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制度(通用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酒店管理制度(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酒店管理制度1
1、管理人员要在关键的时候,出现在关键的部位,抓住关键的问题,这就是管理的技巧。
2、调整工资要达到稳定骨干的目的,就要掌握调整的时机和比例,使工资真正起到管理的杠杆作用。
3、劳务管理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来源于平时对劳务市场的资料的积累及分析。
4、企业要寻求发展,必须有人才和钱财,而企业质量的巩固,则有赖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
5、企业的培训应着眼于提高各级人员的素质,使每一个人的内在特征,自觉地体现在宾馆的服务原则之中。
6、企业管理不能依赖于自觉性,关键靠制度管理,要有一套启发员工自觉性的规章制度,以法治馆。
7、作为一个企业,一定要注重文化素质的培训,职工文化素质低下,将会阻止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入。
8、用钱刺激的积极性是不会长久的,全看在钱的份上来工作的人是不会讲职业道德的,要考虑如何培养员工的企业感,树立企业精神,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9、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就没有高水平的服务质量。
10、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重点来开展培训工作。对员工,重点抓好酒店意识和业务基础的培训;对管理人员,则应重点培养。
11、培训中心对各部门的培训要按计划,按进度,落实到具体人去督导检查,真正落实培训的质量。
12、维持酒店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培训,培训既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的方式之一。
13、企业的质量是靠人来维持和提高的,对员工不教而诛是不对的,无原则地讲人情也是不对的,要处理好人情与管理者的关系。
14、工作中的惰性来自浮夸的习气。
15、管理人员在下达工作指令后要督导、协调、管理和检查,不能只管下令,不管落实。对于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都应逐项跟查,逐项落实,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跟一步才能真正抓深抓细。
16、管理人员关键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作风,哪项工作是以扎实、紧凑深入的作风来抓,哪项工作就会获得良好效果。
17、酒店的培训工作应从酒店的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的特点、经营管理的需要和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来制定培训方案,从制度化、系统化人手。
18、没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在企业经营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是起不到监督保证作用的。企业需要一支思想过硬业务技能高的骨干队伍,如不抓紧在青年人中发展党员,将是党的工作失误。
19、严格管理不仅仅体现在对人的管理上,也体现在对财、对物的管理。
20、不要埋怨客源少,生意难做,关键要看我们对现有客人的服务工
21、没有平时一点一滴的细致工作,就没有企业一定的辉煌。正确的经营决策来源于对市场动态的了如指掌。
23、生意靠跑(出外促销)回来,效益靠干出来。
24、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既是“同一战壕战友”的关系,又是“猫与老鼠”的关系。
25、酒店的管理人员首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有自豪感、荣誉感,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所做的工作,又怎么可以去教育培训员工呢?
26、主管、领班应多到现场与员工一起操作,督导质量。要意识到,质量是竞争的基础,而质量体现在每一件为客人服务的小事上。
27、整体经营指的是在一既定目标之下,各部门的工作互相支持、配合、协调、促进、制约,而不能各自为政,划地为牢。
28、在物资采购上要有市场概念和价格概念,要区分客用物资和自用物资,前者应高雅,后者应实用。
29、讲究操作流程不是不讲效率,讲究岗位责任制并不是关、卡、压。
30、发展企业应首先抓好大本营,没有本,就没有利。
31、顾客评价服务质量是看他所得到的实际效果,而不是看有没有尽力。
32、要使管理人员和员工有压力感,但不能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要给人有活动余地。
33、价格是市场动态的反映,也是一个企业经营方针的体现,制定价格要符合市场的规律和酒店的实际,按行规办事,讲商业道德。
34、酒店的培训目的不是培训全才伟人,而是培训员工的思想及业务的基本功,即素质。
35、效率应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节约时间从一分一秒着眼,在做好基础工作上才能讲效率。
36、作为一个部门经理,对本部出现的问题不能大包大揽,经理对部下的差错“勇于承担责任”只能使差错延续不断,正确的态度是挖找根源,提出整改措施。
37、主管的工作是酒店管理中重要的一环,主管只说不做不行,只做不说也不行。经理对主管的管理要抓得紧一点,标准定得细一点,管理方法要科学点。
38、部门的培训方式要有竞争性、娱乐性和趣味性。
39、酒店的工作特点就是如何把有形的设备与无形的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40、做酒店工作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要有市场概念、竞争意识和成本核算观念。
41、对关键问题应议而解决,决了即行,否则一事无成。
42、人员流动是正常的,人家来挖人材也是必然的,关键是如何针对社会实情做好员工素质提高工作,如何保证人员走一批,培养一批,成长一批,把培养骨干和技术尖子作为常年的工作;作为管理人员来说,则应不断提高领导艺术,考虑问题周到点,讲究工作方法,对员工的心理活动要多了解,多分析,多通气,多研究。
43、没有工作量的限制,就没有质的变化。
44、管理人员要带着工作标准去巡查,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坚持现场督导。
45、人的素质的培养是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培训中累积的.。
46、管理人员的级数越高,自觉性越强,对他们的管理制度就会越少。
47、只有抓好平时的工作,关键时候的判断才不会出差错。没有平时的工作质量,就没能关键时的化险为夷。
48、任何人都会有优缺点,做任何工作都有对与错,问题是要分清楚哪方面是主流。
49、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体现在每一件小事上,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体现出我们的服务意识,要有好的服务质量,首先应有好的工作作风和好的思想意识。
50、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产品的情况,竞争对手的情况和市场情况,然后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经营方针。
51、企业的路线是由无数小点连接而成的,形成了自己的作风和精神,所以酒店工作无小事,事事关联着声誉和形象。
52、宣传企业,扩大企业的影响,使企业融于社会中,使社会理解企业。
53、每一项接待工作都是重要的,对于我们可能是简单的重复,对于客人就是第一次。
54、把匿名信一概而论说成好或是坏都是不对的,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而不是在它之前。匿名信多是捕风捉影,我欠的我作应是如何驱风消影,而不是撂担子。凡是一个制度的实行涉及到个人利益时,各舆论都会产生,对其不实之处要大度大量,豁达,超然。
55、人事培训工作要有一条龙的工作意念,招工时要考虑如何培训,培训时则要考虑如何合理地使用劳力了。
56、酒店的管理建立在客人的投诉之上,也可以说,酒店的管理建立在对质量事故的分析总结基础之上。
57、市场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要善于随市场的变化而变,捕捉一刹那的效益。
58、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不等于一无所有。
59、销售政策的制度要考虑宾馆的经营管理方式,经营特点,发展方向,客户成份,市场趋势等。
60、公关部与销售部在宣传方面的区别在于公关部着重于企业形象的整体宣传,帮助社会了解企业,搭好企业与社会的桥梁,而销售部的宣传则是就市场开发而言,为房间的推销而去宣传。
61、正确的房价制定要考虑对象、流量、信誉、时间几大因素。
62、一个国家要有共识,稳定才能发展,同理,一个企业领导班子也要有共识,团结,才有生命力。
63、一个企业能否巩固、提高、发展,有赖于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64、酒店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事培训工作一定要走在各项工作的前面,人才的培训是酒店百年大计,是重要的战略方针。
65、广告要讲究效果,应考虑做给什么人看?针对什么市场?要达到什么目的?
66、新酒店的开张虽使客源市场有所震动,但只要我们保证质量,客人会回来。
67、一个企业在大好形势下不去发展是没有出路的。开拓的阻力来自于头脑中的平均主义,不求上进,不敢承担风险。作为经营者要时刻处于“冲”的姿势,守是守不住的。
68、管理是为顾客服务的,管理本身如何同制作产品的过程一样,要研究市场,讲究产品质量。
69、酒店工作实际上并不复杂,硬件+软件+协调+素质=质量。
70、看不到大好形势是无知,看到了不去发展是无能。
71、酒店的管理质量=硬件+软件+协调+素质。
72、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体现在五个一: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脸色;一个笑容;一句话。
73、竞争形成压力,压力产生动力,有动力才会有自觉为企业创造财富。
74、酒店管理并不神秘,最起码要具备“三实”:抓实、落实、老实。
75、高水平的酒店管理来自对市场的研究,对产品质量的讲究。
76、人的素质是一流酒店的基础。
77、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化酒店既要管人,也要育人。
78、客房主管工作关键要做到“勤”,多走,多看,多检查。
79、有竞争就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自觉为企业创造财富。
80、在酒店管理上,我们常说客人永远是对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次都百分之百全对,问题是当投诉内容与事实有出入时,我们是不是能够把“对”让给客人,“让”体现了酒店人员素质,体现了我们的政策水平,“让”得既不得罪客人,又是维护企业的利益。
81、经理、主管的眼睛应能发现问题,起到控制质量的作用。
82、当管理人员的应有张婆婆嘴,久而久之,员工就知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
83、全方位地提高工效不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标准、定进度,从细微之处着手。
84、服务质量是竞争的基础,是企业生成的根本条件。
85、要使员工为宾客提供优质服务,我们首先要为员工服务好。
86、管理作风要具备“三实”:扎实,落实,老实。
87、酒店档次的高低应由客人来决定,客人投诉的次数及轻重是衡时酒店管理水平的标准。
88、做酒店工作的一定要重视小事,做到事事落实,件件清楚。
89、发展企业要有“动”和“变”的观念,市场在不断变化,如死水一潭是做不活生意的,酒店工作要常出新招,给人常住常新的感觉。
90、每个员工的仪容仪表都代表着酒店的格调,要意识到,自己在酒店的表现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酒店。
91、宾馆如同一部机器,各部门如同机器上的各个部件,只有紧密的结合才能24小时运转自如。
92、“永远不要得罪客人”是服务行业的铁的原则,一个脸色、一个笑容、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要符合职业道德。
93、管理人员以身作则是培养员工企业感的条件之一。
94、得罪了所有人的经理不是好经理,不敢得罪人的经理也不是好莱经理。
95、在经营上,第一是地点,第二是地点,第三还是地点,而在管理上,第一是人的素质,第二是人的素质,第三还是人的素质。
96、管理人员对工作的态度应是以完成为准,而不是以小时计算。
97、作为管理人员应做到:有社会道德,晓做人道理,知企业法规,识宾馆大体,而不是把自己划于法规之外。
98、培训是管理的基础,基础好,管理就顺,基础不好,质量就降。
99、管理人员在“三个管”地带(几个部门的交接处),三不管时间(上、下班时间,午饭时间)要有主动过问,主动督导,主动管理的精神。
100、不断地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把其与中国酒店业的实际线结合起来,就能起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酒店管理的路子。
酒店管理制度2
饭店管理一般分为前台(服务管理)和后台(厨房)管理。以下是服务管理。
餐厅服务员管理制度
1、及时了解当天的餐桌预订情况及餐厅服务任务单,并落实安排好餐桌。
2、接受客人的临时订座。
3、负责来餐厅用餐客人的带位和迎送接待工作。
4、仪容整洁,不擅离岗位。
5、根据不同对象的客人,合理安排他们喜欢的餐位。
6、解答客人提出的有关饮食、饭店设施方面的问题,收集有关意见,并及时向餐厅主管反映。
7、婉言谢绝非用餐客人进入餐厅参观和衣着不整的客人进餐厅就餐。
8、保证地段卫生,做好一切准备。
9、在餐厅客满时,礼貌地向客人解释清楚。并热情替客人联系或介绍到本酒店其他餐厅就餐。
服务员岗位职责:
1、按照规格标准,布置餐厅和餐桌,做好开餐前的准备工作。
2、确保所用餐具、玻璃器皿等清洁、卫生、明亮、无缺口。桌布、餐巾干净、挺括、无破损、无污迹。
3、按服务程序迎接客人入座就席,协助客人点菜,向客人介绍特色或时令菜点。
4、仪容整洁,不擅自离岗。
5、勤巡台,按程序提供各种服务,及时收撤餐具,勤换烟盅。擅于推销酒水饮料。
6、开餐后,搞好餐厅的'清洁卫生工作。
7、熟悉餐牌和酒水牌的内容,如:食品的制作方法等。
8、做好餐后收尾工作。
跑菜员岗位职责:
1、做好营业前洁净餐具、用具的卫生入柜工作,保证开餐时使用方便。
2、准备好开餐前各种菜式的配料及走菜用具,并主动配合厨师出菜前的工作。
3、了解菜式的特点、名称和服务方式,根据前台的时间要求、准确、迅速地将各种菜肴送至前台。
4、了解结帐方式,妥善保管好订单,以便复核。
5、协助前台服务员做好餐前准备、餐后服务和餐后收尾工作。
6、协助厨师长把好质量关,如装盘造型、菜的冷热程度等。
7、协助前台服务员,沟通前后台的信息。
一、扣分制度:
1、上岗时,衣冠不整、不佩带工号牌。2分
2、当班时未经许可拨接电话或用酒店电话办私事者。2分
3、私吃客人遗留食品或酒店赠品。2分
4、不注意卫生,随地吐痰,丢弃杂物者。2分
5、无故迟到、早退者(包括不参加班前、班后卫生)2分
6、当班时打盹睡觉者。4分
7、未经许可,随意玩弄场内设施者。2分
8、工作散漫,未及时向客人提供合理服务。4分
9、当天没按指定岗位打扫卫生者。2分
10、对客人服务礼貌不到位者。3分
11、对个人仪容、仪表不认真对待。2分
12、未经管理人员批准私自调班者。2分
13、班前会及大扫除无故缺席。5分
14、当班期间不注意言谈举止,大声喧哗,讲不雅语言。3分
15、未经同意离开工作岗位而无合理解释。5分
16、当班时间看杂志或无故串岗而怠工者。2分
17、逗留他处偷懒或闲聊,离岗者。2分
18、开单或送食品时出现差错。1分
19、在营业场所奔跑者。2分
20、乱写乱画破坏公共设施。5分
21、不按规范招呼服务客人。2分
22、对工作不主动使之失职。3分
23、当班时用厕时间超过10分钟。2分
24、不按规范站立或站立时间未准时。2分
25、开餐前未按要求进行餐前检查、餐前准备。2分
26、拿酒水上餐具未使用托盘者。1分
27、未及时清理空瓶、空箱、空碟者。2分
28、当班时间聚堆聊天。2分
29、接听电话不规范或不礼貌。3分
30、遇到客人无主动问候意识。2分
二、有下列过失之一者,视情节严重,将受到10分以上罚款。
1、对客人不礼貌或与客人争吵。
2、酗酒、赌博、打架者。
3、擅自张贴或涂改酒店通告或指示者。
4、蓄意破坏公物或客人物品者。
5、工作差或服务欠佳,受到客人投诉者。
6、发表虚假或诽谤性言论,从而影响客人或酒店同事的声誉者。
7、营业期间无正当理由早退者。
8、私自领用客人存酒据为己有者。
三、奖励制度:
1、忠于职守,对工作认真负责,为本部门树立良好信誉,在每月总结中突出的优秀者。10分
2、努力工作为本部门的经济效益作出重大贡献者。20分
3、为保护本部门的财产及人员安全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者。40分
4、讲诚信,拾金不昧者。5—10分
5、工作出色经常得到客人、同事、上司表扬者。5分
以上所有条例按当时情况酌情处理,每扣1分为人民币5元,望各位同事认真对待,如有补充或更改之处将另以书面通知。
酒店管理制度3
酒店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高效率协调配置酒店外部资源,为酒店客人提供最大满意的元无陷缺陷服务。目前国内酒店业通行的做法是基于岗位责任制基础上的制度化管理,一些著名的酒店集团已总结和推出了自己成熟的管理制度与规范,其岗位职责规范设计条分析可谓面面俱到。并已在国内酒店业管理市场上大行其道,广为流传。于是一些新建的酒店,宾馆将其奉若圣明积极移植引进。在管理制度引进过程中,不乏成功的案例。但也有许多酒店的管理者发现,虽然以一流酒店为基准模仿制定了许多的规范制度,但未起到明显效果,酒店管理中许多具体的的问题最终还是得总经理亲临"现场办公"才能真正解决。于是一些酒店的管理者感叹"制度管理不如现场管理",更有一些酒店不由不得由此主张"以走动式现场管理取代制度管理"。现场管理固然高效,但带来的负面后是:酒店花大心血建立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酒店的主要管理者(总经理)因陷于具体琐事而脱不开身,最终疏于考虑企业发展大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战略性失误。
那么问题的关键在哪里?经过历时半年,对7家二———五星级酒店个案调研,我们发现: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并不度化管理本身已过时,而是这些酒店的管理制度设计没有针对酒店业务中最重要的问题环节,而所有成功酒店的现场管理所体现的共同的核心特征就是问题管理模式。因此,现代高效率的酒店管理制度设计必须建立一种基于问题管理的机制。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把酒店动营环节中最典型的问题提出来,在制度设计中加以系统解决。
问题管理使管理层次扁平化问题管理就是运用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的方法进而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一种管理模式。问题管理其实一直存在于酒店现场化管理实践之中的,只不过在理论上尚未得到系统的结。问题管理最主要的的特征是:
第一,它旨在拓展全体员工的思维深度,激活员工对工作现状不闻不问的消极态度;
第二,把原本由管理人员执行的管理变成了全员参与的制度化管理,将管理延伸到了了办公,服务,营销,后勤等第一线前沿;
第三,问题管理倡导了一种危机意识,即员工不仅要完成自己岗位职责,而且要对自身岗位提出问题,还可以对整个酒店所有经营管理与服务提出问题;
第四,将发现问题变成酒店管理工作中经常性的活动的制度内容;
第五,将管理工作建立在问题解决核心上,而不是原来的仅仅依靠组织体系传讯。从而使管理的层次扁平化了,例如目前一些酒店正在推行的体制创新,使原有的五级管理精简为三级管理;
第六,问题管理强化了所有领导和普通员工的权现责意识,培养了责任心;第七,人们常常为自身的学识与见识所局限,为思维定势所左右,为体能惰性所牵制,问题管理促使员工不断发现问题超越自我,给组织带来活力。
问题管理核心在于解决问题
目前一些酒店推出的"员工创新"活动,其核心就是让每位员工提出各自工作中的问题,再由管理人员和员工共同设计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减少了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这种做法就是把问题做到了系统化和日常化。另外,酒店调动起员工提问题的积极性后更要注意辅导教会员工提出问题和参与问题解决,结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员工很能提出问题。而且提的许多都是重要的和敏感的问题,当然这一方面说明员工的素质较高;反过来说,这样的员工很难管理,他们要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会很强烈。如果酒店不能提供相应的资源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员工就会感到当初得到的承诺不能兑现。自然会对企业产生不信任和失望。由此可见,让员工学会解决问题比提出问题更重要。
问题管理更要注重细节
在酒店业流行"服务在细节"的说法,问题管理强调了细节管理。成都锦江宾馆为了细节一词,动足了脑。成都锦江的客房里务有一个别的酒店看不到的擦鞋篮,内有的不同色彩的`鞋菜油和鞋刷。专供不同的客人使用。另外,篮里还有一份说明:客人如果没空,需要服务员擦鞋的话,关照一下便可。这份说明书是酒店客房部在开展"入住锦江","温馨安康"活动中抓住细节服务管理一个创举。锦江饭店每一楼层服务台不仅务有市内电话簿,留言卡等物,还备有吹风机,剪刀,粘纸等小物品,客人在这里真正感到"家外之家"的温暖。"酒店无小事,件件是大事"。例如在香港一家中下档次的绿晶酒店,在收取一封留店委托的信件时,前台服务员首先检查信件封条上签字,再要求他在信封上写明送件人的通讯电话,万一无人认领,可以电话联系。这么一个小细节,给客人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企业的管理工作把细节做得越细,就越具有竞争力。问题管理可针对企业和各个细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把工作落到实处。
综上述,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制度化管理""现场化管理"谁好谁差,高效的管理,其平衡点在于制度管理与现场管理的"系统化",即在基于问题管理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核心问题五一节设计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以"现场管理:作为制度管理的补充,通过现场化管理可有针对性的发现,处理和分析酒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修正完善现行的酒店管理制度,以便使制度化管理更具针对性。
酒店管理制度4
预算管理是公司整个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营者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组织、管理、控制的手段之一,也是上级公司对饭店监管的有效措施。公司要完成上级公司和公司业主下达的经营目标,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和控制。
一、预算的组织管理
公司的预算管理由总经理负责,并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预算的编制、审核、调整、执行和控制。
(一)、预算管理的组织结构
饭店的预算管理机构由三个层次人员组成:
1、预算委员会:由总经理,副总经理,各部门经理等管理人员组成。
2、公司预算工作小组:由综合部、经营部、市场开发部预算编制的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
3、部门预算工作小组:由各部门有关人员组成。
(二)、预算管理机构的职责
1、预算管理委员会:
根据年度经营方针提出预算编制的方针和指导思想;处理预算编制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审查并确定最后预算汇总的各项指标报上级公司和公司业主;对年中出现重大变化需调整预算的,提出调整方案上报;定期或不定期地听取检查和监督各项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情况。
2、公司预算工作小组:
根据预算委员会确定的预算编制方针和指导思想,将编制任务下达给有关部门;编制各部门草拟的分部计划,测算平衡反馈各部门;指导,督促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汇总,编制总预算;检查,控制各项预算的执行;分析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
3、部门预算工作小组:
根据预算编制的方针和指导思想以及公司预算工作小组下达的任务,编制本部门的各项预算;对部门及专业预算的执行进行跟踪控制;分析本部门及专业预算与实际的差异,提出完成预算的有效措施。
二、预算的编制管理
公司的预算编制在总经理领导下,由各编制小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测算、修改、平衡、调整后产生。
(一)、预算的种类,内容及编制分工
按照预算的不同内容,预算分为经营预算,非经营性费用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四大类,经营预算即GOP前的经营利润预算。公司业主批准后执行。
1、经营预算。是指公司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经营活动的预算。其中最主要的是销售预算,其他的各项成本,费用则根据销售预算的业务量分别编制。经营预算主要内容及编制分工如下:
(1)、项目收入预算。由市场开发部会同各营业部门编制,主要为各类营业收入,包括项目规模,项目管理中营业收入的毛利率等。
(2)、经营成本预算。由营业部门编制,主要是各营业部门耗用的原材料,物耗成本,包括食品成本,商品成本。
(3)、营业费用预算。由各营业部门编制,主要是各营业部门在经营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4)、人工成本及员工福利预算。由人力资源部编制,主要是劳动佣工和人员工资以及福利费用。
(5)、教育培训费用。由人力资源部编制,主要是各部门员工外语,业务等岗位技能的培训费用。
(6)、项目费用预算。由市场开发部会同各营业部门编制,主要是项目开发费用,广告宣传费用,促销费用等。
(7)、管理费用预算。由各管理部门编制。主要是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8)、能源消耗预算。由工程部编制,主要是水,电,煤,煤气,燃油,汽油等费用。
(9)、采购预算。由计划财务部编制,主要是物资库存量和耗用量的采购计划。
(10)、维修费预算。由工程部编制,主要是日常维修费用和项目修理费用。
2、非经营性费用预算。是指由公司业主承担的非经营性支出预算,由财务会计部在上级公司和公司业主的指导下编制。它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房产税,财产保险,无形资产,大修理准备摊销,贷款利息支出等各项支出预算。
3、投资预算。是公司的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造,更新及其他投资等。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的预算。投资预算由工程部会同计划财务部共同编制。它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购置,基建投资和更新改造预算。投资预算,编制的内容包括购置或投资的时间,内容,资金的来源,可获得的收益,现金净流量,投资的回收期等。
4、财务预算。是指公司在计划期内反映的有关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由计划财务部编制。它主要包括预计现金流量表,预计损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亦称总预算。
(二)、预算编制的程序
1、上级公司和公司业主召开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会议,提出下年度的经营目标(GOP前),明确公司的经营方针、计划及设想。
2、总经理召集公司预算委员会会议,提出预算大纲及指导思想。
3、公司预算工作小组根据预算委员会的预算大纲及指导思想将预算编制任务分解下达给各有关部门。
4、市场开发部根据市场预测及经营目标会同各营业部门编制
项目收入预算。
5、各有关部门根据项目预算编制专业预算和部门预算报公司预算工作小组。
(1)、综合部会同各有关部门根据项目预算和人工成本控制目标编制公司各部门人工成本和职工福利费用预算报公司预算工作小组。
(2)、营业门根据项目预算和部门成本费用控制目标编制营业成本、部门费用部门经营利润预算报公司预算工作小组。
(3)、市场开发部根据项目费用控制目标编制费用预算报公司预算工作小组。
(4)、综合部会同各部门根据公司培训计划编制培训费用预算报公司预算工作小组。
(5)、工程部、计划财务部会同各部门编制固定资产等财产的购置、扩建、改造、更新预算报公司预算工作小组。
(6)、公司预算工作小组在上级公司和公司业主的指导下编制非经营性费用预算报公司预算工作小组。
(7)、公司预算工作小组根据各部门销售、成本、费用、财产购置预算及库存控制目标编制公司采购预算报公司预算工作小组。
(8)、公司预算工作小组汇总各部门预算和公司业主预算并经测算、平衡、审核后,将预算初稿报预算管理委员会。
(9)、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10)、公司工作小组召集各有关部门下达管理委员会的修改意见。
(11)、各有关部门修改有关预算再报公司预算工作小组。
(12)、公司工作小组再次汇总修改后的各项预算,并编制公司经营总预算报预算管理委员会。
(13)、预算管理委员会通过公司经营预算和非经营性费用预算、投资预算报上级公司和公司业主审批。
(14)、上级公司审批公司GOP前有关的经营预算内容提出修改意见,由公司预算工作小组最后修改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后上报。
(15)、公司预算工作小组根据公司业主的要求修改非经营性费用预算和投资预算、并编制财务预算,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后上报。
(16)、上级公司和公司业主批准各项总预算,由公司预算小组负责人在总经理领导下组织各部门执行。
(三)、预算编制的方法
1、固定预算。按以前年度的会计数据为依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这种方法以外推法将过去的支出趋势(或上年支出额)延伸至下一年度,只是在编制时将数据酌情予以增加,以适应物价上涨而引起的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提高。这种编制方法是假设上年的每项支出均为必要,在下一年度中仍有继续进行的必要,且较别的新计划或新方案更为适合,是实现经营目标和任务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具有很大的不合理性。
2、零基预算。以零为基数的计划编制方法。这种方法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即以零为基础,根据经营目标,重新排出各项管理活动的`优先次序,以最必不可少的业务量及因此而发生的费用作为第一增量,然后,根据业务的轻重缓急依次提出第二、第三……增量,各基层部门就其业务范围拟出各增量后,逐级上报,统筹安排,综合平衡,确定先后次序,最后编制出饭店的预算。
3、弹性预算。通过确认不同的成本状态,使其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一种预算。弹性预算与传统的固定预算不同,不是以计划期内某一确定的业务量水平来确定各成本费用明细项目的预算金额,而是在编制此类预算时,考虑到计划期间业务量可能发生的变化而编出一套能适应多种业务量的成本费用预算,以便分别反映出在各种业务量下应开支的水平。这种方法有利于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有利于划清各经营人员的实际业绩。
4、滚动预算。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按照几顶计划周期,循环不断地进行协调平衡和序时滚动的方法。年度滚动预算的基本内容就是使预算期永远保持12个月,每过一个月,立即在期末增加一个月的预算,逐期往后滚动。这种方法使管理人员能始终对未来一年的经营活动进行筹划,有利于对预算资料作经常性分析研究,并能根据当前情况及时修订。
公司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不同的预算、预算中的不同内容,交替采用上述各种方法,使公司的各项预算能更符合实际情况。
(四)、预算编制的原则
1、预算确定的目标既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又要具有可实现性,既是各责任人员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2、要落实到部门,并分解到各个月度和季度,使各部门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责任。
3、算的指定要与部门的目标责任制结合起来,并与奖惩相结合。
4、预算的综合平衡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树立公司一盘棋的观念。各部门的综合平衡应服从公司的总体平衡。
5、预算要有严肃性,权威性,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6、各项预算之间要作好衔接。
7、年度预算要与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相衔接。
三、预算的控制管理
为保证预算的完成,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各部门应认真研究,落实措施,并对预算执行进行检查,分析,考核,使各项预算目标经常处在受控状态。
(一)、预算的执行控制
公司的各层管理组织要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按各项预算的内容规划部门的工作,各部门要将预算目标作为部门日常经营活动的标准,通过计量,对比,及时揭示实际偏离预算的现象,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保证预算目标的完成。
对预算内的各项成本费用开支,按公司的成本费用控制权限标准执行,对比,及时揭示实际偏离预算的现象,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保证预算目标的完成。
对预算内的各项成本费用开支,按公司的成本费用控制权限标准执行,对超出预算范围的开支,在经营者管理权限内的由总经理控制,超出经营者管理权限的,需报经上级公司和公司业主批准。非经营性费用支出,投资预算,财务预算的变动一概需经上级公司审核并经公司业主批准后方可执行。
(二)、预算的考核控制
公司应制定预算考核办法,把考核与目标经营责任制联系起来,与奖惩措施结合起来,将部门完成预算情况作为部门干部任用评聘的内容,以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
公司要将各项预算落实到各部门预算责任人,部门再将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并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在考核中,要坚持考核结果与分配机制相联系,部门和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挂起钩来。
(三)、预算的分析控制
公司应定期组织对各专业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每月召开一次经济活动分析会议,每季度作一次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小结,年 终对全年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在每月的经济活动分析会议上,总经理,财务总监听取并讲评各专业部门对月度的经营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讲评,及时纠正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保证预算执行的进度和力度。
各专业预算部门必须做好季度,年度的小结总结,一般应在季度终了十天和年度终了二十天内完成。内容包括,各项预算的执行情况,实绩与目标的差异。分析原因以及改进的措施。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分析,使各部门对各自的目标完成情况能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公司预算工作小组须做好饭店的季度,年度经济活动分析,并对各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供饭店领导决策。月度,季度,年度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须在月度终了7天、季度终了10天、年度终了15天内上报上级公司和公司业主。
酒店管理制度5
一:前台规章制度
1、上班时间要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准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2、服务态度要好,清楚掌握好客房的房态,学会灵活推销。(双多单少,多推销双人房。)
3、对自己的工作要负责,工作态度要认真。
4、不能拿酒店的物品私用或带回家。
5、节假日不能休息,不能在前台吃东西,工作期间不能擅自走动、不能大声喧哗、上班不能上网听歌(玩手机)。不能在前台上网(电脑)发现要重罚。
二、前台操作(重点注意事项)
1、做好接待、订房的工作。
2、每天交接班要认真,交接好前台的账务、
3、销售了酒水要开好单据、签上开单人的姓(名)及日期。烟、扑克、火机的单要夹好,每天交接班要兑好。(每星期盘点一次)
4、退房后客人的钱未拿走的要登记好、备注好是否收了押金单或房卡。客人回来拿务必要签名
5、上夜班的收银员要按时关灯、做日结、
6、续住房续住无交押金的要通知客房部互相配合。
7、客人交定足够的'押金连续住几天的要刷定房卡。
8、退房后客人有物品遗漏的要登记并保管好、确认后才给客人。
9、借到房间的充电器、排插、房卡、查房要确认是否还在房间,没有的要赔偿该物品的费用。
10、半个小时之内转房的就收一下清洁费、(尽量说服客人不要转房)
11、开房刷卡的客人,要交代清楚预授权已经不能手动完成的,要客人拿卡才可以完成。
12、电脑房须在输压金时,输入电脑费(20元)。
13、退房后,每张房卡都要消除。
14、要保持前台的清洁,即使再忙、中午的空闲时间也要搞好卫生,保持清洁。每天的报纸要按时夹好!
15、中午的催房时间推到1点,不要太早催客人退房!熟客2点过来退也没事(灵活处理)中午2点左右客人还没下来交代说续住或房间电话没人接的,叫客房部上房间看下。
16、客人退房一定要收取压金单,没有压金单不能退钱(开房人凭身份证再签名确认也可)。
17、中午1点催房,不用太早,熟客2点钟退房也可,如果到时间催房没人听电话的叫客房服务员去房间看一下。
18、公安系统资料要认真检查(头像、行政区域、房号等)。
19、房卡每天都要消掉(团体消卡)。
20、夜班在早上7:30要写好房态。
21、不可擅自动用前台的同财物或公物私用。
22、为客人开好房后,告诉客人有需要请打前台电话:8888转0。
23、开房时不要直接问客人要什么房,主动推销电脑房,豪华房。
24、打发票要仔细认真,与客人核对好地址、姓名、金额、消费名称(餐费还是房费)。
25、零晨5点以后开的房不算当天的,输压金即可,不用输房费。
【酒店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酒店管理制度酒店制度11-01
酒店管理制度【精选】07-12
酒店管理制度06-12
酒店的管理制度10-13
酒店管理制度11-05
酒店管理制度06-20
酒店的管理制度06-09
酒店管理制度【热门】07-22
酒店管理制度(精品)07-14
【热门】酒店管理制度07-18