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说课稿>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时间:2024-08-19 13:00:1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1

  一、说教材

  本课是针对新课标信息教材第三册(五年级)其中一课《小丑变脸》设计的拓展延伸训练课,原课主要是对photoshop的多边形套索工具的学习,本课将通过对3种套索工具的学习和功能比较,再合理使用相应的工具进行创作,完成将自己的头像移动到明星的身上,自己也来做一次明星。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复习套索工具,探索三种套索工具的用途和优劣。

  技能目标:2.能以自己的头像制作大明星照片

  情感目标:3.激励学生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学习,自强不息。

  重点:探索三种套索工具,以自己的头像制作大明星照片。

  难点:学生收集自己喜爱的明星照片。

  三、说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有自己喜爱的明星吗?给大家说说。(展示自己喜爱的明星图片)

  [鼓励学生大声的喊出来:“我爱XXX”,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可以更好的营造情景,仿佛真的是明星来了一样。]

  老师也喜欢明星,还收集了不少呢,咱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展示明星照)

  [展示时可以问问,“你认识吗?”以此谈话,让自己也融入学生的追星梦中去。]

  认识我吗?其实我也是大明星嘞!不信就看看。

  (课件播放修改后的与明星的合影照)

  [修改后的老师和明星的合影照令课堂顿时趣味横生。]

  二.探索套索工具的“秘密”

  1、引入套索工具

  瞧瞧,老师不就是一个大明星吗?怪了?老师怎么成大明星了呢?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知道是用什么变的吗?对了PHOTOSHOP!那老师是用的哪个工具你们看得出来吗?正是我们熟悉的套索工具!

  2、启动photoshop7.0,找到套索工具。

  3、三种套索工具,到底哪个最好用呢?请大家打开一张明星图片,大胆的去试一试套索工具的妙用吧!

  (学生自主探索三种工具的优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师巡视,提示引导并了解学情。)

  [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可以将孩子对未知领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同时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意:只需要试出3种套索工具的区别即可,不用尽善尽美)比一比,看看谁最先试完,谁就是我们班的大明星——智多星!

  4、交流探究3种套索工具的优劣点。

  [小组探究或全班交流都可以很好的让孩子总结出自己尝试的发现的问题和新知识]

  5、总结三种套索工具的优劣和使用范围。

  6、现在大家掌握了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准备变明星了!

  三、学习使用套索工具修改图片,把自己变成大明星。

  1、选择套索工具,选中头像。

  2、复制头像。

  3、粘贴头像到明星照片上。

  4、选择“编辑”里的“自由变换”工具改变头像的大小和角度。

  5、点回车确定。

  我们大可将自己变成大明星,你愿意吗?咱们一起来比比看那个组的同学最先变成大明星!有信心吗?!

  (想一边做一边听歌吗?听谁的.?)

  [讲解步骤,根据学生学情,将选择讲解详细或者粗略,这样可以更好的既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点,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学生完成范例.教师个别指导。

  四.全班交流心得及作品。

  1、展示

  抽取有代表性的和创意性的两类作品展示,激发学生大胆创新的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建立自学自悟的信心。

  2、评价

  评价采用屏幕监视进行广播的方式进行,以生生评价为主,师生评价为辅,好的作品予以奖励,授予“super star”勋章,不够理想的作品,以发展的眼光评价,由学习伙伴提出委婉的建议(大家说说这幅图怎么稍微处理一下,可以变得更美观?)

  五.总结。

  今天同学们过足了明星瘾,但是这只是在利用电脑技术成了明星,课后可别随意去修改别人的照片,那可是会侵犯别人的肖像权的哦!

  [对孩子就肖像权问题进行适当的提醒,可以让孩子用更谨慎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同时也让孩子从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法律]

  如果真想长大后成为明星,那么现在我们就要努力学习了,只要你肯付出,你就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你就是自己人生的明星!

  [激发学生对未来对梦想的追求和渴望,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四、说板书:

  本课的重点是探究三种套索工具的不同、优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决定采用哪种工具,根据这种情况,我采用了一个小小的图表形式,显得简洁明了,而且重点突出。学生一目了然,理解起来也很轻松。

  五、课后反思

  这节课,总的说来还是比较成功,闪光点处处可见:

  1、教学设计新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主观能动性强,学起来积极,老师教起来就轻松,一开课便深深吸引了孩子的兴趣和注意,正所谓“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虽然上课的时候是下午将近放学,但是在有趣的内容激发下,学生们情绪高涨,效率颇高。

  2、教学重难点把握得当,知识点突出。通过简明扼要的板书和课件演示,将本不容易的三种套索工具比较运用学得很灵活,深入浅出,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3、教学方法合理,学生在重点学习,难点突破上循序渐进,掌握很快。

  4、各种评价运用合理,相得益彰,师生评价,生师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学生敢说会说,同时也乐于接受同学的表扬和建议。

  5、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管是三种工具功能的对比探索,还是个性化作品的评价问题都在孩子们的精彩回答中体现。

  6、信息课本身比较容易导致学生分神干不相干的事情,如游戏、上网等。于是平常教学中,老师们都极力采用控制学生屏幕等手段来避免这个情况。但是这堂课的任务活动中,学生积极探索,没有分心。一方面,任务激励的方式让学生积极面对任务,如教学时说“谁完成的又快又好,谁就是我们班的超级明星,将授予‘智多星勋章’”,这些语言都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无暇他顾。

  有得难免有失,这堂课也有不足之处:

  1、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语言上的一些表扬和鼓励应该可以很好的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上课时,中年级比较常用的手段——鼓掌,显得用得稍多,评价方式或者鼓励方式都可以更丰富多彩一点,同时流于表面的鼓励只能是无根之草,孩子们喜欢的是老师和同学们真正看到他的长处和成功之处。

  2、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因为时间紧迫,没能完成对每个小组代表作的评价,只是对突出的2-3个小组的作品进行了点评。

  3、教学中,除了小助手的帮助以外,老师应当更多的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尽量让学得快的学生吃得饱,让学得慢的学生吃得下,好消化。

  4、对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把握不太好,学生能力的长足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是一门残缺的艺术,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完美,只有在一点一滴中去淬炼。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2

  一、教材分析

  【过渡语】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分析。

  Word是我们处理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而插入表格又是Word中排版必不可少的部分。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Word基本操作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学会本节内容会为后面更高层次的排版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对计算机的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他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的表格,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我在授课过程中将着重把握学生对操作和知识之间的结合。

  三、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在Word中创建表格的方法,以及合并单元格的具体操作步骤。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过程和观察老师示范演示,学生能熟练掌握建立表格和合并单元格的具体步骤,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表格的创建与编辑,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四、教学重难点

  【过渡语】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

  【重点】在word中建立表格。

  【难点】合并单元格。

  五、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新课标告诉我们,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设置情境法、任务驱动法和演示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过渡语】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

  这一部分我将采用情景导入法,具体的做法是我先假设这样一个情景:(植物园内有很多植物,为了植物的健康成长,园长要求工作人员在每次工作之后都要进行记录。如果你是植物园工人,你会如何记录呢?)然后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采用纯文字记录的`植物生长档案,并且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否快速找到西红柿3月20日的长势情况吗?)学生会发现纯文本信息记录的全面,但是却不能直接快速找到有效信息。此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记录才能更加清晰,更加直观呢?)引导同学想到,通过表格的形式记录能够符合以上特点。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制作表格》

  【设计意图】在本次导入,我设置了一个任务,引领本课进行任务驱动教学,在任务的选取上我注意情境性、意义性、可操作性、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通过循序渐进有梯度的任务链,便于学生他这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环节二、新课教学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

  承接导入的情景,利用制作植物生长记录表为任务进行教学,在学习插入表格的操作步骤之前,我会先让学生对表格的一些基本概念做一个简单的了解,讲解横为行,竖成列,然后让学生观察我给定的表格,并且提问表格有几行几列。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的回答出“七行五列”。然后提问,如何插入一个七行五列的表格呢?引出插入表格内容。

  【设计意图】观察是操作的基础,只有了解了表格才能够制作表格,通过观察为制作表格做铺垫。插入表格的操作,我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我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书上的操作步骤,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进行操作,我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能够全部掌握插入表格的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从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材之间,产生有序又有效的互动,插入表格的学习。

  表格插入之后,还需要制作标题,就涉及到了合并单元和的操作,在这个部分我会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我们制作的表格和植物园实际应用的表格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在第一行,植物园是标题,是已经把单元格进行了合并的操作。以此开始进入我们合并单元格的学习。

  在这个部分我将采用演示法进行教学。首先,我先选中第一行的所有单元格,并且提问,大家看,选中的单元格和未选中的单元格有什么样的变化,学生会发现,选中的单元格的背景变成了蓝色。此时我再点击右键,让学生观察对话框并且找到合并单元格,点击,完成操作。

  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表格,因此我边演示边讲解,对一些细节内容进行细致讲解,在老师演示,讲解,学生观察操作中,让每一位学生都牢固掌握合并单元格的操作,突破难点。

  表格调整完成之后,我继续带领同学进行输入文字和调整行高和列宽的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营造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在引导学生完成《植物生长小档案》的基础上,夯实知识体系,内化操作技巧。学会操作并且能够理解Word中表格制作的一般规律。完成本课的教学。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将设计制作一个课程表,这样及复习了本课的操作,对于学生又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环节四、小结作业

  我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后,会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找出Word制作表格在生活中有哪些实际的应用,并请同学们进行制作,下节上课前进行简单交流和分享。

  七、板书设计

  制作表格

  一、建立表格的步骤

  二、单元格的合并,拆分

  三、输入文字

  四、调整行高和列宽

  板书是一堂课的体系和内容的重要体现方式。这是我的板书设计,清晰明了的展示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的全部内容。

  八、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3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们身边的机器人》,本课是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第10课,属于指导纲要中课程内容安排的拓展模块,简单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第一课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常用搜索引擎的有关知识,掌握了网络搜索和文字的输入技能,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了解机器人的应用及发展状况,了解机器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利用网络解决问题和辅助学习的意识得到加强,也为以后学习在仿真软件中设计简单程序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小学6年级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操作相对比较熟练,但是他们也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玩、好问、好奇,情感比较丰富,自主意识和探究意识开始加强。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制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应用及发展现状;了解机器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熟练利用网络获取信息

  3.情感目标:感受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利用计算机辅助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学重难点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了解机器人应用、发展,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因为这些知识理论性比较强,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非常重要。由于小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有限,把辨别机器人和机器人的工作原理确定为本课的难点。我认为重点知识可以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进行突破,难点可以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逐步渗透。

  五、教学方法

  本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原则,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面,好的任务是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从而建构新的知识。本课我主要设置“观察机器人——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这一系列任务链,引导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观察对比、协作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

  六、教学准备

  本课教学将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中进行,借助多媒体控制平台实现实时调控,为学生准备一个机器人的网站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结合6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欣赏视频,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我给学生欣赏一段20xx春晚的“机器人跳舞”视频,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里获得的这些信息?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机器人”,通过学生熟悉的视频,师生的交流,将学生迅速带入课堂,同时引出并板书课题“机器人”。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同时对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做一个初步的调查。

  2.提出任务,引发探究

  在视频背景的熏陶下,我提出本课的总任务机器人的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应用。从下面三个任务来展开。

  第一个任务:了解机器人的概念。通过之前的讨论,你知道什么是机器人吗?你会采用哪些途径?学生会说书本、网络等,书本上的知识很有限,从而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机器人的概念。再让最先搜索到的学生回答机器人的概念,让他说说搜索到这条信息的方法和步骤。最后出示一些机器和机器人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机器人的概念辨别哪些是机器哪些是机器人。这一环节通过交流、网络搜索和讨论,采用“讲授——讨论”对其进行小结,以帮助学生完成从“探究体验——知识技能构建”的跨越。

  第二个任务:了解机器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机器人,现在你知道机器人有哪些组成吗?它的工作原理又是怎样的?请大家结合我们人,思考一下。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个难点,因此我主要通过机器人跟我们人进行对比来展开教学。提问我们人是怎样获取信息的?学生就会思考并很容易地想到眼睛、鼻子、耳朵等感觉器官,机器人也有这些感觉器官——各种传感器,并板书。我们获取信息之后,通过什么分析处理呢?学生会回答大脑,从而引出机器人的大脑——微处理器,并板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思想不同,你知道机器人的思想是什么?是从哪里来的呢?引导学生翻书思考,得出程序,并板书,最后我们人处理后的信息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学生会回到说好、走路、表情等等,引出机器人的执行器官,并板书。通过机器人跟人的对比,使学生明白了机器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板书,使学生的调理更加清晰。

  第三任务:机器人的应用——我们身边的机器人。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已经悄悄的走进我们的生活,来到我们的身边,你发现你周围有哪些机器人?提问让学生感受机器人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补充课题“我们身边的机器人”。你还想知道机器人有哪些应用吗?请大家访问“机器人网站”,在这个网站里有大量关于机器人的信息。

  3.课堂评价,以评促学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课教学的升华,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信息活动过程进行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再提升,因此我设计了一张学习自评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相应打分,自评表内容分为下面几个部分:1.能举例周围的机器人;2.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有用信息;3.知道机器人的特点,会辨别机器人;4.知道机器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5.了解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现状;6.本课的学习表现;7.本课学习的收获。分别从3颗星、2颗星到1颗星,让学生自己评价。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自我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和学习体会,其次6年级的学生已经不太愿意表现自己,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谈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学习体会,这样更加能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感受和体会,对我们了解学生和课的开展做了一个很好的调查研究。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坚持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4

  教材分析:

  电脑教学的每一节实践操作课学生都非常喜欢上。在五年级学生学会了使用powerpoint软件设置背景、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文本框等一些操作技能之后,我设计了一节让学生学习制作贺卡的综合实践课。

  贺卡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表达美好祝福的方式,它可以传递祝福、表示问候与祝贺,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制作贺卡不仅能让学生综合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表达心意,还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后的自信与愉悦。

  设计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主导,以自主探索为主线,采用“自主、实践、创新”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愉快、和谐、宽松、平等的氛围中通过尝试、观察、分析、探究和实践后主动建构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

  1、在powerpoint软件中运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背景设计贺卡,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2、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介绍制作电子贺卡的全过程,让学生体验、探究、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综合实践操作能力。

  3、通过分析和欣赏作品,使学生对多媒体制作软件有更深刻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作热情。

  4、通过动手设计和制作贺卡,发挥学生的设计才能和创意,并学会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 点:贺卡中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背景之间的位置关系。

  难 点:贺卡中各对象的色彩搭配和版面布局。

  教学准备:教学

  课件

  11张 制作素材(春节 中秋节 国庆节 教师节)100多幅

  教学过程: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谈话、欣赏、分析)

  二、任务驱动,实践探究(提问、尝试、归纳)

  三、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动脑设计,动手操作)

  四、展示交流,评价作品(展评、介绍、共享)

  五、总结延伸,拓展提高(总结、巩固、延伸)

  1、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新课一开始,我先和学生一起开心地交谈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来临时,以怎样的方式表达祝福,引出课题。接着我又和学生一起欣赏和分析了四张节日贺卡(春节、中秋节、国庆节、教师节)的主色调,内容及给人的感觉。

  春节贺卡主色调为红色,再配上黄色的艺术字,色彩搭配很和谐,给人以喜庆、热闹的节日氛围。

  中秋节贺卡以蓝色为主色,配以黄色的图片、艺术字,整个页面给人以爽朗、详和、秋高气爽的感觉。

  国庆节贺卡主色也是红色,以代表性建筑物天安门广场前鲜花簇拥,营造出一片欢腾、热烈的节日庆祝氛围。

  教师节贺卡上一束温馨的康乃馨,一杯浓浓的咖啡,配以清新淡雅的背景,表达对老师的问候与祝福。

  欣赏教师精美的贺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想自己动手制作贺卡的兴趣和欲望,因此我设计了欣赏精品贺卡这一教学环节。

  欣赏完这些精美的贺卡,我又出示了一张教师节贺卡,让学生仔细观察贺卡中都有哪些我们以前学过的操作内容?想想它是怎样设计的?让学生分析一张贺卡要包括的各个操作要素:图片、艺术字、背景、文本框。知道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分析这张贺卡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制作一张贺卡并不难,都是一些我们以前学过的操作内容,更加跃跃欲试,想很快就动手制作。

  这时我又设计问题:如果让你制作,你会分几步?先制作什么?让学生在头脑中规划制作贺卡的整体布局。学生回答后,我加以补充,并出示

  课件:制作贺卡的.四步操作法。

  2、任务驱动,实践探究

  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完成各个小任务的过程也就是制作贺卡的过程:页面设置-背景设置-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保存,在完成这些小任务的过程中,我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操作方法,并在边讲边操作的过程中探究,解决,尝试,掌握各个操作小任务。学生熟练掌握了这些操作方法之后,为他们后面独立完成贺卡制作做好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学生熟练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后,我将学生分成四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制作素材分别制作春节贺卡、中秋节贺卡、国庆节贺卡和教师节贺卡。动手之前,我再一次让学生明确制作一张漂亮贺卡应该注意的事项:课件出示制作要求,同时要求在各小组中开展竞赛,看哪组的作品最精致、最有创意。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各小组同学在一起互帮互学,营造了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

  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伴随着课件出示制作要求的悠扬的轻音乐飘逸在教室的各个角落,优美的音乐声给课堂创设了更加轻松和谐的氛围,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美好的祝愿运用贺卡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图片东挑西选,心猿意马而浪费时间,结果许久仍想不出满意的贺卡设计稿图。对此,我把贺卡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介绍给学生,让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艺术的天地中驰骋。而在讲述方法步骤时仍可结合展示的贺卡引用加以示范。在实际设计中鼓励学生打破陈规,树立独创意识,精心设计制作出具有独创风格的,新颖的贺卡。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我会及时地走到他们身边,耐心指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体验成功后的快乐!

  4、展示交流,评价作品

  一张张作品制作完成了,尽管有些作品并不是十分的完美,但都是学生用心创作的作品,是学生思想的结晶,这时我让学生尽情地展示交流,讲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展示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从作品的色彩、版面、创意、审美几方面评价作品,使学生知道一张精美贺卡的标准,并评出最好的一组为最佳设计组。课堂上,学生兴致很高,都希望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欣赏。

  5、总结延伸,拓展提高

  在鼓励和表扬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优秀作品后,我又让学生欣赏了一张带音效和动画效果的贺卡,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激发学生将今天的学习热情持续到下节课。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总体上进行得比较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无论是课前的引入,还是中间的学生制作阶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而且课快结束时,每个同学都设计出了非常精美的贺卡作品,甚至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整个的教学过程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进行引导的新课程理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5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鞠躬)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我来出谋划策。(板书标题)

  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和评价分析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 说教材

  本课内容选自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第 课《我来出谋划策》。本单元重点介绍如何(单元目标) 运用电子邮箱、网络论坛、即时通讯工具以及博客,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等,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发电子邮件,使用即时通讯工具 等技能之后,开设的更高层次的任务,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会如何正确面对网络,如何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正确看待网络游戏的利与弊。了解计算机的其他功能。熟练掌握网络通讯工具的使用技能。该年龄学生计算机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我也应该看到小学生比较好玩、好问、好奇,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操作较容易接受。他们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应多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制订了以下相应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种手段进行成果的交流与共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网络游戏

  本课主要围绕 学生就网络游戏的利与弊以及应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网络进行讨论 展开,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多种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与讨论。难点定为:如何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习惯,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

  难点:

  二. 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和巩固练习法。通过感知——模仿——迁移——运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正确操作方法,运用操作方法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教学中,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给出一个个的小任务,让学生自已动手,自主探究。以任务的方式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内容合理的流动

  三. 说学法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心。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因此,我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讨论协作学习相结合的学法来引导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 。

  四. 说教学准备

   硬件准备:带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

  素材准备:课件、视频等素材

  五. 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当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分四部分来完成本次教学:

  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接着是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第三是巩固知识课堂练习,最后是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第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

  前提。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探求未知领域。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把形、声、色等各种信息作用于学生感官,创设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的接受学习任务,从而乐学

  第二.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要善于发现,并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

  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我会向同学们出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第一个:网络游戏的利与弊。第二个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网络游戏:第三个怎样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任务提出之后,同学们探究思考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看看谁最先得出结论。这样意在培养学生自动探究的学生习惯。在操作过程当中,学生的水平不一,这时候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适时加以点拨。这种“信息交流”,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增加了学生的信息知识。

  第三. 巩固知识课堂练习: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

  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只掌握知识没有技能就如同纸上谈兵。要真正把所学习溶入到自身,还必须亲身实践,动手操作。学生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如何运用网络交流讨论。 他们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解决了问题。学生的角色从“让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学习的兴趣也在不断的提高,好奇也随之得到满足。

  第四. 归纳总结,布置作业:在结束本节课的同时我会让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

  自己的收获,不仅能让同学会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加深对本节课重难点的理解。接着布置作业。

  六. 评价分析

  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能检验学生一节课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鼓励,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发挥他们的创造力。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并对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分析。重点从“行为养成”、“学习内容”、“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要积极体现评价是鼓励、评价是指导。在评价的最后,指出不足之处,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意了情景(设计)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创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既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又陶冶了情操。

  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导。谢谢!(鞠躬)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6

  一、说教材

  “网页制作与发布”是苏科版信息技术下册的课程,主要是学习frontpage的基本操作。这一部分学习内容的重点是:了解什么是网页,编辑属于自己的信息,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网页。主要涉及:文本信息的处理、信息素材的整理、对象的插入设置、网页效果的浏览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这章是属于在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习。《网页制作入门》这一节是本章的基础、入门课程。

  二、说学生

  学生通过前面各章节内容的学习,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处理技术有了一定的使用经验,掌握了一些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等方面实际处理能力,特别是通过对Internet相关知识的介绍及大量网站的浏览,对网页内容、结构、效果等设计的.优劣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有了一定的分析、评判的能力,基本上完成了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等信息处理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通过网络发布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和分工合作意识。结合这个总的教学目标制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frontpage的界面环境;

  (2)了解frontpage的菜单、属性面板、对象面板、快速启动面板中主要功能及用法;

  (3)掌握超级链接的概念。

  能力目标:

  (1)掌握文本网页的制作技术,会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及超级链接

  (2)提高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文本属性面板的使用。

  四、教学过程:

  1.教学任务的设计:

  总任务:设计一个内容文明健康、图文并茂、效果丰富的网页。

  由于学生在基础知识、认知能力;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动机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要求学生完成同一个任务、达到相同的学习效果,既不现实也不科学,反而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学生学习本章的所有内容之前,先让学生了解这一章的教学目标和最终所要完成的总的任务、达到的要求。在学生明确自己所面临的学习任务之后,以此拟定自己要设计的网页的主题、结构、内容;搜集并准备相关素材,然后在每节课开始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应达到的的教学目标及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去完成阶段性的工作任务。

  2.教学模式:“教师演示——自学——指导”式教学模式。

  其流程为: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帮助指导——完成任务

  展示作品——交流评议

  创设情景、提出任务:通过对典型的网页作品的展示与回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明确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自主学习、积极探索:根据要完成的本节课的任务,选择学习资源中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从简单的模仿开始,大胆进行探索实践,通过多种渠道寻求问题的解决。

  帮助指导、完成任务:对自主学习、探索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功能进行帮助、指导;鼓励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拓展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向目标迈进。

  展示作品、交流评议:选择学生制作的具有代表性作品进行展示,由师生共同参与点评,对学生中体现出来的好的制作经验和体会,给予肯定;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使学生的阶段性的作品逐步趋于完善。

  3.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师指导相结合。

  五、教学手段: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室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播放、监控、反馈、讨论、传输等功能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对画图程序和画图工具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深入学习电脑绘画,学会曲线的三种画法,学会灵活运用曲线来画图。本课是三年级教材中的一节实用课。

  2、教学目标

  本节资料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潜力的锻炼,为使学生有效将知识联系于实践,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根据本人对教学资料的理解、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透过自主探究,掌握运用曲线工具绘制单弧曲线、双弧曲线和封闭曲线的方法,能根据主题绘制曲线。

  ②根据实际状况和需要绘制适宜的曲线,在实践中观察、思考,继而创作。

  ③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体验绘画创作的乐趣,培养用心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一些绘图工具的基本操作(如:直线、多个几何图形工具的绘制等),但对如何使用曲线的绘制不甚了解。而透过使用曲线工具绘制曲线方法是本课的重点。本课教学中将曲线为三种形态:一个弯的单弧曲线、两个弯的双弧曲线、封闭曲线,用简洁、易懂的方式,为学生讲述曲线画法的基本要领。透过本课的学习,我期望能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自我创新潜力,学会曲线的三种画法,学会灵活运用曲线来画图。

  重点:单弧曲线、双弧曲线和封闭曲线的绘制方法

  难点: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曲线工具绘图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讲练结合”、“学生自主探究”为辅,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我主要培养学生“理解任务—探索尝试—综合运用—自主创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学生的创造潜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潜力。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注意培养学生大胆动手、善于探索新知的潜力,在教学设计上,我把新知细化成多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每一个小任务中品尝到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教师要把握精讲多练的原则,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实践和探究,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三、说教学过程

  教材中曲线的学习是以画柳树为载体进行学习,但基于我们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生活地域的不同,加上本节课是初学曲线工具,本节课让学生画柳树难度较大,因此,我并没有采用画柳树作为制作主题。我认为从认知上思考,要注意传授知识的科学性;从技能上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画图方法;从学生思想上思考,要注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现设计如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探索新知,实践运用——拓展提升,深化知识——归纳小结,知识内化。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老师课前准备一幅绘画作品,因为针对的是小学生,所以作品色彩要鲜艳,作品资料包含了本节课要讲的主要知识技能,亮丽的图画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明确本节课就应学会并掌握的学习资料,从而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实践运用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中,三种曲线形态绘制方法的学习均采用导学案辅助学生自学,提高学生自学潜力。

  1、认识曲线工具图标及工具样式

  2、学习单弧曲线

  先出示两个表情图(微笑的表情、难过的表情),提出任务一:运用曲线工具完成表情图,进而要求学生利用导学案自学单弧曲线,完成表情图。学生理解任务后,便探索尝试,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小结单弧曲线的画法。

  联系生活:大家想想还有哪些事物能够用曲线工具绘制?

  在学生单弧曲线绘制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抽象生活中的曲线,为后继的.创作奠定基础,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到双弧曲线的学习。

  3、学习双弧曲线

  事物的外表呈现出弯曲的线条,我们能够尝试用曲线工具绘制,除了静态事物,还有很多事物总是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尽管它本来是直线条的,但是运动起来的时候还会是直线条吗?

  出示《气球图》,观察气球的拉线和刚才所画的单弧曲线有什么不同?

  理解什么是双弧曲线,利用导学案二,学生自学双弧曲线,最后师生共同小结画法,并完成《气球图》。

  4、提出问题:比较单弧曲线和双弧曲线的画法有什么异同点?

  学习完单弧曲线和双弧曲线,透过比较形态和画法,加深对这两种曲线形态的画法。

  5、学习封闭曲线

  教师出示封闭曲线图,学生观察封闭曲线,想想像什么?透过学生的想象,联系生活,扩展曲线工具的应用范围,再利用导学案自学封闭曲线,最后画水滴来巩固封闭曲线的画法。

  6、小结曲线工具三种形态的画法

  (三)拓展提升,深化知识

  按要求作画:利用曲线工具创编表情

  (四)归纳小结,知识内化

  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本堂课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透过老师的补充讲解完成所学知识的资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遇到困难时能向其他同学求助,相互协作,很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一学、想一想、画一画掌握画曲线的方法。给予学生亲身实践操作,从实践中学会调整线段弯曲,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最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8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设置动画效果》。下面我首先分析一下教材:

  一、 教材分析

  《设置动画效果》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第40课,教学对象为中高年级。本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powerpoint,能利用powerpoint制作出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并能对制作好的幻灯片进行播放和浏览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powerpoint一教学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同时《设置动画效果》这一课趣味性较强,学生也较感兴趣。这节课可以说,是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使静态的演示作品变为动态的演示作品,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PowerPoint两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能制作动画效果的幻灯片,了解插入声音等多媒体的动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的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创新、团结协作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两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动画幻灯片对象顺序的调整。

  教学难点: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师生讨论----任务完成---- 自主实践----效果评价”的五步教学模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作为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本节课采取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办法,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二要注意分层要求学生。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不同基础的学生能针对自己的学习及时解决问题,自主选择需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自主的学习是有效学习最有力的保障。(这一点在我的这个网页课件中将着重体现)

  五、教学过程

  结合学习目标与学生学习特点,我预设了如下教学过程:为了辅助教学,我做了个简单的课件

  (一)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首先以小兔过生日的flash画面引入。我会这样和小朋友谈话:小明家的小兔盼盼今天过生日,小明想送给盼盼一张生日贺卡,大家帮他看一看,这两张幻灯片之间有什么不同?(大屏幕展示老师精心制作的两张幻灯片)选一选,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张幻灯片,为什么?

  学生选择出喜欢的幻灯片(学生会选择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因为它比较新颖、生动、各吸引人。)

  在第二张幻灯片中我运用了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中的效果设置,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共同研究的问题。(揭题:板书“设置动画效果”)

  请大家帮我将第一张幻灯片也设置成的第二张幻灯片的效果吗?使它变得和第二张幻灯片一样吸引人。

  这些动画和声音是怎么做的呢?(从"问题"出发,强调让学生亲历真实任务的解决过程)

  (二) 任务驱动,分层探究

  我这里的设计理念是教学过程中,把总任务细化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任务一:布置探索学习任务,寻找有关“动画” 命令

  师:要想设置动画效果,那首先要找到有关“动画”的命令,这些命令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找一找。(这里渗透自主学习的思想,不将直接的操作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将如何尝试的方法告诉学生)

  任务二:学习使用“预设动画”命令

  找到命令后,先让学生自主尝试一下“预设动画”这个命令。(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操作方法。)

  1、教师演示操作并讲解:将“盼盼的生日晚会”这几个字设置成“预设动画”中的“空投”效果。并单击“幻灯片放映”按钮,观看动画效果。

  教师指出注意点:设置动画之前,必须先选定对象,然后才能设置动画效果。

  2、学生操作练习,分别将“小兔”的图片和“蛋糕”和“生日快乐”设置成“飞入”、“溶解”、“照相机”等效果。

  教师循回指导,不会的同学可以单击“操作演示”的视频演示再次学习,最后都能独立做出来。(注重分层教学,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体现不同层次目标、难易度和个性化,力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3、学生上台演示,表扬奖励。

  任务三: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

  盼盼过生日,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看,大象康康拿着一串风铃走来了。既然你们现在会做动画了,那老师请你们做一件事,用“预设动画”命令把“大象康康拿着风铃”图片设置成“从右侧缓慢移入”效果,并且还带有“风铃声”,试试吧。(学生试做)

  发现问题(用“预设动画”不能完成),请做出来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出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学生操作(以同桌两人为一小组合作),也可以单击“操作演示”来自学。(体现小组合作精神,在学生练习、学生思考中,体现出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新的、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意图。)

  汇报:请同学上台做小老师演示,教师奖励小礼品。

  这时小猫乐乐“喵喵”地走来了,小羊奇奇也“咩咩”地走来了。

  1.练习:利用“自定义动画”将小猫和小羊的图片和文字都设置动画效果,并伴有他们的叫声。

  做好后进行广播交流,看看有什么不同?老师这里也做了一张,看看有什么不同?(是先出来声音,再出来图片和文字的)你们猜,老师是怎样来设置的呢?是怎么来改变它们的顺序呢?

  2.讨论:怎样改变动画播放的顺序,把第二张幻灯片的小猫文字先出来,图片后出来。

  汇报:请同学上台做小老师演示,教师奖励小礼品。

  练习:把小羊的图片和文字的播放顺序也改变一下。

  3、老师通过演示提示注意点:如果对象没有动画效果,就用不到“顺序和时间”命令,只有对象被设置了动画效果,“顺序和时间”才有用。

  师小结:好,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设置效果的两个命令,一个是预设动画,还有一个是自定义动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创作一个作品吧。

  (三)自主实践,巩固练习

  (结合时事)在刚刚结束的第39届体操世锦赛上中国队夺得了全部14枚金牌中的8枚,在奖牌榜上傲视群雄。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们高兴吗?(老师这里提供了一些我们中国体操运动员的图片和资料)那就用你们的作品表现出来吧,主题就是关于体操世锦赛方面的,要求有两张幻灯片,有动画和声音。

  给学生留有创新的开放空间,体现出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新的、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意图。

  (这个环节我希望能把学生课堂上学习热情延续到课外,并把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学习致用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四)效果评价,指导激励。

  教师利用广播教学,展示几幅学生作品。先请同学互评,并请制作比较优秀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然后教师集中给予肯定,指出其中还需要提高的地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

  六、设 计 说 明

  纵观全课,本节课突出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完成任务情况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9

  一、教材分析

  《编辑声音》是《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27课,是学习和使用录音机软件板块中的第二课。在本课中,分为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两部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使用录音机软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讲解如何对声音进行简单的编辑和修饰,使我们的声音作品更加丰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和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活动设计的兴趣性,活动要求的层次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我指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使用“录音机”截取声音、混合声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学习,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声音文件进行编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编辑的声音文件,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对同学们的作品做出合理的评价。

  教学重点是对声音的简单编辑,难点是对声音的混合与审美。

  二、教学学法分析

  信息技术纲要中明确指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 “小组合作法”、“分层教学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法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三、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本课教学设计我采用“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协作提高、观摩欣赏”等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激趣导入

  先请学生欣赏一下老师事先录制的一段声音,其中很多不同种声音混在一起.(有雷声,风声,火车声,笑声……),然后我提出: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吗?想不想也来动手制作一件这样的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编辑声音.板书课题:编辑声音. 这样,通过欣赏编辑过的声音,知道声音可以被编辑,从而自然导入本课,学生也能顺其自然的学习编辑声音.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浓厚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与探究心。

  (二)、探究新知

  本环节以任务驱动式展开分层教学

  首先播放"江雪"声音文件.提出:你们觉得这个声音录制的怎么样

  学生会发现:有的地方有杂音,声音太单调, 加上背景音乐会更好!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或纠正.并确定编辑声音的操作步骤.

  然后抛出任务一,删除多余的杂音。

  要删除杂音,首先要确定杂音的位置.让学生先一起来听听!(边听边记录杂音的时间)接着请一位学生说说杂音的位置在哪?是怎么知道的?提示学生注意看窗口左侧显示的时间,来记录杂音的位置.

  接着教师演示:去除文件前多余杂音,使用"删除当前位置以前的内容"命令.

  然后让学生完成去除杂音的任务,提示小组之间可以小声的讨论,也可以阅读书上的操作步骤.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巡视并作适当指导。完成后选择学生作品进行播放,让学生进行点评,互相学习.

  通过这样的设计首先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接着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电脑之间产生互动,形成设计团队,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促进成长,使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更牢固.同时本段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录音机的功能,对以后的自主学习很有帮助。

  (三)、协作提高

  完成了任务一,提示学生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

  提出任务2:为"江雪"录音文件配上背景音乐,使录音效果更好.

  这一部分,我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小组合作来完成,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好,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操作结束后,上传作业.并让学生点评.

  背景音乐和朗诵的诗词意境相符,比较好!

  1,提出练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

  建队六十周年,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同学,代表全区的少先队员进行了献词,老师把同学们的朗诵录制了几小段.现在想把他们编辑一下,你们能帮我吗

  (1)把朗诵的声音中杂音去除.

  (2)给朗诵配上背景音乐.

  (3)把几段录音合成一段.

  (学生实践操作,师巡视指导)

  学生质疑:几段音乐怎样合成呢(学生再探讨,交流,继续操作)

  教师提示:

  (可观看资源库中自学操作视频).

  结论:可运用"编辑"菜单中的"插入文件"命令.

  2,保存作品,提交作业.

  3,教师播放作品,师生一起评价.

  (设计理念:对练习进行分层设计,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利用知识迁移来自学新的知识,在合作学习中增加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机会.层层递进的练习设计能够,能更大的发挥学生的潜能.)

  师:我们通过学习 "文件混音",又认识和运用了"插入文件"命令,那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编辑(E)"菜单中的"粘贴混入(X)"与"与文件混音(M)","粘贴插入"与"插入文件" 命令.它们的使用方法与效果上有什么异同为什么"粘贴插入"与"粘贴混入"是灰色按钮 (预设)

  (1)学生尝试两组命令的操作.

  (2)分组交流操作心得.

  (设计理念:对录音机功能学习的完善,通过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作用.同时,对未知知识的探究,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四)、观摩欣赏

  在这个环节里,我请学生通过屏幕广播功能去欣赏学生的作品,互相看一看,评一评,虚心地学习他人的长处,这样可以使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多了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了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了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了一份成功的喜悦。

  谢谢各位评委。

  板书设计:

  编辑声音

  前 后

  当前位置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10

  一、教材分析

  从新理念的角度审视、分析教材,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学会了如何用浏览器上网以及查找网络信息,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而且学生对于探索网络世界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了,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他们想更深一步地去挖掘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自然地揭开新课的面纱,这节课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保存网页、图片以及部分文字等信息,这是学生上网所必需掌握的基本操作。因此,本节课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识。加之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动教学情境的创设,他们将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经历体验中产生需求,探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立足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保存网页、网页上图片以及网页上部分文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培养成功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亲历、体验、探索,掌握保存网页上图片、文字及整个网页的方法。

  教学难点:保存整个网页。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景导学法和任务驱动法

  ⑴情景导学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在本节课的开始环节设计了一个实例,在真实的情景中将学生引入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中来,这样的设计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⑵任务驱动法

  为了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所以本课中我使用了“任务驱动法”,教师布置任务,并给出提示与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学生完成了一个任务,伴随着的就是一种成就感,这样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对于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也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给学生的茫然的感觉。

  六、教学流程

  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立足反思重建,我先后三次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听取他人的建议,加之两次教学实践,最后确定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信息技术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所以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上节课学会了如何在网络世界里畅游穿梭,你们觉得有趣吗?同学们看,我们的学校是由老师、同学和校舍组成,那同学们想想在访问的网站中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同学们回答:网页。那网页又是由什么组成啊?文章、图片、动画……继续设问:那你们有办法把漂亮的图片、好看的文章或你喜欢的网页保存起来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

  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学生的回答循序渐进的自然过渡到新课,并且使学生自发地产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索新知,完成任务

  立足原有平台,抓住新旧衔接,创设需求,探索问题方法,这一环节我循序渐进的设计了3个递进性活动:

  1、教师引导,学习新知

  保存一个网页。以网页为例,该网页主要介绍一些关于花朵方面的知识,与科学课有联系。

  访问网站——单击相关链接——显示相应的网页——打开“文件”菜单——单击“另存为”——指定名称是“我的文档”的文件夹——可以命名,单击“保存”按钮

  此过程讲授后请学生上台操作以巩固新知,操作时教师适时评价,也可找学生进行评价,适当运用鼓励的语言:“看,这个小同学真像个小老师呀”、“这位同学讲述得比老师还明白”。同时提醒学生在引用他人著作时要注明出处,以提高小学生对知识产权的认知。

  “保存网页”的步骤非常简单,但对于孩子来说是第一次接触稍有困难,在这里,我设计“教师示范、学生示范、小组合作示范”等几种形式,巩固新知。

  2、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目的。此环节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个环节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参与到学习中去,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和讨论,在巡查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一步提出循序渐进的问题,从而解决学生的困惑。在交流时,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能掌握的知识,如果在遇到困惑时组织小组的学生共同思考,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此时的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在学习新知时,首先给一个提示:保存网页上图片的方法与我们学习的画图中图片的复制与粘贴很相似。并且告诉他们,四人一组,分工明确,给他们一些分工的建议,成员可以分成组长、调查员、操作员、汇报员。但并不是说每个成员都自己做自己的事,还是需要共同讨论,接受组内的其他同学的意见,商议解决问题。此时教师,走进学生的小组中去,了解学生的疑惑,从点播的角度促使学生进行学习。如果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就顺势点播,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从已有的知识中寻求新的途径,激励学生从多条路经出发,或者自己开辟蹊径,利用小组长的组织建立可行的学习过程。

  保存方法:

  打开网页—选定图片—右击图片另存为—输入文件名—保存图片。

  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3、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本环节是在前两个环节和以前的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本课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加之保存网页上的文字的操作方法与前两个知识点有相近之处,所以趁热打铁,为学生提供自学课件,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保存网页上文字的方法。

  教师引出:有的时候网页上既有图片又有文字,如果你不想要图片,只想要文字,那该怎么办呢?这个一定更简单吧!试试看吧!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

  保存方法:

  访问网站——选文字——复制——单击“记事本”——粘贴——保存文件

  (三)布置任务、综合练习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体会到网络世界的精彩和掌握本节的教学内容,并且能够体现学科整合的特点,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语文教学,向同学布置了下面的任务,让学生查找语文课本中的相关的图片信息,并且把它们收藏起来。课前学生把语文课本带来,把涉及到的图片分类,然后通过网络,利用本节课掌握的知识点,把图片、相关的文字资料保存起来,并且告诉学生,如果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用到这些图片,可以到这里来查找,有条件的话,可以打印出来。

  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计算机的教学应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因此学过之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操作,以达到巩固、熟练操作的目的,并且让同学们明确学知识的真正目的,是运用。而不是摆设。

  (四)、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给出一张评价表。让学生认真填写。并且汇报自己的填写情况,说说你填写后的感受,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评、互评,衡量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在,取他人之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自己进步。

  让学生感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轻松,原来自己比想像中的更强。

  七、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断变幻的形式和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2、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小组成员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学习效果很好。

  3、运用了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撞击新旧知识的契合点,不知不觉将新知掌握。

  4、布置任务环节中,学生将所用的涉及的语文方面的图片保存,真正地做到了知识的学以致用。

  5、在最后的评价环节中,时间显得有些不充分,评价环节也很重要,应在这一部分再多留一些时间。

  6、在汇报学习、操作情况时,学生有只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表达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有条理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和网友的聆听!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11

  教学目标:

  1.熟悉用即时通信软件交流的过程;

  2.了解网络即时通信的特点;

  3.体验即时交流的魅力。

  教学重点:熟悉用即时通信软件交流的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网络即时通信的特点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二、进行新课。

  (一)申请账号

  1.双击桌面上的`POPO快捷键,启动

  2.打开申请账号的对话框;

  3.输入自己的账号名称及个人资料等信息;

  4.根据窗口中的提示继续操作。

  (二)添加好友

  1.教师演示、讲解:

  2.向周围同学询问他们申请到的popo账号;

  3.打开用于添加好友的对话框;

  4.输入一个联系人的账号并添加为好友;

  5.继续添加好友。

  学生实际操作。

  (三)收发信息

  1.打开对话窗口;

  2.输入并发送信息;

  3.打开表情框,插入需要的表情符号;

  4.输入其他表情符号或文字信息并发送;

  (四)传送文件

  1.打开“发送文件”对话框;

  2.选定要发送的文件,提交发送申请;

  接收好友发来的文件

  1.接受发送申请,打开“保存”对话框;

  2.选定合适的文件夹,开始接收文件。

  (五)共享网络资源

  1.搜索感兴趣的图片;

  2.查看并复制图片的网址;

  3.设置“网络资源”;

  4.发送信息,观察对话窗中出现的图片。

  (六)练一练:

  (七)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1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本____级上册第_____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_____________之后,开设的更高层次的任务,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会____________。本课内容操作性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讲,______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开始具有一定地探索能力。从认知特征来讲,大家在生活中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充满了对新学科的好奇。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1、认知目标:了解______________,掌握______________的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______________的用法/操作;

  本课学习的难点是:能灵活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法与学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探究讨论—任务驱动”等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制造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

  1、 创设情境法

  在课堂上通过有目的地引入生动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

  2、 讲解演示法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要边讲边操作,使学生边听边动手。

  3、 任务驱动法

  通过为学生设置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4、 分组教学法

  使学生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评比竞赛中共同进步。

  5、 游戏教学法

  通过引进一些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 辅助教学法

  利用指法练习软件CAL进行指法教学与指法训练。

  7、 竞赛活动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检测并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在学法上,该年龄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六、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给大家展示一份作品,让大家进行评价,然后我提出:这样的视频(动画、画面)我们也能制作,大家想不想也来动手制作一件这样的作品呢?那就让我们马上开始吧。通过这样的设计,创建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的接受学习任务,从而乐学。

  2.提出任务,探索新知

  任务一:

  由我来通过屏幕广播方式演示示范操作过程,让学生们观看我我操作过程中作品的变化是什么?(这样设计是为了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给学生_____分钟,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强调、说明,同时肯定学生的努力。

  任务二:如果________________,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操作呢?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同桌交流以及我及时需要的补充,完成设定的任务。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不能将结果简单地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然后互相讨论补充,教师总结。

  任务三:________________,这是与____学科有关的问题,这个任务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操作流程后,与同桌交流讨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制作演示,适时请几名同学谈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及在操作过程中村中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如果问题还没用解决可以请其他的小组帮忙解决,最后由教师总结,使学生在交流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3.实践操作,评价提高

  以小组讨论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创作或者演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然后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对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分析。重点从“行为养成”、“学习内容”、“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要积极体现评价是鼓励、评价是指导、评价是教学相长。在评价的最后,指出不足之处,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

  4.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一个环节,我会让同学们一起进行总结,我最后做一个补充,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后,我会布置这样一个作业,通过这样的作业给同学们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份创造的信心,也多一份成功的体验。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我采用的形式更清晰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所学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13

  一、说教材

  《文字修饰》是江苏省信息技术教材第33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word20xx文字处理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word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word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改变字体,如何添加艺术字,使得文章更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重点是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和插入艺术字。因此,可以利用文字修饰教学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美育教育。

  单就内容,虽然学生只是掌握word的输入文章和段落排版的一些基本操作,但文字的修饰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课堂上可以以尝试性练习为本,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教师、书本的帮助或通过学习交流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word20xx的操作,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和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练习操练,使学生能熟练的使用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对文章的字体、字号、颜色进行修饰,并能对艺术字进行简单调整。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

  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艺术字的插入方法及调整方法。

  四、教学难点:

  在文字修饰时应先选中修饰对象。并要在计算机操作中养成习惯,对对象操作时,要先选中所要操作的对象。

  五、教法阐述: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知识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情境,并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再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引领的方式,针对学生制作情况的反馈,简单任务直接演示;复杂问题分步解决,逐步揭示学习内容,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方法中渗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达到课堂教学素质化。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乐学”;“能学”;和“会学”。只有做到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得以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才得以实现。

  六、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七、教学环境

  学生人手一台安装有word20xx的计算机。

  八、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展示一份学生手抄报作业,(一份没有修饰),请学生当评委来评一评这张手抄报怎么样?

  学生通过已有生活经验肯定会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未修饰的手抄报由于缺乏修饰而显得单调,不“美”。最后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给单调的手抄报打扮一下,使它变“美”。这是板书:文字修饰。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本环节分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对文字进行修饰:改变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和颜色,以及文字的简单修饰等。

  课前把没有经过修饰的文件上传到校园网中,让学生先从校园网中把它找到下载下来,再打开,然后先请学生和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再自己尝试着简单修饰一下文章。这里给学生5-8分钟的时间。老师这个时候可以巡视指导学生,给一些学生一点启示和提醒,在巡视时发现其中好的学生,再接下来就请这些学生来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设置的。这时老师主要是补充说明学生的介绍。之后可以指名一个到两个学生来根据前面同学说的方法,你来做一做,在这里老师应该给学生指出关于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就是在文字修饰时应先选中修饰对象。学生在学会了基本操作后,再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一些修饰。老师仍然进行巡视。之后再展示几个做的好的作品,进行一些表扬和奖励。这里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

  第二层次:插入艺术字并对插入的.艺术字进行编辑。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基本掌握了文字修饰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新的任务: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手抄报打扮得挺漂亮的。不过阿,我还有一个要求的。在我们的word里还有一种修饰文字的方法,看过书的同学已经知道了。是“艺术字”。艺术字一般是用于对文章标题的修饰的。“艺术字”怎样插入呢?

  给学生提出问题后,紧接着教师就可以向学生简介插入艺术字以及艺术字的简单编辑方法。讲解完成后,可让学生自由操作,这里给学生8-10分钟的时间。此时教师巡视学生进行,并鼓励学生遇到问题相互讨论、协作解决。教师也走到学生中间,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基本完成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第三层次: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给学生一篇文章进行修饰。

  学生通过学习对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颜色等的修饰,以及学习了艺术字的插入和简单的编辑后,对文字修饰这一部分的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此时可以再给学生布置一个难度更高的任务。请他们把自己学到的一切计算机知识融合进来,对“江雪”这首诗进行编辑、修饰等。这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给予10-15分钟时间。

  学生自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为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操作技能比较熟练者为A等,操作基础薄弱者为B等,A等学生可让其充分自主学习,B等学生教师可适当进行个别指导。

  最后进行展示和评价,对创作的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评为“小小电脑文字设计师”,并发奖。

  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1)我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

  (2)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即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效果)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九、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同时主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画图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5.分层教学的实施。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不同对象分别对待)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05-13

信息技术说课稿06-18

信息技术说课稿06-14

信息技术说课稿05-02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通用15篇)06-09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4篇06-01

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09-12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3-21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1-13

《信息技术》说课稿(通用5篇)01-04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1

  一、说教材

  本课是针对新课标信息教材第三册(五年级)其中一课《小丑变脸》设计的拓展延伸训练课,原课主要是对photoshop的多边形套索工具的学习,本课将通过对3种套索工具的学习和功能比较,再合理使用相应的工具进行创作,完成将自己的头像移动到明星的身上,自己也来做一次明星。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复习套索工具,探索三种套索工具的用途和优劣。

  技能目标:2.能以自己的头像制作大明星照片

  情感目标:3.激励学生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学习,自强不息。

  重点:探索三种套索工具,以自己的头像制作大明星照片。

  难点:学生收集自己喜爱的明星照片。

  三、说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有自己喜爱的明星吗?给大家说说。(展示自己喜爱的明星图片)

  [鼓励学生大声的喊出来:“我爱XXX”,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可以更好的营造情景,仿佛真的是明星来了一样。]

  老师也喜欢明星,还收集了不少呢,咱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展示明星照)

  [展示时可以问问,“你认识吗?”以此谈话,让自己也融入学生的追星梦中去。]

  认识我吗?其实我也是大明星嘞!不信就看看。

  (课件播放修改后的与明星的合影照)

  [修改后的老师和明星的合影照令课堂顿时趣味横生。]

  二.探索套索工具的“秘密”

  1、引入套索工具

  瞧瞧,老师不就是一个大明星吗?怪了?老师怎么成大明星了呢?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知道是用什么变的吗?对了PHOTOSHOP!那老师是用的哪个工具你们看得出来吗?正是我们熟悉的套索工具!

  2、启动photoshop7.0,找到套索工具。

  3、三种套索工具,到底哪个最好用呢?请大家打开一张明星图片,大胆的去试一试套索工具的妙用吧!

  (学生自主探索三种工具的优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师巡视,提示引导并了解学情。)

  [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可以将孩子对未知领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同时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意:只需要试出3种套索工具的区别即可,不用尽善尽美)比一比,看看谁最先试完,谁就是我们班的大明星——智多星!

  4、交流探究3种套索工具的优劣点。

  [小组探究或全班交流都可以很好的让孩子总结出自己尝试的发现的问题和新知识]

  5、总结三种套索工具的优劣和使用范围。

  6、现在大家掌握了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准备变明星了!

  三、学习使用套索工具修改图片,把自己变成大明星。

  1、选择套索工具,选中头像。

  2、复制头像。

  3、粘贴头像到明星照片上。

  4、选择“编辑”里的“自由变换”工具改变头像的大小和角度。

  5、点回车确定。

  我们大可将自己变成大明星,你愿意吗?咱们一起来比比看那个组的同学最先变成大明星!有信心吗?!

  (想一边做一边听歌吗?听谁的.?)

  [讲解步骤,根据学生学情,将选择讲解详细或者粗略,这样可以更好的既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点,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学生完成范例.教师个别指导。

  四.全班交流心得及作品。

  1、展示

  抽取有代表性的和创意性的两类作品展示,激发学生大胆创新的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建立自学自悟的信心。

  2、评价

  评价采用屏幕监视进行广播的方式进行,以生生评价为主,师生评价为辅,好的作品予以奖励,授予“super star”勋章,不够理想的作品,以发展的眼光评价,由学习伙伴提出委婉的建议(大家说说这幅图怎么稍微处理一下,可以变得更美观?)

  五.总结。

  今天同学们过足了明星瘾,但是这只是在利用电脑技术成了明星,课后可别随意去修改别人的照片,那可是会侵犯别人的肖像权的哦!

  [对孩子就肖像权问题进行适当的提醒,可以让孩子用更谨慎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同时也让孩子从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法律]

  如果真想长大后成为明星,那么现在我们就要努力学习了,只要你肯付出,你就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你就是自己人生的明星!

  [激发学生对未来对梦想的追求和渴望,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四、说板书:

  本课的重点是探究三种套索工具的不同、优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决定采用哪种工具,根据这种情况,我采用了一个小小的图表形式,显得简洁明了,而且重点突出。学生一目了然,理解起来也很轻松。

  五、课后反思

  这节课,总的说来还是比较成功,闪光点处处可见:

  1、教学设计新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主观能动性强,学起来积极,老师教起来就轻松,一开课便深深吸引了孩子的兴趣和注意,正所谓“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虽然上课的时候是下午将近放学,但是在有趣的内容激发下,学生们情绪高涨,效率颇高。

  2、教学重难点把握得当,知识点突出。通过简明扼要的板书和课件演示,将本不容易的三种套索工具比较运用学得很灵活,深入浅出,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3、教学方法合理,学生在重点学习,难点突破上循序渐进,掌握很快。

  4、各种评价运用合理,相得益彰,师生评价,生师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学生敢说会说,同时也乐于接受同学的表扬和建议。

  5、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管是三种工具功能的对比探索,还是个性化作品的评价问题都在孩子们的精彩回答中体现。

  6、信息课本身比较容易导致学生分神干不相干的事情,如游戏、上网等。于是平常教学中,老师们都极力采用控制学生屏幕等手段来避免这个情况。但是这堂课的任务活动中,学生积极探索,没有分心。一方面,任务激励的方式让学生积极面对任务,如教学时说“谁完成的又快又好,谁就是我们班的超级明星,将授予‘智多星勋章’”,这些语言都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无暇他顾。

  有得难免有失,这堂课也有不足之处:

  1、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语言上的一些表扬和鼓励应该可以很好的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上课时,中年级比较常用的手段——鼓掌,显得用得稍多,评价方式或者鼓励方式都可以更丰富多彩一点,同时流于表面的鼓励只能是无根之草,孩子们喜欢的是老师和同学们真正看到他的长处和成功之处。

  2、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因为时间紧迫,没能完成对每个小组代表作的评价,只是对突出的2-3个小组的作品进行了点评。

  3、教学中,除了小助手的帮助以外,老师应当更多的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尽量让学得快的学生吃得饱,让学得慢的学生吃得下,好消化。

  4、对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把握不太好,学生能力的长足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是一门残缺的艺术,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完美,只有在一点一滴中去淬炼。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2

  一、教材分析

  【过渡语】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分析。

  Word是我们处理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而插入表格又是Word中排版必不可少的部分。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Word基本操作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学会本节内容会为后面更高层次的排版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对计算机的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他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的表格,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我在授课过程中将着重把握学生对操作和知识之间的结合。

  三、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在Word中创建表格的方法,以及合并单元格的具体操作步骤。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过程和观察老师示范演示,学生能熟练掌握建立表格和合并单元格的具体步骤,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表格的创建与编辑,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四、教学重难点

  【过渡语】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

  【重点】在word中建立表格。

  【难点】合并单元格。

  五、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新课标告诉我们,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设置情境法、任务驱动法和演示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过渡语】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

  这一部分我将采用情景导入法,具体的做法是我先假设这样一个情景:(植物园内有很多植物,为了植物的健康成长,园长要求工作人员在每次工作之后都要进行记录。如果你是植物园工人,你会如何记录呢?)然后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采用纯文字记录的`植物生长档案,并且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否快速找到西红柿3月20日的长势情况吗?)学生会发现纯文本信息记录的全面,但是却不能直接快速找到有效信息。此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记录才能更加清晰,更加直观呢?)引导同学想到,通过表格的形式记录能够符合以上特点。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制作表格》

  【设计意图】在本次导入,我设置了一个任务,引领本课进行任务驱动教学,在任务的选取上我注意情境性、意义性、可操作性、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通过循序渐进有梯度的任务链,便于学生他这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环节二、新课教学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

  承接导入的情景,利用制作植物生长记录表为任务进行教学,在学习插入表格的操作步骤之前,我会先让学生对表格的一些基本概念做一个简单的了解,讲解横为行,竖成列,然后让学生观察我给定的表格,并且提问表格有几行几列。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的回答出“七行五列”。然后提问,如何插入一个七行五列的表格呢?引出插入表格内容。

  【设计意图】观察是操作的基础,只有了解了表格才能够制作表格,通过观察为制作表格做铺垫。插入表格的操作,我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我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书上的操作步骤,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进行操作,我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能够全部掌握插入表格的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从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材之间,产生有序又有效的互动,插入表格的学习。

  表格插入之后,还需要制作标题,就涉及到了合并单元和的操作,在这个部分我会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我们制作的表格和植物园实际应用的表格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在第一行,植物园是标题,是已经把单元格进行了合并的操作。以此开始进入我们合并单元格的学习。

  在这个部分我将采用演示法进行教学。首先,我先选中第一行的所有单元格,并且提问,大家看,选中的单元格和未选中的单元格有什么样的变化,学生会发现,选中的单元格的背景变成了蓝色。此时我再点击右键,让学生观察对话框并且找到合并单元格,点击,完成操作。

  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表格,因此我边演示边讲解,对一些细节内容进行细致讲解,在老师演示,讲解,学生观察操作中,让每一位学生都牢固掌握合并单元格的操作,突破难点。

  表格调整完成之后,我继续带领同学进行输入文字和调整行高和列宽的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营造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在引导学生完成《植物生长小档案》的基础上,夯实知识体系,内化操作技巧。学会操作并且能够理解Word中表格制作的一般规律。完成本课的教学。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将设计制作一个课程表,这样及复习了本课的操作,对于学生又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环节四、小结作业

  我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后,会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找出Word制作表格在生活中有哪些实际的应用,并请同学们进行制作,下节上课前进行简单交流和分享。

  七、板书设计

  制作表格

  一、建立表格的步骤

  二、单元格的合并,拆分

  三、输入文字

  四、调整行高和列宽

  板书是一堂课的体系和内容的重要体现方式。这是我的板书设计,清晰明了的展示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的全部内容。

  八、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3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们身边的机器人》,本课是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第10课,属于指导纲要中课程内容安排的拓展模块,简单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第一课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常用搜索引擎的有关知识,掌握了网络搜索和文字的输入技能,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了解机器人的应用及发展状况,了解机器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利用网络解决问题和辅助学习的意识得到加强,也为以后学习在仿真软件中设计简单程序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小学6年级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操作相对比较熟练,但是他们也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玩、好问、好奇,情感比较丰富,自主意识和探究意识开始加强。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制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应用及发展现状;了解机器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熟练利用网络获取信息

  3.情感目标:感受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利用计算机辅助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学重难点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了解机器人应用、发展,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因为这些知识理论性比较强,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非常重要。由于小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有限,把辨别机器人和机器人的工作原理确定为本课的难点。我认为重点知识可以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进行突破,难点可以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逐步渗透。

  五、教学方法

  本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原则,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面,好的任务是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从而建构新的知识。本课我主要设置“观察机器人——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这一系列任务链,引导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观察对比、协作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

  六、教学准备

  本课教学将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中进行,借助多媒体控制平台实现实时调控,为学生准备一个机器人的网站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结合6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欣赏视频,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我给学生欣赏一段20xx春晚的“机器人跳舞”视频,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里获得的这些信息?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机器人”,通过学生熟悉的视频,师生的交流,将学生迅速带入课堂,同时引出并板书课题“机器人”。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同时对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做一个初步的调查。

  2.提出任务,引发探究

  在视频背景的熏陶下,我提出本课的总任务机器人的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应用。从下面三个任务来展开。

  第一个任务:了解机器人的概念。通过之前的讨论,你知道什么是机器人吗?你会采用哪些途径?学生会说书本、网络等,书本上的知识很有限,从而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机器人的概念。再让最先搜索到的学生回答机器人的概念,让他说说搜索到这条信息的方法和步骤。最后出示一些机器和机器人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机器人的概念辨别哪些是机器哪些是机器人。这一环节通过交流、网络搜索和讨论,采用“讲授——讨论”对其进行小结,以帮助学生完成从“探究体验——知识技能构建”的跨越。

  第二个任务:了解机器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机器人,现在你知道机器人有哪些组成吗?它的工作原理又是怎样的?请大家结合我们人,思考一下。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个难点,因此我主要通过机器人跟我们人进行对比来展开教学。提问我们人是怎样获取信息的?学生就会思考并很容易地想到眼睛、鼻子、耳朵等感觉器官,机器人也有这些感觉器官——各种传感器,并板书。我们获取信息之后,通过什么分析处理呢?学生会回答大脑,从而引出机器人的大脑——微处理器,并板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思想不同,你知道机器人的思想是什么?是从哪里来的呢?引导学生翻书思考,得出程序,并板书,最后我们人处理后的信息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学生会回到说好、走路、表情等等,引出机器人的执行器官,并板书。通过机器人跟人的对比,使学生明白了机器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板书,使学生的调理更加清晰。

  第三任务:机器人的应用——我们身边的机器人。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已经悄悄的走进我们的生活,来到我们的身边,你发现你周围有哪些机器人?提问让学生感受机器人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补充课题“我们身边的机器人”。你还想知道机器人有哪些应用吗?请大家访问“机器人网站”,在这个网站里有大量关于机器人的信息。

  3.课堂评价,以评促学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课教学的升华,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信息活动过程进行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再提升,因此我设计了一张学习自评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相应打分,自评表内容分为下面几个部分:1.能举例周围的机器人;2.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有用信息;3.知道机器人的特点,会辨别机器人;4.知道机器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5.了解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现状;6.本课的学习表现;7.本课学习的收获。分别从3颗星、2颗星到1颗星,让学生自己评价。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自我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和学习体会,其次6年级的学生已经不太愿意表现自己,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谈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学习体会,这样更加能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感受和体会,对我们了解学生和课的开展做了一个很好的调查研究。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坚持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4

  教材分析:

  电脑教学的每一节实践操作课学生都非常喜欢上。在五年级学生学会了使用powerpoint软件设置背景、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文本框等一些操作技能之后,我设计了一节让学生学习制作贺卡的综合实践课。

  贺卡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表达美好祝福的方式,它可以传递祝福、表示问候与祝贺,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制作贺卡不仅能让学生综合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表达心意,还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后的自信与愉悦。

  设计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主导,以自主探索为主线,采用“自主、实践、创新”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愉快、和谐、宽松、平等的氛围中通过尝试、观察、分析、探究和实践后主动建构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

  1、在powerpoint软件中运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背景设计贺卡,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2、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介绍制作电子贺卡的全过程,让学生体验、探究、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综合实践操作能力。

  3、通过分析和欣赏作品,使学生对多媒体制作软件有更深刻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作热情。

  4、通过动手设计和制作贺卡,发挥学生的设计才能和创意,并学会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 点:贺卡中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背景之间的位置关系。

  难 点:贺卡中各对象的色彩搭配和版面布局。

  教学准备:教学

  课件

  11张 制作素材(春节 中秋节 国庆节 教师节)100多幅

  教学过程: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谈话、欣赏、分析)

  二、任务驱动,实践探究(提问、尝试、归纳)

  三、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动脑设计,动手操作)

  四、展示交流,评价作品(展评、介绍、共享)

  五、总结延伸,拓展提高(总结、巩固、延伸)

  1、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新课一开始,我先和学生一起开心地交谈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来临时,以怎样的方式表达祝福,引出课题。接着我又和学生一起欣赏和分析了四张节日贺卡(春节、中秋节、国庆节、教师节)的主色调,内容及给人的感觉。

  春节贺卡主色调为红色,再配上黄色的艺术字,色彩搭配很和谐,给人以喜庆、热闹的节日氛围。

  中秋节贺卡以蓝色为主色,配以黄色的图片、艺术字,整个页面给人以爽朗、详和、秋高气爽的感觉。

  国庆节贺卡主色也是红色,以代表性建筑物天安门广场前鲜花簇拥,营造出一片欢腾、热烈的节日庆祝氛围。

  教师节贺卡上一束温馨的康乃馨,一杯浓浓的咖啡,配以清新淡雅的背景,表达对老师的问候与祝福。

  欣赏教师精美的贺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想自己动手制作贺卡的兴趣和欲望,因此我设计了欣赏精品贺卡这一教学环节。

  欣赏完这些精美的贺卡,我又出示了一张教师节贺卡,让学生仔细观察贺卡中都有哪些我们以前学过的操作内容?想想它是怎样设计的?让学生分析一张贺卡要包括的各个操作要素:图片、艺术字、背景、文本框。知道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分析这张贺卡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制作一张贺卡并不难,都是一些我们以前学过的操作内容,更加跃跃欲试,想很快就动手制作。

  这时我又设计问题:如果让你制作,你会分几步?先制作什么?让学生在头脑中规划制作贺卡的整体布局。学生回答后,我加以补充,并出示

  课件:制作贺卡的.四步操作法。

  2、任务驱动,实践探究

  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完成各个小任务的过程也就是制作贺卡的过程:页面设置-背景设置-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保存,在完成这些小任务的过程中,我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操作方法,并在边讲边操作的过程中探究,解决,尝试,掌握各个操作小任务。学生熟练掌握了这些操作方法之后,为他们后面独立完成贺卡制作做好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学生熟练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后,我将学生分成四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制作素材分别制作春节贺卡、中秋节贺卡、国庆节贺卡和教师节贺卡。动手之前,我再一次让学生明确制作一张漂亮贺卡应该注意的事项:课件出示制作要求,同时要求在各小组中开展竞赛,看哪组的作品最精致、最有创意。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各小组同学在一起互帮互学,营造了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

  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伴随着课件出示制作要求的悠扬的轻音乐飘逸在教室的各个角落,优美的音乐声给课堂创设了更加轻松和谐的氛围,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美好的祝愿运用贺卡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图片东挑西选,心猿意马而浪费时间,结果许久仍想不出满意的贺卡设计稿图。对此,我把贺卡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介绍给学生,让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艺术的天地中驰骋。而在讲述方法步骤时仍可结合展示的贺卡引用加以示范。在实际设计中鼓励学生打破陈规,树立独创意识,精心设计制作出具有独创风格的,新颖的贺卡。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我会及时地走到他们身边,耐心指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体验成功后的快乐!

  4、展示交流,评价作品

  一张张作品制作完成了,尽管有些作品并不是十分的完美,但都是学生用心创作的作品,是学生思想的结晶,这时我让学生尽情地展示交流,讲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展示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从作品的色彩、版面、创意、审美几方面评价作品,使学生知道一张精美贺卡的标准,并评出最好的一组为最佳设计组。课堂上,学生兴致很高,都希望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欣赏。

  5、总结延伸,拓展提高

  在鼓励和表扬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优秀作品后,我又让学生欣赏了一张带音效和动画效果的贺卡,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激发学生将今天的学习热情持续到下节课。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总体上进行得比较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无论是课前的引入,还是中间的学生制作阶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而且课快结束时,每个同学都设计出了非常精美的贺卡作品,甚至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整个的教学过程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进行引导的新课程理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5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鞠躬)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我来出谋划策。(板书标题)

  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和评价分析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 说教材

  本课内容选自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第 课《我来出谋划策》。本单元重点介绍如何(单元目标) 运用电子邮箱、网络论坛、即时通讯工具以及博客,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等,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发电子邮件,使用即时通讯工具 等技能之后,开设的更高层次的任务,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会如何正确面对网络,如何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正确看待网络游戏的利与弊。了解计算机的其他功能。熟练掌握网络通讯工具的使用技能。该年龄学生计算机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我也应该看到小学生比较好玩、好问、好奇,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操作较容易接受。他们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应多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制订了以下相应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种手段进行成果的交流与共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网络游戏

  本课主要围绕 学生就网络游戏的利与弊以及应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网络进行讨论 展开,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多种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与讨论。难点定为:如何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习惯,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

  难点:

  二. 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和巩固练习法。通过感知——模仿——迁移——运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正确操作方法,运用操作方法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教学中,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给出一个个的小任务,让学生自已动手,自主探究。以任务的方式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内容合理的流动

  三. 说学法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心。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因此,我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讨论协作学习相结合的学法来引导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 。

  四. 说教学准备

   硬件准备:带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

  素材准备:课件、视频等素材

  五. 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当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分四部分来完成本次教学:

  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接着是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第三是巩固知识课堂练习,最后是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第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

  前提。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探求未知领域。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把形、声、色等各种信息作用于学生感官,创设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的接受学习任务,从而乐学

  第二.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要善于发现,并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

  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我会向同学们出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第一个:网络游戏的利与弊。第二个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网络游戏:第三个怎样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任务提出之后,同学们探究思考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看看谁最先得出结论。这样意在培养学生自动探究的学生习惯。在操作过程当中,学生的水平不一,这时候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适时加以点拨。这种“信息交流”,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增加了学生的信息知识。

  第三. 巩固知识课堂练习: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

  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只掌握知识没有技能就如同纸上谈兵。要真正把所学习溶入到自身,还必须亲身实践,动手操作。学生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如何运用网络交流讨论。 他们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解决了问题。学生的角色从“让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学习的兴趣也在不断的提高,好奇也随之得到满足。

  第四. 归纳总结,布置作业:在结束本节课的同时我会让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

  自己的收获,不仅能让同学会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加深对本节课重难点的理解。接着布置作业。

  六. 评价分析

  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能检验学生一节课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鼓励,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发挥他们的创造力。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并对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分析。重点从“行为养成”、“学习内容”、“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要积极体现评价是鼓励、评价是指导。在评价的最后,指出不足之处,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意了情景(设计)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创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既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又陶冶了情操。

  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导。谢谢!(鞠躬)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6

  一、说教材

  “网页制作与发布”是苏科版信息技术下册的课程,主要是学习frontpage的基本操作。这一部分学习内容的重点是:了解什么是网页,编辑属于自己的信息,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网页。主要涉及:文本信息的处理、信息素材的整理、对象的插入设置、网页效果的浏览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这章是属于在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习。《网页制作入门》这一节是本章的基础、入门课程。

  二、说学生

  学生通过前面各章节内容的学习,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处理技术有了一定的使用经验,掌握了一些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等方面实际处理能力,特别是通过对Internet相关知识的介绍及大量网站的浏览,对网页内容、结构、效果等设计的.优劣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有了一定的分析、评判的能力,基本上完成了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等信息处理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通过网络发布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和分工合作意识。结合这个总的教学目标制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frontpage的界面环境;

  (2)了解frontpage的菜单、属性面板、对象面板、快速启动面板中主要功能及用法;

  (3)掌握超级链接的概念。

  能力目标:

  (1)掌握文本网页的制作技术,会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及超级链接

  (2)提高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文本属性面板的使用。

  四、教学过程:

  1.教学任务的设计:

  总任务:设计一个内容文明健康、图文并茂、效果丰富的网页。

  由于学生在基础知识、认知能力;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动机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要求学生完成同一个任务、达到相同的学习效果,既不现实也不科学,反而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学生学习本章的所有内容之前,先让学生了解这一章的教学目标和最终所要完成的总的任务、达到的要求。在学生明确自己所面临的学习任务之后,以此拟定自己要设计的网页的主题、结构、内容;搜集并准备相关素材,然后在每节课开始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应达到的的教学目标及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去完成阶段性的工作任务。

  2.教学模式:“教师演示——自学——指导”式教学模式。

  其流程为: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帮助指导——完成任务

  展示作品——交流评议

  创设情景、提出任务:通过对典型的网页作品的展示与回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明确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自主学习、积极探索:根据要完成的本节课的任务,选择学习资源中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从简单的模仿开始,大胆进行探索实践,通过多种渠道寻求问题的解决。

  帮助指导、完成任务:对自主学习、探索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功能进行帮助、指导;鼓励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拓展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向目标迈进。

  展示作品、交流评议:选择学生制作的具有代表性作品进行展示,由师生共同参与点评,对学生中体现出来的好的制作经验和体会,给予肯定;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使学生的阶段性的作品逐步趋于完善。

  3.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师指导相结合。

  五、教学手段: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室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播放、监控、反馈、讨论、传输等功能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对画图程序和画图工具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深入学习电脑绘画,学会曲线的三种画法,学会灵活运用曲线来画图。本课是三年级教材中的一节实用课。

  2、教学目标

  本节资料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潜力的锻炼,为使学生有效将知识联系于实践,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根据本人对教学资料的理解、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透过自主探究,掌握运用曲线工具绘制单弧曲线、双弧曲线和封闭曲线的方法,能根据主题绘制曲线。

  ②根据实际状况和需要绘制适宜的曲线,在实践中观察、思考,继而创作。

  ③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体验绘画创作的乐趣,培养用心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一些绘图工具的基本操作(如:直线、多个几何图形工具的绘制等),但对如何使用曲线的绘制不甚了解。而透过使用曲线工具绘制曲线方法是本课的重点。本课教学中将曲线为三种形态:一个弯的单弧曲线、两个弯的双弧曲线、封闭曲线,用简洁、易懂的方式,为学生讲述曲线画法的基本要领。透过本课的学习,我期望能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自我创新潜力,学会曲线的三种画法,学会灵活运用曲线来画图。

  重点:单弧曲线、双弧曲线和封闭曲线的绘制方法

  难点: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曲线工具绘图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讲练结合”、“学生自主探究”为辅,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我主要培养学生“理解任务—探索尝试—综合运用—自主创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学生的创造潜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潜力。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注意培养学生大胆动手、善于探索新知的潜力,在教学设计上,我把新知细化成多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每一个小任务中品尝到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教师要把握精讲多练的原则,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实践和探究,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三、说教学过程

  教材中曲线的学习是以画柳树为载体进行学习,但基于我们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生活地域的不同,加上本节课是初学曲线工具,本节课让学生画柳树难度较大,因此,我并没有采用画柳树作为制作主题。我认为从认知上思考,要注意传授知识的科学性;从技能上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画图方法;从学生思想上思考,要注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现设计如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探索新知,实践运用——拓展提升,深化知识——归纳小结,知识内化。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老师课前准备一幅绘画作品,因为针对的是小学生,所以作品色彩要鲜艳,作品资料包含了本节课要讲的主要知识技能,亮丽的图画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明确本节课就应学会并掌握的学习资料,从而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实践运用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中,三种曲线形态绘制方法的学习均采用导学案辅助学生自学,提高学生自学潜力。

  1、认识曲线工具图标及工具样式

  2、学习单弧曲线

  先出示两个表情图(微笑的表情、难过的表情),提出任务一:运用曲线工具完成表情图,进而要求学生利用导学案自学单弧曲线,完成表情图。学生理解任务后,便探索尝试,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小结单弧曲线的画法。

  联系生活:大家想想还有哪些事物能够用曲线工具绘制?

  在学生单弧曲线绘制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抽象生活中的曲线,为后继的.创作奠定基础,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到双弧曲线的学习。

  3、学习双弧曲线

  事物的外表呈现出弯曲的线条,我们能够尝试用曲线工具绘制,除了静态事物,还有很多事物总是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尽管它本来是直线条的,但是运动起来的时候还会是直线条吗?

  出示《气球图》,观察气球的拉线和刚才所画的单弧曲线有什么不同?

  理解什么是双弧曲线,利用导学案二,学生自学双弧曲线,最后师生共同小结画法,并完成《气球图》。

  4、提出问题:比较单弧曲线和双弧曲线的画法有什么异同点?

  学习完单弧曲线和双弧曲线,透过比较形态和画法,加深对这两种曲线形态的画法。

  5、学习封闭曲线

  教师出示封闭曲线图,学生观察封闭曲线,想想像什么?透过学生的想象,联系生活,扩展曲线工具的应用范围,再利用导学案自学封闭曲线,最后画水滴来巩固封闭曲线的画法。

  6、小结曲线工具三种形态的画法

  (三)拓展提升,深化知识

  按要求作画:利用曲线工具创编表情

  (四)归纳小结,知识内化

  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本堂课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透过老师的补充讲解完成所学知识的资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遇到困难时能向其他同学求助,相互协作,很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一学、想一想、画一画掌握画曲线的方法。给予学生亲身实践操作,从实践中学会调整线段弯曲,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最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8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设置动画效果》。下面我首先分析一下教材:

  一、 教材分析

  《设置动画效果》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第40课,教学对象为中高年级。本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powerpoint,能利用powerpoint制作出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并能对制作好的幻灯片进行播放和浏览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powerpoint一教学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同时《设置动画效果》这一课趣味性较强,学生也较感兴趣。这节课可以说,是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使静态的演示作品变为动态的演示作品,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PowerPoint两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能制作动画效果的幻灯片,了解插入声音等多媒体的动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的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创新、团结协作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两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动画幻灯片对象顺序的调整。

  教学难点: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师生讨论----任务完成---- 自主实践----效果评价”的五步教学模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作为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本节课采取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办法,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二要注意分层要求学生。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不同基础的学生能针对自己的学习及时解决问题,自主选择需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自主的学习是有效学习最有力的保障。(这一点在我的这个网页课件中将着重体现)

  五、教学过程

  结合学习目标与学生学习特点,我预设了如下教学过程:为了辅助教学,我做了个简单的课件

  (一)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首先以小兔过生日的flash画面引入。我会这样和小朋友谈话:小明家的小兔盼盼今天过生日,小明想送给盼盼一张生日贺卡,大家帮他看一看,这两张幻灯片之间有什么不同?(大屏幕展示老师精心制作的两张幻灯片)选一选,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张幻灯片,为什么?

  学生选择出喜欢的幻灯片(学生会选择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因为它比较新颖、生动、各吸引人。)

  在第二张幻灯片中我运用了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中的效果设置,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共同研究的问题。(揭题:板书“设置动画效果”)

  请大家帮我将第一张幻灯片也设置成的第二张幻灯片的效果吗?使它变得和第二张幻灯片一样吸引人。

  这些动画和声音是怎么做的呢?(从"问题"出发,强调让学生亲历真实任务的解决过程)

  (二) 任务驱动,分层探究

  我这里的设计理念是教学过程中,把总任务细化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任务一:布置探索学习任务,寻找有关“动画” 命令

  师:要想设置动画效果,那首先要找到有关“动画”的命令,这些命令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找一找。(这里渗透自主学习的思想,不将直接的操作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将如何尝试的方法告诉学生)

  任务二:学习使用“预设动画”命令

  找到命令后,先让学生自主尝试一下“预设动画”这个命令。(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操作方法。)

  1、教师演示操作并讲解:将“盼盼的生日晚会”这几个字设置成“预设动画”中的“空投”效果。并单击“幻灯片放映”按钮,观看动画效果。

  教师指出注意点:设置动画之前,必须先选定对象,然后才能设置动画效果。

  2、学生操作练习,分别将“小兔”的图片和“蛋糕”和“生日快乐”设置成“飞入”、“溶解”、“照相机”等效果。

  教师循回指导,不会的同学可以单击“操作演示”的视频演示再次学习,最后都能独立做出来。(注重分层教学,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体现不同层次目标、难易度和个性化,力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3、学生上台演示,表扬奖励。

  任务三: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

  盼盼过生日,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看,大象康康拿着一串风铃走来了。既然你们现在会做动画了,那老师请你们做一件事,用“预设动画”命令把“大象康康拿着风铃”图片设置成“从右侧缓慢移入”效果,并且还带有“风铃声”,试试吧。(学生试做)

  发现问题(用“预设动画”不能完成),请做出来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出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学生操作(以同桌两人为一小组合作),也可以单击“操作演示”来自学。(体现小组合作精神,在学生练习、学生思考中,体现出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新的、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意图。)

  汇报:请同学上台做小老师演示,教师奖励小礼品。

  这时小猫乐乐“喵喵”地走来了,小羊奇奇也“咩咩”地走来了。

  1.练习:利用“自定义动画”将小猫和小羊的图片和文字都设置动画效果,并伴有他们的叫声。

  做好后进行广播交流,看看有什么不同?老师这里也做了一张,看看有什么不同?(是先出来声音,再出来图片和文字的)你们猜,老师是怎样来设置的呢?是怎么来改变它们的顺序呢?

  2.讨论:怎样改变动画播放的顺序,把第二张幻灯片的小猫文字先出来,图片后出来。

  汇报:请同学上台做小老师演示,教师奖励小礼品。

  练习:把小羊的图片和文字的播放顺序也改变一下。

  3、老师通过演示提示注意点:如果对象没有动画效果,就用不到“顺序和时间”命令,只有对象被设置了动画效果,“顺序和时间”才有用。

  师小结:好,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设置效果的两个命令,一个是预设动画,还有一个是自定义动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创作一个作品吧。

  (三)自主实践,巩固练习

  (结合时事)在刚刚结束的第39届体操世锦赛上中国队夺得了全部14枚金牌中的8枚,在奖牌榜上傲视群雄。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们高兴吗?(老师这里提供了一些我们中国体操运动员的图片和资料)那就用你们的作品表现出来吧,主题就是关于体操世锦赛方面的,要求有两张幻灯片,有动画和声音。

  给学生留有创新的开放空间,体现出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新的、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意图。

  (这个环节我希望能把学生课堂上学习热情延续到课外,并把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学习致用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四)效果评价,指导激励。

  教师利用广播教学,展示几幅学生作品。先请同学互评,并请制作比较优秀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然后教师集中给予肯定,指出其中还需要提高的地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

  六、设 计 说 明

  纵观全课,本节课突出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完成任务情况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9

  一、教材分析

  《编辑声音》是《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27课,是学习和使用录音机软件板块中的第二课。在本课中,分为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两部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使用录音机软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讲解如何对声音进行简单的编辑和修饰,使我们的声音作品更加丰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和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活动设计的兴趣性,活动要求的层次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我指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使用“录音机”截取声音、混合声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学习,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声音文件进行编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编辑的声音文件,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对同学们的作品做出合理的评价。

  教学重点是对声音的简单编辑,难点是对声音的混合与审美。

  二、教学学法分析

  信息技术纲要中明确指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 “小组合作法”、“分层教学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法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三、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本课教学设计我采用“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协作提高、观摩欣赏”等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激趣导入

  先请学生欣赏一下老师事先录制的一段声音,其中很多不同种声音混在一起.(有雷声,风声,火车声,笑声……),然后我提出: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吗?想不想也来动手制作一件这样的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编辑声音.板书课题:编辑声音. 这样,通过欣赏编辑过的声音,知道声音可以被编辑,从而自然导入本课,学生也能顺其自然的学习编辑声音.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浓厚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与探究心。

  (二)、探究新知

  本环节以任务驱动式展开分层教学

  首先播放"江雪"声音文件.提出:你们觉得这个声音录制的怎么样

  学生会发现:有的地方有杂音,声音太单调, 加上背景音乐会更好!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或纠正.并确定编辑声音的操作步骤.

  然后抛出任务一,删除多余的杂音。

  要删除杂音,首先要确定杂音的位置.让学生先一起来听听!(边听边记录杂音的时间)接着请一位学生说说杂音的位置在哪?是怎么知道的?提示学生注意看窗口左侧显示的时间,来记录杂音的位置.

  接着教师演示:去除文件前多余杂音,使用"删除当前位置以前的内容"命令.

  然后让学生完成去除杂音的任务,提示小组之间可以小声的讨论,也可以阅读书上的操作步骤.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巡视并作适当指导。完成后选择学生作品进行播放,让学生进行点评,互相学习.

  通过这样的设计首先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接着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电脑之间产生互动,形成设计团队,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促进成长,使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更牢固.同时本段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录音机的功能,对以后的自主学习很有帮助。

  (三)、协作提高

  完成了任务一,提示学生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

  提出任务2:为"江雪"录音文件配上背景音乐,使录音效果更好.

  这一部分,我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小组合作来完成,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好,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操作结束后,上传作业.并让学生点评.

  背景音乐和朗诵的诗词意境相符,比较好!

  1,提出练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

  建队六十周年,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同学,代表全区的少先队员进行了献词,老师把同学们的朗诵录制了几小段.现在想把他们编辑一下,你们能帮我吗

  (1)把朗诵的声音中杂音去除.

  (2)给朗诵配上背景音乐.

  (3)把几段录音合成一段.

  (学生实践操作,师巡视指导)

  学生质疑:几段音乐怎样合成呢(学生再探讨,交流,继续操作)

  教师提示:

  (可观看资源库中自学操作视频).

  结论:可运用"编辑"菜单中的"插入文件"命令.

  2,保存作品,提交作业.

  3,教师播放作品,师生一起评价.

  (设计理念:对练习进行分层设计,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利用知识迁移来自学新的知识,在合作学习中增加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机会.层层递进的练习设计能够,能更大的发挥学生的潜能.)

  师:我们通过学习 "文件混音",又认识和运用了"插入文件"命令,那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编辑(E)"菜单中的"粘贴混入(X)"与"与文件混音(M)","粘贴插入"与"插入文件" 命令.它们的使用方法与效果上有什么异同为什么"粘贴插入"与"粘贴混入"是灰色按钮 (预设)

  (1)学生尝试两组命令的操作.

  (2)分组交流操作心得.

  (设计理念:对录音机功能学习的完善,通过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作用.同时,对未知知识的探究,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四)、观摩欣赏

  在这个环节里,我请学生通过屏幕广播功能去欣赏学生的作品,互相看一看,评一评,虚心地学习他人的长处,这样可以使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多了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了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了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了一份成功的喜悦。

  谢谢各位评委。

  板书设计:

  编辑声音

  前 后

  当前位置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10

  一、教材分析

  从新理念的角度审视、分析教材,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学会了如何用浏览器上网以及查找网络信息,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而且学生对于探索网络世界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了,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他们想更深一步地去挖掘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自然地揭开新课的面纱,这节课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保存网页、图片以及部分文字等信息,这是学生上网所必需掌握的基本操作。因此,本节课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识。加之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动教学情境的创设,他们将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经历体验中产生需求,探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立足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保存网页、网页上图片以及网页上部分文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培养成功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亲历、体验、探索,掌握保存网页上图片、文字及整个网页的方法。

  教学难点:保存整个网页。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景导学法和任务驱动法

  ⑴情景导学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在本节课的开始环节设计了一个实例,在真实的情景中将学生引入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中来,这样的设计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⑵任务驱动法

  为了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所以本课中我使用了“任务驱动法”,教师布置任务,并给出提示与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学生完成了一个任务,伴随着的就是一种成就感,这样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对于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也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给学生的茫然的感觉。

  六、教学流程

  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立足反思重建,我先后三次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听取他人的建议,加之两次教学实践,最后确定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信息技术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所以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上节课学会了如何在网络世界里畅游穿梭,你们觉得有趣吗?同学们看,我们的学校是由老师、同学和校舍组成,那同学们想想在访问的网站中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同学们回答:网页。那网页又是由什么组成啊?文章、图片、动画……继续设问:那你们有办法把漂亮的图片、好看的文章或你喜欢的网页保存起来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

  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学生的回答循序渐进的自然过渡到新课,并且使学生自发地产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索新知,完成任务

  立足原有平台,抓住新旧衔接,创设需求,探索问题方法,这一环节我循序渐进的设计了3个递进性活动:

  1、教师引导,学习新知

  保存一个网页。以网页为例,该网页主要介绍一些关于花朵方面的知识,与科学课有联系。

  访问网站——单击相关链接——显示相应的网页——打开“文件”菜单——单击“另存为”——指定名称是“我的文档”的文件夹——可以命名,单击“保存”按钮

  此过程讲授后请学生上台操作以巩固新知,操作时教师适时评价,也可找学生进行评价,适当运用鼓励的语言:“看,这个小同学真像个小老师呀”、“这位同学讲述得比老师还明白”。同时提醒学生在引用他人著作时要注明出处,以提高小学生对知识产权的认知。

  “保存网页”的步骤非常简单,但对于孩子来说是第一次接触稍有困难,在这里,我设计“教师示范、学生示范、小组合作示范”等几种形式,巩固新知。

  2、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目的。此环节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个环节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参与到学习中去,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和讨论,在巡查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一步提出循序渐进的问题,从而解决学生的困惑。在交流时,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能掌握的知识,如果在遇到困惑时组织小组的学生共同思考,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此时的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在学习新知时,首先给一个提示:保存网页上图片的方法与我们学习的画图中图片的复制与粘贴很相似。并且告诉他们,四人一组,分工明确,给他们一些分工的建议,成员可以分成组长、调查员、操作员、汇报员。但并不是说每个成员都自己做自己的事,还是需要共同讨论,接受组内的其他同学的意见,商议解决问题。此时教师,走进学生的小组中去,了解学生的疑惑,从点播的角度促使学生进行学习。如果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就顺势点播,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从已有的知识中寻求新的途径,激励学生从多条路经出发,或者自己开辟蹊径,利用小组长的组织建立可行的学习过程。

  保存方法:

  打开网页—选定图片—右击图片另存为—输入文件名—保存图片。

  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3、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本环节是在前两个环节和以前的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本课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加之保存网页上的文字的操作方法与前两个知识点有相近之处,所以趁热打铁,为学生提供自学课件,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保存网页上文字的方法。

  教师引出:有的时候网页上既有图片又有文字,如果你不想要图片,只想要文字,那该怎么办呢?这个一定更简单吧!试试看吧!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

  保存方法:

  访问网站——选文字——复制——单击“记事本”——粘贴——保存文件

  (三)布置任务、综合练习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体会到网络世界的精彩和掌握本节的教学内容,并且能够体现学科整合的特点,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语文教学,向同学布置了下面的任务,让学生查找语文课本中的相关的图片信息,并且把它们收藏起来。课前学生把语文课本带来,把涉及到的图片分类,然后通过网络,利用本节课掌握的知识点,把图片、相关的文字资料保存起来,并且告诉学生,如果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用到这些图片,可以到这里来查找,有条件的话,可以打印出来。

  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计算机的教学应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因此学过之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操作,以达到巩固、熟练操作的目的,并且让同学们明确学知识的真正目的,是运用。而不是摆设。

  (四)、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给出一张评价表。让学生认真填写。并且汇报自己的填写情况,说说你填写后的感受,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评、互评,衡量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在,取他人之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自己进步。

  让学生感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轻松,原来自己比想像中的更强。

  七、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断变幻的形式和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2、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小组成员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学习效果很好。

  3、运用了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撞击新旧知识的契合点,不知不觉将新知掌握。

  4、布置任务环节中,学生将所用的涉及的语文方面的图片保存,真正地做到了知识的学以致用。

  5、在最后的评价环节中,时间显得有些不充分,评价环节也很重要,应在这一部分再多留一些时间。

  6、在汇报学习、操作情况时,学生有只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表达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有条理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和网友的聆听!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11

  教学目标:

  1.熟悉用即时通信软件交流的过程;

  2.了解网络即时通信的特点;

  3.体验即时交流的魅力。

  教学重点:熟悉用即时通信软件交流的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网络即时通信的特点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二、进行新课。

  (一)申请账号

  1.双击桌面上的`POPO快捷键,启动

  2.打开申请账号的对话框;

  3.输入自己的账号名称及个人资料等信息;

  4.根据窗口中的提示继续操作。

  (二)添加好友

  1.教师演示、讲解:

  2.向周围同学询问他们申请到的popo账号;

  3.打开用于添加好友的对话框;

  4.输入一个联系人的账号并添加为好友;

  5.继续添加好友。

  学生实际操作。

  (三)收发信息

  1.打开对话窗口;

  2.输入并发送信息;

  3.打开表情框,插入需要的表情符号;

  4.输入其他表情符号或文字信息并发送;

  (四)传送文件

  1.打开“发送文件”对话框;

  2.选定要发送的文件,提交发送申请;

  接收好友发来的文件

  1.接受发送申请,打开“保存”对话框;

  2.选定合适的文件夹,开始接收文件。

  (五)共享网络资源

  1.搜索感兴趣的图片;

  2.查看并复制图片的网址;

  3.设置“网络资源”;

  4.发送信息,观察对话窗中出现的图片。

  (六)练一练:

  (七)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1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本____级上册第_____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_____________之后,开设的更高层次的任务,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会____________。本课内容操作性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讲,______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开始具有一定地探索能力。从认知特征来讲,大家在生活中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充满了对新学科的好奇。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1、认知目标:了解______________,掌握______________的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______________的用法/操作;

  本课学习的难点是:能灵活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法与学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探究讨论—任务驱动”等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制造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

  1、 创设情境法

  在课堂上通过有目的地引入生动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

  2、 讲解演示法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要边讲边操作,使学生边听边动手。

  3、 任务驱动法

  通过为学生设置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4、 分组教学法

  使学生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评比竞赛中共同进步。

  5、 游戏教学法

  通过引进一些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 辅助教学法

  利用指法练习软件CAL进行指法教学与指法训练。

  7、 竞赛活动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检测并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在学法上,该年龄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六、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给大家展示一份作品,让大家进行评价,然后我提出:这样的视频(动画、画面)我们也能制作,大家想不想也来动手制作一件这样的作品呢?那就让我们马上开始吧。通过这样的设计,创建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的接受学习任务,从而乐学。

  2.提出任务,探索新知

  任务一:

  由我来通过屏幕广播方式演示示范操作过程,让学生们观看我我操作过程中作品的变化是什么?(这样设计是为了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给学生_____分钟,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强调、说明,同时肯定学生的努力。

  任务二:如果________________,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操作呢?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同桌交流以及我及时需要的补充,完成设定的任务。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不能将结果简单地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然后互相讨论补充,教师总结。

  任务三:________________,这是与____学科有关的问题,这个任务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操作流程后,与同桌交流讨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制作演示,适时请几名同学谈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及在操作过程中村中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如果问题还没用解决可以请其他的小组帮忙解决,最后由教师总结,使学生在交流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3.实践操作,评价提高

  以小组讨论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创作或者演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然后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对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分析。重点从“行为养成”、“学习内容”、“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要积极体现评价是鼓励、评价是指导、评价是教学相长。在评价的最后,指出不足之处,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

  4.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一个环节,我会让同学们一起进行总结,我最后做一个补充,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后,我会布置这样一个作业,通过这样的作业给同学们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份创造的信心,也多一份成功的体验。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我采用的形式更清晰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所学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13

  一、说教材

  《文字修饰》是江苏省信息技术教材第33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word20xx文字处理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word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word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改变字体,如何添加艺术字,使得文章更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重点是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和插入艺术字。因此,可以利用文字修饰教学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美育教育。

  单就内容,虽然学生只是掌握word的输入文章和段落排版的一些基本操作,但文字的修饰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课堂上可以以尝试性练习为本,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教师、书本的帮助或通过学习交流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word20xx的操作,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和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练习操练,使学生能熟练的使用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对文章的字体、字号、颜色进行修饰,并能对艺术字进行简单调整。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

  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艺术字的插入方法及调整方法。

  四、教学难点:

  在文字修饰时应先选中修饰对象。并要在计算机操作中养成习惯,对对象操作时,要先选中所要操作的对象。

  五、教法阐述: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知识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情境,并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再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引领的方式,针对学生制作情况的反馈,简单任务直接演示;复杂问题分步解决,逐步揭示学习内容,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方法中渗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达到课堂教学素质化。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乐学”;“能学”;和“会学”。只有做到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得以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才得以实现。

  六、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七、教学环境

  学生人手一台安装有word20xx的计算机。

  八、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展示一份学生手抄报作业,(一份没有修饰),请学生当评委来评一评这张手抄报怎么样?

  学生通过已有生活经验肯定会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未修饰的手抄报由于缺乏修饰而显得单调,不“美”。最后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给单调的手抄报打扮一下,使它变“美”。这是板书:文字修饰。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本环节分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对文字进行修饰:改变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和颜色,以及文字的简单修饰等。

  课前把没有经过修饰的文件上传到校园网中,让学生先从校园网中把它找到下载下来,再打开,然后先请学生和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再自己尝试着简单修饰一下文章。这里给学生5-8分钟的时间。老师这个时候可以巡视指导学生,给一些学生一点启示和提醒,在巡视时发现其中好的学生,再接下来就请这些学生来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设置的。这时老师主要是补充说明学生的介绍。之后可以指名一个到两个学生来根据前面同学说的方法,你来做一做,在这里老师应该给学生指出关于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就是在文字修饰时应先选中修饰对象。学生在学会了基本操作后,再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一些修饰。老师仍然进行巡视。之后再展示几个做的好的作品,进行一些表扬和奖励。这里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

  第二层次:插入艺术字并对插入的.艺术字进行编辑。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基本掌握了文字修饰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新的任务: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手抄报打扮得挺漂亮的。不过阿,我还有一个要求的。在我们的word里还有一种修饰文字的方法,看过书的同学已经知道了。是“艺术字”。艺术字一般是用于对文章标题的修饰的。“艺术字”怎样插入呢?

  给学生提出问题后,紧接着教师就可以向学生简介插入艺术字以及艺术字的简单编辑方法。讲解完成后,可让学生自由操作,这里给学生8-10分钟的时间。此时教师巡视学生进行,并鼓励学生遇到问题相互讨论、协作解决。教师也走到学生中间,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基本完成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第三层次: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给学生一篇文章进行修饰。

  学生通过学习对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颜色等的修饰,以及学习了艺术字的插入和简单的编辑后,对文字修饰这一部分的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此时可以再给学生布置一个难度更高的任务。请他们把自己学到的一切计算机知识融合进来,对“江雪”这首诗进行编辑、修饰等。这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给予10-15分钟时间。

  学生自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为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操作技能比较熟练者为A等,操作基础薄弱者为B等,A等学生可让其充分自主学习,B等学生教师可适当进行个别指导。

  最后进行展示和评价,对创作的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评为“小小电脑文字设计师”,并发奖。

  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1)我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

  (2)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即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效果)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九、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同时主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画图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5.分层教学的实施。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不同对象分别对待)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05-13

信息技术说课稿06-18

信息技术说课稿06-14

信息技术说课稿05-02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通用15篇)06-09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4篇06-01

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09-12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3-21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1-13

《信息技术》说课稿(通用5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