。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谈一谈复习这节课 后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第二单元的基础知识,同学们复习的效果很好,这节课我们再接再厉来完成复习目标中2、3、4项,同学们能完成这艰巨的任务吗?(能)
二、指名读复习目标(2、3、4)
老师也根据复习目标制定了复习内容及复习提示。出示复习内容:
阅读内容及复习提示
1、概括说一说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复习提示:浏览课文或读读喜欢的段落,想想以上问题再与同学交流。)
2、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复习提示: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1) 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2) 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3)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4)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给我的生活赋予了价值,增添了欢乐。
3、 课文中的重点段(复习提示:认真读一读,谈谈自己 的感想和体会)
(1)第七课第四自然段 詹天佑不怕困难……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2)第八课第七自然段中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三、学生根据复习内容复习。
四、对以上内容进行反馈交流。
总结理解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抓住重点词理解,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五、阅读方法提示:
1、把心放到文章中,边读边想,遇到含义深刻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体会。
2、要善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或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六、综合运用阅读方法,阅读训练。
初夏的一天下午,(娇 骄)阳似火。树稍上的知了唱着令人烦闷的歌。五(二)班的同学们正在操场上做操。他们不怕炎热,认真地做着每个动作,有的同学不时掏出手(捐 绢)擦去额头上的汗水。
这时,二楼五(二)班教室窗前,出现了一个女同学的身影。她叫丁晓颖,是一位身残志(艰 坚)的.少先队员。晓颖看着操场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五年来同学们对她热情相助的情景,顿时浮现在眼前:风雨中,同学们为她撑伞;雪地里,同学们背她上学。她生活在这个集体里,感到多么幸福啊!她抬头看看(列 烈)日,恨不得变成一片云彩为同学们遮荫,化作一股清风为同学们消暑。天气这么热,她难道不能为同学们做点事吗?
忽然,她回头看见了摆在桌子上的水碗,心中一亮:“有了,给每人凉一杯水吧!免得大家又去喝冷水。”于是,她把每个同学的碗都找了出来,摆到桌子上,拣了两个大杯子,架着拐一步一步走下楼去打水。
一趟、两趟、三趟……晓颖右手架拐,左手端杯,小心翼翼(yì)地一层一层地登上台阶。汗水顺着她的脸颊(jiá)淌了下来,残疾的右腿隐隐作痛,她紧蹙(cù)着眉头,咬着牙关,不停地上楼下楼,终于每个同学的水碗里都凉上了开水,那一个个小小的水碗里充满了她对同学们的深情厚谊。她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急匆匆地冲上楼梯涌进教室。看到桌子上每个人的水碗里都凉着开水,大家都怔住了,准又是丁晓颖!大家激动地端起水碗,纷纷围到她的身边,不住地感谢她。晓颖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有什么?你们快喝水吧!”看着同学们大口大口地喝着水,晓颖的心啊,比喝了蜜还要甜!
1、在文中选择正确的字用“______”标出。
2、照例子写词语。小心翼翼
3、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 从第一自然段中,用“ 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______”画出一个拟人句。
5、从短文中用“==”画出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6、缩句。 那一个个小小的水碗里充满了她对同学们的深情厚谊。
7、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心中一亮”是什么意思。
8、这篇文章主要讲了____________事,告诉了我们 ____________道理。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
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约15本左右,并分成三至四类摆放)
四、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的关于书籍的名言一定不少吧,谁想来说说?
教师补充: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确实,一部好的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叫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更何况书也有好书和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板书课题:读书要有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书籍。
五、指导学生选择图书
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
(1)过渡: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
(2)指导学生看第1页上面的插图,说说这些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
你们平时又是怎样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的呢?(指名说)
2、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
(1)过渡:应该如何选择图书呢?我们来看第1页最上面的图,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的呢?
(2)教师讲述: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室)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比如《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辞典类的,《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学类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3)过渡:确定好自己所需图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书呢?
(4)教师出示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从中轻轻抽出一本书,边指边讲述:哪儿是封面,哪儿是书脊,书脊告诉了我们书名,我们可以通过看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的书名。
(5)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第1页上面的圆形特写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怎样放回去?为什么要这样拿书呢?(指名说)
小结: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止图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
(6)指导学生观察第1页下面的图。
谁来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指名说)
小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
(7)教师示范。
教师按刚才讲述的方法,示范从讲台上的一排书中选取一本书。
(8)学生练习。
教师提出要求,点名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图书。
六、总结
学生总结,教师适当补充。
七、作业
课后,去书店或图书馆选择自己需要的书。
八、板书
读书要有选择
一、确定自己需要的书
二、到图书馆借阅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
三、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读,怎样认真读书呢?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板书课题:读书要做记号)
四、训练姿势
1、请同学们看第3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指名说)
小结: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置与写字时的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姿势。
2、指导观察圆形特写图。
教师讲述:这是一位同学在一边读报一边做记号,谁来说说这位同学是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指名说)
3、请同学们拿起笔和语文书,翻到第3页,我们一起来向这位同学学习,像她那样有正确的读书(报)做记号的姿势。
学生摆姿势,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姿势。
五、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
1、过渡:读书时为什么要做记号呢?
教师讲述: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
2、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样做记号呢?我们一起来观察第2页的文字插图。
(1)谁来说说是在什么地方做记号的,是什么样的记号?指名把做记号的地方读一读。
(2)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同桌讨论)
指名说,教师加以适当点拨。
3、小结学法:刚才我们观察了第2页《东方之珠》这篇课文的文字和记号,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做了哪些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下面我们四人一组,按照刚才的方法来观察第2页的背景文字和第3页下面的文字画面。
4、分组讨论,指名说,指名朗读做记号的地方。
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读书做记号的方法。但读书时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常用的记号有哪些,我们将在第16课学习这些知识。读书做记号时,除了要注意有正确的读写姿势外,在书上做记号落笔要轻,要保持书页整洁,如果不是自己的书,就不要在上面做记号。
六、按要求阅读《语文补充阅读》中的文章,并作一定的记号
1、学生练习做记号,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姿势。
2、交流。
七、板书
什么地方
读书要做记号怎样做
什么样的记号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他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板书课题)
四、学习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1、我们一起来看第5页下面的图,谁愿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指名说)
2、图上的同学观察得十分认真,留心观察事物有什么益处呢?(指名说,教师相机补充)
3、总结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校园一角的景物是静态的,应该怎样留心观察静物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教师小结。
观察静物要注意以下四点:(板书)
1、要按一定顺序
2、要有重点
3、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
4、观察以后要动笔
4、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中校园的一角,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同桌互说。
(2)指名说。
(3)评议。
5、(1)过渡:刚才我们观察这幅插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事物。
(2)我们来看第4页下面和第5页上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①指名说。
②评议。
五、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
1、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那么,动态的物体又该怎样观察呢?
2、我们一起来看第4页最上面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指名说)
3、过渡:应该怎样观察动态事物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小结。
4、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
(1)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评议。
5、(1)请同学们看第4页中间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如果你的家里也养了金鱼,回家后可以对它仔细观察一番,明天把你的观察结果告诉老师或同学。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应该怎样留心观察事物,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七、作业写观察日记。
八、板书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读书要有选择
读书要做记号
留心观察事物
语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兴趣。
本篇首次为不注音的课文,让学生尝试看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具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插图
学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样的?课文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19、雪孩子
二、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位
3、标画课文的自然段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议论: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让学生看插图,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2、指导朗读
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
休息的息
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五、想想说说
1、看图8,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
六、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正确书写3个生字
3、指导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1、认字
注意读准让、往、烧、知4个字的字音
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忆
可以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到-到,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处横中间看起笔,最后捺低于右撇并相接向右伸展
三、复习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⑴理解题意,又字连用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左边一栏说的是动作,右边一栏说的是特点
⑵学习练习可说老师纠正
2、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讲评小结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5-26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10-16
语文教案(经典)10-11
语文教案(精选)10-07
语文教案12-17
语文教案12-17
语文教案12-30
语文教案12-30
语文教案12-27
语文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