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说课稿>《生物的特征》说课稿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

时间:2024-10-18 11:28:3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物的特征》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1

  教材分析

  对教材的认识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致同学们之后的第二节课,在第一节课中学生们认识了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接着学习生物的特征是自然而贴切的,同时它是后面学习调查生物及生物分类的基础。让同学们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②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提问,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然后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并对照教科书的描述内容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

  ①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③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

  ④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⑤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⑥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教师准备

  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

  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他们学习生物的起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对生物本质的认识还不够,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也是不同的,尽最大努力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教学策略

  通过预习学生从调查身边事物开始,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推理,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背景,将启发引导与学生的观察思考相结合,同时结合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获得有关生命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达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引入特征的例子,让学生根据已有得对生命的特征认识的知识去判断,从众多的生物事例中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对生命特征进行探讨,主要是引入一些常见的例子进行集体讨论,师生对话,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地位。

  学法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讨论、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从特殊到一般,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

  教学设计

  (一)设计预习提纲,以问题的形式在课前发给同学们:

  1、你家里有哪些生物?

  2、机器人和钟乳石是生物吗?

  3、什么是生物?

  引导学生在家里进行观察,培养对本节课的.兴趣,对知识形成已知部分和未知部分,让学生带者问题听课,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真正认识到什么是生物。

  (二)上课

  1、检查预习题通过提问的形式检查预习题的效果,学生回答起来不是很全面,教师应做适时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使学生对生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3、因为学生对小动物较感兴趣,通过学生较感兴趣的小动物作切入点,创设情景。师叙述:我们见过电动玩具小狗,它会动、会叫,它是生物吗?与家里养的小狗相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学生回说出许多不同点。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启发:“如果你打它一下,它会跑吗?”“电动小狗会生小狗吗?以此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4、知道小狗的特征后,如何使学生对关于生物的认识达到共识呢?接着指导学生按照课本第二页观察的基本要求,观察课本第三页图1-10,分别让学生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并提出问题:

  ①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的获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②人类是否也是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③动物和人体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

  ④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

  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学生对生物概念的认识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是知识的拓展,延伸。

  5、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三)复习

  出示两道题:

  1、想想你(也就是人体)具有哪些生物特征?

  2、当你看到路边的一棵草,一朵花时,是否认识到它们也有生命呢?

  随着这两道题的解答,本节的重点内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及时的复习和巩固,并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地情感教育。

  接着让学生回忆刚才地预习题地回答对生物和非生物地判断是否正确,加深学生地理解和记忆。

  (四)作业

  1、机器人是生物吗?

  2、参照课本第6页的叙述,讨论珊瑚,珊瑚虫,哪个是生物?说明理由。

  这两道题的设计是把容易混淆的问题为切入点,起到突破难点,学以致用的作用。

  (五)小结

  先让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纠正,解答问题。并进行板书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并强调这五点就是判断是不是生物的标准。最后让学生默写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强化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使知识得到升华。

  下节预习题设计

  1、请你调查你们住的小区内有哪些生物?

  2、设计一个调查表。

  教学反思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本课的知识点就是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为了使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探究性学习,我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生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获得有关生命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达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引入特征的例子,让学生根据已有得对生命的特征认识的知识去判断,从众多的生物事例中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新课标还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如上课伊始给学生欣赏各种生物的视频,学生不仅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情感也得到熏陶;在复习环节设计问题:当你看到路边的一棵草,一朵花时,是否认识到它们也有生命呢?提醒同学们别忘了平时要注意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要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引导。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三三”制放在自己的心中,讲,练,评相结合,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需求点,困难点。真正实现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习习惯)同重,教,学,管三法同步,优化设计过程,把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新。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生物的特征》,采用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本次说课包括五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做为初中生物课的开篇之作,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3、教学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4、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学生刚升入初中,一切都有陌生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融入生物课之中,让其产生一种归属感,找到一种家的感觉。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从学生熟悉的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入新知识,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不要把这节课引的过难,要从感性入手。第一课的教法要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基点。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在本课都应围绕“兴趣”做文章。

  三、说学法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长白山风光片,展示长白山的秀美山川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从学生熟知的长白山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生物圈之中,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从感性入手,拉近了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为后续教学打开了局面。然后让学生说出在片中看到的哪些是非生物、哪些是生物?这时可能会对某一个产生的不同的判断,这时教师不要进行评判,做出结论,而是由此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什么是生物?也就是说生物应有哪些特征。

  (二)分组讨论

  对于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教师要播放有关生物和生物的.五个特征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组讨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隐性的课程资源,课堂上要充分激活。学生通过观察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来探究新知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相互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

  当学生讨论完后,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意见一致,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下结论。如果意见还不一致,这时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实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

  讨论时,教师要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加活动,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对或错,都要给予掌声或语言鼓励,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知识迁移

  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征外,还有哪些特征呢?教师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课后去收集资料。

  (五)巩固与练习

  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到前面模仿中央台《幸运52》栏目的方式,学生两人一组一个比划一个猜,通过这种形式既复习了知识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我们每个人也是生物圈的一个成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谈谈做为生物圈的一分子,学完本课内容有什么感想,从而提升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护我们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的意识,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六)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校园内有哪些生物,做好记录。这样既可以把课堂教学得以延续,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为生物课的后续教学打下了铺垫。

  五、说板书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最后由多媒体课件展出。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3、教学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4、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可以播放以下多媒体课件:

  (1)植物的光合作用,

  (2)猎豹捕获食物,

  (3)鲸呼气时产生的雾状水柱,

  (4)人在体育比赛后大量出汗,

  (5)秋天植物的叶子落了,

  (6)狮子追捕斑马,

  (7)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8)蘑菇的生长

  (9)花的开放,

  (10)种子的萌发,

  (11)破壳而出的小鸡。

  通过播放这些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画面──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由蓝色、绿色和白色等编织而成的美丽的图案:蓝色是浩瀚的大海,绿色是广惠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飘动在海洋和陆地上空的云彩。

  教师讲述:“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由此引出生物和生物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于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和非生物,我们怎样来区别它们呢?生物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要想认识生物,就必须进行观察,所以,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然后指导学生看书,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鼓励学生平时要多观察周围的大千世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分组讨论

  对于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教师要播放有关生物和生物的五个特征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走动,与个别小组成员互动式交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隐性的课程资源,是新课改所关注的。学生通过观察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来探究新知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相互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

  当学生讨论完后,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意见一致,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下结论,意见不一致时,各小组之间要相互辩论。这时可以让各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说明生物的特征,以此来阐明他们的观点,如果意见还不一致,这时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实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

  例如,讲到生物能呼吸时,情况可能是这样的:第一小组的学生表演人能呼吸,用手捂住嘴和鼻时,感觉会憋闷,说明人能呼吸。第二小组的学生回答动物也能呼吸。在说明植物也能呼吸时,各小组意见可能有分歧:有的说植物能呼吸,有的说植物不能呼吸,他们非常热烈地辩论起来。最后,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居室中如果养花过多,晚上门窗关严,时间长了后,就会感到憋闷。最后达成共识:生物能呼吸。讲到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时,学生的辩论也很激烈。生物的其他特征,也是通过此方法一个一个总结出来的。在辩论时,教师要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加活动,对于上述参加辩论问题的学生,无论对或错,都要给予掌声或语言鼓励,因为激励性评价和面向全体学生都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关于生物和生物的特征,这一内容要给予学生25分时间来观察、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同学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总结出什么是生物,生物的特征,学生边总结,教师边板书这一内容。

  (四)知识拓展,升华与迁移

  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征外,还有哪些特征呢?各小组又开始讨论并踊跃发言,如生物还能运动,生物还有一定寿命,生物还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等。教师最后总结:以上大家提出的生物特征,现在专家们的意见也没有取得一致,所以没有列入到生物的共同特征之中,希望有兴趣的同学长大以后能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教师再提问:想一想你(人)是否具备生物的这些特征呢,请几个学生上前来表演人具备的特征。

  (五)感悟与收获

  学完这节课有什么感悟与收获呢?学生答: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教师可引导说出: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护我们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六)巩固与练习

  1、播放多媒体:指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2、播放多媒体:指出资料中反映的是生物的哪些特征。

  五、说板书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相关文章: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通用5篇)01-30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09-16

生物说课稿01-18

生物说课稿优秀05-08

生物说课稿范文04-19

生物说课稿最新02-17

生物的分类说课稿03-11

生物的特征教学反思(精选10篇)08-02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精选5篇)03-14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物的特征》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1

  教材分析

  对教材的认识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致同学们之后的第二节课,在第一节课中学生们认识了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接着学习生物的特征是自然而贴切的,同时它是后面学习调查生物及生物分类的基础。让同学们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②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提问,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然后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并对照教科书的描述内容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

  ①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③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

  ④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⑤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⑥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教师准备

  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

  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他们学习生物的起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对生物本质的认识还不够,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也是不同的,尽最大努力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教学策略

  通过预习学生从调查身边事物开始,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推理,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背景,将启发引导与学生的观察思考相结合,同时结合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获得有关生命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达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引入特征的例子,让学生根据已有得对生命的特征认识的知识去判断,从众多的生物事例中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对生命特征进行探讨,主要是引入一些常见的例子进行集体讨论,师生对话,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地位。

  学法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讨论、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从特殊到一般,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

  教学设计

  (一)设计预习提纲,以问题的形式在课前发给同学们:

  1、你家里有哪些生物?

  2、机器人和钟乳石是生物吗?

  3、什么是生物?

  引导学生在家里进行观察,培养对本节课的.兴趣,对知识形成已知部分和未知部分,让学生带者问题听课,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真正认识到什么是生物。

  (二)上课

  1、检查预习题通过提问的形式检查预习题的效果,学生回答起来不是很全面,教师应做适时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使学生对生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3、因为学生对小动物较感兴趣,通过学生较感兴趣的小动物作切入点,创设情景。师叙述:我们见过电动玩具小狗,它会动、会叫,它是生物吗?与家里养的小狗相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学生回说出许多不同点。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启发:“如果你打它一下,它会跑吗?”“电动小狗会生小狗吗?以此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4、知道小狗的特征后,如何使学生对关于生物的认识达到共识呢?接着指导学生按照课本第二页观察的基本要求,观察课本第三页图1-10,分别让学生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并提出问题:

  ①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的获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②人类是否也是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③动物和人体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

  ④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

  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学生对生物概念的认识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是知识的拓展,延伸。

  5、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三)复习

  出示两道题:

  1、想想你(也就是人体)具有哪些生物特征?

  2、当你看到路边的一棵草,一朵花时,是否认识到它们也有生命呢?

  随着这两道题的解答,本节的重点内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及时的复习和巩固,并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地情感教育。

  接着让学生回忆刚才地预习题地回答对生物和非生物地判断是否正确,加深学生地理解和记忆。

  (四)作业

  1、机器人是生物吗?

  2、参照课本第6页的叙述,讨论珊瑚,珊瑚虫,哪个是生物?说明理由。

  这两道题的设计是把容易混淆的问题为切入点,起到突破难点,学以致用的作用。

  (五)小结

  先让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纠正,解答问题。并进行板书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并强调这五点就是判断是不是生物的标准。最后让学生默写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强化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使知识得到升华。

  下节预习题设计

  1、请你调查你们住的小区内有哪些生物?

  2、设计一个调查表。

  教学反思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本课的知识点就是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为了使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探究性学习,我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生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获得有关生命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达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引入特征的例子,让学生根据已有得对生命的特征认识的知识去判断,从众多的生物事例中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新课标还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如上课伊始给学生欣赏各种生物的视频,学生不仅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情感也得到熏陶;在复习环节设计问题:当你看到路边的一棵草,一朵花时,是否认识到它们也有生命呢?提醒同学们别忘了平时要注意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要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引导。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三三”制放在自己的心中,讲,练,评相结合,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需求点,困难点。真正实现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习习惯)同重,教,学,管三法同步,优化设计过程,把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新。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生物的特征》,采用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本次说课包括五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做为初中生物课的开篇之作,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3、教学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4、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学生刚升入初中,一切都有陌生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融入生物课之中,让其产生一种归属感,找到一种家的感觉。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从学生熟悉的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入新知识,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不要把这节课引的过难,要从感性入手。第一课的教法要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基点。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在本课都应围绕“兴趣”做文章。

  三、说学法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长白山风光片,展示长白山的秀美山川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从学生熟知的长白山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生物圈之中,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从感性入手,拉近了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为后续教学打开了局面。然后让学生说出在片中看到的哪些是非生物、哪些是生物?这时可能会对某一个产生的不同的判断,这时教师不要进行评判,做出结论,而是由此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什么是生物?也就是说生物应有哪些特征。

  (二)分组讨论

  对于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教师要播放有关生物和生物的.五个特征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组讨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隐性的课程资源,课堂上要充分激活。学生通过观察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来探究新知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相互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

  当学生讨论完后,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意见一致,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下结论。如果意见还不一致,这时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实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

  讨论时,教师要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加活动,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对或错,都要给予掌声或语言鼓励,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知识迁移

  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征外,还有哪些特征呢?教师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课后去收集资料。

  (五)巩固与练习

  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到前面模仿中央台《幸运52》栏目的方式,学生两人一组一个比划一个猜,通过这种形式既复习了知识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我们每个人也是生物圈的一个成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谈谈做为生物圈的一分子,学完本课内容有什么感想,从而提升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护我们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的意识,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六)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校园内有哪些生物,做好记录。这样既可以把课堂教学得以延续,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为生物课的后续教学打下了铺垫。

  五、说板书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最后由多媒体课件展出。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3、教学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4、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可以播放以下多媒体课件:

  (1)植物的光合作用,

  (2)猎豹捕获食物,

  (3)鲸呼气时产生的雾状水柱,

  (4)人在体育比赛后大量出汗,

  (5)秋天植物的叶子落了,

  (6)狮子追捕斑马,

  (7)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8)蘑菇的生长

  (9)花的开放,

  (10)种子的萌发,

  (11)破壳而出的小鸡。

  通过播放这些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画面──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由蓝色、绿色和白色等编织而成的美丽的图案:蓝色是浩瀚的大海,绿色是广惠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飘动在海洋和陆地上空的云彩。

  教师讲述:“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由此引出生物和生物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于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和非生物,我们怎样来区别它们呢?生物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要想认识生物,就必须进行观察,所以,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然后指导学生看书,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鼓励学生平时要多观察周围的大千世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分组讨论

  对于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教师要播放有关生物和生物的五个特征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走动,与个别小组成员互动式交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隐性的课程资源,是新课改所关注的。学生通过观察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来探究新知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相互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

  当学生讨论完后,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意见一致,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下结论,意见不一致时,各小组之间要相互辩论。这时可以让各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说明生物的特征,以此来阐明他们的观点,如果意见还不一致,这时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实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

  例如,讲到生物能呼吸时,情况可能是这样的:第一小组的学生表演人能呼吸,用手捂住嘴和鼻时,感觉会憋闷,说明人能呼吸。第二小组的学生回答动物也能呼吸。在说明植物也能呼吸时,各小组意见可能有分歧:有的说植物能呼吸,有的说植物不能呼吸,他们非常热烈地辩论起来。最后,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居室中如果养花过多,晚上门窗关严,时间长了后,就会感到憋闷。最后达成共识:生物能呼吸。讲到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时,学生的辩论也很激烈。生物的其他特征,也是通过此方法一个一个总结出来的。在辩论时,教师要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加活动,对于上述参加辩论问题的学生,无论对或错,都要给予掌声或语言鼓励,因为激励性评价和面向全体学生都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关于生物和生物的特征,这一内容要给予学生25分时间来观察、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同学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总结出什么是生物,生物的特征,学生边总结,教师边板书这一内容。

  (四)知识拓展,升华与迁移

  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征外,还有哪些特征呢?各小组又开始讨论并踊跃发言,如生物还能运动,生物还有一定寿命,生物还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等。教师最后总结:以上大家提出的生物特征,现在专家们的意见也没有取得一致,所以没有列入到生物的共同特征之中,希望有兴趣的同学长大以后能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教师再提问:想一想你(人)是否具备生物的这些特征呢,请几个学生上前来表演人具备的特征。

  (五)感悟与收获

  学完这节课有什么感悟与收获呢?学生答: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教师可引导说出: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护我们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六)巩固与练习

  1、播放多媒体:指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2、播放多媒体:指出资料中反映的是生物的哪些特征。

  五、说板书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